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3-15 14:02:5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編9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編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童話故事,體驗給別人帶來快樂時的愉悅心情。

      2、能根據故事環(huán)節(jié)大膽地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聲音。

      3、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最好聽的聲音》。

      2、小動物圖片:鳥、貓、狗、羊、公雞、馬。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引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1)幼兒觀察教學掛圖并說一說看到了什么?鼓勵幼兒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

      2、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從開始到“老公公再也不覺得自己孤零零了,他很高興”),并提問:故事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老公公是怎樣快樂起來的?可是,如果老公公天天聽小鳥、小貓的叫聲,日子久了聽膩了怎么辦?

     。2)鼓勵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并提問:“小鳥想出什么辦法讓老公公更快樂?”。

     。4)師幼小結。

      3、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指圖邊完整地講述故事。

     。3)集體討論:小動物們快樂嗎?為什么?請幼兒模仿故事里小動物快樂時的叫聲和表情。

     。2)教師小結:幫助和關心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4、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1)教師參與表演,引導幼兒完整表演。

     。2)幼兒自由表演。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故事,組織“講故事”比賽。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知道損害圖書的行為是錯誤的。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

      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圖書的多樣性及特征。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重點:圖書怎樣生的“病”。難點:怎樣讓圖書不“生病”呢?

      活動準備

      收集破損的圖書,準備膠水、雙面膠、透明膠、剪刀等工具。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書“生病了”。

      2、為圖書“治病”。讓小朋友當醫(yī)生,一起為圖書治病。教師出示膠水,雙面膠、透明膠、剪刀等,介紹修補圖書的方法。大家一起修補圖書。

      3、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讓個別幼兒示范取書、看書、引導幼兒討論:他們看書的方法對不對?

      4、教師演示正確的方法:取書要輕、不能硬扯,看書要平放在桌子上或雙腿上,翻書時動作要輕,不要將書弄皺,不要將書卷筒,放書要將書合上,輕輕插入圖書架。這樣,圖書就不會生病了。

      5、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取、放和看圖書。

      教學反思

      在整個過程中,大多數幼兒會和老師一起做,并認識到損害圖書的行為是錯誤的,還有少數的孩子覺得不以為然,可以讓媽媽重新買一本,所以,還要請家長配合,讓家長和幼兒一起修補家中破損的圖書等。一起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常規(guī)和習慣。不僅僅是圖書,還有玩具,在日常教學中還要滲透愛護物品的常規(guī)教育!而不僅僅是一堂課!

      小百科: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開展,貢獻至鉅,所以,無論古今中外,對于圖書,人們總給予最高的肯定與特別的關懷。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的AB結構,重點對A/B段結尾音做出反應。

      2、創(chuàng)編各種餅干逐漸變軟的形體動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剛才我們都吃了餅干,是什么樣子的?告訴你們這些餅干來自一個神秘的地方—餅干王國。餅干王國的女王想邀請你們去玩,你們愿意嗎?

      二、選取動作

      1、練習做餅干

      師:餅干王國都是餅干,所以我們要把自己做成一塊餅干才可以去哦!我現(xiàn)在想變成一塊兔子餅干,看我怎么變?(教師示范)

      師:剛才我是怎么捏的?(請小朋友上來示范)那你們還想捏成什么餅干?

      2、跟著A段音樂做餅干

      師:現(xiàn)在我們跟著音樂來做餅干,你們想做成什么餅干?

      3、聽完整音樂,引導幼兒感知發(fā)生的事情。

      師:現(xiàn)在我們變成另外一種餅干去餅干王國玩一玩,餅干們在那里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師:發(fā)生什么事情啦?原來餅干中了酸奶槍。餅干變得怎么樣啦?

      師:餅干中了酸奶槍說了什么?為什么會啊了一聲?

      4、聽B段音樂,創(chuàng)編餅干變軟的動作。

      師:剛剛餅干中了酸奶槍變軟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一學餅干變軟了。 師:除了坐著變軟還能怎樣變軟?

      師: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變軟吧!

      三、完整做餅干。

      師:小朋友們,餅干王國好玩嗎?那我們再去玩吧!

      動作建議

      第1-3小節(jié):雙手做相同的捏餅干的動作;

      第4小節(jié):創(chuàng)編餅干的造型(雙手相同)。

      (第5-7/Jx同第1-3小節(jié);第8/Jx同第4/Jx。)

      第9-10小節(jié):單手做刷油動作,左右手各做2次;

      第11-12小節(jié):雙手做捧起動作,放于鼻子下做“聞”的動作。 (第13-14小節(jié)同第9-10小節(jié);第15-16小節(jié)同第1l-12小節(jié)) 注:12小節(jié)結尾處,全體幼兒雙手打開,口中叫“啊”!

      第16-23小節(jié):自由創(chuàng)編“餅干”軟掉的動作。

      注:幼兒可原地做動作、也可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移動,但不可倒地。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自主玩玩具,有參與游戲的愿望。

      2、幼兒能夠將玩具進行簡單的分類,初步學習與同伴進行分享。

      3、幼兒能夠說出玩具的特征及玩法,培養(yǎng)幼兒大膽探索的品質。

      活動名稱:

      1、我的玩具(多元 P63)

      2、智力大沖浪(多元P96)

      3、我的不倒娃娃(多元P64)

      4、電動玩具

      5、送玩具寶寶回家(多元P94)

      星期二:

      活動名稱:我的玩具

      活動目標:

      1、能用比較清楚的語言,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玩具以及演示玩的方法。

      2、感受在集體面前講話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自帶的玩具

      活動過程:

      1、實物激趣:

      教師拿出一只可愛的米老鼠: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么?”

      教師示范講述:

      ——“我?guī)硪恢婚L毛絨玩具,它叫米老鼠!

      幼兒模仿學習老師的表述方式。

      2、學習交流:

      教師鼓勵幼兒嘗試用“我?guī)硪恢?*玩具,它叫**,可以**玩”的句型介紹自己的玩具:

      ——“誰愿意來介紹自己的玩具。”

      幼兒自由結伴,相互交流,教師深入幼兒傾聽他們的交流。

      3、互換玩具:

      教師鼓勵幼兒相互交換玩玩具:

      ——“你們都帶來了玩具,誰愿意和好朋友交換玩?”

      幼兒與同伴交換玩具。

      教師巡回觀察,提醒幼兒愛護他人的玩具。

      建議與提示:

      1、如果幼兒自帶玩具不夠的話,教師可用班級的玩具來補充。

      2、小班幼兒正處于“自我中心”的狀態(tài),所以,這類活動適宜在自愿地的狀態(tài)下的小范圍進行。

      3、如果有幼兒不愿意與同伴交換玩具,教師不要對此做強制的規(guī)定,允許幼兒獨自玩,或者只介紹不交換。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大部分幼兒并不能很大方的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玩具,總是很小聲的說“我的玩具叫**,我最喜歡和它玩了。”就沒有了,幼兒都沒有介紹自己的玩具的玩法,以及這個玩具有哪些功能等等,他們更沒有想到說要把自己的玩具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換玩的想法,針對這種情況,我有拿出那只長毛絨的米老鼠,我將米老鼠拿在手上,大聲的說:“我可喜歡和它玩了,因為它可以**玩,還可以**玩!甭犃宋业脑捯院,幼兒都能主動的向自己身邊的人主動介紹起了自己的玩具,他們可開心了!

      星期四:

      活動名稱:我的玩具

      活動目標:

      1、能用比較清楚的語言,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玩具以及演示玩的方法。

      2、感受在集體面前講話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的玩具

      活動過程:

      1、實物激趣:

      教師拿出一只可愛的米老鼠:

      ——“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么?”

      教師示范講述:

      ——“我?guī)硪恢婚L毛絨玩具,它叫米老鼠!

      幼兒模仿學習老師的表述方式。

      2、學習交流:

      教師鼓勵幼兒嘗試用“我?guī)硪恢?*玩具,它叫**,可以**玩”的句型介紹自己的玩具:

      ——“誰愿意來介紹自己的玩具!

      幼兒自由結伴,相互交流,教師深入幼兒傾聽他們的交流。

      4、互換玩具:

      教師鼓勵幼兒相互交換玩玩具:

      ——“你們都帶來了玩具,誰愿意和好朋友交換玩?”

      幼兒與同伴交換玩具。

      教師巡回觀察,提醒幼兒愛護他人的玩具。

      建議與提示:

      1、如果幼兒自帶玩具不夠的話,教師可用班級的玩具來補充。

      2、小班幼兒正處于“自我中心”的狀態(tài),所以,這類活動適宜在自愿地的狀態(tài)下的小范圍進行。

      3、如果有幼兒不愿意與同伴交換玩具,教師不要對此做強制的規(guī)定,允許幼兒獨自玩,或者只介紹不交換。

      活動反思:

      在上次的活動以后,幼兒都能主動的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玩具,告訴自己旁邊的人自己的玩具可以怎么玩,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幼兒都只是不停的玩著自己帶來的玩具,可是眼睛卻總是看著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因為他也想玩,卻不說。于是,我又拿起我的長毛絨的米老鼠,大聲的說:“我很喜歡玩我的玩具,但是我也想玩**的玩具,怎么辦呢?”有個幼兒忙說:“老師,你和他換著玩吧!”“哎呀,你真聰明!來吧!**小朋友,我和你換著玩好不好?”在我的引導下,幼兒都知道了“玩具大家玩”的樂趣。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探索土壤的樂趣,養(yǎng)成細致觀察、認真思考的探究精神。

      2、嘗試利用各種工具探究土壤里的成分,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比較能力。

      3、通過觀察和實驗,利用各種工具分離土壤中的不同顆粒,尋找土壤中的水與空氣等成分。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通過游戲、操作、實驗等掌握了分離不同物質的方法及感受空氣存在的經驗。

      2、教師準備:干燥的土壤、小勺、一次性紙杯制成的篩子(洞眼大小不同)、攪拌棍、紙碟(標明大、中、。、量杯、衛(wèi)生紙、透明水杯。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談話:我見過的土壤。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曾經在各種不同的地方采集過各種土壤,你們都在土壤里發(fā)現(xiàn)過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干燥的土壤,發(fā)現(xiàn)土壤中顆粒大小不同

      (1)教師提問:請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土壤里的顆粒大小一樣嗎?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將這些大小不同的顆粒分離開?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分離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顆粒。

     。1)看一看:桌上有些什么工具?

      (2)想一想:可以怎么用?

      (3)做一做:幼兒在舒緩的音樂中,分成三組,分別用小勺、篩子和水來分離土壤的大小顆粒。

     。4)說一說: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方法與步驟。

     。5)比一比: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引導幼兒從操作完成速度及質量方面進行比較。

      4、 引導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探索土壤中里看不見的東西。

     。1)引導幼兒討論:土壤里還有什么看不見的秘密?

     。2)想一想:怎樣讓土壤里的這些秘密都顯示在我們的面前?

     。3)試一試:提供水和紙巾,鼓勵幼兒探索土壤中的秘密。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變化,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

      5、 師幼討論:土壤里還有什么秘密?怎樣發(fā)現(xiàn)這些秘密?

      活動反思:

      根據大班幼兒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對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特別感興趣。所以選擇了—植物的家園土壤這一課題。意在讓幼兒通過操作實驗活動,初步植物生長離不開陽光、土壤。重點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氣、肥料,一般植物生長離不開土壤。培養(yǎng)幼兒觀察事物、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散文詩,感受散文詩優(yōu)美的意境;

      2、理解詞語:翩翩起舞、頻頻點頭,進一步體驗春風的特點;

      3、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樹、花、草場景(其中枝葉、花、草可拿下來)、風的頭飾、香水。

      三、活動過程:

     。ㄒ唬、游戲導入:

      師:小朋友,春天到了,春風吹來了,我們一起去放風箏吧!(幼兒聽著歡快的音樂,一起做放風箏的動作進教室。)提問:是誰讓風箏飛上天的?春風在哪里?[評析:游戲能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熱情,活動開始,老師用放風箏的形式導入,不僅引起幼兒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把整節(jié)課所蘊的春風撲面,帶來勃勃生機的情感基調渲染得恰到好處。]

     。ǘ、學習散文詩:

      1、老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提問:散文詩的名字叫什么?你聽到散文詩里說了什么?

      散文詩里問春風在哪里?有誰回答了這個問題?它們是怎么

      說的?[評析:讓幼兒聽老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后,圍繞幾個小問題進行問答,使他們能較好地掌握好散文詩的簡單內容,在孩子們

      的頭腦中形成散文詩的“綱”。]

      2.分段理解、學習(觀看多媒體課件)

     。1)、看畫面,理解學習第一部分。提問:

      A、春風在哪里?樹兒說了什么?理解:“翩翩起舞”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是誰讓樹兒的`枝葉翩翩起舞的?

      B、春風在哪里?花兒是怎么說的?理解:“頻頻點頭”花兒是怎樣頻頻點頭的?(用動作表現(xiàn))

      C、春風在哪里?草兒是怎樣說的?草兒是怎樣輕輕晃動的?(用動作表現(xiàn))

      D、為什么說春風就在我們身邊?把這一部分連起來朗誦一遍

     。2)看畫面理解學習第二部分。提問:

      A、春風吹來,大地變得怎樣了?

      B、春風送來了什么?還有誰也感受到了春風的溫暖?

      不錯的C、春風飄來了什么?(噴香水)讓幼兒用鼻子聞一聞。

      D、春風帶來了什么?為什么說春風帶來了希望?

      把這一部分連起來朗誦一遍[評析: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把詩歌所表達的內容向幼兒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達到了視、聽、講的高度統(tǒng)一,在詞語的學習上,老師啟發(fā)幼兒用身體動作加以表現(xiàn),一方面達到幫助理解加深

      印象的效果,同時又做到了教學活動的動靜交替,為幼兒全面掌握散文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完整欣賞散文詩。

      4、學習用優(yōu)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5、一邊做動作,一邊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評析:通過有重點地分段學習,幼兒已初步能進行朗誦,不難看出,以上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體現(xiàn)了要求上的層次性,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為能力強的幼兒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空間。

      三、嘗試分角色表演散文詩。

      讓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并從場景中取下枝葉、花草戴在頭上,邊朗誦邊表演。

     。1)請個別幼兒嘗試分角色表演。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和造型,并大膽表演。

     。2)全體幼兒自愿選擇角色表演。[評析:讓幼兒選擇角色進行朗誦表演,又把孩子們帶到了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真正達到了玩中學的目的,同時老師請小朋友從大背景上取下枝葉、花兒、草兒戴在頭上做頭飾,使幼兒興趣倍增,同時大大提高了教具的使用率,這也是本活動設計的新穎獨到之處。結束語:今天,我們學習了散文詩《春風在哪里》,知道了春風就在我們身邊,春風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許多……現(xiàn)在,讓我們手拉手一起到外面去向春風問聲好!

      資料附錄:1、散文詩:

      春風在哪里春風在哪里,春風在哪里?樹兒說:當我的枝葉翩翩起舞那是春風在吹過。春風在哪里,春風在哪里?花兒說:當我的花朵頻頻點頭那是春風在吹過。春風在哪里,春風在哪里?草兒說:當我的身體輕輕晃動那是春風在吹過。春風在哪晨,春風在哪里?春風就在我們身邊。春風吹綠了大地。春風送來了溫暖。春風飄來了花香。春風帶來了希望。

      2、多媒體課件:

      評價: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常常聽到的是有關“春天”的話題,而很少有人談及“春風”,因此,以春風——這一大家熟悉而又常被忽略的主題為內容的散文詩,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遵循了動靜交替、循序漸進的原則,多媒體的運用為幼兒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更難能可貴的是自始至終教學的游戲性、幼兒的主體性體現(xiàn)得比較好。因此,本活動曾獲20xx年武進市幼兒園課堂教學比賽語言組一等獎。實施后,發(fā)現(xiàn)幼兒對后半部分幾個動詞(吹綠、送來、飄來、帶來)掌握得不是很好,運用不恰當,有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需課后進一步幫助理解。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月亮升起來了,天黑了,要睡覺。教育幼兒養(yǎng)成早早入睡的良好生活習慣。

      2、欣賞故事:《松鼠睡覺》。

      3、通過對睡覺物品的認識,培養(yǎng)寶寶的注意力和觀察力。

      活動準備:

      睡前故事《松鼠睡覺》、睡覺物品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一起進行簡單的生活常識討論,為講故事做鋪墊。

      1、月亮出來了,天變得怎樣了?

      2、這個時候,小朋友要做什么?

      二、播放音樂,教師朗讀詩歌。

      1、故事里寫的是白天還是夜晚,你怎么知道的?

      2、在夜晚,小朋友要做一件什么事?幼兒:“睡覺”

      3、那么我們就說說睡覺需要那些物品呢?讓寶寶從卡片中找出來。

      4、引導寶寶從卡片中找出:床、枕頭、被子。

      三、教師再次有表情地講故事。

      1、故事開始時,小松鼠為什么不停的打電話?

      2、后來,小松鼠為什么也去睡覺了?

      四、組織幼兒討論:

      1、在家里,你是什么時候睡覺的?

      2、以后,“我”該怎么辦?

      寶寶從卡片上找到了睡覺的物品,鍛煉了寶寶的生活觀察力;從故事的講解中讓寶寶知道,要養(yǎng)成按睡覺的好習慣,睡醒后才更有精神玩耍。寶寶睡覺不僅可以長高,而且可以讓身體變的更強壯。

    幼兒園教案 篇8

      目標:

      1、萌發(fā)參與文學閱讀活動的興趣。

      2、知道朋友間要相互幫助,特別在朋友需要的時候。

      準備:

      1、《幼兒畫冊》。

      2、《朋友船》的配套錄音磁帶。

      過程:

      1、指導幼兒自己看《幼兒畫冊》。

      提問:看了這些圖畫,請你猜一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欣賞故事。

      (1)讓幼兒一起討論故事情節(jié)。

      提問:故事中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它們是怎樣做的?

      (2)教師播放關于《朋友船》的磁帶,或者自己朗讀故事。

      討論:為什么這條船的名字叫“朋友船”?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離開這條船?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做?

      3、討論: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困難,你會怎么做?幫助了別人后,你的感覺怎么樣?別人感覺怎么樣?(遷移經驗)

      4、再次看書講故事。

      延伸:

      1、幼兒看圖書,邊聽錄音邊講故事。

      2、在表演游戲中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附:故事

      森林里住著許多小動物,他們都是好朋友。他們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終于造好了,大家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獅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馬和小豬接著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鳥上了船!芭笥汛逼鸷搅,順著小河駛進了大海。忽然,大風暴來了,海浪越來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開始進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狗說:“不!我不能離開我的朋友!币粭l大章魚向小猴喊道:“小猴!趕快離開這條破船吧!”小猴說:“不,我不會離開我的朋友!弊詈,小動物們齊心協(xié)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駛向了岸邊。從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條船,船上還畫著小動物們航海的故事呢。

    幼兒園教案 篇9

       教案目的:

      1、認識和書寫數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義。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重點:

      認識和書寫數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義。

      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案準備:

      頭飾各一個,一個盤子(內有3個壽桃),情景表演。

      教案流程:

      一、進行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數字“0”的含義。

      1、出示鉛筆:老師手里有幾支鉛筆?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朱老師拿給XX一支,還剩幾支鉛筆?用數字幾表示?朱老師又拿給XX一支,還剩幾支鉛筆?用數字幾表示?老師又拿給XX一個,有沒有鉛筆了?用什么表示?(啟發(fā)幼兒思考“沒有了”可以用什么來表示。)

      2、出示數字“0”,告知幼兒“0”也是一個數字,“沒有了”可以用數字“0”來表示。

      3、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景需要用數字“0”來表示。(演示出生活中各種可以用數字“0”表示的情景,讓幼兒判斷,然后讓幼兒自己舉出實例,如,黑板上的粉筆字都擦干凈了,餅干盒里的餅干吃完了,玩具箱里的玩具全被拿走了……)

      二、認識數字“0”的外形特征,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1、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說一說“0”像什么?

      2、游戲:“我會變0”,發(fā)散幼兒思維,啟發(fā)幼兒運用各種方式編出數字“0”的造型。(繪畫方式:畫出一個“0”;身體動作的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圍成一個小0的造型,用兩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圍成一個大0的造型;材料擺放的方式:用毛線圈出一個0的造型;剪切的方式:用一張紙剪出數字0的造型。)

      三、 認識數字“0”的其他含義,感知數字“0”在生活中的用處。

      1、發(fā)散幼兒思維,啟發(fā)幼兒說說“0”的其他含義: 盤子里沒有東西可以用數字“0”來表示,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數字“0”呢?它用來表示什么?(搖控器、電話鍵、微波爐的刻度等。)

      四、進一步拓展幼兒對數字“0”的認識。

      1、在黑板上出示算式:1-1=()、2-2=()、3-3=()、4-4=()。請幼兒算出答案寫在作業(yè)紙上,并說出理由。

      2、小結:任何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數都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