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4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光溜溜、貨物、節(jié)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能用語言簡單概括。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用語言簡單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鼓勵學生課前體驗,挑點東西登十幾級臺階,體驗一下生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學生簡介對挑山工的了解。
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登攀的圖片,并引導學生觀察、聯(lián)想,在引發(fā)興趣的情境中,初步體驗: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山上挑貨物,的確令人敬佩。
二、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以開放的理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至少10人)。對認真讀書,善于動腦,能提出有創(chuàng)意問題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
三、預習交流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
3、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并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談談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寫描寫挑山工外貌、衣著、神態(tài)和動作的句子。
四、學習生字
1、同桌交流識記字形并組詞。
2、匯報交流。
3、組內交流指導寫字,互評。
4、針對難點板書指導書寫。
五、初知內容
1、小組內輕聲朗讀課文。
2、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光溜溜、貨物、節(jié)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二、理解課文
1、帶著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樣登山的問題默讀全文,畫出挑山工登攀的語句。
2、仔細閱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折尺形的登山圖。
3、把文中描寫挑山工登攀的語句連起來讀一讀,并對照課文插圖,頭腦里要浮現(xiàn)出挑山工朝著一個目標艱難地不斷地奮力登攀的形象,聯(lián)系自己的.登山體驗及見過的登山的畫面,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艱辛、執(zhí)著。
4、與同桌討論:挑山工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要從不同角度(如:目標明確、吃苦耐勞、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樂觀開朗的性格)談談自己讀后的感受,發(fā)表有創(chuàng)意的見解。
5、在課文插圖下面寫幾句最想說的話,可寫描述性格的話,體現(xiàn)挑山工的艱辛;可寫贊美性的話,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等。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3、使學生懂得課文內蘊的人生哲理,培養(yǎng)學生執(zhí)著追求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課文內蘊的人生哲理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
說一說通過朗讀課文,你對挑山工有哪些深入的了解?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各小組自由選擇一句含義深刻的語句,共同討論其含著的意思。小組長要綜合組員的意見,不要忽略組內有創(chuàng)見的和不同的意見。
2、組織小組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其他同學可以爭論、補充、修正、綜合,使各種看法更完整、更準確。
(1) “我”為什么會愉快地(“心悅”)接受挑山工的說法?從課文中找出挑山工說的話,從游人和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特點中,體會“快”與“慢”的關系;“我”真心實意地佩服(“誠服”)挑山工的什么精神?聯(lián)系前面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體會他們朝著認定的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堅韌不拔、奮力攀登的精神。
。2)聯(lián)系前面挑山工的話所包蘊的哲理及畫面的內容,體會其中含著的意思——“我”最需要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即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堅持不懈地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達到目的。
3、質疑。
三、積累拓展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引導學生在課文插圖下寫幾句最想說的話。鼓勵學生說有創(chuàng)意的話,有哲理的話,也可寫贊美挑山工精神的話,以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讓學生先寫后說,多元化表白情懷)。
板書設計:
13、挑山工
路程多一倍時間卻不多
腳踏實地
奮力登攀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掃”。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3、畫出自己感受深的語句。
教學重難點:
從文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過程:
一、讀題,談話引入
1、齊讀課題,談話引入:這一單元我們一起走進了大自然,得到了很多啟示。記得在《自然之道》中,由于人們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導致成群幼龜受到傷害。自然界的萬物都有它的生存之道,今天,大自然將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大自然的啟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們要善于借助課文導讀中提出的問題展開閱讀和思考,這是學習略讀課文非常重要的方法。
2、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咱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其實是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的.。我們先來學習第一篇《“打掃”森林》。
二、初讀課文。
1、看到《“打掃”森林》這個題目,和我們以前學習過的課文有什么不同?(板書課題)
2、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3、認讀生字詞
遭殃掃帚腐爛土壤
多音字(掃:sǎo打掃sào掃帚)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講述了從前德國有個林務官,一上任就命令護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砍光除盡,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好心辦了壞事,把森林漸漸給毀滅了。
5、哪些段講林務官命令打掃森林,結果卻使森林遭了殃?哪些段講這樣做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把森林給毀了?(1—3自然段4—6自然段)
三、再讀課文,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過渡段。
出示句子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
災難。
(1)這是一個什么句?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私膺@是一個設問句,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什么是“異想天開”?林務官異想天開的命令是什么?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想讓森林變得整潔美觀。)
2、可是事實并不如林務官所愿,自然界有它的生存規(guī)律,再讀課文,找出大自然帶給我們啟示的一句話。
出示句子:原來,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
3、是啊,森林里的這些動植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聯(lián)系的,它們在一起,森林就是這么美麗,一旦破壞這種生態(tài)平衡,森林就會被毀的。你們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前后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郁郁蔥蔥生光禿禿)出示掛圖
四、總結
1、讀了《“打掃”森林》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自由發(fā)言)
。ㄕn文告訴我們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重要性。)
2、小結:同學們,大自然的一些事物都是互相聯(lián)系的。林務官好心辦了壞事,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讓我們一起記住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警示。
五、布置作業(yè)
抄寫認讀的生字詞
板書設計:
“打掃”森林
因灌木砍光雜草除盡好心
果害蟲逞兇森林被毀壞事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畫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第四冊中一篇課文,講的是宋濤、陳丹、趙小藝一起畫畫時,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即“風看不見,摸不著,怎樣畫風?”趙小藝首先動腦筋想出第一個辦法,后來,三人相互啟發(fā),互相激勵,結果他們用不同的方法畫出了風。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于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這一單元,目的是通過課文學習,使學生懂得要勤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開動腦筋,善于合作,敢于創(chuàng)新。
二、設計理念
《畫風》是一篇非常理性的文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如果順著怎樣畫風的思路進行教學,必定使語文課變味而成為思品課。新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強調主體充分參與,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于是,整堂課我們從創(chuàng)設情境入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探索中識字、讀文、體驗、領悟、創(chuàng)造……從而使課堂充滿童趣,充滿生機,充滿智慧。
三、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藝、絲”等上下結構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領會文中三位小朋友畫風的方法,體會他們的聰明、合作,懂得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明白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并能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用恰當的語言描述風。
通過鉆研教材,我發(fā)現(xiàn)七個生字中有6個隱藏在三個小朋友的名字中,于是,就設計了出示名字,用打招呼的方式,讓孩子在不露痕跡中自主地學習了生字 。
在“他們是怎樣畫風的?”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經過試教以后,我做了些變動。原來我讓學生找出句子讀讀,我隨機點擊課件顯示出紅旗飄動、小樹彎腰、風車轉動、雨絲斜斜,但課件看后,學生對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來表現(xiàn)出風的感受并不深切。后來朱老師和金老師提出不用課件,用老師的簡筆畫表現(xiàn)風,再一次試教后,效果果然好多了。
“ 你最想和誰交朋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學生評價三個孩子,其實也是對文本的一種解讀、體驗,再通過朗讀感悟,使學生充分感受到這三個新朋友的聰明之處。在進一步的追問中,揭示出互相啟發(fā)、互相學習的品質正是現(xiàn)代社會積極提倡的好品質。這個環(huán)節(jié)目的是把理性的目標,通過感性的方式,富有個性地達成,從而使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在想象拓展,勇于創(chuàng)新環(huán)節(jié),我剛開始是讓學生同桌說說打算怎樣畫風,在全班交流一下。經過試教后,感覺效果不太好,改為讓學生自己先畫一畫,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畫風的,既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又讓學生感悟到“風雖看不見,摸不找,但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就能表現(xiàn)出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漢語之美之奇之瑰麗。
2。明確閱讀的重要性與個性化寫作的必要性。
二、德育目標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
三、學習重點
感受語文之美,明確學習方法及要點。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熱愛語文學科,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五、課時設計
一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ㄒ唬⿲дZ
同學們好!以后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學習語文。如果同學們在學習上有什么疑難問題,或者在生活中有什么困惑,我都愿意和同學們交流、探討,我希望能成為同學們的良師益友。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課。我主要是和同學們一起來探討什么是語文,怎樣學習語文。
雖說這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我覺得這確實有探討的必要性。因為,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以識記為主,以字詞的積累為主,而現(xiàn)在,我們同學由小學生成為中學生了,由兒童變成少年了,我們就要去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去感悟《離騷》漢賦的氣勢如虹、唐詩宋詞的凝煉雋永、諸子散文的詞彩句麗;去探討那栩栩如生、生動形象的四大名著。
我們有著五千年燦爛的中華文化,學習語文豐富的內涵,他能使你滿腹詩書,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歷史,志存高遠;他能使你心靈純潔,感情豐富;他能使你聰明智慧,善思善辯;他更能使你文思泉涌,筆下生輝。
(二)何為語文
一、問大家一個應該非常簡單的.問題:
什么是語文?(自由回答)組織討論。
二、小結
1、語:語言。語言是最基礎的社會現(xiàn)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利用它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現(xiàn)代語言學要求每個人至少掌握一種語言。進入新世紀,要求更高,升學就業(yè),考工晉級還要考英語。
中國的語言是漢語,我們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就是漢語的基礎,初中的語文課在小學的基礎上加以拓寬延伸,就遠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為了國家的發(fā)展,民族的振興;就近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后面再具體講。
2、文:文字(文學)。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人們交際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古代的人最早以結繩記事,后來逐漸有了六書造字法。我們中國的文字是獨特的方塊文字,每一個字都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學好漢字自然不用多說,寫好漢字更顯得十分的重要。漢字的書寫非常講究,書法就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
3、語文學科:我們今天要學的語文,除了說話寫字(語基及其運用)以外,還包括現(xiàn)代文的閱讀理解、文言文的閱讀理解、寫作等內容。以及聽、說、讀、寫這些基本能力的訓練。
4、語文的性質:語文學習必須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語文是交際工具,它反映生活并服務于生活。語文的使用范圍十分廣泛,它可以深入到整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只要有人活動的地方就需要語文。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處處留心皆學問”(蘇軾審雞頭案的故事),我們也可以說是“處處留心皆語文”(張大千與梅蘭芳的君子小人故事)。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一課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2-17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麥哨教案04-01
四年級下冊語文21課文教案02-28
四年級下冊語文17課文教案02-28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自然之道》教案03-16
四年級人教版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2-30
九年級語文下冊課文變臉教案03-10
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填空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