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

    時間:2024-08-07 16:03:17 教學設(shè)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學設(shè)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上與下、前與后它們具有相對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在學習活動中,借助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chǔ)和生活經(jīng)驗,抽象出四個方位詞,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把學生生活中的位置認識提升到數(shù)學化的認識,體會方位在生活中的價值,發(fā)展空間觀念。

      目標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上、下、前、后等空間方位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經(jīng)驗,但不一定能準確地表述清晰。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要將學生的生活中位置經(jīng)驗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化位置的認識,能用四個方位詞準確的表達物體所在的位置。教學重點:正確辨認上、下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談話引入

     。ㄒ唬┗顒又谐醪礁惺苌舷。

      1.學生按要求做:把數(shù)學書放在桌面上,鉛筆盒放在數(shù)學書的上面。

      2.說一說:桌面上有什么?數(shù)學書的`上面有什么?鉛筆盒的下面有什么?

     。ǘ┗顒又谐醪礁惺芮昂。

      學生舉手發(fā)言:自己的前面有幾名同學?后面有幾名同學?

     。ㄈ┙沂菊n題。今天學習上、下、前、后。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活動,初步感受上、下、前、后,從而揭示課題!

      二、交流辨析,探究新知

      (一)引導(dǎo)觀察,認識上、下。

      1.課件出示主題圖:

      江上大橋圖

      2.學生觀察,交流討論。

     。1)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這樣的詞說一說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嗎?

     。3)大家一會兒說火車在上面,一會兒又說火車在下面,火車到底在哪里呀?這是怎么回事啊?

     。4)怎樣才能說清楚呢?

      3.小結(jié):有時我們需要說清楚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這樣別人才能聽明白各種物品的位置。

      【設(shè)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讓學生在對這幅情境圖的觀察和表述中,根據(jù)輪船、火車和汽車三者的位置關(guān)系,認識上、下方位,體會位置關(guān)系的相對性!

     。ǘ┱J識前、后。

      1.課件出示動畫:汽車圖

      2.學生觀察,交流討論。

      (1)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這樣的詞說一說這些車的位置嗎?車頭開向的方向就是前。

      (3)大家一會兒說卡車在后面,一會兒又說卡車在前面,這又是怎么回事?

      (4)怎樣才能說清楚呢?

      3.小結(jié):在說明位置時,有時需要我們說清楚是誰和誰在進行比較。

      【設(shè)計意圖:在對轎車、卡車、大客車三者位置的表述中,認識前、后方位。初步感受上、下,前、后方位的相對性。體會到對于兩個物體,它們之間 上、下前、后的關(guān)系是一定的;對于三個物體,由于選擇的比較對象不同,造成位置關(guān)系不同,它們之間上、下前、后的關(guān)系也會不同!

      三、鞏固練習,強化認知

     。ㄒ唬┻M一步認識前后。

      1.說一說。

      請你用上、下、前、后說一說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的位置。說清 在 的上面,在 的下面;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2.課件:練習三第1題。

     。1)說一說: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

     。2)討論:小玉在小兵的前面還是后面呢?你是怎樣想的?

      (3)小結(jié):一般情況下,我們把面對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現(xiàn)實活動,讓學生對前、后有進一步的認識!

     。ǘ╈柟叹毩暎鹤鲆蛔。

      把鉛筆盒放在桌子的上面;把數(shù)學書放在鉛筆盒的下面;請坐在xxx前面的同學起立;請坐在xxx后面的同學把手舉起來;

      (1)老師提要求,學生做一做。

     。2)學生當小老師提要求,其他學生做一做。

      【設(shè)計意圖:將練習轉(zhuǎn)化為在現(xiàn)實空間進行的活動,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正確辨認、使用上、下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四、靈活應(yīng)用,拓展提升

      把附頁中的小兔子和小烏龜貼在圖中,再看圖講故事。說一說,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設(shè)計意圖:結(jié)合熟悉的龜兔賽跑故事以及生活經(jīng)驗,明確指向終點的方向是前 ;同時讓學生在平面圖上辨認上、下前、后的位置關(guān)系!

      “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則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墩f文解字》中有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皫煛敝x,現(xiàn)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shù)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老師”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師”!袄稀痹谂f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袄稀薄皫煛边B用最初見于《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教師”,其只是“老”和“師”的復(fù)合構(gòu)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者。今天看來,“教師”的必要條件不光是擁有知識,更重于傳播知識。

      五、全課總結(jié),暢談收獲

      這個工作可讓學生分組負責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換。要求學生抽空抄錄并且閱讀成誦。其目的在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社會,熱愛生活,所以內(nèi)容要盡量廣泛一些,可以分為人生、價值、理想、學習、成長、責任、友誼、愛心、探索、環(huán)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積累40多則材料。如果學生的腦海里有了眾多的鮮活生動的材料,寫起文章來還用亂翻參考書嗎?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2

      教學目標 :

      一、知識目標

      (一)會讀本課10個生字。

      (二)理解重點詞:“疑”、“思故鄉(xiāng)”、“舉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二、情感目標

      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全詩;

      三、能力目標

      初步學習運用理解詞義——串連句意的方法學習古詩。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意境。

      教具:

      多媒體課件,書中插圖。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1、(ppt1)月色圖導(dǎo)入入,感受情境美。

      2、(ppt2)猜謎語,引入課題,齊讀課題。

      3、簡介李白。

      二、學習全詩,體悟詩境美。

      (一)初讀課文。

      1、(ppt3)讀通、讀順全詩,注意停頓

      2、檢查勾生字情況;

      3、(ppt4)指導(dǎo)生讀生字,讀全詩。重點讀好“靜”、“床”、“霜”、“思”等字。

      4、解題:

     。1)“靜夜”是怎樣的`夜晚?(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

     。2)請你用“思”擴詞,從所擴詞中選出詞義

     。3)串詞義。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的意思。

     。ǘ┳x中理解,體悟詩意美。

      1、學習第一句和第二句。

     。1)“疑”是什么意思?

     。2)說第一行詩意。

      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詩人的床前,好象是鋪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3)(ppt6)觀察“明月”與霜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霜”(老師哈氣在眼鏡片上,并解釋這是霧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節(jié)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頂、草葉、地面等,堆起來是白色。) (4)朗讀,引導(dǎo)。

      詩人這樣描寫,給了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冷清)

      師描述:今晚,銀白色的月光灑在地上,像鋪了一層冰冷的霜一樣。環(huán)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詩人遠離親人的孤獨,就更感到冷清了。

      老師用冷清的語氣范讀

      學生試著用冷清的語氣讀。

      5、學習第三句和第四句。

      (1)讀詩。

     。2)(ppt7)看多媒體理解“舉頭”(做動作)

     。3)想想詩人在干什么?

     。ㄔ娙颂ь^望著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讀、引導(dǎo)。

      (ppt8)古時候和我們不一樣,沒有電話、電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別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們、親人們會一起坐在月光下,說說話,聊聊天,還會在月光下看風景,游玩。你看,他們玩得多開心哪!可是,今夜,詩人已遠離家鄉(xiāng),回家的路是那么長,更沒有我們今天的汽車、火車、飛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和親人們團圓。是啊,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是,詩人的心情已經(jīng)不是那種心情了。 問:詩人看著掛在天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么呢?(會想到家鄉(xiāng),想到親人)反復(fù)誦讀。

     。5)(ppt9)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三、反復(fù)吟誦,表現(xiàn)詩意美。

      1、學生自己吟誦,劃節(jié)奏。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3、有感情地齊讀,背誦。

      第二課時

      一.(ppt10--ppt20)先觀察,在田字格中寫字。

      二.(ppt21--ppt25)拓展練習。

      板書設(shè)計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明月----霜:白,冷 (先看后想)

      望-------思: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

      作業(yè)設(shè)計

      背誦《靜夜思》給家人聽,并作簡單講解。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明明是個遵守紀律的好學生。

      難點是有些字音不容易讀準。

      課前準備

      1.投影片、蛐蛐標本。

      2.生字詞卡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20課明明上學(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同學們,你們在上學時,有沒有因為貪玩而遲到過?今天我們看看明明在上學路上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的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遲”、“室”的母是翹舌音,“剛”的韻母是后鼻音。課文中的“著”是多音字,在“走著”中讀zhe,在“找不著”中讀zháo。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錯誤的讀音。

      四、理解課文,指導(dǎo)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早上,明明在上學路上發(fā)現(xiàn)了一只蛐蛐。)

      出示蛐蛐標本,簡要介紹蛐蛐特點,請玩過蛐蛐的學生講講怎么玩蛐蛐。

      出示句子:“明明一聽,就知道草叢里有一只好蛐蛐!

      指名讀句子,讀了句子后,你知道什么?(可以看出,明明喜歡蛐蛐,玩蚰蚰也很有經(jīng)驗。所以他能從蛐蛐叫聲中知道是一只好蛐蛐。)

      明明發(fā)現(xiàn)了一只好蛐蛐,這時他心里會怎么想?這一句應(yīng)該怎么讀?(要用高興的語氣來讀,“好”字要讀得稍重些)

      齊讀、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小聲自由第二自然段,找出課文中表示明明捉蚰動作的詞,用筆畫下來。

      3.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說出動詞,教師板書:走、扒、捂、追、找。指名做“扒”、“捂”的動作。

      課文中哪個詞語講明明仔細找蛐蛐?(扒來扒去)。

      這一段講明明捉蛐蛐從開始到后為心情是不同的.,應(yīng)該怎樣來讀這一段?(第一句要讀出他興奮的心情,第二句要讀出他緊張的心情,第三句要讀出他惋惜的心情。)齊讀、個別讀。

      4.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想一想,小文是怎樣幫助明明的?明明又是怎樣做的?

      指導(dǎo)朗讀小文說的話。(“遲到”要讀重音,讀出急切、提醒的語氣)小結(jié):小文提醒明明趕快上學,他們一同向?qū)W校跑去。

      5.讀最后一段,出示思考題:明明有沒有遲到?明明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明明看著小文笑了,有兩層意思,一是感謝小文的提醒和幫助,二是慶幸自己沒有遲到。)

      6.小結(jié):明明按時到校上課,沒有遲到,他高興地看了看小文笑了。

      7.指導(dǎo)朗讀。第一句要讀出緊張的氣氛。第二句讀得稍慢,體現(xiàn)出明明輕松愉快的心情。

      8.朗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fù)習

      出示生字詞卡片,齊讀、個別讀。

      二、先放課文朗讀的錄音,再用各種形式朗讀課文。

      三、識記字形,指導(dǎo)書寫

      1.“扒”、“拍”、“課”這3個生字,你們能不能自己分析字形?(利用已學過的偏旁和獨體字分析字形)

      教:右面是“攵”不是“文”。

      室:上面是寶蓋兒,下面跟“到”的左半邊基本相同,只是最后一筆把提改成橫。

      2.指導(dǎo)寫字。

      扒、拍、課:左窄右寬。

      剛:左寬右窄。

      教:左面的上豎和下鉤要在同一直線上,右這的捺要和撇對稱。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4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本課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按筆順描紅。

      教學重點:能按筆順描紅。

      教具: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

      1.看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呀?

      2.你們覺得圖上的大海美不美呀?今天我們就一塊去大海邊領(lǐng)略一下大海的風光,好嗎?

      二、指導(dǎo)看圖,練習說話

      1.誰來說說海邊都有些什么?(相機出示字卡:沙灘、,貝殼、腳丫)

      沙灘:

      貝殼:

      腳丫:

      2.那么在海面上又有些什么呢?(相機出示字卡:海鷗、花)遠處滿載而歸的漁船乖海風正慢慢地駛?cè)牒8,一片豐收的景象。(出示字卡:海風)

      3.你覺得大海美嗎?為什么?

      三、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在小組里自己輕聲讀讀這些生字詞。

      2.指名讀,正音。

      3.齊讀,邊讀邊想像大海的美景。

      四、學習生字,指導(dǎo)書寫

      1.齊讀生字和新詞。

      2.重點指導(dǎo)書寫“風”、“浪”。

      3.學生按照筆順提示在課本上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能按筆順描紅生字。體驗在海邊沙灘玩耍的樂趣,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

      教學重點:能按筆順描紅生字。

      教具:錄音機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fù)習、鞏固舊知

      1.聽寫生字:沙、風。

      2.用“風、沙、貝、浪”口頭組詞。

      二、繼續(xù)看圖學文

      1.出示插圖:滿載而歸的漁船上裝滿了什么?(相機出示字卡:珍珠、海帶、魚蝦)

      2.請你們想一想:這時漁民們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3.大海是這么的富饒,漁民是那樣的高興,在小組里再說一說這些詞,體會一下漁民們的`心情。

      4.當太陽落山時,漁船?吭诟蹫常炜粘霈F(xiàn)了什么?(相機出示:港灣、漁船、晚霞)

      5.紅色的晚霞、蔚藍的海水、金色的沙灘,這樣的景色美嗎?該作怎么說?

      6.自己讀讀生詞,體會大海和人類之間的關(guān)系。

      三、誦讀韻文

      1.指名讀韻文,體會大海的美麗和富饒。

      2.自由練習背誦。

      3.學到這兒,大海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呢?

      四、學習生字詞,指導(dǎo)書寫

      1.齊讀生字詞。

      2.學寫“漁”。

     、耪J讀,按筆順提示說筆順。

     、茖W生描紅,注意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

      3.學寫“晚”。

     、耪J讀,記憶字形。

     、平處煼秾懹疫叺摹懊狻薄

     、菍W生描紅。

      板書:風、沙、貝、浪

      教學后記:只有少數(shù)的學生還沒學會本課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不能按筆順描紅。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5

      活動內(nèi)容:

      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藝術(shù)》下冊《森林里的故事——獅子大王》。

      活動對象:

      小學一年級學生

      活動目標:

      1、通過對《獅子大王》的欣賞與形體表現(xiàn),引發(fā)學生對獅子的動態(tài)與神情的模仿與表現(xiàn),初步體驗進行曲下風格特點。

      2、學生自由地選擇工具和材料,繪畫制作獅子大王,培養(yǎng)學生進行充滿想象的創(chuàng)作。

      活動重點:

      初步感受,理解音樂形象

      活動難點:

      怎樣引導(dǎo)學生進行充滿想象的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創(chuàng)作工具,如:剪刀、彩筆、紙等

      活動創(chuàng)意:

      1、體現(xiàn)自由探索、自主學習、使用交流的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轉(zhuǎn)變?yōu)槟軇拥膮⑴c過程,讓學生主動探索,通過唱一唱、聽一聽、講一講、演一演、做一做,從而感受獅子王機智、威猛的音樂形象。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為主動學習。

      2、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意識觀。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如:在導(dǎo)入時,運用猜謎語的方式,增強了趣味性,引發(fā)學生思考,在講一講《獅子大王》的故事時,讓學生自己講故事,然后再表演當中的故事情節(jié),在動手方面,為學生提供“做”的機會,通過自己動手,進一步體會獅子的形象,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另外,本課的又一個特點,是改變了以信的授課方式,撤掉了學生的課桌,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將更大的活動空間留給了學生,同時,也給了學生一個充分抒發(fā)情感、自由想象的空間。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聽音樂進教室,激發(fā)情趣。

      2、導(dǎo)入

      師: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真好,所以,老師帶你們?nèi)ド掷锶ネ嫱妫タ纯。它是誰呢?老師出一個謎語讓大空猜猜:將軍披頭散發(fā),威鎮(zhèn)老家。力大氣壯如牛,百獸誰都敬它。(獅子)

      生:略

      師:對了,小朋友真聰明!我們和獅子朋友一起玩吧(老師帶上獅子的頭飾)

      二、唱一唱

      師:聽,咱們的獅子朋友高興得唱起了自己的歌。(教師邊唱邊做獅子的動作,學生們不由自主的圍去老師周圍拍手,跟著邊唱邊跳起來)

      三、講一講、演一演

      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唱了獅子大王神氣的歌,你們聽過獅子王的故事嗎?

      生:略

      師:你能講一講它的故事嗎?

      生:略

      師:講得真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生:略

      師:好!讓我們來表演《獅子王》的故事吧!(請小朋友們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

      師:我們的`獅子朋友為什么會成為森林之王呢?

      生:略

      四、聽一聽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感受獅子朋友當大王時的威嚴呢?

      生:略

      師:好!讓我們一起聽聽《獅子王進行曲》吧。

     。ㄕ埿∨笥央S著音樂即興表演,看誰表演得最像獅子王。)放音樂《獅子進行曲》

      師:小朋友都表演得不錯,下面我們比一比誰更了解獅子朋友,好不好?

      生:略

      五、動動手

      師:你們可以用各種方法來表現(xiàn)出獅子的不同形態(tài),如:做一做、畫一畫、貼一貼等,比賽現(xiàn)在開始!(老師從中適時指導(dǎo))

      師:小朋友,比賽結(jié)束了,老師想請每位小朋友做自己的評委,說一說你的作品怎么樣,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生:略

      師:剛才我們的每位小朋友都非常公正,都指出了自己的作品好和不好的地方,你們都是好樣的,用掌聲鼓勵自己,(拍手)

      師:哎!可是老師有點擔心你們會像《龜兔賽跑》里面的兔子一樣驕傲。

      生:放心吧!老師,我們不會!

      師:我就等著看你們的行動哦!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的獅子朋友邀我們一起參加它的狂歡舞會,你們愿意參加嗎?

      生:略

      師:好吧!就讓我們學著獅子朋友的舞步動起來吧!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6

      教學要求:

      1、會根據(jù)拼音熟練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掌握一個新筆畫,能夠用生字組詞,說完整的話。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月亮的可愛美好。

      教學重難點:

      1、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掌握一個新筆畫,能夠用生字組詞,說完整的話。

      2、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月亮的可愛美好。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根據(jù)拼音熟練地朗讀課文。

      2、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兩、東、西”3個生字,能用生字組詞,說完整的話。

      3、感受月亮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激趣引思

      1、談話:同學們,一個月當中,月亮有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上弦月——圓月——下弦月。

      2、出示月亮變化的圖片,引導(dǎo)學生說說圓月,彎月各像什么。

      3、導(dǎo)入:月亮愛照鏡子,每經(jīng)過河邊、湖邊,它都不忘記留下自己的影子,看看是胖了還是瘦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guān)于月亮的兒歌——-《河里的月亮》。(板書課題,領(lǐng)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披文入情

      1、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教師配樂朗讀,指導(dǎo)學生結(jié)合拼音自由讀。

      2、認讀生字詞。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教師領(lǐng)讀。

      (2)指導(dǎo)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指名讀,小老師領(lǐng)讀,開火車讀。

      (3)去拼音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3、全班齊聲讀課文。

      4、出示第一句。

      (1)教師領(lǐng)讀,學生自讀。

      (2)教師解釋“滾圓”的含義。

      (3)出示情境圖,啟發(fā)學生進一步描繪圓月。

      5、出示第二句。

      (1)指導(dǎo)學生自讀,讀出既驚又喜的感情。

      (2)引導(dǎo)學生分析月亮碎了的原因。

      教師歸納:因為魚兒游過,把平靜的水面打破了。

      (3)出示月亮在河中波動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理解“一塊、兩塊、東晃、西晃”的含義。

      (4)齊讀第二句。

      6、出示第三、四句。

      (1)出示河面逐漸平靜的畫面,讓學生描繪河水逐漸平靜的過程。

      (2)教師領(lǐng)讀,指導(dǎo)學生自讀。

      (3)學生齊讀,指名讀。

      7、指導(dǎo)學生簡單復(fù)述文中月亮的變化過程。(圓——碎-----圓)

      8、寫字指導(dǎo)。

      (1)出示“兩、東、西”的`筆順圖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導(dǎo)學生說出它們的筆順筆畫,教師強調(diào)撇折和豎彎這兩種筆畫。

      ?教師范寫生字,邊寫邊強調(diào)書寫要領(lǐng)。

      ?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dǎo)。

      (2)要求學生用“兩、東、西”組詞、說句。

      三、梳理鞏固,拓展應(yīng)用

      1、指導(dǎo)學生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

      2、說話練習。

      圓圓的月亮升起來了,像___________________。

      彎彎的月亮掛在天空,像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求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兩、東、西”,評比書寫情況。

      四、課堂小結(jié)

      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河里的月亮》,感受到了月亮的可愛美好。你們背誦過哪些有關(guān)月亮的兒歌?下節(jié)課背誦給同學們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背誦課文。

      2、掌握筆畫橫折提,會寫“讓、會、再、么”4個生字,并能組詞說句。

      3、通過學習課文,進一步感受月亮的可愛美好。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朗讀課文。

      3、要求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兩、東、西”。

      4、學生交流有關(guān)月亮的兒歌。

      二、理解課文,披文入情

      1、小組合作探究:天上一個月亮,河里一個月亮,想一想還有什么地方有月亮?

      組織學生學兒歌:

      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小鳥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灣池塘,漂一個月亮。青蛙說:“月亮和我好。”

      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寶寶說:“月亮和我好!

      2、出示課文插圖,引導(dǎo)學生觀察后思考:小姑娘想干什么?小男孩會說些什么?

      3、思考:月亮開始是什么樣子的?中間有什么變化?最后又變成什么樣子?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jié)。

      4、背誦課文。

      (1)指導(dǎo)小組或同桌間進行分組背誦比賽。

      (2)指名輪流背誦。

      (3)全班齊背課文。

      5、學習生字書寫。

      (1)學習新筆畫橫折提。

      (2)出示“讓”的筆順圖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師示范,并強調(diào)言字旁的書寫。

      學生描紅,并在田字格中書寫。

      (3)同法教學“會、再、么”。

      (4)指導(dǎo)學生用“讓、會、再、么”組詞說句。

      三、課堂小結(jié)

      教師小結(jié):希望學生們在生活中注意觀察月亮的變化,積累有關(guān)月亮的知識。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7

      一、 教學目標

      1. 學生會用1~5各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知道1~5的數(shù)序,能認、讀、寫1~5各數(shù)。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及認真書寫的習慣。

      2. 學生通過數(shù)、讀、寫等數(shù)學活動,經(jīng)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認識1~5各數(shù),建立初步的數(shù)感。

      3. 寫數(shù)字時,養(yǎng)成書寫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習慣,從中感受到美育教育。通過“野生動物園圖”初步感知“用數(shù)學”的樂趣,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5的'基數(shù)含義和寫法。

      三、教學難點

      1~5的寫法。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計數(shù)器、圖、磁力教具、學具。

      五、教學過程

      (一)從具體的人或物的數(shù)量抽象出數(shù)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明明和你們一樣,也特別喜歡小動物。你們看,他和他的小伙伴就一起來到了動物園。

      出示課件:動畫:1~5的認識小動物可真多?纯炊加惺裁?

      快跟小組里的同學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分別有幾個?

      (小組同學交流,教師巡視,引導(dǎo)學生對圖上的人或物分類數(shù),并進行有序的觀察。)

      2.學生在全班進行交流,請同學說出有什么,及其它們的數(shù)量。

      3.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抽象出數(shù)1~5寫在黑板上。

      4.讓學生對數(shù)1~5進行認讀。

      5.小結(jié):同學們,你們從這幅美麗的畫面中認識了數(shù)1、2、3、4、5,真能干。如果沒有了這些動物,花、樹……我們的生活還會這樣多姿多彩嗎?因此,我們要愛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

     。ǘ╈柟虒(shù)1~5的認識(此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由具體到抽象然后再應(yīng)用)

      1.用學具表示數(shù)

      我們接著去參觀。

      【課件演示】

      (3只小鹿)

      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你能用小棒表示嗎?

      用3根小棒可以擺出一個三角形、一個漢字的“個”、一個英文字母“N”,誰愿意說

      2.學生任意拿相應(yīng)的學具

      【課件演示】

     。4只鴨子在湖里游)

      你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和鴨子同樣多的數(shù)嗎?

      學生可以拿4根小棒、4支鉛筆、伸出4根手指等。(可任意變化,還可小組進行)

      【課件演示】

      (5只小兔)

      說你用5根小棒擺出了什么圖形?

      3.擺圖形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具擺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并根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用了幾種學具,它們各是幾個?

     。ㄈ└兄1~5的順序(此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借助計數(shù)器來讓學生感知1—5的順序)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感知1~5的順序

      看到了這么多的小朋友,大象可開心了。要為你們進行一場表演,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大象來表演了。

      【課件演示】

      2.整體感知

      大象表演的第一個節(jié)目是站隊,我們看看他表演的怎么樣?

      【課件演示】大象沒有按1~5的順序排列

      你們能幫幫它們嗎?(自己動手擺學具)

      在全班進行展示。

      3.提問:4的前面是幾?2的后面是幾?2添上1是幾?5是幾添上1得來的……(可由學生當小老師提問,也可組間進行)視頻:數(shù)數(shù)

      (四)拓展性學習

      學生認、讀1—5各數(shù)。

      老師出示 1、2、3、4、5這5張數(shù)字卡片中的任意一張,請學生準確讀出這個數(shù),并從自己的數(shù)字卡片中也找出這個數(shù)字擺在桌子上。然后在這張數(shù)字卡片下面擺出相應(yīng)的小棒的根數(shù)。(當擺到3、4、5這幾個數(shù)時,可以讓學生用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8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產(chǎn)生對鼓的興趣與喜愛,有進一步探索學習的求知愿望。

      2、讓學生初步感知聲音的高低與強弱。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大鼓與小鼓的聲音及強弱力度特點。

      2、創(chuàng)編簡單的節(jié)奏鼓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學生聽民樂合奏《豐收鑼鼓》音樂片斷愉快進教室。

      1、話說鼓:

      謎語:圓圓一只大木桶,上下是皮肚里空,娃娃見了愛打它,一打就說咚咚咚。(學生猜—樂器)(鼓)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nèi)⒂^鼓的世界。

      2、趣說“鼓”字。

      師:同學們,你見過“ 鼓”字嗎?它是我國古代文字(甲骨文)里的“鼓”字,離現(xiàn)在至少有三千多年了。傳說最早的鼓是用泥土蒙及做成的鼓槌是用草扎成的,鼓下有腳、鼓上還插著羽毛呢? “鼓”是象形文字,左半邊的'“ 鼓”,中間“日”是鼓身,下面“鼓”是鼓腳,上面“鼓”是插著的羽毛。右半邊的“及”就像一個人的執(zhí)槌去鼓。小朋友們再仔細看看,“ 鼓”字多像一個在敲鼓呀!鼓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一定是先有人敲鼓,才能造個出個“鼓”字來,現(xiàn)代鼓也是從古代鼓演變過來的。

      提問:請問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場合下,看見鼓,聽到鼓聲的?

      生:過年、過節(jié)、開慶祝會、少先隊鼓號隊……

      師:鼓即是樂器又是道具,人類從大自然的風雨雷電聲中得到啟示并創(chuàng)造了鼓,鼓的種類很多,具說能叫出名字來的就有上百種。

      3、鼓的種類名稱:(掛圖)

      生:鈴鼓、手鼓、腰鼓、長鼓、堂鼓、花鼓、戰(zhàn)鼓、八角鼓、爵士鼓、架子鼓、定音鼓……

      4、擊鼓方法:

      設(shè)問:在一個鼓上,你們能敲擊出多少種不同的聲音和節(jié)奏?

      生:在鼓上嘗試并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擊法,及不同的聲音效果和節(jié)奏。

      師: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擊大鼓與小鼓,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聲音的強弱高低與音色。

      二、學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聽賞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其情緒。

      2、學唱歌曲,并模仿打鼓的姿勢。

      3、感受大鼓與小鼓的強弱力度特點。

      4、學生隨音樂伴奏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5、學生分兩組,一組演唱,一組模擬大鼓與小鼓聲音擊鼓伴奏。

      三、展開:

      1、鼓的功用:軍事、音樂、舞蹈、戲劇、娛樂等,戲劇中的唱、念、做、打都離不開鼓點

      2、成語故事。

      傳說成語“一鼓作氣”,由來于春秋時期,齊國、魯國兩國的長勺之戰(zhàn)。當時齊國強大,弱小的魯國處于危難之中,魯國的普通平民曹劌挺身而出,指揮作戰(zhàn)。古時作戰(zhàn),聽鼓聲進兵。戰(zhàn)斗開始,齊軍擂鼓兩次,士氣減弱,而魯軍此時斗志旺盛,第三次擊鼓進軍追擊,一鼓作氣,終于以弱勝強打贏了齊國。被毛澤東同志稱為“中國戰(zhàn)史中弱軍戰(zhàn)強軍的有名戰(zhàn)例”。

      四、小結(jié):

      鼓象征著我們的團隊精神,鼓聲鼓舞人心,鼓舞斗志,給人勇氣和力量、愿中華民族的鼓文化源源流長!望小朋友們踏著雄壯的鼓點健康成長!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9

      教學目標

      1、學會ɡ、k、h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3、利用教材的情境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ɡ、k、h的'發(fā)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學準備

      字母卡片、本課的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ɡ、k、h的音、形

      二、教學三拼連讀法。

      1、看圖,右邊畫著西瓜,“瓜”的音節(jié)是ɡuā,ɡuā是怎樣拼出來的?它和我們前面學的聲母和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有什么不同?

      2、再看圖示,ɡ是聲母,u叫介母,ɑ是韻母,小女孩猛推ɡ、u、ā三個卡片,提示把三個字母快速連讀,拼成音節(jié)ɡuā。

      3、教師示范拼讀。(聲母ɡ讀得輕短些,介母u要快讀,韻母ā讀得響亮些)

      4、教兒歌: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5、練習拼讀三拼音節(jié)。

     。1)帶調(diào)音節(jié)練習,還可以和兩拼音節(jié)對比練習,幫助學生學會三拼連讀的方法。

      三、讀兒歌,讀詞認字

      1、帶調(diào)拼讀紅色的音節(jié),重點鞏固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2、讀謎語,猜一猜,能說出為什么是“手”;

      3、聯(lián)系“能寫會算還會畫”看圖讀詞,引導(dǎo)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和輕聲;

      4、認讀五個生字,注意區(qū)別畫—花、個—哥每組字的聲調(diào)。

      四、擴展活動

      1、拼讀三拼音節(jié),說說它們是什么。

     。瑁酲(花)ɡuō(鍋)huǒ(火)

      2、讀一讀,比一比每組的音節(jié)有什么不同。

      ɡā—ɡuā?kā—kuā?hā—huā

      3、ɡū—ɡuōhú—huó?kù—kuò

      4、讀一讀,連一連。

     。瑁酲。瑁酲 ɡē ɡè

      畫花哥個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10

      教學內(nèi)容

      練習九P67

      教學目標

      能正確、熟練地計算有關(guān)10的加減法;能利用有關(guān)10的加減法,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

      教具準備

      圖片、學具盒

      教學過程:

      1、口算:孔雀開屏第6題。

      2、比較大。

      (1)比較第8題中▲和○的多少,說說你是怎么比較的?一一對應(yīng)的`方法。

      得出7○1010○710-7=3

     。2)直接出示:練習九的第9題:3+6○910-4○8……

      你能直接比較出左邊算式和右邊數(shù)的大小嗎?如果不能,該怎么辦?

     。3)分組討論,嘗試比較上面的兩題。

      (4)小組匯報,比比誰的方法好。生:先算出左邊的得數(shù),再用得數(shù)和右邊的數(shù)進行比較。

     。5)用這個好方法比較其他幾題。選擇其中的兩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如:師,2+4○7是2和7比較嗎?是4嗎?生是2+4的得數(shù)和7比較。

      1、看圖編算式:

     。1)第7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先說圖上有……要求的是……)

      (2)第10題:▲有(6)個,△有(4)個讓學生列式,說說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4=104+6=1010-6=410-4=6

      4、根據(jù)算式,編應(yīng)用題練習第11題。讓學生體會一個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內(nèi)容相加;ǎ蝗耍圾B、石子

      5、根據(jù)算式,找找生活中的例子。

      6、挑戰(zhàn)聰明題:P69

      7、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有增長了哪些本領(lǐng)?

      8、課后小記: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11

      教學目標:

      1、復(fù)習鞏固“蜻、蜓”等11個帶蟲字旁的生字,會寫“螞、蟻”二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兒歌、背誦兒歌。

      3、學習“誰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學寫詩歌創(chuàng)新。

      4、認識并了解夏天一些小動物的生活,體會小動物給夏天帶來的情趣,有觀察小動物、了解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熟讀兒歌。

      教學過程:

      導(dǎo)入: 同學們,我們正在送走百花盛開的春天,即將迎來夏天。你喜歡夏天的什么?是呀,夏天這么美麗和快樂。還有一些小精靈也非常喜歡夏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識字四》看看他們是誰?他們是?

      一、識字復(fù)習。

      1、出示圖片認動物。

      2、拼音加圖個別朗讀。(指導(dǎo)后鼻音、翹舌音。)

      3、去掉拼音和圖片朗讀。

      4、圖片與生字做朋友。(終極考驗: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看看誰真正認識了這些動物朋友的名字。老師請出一個小動物,請你有卡片的'同學將動物的名牌拿到它的身邊,好!大家都通過了考驗成為了小動物們的朋友,大家再一起向老師介紹一下他們!)

      二、激情朗讀。

      師:看你們介紹得這么認真,小動物們多開心呀,在美麗的夏天里,這些小動物們在忙碌些什么呢?請大家翻開書本第57頁,四人圍成小組讀讀這首兒歌。你們可以用一起讀或一人一句等方式把兒歌讀通、讀順!

      個別朗讀,小組接力讀。

      1、 男女問讀。(老師來問你們來答,師示范:蜻蜓哪里展翅飛?“蜻蜓半空展翅飛。”男生問女生答。)

      2、 大組問讀。

      3、 看黑板背誦。

      4、 小朋友表演接力讀。

      5、 全班做動作背。

      三、觀察動物,引導(dǎo)創(chuàng)新。

      咦,我發(fā)現(xiàn)這首兒歌的句子結(jié)構(gòu)好像一樣?你們看都是“誰什么地方干什么”的這樣的句式。你能像小作者一樣用上這樣的句式來說說小動物嗎?

      青蛙、知了、小鳥、松鼠……(學生邊說邊記錄)

      你們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們寫的小詩。

      在我們的叢書第108頁,也有一首寫夏天的小詩《夏天到》,趕快打開,自己快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里講了幾種小動物,他們在干什么呀?(知了、小鳥、小狗)

      小朋友們,夏天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我們身邊,快快用你們的火眼金睛再把我們身邊的夏姑娘找出來吧!

      四、寫字。(動物朋友覺得你們寫詩讀詩都很棒,也想考考大家寫字。我們一起來

      觀察一下怎樣寫好這兩個字?老師范寫,邊寫邊指導(dǎo)。

      學生寫。

      評價學生作品。

      五、總結(jié)。同學們在自然界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快樂的生活著,夏天到了,趕快趁著周末和爸爸媽媽到自然去認識他們、觀察他們吧!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下課!

      附文

      夏天到

      夏天到,知了叫。

      小鳥躲在樹枝上。

      小狗呼呼睡大覺。

      灑水車,嘟嘟叫。

      來給大街洗個澡。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虛、驕”等9個生字。會寫“短、對”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幾組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

      3、有主動積累對子的愿望。

      教學重點:

      1、認識“虛、驕”等9個生字。會寫“短、對”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認識“虛、驕”等9個生字。會寫“短、對”等6個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步認識“虛、驕”等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幾組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

      3、會寫“短、對”2個字。

      一、導(dǎo)入

      1、教師范讀教材學習提示,生思考:通過學習課文,我們要了解好孩子應(yīng)該具有哪些品質(zhì)呢?

      2、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第一場比賽:比識字)

      1、教師出示本課時教學目標讓學生知道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wù)及目標。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圈出來的.生字字音讀準確,課文讀通順。

      3、教師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學生大聲自由讀詞語。

      4、教師出示不帶拼音的詞語,請小老師領(lǐng)讀詞語。

      5、教師出示帶拼音小帽子的生字寶寶,學生自由拼讀生字。

      6、指名學生當小老師領(lǐng)讀帶拼音的生字。

      7、去掉拼音小帽子,開火車讀生字。

      8、識字游戲

      游戲一:走迷宮

      游戲二:營救美洋洋

      三、再讀課文(第二場比賽:比讀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教師出示帶拼音的課文請學生自由讀文。

      3、同桌互相讀文。

      4、出示去掉拼音的課文指明學生讀文。

      5、小組比賽讀課文。

      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每句話里的反義詞。

      7、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四、寫字指導(dǎo)(第三場比賽:比寫字)

      1、教師出示“短”、“對”,引導(dǎo)學生從整體上觀察這兩個字。

      2、教師引導(dǎo)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

      3、教師在黑板上范寫,學生觀察,然后書空。

      4、學生在書上描紅,練寫一個字。教師巡視指導(dǎo)并提醒學生注意書寫時的坐姿。

      5、展臺評議,學生評,教師評。

      6、根據(jù)師評、生評,學生再練寫一個生字。

      五、課堂總結(jié)

      六、布置作業(yè)

      七、板書設(shè)計

      識字7 短

      對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六個生字和用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認識書包,課本和文具等物品,能夠進行正確的分類。有整理書包的自我服務(wù)意識,增強學生的生活適應(yīng)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愛惜書包、課本及其他學習用品。

      教學重點

      生詞的認讀,認識書包、課本和文具等物品及教育學生要愛惜書包課本及其他學習用品

      教學難點

      把課本、文具正確的分類

      教學用具:

      生詞卡片,PPT課件,一些學習用品實物

      教學方法

      演示法、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知識遷移法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進行常規(guī)訓練

      1、咀嚼運動 吧嗒嘴

      2、舌尖運動:發(fā)“啦”音、發(fā)“搭”音。

      3、雙唇運動:發(fā)“b”音和“p”音

      4、呼吸運動:用鼻子吸氣從嘴呼出

      設(shè)計意圖:本班的學生大部分存在言語障礙,為了更好、更有效的進行課堂教學所以課前首先是常規(guī)訓練,目的一是針對本課的生詞特點進行課前發(fā)音的復(fù)習;目的二是在長時間的訓練過程使學生的舌頭更靈活,把音讀得更準確。

      二、利用實物導(dǎo)入新課

      導(dǎo)言:

      (1)同學們,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書包)

      (2)你們有嗎 ?你的小書包里面平時都裝些什么呢?誰來說給大家聽。

      (3)老師的書包里有什么呢?同學們想知道嗎?老師就帶著同學們?nèi)タ匆豢?/p>

      設(shè)計意圖:利用學生熟知的書包導(dǎo)入,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書包有什么,達到對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用食指跟著書空,一邊寫一邊說出筆畫名稱。

      跟教師齊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通過跟老師書空課題,說出筆畫名稱達到了熟知課題和復(fù)習筆畫名稱的目的,而且同學讓學生時刻參與到教學中來。達到引出學生注意力的目的.。

      三、看圖識物,初步感知課文

      師讀課文,同學們想一想:我的書包里有什么?

      四、圖文實物結(jié)合,理解生詞

      1、課件出示書包一詞

      師:看圖結(jié)合拼音誰認識這兩個字

      學生認讀

      出示生字卡片“書包”

      領(lǐng)讀、齊讀、指名讀(糾正發(fā)音)

      練習說句子

      師:今天老師帶來很多書包,你們看看這些都是誰的書包?找一找自己的書包然后向同學們介紹自己和同學的書包:這是我的書包,這是誰的書包。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學生個人書包的收集做成PPT,讓學生介紹自己和同學的書包,達到引起學生興趣、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方面的目的,更重要的一點是對學生進行學生間相互關(guān)心愛護的目的

      2、了解用途并進行知識拓展

      書包是做什么用的呢?

      裝書的包就是書包。下面有兩名老師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同學們能不能解決。

      出示影片課件: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包?

      挎包和錢包(老師簡單的介紹這種包的用途)

      設(shè)計意圖:用學生熟知的老師錄制成小片子提出問題讓學生來回答,達到引起學生注意和興趣的目的,在此基礎(chǔ)上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拓展。

      3、舒緩情緒,調(diào)節(jié)心情:聽兒歌跟老師做動作

      設(shè)計意圖:緩解學生長時間坐著聽課的疲勞,訓練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

      4、學習生詞“課本”

      教師從書包里拿出各種課本讓學生說出相應(yīng)的名稱,總結(jié)出這些都是課本

      課件出現(xiàn)課本一詞

      學生利用學過的識字方法進行識記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師:“課”同學們觀察一下然后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設(shè)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jié)能力,觀察能力。

      (2)組詞練習

      課件顯示上課下課的情景幫助學生組詞

      (3)“本”怎么記住它?

      口頭組詞

      認識課本

      教師說出一樣課本名稱讓學生從書包里拿出來。

      4、學習生詞“文具”

      (1)認讀生詞

      教師出書包里拿出一些文具在學生說出各個名稱的同進總結(jié)這些都是文具

      課件出示各種文具及詞語

      (2) “文”我們在那里常?吹,語文的文,也是我們今天所學的文具的文。

      (個別讀,齊讀,分組讀)

      (3)認識文具

      利用課件讓學生說出:什么是文具?

      設(shè)計意圖:這樣的簡單的句子對學生進行句子練習及對文具含義的鞏固

      五、知識遷移,鞏固生詞的認讀

      A組學生認讀生詞或單獨的生字 B組學生認讀生詞 C組學生看圖認讀生詞

      1、改變生詞的顏色和字體進行整體認讀

      2、把生詞放在句子里讓學生找出來。

      設(shè)計意圖:運用知識遷移,鞏固生詞的認讀。目地使學生在各種情況下都能認讀所學的詞語。并應(yīng)用到實際中去。

      六、圖詞連線,正確分類。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本和文具,下面老師就要請你們幫幫忙了,老師一不小心把我的課本和文具混在了一起,你們能幫老師把他分出來嗎?

      課件出示一些課本和文具的圖讓學生進行分類

      設(shè)計意圖:檢查學生對生詞詞義的理解程度,進一步幫助學生正確分類

      七、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點出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三個生詞,并且會正確的分類,老師為你們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感到驕傲,現(xiàn)在同學看,老師把我用過的物品整齊的放在我的書包里。同學看看,老師放得是不是很整齊,你們想學習怎么整齊的整理自己的的書包嗎?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探討。

      設(shè)計意圖:對學生進行生活適應(yīng)能力的滲透,使學生建立的自我服務(wù)意識,為下一節(jié)整理書包、學習用品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14

      [教學目標]

      1.指導(dǎo)學生認識“胖、喜”等13個生字,會寫“看、著”等6個生字。

      2.指導(dǎo)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指導(dǎo)學生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2)指導(dǎo)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懂得家庭的溫暖和親情,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愛家人的感情,并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關(guān)心、體貼家里的人。

      2.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激趣,揭題引文

      1.請同學們伸出自己的.小手看一看、夸一夸、畫一畫。

      2.過渡:蘭蘭也有一雙胖乎乎的小手,她的全家人都喜歡,為什么?

      3.放映配樂故事課件《胖乎乎的小手》。(學生邊觀看邊思考,看后談感受。)

      4.出示課題,認識“胖”字。

      二、互動識字,初讀感知

      1.引導(dǎo)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檢查學習效果。

      (1)聘請“小播音員”領(lǐng)讀生字。

      (2)抽字擴詞比賽。

      (3)交流識字方法!罢l的方法多”

      (此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旨在充分尊重學生,引導(dǎo)學生用加一加、換一換、編兒歌等多種方法認記生字,及時歸納整理。)

      (4)讓學生找出自己讀不好的句子,師生互動幫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①老師也有幾個句子想請同學們幫助讀通順,讀出感情。

      (出示幻燈片)“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

      “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

      “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

     、谥该x句子,引導(dǎo)學生先說優(yōu)點,再評不足。

     、圩x了這四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ù谁h(huán)節(jié)設(shè)計旨在有層次地進行句式訓練,體現(xiàn)語文的工具性特點。)

     、艹鍪净脽羝龑(dǎo)學生用“因為……所以……”說話。

      因為蘭蘭替爸爸拿過拖鞋,所以爸爸喜歡蘭蘭的小手。

      因為蘭蘭給媽媽(。,所以( )喜歡蘭蘭的小手。

      因為蘭蘭幫奶奶(。,所以( )。

      因為蘭蘭(。,所以(。。

      三、認真觀察,指導(dǎo)書寫

      1.小朋友,你知道花是哪個盆里的嗎?

      幻燈片出示生字及筆畫數(shù)(筆畫數(shù)寫在“盆”上,生字寫在“花”上。):

      看著畫笑興會

      6畫8畫9畫10畫11畫

      2.引導(dǎo)學生觀察“看、著”的異同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4.展示、賞析。

      四、布置作業(yè)

      1.回家用你的小手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

      2.收集有關(guān)夸手、贊手的成語、故事或兒歌。

      五、板書設(shè)計

      6胖乎乎的小手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08-29

    一年級《e》教學設(shè)計05-28

    一年級《影子》教學設(shè)計[精選]11-04

    一年級《影子》教學設(shè)計11-04

    小學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06-08

    語文一年級教學設(shè)計03-29

    一年級音樂教學設(shè)計10-23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設(shè)計05-23

    語文一年級單元教學設(shè)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