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時間:2024-04-02 22:40:49 海潔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通用1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通用13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1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大膽尋找紙的不同連接方法。

      2.主動參與討論,并樂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

      3.嘗試用多種連接方法完成各項任務,體驗成功的快樂。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廣告紙、皺紋紙、卡紙、固體膠、夾子、回形針

      活動過程:

      一、動畫形象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ppt“紙國王”。

      師:今天,想給你們介紹一位特別的朋友,是誰呢?

     。ㄅ湟簦盒∨笥褌兒茫∥沂恰凹垏酢,很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想邀請你們到我們的“紙王國”里去看一看,玩一玩,愿意嗎?)

      2.出示ppt “紙王國”城堡。

      師:這座城堡怎么樣?很漂亮,很氣派!你們猜,它的屋頂是什么做的?(紙)圍墻呢?所有東西都是由紙做起來的,非常的特別!

      二、嘗試借助工具探索廣告紙的連接方法。

      1.介紹材料及要求。

      師:今天,“紙國王”要考考大家。讓我們想辦法將三張紙連接起來,變成長長的一串,它還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輔助工具,等會我們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工具,把這三張紙連接起來。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將其展示在黑板上。(3張廣告紙)

      師:誰來用一句話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紙條連接起來的?(重點指導幼兒用適當的動詞表達連接的方式。)

      小結:剛才我們都借助了工具,用了夾、別、粘貼的方法把紙連接在一起?磥磉@個任務難不倒我們大班的小朋友了。

      三、嘗試用皺紋紙、卡紙操作,探索無工具紙的連接方法。(各提供2張)

      1.介紹皺紋紙和卡紙并交待任務。

      師:接下來的任務是什么呢?(配音:剛才小朋友都是借助工具來連接的,現(xiàn)在我們要增加難度,不利用工具把紙連接起來。)師:這次它給我們提供了兩種紙,等會我們每人拿2張皺紋紙、2張卡紙,不利用工具,想辦法把2張皺紋紙連接起來,把2張卡紙也連接起來。

      2.幼兒嘗試多種連接方法,教師指導。

     。ń處熤笇Э埗喾N折的方法;皺紋紙擰、套的方法)

      3.交流連接方法:

      師:誰來說說,沒有工具,你是怎樣把紙連接起來的?

      4 . 教師示范新的方法。

      師:看看我是怎樣把它連接起來的?(講解穿和折的方法)

      總結:你們看,皺紋紙用了擰的方法,可以用擰的方法直接連起來,也可以擰成圈套起來;卡紙用了插、折和穿的方法。

      師:你們?yōu)槭裁礇]有用插的方法來連接皺紋紙呢?(皺紋紙?zhí)浟耍?/p>

      總結:對了,插的方法更適合硬一點的紙,像這些方法比較適合軟一些的紙?磥,我們要根據材料的特點來選擇適合的連接方法。

      四、用無工具連接做窗簾。

      師:我們小朋友動手動腦想出了這么多不用工具讓紙連接的方法,紙國王真是太佩服你們了!今天,他要我們用學到的連接方法,為他的城堡制作長長的窗簾。我們比比看看哪一桌的小朋友做的窗簾又長又漂亮。

      五、經驗拓展。

      師:今天我們找到了能讓紙連接起來的不同方法。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用到連接的地方,你們見過哪些地方有連接的`?我呀也找到了一些,一起來看看。

      1 . 幼兒園的作品欄。

      2 . 小籬笆

      3 . 焊接

      4 . 建筑工人

      5 . 積木

      6 . 床單打結逃生

      7 . 人墻抗洪

      六、結束活動

      師:連接的運用可真多,在我們的幼兒園里也有很多用到連接的地方哦,我們一起到外面找找吧!

      教學反思:

      生活中的連接無處不在,孩子們對連接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正因為如此,選擇了這節(jié)科學活動。為什么會選取“紙的連接”這個點呢?剛開始我設計的是生活中常見的連接,比如:線的連接、繩子的連接等多種材料連接?蓪嵺`發(fā)現(xiàn),給孩子準備的這些材料種類太多,課上要想講清楚也不容易,不能突出重點,給課前準備工作帶來很多不便。經過反復的揣摩,最終決定我們選取某個小點“紙的連接”。紙,是孩子再熟悉不過的,何不讓幼兒探索紙的多種連接方法呢?于是生成了這節(jié)科學活動。找到了突破點,問題也就一步步的迎刃而解。

      當然,在每次的試教過程中都有不同的狀況出現(xiàn),這些看似“不順利”的小障礙反而更加完善了這節(jié)課,針對課堂上幼兒可能會出現(xiàn)的小問題,教師該如何機智應對,如何巧妙的應答和解決成了我最大的挑戰(zhàn)。比如,在讓幼兒探索無工具將紙連接起來時,許多孩子的思維還處于定向思維,只想到一種方法,或不敢嘗試別的方法,但個別幼兒敢于探索,想出了不一樣的方法,教師這時必須及時察覺幼兒的新發(fā)現(xiàn),并給予指導與表揚,同伴之間的學習也會給他們萌發(fā)創(chuàng)意的靈感,孩子們探索時也要鼓勵他們多交流自己的想法,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增強他們語言表達的能力。“無工具連接”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孩子們了解了這些連接方法后,挑戰(zhàn)后面的“皺紋紙連接”和“做窗簾”也就輕松多了。孩子們就在這樣的寬松、愉悅的氛圍中,發(fā)現(xiàn)、探索、操作,由淺入深,有易到難,一次次的挑戰(zhàn)困難,探索了讓紙連接起來的好辦法,體驗了成功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2

      活動目標:

      1.練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正確認讀5以內的數字。

      2.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能力。

      3.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呀,小動物們都出來一起玩兒了,小鴨來到了池塘邊,看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在這兒玩呢?

      師:除了小動物圖上還有什么?

      二、數一數。

      圖上有幾只小鴨?我們一起拿出小手指來數一數。(幾朵荷花?幾只蝌蚪?幾個荷葉?幾只青蛙?)

      三、認一認。

      小鴨有“5”只,我們一起來看看數字“5”是怎么樣的。(1~4同上)

      活動延伸:

      數一數皮球。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3

      活動目標:

      1.有參與操作活動的興趣,體驗在探索中創(chuàng)作的快樂;

      2.大膽嘗試幾種常見的連接方法,發(fā)現(xiàn)物體間的連接有的需要輔助物,有的不需要輔助物;

      3.能積極參與各種連接的游戲,分享連接的經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了解自己身邊物體的連接。

      物質準備:彩帶、紙條、拼插玩具、穿線玩具、彩色筆、吸管等生活中常見物品;回形針、夾子、雙面膠、膠水、繩子等輔助材料;音樂《火車開了》;圖片。

      活動過程:

      一、搭火車連接引入活動——身體連連看

      1.在開火車的音樂下入場

      孩子們,我們一起來開火車吧!(伴隨音樂,幼兒雙手搭在小朋友肩上連成一列長長的火車。)

      提問:我們是怎樣搭成長長的一列火車的?

      小結:一個一個地相互連在一起就是連接,我們身邊有許多都可以相互連接。

      2.幼兒玩身體連接游戲

      教師:連連看,連連看。

      幼兒:連什么?

      教師指令:手指手指連連看;小腳小腳連連看;手背手背連連看。

      二、嘗試相同物體的連接——同類連連看

      1.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嘗試用多種方法連接

      小朋友們看,桌子上的玩具寶貝也想來玩好玩的連連看游戲,你們能幫它們把相同的物品連一連嗎?想一想它們可以怎樣連接起來?

      2.交流分享,個別幼兒展示作品并介紹。重點探討幾種連接方法,如:接插、串、夾、系等

      提問:你把什么東西連接起來了?用什么方法連的?

      3.對不同的連接現(xiàn)象進行分類

      我們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有的物體能連接,有的物體不能連接;能連接的物體中有的物體連接需要輔助物,有的物體連接不需要輔助物,F(xiàn)在我們來分一分,將不需要輔助物連接的物品放在一起,需要輔助物的'放在一起。

      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哪些需要輔助物才能連接,哪些不需要輔助物就能連接,為什么?

      三、嘗試不用輔助物的連接——創(chuàng)意連連看

      1.運用紙條操作連接

      剛才,小朋友都是用輔助物把紙條連接起來的,那紙條不用輔助物能連接嗎?

      這一次,請你們來做一個更有趣的游戲叫“創(chuàng)意連連看”,你們要動動小腦筋,自己試試用什么方法把紙條連接起來,看看誰的方法最有創(chuàng)意。

      2.請個別幼兒分享操作過程

      提問:你是用的什么方法把紙條連接起來的?誰的方法最好?

      大家都來學學同伴用的方法,把你們的紙條都連接起來。

      四、生活中連接的作用——神奇連連看

      1.讓幼兒觀看視頻資料

      教師介紹:在我們的生活中,連接的作用是很大的。大橋把河的兩邊貫通連接在一起了,給交通帶來了方便;電話的連接使人們溝通更方便;連接是無處不在的,有的連接能看得見,有的連接看不見,但豐富多彩的連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2.互相交流:你在生活中看見的連接有哪些?

      五、大家一起玩連接游戲——快樂連連看

      請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起來玩連接游戲!斑B連看,連連看”“連什么?”“連小手”“連小腳”“連身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4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的不同形式,掌握“連連看”的玩法。

      2.能注意觀察游戲畫面,善于思考靈活進行判斷。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平面和立體游戲,掌握連連看游戲的玩法。

      活動難點:及時發(fā)現(xiàn)三點連成一線并進行圍堵。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九宮格、寬闊的場地、藤圈、玩具等。

      經驗準備:幼兒了解五子棋的基本玩法。

     。ㄒ唬┯螒驘嵘憝h(huán)節(jié):五子棋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五子棋的基本玩法。

      1.我們都玩過五子棋,誰來說一說玩五子棋時候怎樣就算贏了?

      2.怎樣才能防止自己輸了呢?

     。ǘ┯螒蚧A部分:平面連連看

      1.出示平面連連看,請幼兒觀察特征。

     。1)請你說一說在圖上都看到了什么?

     。2)這里只有圈,沒有棋子,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輸了還是贏了?

      2.介紹平面連連看游戲的玩法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把 3 張相同物品放在圈里,能連成一條線就算完成,看誰

      活動過程最先用 3 物品連成一條直線。

      (2)提問:三個物品都可以怎樣連,請幼兒試一試。

     。3)教師小結:平面連連看需要有 9 個圓圈,把 3 個相同的物體連成一條直線或者

      斜線就算勝利。當別人已經連起 2 個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

      3.幼兒分組挑戰(zhàn)游戲:連連看

     。1)請幼兒自愿結組,兩人一組。

      (2)每個人選擇不同的玩具,準備開始游戲。

     。3)兩人對決,看誰最先獲得勝利。

     。4)教師小結:兩個人游戲的時候你怎樣才能最快的連城一條線。

     。ㄈ┯螒蚪Y束部分:立體連連看賽

      1.將全班幼兒帶到戶外參加游戲

     。1)幼兒自愿分成兩隊,每隊選出一個組長。每隊選擇 1 種操作玩具。

     。2)介紹戶外連連看游戲的玩法。

      教師介紹玩法:每隊 9 人,分兩隊站好,游戲開始后,每隊幼兒要商討如何進行分工。場地上沒有 9 個圓圈,我們需要先擺上 9 個圓圈,然后在進行游戲。誰負責擺圈,誰負責投放玩具或調整玩具的位置。哪隊最先完成 3 個物品的.連連看,即為勝利。

     。3)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提示幼兒在完成本隊 3 個物品連連看的同時,要注意防守。

     。4)討論:玩立體連連看的時候和平面有什么不同? 你們遇到了哪些問題?

      教師小結:玩益智游戲能讓我們小朋友動腦筋思考問題,連連看的時候能培養(yǎng)小 朋友的注意力和觀察能力。在小組游戲中,大家一起進行分工,小朋友以后要多 進行這樣的游戲。

      活動延伸:根據幼兒對游戲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把 9 宮格的連連看,變成 16 宮格或 25 宮格。

     。ㄒ唬┙處煼矫妫

      1.游戲設計突出游戲性、趣味性、操作性和挑戰(zhàn)性。

      在連連看的游戲中,幼兒感受到游戲的快樂,同時每個層次中幼兒始終都在活 動中進行操作,或個別或小組,體現(xiàn)每個人的價值。三個層次的設計不斷提升的難 度,讓幼兒在游戲中不斷迎接挑戰(zhàn)。

      2. 本次活動互動性。

      當把平面的游戲變成立體游戲時,游戲相應的難度也增加了,這時教師能夠給 孩子們提供和周圍人互動的機會,問題解決了,同時幼兒又多了一種向他人求助的 方式。

      3.材材料準備簡單,易于操作。

      (二)幼兒方面:

      1.參與游戲積極性高。

      2.幼兒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學習,了解游戲玩法。

      3.幼兒間有分工、合作,體現(xiàn)幼兒的學習意識。在這個活動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根據幼兒能力水平,把三個物體的連連看,變 成四個物體的和五個物體的連連看。把九宮格變成十六宮格和二十五宮格。系列活 動的開展能讓孩子們越來越喜歡這個游戲,同時更愿意參加各種挑戰(zhàn)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5

      活動目標

      1、能在與正方形的比較中認識長方形。

      2、初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活動準備

      1、神奇口袋一個,內裝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

      2、每個幼兒一張方形紙,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紙的寬度等長。

      3、《幼兒活動材料》每人一本,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長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

      請幼兒邊說兒歌邊摸口袋,告訴大家自己摸的圖形名稱。

      2、讓幼兒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長得有點像,長方形就像伸長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

      1、讓幼兒找出正方形的紙,用對折的方法比較正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

      2、讓幼兒找出長方形的紙,讓幼兒用同樣的.方法比較長方形的四條邊,四個角。使幼兒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特征。

      三、導幼兒發(fā)現(xiàn)正方形和長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導幼兒總結出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

      2、運用折紙的方法,請幼兒將正方形對折出長方形(三角形除外),長方形變成正方形,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

      四、連連看看

      指導幼兒做畫冊上的練習,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6

      教學目標:

      1.了解樹枝、彩泥不同的材質特征。

      2.運用樹枝和彩泥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制作,掌握創(chuàng)作的技巧和步驟。

      3.感受不同材質的美,感受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

      教學重點:

      用彩泥和樹枝塑造出一組生動的'作品。

      教學難點:

      學生對初步接觸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的把握,怎樣讓這些作品粘穩(wěn)。

      教學過程:

      一、動畫欣賞激趣導入

      1.觀看動畫片,豐富學生視覺感受,激發(fā)學習興趣。

      2.提出問題:動畫中的動畫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板書課題。

      二、觀察感受了解特點

      感受樹枝和彩泥不同的材質特點。

      樹枝:表面顏色深,并有自然的紋理;粗糙;有一定的硬度;易折斷。

      彩泥:色彩豐富,鮮艷;柔軟;可塑性強。

      三、分析指導合理取材

      1.認識樹枝的作用。

      (1)、把長頸鹿的脖子和四肢換成用彩泥來做,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呢?

      (2)、教師:樹枝在作品中起支撐、連接的作用。

      2.分析樹枝和彩泥適合做什么。

     。1)、小蜜蜂的哪些部位是用樹枝做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電腦中逐步拆分作品蜜蜂。)

     。2)、教師:樹枝在作品中代替細長的部位,彩泥在作品中是主體。

      3.取材練習,使學生掌握巧妙運用合理材料進行制作。你會用樹枝和彩泥分別做七星瓢蟲、女孩的什么部位呢?

      答對了,七星瓢蟲會飛起來,女孩會跑起來。

      四、啟發(fā)思維設計訓練

      激發(fā)求異思維,引導學生設計出造型新穎獨特的作品。

      1.口頭設計,開闊思路,啟發(fā)創(chuàng)作。

      2.學生動手操作課件,組拼動物和人物造型。

      五、演示過程掌握方法

      師生共同完成示范作品老鼠。老師先做老鼠的身體,再請學生在老師準備好的各種樹枝中選擇出適合做老鼠尾巴、胡須、腳的樹枝,并和教師共同完成作品。

      六、反饋指導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展示部分作業(yè),通過觀察,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制作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7

      活動目標:

      1.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物體,說出總數,并能用數字表示相應物體的數量。

      2. 能根據點數的結果將數、量一一對應。

      活動準備:

      大點卡,數字卡(0——9)一套、水彩筆、粘貼圖案、表格每人一套(電話號碼教師提前填好)。如:

      6 0 3 2 3 5 7 9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今天我們要和數字寶寶做游戲,請看:(出示點卡和數字卡)。

      提問:數一數這張點卡上有幾個點點?能用數字幾來表示?

      二. 過程:

      1. 提問:如果放假的`時候你看不見你的好朋友但又非常想念他,怎么辦呢?

     。ㄒ龑в變赫f出多種方法,如:去找他玩;給他打電話,引出電話號碼。)

      2. 要給好朋友打電話需要知道什么呢?(電話號碼)

      有的小朋友不認識字,你們想一想怎么才能讓他們知道你家的電話號碼呢?(用點來表示)

      3. 電話號碼連連看。

      每位幼兒根據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卡片(可以畫、粘貼等)如:

      6 0 3 2 3 5 7 9

      教師提示:一個空格內只能表示一個數字;請幼兒討論“0”的表示方法。

      教師巡視查看幼兒數、量的一一對應情況。

      4.展示自己制作的電話號碼卡。

      三. 小結:

      今天小朋友自己設計制作了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卡,可以送給你的好朋友,以后可以相互聯(lián)系。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8

      一、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很喜歡讓玩具連接到一起,而且每次孩子都有好多種方法,為了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和需要,讓孩子能有解決問題的信心,提高幼兒探索鉆研的積極性,我將"連接"活動的重點放在了探究不需要輔助物連接的物體的特殊結構,鑒于以上情況,特設計此節(jié)課。

      二、活動過程

      活動開始了,我先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引出什么是連接。伴隨著《一同去郊游》的音樂,我?guī)∨笥讶タ萍拣^,在去的路上,有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我說:“小朋友們,請你們想個辦法,讓我們順利過河吧。”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最后決定用椅子搭橋過河。這樣,我便順利引入了“連接”的概念。我進行了小結:“一個一個相互連在一起就叫連接。我們剛才搭的橋就是用了連接的方法,橋是用一個個椅子連接起來的,橋又把河兩岸連接了起來!

      探索活動一:幼兒嘗試相同物體的連接——同類連連看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科技館,看到了和平時不一樣的玩具,還見到了孩子們期待的機器人博士。我接住了一歌機器人博士的外來音:“哈哈,小朋友們,今天我要考考你們啦!請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框里相同的物品連接起來。”我之后強調“相同的物品”,并指出連接完成的小朋友快速把連好的物品放在前面桌子上,并回到座位。接下來幼兒便自主選擇材料嘗試用多種方法連接,并把自己連接的方法做了介紹和分享。我們重點探討了幾種連接方法,如:接、插、串、夾、系。這時候我引導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象——物體間的連接有的需要輔助物,有的不需要輔助物。

      探索活動二:嘗試不用輔助物的連接——創(chuàng)意連連看

      由于在剛才的連接游戲中我們發(fā)現(xiàn)所有的紙條都是用膠帶或者膠棒來幫助連接的,因此這次的難度就增加了,我利用機器人博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小朋友們,先別得意呢,我這兒還有一個更難的題:請你們不用別的東西幫忙,讓紙條自己連接起來,看誰的方法最有創(chuàng)意!毙∨笥褌冞@次開動腦筋,真的想出了好多種連接紙條的方法,我請幼兒分享了自己的連接經驗,同時也提出了我的連接方法。

      在此過程中,剛開始很多幼兒無從下手,只是隨便擺弄手里的兩根紙條,我發(fā)現(xiàn)第一個幼兒想出了把兩個紙條頭擰在一起,其他幾個幼兒看到了也開始紛紛效仿,我沒有吭氣,悄悄的站在一個折疊紙條的小朋友后面。當他把兩根紙條折疊在一起相互交錯纏繞連接起來時,我大聲地表揚了他:“你的方法跟別人的不一樣,你的方法真有創(chuàng)意!”剛才效仿別人的幾個小朋友聽到我的聲音后開始重新解開紙條,自己探索不一樣的方法。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有不少幼兒的方法出乎我的意料。

      最后我跟幼兒講述了生活中連接的作用,并請幼兒找出教室和自己身上運用連接的地方,讓幼兒知道連接是無處不在的,豐富多彩的.連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在延伸活動中,大家一起在建構區(qū)玩連接游戲:嘗試為汽車連接起不同的路,更加使目標升華,與幼兒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三、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為探索活動的開展是十分必要的,幼兒有迎接挑戰(zhàn)、戰(zhàn)勝困難的心智需要,探究活動滿足了幼兒的這種需要。從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盡管10多分鐘時間里只有一個活動內容——連接紙條,幼兒卻自始至終保持著濃厚的活動興趣。他們在活動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體驗著戰(zhàn)勝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另外,他們的思維水平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提升。我的體會是,只有多為幼兒提供這樣探究式的學習活動,才能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上展開促進幼兒個性化發(fā)展的教育活動,從而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9

      設計意圖:

      根據《綱要》中數學領域的目標以及本班幼兒在數學領域發(fā)展的實際水平,結合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選擇游戲的方式作為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新《綱要》指出:游戲活動應作為幼兒在園日;顒拥幕净顒,另外,教師應為幼兒的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顒觾热荼仨毰c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分別運用了多媒體、數字頭飾、操作盤等多種材料來豐富幼兒的探究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游戲、動手操作來復習鞏固數字10的組合。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包含有數字1到10的十張畫面的多媒體課件。

      2、1—10的數字頭飾,其中數字5的頭飾有兩張。

      3、數字連連看操作盤,連接棒。

      活動過程:

      一、播放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播放音樂課件《數鴨子》(每只小鴨子身上分別標有1—10,10個數字)

      2、教師演示課件第一幅圖,引導幼兒說出這是些數字小鴨子,并且說出數字的名字。

      3、依次演示課件其他9張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上的數字,并且說出與數字對應的象形,如:1像鉛筆、2像小鴨。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二、游戲——數字娃娃對對碰

      1、引導幼兒參與和數字做游戲。

      2、10個小朋友分別戴上1—10的數字頭飾,分別自我介紹自己是數字娃娃1—10。

      3、全體幼兒認讀數字娃娃頭飾上的數字。

      4、玩數字娃娃對對碰的.游戲。(10的組合)

      游戲過程:

      教師先讓數字娃娃10站在一邊,然后讓剩下的數字娃娃去找另一個數字娃娃,要求兩個數字娃娃的頭飾上的數字加起來是10,比如數字1要找數字9,數字2要找數字8等,找到以后肚子碰一下肚子,最后站到數字娃娃10的后面。找到最后幼兒會發(fā)現(xiàn)只有數字5沒有找到,這時教師提醒幼兒去找事先躲起來的數字娃娃5,并總結出數字10的組合中5比較特殊,5和5組合在一起是10。

      三、集體操作活動——數字連連看

      1、出示數字連連看操作盤,教師演示操作方法。

      2、將加在一起和是10的兩個數字卡片用連接棒連起來。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展示連接作品,教師總結,結束教學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10

      活動目標:

      1.鞏固數字1—7,并能夠按序數數。

      2.能按照順序連數字,最后將1和最大的數字連在一起。

      3.通過游戲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數卡、實物圖片、筐子、小丑圖片(帽子是由1—7數字按順序連接成)

      學具:數字連圖操作單(褲子、帆船、金魚、大山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鞏固1-7數字。

      1.師:佩奇開了家超市,可是她把商品擺放的亂七八糟。豬爸爸為她準備了7個標有數字的小筐,請小朋友們將對應數量的商品放到對應的筐子里。

      2.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其余幼兒幫忙檢查。

      師:剛才小朋友們幫佩奇將商品放到了相應數字的筐子里,你們開心嗎?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是很快樂的,佩奇也很開心。她請來了小丑為大家表演。

      二、出示用數字按順序連好的小丑帽子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1.師:我們一起看看小丑帽子圖片,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哪里特別呢?

      2.請個別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小丑帽子是如何用數字連接而成。如:1到7是按照從小到大順序用直線連接,最后又將7和1相連。

      教師總結:原來,小丑的`帽子是用1—7的數字按順序從小到大連成,最后將最大的數字7和1相連,并且注意用直線連接。

      3.幼兒集體操作,從小到大連線,發(fā)現(xiàn)是小丑的褲子。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每組的幼兒選擇一種進行操作。

      2.組內的小朋友相互交流自己用數字連成了什么圖案。

      四、評價幼兒作業(yè)。

      請幼兒描述自己用數字連接成的圖案,用引導幼兒講述學習數學的快樂。

      活動建議:

      領域滲透:提供一些能夠連線出各種不同圖案的操作單在益智區(qū)供幼兒操作。

      活動延伸:

      幼兒自己設計一些連線圖卡供同伴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11

      活動目標:

      1.練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正確認讀5以內的數字。

      2.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呀,小動物們都出來一起玩兒了,小鴨來到了池塘邊,看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在這兒玩呢?

      師:除了小動物圖上還有什么?

      二、數一數。

      圖上有幾只小鴨?我們一起拿出小手指來數一數。(幾朵荷花?幾只蝌蚪?幾個荷葉?幾只青蛙?)

      三、認一認。

      小鴨有“5”只,我們一起來看看數字“5”是怎么樣的。(1~4同上)

      活動延伸:數一數皮球。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12

      教學目標:

      1、了解樹枝、軟陶泥不同的材質特征。

      2、運用樹枝和軟陶進行有趣的人物、動物制作技巧和步驟。

      3、感受不同材質的美,感受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

      教學重點:

      用軟陶和樹枝塑造出一組生動的作品。

      教學難點:

      學生對初步接觸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的把握,怎樣讓這些作品粘穩(wěn)。

      教師準備:

      課件 軟陶泥 小樹枝

      教學程序:

      一、動畫欣賞 激趣導入 (2分鐘)

      1、觀看動畫片,豐富學生視覺感受,激發(fā)學習興趣。

      問:孩子們,你們喜歡看動畫嗎?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動畫,坐好了,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2、提出問題:有誰發(fā)現(xiàn)剛才看的動畫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動畫中的動畫形象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軟陶泥)你觀察得真仔細!

      3、板書課題:(2分鐘)

      這些娃娃都是用軟陶泥做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它們的世界。(板書:彩泥連連看)。

      二、觀察感受 了解特點 (3分鐘)

      1、問:小朋友們,老師布置的材料,軟陶泥和小樹枝都帶來嗎?來,用手摸一摸,兩種材料有甚么不同?(抽2——3個回答)

      師總結:軟陶泥軟軟的,可隨意造型,顏色也很漂亮。樹枝呢?有的直直的,有的有分叉,有同學會奇怪?玩陶泥拿小樹枝做什么呢?

      2、(大家好,我叫黃黃,我叫橙橙,我可以到處跑,我真開心,我只能睡在盤子上,我很難受。)為什么黃黃能站起來,我們漂亮的橙橙卻不能呢?陶泥太軟了,小樹枝在這里起到了支撐的作用!

      三、欣賞感受(3分鐘)

      1、顏老師還帶了許多小可愛到班上來,看,是什么?(掀開布,教室來回走,作品呈現(xiàn))

      2、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師把它放進了電腦里邊,看看

     。1)小樹枝變成了刺猬的'刺,太陽的光芒。我特別喜歡太陽,因為它的衣服最奪目。

     。2)為了讓他們能站起來,小樹枝變成了他們的腿(生答,是指)如果想讓小椅子更穩(wěn),我們還可以在這里裝飾一點陶泥。

     。3)這里的小樹枝形狀最不一樣,我把有拐的樹枝變成了娃娃的手和腿,找了一個和吸管最相似的樹枝變成了喝飲料的吸管。

      四、嘗試造型(10分鐘)

      小樹枝的作用可真大,看看誰最會利用它。

      1、問:老師這里有只螃蟹,可是沒有腿,眼睛也不知道放哪?我們該用什么工具來幫助它呀?(小樹枝)哪位小朋友想用小樹枝來試一試呀?沒有叫道的小朋友在下面可以當當小裁判,看看他做得怎樣?

      2、 師隨機指導樹枝的粗細,有叉的,或用軟陶泥連一連。(螃蟹有幾條腿?一共有十條腿,走路的有8條,剩下那對不能走路的是它的大鉗子,只能用來挖洞、防御和進攻,所以我們選擇小樹枝形狀是很有講究的喲!)(4分鐘)

      3、 看來同學們都是善于觀察,愛動腦筋的孩子,顏老師也想做一做了,做什么呢?做一只小老鼠吧!老師的寶貝屬鼠的,我想做一個送給她。有誰能教教我,老師做的這只小老鼠哪些用小樹枝?能這樣嗎?讓老師來試一試。我希望老師在做的時候,同學們管好你們的手,睜大眼睛認真的看老師是怎樣做的,給老師加油,怎么樣?

     。ㄕ乙粓F泥,搓一個圓球,一頭搓尖,身子做好了、然后做它的五官,先做眼睛,眼睛和我們平常畫的眼睛一樣,分為黑眼珠,白眼球,這樣看起來更加立體。黑色取一點,分成兩部分,搓圓,手指壓扁。白色再取一部分,比剛才的黑色多點,也用相同的方法,然后把黑色壓在白色上面,眼睛就做好了。耳朵選擇你喜歡的顏色,搓圓,一半壓扁。壓一壓,粘在頭上。鼻子也可以選取你喜歡的顏色,搓圓,粘在上面,如果粘不穩(wěn),可以多壓幾下。

      老師做的好看嗎?老師有一個問題考考大家,剛才老師在做陶泥的時候用了哪些方法?總結板書(板書:捏,搓,壓,粘)小樹枝在這里又起到了什么作用?(支撐,裝飾,連接)的作用。

      五、學生作業(yè), (10分鐘)

      1、布置作業(yè)

      剛才就有同學手癢癢了,你想用軟陶做什么呀?你呢?好吧!該你們好好表現(xiàn)了,孩子們,你們動手吧!用軟陶和小樹枝做一做你喜歡的小動物和小人物,注意色彩搭配。(課件:布置作業(yè),音樂)

      2、學生作業(yè),教師隨機指導,評價。

      六、評價:(5分鐘)

      做好的同學自己拿上來,說一說自己做的作品的名字,說一個自己作品的優(yōu)點,下面的孩子同意的話就給她一個微笑吧!師評。

      七、環(huán)保教育(2分鐘)

     。ǔ鍪菊n件:)

      問:孩子們你們的小樹枝是從來里來的,你們說說他們做得對嗎?(不能隨意折斷枝丫,應選擇拾掉到地上的樹枝。這樣的話我們的樹枝就會更加的茂盛)

      八、拓展(2分鐘)

      今天,我們用軟陶和小樹枝做了許多有趣的東西,讓它們能站起來,更加立體?矗覀冞可以用紙,石頭,木頭等材料做出這樣立體的物品,大自然就是這么神奇,如果孩子們善于發(fā)掘和利用,那個魔法師就是你!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 13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與操作,引導幼兒理解連接的概念,并能找到相同物體進行連接。

      鼓勵幼兒主動探索多種連接方法,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與游戲,培養(yǎng)幼兒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

      激發(fā)幼兒對連接現(xiàn)象的興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活動準備:

      各類可連接的材料:如積木、磁鐵、紙條、扣子、回形針等。

      展示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幼兒的連接作品。

      相機或手機,用于記錄幼兒的操作過程和作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兩個積木,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兩個積木是怎樣連在一起的?”引導幼兒觀察并回答。

      教師小結:“像這樣,一個物體和另一個物體連在一起,就是連接!

      二、探索與操作

      教師提供各類可連接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連接。

      鼓勵幼兒嘗試多種連接方法,如直接連接、使用輔助物連接等。

      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的操作過程,并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

      三、分享與交流

      教師邀請幼兒展示自己的'連接作品,并介紹連接方法和使用的材料。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不同的連接現(xiàn)象,如哪些物體可以直接連接,哪些物體需要輔助物連接等。

      四、創(chuàng)意連連看

      教師提出挑戰(zhàn):“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要來一場創(chuàng)意連連看比賽。請你們用桌子上的材料,創(chuàng)造出最有趣、最特別的連接作品。”

      幼兒分組進行創(chuàng)意連接,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展示并介紹自己組的創(chuàng)意連接作品。

      五、游戲環(huán)節(jié)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連連看”游戲。游戲規(guī)則:幼兒分組站成一圈,教師出示一個物品,幼兒需要迅速找到與之相同的物品并連接起來。

      游戲過程中,教師強調連接的重要性,并引導幼兒思考如何在游戲中更好地合作與溝通。

      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強調連接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師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xù)探索連接的奧秘,并嘗試用連接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將活動延伸到家庭,邀請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連接游戲和創(chuàng)意連接制作。

      在后續(xù)的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探索更多關于連接的知識,如電路連接、機械連接等。

      通過這樣的教案設計,旨在讓幼兒通過親身操作和體驗,理解連接的概念,并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游戲和小組合作,增強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11-11

    幼兒園大班教案《連連看》3篇07-18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