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8-09 02:13:3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nèi)的數(shù),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的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nèi)物品的數(shù)量。

      2.進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發(fā)展幼兒觀察點數(shù)能力和思維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課件

      2.圖形卡片若干

      三、活動重點:幼兒能準確判斷10以內(nèi)物品的數(shù)量。

      四、活動難點:讓幼兒理解數(shù)的守恒。

      五、活動過程:

     。ㄒ唬、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課題,引導幼兒感知春天的特征,復習10以內(nèi)的點數(shù)。

      師:孩子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師:美麗的春天來了,誰知道春天都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師:春天來了,春姑娘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請看大屏幕,看上面有什么?它們的數(shù)量是幾?

      (二)、播放課件,啟發(fā)幼兒觀察感知10以內(nèi)物品的數(shù)量及守恒。

      1、排除物體大小的干擾,正確感知數(shù)的守恒。

      師:春姑娘還帶來了什么?出示課件(花)什么花?(桃花)

      師:請小朋友觀察這兩排桃花,有哪些不同?(大、。

      大桃花有幾朵?小桃花有幾朵?是不是一樣多?都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教師:"盡管他們大小不同,但數(shù)量相同,都可以用數(shù)字5來表示。

      2、排除物體排列方式的.干擾,正確感知數(shù)的守恒。

      師:春天來了,天氣漸漸變暖和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出示課件,飛來幾只小燕子?(數(shù)完后,出示數(shù)字10)它們排著什么隊形飛來的?

      師:(一橫排)小燕子飛呀飛呀,飛成什么隊形了?(半圓形)數(shù)一數(shù),小燕子的數(shù)量變了嗎?它們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隊形變了,但數(shù)量沒變,出示數(shù)字10),小燕子繼續(xù)飛呀飛呀,又飛成什么圖形?(三角形),提問內(nèi)容形式同上。

      教師:盡管它們的排列方式發(fā)生變化,但都可以用數(shù)字10來表示 ?

     。ㄈ、玩一玩,做一做:進一步體驗10以內(nèi)物品數(shù)量的守恒。

      1、游戲:小燕子變隊形,體驗物體的數(shù)量與物體排列方式無關(guān)。

      師:你們想不想玩小燕子變隊形的游戲?幼兒分兩組玩小燕子變變變的游戲。大家邊說兒歌,幼兒邊變隊形,形式無論怎樣變,幼兒人數(shù)始終不變。

      2、拼擺圖形卡片,體驗物體的數(shù)量與大小、排列方式無關(guān)。

      師:剛才小朋友變隊形變得真好,春姑娘為小朋友帶來的好玩的禮物,你們看是什么?(圖形卡片)

      師:小朋友都會用圖形卡片拼擺好看的圖案,老師把小朋友分四組,每組卡片都不一樣,看看哪組的小朋友拼擺的圖案最漂亮(注:每位幼兒最多用10張卡片)。完成之后,幼兒欣賞每組的作品,猜一猜是什么圖案?用的圖形卡片的數(shù)量是多少?尋找數(shù)量相同,但是圖案不同的圖形。

      教師:"盡管它們的排列方式不同,但圖形卡片的數(shù)量不變。

      教學活動一:找春天活動目標:

      復習10以內(nèi)的數(shù),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的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nèi)的物品的數(shù)量。

      進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發(fā)展幼兒觀察點數(shù)能力和思維的抽象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桃花形狀的粘貼卡片各10朵,柳葉形狀的粘貼卡片20個,青蛙、蝌蚪等粘貼卡片各10個。

      每位幼兒10朵小紙花和一張白紙。

      幼兒用書第2冊第41~42頁。

      活動過程: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數(shù)字要跟小花、柳葉、青蛙、蝌蚪交朋友,請你們幫幫它們吧。

      (1)引導幼兒由觀察小花、柳葉、青蛙、蝌蚪組成的圖片。為它們與數(shù)字配對,感知10以內(nèi)的數(shù)。

     。2)鼓勵幼兒能夠說出春天的基本特征。

      感知物體的數(shù)量與大小無關(guān)。

     。1)將大小不同的桃花各擺成一排,引導幼兒觀察比較。

      (2)請幼兒說出他們的數(shù)量各是多少,是不是一樣多。

      觀察感知物體是數(shù)量與排列方式無關(guān)。

      (1)將柳葉按不同的方式排成兩組,或一組散開,一組集中,或排成各種不同的幾何圖形。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變化排列的方式,但柳葉的數(shù)量是不變的。

      引導幼兒玩粘貼"花園"的游戲。

     。1)請幼兒將各自的10朵小花貼在白紙上,排列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2)引導幼兒互相比較自己花園里的花是不是一樣多。

      閱讀幼兒用書第2冊第40-41頁,引導幼兒思考說出畫面中的物品的數(shù)量。

      活動評析:

      新鮮的事物對孩子們來說很吸引,拿出剪好的花之后,他們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堂課下來,他們時時刻刻跟著思路走。連平時不太認真的孟令杰都很認真。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3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

      2、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并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數(shù)量是3的圖片。

      2、PPT課件,小貓頭飾一個,兩個圈。

      3、幼兒人手一張數(shù)字寶寶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動重難點

      1、知道哪兩個數(shù)合起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游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頭飾,"看,誰來了呀?"

      (二)學習3的組成。

      1、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里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們愿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PPT課件,幼兒自主學習3的分成。

      師: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個蘑菇。

      幼:3條小魚。

      那怎樣把數(shù)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看誰想得辦法多,并用數(shù)字把每次的分法記錄下來。

      (評:通過讓幼兒來幫助小貓給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給好朋友小兔、小猴這一"任務",在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的角色一下子就轉(zhuǎn)變了過來,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你是怎么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在PPT上展示幼兒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給了小兔,2只分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條小魚,1條小魚分給了小兔,2條小魚分給了小猴。

      教師與幼兒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幼兒一起學念。

      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幼:我把3個蘑菇,2個蘑菇分給了小兔,1個蘑菇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條小魚,2條小魚分給了小兔,1條小魚給了小猴。

      "還有其他的分法嗎?"(沒有了)

      (評:具體形象的小動物角色,使幼兒有話可說,通過自己動手嘗試操作的事情,幼兒也較易掌握并表達出來。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把數(shù)量為3的食物分給了小兔、小猴,從而掌握3分成2份有兩種分法,本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自主性。)

      教師小結(jié)

      師: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幼兒一起念兩種分法。

      (評:在幼兒操作后發(fā)現(xiàn)了3的兩種分法后,教師再小結(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

      中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及反思《3的組成》含PPT課件

      師:"請你來告訴大家,你是數(shù)字寶寶幾,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幾?"

      幼:我是數(shù)字寶寶1,我找到的是數(shù)字寶寶2,我們一起過了魔洞。

      幼:我是數(shù)字寶寶2,我找到的是數(shù)字寶寶1。

      老師或幼兒記錄1和2合起來是3,2和1合起來是3,大家一起學念。

      (評:通過創(chuàng)設"過魔洞"這一情境,讓幼兒變成數(shù)字寶寶,去找好朋友過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動的作用。通過游戲幼兒知道了哪兩個合起來是3,并會嘗試著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表達出來。本環(huán)節(jié)轉(zhuǎn)換自然協(xié)調(diào),又充分注意到了動靜交替,不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活動中練習2、3的組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shù)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了"給小動物分食物""與好朋友過魔洞"等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shù)合起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chuàng)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huán)境,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5個物體的高矮。大小或長短。

      2、能正確的整理、使用操作材料。

      活動準備:

      1、教具:同一幼兒不同時期的照片5張,教學掛圖(二)中5個高矮不同的`娃娃圖片。

      2、學具:人手一套幼兒用書第11頁的《排序卡(二)》。

      活動過程:

      1、運用比較的 正確判斷個子的高矮。

      ★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這個是××小朋友小時候和現(xiàn)在的照片,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每張照片上的他有什么變化?哪張照片上的他最高,哪張照片上的他最矮。

      ★教師:在我們班上,哪里小朋友最高?哪里小朋友最矮?怎么證明?

      ★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比較各子高矮。

      2、學習按個子高矮排序。

      ★教師:每個小朋友都有5個不同高矮的娃娃的圖片,請你們給娃娃排隊。

      ★幼兒操作。

      ★教師:你們是怎么排列?請相互說說自己的排列方法。

      ★教師展示兩種不同的排列方法,與幼兒共同檢查是否正確?

      3、學習按大小、長短排序。

      ★教師:這些高矮不一樣的娃娃穿的衣服,褲子和鞋子都一樣大嗎?一樣長嗎?請小朋友給你的5個娃娃選出適合他們穿的衣服、褲子和鞋子,選好后就放在娃娃的下面。

      ★幼兒操作。

      4、活動評價。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共同檢查操作結(jié)果是否正確,是否已按個子的高矮來匹配大小長短不同的衣服和鞋子。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十以內(nèi)的數(shù)量,并能匹配相應數(shù)量的物體。

      2、能按照物體的數(shù)量多少進行排序,并理解相鄰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3、積極參與排序游戲,對數(shù)量的排序感興趣并掌握方法。

      活動準備

      1、一片荷葉、兩朵荷花、三只蝦、四只螃蟹、五條小青魚、六條小鯉魚、七只河蚌、八塊小石頭、九個田螺、十根水草的卡片各一。

      2、1~10的數(shù)字卡片一套。

      3、小青蛙彩圖一張,小旗一面。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青蛙圖片,故事引入:

      師:這是誰呀?(小青蛙)小青蛙住在一個美麗的池塘里,今天啊我們的小青蛙要和好朋友們一起到河對岸玩。他有許多許多好朋友,都有誰呢?我們一一看。

      二、出示圖像卡片,感知十以內(nèi)數(shù)量:

      1、師按順序逐一出示十張卡片,請幼兒說一說這是什么,數(shù)一數(shù)每種物體的數(shù)量。

      2、看著卡片上物體的數(shù)量來拍手數(shù)數(shù):“一片荷葉我拍手一下,兩朵荷花我拍手兩下……”集體來拍手數(shù)數(shù),直至說完十張卡片。

      三、學習十以內(nèi)數(shù)字的排序:

      1、師:小青蛙的朋友們到齊了,現(xiàn)在他們要一起過河了,請小朋友來給小青蛙的朋友排排隊,數(shù)量最少的朋友排在最前面,數(shù)量最多的朋友排在最后面?,小青蛙拿著小旗子迫不及待地要出發(fā)了呢!(出示小旗子圖片,放在小青蛙下方)

      2、師將卡片順序打亂,請一名幼兒給卡片排序,其他幼兒檢查。

      3、再請一名幼兒在卡片的下方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

      4、師:有了小朋友們的幫忙,小青蛙的朋友們已經(jīng)整整齊齊地排好隊了,我們從小青蛙開始來給好朋友們點點名,看看有沒有掉隊的'。(一片荷葉……十根水草)

      5、師:你們看看小青蛙的朋友們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排隊的?(數(shù)量從少到多)

      四、知道相鄰兩個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

      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他們是按照數(shù)量多少來排隊的,也就是說從一排到十。那每一個數(shù)字和它前后的數(shù)字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師用指一個數(shù)字,例如“3”:3的后面是幾?4和三誰大?4比三多多少?3比4少多少?(以此形式來舉例其他的相鄰數(shù)字,可指定幼兒回答)

      五、幼兒參與排序操作:

      師:小青蛙和朋友們過了河,看到了河對岸美麗的風景,我們也一起去看一看吧,但是小朋友們要排好隊小青蛙才愿意帶你們?nèi)ヅ丁?/p>

      師將1~10的卡片隨機貼在十名幼兒的身上,讓幼兒根據(jù)數(shù)字進行排隊。(師當小青蛙,拿旗子)

      活動建議:

      可將1~10的數(shù)字卡片投放到區(qū)域,供幼兒排序操作。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發(fā)現(xiàn)、再現(xiàn)物體的序列,學習不同的排序方法。

      2、發(fā)展觀察力、思維力,感知數(shù)學的規(guī)律美。

      活動準備:

      1、教室裝飾:氣球、小旗、拉花都按規(guī)律排隊。

      2、教具:動物玩具小豬、小烏龜、大象各5個,小兔頭飾一個。

      3、學具:彩色回形針(項鏈);大紅花、小黃花若干(花環(huán))、幾何圖形若干(花邊);動物圖片若干(照片)。

      4、桌子擺放成馬蹄形,兩側(cè)的桌子用于幼兒操作,后排的桌子給做得快的`幼兒自由選擇自定序列操作。

      活動過程:

      一、進場

     。ń處燁^戴小兔頭飾)森林里召開運動會,運動場上真漂亮,小朋友請你們看看運動場上都有些什么?它是怎么排列的呢?

      二、排隊

      1、(出示小豬、小烏龜、大象)現(xiàn)在我們一起拍手歡迎運動員進場!運動員排著整齊的隊伍走來了,我們看看它們是怎么排隊的呢?(小豬、小烏龜、大象……)那接下去隊伍該怎么排呢?

      2、如果大象想排在第一位,應該怎么換位置呢?(大象、小豬、小烏龜……)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呢?(將最后一位的大象擺在最前一位小豬的前面。)

      三、操作

      1、運動會上要發(fā)獎品,我們一起為小動物們做獎品,好嗎?

      2、引導幼兒在四組操作材料中自選一種材料,按序列制作獎品。

     。1)用動物圖片制作紀念照片,如2只河馬、1只長頸鹿、2只河馬、1只長頸鹿……

     。2)用彩色回行針制作項鏈。如紅、紅、白、紅、紅、白……

     。3)用花朵制作花環(huán),如大紅花、小黃花、大紅花、小黃花……

     。4)用幾何圖形片制作花邊,如大的紅三角形、小的黃色圓形、大的紅三角形、小的黃色圓形……

      3、請幼兒展示自制的獎品,并說說獎品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4、給小動物送獎品,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shù)、量、形等現(xiàn)象都有一定的興趣,但由于數(shù)學活動比較枯燥,所以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都不是很高,經(jīng)常機械性的學習,學習不夠主動。為了讓幼兒能更主動的學習,更深入的掌握數(shù)的概念,我設計了《小瓢蟲》這一帶有情境性的數(shù)學游戲活動,利用了幼兒所喜歡的小昆蟲—瓢蟲吸引幼兒的眼球,使幼兒一開始就對活動能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然后按小瓢蟲身上的點、數(shù)的量不等、顏色不同的特點,讓幼兒鞏固對8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學習按二維特征進行分類。希望通過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輕松的'學習。

      二、活動目標:

      1.嘗試按數(shù)量、顏色的二維特征進行分類,鞏固對8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2.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讓幼兒體驗到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畫有5、6、7、8點數(shù)的各種顏色的瓢蟲和樹葉。

      2.寫有數(shù)字5、6、7、8的三棟各種顏色窗戶的房子。

      3.瓢蟲媽媽一只。(老師扮演)

      四、活動過程:

      (一)音樂引入

      1.今天葉老師邀請了一群你們的老朋友來我們班里,我們來聽聽它們是誰?

      2.哇,樹上有好多小瓢蟲呀。它們都長得一樣嗎?

      小結(jié):小瓢蟲身上的顏色和點數(shù)都不同。

      3.那你們知道身上有4個點的瓢蟲叫什么嗎?(小瓢蟲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幾點就是幾星瓢蟲了。)

     。ǘ╊I(lǐng)養(yǎng)小瓢蟲

      1.那么多小瓢蟲,它們都想和我們交朋友,讓我們來找只小瓢蟲做朋友吧。(每個幼兒領(lǐng)養(yǎng)一只小瓢蟲)。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師交流一下你領(lǐng)養(yǎng)了一只怎樣的小瓢蟲。

      3.請個別幼兒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小瓢蟲。

     。ㄈ┨魳淙~

      1.哇,你們看這里有什么?(樹葉)

      2.是怎樣的樹葉呢?(顏色不同、數(shù)量不同)

      3.告訴你們噢,小瓢蟲最喜歡在小樹葉上玩啦!

      4.我們也給自己的小瓢蟲挑選一片小樹葉!想一想你的瓢蟲朋友會喜歡哪一片小樹葉呢?

      5.你給小瓢蟲選了一片什么樣的樹葉?為什么?

      小結(jié):我們的小朋友們真棒!都為自己的瓢蟲朋友挑選了一片它最喜歡的樹葉。

     。ㄋ模┱壹

      1.(瓢蟲媽媽出場叫喚小瓢蟲們)天黑了,瓢蟲媽媽叫孩子們快回家啦!我們把小瓢蟲們送回家好不好?

      2.這是小瓢蟲的家,看看是什么樣的?

      3.想一想你的瓢蟲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的哪里?為什么?

      4.現(xiàn)在請你們把小瓢蟲送回家吧!

      5.瓢蟲媽媽開心極了,謝謝大家?guī)兔Π阉暮⒆觽兯偷搅烁髯缘募抑小?/p>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幼兒初步掌握7的形成,以及多1少1的關(guān)系。

      2、體驗數(shù)學操作和探索的樂趣。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一次性餐盤、叉子、蛋糕圖片各7個、大演示板、智慧盒。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知道6添1是7,并能用語言描述。

      難點:知道數(shù)與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guān)系,并理解7里面有7個1;7個1合起來是7。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老鼠和貓》

      老鼠要去買蛋糕,路上遇到了貓,過去六只老鼠就有一只貓,我們看看有幾只貓出現(xiàn)?

      請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邊說兒歌邊用手一個一個的指。

      兒歌:小老鼠上大街買蛋糕,遇見貓。(指到誰,誰就說:“老鼠”,當指到六個人的時候,那個幼兒就要學一聲貓叫。)

      例: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老鼠、貓。看哪位幼兒點數(shù)清晰,反應最快。

      (二)講解操作:

      1、通過貓和老鼠吃蛋糕的故事,學習7的形成。

      教師講述:剛才我們請的誰呀?我是怎樣指的老鼠呀?(一個一個的指)我們現(xiàn)在一只一只的把老鼠請出來吧!

      提問幼兒:幾只老鼠?我們一起點數(shù)。

      教師小結(jié):6老鼠又來了一只貓,現(xiàn)在是幾只動物?

      6只老鼠添上一只貓是7只動物,6添1是7。

      2、教師出示6個空的一次性餐盤當?shù)案夂,有序擺好6個,幼兒點數(shù)。

      提問幼兒:(1)有幾個盤子。(2)比較動物和盤子一樣多嗎?誰多誰少?多幾個?少幾個?

      教師講述:我們給老鼠盤子,貓不高興了,怎么使6個盤子變成7個盤子?

      教師總結(jié):對!6個盤子再添上1個盤子(彩色)是7個盤子,6添1是7。

      3、發(fā)蛋糕。

      教師講述:小朋友們我們?yōu)槊恐恍±鲜蟀l(fā)蛋糕吧!(請幼兒在分餐盤的上面一個一個將蛋糕對應放好)。

      提問幼兒:蛋糕是怎么放到盤子上的?6里面有幾個1,請幼兒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教師講述:貓說我也想吃蛋糕,我們也給它一份蛋糕吧!原來有幾份蛋糕呢?6再添上1份是幾份?

      量的物體,感知數(shù)字和實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運用已學的知識,進一步理解數(shù)字和數(shù)量的關(guān)系通過游戲進一步讓幼兒鞏固數(shù)字6嘗試數(shù)字1~6的排列 。

      教師總結(jié):6份蛋糕添上1份蛋糕是7份蛋糕,6添1是7。

      4、發(fā)叉子。

      請幼兒發(fā)7把叉子,提問幼兒:7里面有幾個1呢?(7個1)請幼兒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三)幼兒操作智慧盒自己插出7的形成過程。

      教師講述:老鼠和貓吃完蛋糕都沒有飽,那我們給它們再準備一些吃的.吧!你們想給它們再準備什么?

      1、請幼兒在第一行插好6個綠蘋果,如果再給貓1個綠蘋果,你會怎么做呢?

      教師總結(jié):6個綠蘋果再添上1個綠蘋果是7個綠蘋果,6添1是7。

      2、請幼兒在第二行插好6塊奶酪,與綠蘋果比較多少后,再提問如果再添上1塊奶酪是幾塊了?

      教師小結(jié):6塊奶酪再添上1塊奶酪是7塊奶酪,6添1是7。

      3、幼兒在第三行插出6塊紅色糖果,與奶酪比較多幾少幾后,提問:如果再添上1塊糖果是幾塊?

      教師小結(jié):6塊糖再添上1塊糖是7塊糖,6添1是7。

      4、請幼兒在第四行插出6個藍莓,如果再添上1個藍莓是幾個?

      教師小結(jié):6個藍莓再添上1個藍莓是7個藍莓,6添1是7。

      幼兒一個個將棋子收起來,然后點數(shù)說:“7里面有7個1!睂⑵遄訑[好到智慧盒指定位置。

      (四)放松游戲:(豐富幼兒的生活常識)

      讓我們每位幼兒都當?shù)案饷纥c師,每個人都做一個不同的蛋糕吧!說出蛋糕

      名字,并用身體表示。“你做的是什么味道?你的呢?”例:水果蛋糕、草莓蛋糕、蛋黃蛋糕、海苔蛋糕、巧克力蛋糕、冰激凌蛋糕、肉松蛋糕、布朗蛋糕、葡萄干蛋糕、香蕉蛋糕吧!

      活動反思:

      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這是我們從綱要中所學到的,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這個宗旨,我以游戲和情景故事為雙重因素,讓孩子們在故事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和實際意義,并在實際的操作中進行鞏固學習。根據(jù)本主題的大目標和本活動的內(nèi)容,我為教育活動制定了三個目標:

      一、老鼠和貓的游戲?qū),理?的實際意義。

      二、以吃蛋糕的情景導入,讓幼兒初步掌握7的形成。

      三、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我采取了二個步驟:

      (一)是通過故事圖片的操作,讓幼兒在表象認知中,初步感知7的形成及數(shù)數(shù),并進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斷。

      (二)通過操作智慧盒,讓幼兒親自操作,在實物認知中理解7的形成及數(shù)數(shù),知道6、7之間的關(guān)系。我覺得游戲、故事以及操作,讓幼兒在抽象符號的認知中形成對7的數(shù)概念的理解,幼兒學習起來會很輕松。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覺我的三個教育目標基本達到,而且孩子的情緒非常投入,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喜歡這種形式,因為他們喜歡故事,我認為幼兒數(shù)學教育以這種故事和游戲的形式進行傳授,幼兒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足,操作過程中除了智慧盒以外是否操作探索的材料再豐富些,達到每個幼兒都能人手一份,互動的效果會更好,再多滲透的一些數(shù)學的概念。讓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如果在活動中再滲透一些情景游戲,效果會更好。

      以上是我個人對這節(jié)活動的自評,由于個人水平有限,懇請各位園長、主任以及老師們多多指導,我會虛心接受,以解答自己活動中的困惑與困難。謝謝!

      教學反思:

      在設計“7的形成”活動中,考慮到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艷、夸張的幼兒熟悉和喜愛的動物、人物作為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枯燥、抽象、嚴謹?shù)臄?shù)學讓孩子掌握,還要有新穎有趣的環(huán)節(jié)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讓孩子們積極的去想、說、做。我依據(jù)《綱要》的要求,遵循中班幼兒的認知發(fā)展學習規(guī)律,將數(shù)學活動與有效的故事情景互為整合,讓幼兒學會把獲得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目標:

      1、學習、理解“6”的組成,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shù)的位置合起來總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準備:

      背景圖一張,貼絨

      教具:

      小鴨子6個,數(shù)字卡:“1——6”若干,一袋糖果,玩具熊一個。

      學具:

      糖果與盤子,數(shù)字卡“1——5”每人一套,操作卡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抱著小熊開著汽車進課室。師:(出示小熊)小朋友們下午好,小熊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可聽話了,而且還特別的聰明能干,于是,小熊特意開著汽車給小朋友送來了一袋好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小熊帶的.是什么東西呢?請一位小朋友來摸摸,不要出聲,讓他悄悄告訴下一個小朋友,依次類推,最后,請最后一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

      1、游戲:分糖果請每個小朋友給自己的盤子里放6個糖果。然后,用兩只手把這“6”顆糖拿在手里,有幾種拿法(強調(diào)兩只手里都必須有糖),大家都來試一試。請幼兒告訴老師是怎樣分的?教師相應擺出“6”的分解式,重復的去掉。教師小結(jié)“6”的五種分解形式。然后演示并講解兩個數(shù)交換位置總數(shù)不變。鞏固練習小熊說:中一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

      游戲1:“對口令”。小熊出示數(shù)字卡“1”,請幼兒拿出數(shù)字卡“5”,并念兒歌“你出1,我對5,1和5合起來就是6”。依次交換。

      游戲2:“聽叫聲”。教師學一聲小貓叫,請幼兒學五聲小貓叫。依次交換小動物的叫聲。

      游戲3:“我們都是好朋友”。請每6個小朋友站成小圓形,邊手拉手走,邊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幼兒可以選擇站和蹲)6可以分成幾和幾?6可以分成x和x。(請一個幼兒說出)玩兩三遍。幼兒獨立操作。小熊說大家玩了這么久了,它想考一考小朋友。教師出示背景圖一張,請小朋友觀察,然后獨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今天,小熊和小朋友玩的非常開心,現(xiàn)在小熊該回家了,讓我們一起開汽車送小熊回家吧。在《開汽車》的音樂聲中,幼兒模仿開汽車的動作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目標很明確,就是學習理解“6”的組成,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shù)的位置合起來總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因為數(shù)學知識具有邏輯性特別強的特點。我們應該在數(shù)學活動中應該提供一些滲透著正確的、幼兒可接受的、可感興趣的數(shù)概念的活動材料,讓幼兒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理解數(shù)學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將一組物品抽象為數(shù)和運用數(shù)學符號描述事物的過程。

      2、通過兩項和三項加法練習,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3、培養(yǎng)幼兒的視圖能力,發(fā)展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若干。

      2、幼兒用書第32頁,記錄筆。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

      “小朋友,昨天晚上老師做了一個非常好玩得夢,想不想知道?我夢到動物王國的一家商場要開業(yè)了,門前貼了一張海報:開業(yè)這天向顧客發(fā)放贈券,顧客可用贈券領(lǐng)取不同數(shù)量的禮品。”

      (出示圖一: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色卡)

      “小動物們聽說這個好消息都早早的趕來了,大家來看看都有誰呢?”

      (出示貝貝羊、胖胖豬和嘟嘟牛)

      二、布題

      1、“它們都擠到前邊看海報,到底這些禮券可以換什么禮品呢,讓我們一一看吧”

      (在表格中展示玉米教具)

      “請小朋友幫小動物看一看每張贈券分別可以兌換多少個玉米?”

      紅色贈券可以換多找個玉米?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請幼兒點數(shù)并記錄。

      黃色、藍色贈券分別可以換幾個玉米,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下,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把數(shù)字寫在對應的表格中。

      (紅色:3黃色:2藍色:4)

      2、“嘟嘟牛得到了一張紅色和一張藍色禮券,它問我一共可以換多少個玉米,請小朋友幫忙來算一下吧。

      我們先來看一下紅色禮券可以換多少個玉米,藍色禮券可以換幾個玉米,它們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請在下面的括號中把他們寫出來。”

      請幼兒操作,并用數(shù)記錄下來。把它們合起來就是嘟嘟?梢缘玫降挠衩捉處煂懗黾臃ㄋ闶3+2=5.請幼兒說明理由。并及時給與肯定。

      教師講述:問一共有多少個我們就可以用一道加法算式來計算。

      加法算式:3+2=5

      3、“貝貝羊也領(lǐng)到了禮券(出示黃色和紅色禮券)它一共可以換多少個玉米呢?請小朋友來算一下,它們分別可以換幾個玉米請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可不可以用一個加法算式來計算,你能不能寫一個加法算式!

      請幼兒操作并嘗試寫出加法算式,請能力較強的幼兒來完成。請幼兒讀出這個算式。

      加法算式:3+4=7

      4、“胖胖豬高高興興的回來了,它得道了三張禮券,(教師出示三張禮券)

      它可以換多少個玉米?

      請小朋友幫他算一算,每張禮券可以換幾個玉米,請你把數(shù)字寫在下面的.括號里,”

      請幼兒說明理由,并嘗試寫出連加算式。

      請幼兒說出不同的算法。

      教師:連加可以先算前兩個數(shù)也可以先算后兩個數(shù),再用另一個數(shù)和這個得數(shù)相加”加法算式:2+3+4=9

      三、練習

      小動物們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聰明,寶寶兔也來找大家?guī)兔α,原來寶寶兔到這家商場購買了許多胡蘿卜,他想裝進這四個不同顏色的箱子里面。

      教師講述要求:(讀題目并演示)每個箱子要按表格中的數(shù)量來裝,并做好記錄,紅色箱子裝3個,我們就在下面的表格中寫數(shù)字3,其他三個箱子分別裝多少個也要幫他記錄下來。然后幫他算出下面這些箱子中一共裝了多少個胡蘿卜?

      教師邊說邊演示一道算式:5+4=9

      幼兒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將作品展示出來。

      四、教師

      請幼兒集體欣賞作品,教師進行積極肯定的講評。

      小朋友今天表現(xiàn)真不錯,幫助小動物解決了大問題。其實在生活中也經(jīng)常遇到一些問題需要我們用加法來計算,只要你認真計算,算得準確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希望每個小朋友小朋友都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你會得到快樂。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09-12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07-25

    幼兒園中班《比高矮》數(shù)學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數(shù)數(shù)06-18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05-08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排序》03-26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對稱》03-29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精華]08-25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排隊05-12

    [優(yōu)]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