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4-09-12 15:32:1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聯(lián)絡方式。

      2、知道朋友間保持交流的意義。

      3、用清楚完整的語言有重點地講述。

      活動準備:

      1、“看圖說話”:《珍重再見》(請參見幼兒用書)。

      2、玩具卡:《小袋鼠名片》(請參見幼兒用書)。

      3、玩具電話。

      4、掛圖:《珍重再見》。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電話,做打電話狀,玩趣味點名游戲:倒著念幼兒的名字(如把“李大同”叫成“同大李”)、只有口型動作不發(fā)出聲音、只說出幼兒名字中的一個或兩個字等。

      2、問幼兒:“小朋友畢業(yè)之后,不能和好朋友、老師天天見面了,可以用什么方法跟大家聯(lián)絡呢?”“為什么朋友之間要保持聯(lián)絡?”請幼兒討論。

      3、展示掛圖《珍重再見》,知道可以通過不同方式與好朋友保持聯(lián)系,如通過飛鴿傳書、瓶中信隨水漂、傳送消息等。

      4、指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和好朋友保持聯(lián)絡有哪些方式,什么是自己覺得最方便的'方式,為什么。引導幼兒利用畫面內容有順序地講述,同時在講述時做到突出重點。注意提醒幼兒盡量使用比較完整的語言。

      5、拿出玩具卡,讓幼兒分別制作自己的名片,并互相贈送。

      活動評價:

      1、能說出與人聯(lián)絡可用什么方式。

      2、愿意參與點名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正是受到好奇心和興趣的直接驅使去探索求知。好奇心和興趣是幼兒主動進行科學探究和學習的基本前提,針對幼兒這一特點,開展了此次活動。旨在培養(yǎng)幼兒愛科學、學科學,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受杠桿、平衡的原理和現(xiàn)象,探索小丑倒立的原因。

      2、學習填寫記錄表。

      3、喜歡科學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小丑2個;事先畫好的小丑圖片(貼好襯底)、底座(小杯子、油泥、吸管);

      吸鐵石、回形針、雪花插片、文件夾每人各2個;幼兒記錄表、筆、黑板等。

      【活動過程】

      1、出示小丑。

      (1)出示雙面范例小丑

      “你們看過小丑表演嗎?我這兒有個小丑,他會表演倒立,想不想看?”

      為什么小丑能倒立?你們的小丑會嗎?幼兒嘗試。

     。2)2種小丑進行比較

      為什么我的小丑能倒立,你們的'小丑不能倒立?

     。3)幼兒用硬幣進行嘗試

      硬幣貼哪小丑倒立。

      (4)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把硬幣貼在什么部位小丑能倒立?

      為什么小丑手部貼上硬幣能倒立?為什么貼在別的地方就不能?為什么要貼2個硬幣呢?

      總結:2個一樣重的硬幣貼在小丑手部,才能平衡,就能倒立了。

     。5)嘗試未倒立起來的小丑。

      2、記錄還有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來

     。1)啟發(fā)幼兒討論

      除了硬幣,還有什么材料能使小丑倒立?

     。2)猜想并記錄

      小筐里有吸鐵石、回形針、雪花插片和文件夾,我們來猜一猜,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來,并把你的猜想記錄在表格的‘?’后面,可以的就打‘√’,不可以的就打‘x’。

      3、幼兒實驗

     。1)用各種材料試一試,做記錄

      猜好的小朋友就用小筐里的4種材料分別去試一試,看看哪些材料也能使小丑倒立起來,試好后記錄在表格的‘小手’后面,可以的打‘√’,不可以的就打‘x’。注意:每次只用一種材料進行實驗。

     。2)將幼兒的記錄表貼在黑板上

      為什么吸鐵石和文件夾也能使小丑倒立,而雪花插片、回形針不可以呢?

      總結:這4種材料是不一樣的,吸鐵石和文件夾重一點,所以能使小丑倒立,回形針、雪花插片輕一點,小丑就倒立不起來了。

     。3)試一試不同的材料貼在小丑手部是不是也能倒立?

     。4)嘗試用同一種材料但大小不一,比如紐扣,但提供大小不一的紐扣去嘗試小丑是否也能倒立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時間是多么的寶貴。但時間對孩子來說卻非常抽象,他們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平時,與家長交流,聽到家長報怨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沒有良好的作息習慣。另外,大班的孩子面臨入小學,小學與幼兒園的作息差別很大,小學必須嚴格遵守時間限制,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一定的任務。所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要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時鐘是孩子們了解時間、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因而設計教學活動《認識時鐘》,以此為契機,生成有關時間的主題活動,引起幼兒對時間的關注。

      幼兒對時間的認識與生活經(jīng)驗密切相關。因此,平時要從幼兒的生活入手進行滲透。如把早起床、早餐、入園、做操、活動等時間較固定的`環(huán)節(jié),用ppt的方式表示各生活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和活動內容,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在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的開始及結束,引導幼兒看時鐘,了解每項活動所用的時間,讓幼兒充分感知時間,避免做事拖拉的不良習慣。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

      2、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一日生活圖。

      2、龜兔賽跑課件、一日生活ppt、音樂。

      3、實物鐘、大灰狼頭飾。

      三、活動過程:

     。ㄒ唬、引入并簡單認識鐘及其作用。

     。1)、猜謎導入

      今天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蹦悴率鞘裁?

      幼兒猜謎,教師出示食物鐘。

     、萍依镞有哪些鐘?是什么形狀的?

      (有鬧鐘,手表,掛鐘和大座鐘)

     、晴娪惺裁醋饔?

      小結:鐘不停的走,它是一個計時間的工具,告訴人們幾點了,應該做什么事,它可以幫助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它是我們的好朋友,小朋友認識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上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飯,鐘的用處可大了。

      2、簡單認識鐘面。

      教師:小朋友想不想和鐘做朋友呀?我們就來認識了解時鐘吧。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

      總結:有兩根針和12個數(shù)字。

      提問:⑴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長度不同)

      教師:他們都有自己的名字,長的叫分針,短的叫時針。我們在看看數(shù)字,

      提問:⑵正上面的是數(shù)字多少?(12)

     、钦旅娴氖菙(shù)字多少?(6)

     。4)它們是怎樣排列的?(順時針圍成一個圓形)

      (二)、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1)今天我們來看一場比賽,(放課件)兔子和烏龜要在這個圓形的跑道上賽跑,現(xiàn)在它們在最上面的一棵樹的起跑線上,你們猜誰會贏?(幼兒猜)究竟誰會贏呢?好,比賽開始了,預備開始,比賽的結果誰贏了?

     。2)討論:兔子和烏龜賽跑的中有什么秘密呢?兔子跑了一圈又回到起跑線上,烏龜跑了多遠?一顆樹遠。

     。3)(放課件)每一棵樹就是一個數(shù)字,哦,它們要變了,兔子變成分針,烏龜變成時針,也就是說分針跑一圈,回到起點12上,時針才跑一個數(shù)字,這就是一小時。

     。ㄈ、認識整點。

      (1)教師:那么分針和時針指的數(shù)字又表示幾點呢?別急,老師來告訴你?寸姷臅r候,先看時針,在看分針。當時針正指著一個數(shù)字時,分針有正指著12時,就表示“幾點了”邊撥鐘邊和幼兒一起“一點鐘,兩點鐘,三點鐘……六點鐘”

      撥鐘的時候,一定要按照順時針的方向撥,順時針的方向就是鐘面上的數(shù)字從小到大的方向。

      (2)請個別幼兒練習。

      練習撥7點,8點,9點,10點……12點

      (3)用我們身體動作表示3點、6點、9點、12點。

     。ㄋ模⑷w練習。

      (1)小朋友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間進行各項活動,我們來看看小朋友的一日作息時間表(放ppt)“早上7點起床,上午8點幼兒園,中午11點吃午飯,下午3點上課,下午4點放學,晚上9點睡覺”。馬上請小朋友看一日作息時間表,按剛才的方法在這個硬紙鐘上撥時間,記住邊撥邊說說這個時間你干什么。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ㄎ澹、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1、咦,你們看我是誰?老狼今天要和大家玩?zhèn)游戲,你們敢不敢?講游戲規(guī)則:老師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老狼在前面問“小羊,小羊幾點了?”老狼呢就雙手拿著一個鐘,然后撥的時間,小羊一起說幾點了小羊如果認錯,就要給老狼吃掉。

      2、請幼兒做老狼玩一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季節(jié)故事內容。

      2、嘗試看圖重復故事。

      3、初步了解人體消化食物的過程。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重難點

      1、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2、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3、嘗試看圖重復故事。

      活動準備

      1、胃先生紙偶、保鮮袋、餅干。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胡蘿卜的旅程》。

      2、向幼兒提問:

     。1)小新愛吃什么?(胡蘿卜)

     。2)胡蘿卜到了嘴巴里后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自由回答)

     。3)圖中長長的管子是什么?(食道)它像什么?(自由回答)

     。4)胡蘿卜到了胃里,胃會做什么?(胃會把胡蘿卜變得越來越。

     。5)你認為胃的作用重要嗎?為什么?(自由回答)

     。6)胡蘿卜最后變成了什么東西?(大便)

      3.老師在保鮮袋里放幾片餅干,請幼兒觀察餅干被捏碎的過程,老師以此比喻胃磨碎食物。

      4、請幼兒總結胡蘿卜在小新的身體里到過什么地方。(嘴巴、食道、胃、小腸、大腸)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食物在人體內要經(jīng)過一系列的消化過程。

      5、請幼兒嘗試重新講述故事。

      活動建議

      活動前,老師應為幼兒提供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圖片或模型,為活動進行積累相關經(jīng)驗。

      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比較感興趣,孩子們聽完故事后,很快知道食物消化的'整個過程,食物經(jīng)過嘴巴、接著到胃,胃把食物嚼得更碎、更小、再到小腸,小腸把食物中的營養(yǎng)吸收,再把沒用的殘渣送到大腸去,最后變成大便送出體外。特別在出示消化系統(tǒng)圖時,孩子們特別好奇,這時,要借助一個模擬器官,讓幼兒去摸區(qū)感受,這樣效果就會更好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正確使用有關表情的詞語,并嘗試創(chuàng)編出與表情相關的故事。

      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準備:

      透明的塑料杯、紙杯、飲料瓶、各色包裝紙、毛根、各色復印紙。

      做法:

      1.將不同顏色的復印紙裁成小紙片,在上面畫上不同的表情,粘在紙杯的.不同側面上。

      2.在透明塑料杯上用毛線裝飾上頭發(fā)。

      3.將紙杯固定在飲料瓶上,用包裝紙制作木偶的衣服,最后進行裝飾。

      玩法:

      轉動塑料杯,就可以看到表情的變化,小朋友可以用它來表示自己的心情,也可以用它來講述"心情故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主線: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具體的分析欣賞各種小食品包裝的實物,具體的理解食品包裝的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形式與對象(兒童年齡特點)的統(tǒng)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藝術特點。

      教學目的:

      通過畫各種小食品,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形狀和色彩等繪畫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繪畫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小食品的特點和裝飾特點的理解與表現(xiàn)方法。

      教學難點:

      小食品的不同形狀特點與不同裝飾風格的表現(xiàn)。

      教學準備:

      1.學生自帶一樣小食品。要求沒有教師的允許下不許打開,違反者禁止參加本課的活動。

      作業(yè)要求:

      寫生 或想象畫幾個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點和圖案與色彩的設計效果。

      活動過程

      一、 小食品觀賞活動。

      解決以下問題 (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造型的審美) 關于對小食品( )的調查 年 班

      所研專題名稱: 經(jīng)研究我知道 調 查 內 容

      包裝上面有什么:4種以上

      通過包裝我知道里面是:

      外形:

      色彩:以 色為主,還有 顏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

      適合的年齡段 。

      1.哪些顏色再一起對比比較強烈

      2.包裝和內容是否統(tǒng)一? 是 不是

      3.畫幾種你發(fā)現(xiàn)的線條。 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

      二、教師小結

      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色彩運用的規(guī)律。

      三、把你觀察的小食品畫出來。

      適當講授構圖技巧?梢赃M行隨意的組合 (審美能力的理解。a美術知識的介紹)

      四、調查反饋。

      1.讀自己的'研究報告,張貼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誰的小食品畫的又象又好。 (d通過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的對照、比較、鑒別)

      五、布置作業(yè)

      通過研究, 我們學習了對事物的細致的觀察;丶颐咳诉x一樣物體進行調查,自己寫一份調查報告。下節(jié)課我們進行更多的交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來源:

      在“本土文化走進幼兒園”收集、展示的活動中,幼兒對本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民族民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了讓幼兒親身體驗,更進一步的了解本土文化的內涵。了解家鄉(xiāng)的民族文化,欣賞苗族、xx獨特的藝術,增強民族的自豪感,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故設計了“制作蠟染表情娃娃”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事物的介紹與展示,讓幼兒了解家鄉(xiāng)的蠟染和扎染,增進幼兒對家鄉(xiāng)的認識,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幼兒在制作蠟染表情娃娃的活動中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蠟染布、扎染布、海洋球、橡皮筋、水彩筆、小剪刀、卡紙、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展示蠟染布,并介紹安順及本地區(qū)的蠟染藝人。(楊金秀)

      2、提問:小朋友知道蠟染布是誰做出來的?(苗族、xx阿姨)外國人把我們安順叫做什么?(蠟染之鄉(xiāng))

      3、請幼兒談一談蠟染布可以制成哪些物品。如桌布、背包、衣服、鞋、帽子和壁畫等。

      4、請幼兒上來做表情表演。(哭、笑、生氣……)

      5、教師用演木偶的形式展示自制蠟染表情娃娃進行表演,并給蠟染娃娃取一個漢族名字。

      6、幼兒自由探究制作表情娃娃的方法。

      7、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蠟染表情娃娃。

      8、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自主設計。

      9、講評幼兒作品。

      ①點評、分享幼兒作品。

     、谡堄變赫f說用什么方法制作的'蠟染表情娃娃。

      活動延伸:

      美工區(qū):投放操作材料,幼兒繼續(xù)設計制作不同的蠟染表情娃娃。

      活動反思:

      采用觀察、操作、體驗的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的體驗活動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美。有效的引導幼兒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幼兒之間思維的碰撞,經(jīng)驗的分享;大膽運用手工、繪畫等多種方式制作簡單的蠟染表情娃娃。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促使幼兒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一、主題來源

      昆蟲是動物界中數(shù)量最多的一類,凡是有動物存在的地方都能看到昆蟲,它們廣泛地分布于空中、水中活動,乃至地表、土壤、動植物的體內及體表。在幼兒園,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孩子們圍成一圈,或趴在地上看螞蟻搬食,或看蜜蜂蝴蝶采花蜜,他們瞪著可愛的眼睛仿佛怕看漏了什么,這些小小蟲兒對孩子們有著一種吸引力,討論蟲子的話題更是孩子們的樂趣。從幼兒對昆蟲的興趣,由此引出主題活動:你知道多少有關昆蟲的知識?那么,本次探索性主題活動,我就試著讓孩子們從"昆蟲"這個知識點出發(fā),在觀察和探索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感受昆蟲世界的樂趣。

      二、主題總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常見的昆蟲種類、身體結構、外形特征、生活習性,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事物觀察和探索的興趣,體驗分享交流的快樂。

      2、學習用折、捏、粘、搓、剪、畫等方法,利用不同的廢舊材料制作昆蟲,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表演,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主題活動方案

      活動一:科學《我喜歡的昆蟲》

      活動目標:

      1、主動與同伴交流自己喜歡的昆蟲。

      2、有初步的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意識。

      3、樂意參加消滅害蟲的行動。

      活動準備:

      1.收集昆蟲標本、圖片等資料,師生共同布置"昆蟲世界"展區(qū)。

      2.有關昆蟲的VCD片。

      活動過程:

      1、參觀"昆蟲世界"展區(qū),啟發(fā)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昆蟲,為什么喜歡,重點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昆蟲的名稱、特性和作用。

      2、引導幼兒討論:哪些蟲子是害蟲?人們?yōu)槭裁床幌矚g它們?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益蟲和消滅害蟲?

      3、教師提供各種昆蟲的小卡片,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按益蟲、害蟲進行分類活動,比一比哪一組分得又快又對。

      4、播放VCD片,師生共同討論商定消滅害蟲的方法,開展"消滅害蟲大行動"。如打掃班級衛(wèi)生,保護活動定整潔,幫助廚房阿姨清理死角,沖洗水溝,打蒼蠅,捉蚊子等。

      5、幼兒聽音樂《小蜜蜂》學做勤勞的小蜜蜂,愉快地結束活動。

      活動二:美術《七彩蝴蝶》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線條畫及涂色的興趣。

      2、讓幼兒學會用螺旋線、波浪線等裝飾蝴蝶。

      3、學會正確的涂色方法。

      活動準備:

      掛圖、音樂《春天》、蝴蝶圖片、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展示花園,激發(fā)幼兒對春天的好奇心。

      幼兒隨音樂進入教室,并跟隨老師做簡單的律動,安靜的坐在小椅子上。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對,是春天。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小草發(fā)芽了,好多花也開了。你們想不想到花園里去看看呀?(想)那我們來看看美麗的大花園吧!

      二、教幼兒裝飾蝴蝶

      1、出示掛圖,展示大花園,讓幼兒觀察,并說說花園里都有什么。(花、太陽、云彩)

      2、出示一只色彩鮮艷的蝴蝶圖片,一只沒有花紋沒有顏色的蝴蝶。"這只蝴蝶怎么沒有顏色呀?(原來它沒有漂亮的花衣裳,那怎么辦呢?我們來想個辦法吧。

      3、教師演示為蝴蝶穿上花衣裳

     。1)先為蝴蝶畫上花紋(螺旋線、波浪線、圓圈等各種花紋,并告訴幼兒這些花紋的名稱)。

     。2)講解涂色的正確方法(往同一方向涂色,用力要均勻)這樣畫的才好看。

      我們畫花紋的時候用水彩筆畫,涂色的時候用油畫棒,這樣畫出來花紋比較清楚顏色比較漂亮。

      4、幼兒分組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畫畫的時候要保持安靜,用完的彩筆要把它送回家。

     。2)幼兒每人一張蝴蝶圖片,幼兒在上邊畫上花紋并涂上漂亮的顏色。

      三、作品展示

      1、將畫好的作品貼在花園里,供大家欣賞。

      2、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作品,教師作點評。

      四、蝴蝶飛舞

      隨音樂《春天》,幼兒學小蝴蝶飛到院子里去。

      活動三:綜合《昆蟲的樂園》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以及昆蟲與植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運用各種美工材料制作昆蟲、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3、嘗試用不同方式表現(xiàn)對昆蟲的認知。

      活動準備:

      1、筆、紗布、剪刀、膠水、枯樹葉、竹枝、布等材料。

      2、有關昆蟲的兒歌、故事、歌舞等文藝作品。

      3、邀請幼兒家長來園。

      活動過程:

      1、出示筆、紗布、剪刀、膠水、枯樹葉、竹枝、布等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動手運用畫、折、剪、泥塑、小制作等多種方式制作各種昆蟲作品,如制作昆蟲頭飾、昆蟲玩具、昆蟲吊飾、昆蟲模型等作品,并進行展示。

      2、啟發(fā)幼兒通過各種形式了解昆蟲的家,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在活動室里為昆蟲建一個家,并把自制的昆蟲模型、玩具或昆蟲標本放入昆蟲的家。

      3、學習欣賞有關昆蟲的兒歌、故事、歌舞等文藝作品,讓幼兒進一步了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4、舉辦"昆蟲樂園"展示會。

      組織幼兒討論;怎能樣把探究昆蟲的結果展示出來,與他人分享,激發(fā)幼兒舉辦"昆蟲樂園"展示會的愿望。

      5、請爸爸媽媽和別班的老師、小朋友們來參觀,鼓勵幼兒主動向老師小朋友們介紹自己的昆蟲作品,大膽為他們表演節(jié)目。

      五、主題活動反思

      1、通過主題活動《有趣的昆蟲》的開展,幼兒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蟲的美,認識了常見的昆蟲,知道了昆蟲的本領,了解了昆蟲的生長環(huán)境,體驗到了制作昆蟲標本的樂趣,他們具有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的意識,在活動中不僅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而且增長了知識,各個領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2、活動開展以來,我們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家長幫我們收集了大量昆蟲的資料、圖片。他們利用節(jié)假日帶幼兒捕捉昆蟲,探索昆蟲的秘密,促使我們主題活動得以順利的開展。

      3、如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作為教育活動內容一直是老師的困惑,通過此次主題活動的生成過程讓我深深感到:教師一定要善于觀察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平常生活中的真實需要與興奮點,在追隨幼兒的興奮點,生成教育活動內容時,教師一定要對幼兒的問題、需要、給以及時的應答與支持,這樣,才能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幼兒主動探索,積極成長的環(huán)境,為幼兒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