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形的分類》幼兒園中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圖形的分類》幼兒園中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認識肯定、否定標記,理解它們表示的意義。
2、引導幼兒學習按肯定和否定標記給圖形分類。
3、能講述操作過程及其結(jié)果。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給圖形分類的快樂。
5、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教具:一次分類板,幾何圖形片,肯定、否定標記,磁板一塊。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流程
認識標記——按標記分類——幼兒操作——活動評價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認識一次分類板。
出示圖一、圖二,“圖上有什么?”(圓形、三角形、……)“除了這些圖形外,圖上還畫了什么?”(方框、虛線)“虛線表示什么意思?”(虛線是圖形片從上往下走的路線)
。2)認識肯定、否定標記。
出示圓形標記,“這是什么標記?”(圓標記)“圓標記放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呢?”(表示這里是圓形的家)出示否定圓形的標記,“這是什么標記?”(不是圓形標記)“不是圓形的標記放在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這里不是圓形的家)
。3)按標記給圖形分類。
教師指一圓片,“這是什么片片?”(圓片片)“它應(yīng)該回哪個家呢?”(圓形家)
教師指一方片片,“這是什么片片?”(方片片)“它是不是圓片片?應(yīng)該回哪個家?”(它不是圓片片,應(yīng)該回不是圓片片的家。)“誰來送這里的片片回家,要邊送邊說‘你是什么片片、回什么家’,或者‘你是什么片片、不是什么片片,應(yīng)該回什么家’。集體檢查是否正確。
2、小組活動。
(1)看標記送片片回家。
。2)看圖按標記印數(shù)字。
(3)依樣涂色。
3、活動評價。
表揚能邊操作邊講述過程的幼兒。
教學反思:
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顏色特征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在組織形式上,我采用集體活動、游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在活動中我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yīng)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fā)展。
小百科:圖形是指在一個二維空間中可以用輪廓劃分出若干的空間形狀,圖形是空間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間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識別的形狀。
【《圖形的分類》幼兒園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的分類》04-21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的分類06-12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的分類5篇06-12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的分類(5篇)06-12
幼兒園中班圖形分類數(shù)學教案12-18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圖形分類活動教案12-17
圖形分類的幼兒園其他教案02-21
圖形分類幼兒園大班教案08-19
幼兒園《圖形分類》活動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