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子拜師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
《孔子拜師》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不倦求學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由于這節(jié)課的時代背景離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很遠,為了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課前我布置學生查找有關(guān)孔子和老子的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對故事中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雖然這項工作花費了不少時間,但是,從之后的上課效果來看,還是很值得的。因為,在動手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學生收獲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收獲到了辛勤付出的快樂。
一切準備就緒之后,我們就很順利地進入了課文的學習。首先,我先請學生們匯報一下自己的查找資料的成果,“你對孔子和老子有哪些了解?通過查找資料,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因為在課前做了充分地準備,所以在課上滔滔不決地談?wù)撈鹱约簩鬃雍屠献拥目捶āS捎谡n前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已經(jīng)對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有所了解,所以,學習課文對他們來說并沒有什么困難,對于重點詞語的理解,如:“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等,通過感情朗讀、聽聲音想象畫面,學生能根據(jù)當時的時代背景再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出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和對人物品質(zhì)的感悟,這些對于學生來說似乎都不是難題。那么,如何讓學生體會二人在對話中表現(xiàn)出來的謙虛、禮貌的品行,而又不失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呢?于是,我請學生同桌間先進性角色朗讀,進而讓兩位學生進行全班展示,一邊展示一邊引導其余學生進行評價,談自己更欣賞孔子和老子之間誰的對話,以讀代講、以評代講,從語言中感受人物的形象。課堂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課后我想了很多,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有時候老師做的太多,準備的太充分,反而制約和束縛了孩子的發(fā)展。那么,就放手讓他們?nèi)プ觥⑷ゲ檎屹Y料、去探討問題、讓他們自己去組織表演,這一過程其實也是學生積累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他們是快樂的,因為他們會感到更加充實、他們會覺得自己是最棒的!
給學生一個機會,其實,他們真的能做到讓所有老師都出乎意料的事;相信孩子,他們真的很出色!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2
課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進步,上完《孔子拜師》以后,心中頗多感受。仔細回想自己的課堂,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反思。首先,這堂課中閃光的有這么兩點:
一、情境中理解詞語,幫助體悟情感。
字、詞、句的理解我們提倡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不能脫離語言環(huán)境。這也是對學生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本堂課中的“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兩個詞語的`理解。我先請學生展開想象,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再聯(lián)系課文中的孔子說說當時孔子路途中是怎樣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難,他又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說出來的不是簡單的詞語解釋,呈現(xiàn)的是一種生活場景。這不盡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好體會情感,還使學生掌握了一種學習方法。
二、抓住主線來貫穿課堂。
一篇課文是一個整體,我們要在這個整體中找一條主干,來貫穿全文的學習。在這堂課中我就抓住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再回到全文讓學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這樣以一條線帶到整個面上,教學顯得清晰、連貫。特別時在處理孔子與老子的對話時,讓學生反復進行朗讀對話,從孔子和老子的語言中理解他們的品行。其實他們的話是相互的,從一個人的語言中不僅看出某個人的品行,還可以看出另一個人的品行,有種側(cè)面襯托的作用。
課堂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課堂還存在一些不足:課堂整體把握不夠。課堂中雖然我以一條線來貫穿全文,但是在談?wù)摽鬃拥钠沸袝r,沒有整體把握。學生逐句找出寫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讀、理解、再讀,缺少與文本語言環(huán)境的相結(jié)合。
課堂中還需要我們?nèi)フ遄玫牡胤胶芏唷;ǜ鄷r間去琢磨、思考、實踐,讓我們的課堂逐步走向成熟。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孔子拜師 教學反思12-24
孔子拜師語文教后反思06-27
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7-18
孔子拜師勵志故事11-05
《孔子拜師》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9-19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0-31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精選5篇)03-19
蘇教版六下《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04-18
孔子游春語文教學反思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