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3-19 10:15:0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發(fā)現(xiàn)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重量不同下落的路線不同;同一物體大小、形狀不同,下落的路線也不同。

      2、能用直線和曲線來記錄重的和輕的物體下落時的路線。

      3、仔細觀察事物,主動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紙飛機、竹蜻蜓、積木、彩紙、手工紙、蠟筆、作業(yè)紙、沙包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1、幼兒自由玩竹蜻蜓和紙飛機,提出問題:竹蜻蜓和飛機開始在哪里飛行?最后又落在哪里?

      2、 討論:它們飛到天上,為什么會落下來?

      3、 知識點:地球有引力,所以物體會落下來。

      4、 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嗎?

      二、幼兒實踐

      1、問題:它們下落的速度一樣嗎?為什么?(重的快、輕的慢)

      2、你可以用不同的線來畫出他們下落的路線嗎?

      3、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示這些物體下落的路線?

      三、探索發(fā)現(xiàn)

      1、如何讓兩張一樣大的紙走不同的路線(直線、曲線)

      2、知識點: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路線不同。

      [活動延伸]

      沒有引力會怎樣?(觀看視頻)了解宇航員是怎樣在太空生活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大班數(shù)學教案《1—10的相鄰數(shù)》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相鄰數(shù)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1—10的相鄰數(shù)》含反思教案吧。

      設計背景

      根據(jù)大一班年齡特點,在教學中我以講故事、帶孩子們參觀動物園等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輕松地進入課題。

      活動目標

      1、用講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數(shù)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3、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重點難點

      1、知道相鄰數(shù)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2、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

      活動準備

      1、1—10的數(shù)字卡一套。

      2、已學會10以內的數(shù)字。

      3、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講講說說,初步理解“鄰居”關系。

      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座位,那誰挨著你坐呢?

      幼兒:說一說自己的鄰居都有誰。(幼兒理解什么是鄰居)。

      二、基本部分:

      1:師講故事《找問題。

      (1)熊貓說6號有兩個鄰居,它們都是誰呢?小猴子的家應該是幾號呢?他的鄰居又是誰呢

      (2)小熊說它的家是9號的鄰居,9號的鄰居是誰呢?

      (3)小熊的家不是8號,那應該是幾號呢?

      2、幫數(shù)字寶寶找鄰居。

      (1)、請你說得比我多1(少1)!靶∨笥眩覇柲,比2多1是幾?比2少1又是幾、、、、”。

      (2)、接著往下數(shù),一直說到數(shù)字10

      3、幼兒操作,總結評價幼兒操作的結果,理解并說出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

      (1)、“你幫1找到了哪兩個相鄰數(shù)?為什么0是1的相鄰數(shù),2是1的相鄰數(shù)呢?”引導幼兒說出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

      (2)、利用玩具擺一擺,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shù)間多1少1的關系!澳隳軘[出比2多1的數(shù)嗎,是多少?你能擺出比2少1的數(shù)嗎,是多少?”依次找擺出比3、4、5、6、7、8、9、10多1或者少1的數(shù),引導幼兒依次說一說3、4、5、6、7、8、9、10的相鄰數(shù)及其之間的關系。

      三、結束部分:

      游戲中鞏固對相鄰數(shù)的認識。

      游戲:發(fā)給每個小朋友1-10的數(shù)字卡,讓 他們在桌子上找出相應的鄰居數(shù),同桌之間相互交換討論,看看誰能很快找到卡片上的鄰居。

      教學反思

      1、活動<10以內的相鄰數(shù)>是授課的第一課時。我在設計的過程中,充分結合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以幫助小動物的房子編門牌號來引出課題,讓小朋友來為小朋友找鄰居。孩子們對找鄰居非常感興趣,一下子就為小動物找到了兩個鄰居。

      2、在學習<10以內的相鄰數(shù)>時,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游戲貫穿到教學當中。并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系,把相鄰數(shù)的概念滲透在其中,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shù)的興趣。

      3、在活動的過程中,請小朋友為數(shù)寶寶找鄰居的這一過程,我是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shù)’轉換,從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讓幼兒在主動探究中掌握“相鄰”的關系。

      4、最后運用人手一套的數(shù)寶寶操作,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愿望,更有利于幼兒掌握知識,完成目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知道自己事情自己做,并認真做好每件事。

      2 了解書包的結構和功能。

      3 嘗試根據(jù)書包功能擺放學習用品和其他必用品,學習整理書包。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 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說出書包的外形,書包的結構和功能

      難點;能分類擺放書包中的物品

      活動準備

      自帶書包一個;內裝數(shù)書;本;鉛筆盒;水瓶;紙巾等

      頭飾如干個。

      活動過程

      游戲“擁抱”導入;出示小動物頭飾,(老師引導;今天,小兔.小貓和小鴨要去上學,熊貓老師說:“明天誰第一個到幼兒園,老師就給它一個大大的擁抱!保

      1進入故事情節(jié),請幼兒扮演四只小動物,故事內容是小兔和小貓雖然走路快,但不愛收拾書包,而小鴨養(yǎng)雖然走路慢,但養(yǎng)成愛收拾書包的好習慣,小鴨第一個到,得到老師的擁抱,很高興。沒得到的老師也鼓勵它們,教育它們,養(yǎng)成收拾書包的好習慣。

      2小朋友們自由談話,老師引導。(提問;誰做得對、學誰、為什么?)、

      3.分組(六人一組)圍坐,觀察介紹自己書包的外形和內部結構

      3.集體交流,選出幾種類型的書包,讓幼兒觀察,說出書包的外形和結構。功能(提問;如果班里有相同書包怎么識別?)

      4.整理書包:上學應帶些什么?這些物品該放書包哪層比較合適?

      5游戲:背書包上學。(比比誰是第一)

      6評價游戲,(提問;誰做得很好?誰還要繼續(xù)加油?)

      7音樂(我愛小書包)。

      教學反思

      總體來講,幼兒在這次教學活動中的表現(xiàn)是,積極.主動的。不足點是,由于幼兒個別差異,有幾個小朋友沒有達到教學目的,以后反復鞏固訓練。

      小百科:書包,是指用布、皮革等制成的袋子。學生用來攜帶課本、文具用品。根據(jù)消費者品位的改變,書包發(fā)展出了一種更能減輕學生負擔的書包——箱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過年拜年圖片、過年零食與水果圖片、《吉祥話大富翁》游戲圖片

      紙面教具:《吉樣話大高翁》游戲圖片、學習單《小食物大離意》

      材料準備:瓜子、花生、糖果等替代棋子的年節(jié)食物、骰子。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回顧自己拜年的經歷,分享自己會說的吉祥話。

      拜年的時候,可以對其他人說什么呢?

      有哪些適合對長輩說的吉祥話呢?

      你知道這些吉祥話的意思嗎?

      出示食物圖片,引導幼兒討論這些食物有什么吉祥的含義。

      過年時家里會買什么食物?這些食物有什么含義呢?

      中國人在春節(jié)為了表示對來年的祝福與期望,很多人會買一些代表特別含義的食品,下面這些食品它們有什么美好的寓意呢?

      觀察下面的食物圖片,引導幼兒說出這些食物都代表了哪些美好的寓意,幫助他們理解其中的寓意。

      這些食物你們都認識嗎?你們家過年會準備這些嗎?

      這些食物都包含著美好的寓意,你能來說說嗎?

      為什么我們給這些食物美好的寓意呢?(有的是取食品名稱中某個字的諧音,例如年糕對應“步步高升”,柿子對應“事事如意”;有的是因為食物本身的特點,例如糖果是甜的,所以對應“甜甜蜜蜜”;豆腐的發(fā)音與“多!苯,花生一直被譽為長生果,代表長壽,所以豆腐、花生在一起代表“多福多壽”)

      將幼兒兩兩分組,一起來玩看圖說吉祥話的游戲,鞏固他們對“食物-吉祥話”的認識。

      1.一位幼兒隨意指出某張圖畫,請另一位幼兒說出對應的吉樣話。

      2.一位幼兒說食物名稱,請另一位幼兒說出對應的吉祥話。

      一起觀察《吉祥話大富翁》游戲圖片,告知幼兒玩法并游戲。

      1.告知幼兒游戲的玩法。

      最多可4位小朋友一起玩,選一個年節(jié)食品當棋子;

      從起點出發(fā),順時針逆時針都可以;

      輪流擲骰子依點數(shù)前進,停在哪里就要迅速說出對應的吉祥話或按指令行事;

      誰最先走完一圈并喊出“吉祥話大富翁”,誰就贏啦。

      2.將幼兒分成4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膨脹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每位幼兒在生活中都會遇見的,但是幼兒一直不會用一個合適的詞語來說明這個現(xiàn)象。例如:在班級的植物角中,我用水泡了一些黃豆、綠豆,讓幼兒觀察這些植物生長需要哪些條件。這些豆子用水泡過后,就變大了,幼兒看見后就說它們都鼓起來了,而不知道黃豆、綠豆是因為遇水產生了膨脹。另外在新《綱要》中也明確指出了,科學的教育內容因從身邊取材,這樣就有益于孩子們真正地理解科學、熱愛科學。孩子們會感到“科學并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針對幼兒這方面知識比較貧乏,以及新《綱要》的精神,選擇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通過操作和討論的方式,感知物體的膨脹現(xiàn)象,初步了解物體膨脹的條件。從而激發(fā)幼兒學會用比較觀察的方法。萌發(fā)對物體膨脹現(xiàn)象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幾種不同材料的嘗試探索,讓幼兒了解有的物體遇水會膨脹,有的不會。會膨脹的物體膨脹速度是不同的。

      2、學習實證研究的方法,學會做實驗記錄。

      3、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4、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用來探索的多種材料:塑料雪花片,鑰匙,紫菜,木耳————

      2、實驗用的冷水、熱水、盛水的玻璃缸。

      3、記錄實驗結果的.表格、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講述。

      1、教師一手拿一杯泡有胖大海的茶,另一手拿一顆胖大海,請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說出:胖大!按罅恕薄懊浟恕薄

      3、教師歸納:對,放在水里的胖大海“膨脹”了。

     。ㄔu析:通過一個對比讓幼兒自然地認知“膨脹”這個概念。)

      二、想象記錄。

      教師呈現(xiàn)多種材料:塑料雪花片,鑰匙,紫菜,木耳————請幼兒猜一猜:哪些材料放到水里能膨脹,哪些不能,在記錄紙上作記錄。

     。ㄔu析:幼兒生活經驗有限,他們的猜測會有對有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老師請幼兒作記錄實際是將猜測變?yōu)椤把芯考僭O”。)

      三、操作探索。

      1、把材料投放在冷水里:

      請幼兒看幾種材料放入水中后發(fā)生什么變化?(引導幼兒在記錄觀察結果后再集體分享:讓幼兒分清什么材料放在冷水里會膨脹,什么不能。)

      2、想象記錄:

      師:你覺得木耳、紫菜等能膨脹的材料如果同時放在水中什么東西膨脹得快?什么東西膨脹得慢?

      3、幼兒操作:提醒幼兒注意材料要同時放入水中。

      4、讓幼兒理解:不同的材料在冷水中膨脹的速度是不同的。

     。ㄔu析:這是一個證實或證偽的過程,它孕伏了科學研究的重要理念:以事實為依據(jù),用事實說話。)

      5、再次想象:出示木耳:你覺得它放在冷水里和熱水里哪里膨脹得快?(引導幼兒經過假設后再一次實驗,看看自己的猜想對不對,同時,再次提醒幼兒注意材料要同時放在熱水中,進一步認知同一種材料在冷水中或熱水里膨脹的速度是不同的。

     。ㄔu析:通過一個個活動設計,一方面逐步引領幼兒深入探索生活中的膨脹現(xiàn)象,另一方面使幼兒從較規(guī)范的研究方法中學會觀察、習得知識和研究方法。)

      四、討論交流。

      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很多材料遇水會膨脹的問題,你們想想:還有哪些材料遇到什么情況也能膨脹?(遇熱、遇潮、遇空氣等。)

     。ㄔu析:這是將幼兒的認知放大、拓寬,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讓幼兒認識、了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給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主操作,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教學從嚴格掌控到逐步放開,幼兒探索的思維空間和學習自主權逐漸擴大,也體現(xiàn)了教師教學的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更體現(xiàn)了幼兒在做中學、試中學、想中學的主體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我們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學期對漢字已經有了興趣,經常把在家寫的字拿來給老師看,以次為驕傲。進入大班后,一天一個孩子提出一個問題:“漢字是怎么來的?”我接住這個球后,就把這個拋給全班孩子。這一下有個別孩子回家詢問,于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象形字?我把知識及時給了孩子,還拿出“ ”、“ ”,這兩個象形字讓孩子觀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興趣不斷蔓延,并產生了這個主題活動。

      活動目的:

      1、在看看講講中,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從中感受人的聰明。

      2、激發(fā)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漢字(現(xiàn)代、象形字)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導入語,激發(fā)幼兒說的興趣師:最近,我們小朋友對字寶寶特別感興趣,收集了許多字寶寶,張老師把你們的字寶寶集合在一起,讓大家看得更清楚。

      二 說說我們的字寶寶師:

      1 誰愿意來向我們說說你認識的字寶寶?(在幼兒說的過程中,老師隨機引導,鼓勵幼兒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2 師:你們有什么看不懂的字寶寶嗎?

      三 設疑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字寶寶有個秘密? (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積極參與討論)

      四 延伸活動

      根據(jù)幼兒的熱點繼續(xù)對文字進行探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2.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邏輯性,進一步理解分合式與加減算式之間的關系。

      3.運用10的第一、二組分合式,推算出10的第一、二組加減算式,進一步理解加減的含義。

      活動準備

      1.課件:趣味練習[3-25]

      2.學具:每人一本演草本,鉛筆一支。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組織游戲,引起興趣,復習9的加減。

      教師:今天我們來玩放鞭炮的游戲,每抽一個鞭跑,將算式和得數(shù)正確讀出,

      小朋友便放響炮,發(fā)出“砰啪”的聲。

      如果讀錯,就放啞炮,發(fā)出“嘶嘶”的聲音。

      二、展開

      1.趣味練習:10的分解和組合

      引導觀察探索分析10的加減算式與組成式的關系。

      小結:數(shù)的加減算式可以由組成式推出,一個組成式能夠推出四個加減算式,

      兩個加法算式,兩個減法算式。

      在組成式中部分數(shù)合起來是總數(shù),合起來就用“加法”計算,加法算式就是這樣的來的。

      在組成式中,總數(shù)去掉一個部分數(shù)等于另一個部分數(shù),去掉用“減法”計算,

      減法算式就是這樣來得的。

      2.趣味練習

      10的第一組組成式,引導幼兒分析這個組成式,使幼兒明白,在這個組成式中“10”是總數(shù),

      “1”和“9”是部分數(shù),提示幼兒部分數(shù)加起來等于總數(shù),

      總數(shù)減去一個部分數(shù)等于另一個部分數(shù)。

      3.請幼兒在分析的基礎上,寫出10的第一組加減算式。

      4.老師公布結果,1+9=10、9+1=9、10-1=9、10-9=1,請幼兒進行驗證。

      5.幼兒集體讀出10的第一組加減算式。

      6.依次方法引導幼兒學習10的第二組加減。

      7.游戲鞏固“勇摘智慧星”復習9和10的第一二組加減。

      三、結束

      表揚課堂上積極動腦筋的幼兒沒,頒發(fā)智慧星,結束活動!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七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3-14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18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總七篇03-12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匯編七篇03-11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編七篇03-16

    【精華】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編七篇03-1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七篇03-1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七篇03-09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6篇03-17

    精選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編9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