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案通用(2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下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案1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1、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2、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工具:
多媒體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學生搜集中非友誼的資料。
一、圖片導(dǎo)入
1、出示瀑布、少年、木雕的圖片,讓學生用所學的詞語來形容。
2、今天,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非洲,認識這位賣木雕的少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
2、文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詞語,它出現(xiàn)了兩次,同學們能不能找出來?
3、學生匯報,找出“遺憾”。
4、出示第9自然段,學生齊讀,理解“遺憾”。
三、再讀課文,品讀“遺憾”
過渡:文中,誰在遺憾,為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用橫線畫出相應(yīng)的句子,讀一讀。
1、自讀課文,品讀“遺憾”。
2、誰在遺憾?
生1:少年在遺憾
生2:夫人(“我”)在遺憾。
。ㄒ唬拔业'遺憾”
1、文中直接說到“我為不能把這件精美的工藝品帶回國而感到遺憾”,這句話怎么理解?默讀第3—8自然段,劃出相關(guān)的句子。
2、學生匯報:
生1:因為夫人很喜歡這件木雕,所以為不能買而感到遺憾。
。1)你從哪里看出夫人喜歡這件木雕?
忽然,我的目光停留在幾個坐凳上,說是坐凳,其實是一個卷鼻大象,象背上馱著一塊寸把厚的樹樁。這些坐凳構(gòu)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我捧著象墩,仔細觀賞,愛不釋手。(理解愛不釋手,點名學生演示這句話)
生2:因為木雕是非洲最常見的工藝品,朋友讓我買一兩件木雕,所以我為不能將木雕帶回國而感到遺憾。
。2)夫人為什么不買下這件木雕呢?
正要掏錢購買的時候,我卻猶豫了: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jīng)超重了,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理解心理描寫,反問句,ABB結(jié)構(gòu)詞語,指導(dǎo)朗讀)
。3)男女賽讀第6自然段,感受夫人的心情。
。ǘ┥倌甑倪z憾
1、少年又為什么遺憾呢?你讀懂了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匯報:
(1)少年因為賣不出去木雕感到遺憾。
生1:我讀懂了少年的遺憾,少年是因為賣不出去木雕而感到遺憾。
①你從哪里讀出來?——“買一個吧!”;“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誠懇地說:“夫人,您買一個吧!”
、谏倌暝谡f這些話的時候,他在想些什么呢?點名學生回答,揣摩賣木雕的少年的心理。
、壑笇(dǎo)朗讀,讀出少年誠懇的語氣。
、芊纸M朗讀。一二大組扮演夫人,三四大組扮演少年。
。2)少年因為知道我是中國人,帶不回木雕而感到遺憾。
生2:我讀懂了少年的遺憾,少年是因為知道我是中國人后,買不了這件工藝品而感到遺憾。
、購哪睦镒x出來?——“您是中國人吧?”那少年望著我,猜測道。
、谏倌隇槭裁匆@樣問?
學生匯報:
因為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他希望這個買木雕的客人是他們的朋友。
、邸拔摇笔侵袊,少年是非洲人,我們相隔千山萬水,從沒見過面,怎么可能是朋友?看完這組圖片,你們就會明白了。
、懿シ乓魳,出示圖片,介紹中非兩國人民的友誼。
、荨澳闶侵袊税桑俊鄙倌赀@樣問的時候,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⑥出示ppt,教師解說:
也許少年想到了他村子里唯一一所學校,因為那所學校是中國出資興建的;
也許少年想到了這條坦贊鐵路,因為有了這條鐵路,少年才能來到市場賣木雕;
也許少年想到了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
、咄乐g互相交流,然后點名回答。
、嗍前,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一切,少年此時多么想要彌補我的遺憾啊,請同學們默讀第10—15自然段,看看少年為了彌補我的遺憾,他做了什么?
、嵝〗M討論:為了彌補我的遺憾,少年做了什么?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又是怎樣想的?
討論完,小組長匯報討論結(jié)果。
生1:少年為了彌補我的遺憾,他專門在暮色中等待我。
師:暮色中,少年坐在巖石上,正等待我,此時他在想·····(生回答)。
生2:為了彌補我的遺憾,少年送給我一個一模一樣的木雕小象。
師:少年在送木雕小象給我的時候,他說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呢?
四、拓展延伸,感受“友誼”
(1)齊讀第13—15自然段,理解“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是朋友”兩句話的含義。
。2)小練筆。
、倌x課文,畫出描寫少年言行的句子,讀一讀。
②同桌分角色朗讀少年和“我”的對話,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
、弁ㄟ^這些朗讀,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少年形象?說一說,寫一寫。
五、作業(yè)
1、積累四字詞。
2、夫人回國之后,想到這位賣木雕的少年,想寫一封信來贊美這位少年,請你以夫人的身份,寫一封信給少年。
六、板書
27、賣木雕的少年
“我”——遺憾——少年
木雕“我們是朋友”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案2
一、教材簡說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guī)еz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景色壯觀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風吹拂的夜晚,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也襯托了賣木雕的少年美麗的心靈。本課敘述詳略得當,作者對美麗的大瀑布風光一帶而過,而是圍繞課文重點,將筆墨放在選木雕、放棄買木雕、送木雕等內(nèi)容上。課文還準確而得體地運用了許多四字詞組,要注意讓學生積累并學會使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二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三是積累一些四字詞組,并學會恰當?shù)剡\用。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學情分析
到三年級的學生學情有如下特點:
1、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教過的字能認會寫,但不注重識字方法的習得;還有一部分學生書寫習慣不好,主要表現(xiàn)在字跡欠工整,坐姿不規(guī)范。
2、大部分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由于粵方言的干擾導(dǎo)致一部分學生發(fā)音欠準確,尤其是平翹舌音和前后鼻云母的字音分辨不清;
3、能用朗讀和默讀理解簡單的文段內(nèi)容,本文是一篇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并讓孩子們領(lǐng)會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這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認知水平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要想真正地從人物動作和語言中品味出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是有難度。
教學中教師應(yīng)做到以下兩點:
1、三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引導(dǎo)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和學習本課中較難的生字讓積累四字詞語。
2、由于感受國際友誼這樣的話題,這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認知水平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在教學時,老師應(yīng)該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搜集資料、圖片制作課件,有條件的話也可以讓學生上網(wǎng)查資料,從而更好地為上課服務(wù),使學生感受到國際友情。課上,還要訓練學生的有感情的朗讀,從讀中感悟。
三、總體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能夠正確讀“游覽、名不虛傳、標準”等詞語。
2、積累并運用詞語,欣賞文章語言。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四、重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通過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五、設(shè)計思路
《賣木雕的少年》是一篇敘事文章,這篇課文是學生進行朗讀、積累、發(fā)展語言的很好教材,在設(shè)計這篇課文時我以課標精神為準繩,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對詞句的積累作為一項重要任務(wù),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dǎo)作用,點撥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在課程開始我出示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圖片讓學生欣賞,渲染氣氛,揭開課題,把學生的.情感自然地帶入到課文的學習情境中,設(shè)想在學生處于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時,我讓學生讀課文思考主要內(nèi)容,充分調(diào)動氣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2、抓重點促表達。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并學會恰當?shù)倪\用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琳瑯滿目、栩栩如生等詞語時,我把它們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并且結(jié)合圖片讓學生理解,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填空練習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如栩栩如生這個詞我先讓學生看木雕圖片,讓后找出句子中的位置,說出這個詞是什么意思,最后在結(jié)合具體語言讓學生讀、體會、理解,并運用到說話中。
3、讀中悟情,合作學習!墩Z文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讓學生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我通過“這么美的木雕作者沒有買成我和少年的心情是怎樣的?”這一問題帶學生進入課文學習,讓他們產(chǎn)生求知欲,激起主動讀書的愿望。在教學我抓住面對這一份遺憾,少年是怎么做的呢?讓學生自讀劃出寫少年言行的句子,然后我讓學生選擇自讀、感情讀、齊讀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讀懂,并在讀中感悟,通過一讀再讀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體會非洲少年的美好心靈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4、抓擴展促寫話。三年級作文是作文的起步階段,語文教學中寫話訓練尤為重要,我創(chuàng)設(shè)了讓學生寫話活動,當學生情感達到**時,在他們抑制不住想表達時我拋出話題:“朋友作為朋友,你想對他們說點什么呢或做點什么呢?”請寫在童心留言板上,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宣泄,思維潛能和創(chuàng)造精神得到充分釋放和發(fā)揮。
總之,以讀為本,激發(fā)興趣,引導(dǎo)學生主動學習,感悟到中非人民的友好之情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特點和積累運用語言是我設(shè)計這篇課文的初衷。
六、課時安排以及每課時的教學目標
本課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能夠正確讀“游覽、名不虛傳、標準”等詞語。
2、積累一些四字成語并運用詞語,欣賞文章語言,學習1—6段。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遺憾、一模一樣”等詞語。
2、細讀描寫少年言行的詞句,感悟文理,并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3、通過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三年級語文下冊《賣木雕的少年》教案03-25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shè)計11-02
(優(yōu))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shè)計15篇11-02
六年級語文下冊《頂碗少年》教案03-25
五年級下冊《頂碗少年》語文教案03-08
《賣木雕的少年》三年級讀后感(通用5篇)01-20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1-09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