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10-18 14:01:5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匯編8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匯編8篇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比較大和小,根據(jù)紙盒的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2.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3.培養(yǎng)觀察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鞋盒,大小各半,將大小配對的兩只鞋盒用相同的包裝紙包裝:一只特大紙盒;大小不等、形狀相同的球和雪花積木若:一大一小兩只塑料筐;自制示意網(wǎng)兩張;音樂《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認識紙盒一家,兩兩對應區(qū)分大小

      1.教師變出一大一小兩個盒子,請幼兒觀察。師:(1)這兩個盒子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2)你知道誰是盒子媽媽?誰是盒子寶寶?為什么?

      2.幼兒每人取一個紙盒,盒子包裝相同的兩人組成一組,分組比較,區(qū)分大小。

      (1)根據(jù)相同的包裝特征兩兩分組。師:找一找,哪兩個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

      (2)比較相同圖案的紙盒。區(qū)分大小。師:比一比,誰是紙盒媽媽?誰是紙盒寶寶?

      (3)加深幼兒對大小的認識。師:請紙盒媽媽們一起打個招呼,請紙盒寶寶們也相互親一親。

      (4)將小紙盒放進大紙盒里。再次比較。師:紙盒寶寶要玩捉迷藏的游戲呢,快把紙盒寶寶藏到紙盒媽媽的.懷里去。

      二、情境游戲,根據(jù)物體的大小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1.游戲一:運果果。教師扮紙盒爺爺,拖來一個大盒子,里面裝滿大小不同的球。

      (1)師:嗨喲嗨喲,我是紙盒爺爺,今年我的果園大豐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紀大了,沒力氣了,想請盒子媽媽和盒子寶寶幫我運果子。

      (2)師:大小不同的果子,應該怎么運呢?紙盒爺爺把要求都畫在圖片里了,請你們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圖一,請幼兒看圖說出要求,并根據(jù)要求操作:用大紙盒裝大果子,小紙盒裝小果子;將大果子放進大筐子,小果子放進小筐子,

      2.游戲二:吃餅干。出示大小不同的兩種雪花片。師:紙盒爺爺為了感謝你們,給你們準備了餅干。誰吃大餅干?誰吃小餅干?一共吃幾個’盒子爺爺全都畫在圖里了,你們看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圖二,幼兒看圖操作:大紙盒里放兩片大雪花積木,小紙盒里放兩片小雪花積木。完成后,師生一起檢查操作結果。

      三、拓展延伸,體驗樂趣

      1.紙盒來唱歌。師:紙盒媽媽和寶寶都吃飽了,今天真開心,我們一起唱首歌吧。(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師指揮,幼兒有節(jié)奏地搖晃放有雪花片的紙盒,表演大雨和小雨。)

      2.送紙盒回家。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找出一組物體多出的部分。

      3、從左至右擺放物體。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大圓片4個,小圓片3個。

      2、貼絨卡片:小兔4個,蘿卜 3個,老鼠、貓頭飾若干。地上圓圈4個,每個圓圈能容納幼兒7人。

      活動與指導:

      1、出示貼絨圖片小兔和蘿卜,說:我們給小兔分蘿卜吃,1只小兔只能分1個蘿卜,小朋友看看,是小兔多,還是蘿卜多?待幼兒回答后,問幼兒:“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師在貼絨板上示范:將兔子卡片逐個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注意老師是怎樣擺放兔子卡片的,(手的動作從左至右)然后將蘿卜逐個放在兔子上面,每放—個,說一聲:“給你一個蘿卜。”并讓幼兒注意教師手動作的方向,問幼兒,兔子和蘿卜哪個多,哪個少?請把多余的拿出來。

      2、幼兒操作。讓幼兒兩手各拿大小圓片,看一看,大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然后逐—將大圓片擺在桌子上,將小圓片逐一放在大圓片上,(注意手的'擺放方向)說出大圓片和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將多的拿出來給大家看。

      3、游戲:貓抓老鼠。

      給幼兒戴上頭飾,音樂響,每4只貓、3只老鼠圍著圓圈跳舞。音樂一停,每只貓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說出貓與老鼠,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讓多的站出來。

      注意:貓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內(nèi)活動;重新玩游戲時老鼠比貓多一只。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nèi))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

      3、樂于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nèi))物體的多少。

      活動難點:

      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超市游戲。(碗和勺子)

      2、學具準備:超市游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占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

      5、操作冊第1冊第17-1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

     。ㄒ龑в變鹤约簢L試用重疊和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在幼兒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方法后,老師進行及時鼓勵與總結,并強調(diào)是用了什么方法進行比較的;若幼兒沒有發(fā)現(xiàn),教師要進行合適的引導。)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超市游戲!北容^學具袋中的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哪種多一些?哪些種少一些?一樣多?

      第二組:玩雪花片。比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種顏色多一些?哪種顏色少一些?一樣多?

      第三組:完成操作冊中第17-18頁的練習。

      4、集體游戲:貓捉老鼠。

      教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ǚ乓魳贰兑恢恍⌒±鲜蟆。)

      每組8-10人,分別戴上貓和老鼠的頭飾。(每種頭飾不超過五個。)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當音樂停止時,要請幼兒說出自己組中貓和老鼠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都學會了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重疊和對應。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小學具袋的門打開,把手中的學具寶寶一個一個裝進去,不要忘記把學具袋的門關上!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男孩和女孩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2、請幼兒回家后比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誰的多一些?誰的少一些?幼兒將學具收拾好。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學習按石頭的特征有規(guī)律的進行排序

      3、發(fā)展幼兒的數(shù)數(shù)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教學準備

      石頭若干,每人一只筐

      教學過程

     。ㄒ唬┮}

      回憶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去鋪路

      (活動一開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復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為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ǘ⿹焓^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里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么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了解石頭的特征,并突出了石頭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為后面的根據(jù)石頭的特征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

      <>

      說明了幼兒比較細致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致的進行觀察、描述,那么更加體現(xiàn)了多種教育內(nèi)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xiàn),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能數(shù)量撿石頭

      1)聽口令撿石頭

      2)聽拍手聲撿石頭

      3)石頭排隊,你撿了幾塊石頭?

      (第一次讓幼兒撿石頭的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后又讓幼兒自己數(shù)數(shù)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shù)量控制在6以內(nèi)。使的幼兒能數(shù)的清楚、正確。然后讓幼兒根據(jù)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類,使得幼兒對于石頭的這兩個特征有了進一步的鞏固了解,又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zhì)的準備。)

      3、分類

      把撿到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里,粗糙的石頭放在綠筐里

      4、撿石頭

      1)要求幼兒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撿不同的石頭

      2)數(shù)數(shù)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為后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于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shù)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shù)數(shù)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shù)量的石頭也為后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shù)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shù)量過多。不僅為數(shù)數(shù)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后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么鋪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用石頭鋪路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于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征的了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guī)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guī)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并通過在黑板上的現(xiàn)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jù)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jīng)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幼兒原有經(jīng)驗的提升顯得著急了點,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ㄋ模┭由旎顒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nèi)ツ睦镒哌^?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最后通過回憶在梅苑公園走石頭路的經(jīng)歷,再次激發(fā)幼兒走石頭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復習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會比較5以內(nèi)數(shù)量的多少并進行排序。

      3、愿意大膽表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數(shù)量為1—5的動物數(shù)群卡、點卡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出示動物進行數(shù)數(shù))

      老師:小朋友們好,這節(jié)課我們上數(shù)學課,大家看看都有誰來啦!我們跟小動物打個招呼吧!

      (幼兒跟小動物打招呼)

      老師:真是有禮貌的寶寶,現(xiàn)在我們看看都來了幾只小動物呢?我們大家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

      (點數(shù)動物數(shù)量)

      老師:哦,來了五只小動物呢,那你們看看這個又是什么呢?

      (出示點卡)

      老師:這些點卡想要找動物做朋友,誰是誰的'朋友?我們應該怎么分呢?

      (請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二、基本部分。

      (對小動物進行排序)

      老師:接下來我們要給小動物排序了,誰能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給動物排隊?

      (幼兒回答)

      老師: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說說,哪個小動物排在第一?為什么?誰排在一只XX的后面,為什么?

      (引導幼兒幼兒依次比較5以內(nèi)數(shù)量的多少)

      老師:好了我們給小動物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好了隊,現(xiàn)在小朋友們再來說一邊小動物的排列順序吧!

      (幼兒集體說出動物的排列順序)

      三、幼兒操作

      1、發(fā)放每人一套水果數(shù)群卡。

      2、幼兒自主操作,將水果順群卡按照從少到多的順序排隊。

      3、展示幼兒作業(yè)。

      4、收拾材料結束活動。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名稱:

      我的朋友(垃圾歸類)

      活動目標:

      1、能夠按照物體標記將相應的物體歸類擺放。

      2、樂于參與數(shù)操作活動,鍛煉動手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已帶領幼兒在園內(nèi)撿拾過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垃圾標記,引導幼兒觀察認識。

      師:今天,教師里來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們是誰?他們的名字叫xx標記。(幼兒先觀察再練習講述)

      2、教師操作情境表演,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師:(以標記的角色講述)我今天是來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樣子和我長得一樣,請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籮筐里,好嗎?

      3、幼兒嘗試操作。

      請兩名幼兒上前看標記將可樂瓶和葉子放在貼有相應標記的籮筐里,其余幼兒在一旁檢查。(教師看操作情況給予指導)

      4、幼兒獨立操作,教師提醒幼兒看清楚標記再擺放垃圾。擺放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檢查操作結果。

      5、延伸活動:帶領幼兒到居民小區(qū)撿拾垃圾并按類擺放。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認識1、2的點卡,知道1、2代表的物體數(shù)量。

      活動準備

      1、貼絨卡片:一只貓、2只狗、2只雞。

      2、數(shù)量為1、2的物體圖片若干及作業(yè)卡。

      活動過程

      一、感知2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

      1、出示動物卡片-貓、狗、雞

      讓幼兒說出貼絨板上有什么?每種動物有多少?

      2、指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二、認識點卡,給實物或圖片匹配點卡。

      1、讓幼兒觀察貓,說出貓的總數(shù),告訴幼兒一只貓可以用點卡“1”來表示,出示點卡“1”,

      告訴幼兒,像這種有點的卡片叫點卡。

      2、出示狗、雞的卡片,匹配點卡“2”,指導過程同上。

      三、在數(shù)量為1、2的物體旁匹配點卡1、2。

      1.、教師任意抽出一張圖卡,讓幼兒說出它的總數(shù),并將點卡貼在旁邊,

      如出示1個蘋果卡片,幼兒貼上點卡1,出示2把椅子,讓幼兒貼上點卡

      2、提問:幼兒點卡1、2還可以表示什么?

      啟發(fā)幼兒說出許多數(shù)量是1和2的'物體來。

      四、指導幼兒做練習。

      1、讓幼兒指認數(shù)量為1、2的物體并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

      2、給點卡1、2匹配相應的物體。

      3、給數(shù)量為1、2的物體匹配相應的點卡。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學習4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

      2、學習單位量詞,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

      3、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小豬洗澡的圖片,1—5圓點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說話

      1、出示圖片,你們找找看圖片上那些東西只有一樣?(請幼兒上來邊點邊說,教師總結)

      小結:一只小豬、一個水桶、一塊肥皂、一條褲子……

      2、那你們再看看那些東西是有兩樣?(讓幼兒個別回答,說出物品的.單位量詞。如果幼兒一開始說不出來,教師可以幫忙提醒。)

      3、圖片上有數(shù)字“1”和數(shù)字“2”表示的東西,你們看看有沒有用數(shù)字“3”表示的呀?那有沒有數(shù)字"4"表示的(幼兒個別回答)

      二、認識數(shù)字1、剛才你們找到圖片里有一只小豬,一塊肥皂,那你們看看這張原點卡片用什么數(shù)字寶寶來表示?為什么?(教師出示圓點卡片。)(用“1”來表示,因為有一個圓點。)

      2、很棒,我這里還有兩張原點卡片,你們找找誰是這兩張卡片的好朋友?(幼兒個別上來操作)

      三、編數(shù)數(shù)歌

      1、好,現(xiàn)在老師有一首很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學呀?(想)

      2、教師范念:你數(shù)1,我數(shù)1,1只小豬來洗澡;你數(shù)2,我數(shù)2,2條毛巾擦擦背;你數(shù)3,我數(shù)3,3滴水珠淌下來;你數(shù)4,我數(shù)4,4只小腳踩水花.

      3、好,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幼兒個別回答,教師總結)

      4、你們一起來跟我念一遍兒歌好不好。浚ê茫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4以內(nèi)的數(shù)數(shù),還學了數(shù)數(shù)歌,你們回家?guī)瓦@首數(shù)數(shù)歌編一套動作,明天來幼兒園告訴我好不好啊?(好)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活動數(shù)學教案03-06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11-09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薦】11-14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推薦】11-12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熱門】11-12

    【熱】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11-12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形狀》02-28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10-09

    【熱門】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11-09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熱】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