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擠擠”、“飽脹”、“翩翩起舞”等詞語的意思。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寫話。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通過對課文學習的指導,使學生了解荷花、荷葉的樣子和顏色,從中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tài),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yǎng)對大自然美的體驗。
2、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
課前準備:
查找有關荷花的資料,如文字或圖片資料。教師準備有關荷花的多媒體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新課
1、(示圖:荷花)上課前,老師先請大家看幾幅美麗的圖片。用一兩個詞來形容你所看見的荷花。
2、關于荷花,古人曾有許多贊美她的優(yōu)美詩句。你們的小腦袋里裝了幾句嗎?把你所知道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3、看來,大家知道的還不少呢!是啊,多么動人的詩句呀!多么美的荷花!著名作家葉圣陶爺爺也特別喜歡荷花,他還用優(yōu)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園里一池美麗的荷花,讓我們隨著作者到文中細細欣賞吧。(板題,齊讀課題)
二、民主導學
1、老師已經(jīng)忍不住現(xiàn)在就去欣賞她的美了。你們想去嗎?好,跟著作者去荷花池邊欣賞一下吧。▽W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2、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話來讀。注意讀音正確,不多字漏字,不讀破句。
3、交流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1)挨挨擠擠:(一個接著一個)說明荷葉、枝葉多繁茂。
。2)碧綠:青綠色,課文指荷葉的顏色。
。3)蓮蓬:蓮花開過后的花托,倒圓錐形,里面有蓮的果實。
。4)翩翩起舞:輕快地跳舞。
(5)飽脹:飽滿,指花骨朵快要開了。
。6)破裂:出現(xiàn)裂縫,課文里指荷花開時花骨朵的樣子。
4、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體會,也可以是自己的疑問。
5、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可以把學生的發(fā)言小結一下:瞧,同學們積極思考,主動發(fā)言,大家說得多好啊,老師把剛才同學們的發(fā)言總結一下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難。這種一邊讀書一邊思考的學習方法真棒。
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1、現(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這美麗的荷花。剛才好多同學都夸荷花很美,你們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把你認為寫得特別美的句子劃出來,讀一讀,先獨立思考,再與小組同學說說你對這個句子的體會。
2、出示掛圖,看圖上的荷花多美!讓我們邊看邊想,好像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指點:課文第一自然段就寫了荷花的香味,“一進門就聞到了一陣清香!
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3、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特別美“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边@個句子寫出了荷葉的多、大、綠。
。1)“碧綠”寫出了荷葉的“顏色美”;“大圓盤”寫出了荷葉的樣子,突出了荷葉的“姿勢美”,挨挨擠擠,寫出荷葉的繁茂,像一個個小孩子擠在一塊兒,把荷葉寫活了。
(2)(出示課件,體會荷葉的挨挨擠擠)
看,這么多荷葉,是一種怎樣的情景!這真是——一片()一片?
指名交流。
小結:是啊,這么多荷葉,一片挨著一片,一片擠著一片,一片連著一片,一片靠著一片,一片追著一片,一片疊著一片,真多啊,這就叫——挨挨擠擠!
。3)指導朗讀:該怎樣讀才能把荷葉的美表現(xiàn)出來?學生練習,指名朗讀。
4、我覺得“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边@個句子寫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態(tài)。(出示課件,體會荷花的三種不同姿態(tài))
。1)看,白色的荷花中,露出這么一個嫩黃的小蓮蓬,就象張著笑臉歡迎著我們呢!來,誰能把展開的荷花讀得美美的?指名讀。
。2)真美呀,連還沒開放的花骨朵,也是這么的別有韻味。你能讀好這含苞欲放的荷花嗎?指名讀。齊讀。
5、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態(tài),生機勃勃,讓我們一起有滋有味、滿懷激情地贊美這美麗迷人的荷花吧!齊讀“白荷花——”
6、“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蔽矣X得“冒”這個字用的特別好。
。1)想想:怎樣的長才能叫“冒”?
。2)如果不用“冒”字,這里可以換成哪些字?(長、鉆、伸……)
(3)那請大家想一想:和“冒”字相比,哪個好?為什么?
。4)好,誰來讀好這句話?讀出荷花的活力來。
7、有句話說得好,紅花還需綠葉襯。碧綠的荷葉把荷花襯托的更美了,再加上嫩黃的蓮蓬,多美的色彩啊!來,我們一起把這白花、綠葉的美景讀出來,讓大家欣賞欣賞。齊讀第二段。
。ㄔO計意圖: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有情,文亦有情,“課文學生”之間情感的橋梁就是教師的情感,要由老師去點燃、去傳遞、去深化,讓學生的情感隨文波動起伏,與文共鳴,與景相融,物我兩忘,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熏陶效果。)
自主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
2、學生分析識記生字字形,交流方法。
裳與衣服有關,下邊是衣字;蜻蜓與蟲子有關,左邊是蟲字旁;蹈與用腳跳舞有關,左邊是足字旁。
3、指導書寫:
蹈”的第十四筆是橫折,“佛”的第四筆是橫。
4、學生練寫。
三、小結
荷花的美不僅僅是這些姿態(tài),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領略它的風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本課詞語。
2、試著背誦第二自然段。
二、民主導學
1、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這三種姿態(tài)呢?你怎么知道?齊讀第三自然段。
2、出示“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1)這些荷花的姿勢真是太美了!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其實,荷花的姿態(tài)還不止這些呢!你喜歡哪一種?把它的美說出來。你能說說他們是一種怎樣的姿態(tài)?或者想象一下他們仿佛在做什么?(生發(fā)揮想象,交流)
(2)同學們的想象可真豐富!是啊,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們的眼睛都快來不及看了!真是目不暇接。
。3)面對這滿池的美景,老師突然有個想法:(示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呀,這位畫家是誰呢?有這么大的本事,把眼前的荷花看做一幅畫。你們覺得呢?(大自然)
(4)的確,不用紙,不用筆,就給我們描繪出這么美麗的畫卷,就帶給我們?nèi)绱嗣赖南硎,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畫家!讓我們好好地把這一段來讀一讀,夸夸這位了不起的畫家。齊讀。
3、好美的一幅荷花圖。∽屛覀円黄鹩眯娜ンw會,跟著老師飛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
。1)(配樂)閉上眼睛,飛呀,飛呀,飛到了美麗的荷花池邊,只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擠擠的荷葉間,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們千姿百態(tài),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葉,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細膩,把鼻子湊近聞一聞,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覺得……(第四自然段)
。2)剛才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還有哪些小動物告訴你什么悄悄話呢?
生自由表達:小鳥告訴我……蜜蜂告訴我……蝴蝶告訴我……青蛙告訴我……
。ㄔO計意圖:物我兩忘是情感的最高境界,隨著學生對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使學生“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隨風舞蹈,與物交流。“蜻蜓飛來過,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適時擴展學生視野:“你還看到……你還聽到……”宛若就是美若天仙的荷花仙子吸收著日月精華,品評著物語流聲。醉了,醉了,班上成了荷花池,飄舞著滿地的荷花。完全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學生走進了課文,領悟到荷花的神韻。)
。3)師: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多么美麗的荷花啊,連蜻蜓、小魚、小鳥都被吸引過來了。請同學們再美美地讀讀這一自然段,先在小組里讀,等一下各小組推選讀得比較好的同學來比賽讀,看誰讀得最好。
(4)學生展示朗讀。
。ㄔO計意圖: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探究性的閱讀教學中,倡導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開放。它突破傳統(tǒng)的限制,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創(chuàng)設探究的背景,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能啟發(fā)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xiàn)欲。)
4、其實,我們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們都是在看荷花。齊讀第五自然段。我怎么會忘記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因為荷花太美了,深深的吸引了我。)
三、回顧,總結全文
1、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他聞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寫了出來,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我們似乎也聞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變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課文寫得那么好呢?(因為他對荷花充滿了喜愛和贊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一次欣賞那一池美麗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
四、拓展練習
作者把荷花寫得多美。∩钪心阆矚g哪種花,這些花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你能說一說嗎?
1、學生交流,口頭習作
2、完成小練筆。
五、作業(yè)(任選一項完成)
1、畫一幅荷花圖。
2、寫一首贊美荷花的小詩。
3、辦一期有關荷花的手抄報。
4、深情地誦讀課文。
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獅子和鹿》這篇課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8課,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生動地記敘了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兩束美麗的角,抱怨細長的腿,接著寫到獅子撲來了,鹿四條細長的腿讓它逃脫了,而美麗的角卻讓它差點送了命,課文情節(jié)緊奏,前后對比分明,語言非常優(yōu)美,在生動的故事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學習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是學習的難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腿和角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是學習的重點,同時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那么略讀課文只要求初知課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師只要抓住重點引導孩子理解課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運用他們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理解課文,那么有了對課型特點的分析和對課文重難點的把握,我就為學生們設計了以下目標:
第一、通過閱讀來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第二、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邊讀邊想來讀懂課文。
第三、能與同伴交流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想法和體會,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
第四、能夠結合自己生活當中的實際來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那就是要全面地看到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美和適用在不同的條件和不同的環(huán)境下,它卻有存在的價值,從而學習全面客觀地看問題和想問題的方法,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說教學流程
在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指出我們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孩子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是他個性化的行為,學生作為生命的個體,他是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獨特的生活經(jīng)驗來走入文本開始閱讀的,在閱讀當中他會利用他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的經(jīng)驗來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在交流中來欣賞文本,進而來評價文本與生活中的人和物,以及文本本身,最終他會帶著新的感悟走出文本,走進生活。
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緊緊地抓住學生的閱讀學習和生活的聯(lián)系,采用以讀為本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多層次多形式的閱讀活動當中來感悟文本,在悟中來明理,具體的教學思路有三點:
第一、形象展示,問題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兩個動物朋友獅子和鹿,將美麗的鹿的形象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引導孩子去猜想獅子和鹿之間到底會有什么樣的故事呢?又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進而激發(fā)起孩子閱讀文本的興趣。
第二、多層次閱讀,感悟交流,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我們知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的程度是建立在多層次的閱讀的基礎之上,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將和孩子們一起經(jīng)歷閱讀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四個層次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來生成并建構新的知識,具體說:
第一讀就是讓孩子們自由地讀,讓他們掃清字詞障礙;
第二讀就是引讀,檢查學生課文讀通的情況,老師通過語調(diào)來渲染氣氛,讓學生整體感知這個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第三讀就是細讀,主要運用圖畫而與音樂,把學生帶入故事的情景,讓他們運用自己在精讀課文當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邊讀邊想,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當中的有關段落,然后將印象最深的段落與同伴進行交流,并且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這樣來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第四讀就是品讀,賞析文中的佳句,并把它積累下來。
第三、注重積累,走進生活,學用結合。我們知道語文的學習它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必須厚積而薄發(fā),我想沒有積累,就沒有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在這一課的教學當中,我將和孩子們一起把寓言故事當中優(yōu)美的語句積累下來,結合孩子的生活實際用結合,積累這一課當中所學到的道理,那就是全面地看待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我想這樣,讓孩子的課堂學習真正實現(xiàn)與生活的結合,實現(xiàn)在生活當中真正的意義。
四、說板書
我的板書主要來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并茂,色彩鮮艷,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
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綠線格內(nèi)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隹(zhui)。
2、認識一些特殊偏旁,看圖熟讀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看圖學習偏旁“隹”,并學習與“鳥、隹”有關的生字和詞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4個偏旁,誰來認?(出示偏旁,指名認讀偏旁和詞語。)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識字8有關鳥兒的詞語,我們已經(jīng)學過哪些鳥字旁的字?
今天我們再學習1個偏旁,看誰學得好。板書課題:識字8(齊讀),出示。
二、看圖學偏旁
1、看圖,指著鳥問:這是什么?
2、觀察象形字:你們知道這兩個字表示什么意思嗎?你們覺得“鳥”這樣寫怎樣?
3、小朋友們,你們會寫“鳥”字嗎?(指名寫并予表揚)還有一個偏旁也表示“鳥”的意思,你們知道嗎?出示“隹”,指導讀準,并指名寫。
4、小結
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們知道鳥可以用哪兩個偏旁表示嗎?
齊讀:“鳥、隹”各三遍。
三、初步看圖,讀韻文
出示、觀察圖片
1、看一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四、指導看圖,出示詞語
出示掛圖,觀察說話。
1、小朋友們,我們先看天空有什么在飛?(相機出示詞卡:老雕、大雁)
2、樹村上停著一只什么鳥?(貼詞卡:杜鵑)
3、再看,還有什么鳥飛得這么低?(貼詞卡:烏鴉、麻雀)
4、大海上還有一只什么鳥?(貼詞卡:海鷗)
五、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讀字詞。
2、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纯磼靾D,想想詞義。
3、教師檢查認讀情況,并加以指導。
4、小結規(guī)律,掌握學習方法。
小朋友們,第一行詞語中的“鴉、鷗、鵑”都是什么偏旁?這個偏旁表示什么?第二行的“雀、雕、雁”都是什么偏旁?這個偏旁表示什么?
5、說話練習,出示,指名說。
六、指導書寫,出示生字:杜、麻、雕、雁等。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筆順。
2、反饋。
3、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
4、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看圖讀韻文,學習與“月”有關的.生字和詞語!
一、復習檢查
1、認讀偏旁:“隹”、“鳥”。
2、抽讀生字詞卡片。
二、繼續(xù)看圖學偏旁
1、出示上半幅圖。
指出月亮問:這是什么?古時候用“ ”表示,那現(xiàn)在我們用什么偏旁表示呢?(指名板書)齊讀三遍。
2、出示下半幅圖。
問:這是什么?古時候用“ ”表示“肉”,那現(xiàn)在用什么偏旁表示“肉”呢?
3、小結。
小朋友們,用“月”做偏旁可表示哪兩種意思?
三、初步看圖,讀韻文
1、看看圖上有什么。
2、自由讀韻文。
四、看圖練習說話,出示詞語
1、圖上有一位老爺爺帶著一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說今天的月亮真怎么樣? (詞卡:明亮)明天的天氣一定很——(貼詞卡:睛朗)
如果今晚云很多,月亮一會兒明,一會兒暗,看東西會怎樣?(貼詞卡:朦朧)
2、圖上有好多小朋友,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分別在圖上貼出相應的詞卡:彎腰、踢腿、挺胸)
3、學生自由讀韻文,讀準字音,邊讀邊看圖,想想詞義。
4、教師檢查朗讀情況,并加以指導。
5、小結。
小朋友,這6個詞里都有一個字或兩個字是月字旁,它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第一行表示什么?(月亮的情態(tài))第二行表示什么?(和肉有關系)
五、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朗、彎、踢、腿、胸
1、“開火車”讀,并擴詞。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學生看筆順圖,記憶筆順。
4、反饋。
5、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
6、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六、作業(yè)設計:
1、比較字形,再組詞。
鳥( ) 鴉( ) 朗( ) 鷹( )
烏( ) 鴨( ) 郎( ) 雁( )
2、寫寫字的部首,出示。
教后反思:
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對偶。
2、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
3、描寫的形象性
4、蘊含的深刻性。
5、培養(yǎng)學生閱讀才欣賞詩詞的能力
6、體會詞作展現(xiàn)的意境、作者表達的'感情
7、從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描寫的形象性,蘊含的深刻性。,從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著原野、山村、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詩興大發(fā)。作者同志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板書課題)正音:分外、妖嬈 、遜、數(shù)、汗
解詞:惟余、競、折腰、 紅裝素裹、風騷通過創(chuàng)造意境引入課文1分鐘
二、整體感知
1、范讀全詞(或放朗誦錄音),學生想象詞作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作所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齊讀一遍。
3、教師講解: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實景有飛雪、冰封、長城、黃河、群山、高原;虛景有雪晴后的紅裝素裹,大氣包舉,氣象雄偉。下闋議論、抒情,評論古代英雄的不足,贊美當代革命英雄,充滿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念。
三、重點學習與訓練
1、逐層分析上闋結構:
前三句從哪個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2、引導學生明確下闋結構(下闋可分為幾層?)
3.逐層理解下闋:
、賳栴}:為什么說前兩句是過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明確:1、上闋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胺狻睂懙孛,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2、下闋可分三層。前兩句為第一層,過渡;中間七句為第二層,評古;后三句為第三層,論今。深入了解詩詞結構15分鐘
四、朗誦訓練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1.齊讀這首詞兩遍(可放錄音或范讀,讓學生小聲跟讀一遍,第二遍高聲齊讀)培養(yǎng)朗讀能力,陶冶情操5分鐘
2.作業(yè)布置
1、背誦、默寫這首詞。
2、根據(jù)自己的印象,寫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數(shù)不限。
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用已掌握的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認識9個生字,會讀8組字詞,會背對聯(lián),了解形容詞與描寫景物名詞的搭配特點。
2.會按照“我發(fā)現(xiàn)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表達出來。
4.通過收集描寫春天的詞句、展示有關春天內(nèi)容的書法作品等形式,激發(fā)學生對春天的熱愛。
5.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9個生字,會讀8組字詞,能準確搭配詞語。
教學難點
準確搭配詞語。
課前準備
春景課件、《小鳥小鳥》歌曲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仔細觀察,看看圖上事物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2.與同桌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以小組為單位,按照“我發(fā)現(xiàn)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選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比一比誰發(fā)現(xiàn)得多、誰說得好。
二、日積月累
。ㄒ唬┳x讀認認
1.利用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自讀自認生字新詞。
2.同桌互聽互讀,體會每組兩個字在音、形、義方面的不同。
3.電腦出示生字,學生讀字組詞。
4.電腦出示句子,學生在讀句子的過程中來分辨每組兩個字的不同。
。ǘ┳x讀背背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讀通順,讀流利。
2.教師示范讀,學生注意傾聽教師讀時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
3.師生對讀,讀時注意上聯(lián)低緩,下聯(lián)高而平。
4.指名讀,齊讀,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下來。
。ㄈ┪視f
1.自己思考空白處應填哪些詞語,教師指名說一說。
2.除了剛才填過的詞語。還有哪些詞語也很恰當?在小組內(nèi)交流,看哪組填得又對又多。
3.展示各組的交流結果。
4.你能從學過的課文中找一些這樣的詞語嗎?找一找,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1.用《小鳥小鳥》歌曲導入,在愉悅的氣氛中進入口語交際。
2.教師播放春景課件,學生認真觀察植物、動物、天氣以及人們活動的變化。
3.學生在小組同伴面前自由說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啟發(fā)學生從植物、動物、天氣變化以及人們的活動等方面把觀察到的`說出來。
4.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匯報“新發(fā)現(xiàn)”。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自己的想象結合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說出來。
5.寫一寫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教師揭示學生把自己的話加以整理寫下來。寫好后給自己的同桌讀一讀。
二、展示臺
1.展示自己寫話的成果,與伙伴分享寫話的快樂。
2.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描寫春天的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3.展示自己寫的有關春天內(nèi)容的書法作品。
4.展示自己從寬帶網(wǎng)中查找的資料,說一說各市的市花在春天里競相開放的美好景象。
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學會兩種識字的方法。
。病⒛芊e累一些關于描寫春天的詞語。
3、會用“……也……”說一句話。
【教學重點】
1、學會兩種識字的方法。
2、能積累一些關于描寫春天的詞語。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會認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哥”“直”“平”:
讓學生認讀。
。病⒔處熢俅纬鍪旧挚ㄆ案琛薄爸病薄霸u”:
讓學生認讀。
3、讓學生找出剛才老師出示生字卡片中的.字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
。、學生自己總結,老師小結。
5、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底”“油”。
。、教師出示“低”“郵”讓學生認讀。
。、找規(guī)律。
。、像這樣規(guī)律的字你還知道那些能說給大家聽嗎?
二、我會讀
1、關于描寫春天的詞語你們都知道那些。拷裉煳覀兙驮賮碚J識一些描寫春天的詞語。
。、讓學生自己試讀,教師糾正讀音。
。、讓學生進行多說,并背誦。
第二課時
一、我會寫
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許多生字,現(xiàn)在老師看看大家是否記準了,學生寫,老師巡回指導。
二、我會說
1、自由朗讀短文。
。病⒅该x,糾正讀音。
。场R讀短文。
。、用“……也……”說一句話。
語文教學設計7
知識與技能:
能按要求正確填寫有關古詩文知識,拓寬眼界,積累中華優(yōu)秀經(jīng)典詩文,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并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
過程與方法:
朗讀、背誦古詩《塞下曲》,積累詩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開展“關愛動物,共享家園”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觀察、想象、收集資料等綜合能力,激發(fā)對動物的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積累中華優(yōu)秀經(jīng)典詩文,掌握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
難點:通過開展“關愛動物,共享家園”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的能力。
教法學法
教師:引導法。
學生:回顧、讀、議、說、合作交流。
教、學具準備
1、收集千古流傳的詩詞。
2、收集珍稀動物的文字、照片等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萬花筒
1、學習“我知道”。
。1)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說說自己知道的內(nèi)容。
(2)理解“我知道”。答案如下:
A:毛遂。
B:書圣(蘭亭集序)
C:蘇軾《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后雨》《水調(diào)歌頭》《江城子.十年生死》等
。3)對蘇軾的`詩詞進行欣賞交流。
。4)展示課前收集的中華優(yōu)秀經(jīng)典詩文。
(5)摘抄、背誦。
2、學習“我會學”
。1)閱讀“我會學”,了解教材提示的學習方法:
A:在熟讀的基礎上,結合注釋試著自己翻譯,然后與大家交流。
B: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作者和他生活的時代,可以幫助理解古詩文。
。2)談自己學習古詩文的有效方法。
我學習的方法是:
。3)教師總結歸納:
A:了解作者,讀懂題意。首先要看誰寫出的,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和時代背景,然后再讀題目,有利于理解古詩文的內(nèi)容。
B:讀順讀通詩句。古詩文的語言精煉準確,講究韻律,要求我們讀準字音,不讀破句、斷句,以便更準確地理解意思。
C:理解詩句的意思。古詩文的許多字音、字義今天發(fā)生了變化,因此,閱讀時,要憑借注釋、插圖和工具書,通過師生質(zhì)疑交流,讀通、讀懂內(nèi)容,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的意思,并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百寶箱
1、學生讀通讀順詩句。
2、學生講解詩句意思,教師點撥。
詩的大意:趁著一個漆黑靜寂的夜晚,敵人逃跑了。我軍一支騎兵列隊欲出,剎那間刀上就落滿了大雪。
敵軍是在“月黑風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天”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這一追一逃的氣氛有力地宣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一句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言盡而意無窮,引發(fā)人們無窮的想象。
3、課堂小結
將自己本節(jié)“語文活動”課的收獲總結一下吧!
第二課時
一、課前導讀
人與動物共同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我們應同沐陽光,共享家園。這次“大舞臺”的主題是:關愛動物,共享家園。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向?qū)W生推薦《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本書,激發(fā)學生了解動物的興趣。
2、讓學生觀察一種動物。
3、通過細致的神態(tài)、表情解讀,展開想象,交流觀察所得。
4、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珍稀動物的文字、圖片等資料。
5、整理、編印成冊,作為同學們的共享資源。
三、活動小結
大家一同分享、交流自己的活動收獲吧!
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在誦讀與欣賞中感受莫高窟彩塑與壁畫得藝術魅力,體會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通過讀書指導,引導學生與祖國的歷史、祖國的文化藝術史對話。
教學難點:
引導遷移,引導發(fā)現(xiàn),學習文章的語言規(guī)律和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以讀代講,體驗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導入。(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地理環(huán)境,藝術魅力,人們的評價。)
2、每一個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發(fā)出這樣的贊嘆——課件出示第5自然段,齊讀,質(zhì)疑。
3、莫高窟為什么被稱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呢?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莫高窟》,領略莫高窟這顆明珠的的神采。
二、精讀細品,領略風采。(根據(jù)學生興趣,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欣賞。)
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結晶,其造詣之精深,想象之豐富十分令人驚奇。同學們,你們想先去欣賞什么呢?
。ㄒ唬、品味“彩塑”
1、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精妙絕倫的彩塑。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薩、天王、力士、臥佛)
。1)菩薩的神態(tài)是怎樣的?你讀。評價,相機指導美讀(多媒體展示)。
天王呢?你讀。評價,相機指導美讀。(多媒體展示)
力士是什么樣兒的?你讀。評價,相機指導美讀。(多媒體展示)
作者用一個個準確生動的詞語形象地概括了一尊尊彩塑的特點,指導學生對“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的運用。
師引讀: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身份不同,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
2、為了突出彩塑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的特點,作者先寫彩塑的全貌后又重點寫了臥佛,誰來讀課文中臥佛的具體描寫?
相機評價,指導朗讀。
3、莫高窟只有這幾尊彩塑嗎?指名說。
師小結:作者只是以點帶面去寫這兩千多尊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的彩塑,讓我們走近他們,感受他們的氣息。點擊課件,感受彩塑的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
4、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這些彩塑面前,你會怎樣嘖嘖稱贊?
你們覺得在人們僅僅是稱贊這些彩塑嗎?(引導學生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
5、看到有人們興奮的神情,聽到他們發(fā)自肺腑的贊嘆,感受著我們前人高超的.雕塑藝術,我想在坐的每個中華兒女都會升騰出自豪感,讓我們帶著自豪的感情來讀一讀,背一背吧!
(二)、回味“壁畫”
過渡:莫高窟除了有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你們想繼續(xù)欣賞嗎?
1、提出自學要求,自學第3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
默讀第3自然段,思考:
A、莫高窟的壁畫有什么特點?
B、作者選取了哪一個典型詳細描寫,為什么要選擇她?課文是怎樣介紹的?
2、自己默讀、思考
3、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
(1)、莫高窟的壁畫有什么特點?(宏偉瑰麗)
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呢?請大家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并交流。
(2)壁畫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
同學們,敦煌的壁畫記錄了一千多年中國社會的變遷。(以學生所在的教室作比,引導體會“四萬五千多平方米”)面積之大,實屬罕見,被譽為當今最大的美術博物館。你能將壁畫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讀出來嗎?
(3)作者選取了哪一個典型詳細描寫,為什么要選擇她?課文是怎樣介紹的?
豐富多彩的壁畫內(nèi)容中飛天是最有引人注目的,她是壁畫中的精品,你了解飛天嗎?讓我們一起去瞧瞧這神奇瑰麗的飛天吧。簡介飛天,課件播放飛天視頻。
、傩蕾p完了飛天壁畫,你覺得這些飛天怎么樣?(姿態(tài)優(yōu)美飄飄欲仙)
、谙矚g這些飛天嗎?讓我們走進文字再次領略他的風采。出示描寫飛天的文字,引導學生朗讀,思考并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4)指導朗讀,背誦。
、賻煼蹲x:同學們讀得這么投入,老師也想來讀一讀。(課件出示圖片音樂邊讀邊在腦海里浮現(xiàn)飛天的美妙身姿情境)。
、趯W生再讀,邊讀邊在腦海里浮現(xiàn)飛天的美妙身姿。
。ㄟ@位同學讀出了飛天的美;真是謝謝你們,通過你們的朗讀把穿越時空的飛天表現(xiàn)得這般絢麗多彩,栩栩如生,讓我們產(chǎn)生美的享受。)
、壑笇П痴b。
(5)發(fā)揮想象,仿寫句子。
、俦诋嬌系娘w天各有各的姿勢,各有各的美,課文對飛天的描寫玩了沒有?你的依據(jù)是什么?從這個省略號你體會到了什么?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仿照課文的寫法,用“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飛天姿態(tài)寫一寫,寫一句很好!寫兩句真棒!寫三句就太了不起了。。ㄕn件出示圖片音樂情境)。
、谥付嗝鷧R報交流。
師:壁畫上的飛天,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生排成行逐一描述)。(配音樂和畫面)
5、小結:這就是敦煌宏偉瑰麗的壁畫。怪不得作者這樣贊嘆: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生)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6、指導過渡句的學習和使用。
。1)同學們,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的2、3兩個自然段,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遍課文2、3自然段,從中找出最能概括2、3兩個自然段主要內(nèi)容的的一句話。
(2)出示句子: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3)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這句話,這句話中哪兒是對第二自然段內(nèi)容的很好的概括?哪兒是對第三自然段內(nèi)容的很好的概括?它們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4)老師介紹:像剛才這樣的起到了連接上下文作用的句子,我們稱它為過渡句。(板書:過渡句)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啟下。
。5)同學們,過渡句的使用會使我們的文章脈絡清清楚楚,我們一定要在今后的作文中學會使用過渡句。
。ㄈ、體味“藏經(jīng)洞”(略講)
過渡:其實,當初莫高窟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并不是因為他惟妙惟肖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而是因為另一個地方的發(fā)現(xiàn)——藏經(jīng)洞
1、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你感受深的詞句。(板書:藏經(jīng)洞)
2、交流。(抓住“曾”“僅存”,這是我國文物遺產(chǎn)的重大損失。)
3、同學們,那就用朗讀來表達我們此時的心情吧!
三、點明中心,情感升華。
1、師:莫高窟雖然經(jīng)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它仍是世界上現(xiàn)有規(guī)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人類藝術的殿堂”。
幾千年來,在大漠深處,敦煌靜靜地守著孤寂,留給后人的,卻是永遠的輝煌。
1987年,因為它有著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和曾經(jīng)有過的眾多文物,而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2、外國的旅游者也這樣評價:課件出示,指名讀。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藝術是人類文明的曙光!
“它是世界現(xiàn)存佛教藝術中最偉大的寶庫”
3、假如你剛從莫高窟觀光回來,你想說些什么?
4、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得不自豪地說——
出示第五自然段,齊讀: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板書:智慧的結晶)
四、拓展延伸,構建聯(lián)系,增強民族自豪感
盛大的敦煌莫高窟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體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你還知道哪些名勝古跡體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長城,故宮,兵馬俑……)
五、指導背誦
六、布置作業(yè)
1、請搜集課文以外的有關莫高窟的資料,為聘請莫高窟小導游作準備。
如今的莫高窟展現(xiàn)出迷人的魅力,令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敦煌。這兒有一則招聘廣告:“因敦煌博物館游客量驟增,急需招聘導游,待遇從優(yōu),請有意者速來面試”。相信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對莫高窟一定有了很深的了解。下節(jié)課,我們有一個語文實踐活動,為莫高窟聘請小導游,條件就是對莫高窟的內(nèi)容很熟悉(要會背誦課文),對莫高窟的了解要更多一些,(也就是搜集一些課文之外的資料),看誰能被聘上,希望同學們回去以后好好準備。
2、摘抄本課的好詞佳句。
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會說相同偏旁的字,比比誰說的多;
能恰當?shù)卮钆湓~語,準確地運用詞語;
認識疊詞,了解疊詞的作用;
通過猜謎語復習學過的字;
教學重難點:
認識疊詞,了解疊詞的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事先布置,讓學生在廣告牌、課外書、字典、電視等,在生活中找找?guī)в羞@些偏旁的字,并認一認、記一記;事先收集幾個謎語,課堂上讓同學來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nèi)齻組來進行一場比賽,比賽的項目有四個,看哪一個組最終能獲得冠軍。
二、第一次比賽
出示九個偏旁,讀一讀;
出示九個帶偏旁的字,在讀一讀;
三組同學分別自由到黑板上來寫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能寫幾個寫幾個,要寫得又多又對;
認識帶偏旁的字,但不會寫,舉手補充說,由老師代表寫;
比一比,哪一組同學寫得多,說得多;
鼓勵學生課外通過多種途徑擴大識字量;
三、第二次比賽
讀第二題中的詞語;
學生試連線;
讀一讀,檢查學生連得是否正確;
比賽
第一組可愛的什么?紅紅的什么?
第二組明亮的什么?綠綠的什么?
第三組鮮艷的什么?白白的什么?
哪一組說得又多又恰當?
四、第二次比賽
讀詞語,體會詞語重疊與不重疊有什么區(qū)別?了解詞語重疊的作用就是加重語氣,相當于加進了“非常、很”這樣的意思。
照樣子說說“日夜、來往、紅火、明白”的疊詞。并說說詞語重疊后的作用。
照樣子說說疊詞,比一比哪一組說得多?
五、第四次比賽
學生自己試讀這兩個謎語,把這兩個謎語讀通;
學生挑一個自己喜歡的謎語來大聲地讀給大家聽;
看哪一組同學猜出來這是什么字?并說出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把事先收集到的謎語念給大家聽,讓大家來猜。
看哪一組收集的謎語多,猜得準確。
六、表揚激勵。給優(yōu)勝組發(fā)獎。
語文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本課以兒童喜歡的小動物為題材,利用陶泥或彩泥等可塑性材料,通過揉、搓、捏、壓、剪、插等基本技法進行“動物”造型的學習和表現(xiàn),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都能感受到圓雕的獨特魅力。
泥土是萬物之根,親近熱愛泥土是人類美好的品質(zhì)。泥巴是孩子們經(jīng)常接觸的東西,生活中到處可以看到它。玩泥巴是童年最率真的娛樂活動。通過用橡皮泥塑小動物,讓學生體驗自然事物的特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嘗試用橡皮泥制作或和小木棍結合的方式塑造立體形象。
2.能夠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3.體驗玩泥的'樂趣,激發(fā)學習美術的興趣。
4.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塑造出一個成功的作品。
教學難點:
泥塑過程中各部分的插接、組合與形體的穩(wěn)定性。
教師準備:動物圖片課件欣賞,泥塑小動物過程課件,情景展示臺。
學生用具準備:橡皮泥、剪刀、牙簽、火柴棍、小樹枝。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師:大家唱的可真好?今天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說在很久以前有這樣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夢幻王國,那里有一座巨大的城堡和一個可愛的小精靈,城堡里有吃的有玩的可以說應有盡有,可是他卻沒有人陪伴,為此他感到非常的寂寞。這可怎么辦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先看老師手里這個像什么?小蝸牛。想一想這個小蝸牛是怎么做出來的?用什么做出來?和你的同桌小伙伴一起討論討論,然后同桌兩人合作試著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
教師活動:你是怎么做的?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說出步驟,說出基本形狀等。
三、感受特征,樹立形象。
師:大家用集體的力量制作出這么多的小蝸牛,小精靈高興極了,要是再多些別的小動物那該多熱鬧啊,可是他只有一雙手,他想請小朋友幫幫他,你們愿不愿意幫助他。你想幫他塑什么小動物呢?
教師活動:要想把這些小動物塑得活靈活現(xiàn),你就要抓住小動物的外形特征。(課件出示真實的小動物圖片,感受小動物的外形和特征。)
提問:你能看出這些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嗎?
學生活動:學生集體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小動物的特征。
教師活動:想不想看看用橡皮泥塑的小動物呢?(課件欣賞--泥塑過程動畫)
考一考:如果我要塑一只小象怎么塑呢?
教師隨機演示小象的制作過程,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動物的外形特征及塑造過程。
想不想也塑一個可愛的小動物呢?為了讓同學們塑的更好看些,老師給你們提一個小建議:
a.兩個人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b.先做出基本形,然后抓住特點進行加工。
c.注意插接部分的穩(wěn)定,使作品形象美觀。
四、自由創(chuàng)造,大膽表現(xiàn)。
學生活動: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多鼓勵、啟發(f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五、集體作品展示。
師:同學們你們看(出示故事情景展板)原來這座城堡里只有小精靈一個人住,他特別寂寞,特別孤單。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我們把這么些小動物都送給小精靈,他高興極了,你們看,一群自由的小鳥正向他飛去,小鯉魚也游來了,小蝸牛,小狗、小白兔、小青蛙也都來了,此時,你想對小精靈說些什么呢?
學生暢談
師:有了這么多的小動物的陪伴,小精靈還會孤單嗎?我也相信,小精靈在大家的幫助下再也不會孤單了,他一定特別地高興。我也祝愿大家能想小精靈一樣自由快樂的成長。
六、回味體驗。
小精靈有了那么多的小動物,你呢,你在這節(jié)課中學到了什么呢?
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進一步感受形聲字的特點,感受漢字的魅力。
積累和豐富語言。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yǎng)其主動探究與發(fā)現(xiàn)的意識。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寫好字的點畫和提畫。
讓學生自己動手辦報。
教學重點:
進一步感受形聲字的特點,感受漢字的魅力。
積累和豐富語言。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yǎng)其主動探究與發(fā)現(xiàn)的意識。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寫好字的點畫和提畫。
讓學生自己動手辦報。
教學難點:
進一步感受形聲字的特點,感受漢字的魅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yǎng)其主動探究與發(fā)現(xiàn)的意識。
讓學生自己動手辦報。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進一步感受形聲字的特點,感受漢字的魅力。
積累和豐富語言。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感受形聲字的特點,感受漢字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我來試試
認讀花中的生字。
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特點,帶三點水的字大都與水有關;帶兩點水的字與溫度有關。
用花中的.字互相組詞,看誰組得多。所有的字都可以和中間的水組成詞語,有的可以組成“水池、池水”這樣的兩個詞。周圍的字之間也可以互相組詞,還可以用花中的字和另外的字組詞。
字卡游戲:用字卡拼詞語,看誰拼得多。
二、讀一讀
自由練讀三個句子,注意帶點的詞語。
在小組里互相讀讀,評一評,誰讀得好。
請讀得好的同學展示。
多種形式讀好三個句子,如男女生互讀,分小組讀等。
補充幾個帶有“多么、怎么、什么”的句子讓學生讀一讀。
三、讀一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再讀短文,讀懂句子。
同桌合作讀,交流讀懂了什么。
全班交流讀懂了什么。
你想對這個農(nóng)夫說點什么?
像這樣有趣的成語故事還有很多,自己去找一些來讀讀,再和同學們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yǎng)其主動探究與發(fā)現(xiàn)的意識。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寫好字的點畫和提畫。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培養(yǎng)其主動探究與發(fā)現(xiàn)的意識。
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寫好字的點畫和提畫。
教學過程:
一、探究與發(fā)現(xiàn)
。薄⒄J真觀察情境圖,自己看懂圖的意思。
。、讀一讀“我的研究報告”,弄清楚表格的意思和填寫方法。
。、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三個人做實驗,大家共同觀察紙的變化,一人執(zhí)筆填寫研究報告。不會寫的字,可以用圖畫表示。
。、分小組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展示評比《我的研究報告》。
二、寫一寫
。、寫含有點畫的三個字:
(1)“興”字的左上角兩點為右向點,起筆輕,收筆重;最后一筆在右下角寫長點。
。2)“心”字在左中線上寫垂點,向右下寫臥鉤,中間和右邊寫右向點,三個點要左低右高。
。3)“不”字的末筆是在右下寫長點。
。病懞刑岙嫷娜齻字:
引導學生注意提都在字的左下端,寫字時特別要注意提的方向和長短。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讓學生自己動手辦報。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自己動手辦報。
教學過程:
一、認真讀題,明確要求。
二、自己平時讀過的報刊,說說它們的名字。
三、給小報起個有趣的名字。
。1)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自然界中的事物來命名,如:
小兔乖乖報、小豬嚕嚕報等;
。2)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故事中的人物命名,如:
灰姑娘報、小矮人報等;
。3)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少兒電視節(jié)目命名:
如大風車報;
。4)可以用有寓意的詞語來命名:
如零點小報、萌芽報等;
(5)還可以用古詩中的句子來命名,如:
小荷才露尖尖角等等。
四、自己動手剪貼一份小報,或找同學合作辦一份小報,互相交流。
五、辦一個小報展。
語文教學設計12
《只有一個地球》微課教案
一、教案背景
1.教案設計面向小學五年級學生。
2.教材使用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十單元《家園的呼喚》第一篇課文。
3.課前準備:①教師準備:利用百度搜索相關的視頻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②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利用信息網(wǎng)絡手段查找介紹地球的資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弄明白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條理,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讀中悟。
3.情感目標:使學生受到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教育,懂得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愛,同時又多么脆弱。
三、教材及學習者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十單元第一篇。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從地球上可供人類生存的范圍、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破壞了地球人類將別無去處等角度說明不能再破壞地球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了,呼吁人們保護地球,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經(jīng)過幾年的語文學習和實踐,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同時五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利用網(wǎng)絡查閱資料、提問題、探究閱讀、合作學習的能力。在課前,學生已經(jīng)通過網(wǎng)絡等手段查閱的了有關資料。對本課的內(nèi)容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根據(jù)這些,我特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明白地球上人類生活的范圍很小,我們不能再破壞資源,一旦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
教學難點:如何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地球的現(xiàn)狀,地球目前正面臨的危機,教育學生懂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珍愛地球,善待地球。
四、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法:利用百度強大的搜索功能,搜索介紹地球視頻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變想象為形象,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球“美麗又渺小”。
2.活動探究法:利用百度搜索大量生動、逼真的影像,把“地球的美麗”、“人類生活范圍很小”、“人類對環(huán)境的破壞”以及“無法移居別的星球”等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對各種搜集資料開展討論來獲取知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語文教學設計13
一、教學設計思路:
根據(jù)學前班學生直觀、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的特點,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具,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習拼音字母寓于故事情境之中,通過具體、生動的言語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濃厚興趣。同時,配上相應的瑯瑯上口的“語境歌”,幫助學生學習,化難為易。此外,還根據(jù)學前班學生好玩好動的特點,以游戲為載體,把拼音學習和游戲有機地結合起來,營造趣味課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動參與、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根據(jù)學前班以“識字閱讀”為主的教學特點,在教學中,始終將拼音與識字閱讀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收到“拼”、“識”、“讀”相互促進的協(xié)同效應。
二、教學目標:
1、學會單韻母i u ü,能夠讀準音,認清形。
2、能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單韻母i。
3、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讀準三個單韻母的音,認清字形。
2、在四線三格中正確書寫單韻母i。
四、教學準備:
1、小螞蟻卡通圖片、烏龜伯伯卡通圖片、小魚卡通圖片、相關板面布置。
2、單韻母i u ü的字母卡片。
3、果樹、拼音果子。
4、“小橋”生字詞卡片。
5、鋼琴伴奏曲。
五、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
1、引導學生看圖想象: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它們是誰呀?
生:小螞蟻、烏龜和小魚。
師:它們在干什么呢?
。ㄉ归_想象,自由發(fā)言)
2、師講故事《小螞蟻過河》:
小螞蟻的外婆病了,小螞蟻知道后,很擔心,就趕緊去看外婆。它走啊走,來到了外婆家對面的小河邊。糟了!前段時間發(fā)大水,橋被沖斷了,還沒修好呢!河上沒有了橋,小螞蟻又不會游泳,這可怎么辦呀?!小螞蟻急壞了!這時,烏龜伯伯從河那邊游過來說:“小螞蟻,讓我背你過河吧!毙∥浵伩筛吲d了,連忙說謝謝,就爬上烏龜伯伯的背,讓烏龜伯伯背過了河。在河里游泳的小魚見了,樂呵呵地說:“烏龜伯伯真好呀!”
3、出示語境歌:
小朋友們喜歡這個故事嗎?(喜歡)
瞧,老師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小兒歌——
小螞蟻,要過河,
烏龜伯伯把它馱,
小魚見了樂呵呵。
4、多形式讀語境歌
。1)拍手異步跟讀、同步跟讀
(2)師生接讀、男女生接讀
。3)齊讀、背誦
。ǘ⿲W習單韻母i u ü
1、出示i u ü的字母卡片:
瞧,小朋友們美美的讀書聲,吸引來了三位拼音寶寶。小朋友們想認識它們嗎?
2、學習i u ü的音、形
。1)出示順口溜,師領讀
螞蟻螞蟻i i i
烏龜烏龜u u u
小魚小魚ü ü ü
。2)齊讀順口溜
。3)送拼音寶寶“回家”:
A.依次請三位小朋友上臺,分別找出“i u ü”三個拼音寶寶,然后全班小朋友以“開小車”等活潑的形式送拼音寶寶“回家”。(即將貼在黑板下方的i u
ü字母卡片“送”到順口溜中所在的相應位置。)
B.再請6名小朋友上臺送另外6個拼音寶寶“回家”。
。4)認讀單韻母i u ü
口號:小朋友,我問你,它的'名字叫什么?
回應:徐老師,我告訴你,它的名字叫做x,xxx。
。5)師范讀,指導發(fā)音
讀i寶寶時,牙齒要對齊,i i i;(衣服的“衣”)
讀u寶寶時,小圓嘴巴,u u u;(烏龜?shù)摹盀酢、烏鴉的“烏”)
讀ü寶寶時,像吹笛子,ü ü ü。(比比誰吹的“笛子”最好聽,ü ü ü)
(6)小組比賽發(fā)音、指名發(fā)音
3、游戲:聽音摘果子
口號:小朋友,注意聽,xxx。
。磶熌羁谔,發(fā)音,生根據(jù)師發(fā)音從“果樹”上摘下相應的“拼音果子”。摘對了,大家一起拍手說:“嘿嘿嘿,摘對了。”果子就作為獎品送給學生。摘錯了,大家一起拍手說:“嘿嘿嘿,摘錯了!闭e的學生再另摘。)
4、游戲:搭橋送小螞蟻過河
瞧,小螞蟻的其它兄弟姐妹們也知道外婆病了,它們也趕去看外婆了?墒,它們也過不了河。烏龜伯伯這時又去忙了,不在河這邊。該怎么辦呀?小朋友們,你們大家一起做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幫小螞蟻搭橋過河吧。好嗎?
。1)指名上臺用寫有“螞蟻”、“烏龜”、“鯉魚”、“衣服”、“烏鴉”、“金魚”的生字卡片“搭橋”,邊搭邊讀卡片上的詞語。
。2)齊讀詞語,送小螞蟻們過河。
(小螞蟻身上各有一個單韻母,在送小螞蟻過河時,根據(jù)小螞蟻身上的單韻母齊說:xxx,我們來送你過河。然后,邊讀詞語,邊送小螞蟻過河。)
5、搶答拼音字卡:
小螞蟻們說,學前實驗三班的小朋友們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它們很喜歡你們,想跟你們交朋友。你們愿意跟小螞蟻們交朋友嗎?(生拍手齊唱歌曲《找朋友》,搶答拼音字卡)
(三)教學書寫單韻母i
1、引導學生觀察單韻母i
i的一豎像小螞蟻的身子,一點像小螞蟻的頭。
2、引導學生觀察單韻母i的占格位置
i住二三樓,占中格和上格。
3、單韻母i的書寫順序
先在中格寫一豎,再在上格寫一點。兩筆寫成。(師范寫,生書空三次)
4、做動作與師接讀《寫字歌》,做好寫字姿勢,課堂書寫練習(悠揚的鋼琴曲伴奏),師巡視指導。
(四)結束教學
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設計與評課是教學過程中的兩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在課前,一個在課后;一個是準備,一個是回顧。中心都是圍繞著上課展開的。
一、關于教學設計的反思
教學設計就是在上課之前,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預先制定的教學策略、教學思路等綜合方案,也就是上課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考慮問題越周到,課堂實施就越有效。那么如何進行課前準備呢?
1、熟悉教材。當你著手準備選用某一篇課文進行教學時,你必須要對這篇課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讀”。
一讀寫作者。作者把他的思想通過文章呈現(xiàn)在你的眼前,你在讀文的時候,不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寫了什么,你還要明白他是怎樣寫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寫?你不僅要讀懂字面上的東西,你更要想辦法讀出文字背后的內(nèi)容,這就需要你反復閱讀,要逐字逐句地讀,要邊讀邊問。
如一年級課文《棉花姑娘》,文中棉花姑娘請燕子、啄木鳥、青蛙幫她治病,三次說了同樣的話:“你能幫我治病嗎?”你在閱讀時對這種反復出現(xiàn)的句式不妨問問自己:棉花姑娘在請三個朋友幫忙的時候她的想法會有什么變化嗎?
還比如《草船借箭》一課中多次出現(xiàn)諸葛亮與人交談的情節(jié),但只有一處寫的是“諸葛亮笑著說”,其他十處都是“諸葛亮說”,對這種突然發(fā)生變化的地方,你也應該問問自己:諸葛亮這時候為什么笑著說?他笑什么呢?
還有如四年級《看不見的愛》,文中的母親面對我的不解,她說:“別的孩子都這么玩兒!痹谶@看似明白無疑之處,其實蘊涵著很多很多的東西:別的孩子怎么玩?正常孩子的玩與盲童的玩肯定有相當大的差異,這位母親不會不知道,那么當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打彈弓時,她會想些什么呢?這樣一追問,你對這位母親的做法或許不會僅僅停留在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這樣膚淺的、空洞的理解上了。
在不斷自問、自悟的過程中,你會讀透課文,讀懂作者。
二讀編寫者。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小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要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像拼音、識字、查字典、寫話等語文知識、能力都不是孤立出現(xiàn)的,而是分散在一篇篇的選文之中。因此編輯在挑選文章、在給文章編排的時候都有一定的用意。你在熟悉教材的時候,不能只盯著一篇課文,孤立地來看它。你要把它融入到整冊教材中去,最起碼是一個單元中去考慮,想想編者為什么把此文編入這一單元?它與前后文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三讀學習者。學生是你實施教學的對象,作為決策者的教師,你必須了解你的學生,你要知道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會有什么困難,他們已有哪些知識儲備等等。
你在讀作者、讀編者、讀學者的過程中,你也就讀出了你自己。
2、確定目標。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從知識與能力,技能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緯度確定你的教學目標,明白你要教什么。小學語文知識千頭萬緒,從教材呈現(xiàn)的方式來看是螺旋遞進的,又是交叉進行的。從學習過程來看,一般是非線性的。在紛繁的內(nèi)容中,你要重點明確,抓住主要任務。記住前人說過的話:文章無非是個例子;我們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F(xiàn)在你只是借助了教材這個例子要完成你的教學任務。如《桂林山水》一文,它最大的特點是語言優(yōu)美,成語連成串,排比、比喻連成段;段落結構相似,語言表述相仿,這些與本單元的其它幾篇介紹各地美景的課文有所不同。借助本文可以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向教材學習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為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可以把主要目標確定為:通過反復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并積累描寫山水的詞語、句子;用對比、舉例的方法把一個意思寫具體。
3、選用方法。這一步主要是解決“如何教,如何學”的問題。圍繞教學目標你要設計教學思路,選用教學方法。教學中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每一個問題的提出、甚至是請哪個學生來回答,你都要盡可能地想好。而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實現(xiàn)你的教學任務服務的。
也許你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教無定法,只要得法。解決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個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也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方法無所謂好壞,只要管用就行,只要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對學生的成長有利就好。比如教《桂林山水》,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山水之美,你可以播放介紹桂林山水的錄象;你也可以現(xiàn)身說法,把你旅游途中的所見栩栩如生地進行描述;你也可以……
如果你覺得這些方法都可行,那么你在選用的時候就要考慮教學成本。這個成本不僅僅是你的付出,還要看學生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只是讓部分學生得益,那么你以犧牲其他學生的利益為代價,顯然是不經(jīng)濟的。比如小組討論,由于話題不夠集中,學生分工不夠明確,幾個孩子湊在一起瞎聊一通,即使后來有學生匯報,但匯報的內(nèi)容往往不是大家的智慧,若是這樣,那么損失的不只是你的幾分鐘,而是全班學生每人的幾分鐘!這個成本就太高。
再有,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也不可小視,哪個先講,哪個慢做也有講究。課堂好比是一首樂曲,它有節(jié)奏、有起伏、有高潮。你在過程的推進中要有自然的銜接、要有前進的助力、要有結束的余韻。
總之,要設計好一節(jié)課是很不容易的,你不僅要熟知你的學生,更要有對教材的獨特感悟,對教學方法的了然于心。
二、關于評課的反思
評課,也就是教學評議,它是教育教學研究活動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方法,也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zhì)和整體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經(jīng)常開展評課活動,可以共同研討,互相學習;可以發(fā)現(xiàn)不足,推廣經(jīng)驗;可以明確方向,提高認識。因此,評課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那么怎樣評課呢?
1、評教學內(nèi)容。
(1)教學內(nèi)容正確。首先教師所教的是“語文”的內(nèi)容。語文課教“語文”這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些語文課,老師讓學生把課文內(nèi)容演一演,孩子們很投入,他們分角色、排練、評獎;有時老師讓學生把課文內(nèi)容畫一畫,在畫的同時老師還不時地予以指點,最后不忘讓學生評一評:誰畫得最好。這些活動,學生也在積極參加,教師也有指導,但教師在課堂上所教的內(nèi)容其實跟語文關系不大,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沒有多大的幫助。
其次,教師所教的內(nèi)容切合學生的實際,并與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所需相一致。有些內(nèi)容看似“語文”的,但意義是不大的。如查字典,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查文后生字表中的生字,并記下在字典中的頁碼。查字典的過程既不是為了認讀生字,也不是為了了解字意,而是要讓學生記下頁碼。顯然,查字典的真正意義被記頁碼給沖淡了。
“21世紀的語文教育,應該打好兩個基礎,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毙W語文課就是要幫學生打好這兩個基礎,教學生有用的“語文”內(nèi)容。
(2)教學內(nèi)容集中。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總是覺得這樣放不下,那樣丟不開,什么東西都想教,結果一節(jié)課上下來,似乎教了很多,但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俗話說: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币还(jié)課短短的幾十分鐘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解決,教學內(nèi)容要相對集中。所謂集中,就是要把一堂課的主要任務重點呈現(xiàn)出來,而其它內(nèi)容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完成主要內(nèi)容的`學習,使學生學得相對透徹一些。
2、評教學方法。
(1)過程自然。教學內(nèi)容在展開的過程中有鋪墊,有銜接,前后照應,層層深入。節(jié)奏快慢相宜,該慢的地方?jīng)Q不吝惜時間,該快的時候決不留戀片刻。整個過程完整,無論是“順序型”、“變序型”還是“情景型”,都要進得去出得來。一節(jié)好課就像是一首樂曲,一篇美文,既要給人以美的享受,又要讓人回味無窮。
(2)方法適當。語文教學方法多樣,有人喜歡串講,有人喜歡討論,串講有串講的優(yōu)勢,討論有討論的長處,關鍵是看方法的選用恰當與否。方法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離開了內(nèi)容一切所謂的方法都不復存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同樣是朗讀,可以是齊讀,也可以是個別讀、引讀,男女生分角色讀等。但在不同的場合,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評課前要對教師所選用的方法進行分析,想想他為什么用這個辦法?如果換一種方法效果會怎樣?為什么?由此判斷這種方法是否為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服務,是否適合學生的學習。
3、評學生參與。
(1)學生情緒。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是很情緒化的,他們的喜怒往往就寫在臉上,表現(xiàn)在行動上。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學生的表情是專注的,是好奇的,是生動的,而不是散漫的、麻木的、雜亂無章的……
(2)學生表現(xiàn)。看學生發(fā)言的態(tài)度是否大方,參與活動的面有多廣;聽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朗讀是否悅耳;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養(yǎng)成。
4、注意事項。
(1)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教師為上好一節(jié)課都是經(jīng)過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的,但由于教師個體的差異,認識水平的不同,課的效果也千差萬別。評課時要客觀對待,不要一好百好,也不要一棍子打翻在地。對教學中的亮點,要加以肯定;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也要善意地提出自己的建議或希望,決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的頭上。
(2)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盡管評課可以從多方面進行,但并不意味著面面俱到。評課時抓住教學中主要的優(yōu)點、存在的問題,或是需要研究的重點進行剖析,要有理有據(jù),不要泛泛而談。當然,也可以對整個教學過程“逐行掃描”,進行解剖式的評點,這就需要抓住細節(jié),分析透徹,但最好還是要有一個很明確的重點。
總之,不同的人對課堂教學有不同的解讀,要想真正評好課,就必須不斷學習,從理論的高度去剖析課堂,從課堂中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給被評者以啟發(fā),給被聽者以啟迪。
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和常用詞語。
2、了解散文中抒情和描寫的特點及其作用。
3、理解象征手法。
過程與方法
以朗讀促理解,重點研讀描寫抒情議論的語段,理解描寫抒情議論等作用和聯(lián)系。通過合作學習,理解象征手法。并且感受中華兒女正直、質(zhì)樸、緊密團結、力求上進、堅強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記敘、描寫、與抒情的關系。
教學難點
象征手法的巧妙運用。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自主、合作、探究。
3、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詩詞中有很多托物言志的佳句,有寫竹的,如“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有寫梅的,如“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有寫柳的,如“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字面上寫的是“竹”“梅”“柳”,贊頌的是人的堅韌頑強,生氣勃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白楊禮贊》。
板書課題《白楊禮贊》
釋題:你如何理解這個題目?
二、理清抒情線索
1、文中有哪些句子或段落是直接對“白楊”進行禮贊的?
2、對于這一組抒情句,我們?nèi)绾蚊烂赖刈x出來?
3、小組討論后,檢測朗讀效果。
三、品讀文本,分析象征意義
1、本文是借贊美白楊樹來贊美北方農(nóng)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樣把他們聯(lián)系起來的?
明確:表面寫樹,其實是寫人。
2、找出寫白楊樹的段落。(5—8段)說說這幾段是寫什么的。
明確:5—6段是寫白楊樹的'形象和氣質(zhì)的; 7—8段是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一)賞析白楊樹的形象
1、作者的感情為什么要一步步加深?
2、說它只是樹,作者是怎樣描寫白楊樹的?寫出了白楊樹什么品質(zhì)?
3、小組討論,互相補充,全班交流。
、儆谩傲幧嫌巍备爬税讞顦涞男蜗筇卣。
、诜謩e從干、枝、葉、皮等四個方面描寫白楊樹,寫干,突出了直;寫枝,直而緊靠,突出了團結;寫葉,向上;寫皮,泛出淡青色,突出質(zhì)樸。
③請同學們朗讀這一段,要求:女同學讀第一層,要讀得清脆,柔美;男同學讀第二層,要讀得豪爽,有陽剛之氣。在哪里分層,同學們自己去商量,請各位小組長進行讀
前指導。
【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泉城》教學設計03-23
語文《習作》教學設計03-23
語文《蜜蜂》教學設計03-24
語文《詠雪》教學設計01-17
語文《馬》教學設計03-24
語文《種子》教學設計03-24
語文《冬不拉》教學設計03-24
語文《秋游》教學設計03-24
語文《插秧》教學設計03-24
語文《登山》教學設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