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3-27 11:26:2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guān)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guān)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shè)計背景

      很多幼兒對于上課這件事情都不是特別喜歡,他們只喜歡玩,玩各種各樣的游戲,注意力不會集中在課堂上,所以,教師們要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對上課感興趣。

      活動目標

      1、練習跳,跑。

      2、鍛煉幼兒思維能力。

      3、養(yǎng)成團隊合作精神。

      重點難點

      開發(fā)幼兒的思維能力,練習跳、跑能力,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

      活動準備

      口袋。

      活動過程

      1、 一 聽音樂《健康操》,幼兒做熱身運動,引出活動。

      教師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帶幼兒進行一些模仿動作動動手和腳,跳著進入場地,做熱身運動。

      老師讓每一位幼兒拿起一個口袋,自已玩口袋,找到玩的方法,自已玩玩,開發(fā)幼兒的思維能力。

      2、 二鼓勵幼兒探索口袋的多種玩法,調(diào)動參與的積極性。

      老師提問:口袋可以怎么玩?請幼兒示范(可以踢著玩、可以扔著玩,還可以和小朋友互相扔著玩,還可以放到頭上頂著玩,還可以放到地上擺成圖形,大家一起跳一跳等等),其它幼兒照著樣子玩一玩。

      老師告訴幼兒按自已找出的玩法,請幼兒一起玩。小朋友們學的真快,現(xiàn)在。跟老師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

      3、游戲: 接龍比賽

      首先老師要說的是想贏得比賽,每組小朋友之間要團結(jié)合作,共同努力。

      老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并示范游戲動作給幼兒看:讓幼兒雙腿并攏腳夾住口袋,同時雙手前后擺動,用腳把口袋扔出去,一個同學做完后,下一個同學接著扔,看哪一個隊最后把口袋扔的最遠哪個隊就是勝利的。老師給贏的一隊小粘貼表示獎勵。輸?shù)囊魂犚惨陬^鼓勵。

      4、活動延伸:

      老師問:今天的游戲好玩嗎?讓幼兒回去想一想口袋還會有什么好玩的玩法,想到了來告訴老師,我們下次再一起玩。

      5、游戲結(jié)束:

      音樂(小火車開了)起帶著幼兒在音樂中跳著舞,結(jié)束游戲。

      幼兒園大班游戲活動教案,大班的孩子們比起小班的孩子們已經(jīng)習慣幼兒園的生活了,他們都會很愉快的投入到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中去,游戲活動也可以鍛煉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本活動結(jié)合根據(jù)大班幼兒年齡和認知特點,以《愉快的郊游》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孩子在游玩中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學得知識、鞏固知識,寓教于樂,促使孩子主動參與活動,樂于探究學習。提高對數(shù)學乃至學習的興趣。

      活動目標

     。、嘗試根據(jù)給定的數(shù)量判斷同類物品的數(shù)量,學習估數(shù)。

     。、能較積極地思考,進行合理猜測。

     。、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幼兒有目測10以內(nèi)數(shù)群的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

      教具:聰聰人物形象玩偶一個,圖一、圖二、圖三(每幅圖上都有相同的盤子,盤子中分別四散地盛有橘子10個、20個、30個),大小栗子各一簍。

      學具:鉛筆人手1支;第1組三盤數(shù)量分別為10個、10個和20個的栗子、記錄單;第2組人手1盤數(shù)量為10顆的糖果,記錄單;第三組兩盤數(shù)量為10個大小不同的栗子、操作單。

      活動過程

     。.情境導入:

      教師:星期六,聰聰一家到果園去郊游,果園里的水果成熟了,工人們正在把裝成筐的橘子往車上送,媽媽問聰聰:“你猜猜籮筐里裝了多少橘子?”可筐里的橘子太多了,聰聰想請小朋友來幫幫他。你們愿意嗎?

      2.學習估計數(shù)量:

     。ǎ保┙處熓帜寐斅斖媾,以聰聰?shù)目谖菃栍變海骸爸x謝小朋友愿意幫助我。我們一起來看看橘子吧!”教師出示圖一(一盤10個橘子),問:“這兒有多少個橘子?”引導幼兒猜一猜、數(shù)一數(shù),了解盤子里面有10個橘子。

     。ǎ玻┙處煶鍪緢D二(一盤20個橘子),問:“猜猜看這個盤子里有多少個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勵幼兒先自由猜測并說出理由。根據(jù)幼兒猜測的情況,引導幼兒講圖二的橘子數(shù)量與圖一橘子數(shù)量進行比較,然后再合理猜測。

     。ǎ常┙處煟捍蠹也碌脤Σ粚δ?我們數(shù)一數(shù)橘子到底有幾個就知道了。師生共同點數(shù)驗證數(shù)量。

      (4)教師出示圖三(一盤30個橘子),問:現(xiàn)在在試試,估計這兒有多少個橘子呢?想一想,怎么猜才能猜得比較準呢?

      引導幼兒觀察,用戶與10黃染橘子對比的方法猜測數(shù)量。

      3.小組操作活動

     。1)栗子有多少

      活動的規(guī)則:將栗子分成10個、10個和20個分盤裝,先估算第1盤10個栗子的數(shù)量并做記錄,再數(shù)數(shù)實際的數(shù)量,最后估算第二盤10個栗子和第3盤20個栗子的數(shù)量并做記錄。

      教師指導語:先估算一下第一盤有多少栗子,請在記錄單的數(shù)字下面用“O”表示你認為最接近的數(shù)字;再數(shù)一數(shù)栗子的實際數(shù)量用“√”表示,最后用眼睛估算第二盤和第三盤栗子的數(shù)量,并在記錄單的數(shù)字下面用“√”表示出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培養(yǎng)探索木制品的興趣。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過程:

      一、自由討論,了解木頭在生活中的用處

      策略:出示一小截的木頭,讓孩子進行觀察。

      指導語:1.這是什么?

      2.木頭可以做成什么東西?

      3.小結(jié):原來木頭可以做成那么多的東西,所有用木頭做的東西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木制品。

      二、認識各類木制品,并嘗試給木制品進行分類

      策略:1.出示木制品圖片(六大類各一張),以散放形式張貼在黑板上。

      2.出示分類表和標記:生活用品類、家具類、玩具類、建筑類、交通工具類、樂器類,在黑板上依次排列。

      3.孩子人手一張木制品圖片,讓孩子進行觀察后進行分類。

      指導語:1.老師這里也有許多木制品的圖片,你們認識它們嗎?

      2.我們來這些木制品分分類?

      3.老師在每個小朋友的凳子底下也放了一張木制品的圖片,請你們拿出來仔細地看一看,你所拿到的圖片上是什么木制品,它屬于哪一類,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相互討論一下。

      4.小結(jié):在我們的生活周圍處處都有木制品,這些木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用途。

      三、通過觀察、比較,了解木制品的特征

      策略:1.出示木頭圖片和小紅花,引導孩子討論為木頭貼小紅花

      2.實物的對比:(1)可塑性強——借用已出示的裝飾品圖片

     。2)輕便——鐵和木頭的比較

      (3)牢固、不易碎——玻璃碗和木頭碗的比較

      指導語:1.那你們知道為什么大家都喜歡用木頭做東西呢?

      2.木制品有什么優(yōu)點呢?看看木頭都能得到幾朵小紅花?

      3.小結(jié):因為木頭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所以大家都喜歡用木頭來做各種東西。

      四、延伸活動

      策略:讓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找生活中的木制品。

      指導語:我們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再找找,在我們的生活周圍還有哪些木制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課題生成:

      現(xiàn)代家庭的孩子大多為獨生子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的玩具越來越多,很多嶄新而有趣的玩具被永遠地關(guān)進了玩具櫥。但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大班幼兒對別人的玩具,無論是新的還是舊的都很喜歡。還有的幼兒常常將自己有趣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與大家分享。因此,我們設(shè)計了該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索買賣玩具的方法和策略,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2、愛惜玩具,體驗變舊為寶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自帶玩具2、3種,并共同為玩具標上價格。袋人手一只,內(nèi)裝“錢幣”若于(與所帶玩具等值)。方簍子人手一只。

      2、活動前請兩名教師(也可請另外的大班兩名兒童)和本班一名幼兒排練情境表演《賣玩具》。

      活動過程:

      1、設(shè)置情境,引發(fā)問題:

     。1)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小兔不想玩娃娃,想出辦法將它賣掉小豬也想賣,可是小紅卻買了小兔的娃娃……

     。2)組織幼兒討論:小兔和小豬做了一件什么事?小兔的玩喜賣出去了嗎?小豬呢?為什么?誰來幫助小豬。

      (3)請2~3名幼兒幫小豬賣玩具,操作演示后提出:誰還有喜歡他的方法來吸引顧客?

     。4)討論后得出:小兔和小豬真能干,把自己的舊玩具賣出去成了別人的新玩具;把別人的舊玩具買回來,成了自己的新玩具這樣,大家都有新玩具了。

      2、探索買賣玩具的方法和策略:

     。1)教師:“今天小朋友也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想不想把它們賣掉?你想怎么賣?”

     。2)請幼兒上來操作演示賣玩具的方法。

     。3)提出買賣玩具的要求: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為買方,另一生為賣方。鼓勵賣的幼兒動腦筋想出各種辦法,買的幼兒看清楚自己想買哪一樣。

     。4)嘗試買賣玩具:觀察幼兒沒賣掉玩具的原因。

     。5)組織討論:你的玩具有沒有賣掉?你是怎么賣的?

     。6)兩組交換買賣玩具,沒賣掉玩具的幼兒繼續(xù)賣。

      3、再次嘗試操作,體驗變廢為寶的快樂。

     。1)教師提問:你們高不高興呀?為什么?

     。2)教師小結(ji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玩具賣出去,買到了自己喜歡的'新玩具,大家都擁有了新玩具。

      (3)教師:你對自己的新玩具滿意嗎?為什么?如果人們在商店里買的東西不滿意,還可以退貨呢!

      (4)幼兒再次操作,直到滿意為止。教師觀察幼兒表現(xiàn)。

     。5)小結(jié):今天,我們真高興,知道了舊玩具的用處也很大,它可以給其他人帶來快樂,所以小朋友們要愛惜玩具,讓它給每個人都帶來快樂。

     。6)一同回教室欣賞自己的新玩具。

      活動延伸:

      1、每周五舉行“商品交易會”,幼兒將玩具帶到幼兒園來,大家交換玩。

      2、可采用繪畫、談話的形式,讓幼兒表達變廢為寶的快樂。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活動中,幼兒的情緒高漲,為了賣掉自己的玩具,熱情地大聲吆喝,拉攏顧客,宣傳自己玩具的優(yōu)點,甚至不惜降價……孩子真正體會到買到新玩具的快樂,更懂得了舊玩具的作用;顒硬粌H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分析能力。更擴大了孩子問的交往,為孩子今后走人社會打下了基礎(chǔ)。

      二、專家點評

      變廢為寶人人都知道,但是自己的舊玩具變成新玩具,可能人們還沒想到。本活動教師將環(huán)保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人際交往、數(shù)量關(guān)系等方面的內(nèi)容綜合在一起,以玩具買賣會為形式,實現(xiàn)上述的目標。

      再次嘗試操作,體驗變廢為寶的快樂。

      (1)教師提問:你們高不高興呀?為什么?

     。2)教師小結(jié):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玩具賣出去,買到了自己喜歡的新玩具,大家都擁有了新玩具。

      (3)教師:你對自己的新玩具滿意嗎?為什么?如果人們在商店里買的東西不滿意,還可以退貨呢!

     。4)幼兒再次操作,直到滿意為止。教師觀察幼兒表現(xiàn)。

     。5)小結(jié):今天,我們真高興,知道了舊玩具的用處也很大,它可以給其他人帶來快樂,所以小朋友們要愛惜玩具,讓它給每個人都帶來快樂。

     。6)一同回教室欣賞自己的新玩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圈畫數(shù)數(shù)活動學習區(qū)分單雙數(shù)。

      2、能正確判斷、區(qū)分單雙數(shù)。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單雙數(shù)。

      難點:掌握單雙數(shù)的區(qū)別。

      活動準備

      1、圖片十張,1—10的數(shù)字卡一套,筆一支。

      2、箱子一個,小布袋若干。(里面各種物品,數(shù)量1—10不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教學,用說夢引起課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1、教師展示十張圖片,集體點數(shù)每張圖片上的圖畫,并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2、請幾名幼兒上來給圖畫圈,要求兩個兩個圈在一起,重點讓幼兒會兩個兩個圈在一起,邊圈邊讓幼兒數(shù)數(shù)。

      3、引導幼兒觀察已畫過的圖片,是不是每張圖片上的畫都被圈起來了?那幾張圖片是全圈完的?讓幼兒說一說是哪幾個數(shù)字?沒有圈完的是那幾張圖片?是哪幾個數(shù)字?

      4、請幾名幼兒回答后,那幾個是全圈完的,那幾個是沒圈完的,全圈完的2、4、6、8、10、是雙數(shù),沒圈完的1、3、5、7、9、是單數(shù)。

      教師小結(jié):兩個兩個全部數(shù)完的是雙數(shù),2、4、6、8、10是雙數(shù);1、3、5、7、9是單數(shù)。請幼兒說一說1—10數(shù)字中的雙數(shù)有哪些,單數(shù)有哪些?

      三、幼兒一起做游戲:摸寶

      1、教師講解游戲的規(guī)則:幼兒從箱中摸出寶貝后,打開數(shù)數(shù)里面有幾個,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并提問為什么是單數(shù)、雙數(shù)。

      2、一起做游戲1—2遍。

      四、復習鞏固延伸尋找身體上和活動室內(nèi)

      的單雙數(shù)。

      1、身體上找一找那些東西是單數(shù),那些是雙數(shù)。例:一個頭是單數(shù),兩只手是雙數(shù),鼻子是單數(shù)等。

      2、請幼兒尋找活動室內(nèi)什么東西是單數(shù)?什么東西是雙數(shù)?

      教學反思

      1、幼兒的發(fā)展并不充分,只實現(xiàn)了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能基本區(qū)分單雙數(shù),但是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執(zhí)教中,由于我的話語引導不夠到位,幼兒在尋找身體上單雙數(shù)的時候,并沒有牽涉到身體的器官,所以對于身體的探索欠缺。

      2、教師在引導時,例如過程中,有幼兒提出一雙手去雙數(shù),教師可及時反應,那我們的十個手指頭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呢?

      3、在引導的話語方面,本次活動的目標是發(fā)現(xiàn)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活動是在從頭到腳這一主題內(nèi),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引導時,教師可從兩個方面開始引發(fā)幼兒探索:

      1、我們身體上長著的,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2、我們身體上穿著的,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口算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

      2、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3、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表格、卡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觀察發(fā)現(xiàn)、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識、總結(jié)規(guī)律。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shù)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shù)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shù)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shù)又逐漸多1。

      2、 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nèi)進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 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教師小結(jié)。

      三、幼兒操作。

      1、教師分發(fā)藍色計算本子,請有兒完成地17-18頁20以內(nèi)加法練習。

      2、幼兒操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yè)批改。

      活動反思: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shù)、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shù)、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學習用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達的圖意,體驗“還!钡暮x。

      觀察圖案的排列規(guī)律,依樣接著畫。

      活動準備:

      教具:三幅實物圖,貼絨數(shù)字及符號。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出示圖一。

      “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仔細看看誰能把每幅圖用一句話講清楚?”先講第一幅。(花上有4只蜜蜂。)“看看第二幅誰會講?”“到底是來了還是走了,你怎么看出來的?”(飛走了兩只蜜蜂。)“我們把第一幅與第二幅連起來說一說,再想想第三幅圖應該怎樣說?”(花心上還剩兩只蜜蜂。)“大家把三幅圖連起來說一說!

      用算式記錄,并表達圖意。

      1、“誰會用一道算式來記錄這件事?大家看他記的對不對?”

      2、“誰來說說這道算式里的每個數(shù)字和符號都表示圖上什么意思。大家把算式讀兩遍!

      小組活動看三幅圖列減法算式。

      教后感: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孩子們能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每一幅圖的圖意,并且學習用語言講述減法算式所表達的圖意,體驗“還!钡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