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7-19 06:03:2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匯編六篇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在數(shù)學活動中找規(guī)律快樂。

      2、能認真觀察物體的顏色排列規(guī)律,并按規(guī)律進行排列。

      3、學習用多種方式探索和尋找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按紅、黃、黃規(guī)律穿成的花瓣項鏈,盒子,記錄紙,水彩筆。

      2、幼兒分組練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直線型花瓣項鏈,引導幼兒觀察項鏈的顏色排列規(guī)律。

      1、請幼兒討論花瓣顏色的排列順序。

      2、教師將幼兒的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二、出示環(huán)形花瓣項鏈,感知環(huán)形項鏈的顏色排列規(guī)律。

      1、將直線形項鏈連接,引導幼兒觀察其顏色排列規(guī)律。

      2、教師根據(jù)幼兒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3、教師引導幼兒沿相反方向觀察項鏈顏色排列順序,并記錄排列規(guī)律。

      4、讓幼兒觀察、比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順序。

      三、游戲:“猜一猜”。

      1、將項鏈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請幼兒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顏色的花瓣。

      2、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再打開盒子,進行驗證。

      3、根據(jù)幼兒掌握情況,隱藏不同數(shù)量的花瓣再次進行游戲。

      四、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操作方法。

      2、幼兒操作。

      第一、二組:畫一畫。

      方法:請幼兒從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張,根據(jù)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紙上畫出一串項鏈。

      第三、四組:猜一猜。

      請幼兒猜一猜山洞和大樹后面藏著什么樣的動物和娃娃?

      五、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體上的花紋排列規(guī)律,如地墊、餐桌布、床單、衣服等,豐富幼兒有關排序的經驗。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欲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guī)律,用動手操作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用動作去體現(xiàn)規(guī)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xiàn)規(guī)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2.在與圓形的比較中學正確感知橢圓形。

      3.能根據(jù)其特征在許多圖形中找出橢圓形。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內容:

      有趣的橢圓形。

      活動準備:

      1.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卡片一套 。

      2.課件一個(秋姑娘送禮物的畫面)。

      3.圓形、橢圓形卡片人手一套。

      4.操作紙、油畫棒。

      5.實物:盒子、碟子、樹葉、蘋果、檸檬、雞蛋、籃子等 。

      課程實錄:

      一、導入活動

      復習已經認識的圖形。

      師:“看,誰來了?”(出示秋姑娘送禮物的畫面)。

      幼:“秋姑娘!

      師:“秋天來了,秋姑娘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禮物?

      幼:“有餅干!

      師:“這些餅干是什么形狀的?

      幼:“這是三角形的草莓味餅干。”

      幼:“有正方形的蘋果味餅干。”

      幼:“還有長方形的香蕉味餅干。”

      幼:“還有圓圓的香橙味餅干。”

      評析:通過秋姑娘送禮物,讓幼兒復習已經認識的圖形,為學習認識橢圓形做好知識準備。

      二、認識橢圓形。

      師:請小朋友拿出手中的兩張卡片(圓形和橢圓形),找一找哪個是長長的圓、扁扁的圓?

      幼:這個比圓形長的圓是橢圓形。

      師:我們把這個長長、扁扁的圓 評析:叫做橢圓形。

      評析: 幼兒 根據(jù)老師提示,能把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找出 長長、扁扁的圓。

      三、比較圓形和橢圓形

     。1)比較相同點。請幼兒摸圓形和橢圓形的邊緣,引導其觀察發(fā)現(xiàn)相同點:都是沒有角的。

      (2)區(qū)別不同點。把圓形、橢圓形中心重疊放置,讓幼兒進行比較觀察,然后請幼兒將自己的`兩個圖形從中心上、下、左、右對折打開,每張紙上出現(xiàn)“十”折印,分別說圓形、橢圓形的四道折印各有什么不同?

      評析: 幼兒通過操作和探索,主動地學習找出圓形和橢圓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給他們營造了一個寬松、愉快的心理氣氛,為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了條件。

      四、找橢圓形。

      出示盒子、碟子、樹葉、蘋果、檸檬、雞蛋、籃子、哈密瓜等。

      師:調皮的橢圓形要和我們捉迷藏,我們一起找一找哪些東西象橢圓形?

      幼:雞蛋象橢圓形。

      幼:盒子的面是橢圓形。

      幼:樹葉是橢圓形的。

      幼:籃子的底面是橢圓形。

      幼:哈密瓜象橢圓形。

      幼:碟子也是橢圓形的。

      評析:橢圓形的。通過出示實物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里自由地和同伴交流,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增強了其大膽發(fā)言的信心。

      四、給橢圓形寶寶涂色。

      指導幼兒在幾何圖形組成的畫中找出橢圓形,并給橢圓形涂上顏色。

      評析:幼兒的操作興趣高漲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在探索中獲得了學習經驗。

      區(qū)角活動: 在科學角里投放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讓幼兒用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

      教師自評: 整個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楚,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和效果。

      園長點評:孩子們在活動中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方法區(qū)分了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認識了橢圓形,能正確掌握圓形和橢圓形的名稱,了解橢圓形的特點,在操作活動中,幼兒能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幼兒的操作習慣較好,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常規(guī)也很不錯,能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幼兒的活動興趣濃。教師以啟發(fā)、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以“游戲”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xiàn)玩中學,學中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通過操作,感知圓形和橢圓形的不同,了解橢圓形的主要特征。 提高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

      引導幼兒說出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類似橢圓形的物體。找找在教室里、幼兒園還看到過哪些橢圓形的物體,并小組記錄下來與同伴分享交流。孩子們在活動中收獲的不僅是對圓形和橢圓形,更重要的他們懂得如何去區(qū)別它們之間的不一樣。

      設計意圖

      數(shù)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而游戲是幼兒學習的最好方法。在這節(jié)數(shù)學活動中,將教學目標和內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膽嘗試讓幼兒積極地參與操作,進一步認識橢圓形,培養(yǎng)幼兒擴散形思維。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活動的樂趣,真正做到“玩中學”、“ 學中玩”。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激發(fā)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

      小百科:橢圓(Ellipse)是平面內到定點F1、F2的距離之和等于常數(shù)(大于|F1F2|)的動點P的軌跡,F(xiàn)1、F2稱為橢圓的兩個焦點。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PF1|+|PF2|=2a(2a>|F1F2|)。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行6以內的數(shù)數(shù),學習按物體的特征行分類。

      2.學習按卡片上的圓點數(shù)匹配相應數(shù)量的'夾子。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樂意表達操作成果。

      活動準備:

      夾子若干(大小、顏色不同),大統(tǒng)計表一張,小統(tǒng)計表1張,音樂磁帶,錄音機,自制小紅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看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什么? (這是什么?)今天,我們用夾子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

      二、幼兒第一遍玩夾夾子游戲,感知6以內的數(shù)量。

      1.幼兒聽音樂夾綠顏色的夾子,并行數(shù)數(shù)。

      2.請幼兒統(tǒng)計夾子的數(shù)量,并在統(tǒng)計表的相應數(shù)量邊貼上標志。

      三、幼兒第二遍游戲,引導幼兒行顏色的分類并行數(shù)量的統(tǒng)計。

      1.幼兒聽音樂夾夾子,并行數(shù)數(shù)。

      2.教師關注幼兒夾夾子的情況。你夾了幾個夾子?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數(shù)起來方便嗎?

      3.鼓勵幼兒按顏色行分類。

      4.教師介紹統(tǒng)計表,請幼兒統(tǒng)計夾子的數(shù)量。

      四、游戲:摸摸樂,引導幼兒按照卡片內容并行夾子匹配。

      1.出示摸箱,教師介紹游戲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關信息(圓點數(shù)量、顏色),請幼兒一一對應夾。

      2.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互相交流,驗證。

      4.請客人老師幫助檢查幼兒的統(tǒng)計情況,獲得小紅花。

      延伸活動:

      在區(qū)域活動中繼續(xù)投放夾子,一步感知數(shù)量,行顏色大小的分類統(tǒng)計。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3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

      2、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并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數(shù)量是3的圖片。

      2、PPT課件,小貓頭飾一個,兩個圈。

      3、幼兒人手一張數(shù)字寶寶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動重難點

      1、知道哪兩個數(shù)合起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游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頭飾,"看,誰來了呀?"

      (二)學習3的組成。

      1、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里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們愿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PPT課件,幼兒自主學習3的分成。

      師: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個蘑菇。

      幼:3條小魚。

      那怎樣把數(shù)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看誰想得辦法多,并用數(shù)字把每次的`分法記錄下來。

      (評:通過讓幼兒來幫助小貓給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給好朋友小兔、小猴這一"任務",在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的角色一下子就轉變了過來,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你是怎么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在PPT上展示幼兒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給了小兔,2只分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條小魚,1條小魚分給了小兔,2條小魚分給了小猴。

      教師與幼兒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幼兒一起學念。

      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幼:我把3個蘑菇,2個蘑菇分給了小兔,1個蘑菇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條小魚,2條小魚分給了小兔,1條小魚給了小猴。

      "還有其他的分法嗎?"(沒有了)

      (評:具體形象的小動物角色,使幼兒有話可說,通過自己動手嘗試操作的事情,幼兒也較易掌握并表達出來。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把數(shù)量為3的食物分給了小兔、小猴,從而掌握3分成2份有兩種分法,本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自主性。)

      教師小結

      師: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幼兒一起念兩種分法。

      (評:在幼兒操作后發(fā)現(xiàn)了3的兩種分法后,教師再小結,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

      中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3的組成》含PPT課件

      師:"請你來告訴大家,你是數(shù)字寶寶幾,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幾?"

      幼:我是數(shù)字寶寶1,我找到的是數(shù)字寶寶2,我們一起過了魔洞。

      幼:我是數(shù)字寶寶2,我找到的是數(shù)字寶寶1。

      老師或幼兒記錄1和2合起來是3,2和1合起來是3,大家一起學念。

      (評:通過創(chuàng)設"過魔洞"這一情境,讓幼兒變成數(shù)字寶寶,去找好朋友過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動的作用。通過游戲幼兒知道了哪兩個合起來是3,并會嘗試著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表達出來。本環(huán)節(jié)轉換自然協(xié)調,又充分注意到了動靜交替,不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活動中練習2、3的組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shù)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了"給小動物分食物""與好朋友過魔洞"等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shù)合起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chuàng)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huán)境,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學習7、8的組成,知道7、8分成不同的兩份各有幾種分法。

      2、初步感受兩個部分之間互換的關系。

      3、能將記錄與同伴進行相互檢查并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互查的習慣。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過6以內各數(shù)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7、8的涂色活動圓圈圖各一張,彩色筆一支。

      學具:《幼兒用書》(p6頁)幼兒人手一支筆;剪下《幼兒用書》(p19、20頁),雙色圓片片;小簍子若干,內放數(shù)量為7或8的雙色圓形片片,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快樂圓點怎樣涂?

      教師:許多小圓圈來和我們玩游戲。出示7的圓圈操作單,請幼兒觀察并說出總數(shù),知道今天分合游戲的總數(shù)是7。

      教師:我們來變個小魔術,把每排圓圈中的一些變成彩色的,你想怎樣變。

      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涂圓點,提醒幼兒按一定的順序涂色,如:提醒幼兒按一定的.順序涂色,如:第一排涂一個圓圈,第二排涂兩個圓圈……引導幼兒涂一色后用兩種方法記錄,如7 7∧ ∧16 61教師再出示8的圓圈操作單,請幼兒觀察總數(shù)是幾。

      引導幼兒猜測:把8分成不同的兩份,可能有幾種分法?鼓勵幼兒去試一試,看自己猜的對不對。

      2、小組操作活動

      涂色,觀察每排蘋果的數(shù)量和顏色,請你依樣按序給蘋果涂色,按顏色把蘋果分成兩份,并在左邊記錄,完成7的分合式。

      連線。觀察閱讀花朵里的數(shù)字和花盆上的總數(shù),請你劃線將兩個花朵合起來的總數(shù)與相應的花盆連起來。

      翻泡泡,幼兒先將圓片按一種顏色排成一排,記錄總數(shù),然后翻一個圓片記錄兩次,最后說一說每次分合的結果。

      3、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探索結果,展示幼兒的記錄單,進一步鞏固按順序記錄的方法。師幼共同得出7分成不同的兩份有6種分法,8分成不同的兩份有7種分法。

      展示按互換關系記錄的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這種記錄方法和按序記錄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并請幼兒介紹是怎樣記錄的,鼓勵幼兒也可以嘗試用該種方法進行記錄。

      活動反思:

      活動按事先預定的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孩子們興致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記錄下結果;顒咏Y束后,我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認為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操作材料豐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臺及思維空間,也不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3、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

      4、重視區(qū)域活動;顒咏Y束后,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并做好記錄。

      整個活動,盡力體現(xiàn)以孩子為主,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生關系。大多數(shù)孩子能主動去學、愿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練掌握6以內數(shù)的計算。

      2、培養(yǎng)幼兒的.口算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書寫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掛圖、題卡。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看春天來了,柳樹發(fā)芽了,小動物們準備出去郊游。他們來到小河邊,河水很急,它們過不去,這時長頸鹿伯伯說;回答出問題我就讓它們過去6+1=、2+2=/4+1=.

      母雞大嬸還想考一考小朋友們,一只母雞用數(shù)字來表示,生:一只母雞用數(shù)字“1”表示一只公雞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生:一只公雞用數(shù)字“1”來表示,那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雞用加法還是減法?生:加法。這時母雞大嬸又叫來了兩只小雞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生;用數(shù)字“2”來表示。問:一共有多少只小雞/我們來用加法來計算,1+1+2=4.

      剛才我們小朋友是數(shù)出來的,現(xiàn)在老師就告訴你們計算方法,看1和1相加等于2用頭兩個數(shù)相加的結果再加上第三個數(shù)得出的結果就是這道題的結果。

      池塘里有2只小鴨我們用數(shù)字2來表示,又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shù)字2來表示有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shù)字2來表示想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鴨?列出算式2+2+2=6

      【活動延伸】

      聰明的寶寶填一填:2+2+2= 2+1+1= 2+2+2= 1+1+3=

      【活動結束】

      游戲:放風箏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09-12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07-25

    幼兒園中班《比高矮》數(shù)學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數(shù)數(shù)06-18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05-08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排序》03-26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對稱》03-29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精華]08-25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排隊05-12

    [優(yōu)]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