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通用17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書心得記錄下呢?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書心得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1
如果不是看了眼結(jié)局從而又激起了我的好奇,我想我會開始懷疑我會不會將這本書看完。畢竟童年似乎離我太遙遠了,我無法理解布魯諾為什么那么天真,那么無知,盡管我知道他只是個孩子。
他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富足家庭,從來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和他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在他眼中,最大的痛苦莫過于離開了柏林的美麗世界而來到這個鳥不拉屎的“一起出去”。
但他只是一個孩子,還無法理解這個怪異扭曲的世界。他只是一個孩子,一個有些任性,有些固執(zhí)的善良的孩子。他和她的姐姐不同,他對每個人都充滿了真誠。就像盡管他不能理解瑪麗婭的除了侍從身份外還會有其他的身份,但卻堅定不移的認為她是家庭的一員,不是奴隸,她只是為他們工作而已。
看到他和希姆爾的對話,我心痛了。因為布魯諾的天真無意間傷害了希姆爾。那不是他的錯,因為他對一切都一無所知。但是當看著眼前的這位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卻命運卻完全不同的孩子,小小的希姆爾心里會是怎樣的一番感受呢?
比起生活在蜜罐中的布魯諾,希姆爾的生活充滿了曲折。原本家庭的生活雖不富裕,但很平靜,一家人很幸福的生活。戰(zhàn)爭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苦難降臨到他們的身上,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軌跡。
看著他,不由覺得心疼。小小的年紀已經(jīng)變得像是歷經(jīng)滄桑的老人?菔,虛弱,呆滯。不知道他究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苦難,他的心靈有著如何無法彌補的創(chuàng)傷。天呀,一想到這世上有著無數(shù)個“希姆爾”就覺得難過,這個世界上是什么時候變得如此的瘋狂。
如果我是希姆爾,很可能我會對布魯諾咆哮。我會告訴他他親愛的父親對鐵絲網(wǎng)那邊的人究竟做了些什么,我會告訴他他的國家對他們做了些什么,我會告訴他他們是魔鬼,是惡魔。盡管我知道那不是布魯諾的錯,盡管我知道布魯諾是個善良的孩子。但我希望能夠找出誰來為我所遭遇的一切負責,不管是誰,我只想發(fā)泄。
但看著希姆爾,我為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而羞恥。他從不向布魯諾提起他所經(jīng)歷的苦難,也會盡力掩飾身上時常出現(xiàn)的青腫傷痕。即使在布魯諾背叛他后他也可以一笑了之寬容諒解。
也許苦難使這個孩子變得平靜,淡定,有著不屬于他這個年齡的滄桑。也或許是在殘酷的環(huán)境下變得麻木呆滯,不想去說也不愿去想。
這個結(jié)局實在是太出乎意料,我一直都在想,事情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一個意外,一個巧合,布魯諾的父親間接的殺死了自己的孩子。真是諷刺,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報應(yīng)吧。
但布魯諾不曾做錯什么,他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善良的孩子。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2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叫《穿條紋衣服的男孩》的書。這本書講的是:
1943年夏天,9歲的男孩布魯諾從生活舒適的柏林來到波蘭。他的父親接受了一項重要的新工作,從此成為了一位納粹軍官,環(huán)境的巨大改變使布魯諾感到十分煩躁,他的家人還警告他不要訪問一些被稱作“籬笆”另一邊的地方,那里其實是德國人的集中營。然而,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他經(jīng)歷了一次“探險”,并結(jié)識了“籬笆”那邊的猶太男孩希姆爾。兩個孩子的友情日益漸深。一次,希姆爾帶給布魯諾一件帶條紋的衣服,而天真的布魯諾竟然以為這是睡衣,就這樣,愛好冒險的布魯諾終于混進了“籬笆”那邊想一探究竟,然而就在那天晚上他和希姆爾被關(guān)進一間密封的屋子,在噴灑的毒氣中結(jié)束了他的生命。
看了它,我的感觸很深,我深深體會到了納粹的殘暴與這兩個小孩純真的心靈。善良的布魯諾進入“籬笆”,只是為了幫助希姆爾找到他的爸爸,去為此失去了生命。不論戰(zhàn)爭是激烈,現(xiàn)實是多么的殘酷,孩子們的心都是善良純潔的。因為戰(zhàn)爭讓布魯諾的姐姐變得孤僻,讓母親變得失去理智,讓父親過于繁忙而遺忘了孩子,最重要的是讓那些無辜的猶太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記得有篇文章,講的是德國士兵在和美國士兵打仗時,又一個德國士兵受傷了。美國的一個士兵上前救治,雙方馬上停止了轟打,等美國士兵回到自己的戰(zhàn)壕后,激烈的炮聲,槍聲才響起。這說明什么?這些人們內(nèi)心并不想去殺害其他人,這都是戰(zhàn)爭所逼的!
相信任何人都希望世界是和平的,沒有戰(zhàn)爭,家家幸福平安。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3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講述在二戰(zhàn)期間,德國柏林一個名叫布魯諾的9歲男孩,他的父親是一名司令官,因他父親的工作調(diào)動,全家搬到了波蘭,住進一幢靠近鐵絲網(wǎng)的房子。布魯諾從自己房間的窗戶里看到了一群穿條紋衣服的人。后來因為父母隱瞞自己對他們的了解,姐姐又不理解他,他自己在“探險”時認識了波蘭男孩希姆爾,希姆爾是猶太人,是在鐵絲網(wǎng)背后的男孩。他們成為了好朋友,后來布魯諾為了幫希姆爾找失蹤的父親,在鐵絲網(wǎng)背后消失了。
布魯諾和希姆爾后來去了哪兒?他們走進了鐵絲網(wǎng)背后的世界,和其他穿條紋衣服的人一同被處決了。這本書讓我看見了鐵絲網(wǎng)背后的血腥世界:德國士兵看管著猶太人,他們嘻嘻哈哈,還拿著槍嚇唬人;猶太人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跪在地上,還有的沖著士兵大喊大叫。大多數(shù)人都神情木然,兩眼發(fā)直,就像睜著眼睛睡著了一樣。因為他們失去了家園、家人和他們最美好的東西。到了傍晚,士兵們會驅(qū)趕著部分猶太人列隊前進,把他們趕進一間大房子里等待處決。
鐵絲網(wǎng)的彼端有著男孩兒的向往,可他用自己善良、純真的雙眼,看盡那殘酷的世界;用最美好的想法與友誼對待最殘酷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毀掉了無數(shù)人,讓他們失去所有的東西。如果沒有這場戰(zhàn)爭,猶太人就能擁有更多同胞,德國人也能擁有更多的同胞;如果沒有這場戰(zhàn)爭,歐洲大陸就能保持和平;如果沒有這場戰(zhàn)爭,世界也能和平!
鐵絲網(wǎng)的彼端有著男孩兒的向往,也有著他無法了解的血腥黑暗。通過孩子天真的雙眼,我們可以重新審視那段歷史,審視人性本身。當兩個孩子手拉手走向那個未知的空間,他們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敘述符號,而是停留在那個歷史瞬間的兩個鮮活生命……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4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他叫布魯諾。他住在德國最繁華的城市——柏林。那里有來往的人群,林立的咖啡店、水果店、服裝店和他最喜歡的玩具店。他的家算上地下室和天臺一共有五層樓。家里有父親、母親、姐姐和很多仆人。
在一個特別的日子里,有一個叫作元首的人來到他家作客。于是,他們要搬家了。這是一個多么壞的消息。∷x開那個繁華的柏林,離開那喧鬧的街道和他最喜愛的朋友。他哭過,鬧過,可是毫無用處。所有人都告訴他,他的爸爸受到元首的重用,必將前途無量。他不知道什么叫作前途無量,他只知道他喜歡這里,不想離開這里?墒牵瑳]有用。他們還是搬家了。
新家在一個很荒涼的地方。沒有街道,沒有朋友,甚至沒有鄰居。從他的窗戶向外面看出去,是數(shù)公里的荒地。上面稀稀拉拉地種著幾棵樹。然后,是一個巨大的鋼絲網(wǎng)。鋼絲網(wǎng)里面密密麻麻都是人。他們都穿著同樣的衣服——條紋衣服。后面有一排建筑物。應(yīng)該是房子。他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矮小的房子。他想,那應(yīng)該是房子。
家里沒有人可以陪他玩。只有一個“無藥可救”的姐姐。父親總是穿著筆直的軍裝,接待家里來來往往的軍人。這些軍人都稱父親作“司令官”。他雖然不知道什么是司令官,但是那些軍人都對父親畢恭畢敬,這讓他知道,父親是個很值得尊敬的人。母親整天躲在房間里面,郁郁寡歡。姐姐只會在房間里擺弄那些不會說話的洋娃娃。
偏偏,他是一個喜歡探險的孩子。雖然家人多次警告,不能靠近那個鋼絲網(wǎng)。但是有一天,他還是準備了一些面包,趁著家里人不注意的時候偷溜出去了。他認為,這是一個探險家的氣質(zhì)。
他漸漸靠近鋼絲網(wǎng)了。鋼絲網(wǎng)的那邊是一大片沙地。在那里,他看見了一個穿條紋衣服的男孩。男孩很瘦,沒有穿鞋。坐在鋼絲網(wǎng)的旁邊,呆呆地望著天空。他很高興看見了一個和能夠他一起玩的孩子。但是,鋼絲網(wǎng)把他們隔開了。他們只能夠聊天,和通過鋼絲網(wǎng),用小小的手,把他帶來的食物送給男孩。他不敢和男孩握手,他會以為自己握到的不是一雙手,而是一根枯樹枝。
男孩的名字是希姆爾,來自波蘭,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里面?墒,有一天,他們被迫穿上有星星標志的衣服,然后被趕往這里。這個地方的名字叫作“奧斯維辛”。男孩不知道為什么要搬家。母親被一群士兵帶到另一個地方,他只能夠和父親在一起,和成百上千個孩子和大人在一起。男孩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做苦工。當他想問父親的時候。父親卻不見了。或許男孩是知道原因的,因為那些士兵生氣的時候,總會罵他們:“你們這些骯臟的猶太人!”
漸漸地,布魯諾開始習(xí)慣這里的生活。他甚至忘記了他在柏林的朋友叫什么名字。他每天下午都會來到這里,帶上一些從家里偷來的巧克力或者面包。于是,一年過去了。
父親和母親的爭吵聲不斷從門外傳來。布魯諾捂上耳朵,想念著那個穿條紋衣服的朋友。有一天,父親告訴他,他們要回柏林了?墒牵厝サ娜,只有母親,姐姐和他。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希姆爾。離別的悲傷籠罩在他們心中。雖然他們總是在一起聊天?墒,他們從來沒有一起玩過。在布魯諾看來,這始終是一個遺憾。
現(xiàn)在,他終于鼓起勇氣,要在回家之前,穿個那個鐵絲網(wǎng),幫希姆爾找到他的父親,也要跟自己最好的朋友玩耍。第二天,他像往常一樣,來到了鋼絲網(wǎng)的這邊。他穿上希姆爾準備好的條紋衫,從鋼絲網(wǎng)下部的小洞那里,艱難的穿了過去。鋼絲網(wǎng)甚至刮傷了他的皮膚。他給我希姆爾一個大大的擁抱。他穿著發(fā)臭的衣服,在奧斯維辛里面進行著他驚心膽戰(zhàn)的冒險。他不怕,帶著探險家的氣質(zhì)。他看到了幾十個人住在一個臭氣熏天的小房子里面,臉色蒼白的人在士兵的鞭打下干著苦力,幾十個人搶著一塊面包……沒有找到任何關(guān)于男孩父親的線索。但是,布魯諾迫不及待地想離開這里,因為已經(jīng)很晚了,家里人會等他吃飯。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他不想再呆在這里。雖然還沒有找到希姆爾的父親,他感到很抱歉。但是,他感覺這里的一切,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圍。希姆爾點了點頭,準備跟自己唯一的朋友告別。
就在是個時候,士兵們抽打著一群人,要求他們列隊。當然,布魯諾和希姆爾也在這里面。他們被趕進了一間十分小的房子里面。就像他自己的房間擠了上百個人一樣。突然,房間的門被關(guān)上了。眼前一片黑暗。房間外面的人不知道大聲在說著什么。房間里面的人都默不作聲,仿佛在等待世界末日的來臨。希姆爾給布魯諾傳遞了一個絕望的眼神。布魯諾好像突然間明白了什么,輕輕地說:“很高興能夠認識你,我的朋友!彼麄兪治罩郑]上眼睛。于是,屬于這些人的世界末日到了……
布魯諾不見了。處于盛怒狀態(tài)的父親,找遍了鋼絲網(wǎng)的這邊。最后,他在鋼絲網(wǎng)的這邊,找到了布魯諾的衣服和靴子。一年之后,他又來到這里,發(fā)現(xiàn)了破損的鋼絲網(wǎng)。
我只是復(fù)述了這本書的故事。不能盡善盡美,但是,我還是很想把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全書以一個九歲孩子的視角,看透了生與死。用最純真的眼神,看盡這個骯臟的世界。全書沒有對奧斯維辛的任何評論,沒有發(fā)泄任何不滿的情緒。同樣搬家的兩個小孩,一個在鋼絲網(wǎng)這這邊,一個在鋼絲網(wǎng)的那邊。一個是擁有日爾曼民族的“高貴”血統(tǒng),一個是猶太人。機緣巧合,他們走到了一起。布魯諾的純真,與希姆爾的悲痛。這一切的一切,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讓人看了心酸,看了心寒。
我不是想抨擊過去的德國。我是在為今天依舊存在的種族歧視感到嘆息。
我們同樣都是人,何必要自相殘殺呢?人是最殘酷的動物。我們聲稱要維護生態(tài)平衡。有時不惜殘害其他生物來保護自己。殊不知,人類之間的互相傷害才是最大的。人類同住一個地球,享用共同的資源?傆幸惶,我們共存亡。我始終弄不明白,種族歧視是為了什么?是從哪里產(chǎn)生的。我只知道,我們都是人,是平等的個體。即使你再怎么不喜歡一個人,你都必須要具有作為人的品質(zhì),保持一個向善的心。你可以討厭一個人,你可以不跟他打交道,但是,請你善良地對待他,不要傷害他。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高貴的血統(tǒng),沒有低賤的民族,我們同住一起,共同享受世界賜予我們生活的權(quán)利。種族歧視帶給全人類的傷害是巨大的。鏟除種族歧視和仇外心理,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5
我花了整整一個下午讀完它,然后就是就一股沖動要馬上寫讀后感,非這樣不可。
小說的結(jié)構(gòu)不同于一般的小說,它是由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故事組合而成的,故事之間并沒有按照某種敘述順序排列,看似沒有邏輯關(guān)系,卻在內(nèi)部緊密相連。這大概是作者約翰。伯恩的匠心獨運,試圖模仿一個九歲男孩思維模式,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回憶。但這樣的手法并不影響讀者的理解,相反我們比主人公自己更知道他處在怎樣的世界,怎樣的時代。
主人公布魯諾一個說不清自己父親職業(yè)的孩子,他只能說父親很有前途,元首派給他重要的任務(wù),當然他父親總床這非常炫目的軍裝。父親總是要他和姐姐向他一樣敬禮高呼“嗨!希特勒”,沒錯,他出生在納粹家庭。由于“這是一項重要的任務(wù)”他們必須搬到一個叫“out·with”的地方,一個孩子不懂什么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只是按照近音理解他是“一起出去”。從此布魯諾開始不同往日的生活,他要告別柏林美麗的街道,商店,告別柏林家眾可以不斷發(fā)現(xiàn)的新角落和神秘的小洞。以及他的三個摯友。
布魯諾夢想當個探險家,過去他常常能載自己家里探出點東西,可是“用武之地”在這里他也找不到朋友。他總是通過房間的窗子看見網(wǎng)墻那邊穿條紋一股的人們,他是個天生的探險家,甚至開始探尋很多秘密,比如那片空地是什么地方,它不是農(nóng)場,比如他的父親經(jīng)常到那邊去,他為什么不可以,為什么來家里的人都傳軍裝,而沒有穿條紋衣服的等等。于是他會不顧禁令玩“那個”地方跑去,會趴在父親的辦公室門上偷聽他們的談話。斷斷續(xù)續(xù)的談話,一個小男孩當然聽不懂。他越是覺得要探索清楚。就是這樣的“探險”讓他收獲了一份珍貴的友誼同時卷入無邊的黑暗。
布魯諾度過的數(shù)告訴他,探險家載大多數(shù)情況下,發(fā)現(xiàn)早已存在卻不為人知的事物像美洲大陸,其他時候發(fā)現(xiàn)的東西還不如不發(fā)現(xiàn)就像櫥柜里的死老鼠。網(wǎng)墻那邊的朋友希姆爾屬于前者,至于“后者”好心的作者沒有讓他發(fā)現(xiàn),當讀者心知肚明。
希姆爾是個穿條紋衣服的男孩于自己隔著一道網(wǎng)墻的朋友,除此之外他比自己更瘦弱。布魯諾眼中的朋友就是這樣。但在成人的眼中這一堵墻是劃分的是兩個世界,這兩個孩子一個是納粹小孩,一個是猶太小孩。但是它阻擋不了純真的友誼,依稀看到兩個孩子隔著網(wǎng)墻互相欣賞對方的徽章?尚Φ拇笕藗冑x予這些標志少“含義”啊,孩子完全看不見。直到看完通篇才覺得又更大的諷刺——納粹拼命強調(diào)的優(yōu)等民族沒有讓布魯諾擺脫和希姆爾一樣厄運。他們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在某個同年同月同日接受同樣的命運安排。眾生平等,世上本根本沒有優(yōu)劣民族之分。
終于布魯諾要回柏林了,他要在離開前來個終極探險,他要爬過網(wǎng)墻下的空隙和希姆爾真正玩一次,以前他每提出一次都被希姆爾拒絕,而這次希姆爾也因需要布魯諾幫自己找父親而答應(yīng)了,要到網(wǎng)墻的這邊就要打扮成這邊的人。是的,他要穿上條紋的衣服扮演“穿條紋衣服的男孩”。這不禁讓他想起每年圣誕和祖母排話劇時,祖母總能找到合適的演出服裝和道具。
看到這里,我突然停下,意識到這可不是圣誕演出,穿戴的不是道具服裝,那有可能是死神的枷鎖——條紋衣服。無努力祈禱希望故事不是按照我的猜想繼續(xù),但是情節(jié)不可遏制的發(fā)生了,布魯諾爬過網(wǎng)墻,最后的最后布魯諾失去了消息。
故事戛然而止,是的不能繼續(xù)。讀者不想看見布魯諾卷入屠殺,我也不想看見布魯諾回到柏林,如果他的生命繼續(xù),當他了解一些黑暗后,他和希姆爾的友誼嗨回純真繼續(xù)?事實上,他只要在大一點,長到比他大三歲的姐姐的年齡,他就會了解這些,12歲的格雷特爾告訴弟弟那邊的人叫猶太人,那網(wǎng)墻是防止他們過來的。盡管她未必了解什么是猶太人。
讓最純潔的東西保留就是停止時間,讓他們一直定格在最美好的9歲。
除了主人公,小說涉及的很多人物如父親,科特勒中尉,姐姐他們曾經(jīng)都是善良,充滿童趣的人,被納粹弄得殘暴起來。這是心靈上的腐蝕。帕威爾,希姆爾曾經(jīng)又良好的職業(yè)和家庭卻被弄得像囚犯。這寫都是些小細節(jié)體現(xiàn)。這是肉體上的折磨。
《穿條紋一衣服的男孩》是給成年看的童話。它不是個復(fù)雜的故事,光看了書名就可判斷它的悲劇性,就算老早就猜出結(jié)局,即使,心理準備了這么久,讀完后,心理還是堵得慌,像挨了一記悶棍!
其實沒有消息,大概是他們沒死,逃到了沒人找到他們的地方,像希姆爾的父親。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6
對于二戰(zhàn),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一次次地回望,通過歷史書上的文字、黑白的紀錄片、灰黑色矗立的墓碑來了解過去,了解那個壓抑而瘋狂的年代。
揭露猶太人大屠殺的電影不少,諸如《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等都是震撼人心的作品。然而因其視角的與眾不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才能給人以獨樹一幟的靈魂叩擊。
在一個8歲的男孩眼里,世界是怎樣的?年幼的布魯諾所看到的,是藍色蒼穹中的黑煙,是廣闊天地中的“農(nóng)場”,還有他固執(zhí)認為玩“數(shù)字游戲”的“條紋睡衣”。童稚的眼光與冰冷的現(xiàn)實交替閃現(xiàn),讓那些殘忍變得觸目驚心。
“在黑暗的理性萌發(fā)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遍_篇引用英國詩人約翰·貝哲曼的這句話,為電影奠定了基調(diào)。
影片開頭的一個細節(jié)讓我印象深刻。在還沒有搬離柏林時,布魯諾和伙伴們在大街上瘋跑,張開雙臂作出飛翔的樣子,興奮得大喊大叫。在衣著鮮麗的小男孩身后,一個蒼白瘦弱的婦人正在士兵的呵斥下被推搡上卡車。一車的人神色凄惶無助,然而布魯諾只是興奮跑過,盲目的嚷著“Goodbye,Jews”(再見猶太人)。也許他只是熟視無睹,也許我們不能指望8歲男孩的同情心。
即便如此,孩子就是孩子,他們能以清澈的眼光分辨人性的善惡,即使一直被教育“猶太人都是惡魔”,布魯諾也依然純真地與薩穆爾玩耍,友好地對待為他包扎的猶太老人。孩子所代表的良知深深地折射出現(xiàn)實的丑惡,冰冷的殘酷在稚氣的眼睛里粉飾太平,然而這樣滑稽的扭曲,落在旁觀的我們心上才變得令人羞愧,忍不住想要逃離。
“有時候,時代太殘酷了,你閉上眼,不忍注視!
影片的最后,瓢潑的雨聲里撕心裂肺的哭喊逐漸歸于沉寂,鏡頭定格在一排排“條紋睡衣”上,無言的控訴在黑暗中回響。大概所有人都想過讓布魯諾不要死。然而在我看來,若不是這個結(jié)局,這部電影就沒有意義了。悲劇因缺憾而美麗,這種凄美因而動人心魄。
戰(zhàn)爭是人類文明的罪惡。文明已經(jīng)無力去替哪些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們祈禱,唯有不斷地回望過去,才能阻止那些恐懼與悲傷出現(xiàn)在屬于我們的未來。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7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通過一個孩子的眼睛來講述二戰(zhàn)中德國集中營中的情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那個特殊的年代。質(zhì)樸的文字呈現(xiàn)了過去歷史上這一段黑暗的歷史過程,沒有道德上的批判,僅有兩個孩子的真誠對話與友情,以童書的方式完滿了一段殘酷的歷史。那些殺戮和令人難以直視的鮮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的是如此光陸怪離和有趣,但越是如此越是讓人痛苦得難以遏制。
布魯諾的父親是一名納粹軍官,奉命作為司令官接管一處猶太集中營。于是舉家搬遷到了離集中營不遠的郊區(qū)居住。在此他發(fā)現(xiàn)離家不遠處有一個奇怪的地方,那里的人全部穿著藍色條紋的睡衣。
布魯諾很快就厭倦了小小的庭院并發(fā)現(xiàn)了一條秘密通道,它通向原野,卻被猶太集中營的鐵絲網(wǎng)壟斷。在鐵網(wǎng)的另一端,他遇到同樣是8歲的男孩什姆兒,一個猶太人,穿著藍色條紋的睡衣。
起初布魯諾以為藍色條紋的睡衣是用以游戲的服裝,他對鐵網(wǎng)里的世界好奇,對什姆兒感到好奇,他天天來到這個鐵網(wǎng)跟前與他的朋友會面,有時帶著美味的食物,有時帶著心愛的足球。他們不知不覺地成為了好朋友。
而日常平靜的生活是虛假的,年輕英俊的副官,會突然對猶太人大發(fā)雷霆,和藹可親的父親,制定了屠殺猶太人的毒氣計劃,曾經(jīng)被布魯諾認為是樂園的農(nóng)場,只是一網(wǎng)之隔的人間地獄——甚至不屬于人間。那個曾經(jīng)是醫(yī)生的剝土豆的猶太老人,最后死在士兵的拳打腳踢之下,只是因為打撒了酒。美麗的媽媽面對丈夫如怪物般殘忍的時候,那樣痛苦和歇斯底里的叫喊,她知道那是罪惡。
布魯諾并不知曉這黑暗的一面,他以為他的父親有善待這些猶太人。他為了幫助什姆兒尋找爺爺而換上了條紋睡衣溜進了地獄,正是一個雷雨天氣,一群猶太人,包括布魯諾和什姆兒,被驅(qū)趕到了一處房間,被命令脫了衣服,這時,有人樂觀的說,別擔心,只是洗洗澡而已。布魯諾也單純地認為,這是避雨。然而再也沒有人從那個房間走出來。布魯諾的父母終于發(fā)現(xiàn)了秘道,循跡找到了集中營,父親看到的是毒氣室作業(yè)的結(jié)束,發(fā)出一聲絕望地呼喚,母親在外面撕心裂肺地痛哭起來……
當兩個男孩握緊彼此的手,安然待在毒氣室的時候,我的心中暗暗流動著感動和傷懷。他們面對整個世界的單純和外面的黑暗殘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圍墻鐵絲外的媽媽和姐姐跪在地上哭,司令官父親無能為力地呆滯著。毒氣室里永遠消失了單純的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們。
我突然意識到和平是多美麗的一個字眼,原本世界就應(yīng)該如兩個男孩間的友誼那么簡單。不論是文化差異還是種族隔閡,都阻止不了人們交流和進步。但當戰(zhàn)爭的槍口指向無辜的人們時,不論是怎樣的血統(tǒng)還是多么被推崇的種族崇拜都比不過那一件條紋睡衣,結(jié)果都是鮮血淋漓。它將毫不留情地阻隔人類交流、進步,人性在他面前不堪一擊!
和平,多么美好的字眼,更夠給天底下所有渴望幸福或正在享受幸福的人以福澤。希望這段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痛的經(jīng)歷能帶予我們對和平的渴望以及追求,種族、宗教的差異不再引起戰(zhàn)爭與屠殺、硝煙與血腥。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靈魂能夠得到救贖。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8
這是一個8歲小男孩的故事,他正處在對凡事都充滿無限好奇心的年齡。“冒險家”的人生理想賦予了布魯諾獵奇且沖動的個性,布魯諾和鐵籠墻里的“猶太”小男孩成為了好朋友。布魯諾在他的天真的孩童世界中沒有所謂的階級和種族之分,他認為營地是一個好玩的地方,甚至他將錄像中標榜的“快樂營地”和他眼前的一陰一涼的世界相對比,相契合。他對穿條紋衣服的傭人充滿好奇,對小伙伴衣服上的號碼很是困惑。終于,他在父母的疏忽和自己屢次慣性使然的冒險經(jīng)歷驅(qū)使下他進入到了營地內(nèi)部,等待他的卻是意想不到的噩運。
毋庸置疑,小男孩的結(jié)局是可悲的,甚至至死他都不是很清楚自己成了政治屠一殺的殉葬品。當他真正的踏入到了營地的內(nèi)部空間,才發(fā)覺自己已經(jīng)無法回頭。小男孩的悲慘命運也許也正是由于他本身的獵奇心理和生存環(huán)境所導(dǎo)致。他的天真,他的勇敢葬送了他幼小的生命。
影片也側(cè)面的刻畫了小男孩布魯諾的父親為首的政治軍閥的殘忍政策,對猶太人集體迫害的歷史從一個孩子眼中模糊的展現(xiàn)。當然在人道喪失的那個年代,影片也是有一些人性的描寫。小男孩不愿意學(xué)習(xí)關(guān)于獨一裁的教育,小男孩的母親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丈夫的所作所為內(nèi)心罪惡感的加深。
故事的結(jié)局很凄涼,多少也有些意外,影片在小男孩母親和姐姐的呼喚痛哭下和父親的絕望氣惱中結(jié)束了。在關(guān)押猶太人的營地中依然有許多數(shù)不清的條紋衣服靜靜地等待下一批新來的受難同胞的到來。
這部電影同樣和《美麗人生》,《鋼琴師》等出色的影片一樣將視角定位于小人物的個體命運發(fā)展上面,以小見大,對戰(zhàn)時小人物命運的體恤比大場面的戰(zhàn)爭刻畫更能觸一動人心。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9
一個德國軍官的孩子—八歲,叫布魯諾。
一個生活在如牢籠般集中營的孩子—也是八歲,叫希姆爾。
兩個身份迥然不同的人,因緣巧合之下,命運竟奇跡般交集了。他羨慕他的自由(布魯諾純真的以為希姆爾是自由的),他羨慕他不是猶太人。悲劇就這樣產(chǎn)生了。
希姆爾是個猶太人,生活在集中營,沒有人身自由,只能選擇與大人們一起干活。他吃不飽,只能穿帶有標志性的衣服—條紋睡衣。其實他也有一個幸福的家,至少有一個令他自豪的爸爸。
布魯諾生活在一個納粹軍官家庭,生活優(yōu)越,向往和同齡孩子的游戲和友誼,是一個愛探險,向往快樂的純凈孩子。他曾經(jīng)天真的問過父母,為什么煙囪里會有難聞的濃煙,為什么“農(nóng)民”要穿條紋的衣服,為什么穿條紋睡衣的老人不見了,沒人告訴他正確答案。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他開始了一次“冒險”,遇到了希姆爾。他慶幸又有了新朋友,孰不知他美好的人生就要踏上終點,畫上一個悲慘的句號。
盡管布魯諾出賣過希姆爾一次,但事后兩個純潔的孩子依然和好如初。當希姆爾為了尋找他的父親時,布魯諾毫不猶豫地換上了條紋服,跟希姆爾一起爬進了集中營。在尋找時,他們被發(fā)現(xiàn)了。士兵哄騙他們要他們洗澡,這兩個八歲的孩子信以為真。在黑色的毒氣撲面而來時,他們在害怕、在顫抖,但他們兩個人的小手緊緊握在一起,互相安慰。門外堆滿了那些所謂的條紋睡衣,有布魯諾的,有希姆爾的,有……
他們只有八歲,在這罪惡的地方,讓不懂世事的他們提前離開了人世。臨死前布魯諾睜著那寶石藍般的大眼睛,看上上面,膽怯、迷茫、害怕,讓他與他緊緊相握?杀氖,直到最后一刻,布魯諾還以為自己只不過是在做一個游戲,最后留下無助的母親和絕望的父親。
看到一半時,我曾想到二三十年后兩人相見重溫舊情的情景,可是我萬萬沒想到一個孩子,在他還未開始用理性去思考世界之前,就被無情地奪走了生命;我更沒想到的是這殘忍的導(dǎo)演還沒讓這小男孩吃面包就死了。
這是一段塵封已久的故事。他們不應(yīng)是戰(zhàn)爭的犧牲品,他們都有一個家。家里有愛著他們的人,也有他們愛著的人。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10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引人深思的電影,講的是二戰(zhàn)時期德國男孩布魯諾結(jié)識了猶太男孩希姆爾,兩人結(jié)成好友,最后悲慘地死去。
最令我感動的鏡頭是看到布魯諾他們被趕到毒氣室時,兩個好朋友手握著手,安詳?shù)匦χR轮鴨伪〉膬蓚人還在打著抖,單純地相信一定會過去,令我難忘的還有他們那兩雙充滿童真的、藍色眼睛?吹竭@里,豆大的淚珠滾動到我的臉頰,我感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
“為什么?”我不停地問,為什么這一對天真的孩子又成為了納粹扼殺猶太人的又一祭品。扼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德國人對孩子的“洗禮”,讓他們從小心里充滿憎恨、邪惡,讓多少孩子失去了童真。如果布魯諾長大會成為一個戰(zhàn)爭販子、一個殺人機器,那還不如讓他懷著“童真”死去,保持永遠的天真無邪。戰(zhàn)爭可以扼殺這對好朋友,但扼殺不了純潔的童心和他們那深深的友誼!來吧,手握著手,去到天堂。一個想成為探險家的男孩他有錯嗎?難道懷著純真有錯嗎?不,不,他沒錯,是戰(zhàn)爭的錯!
如果沒有戰(zhàn)爭該多好呀!這對好朋友一起上學(xué)、一起分享美食,一起笑著拍球,甚至一起進入夢鄉(xiāng)。如果沒有戰(zhàn)爭,這對純真的孩童就不會死,他們的父母也就不會擔心,不會死亡!他們一定會一直懷著一顆充滿愛的心直到死去。
讓我們反對戰(zhàn)爭、反對殘忍,充滿童心,直到……永遠。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11
這是一部描寫戰(zhàn)爭的電影。影片一開頭,醒目的希特勒標志和一大批軍官氣勢洶洶的押著猶太人,迅速與小主人公布魯諾把自己當做飛機,快樂的跑回家的場景形成鮮明的對比。我知道,殘酷的戰(zhàn)爭會奪去孩子的快樂。
因布魯諾爸爸的原因,全家搬到鄉(xiāng)下,在那里,布魯諾沒有同齡朋友,只得自己找樂子:下棋,造秋千……一個偶然的機會,布魯諾認識了一個猶太人——希姆爾,并和他成為了朋友,幾乎天天都要去營地找他,給他帶吃的,玩的。有一次布魯諾給希姆爾吃的,配一個士兵發(fā)現(xiàn)了,布魯諾卻說是希姆爾自己吃的,結(jié)果希姆爾被士兵懲罰了。因為這個關(guān)系,布魯諾在與希姆爾告別的時候,他突然下了個決心:要幫希姆爾把失蹤三天的爸爸找回來。正當布魯諾鉆過圍墻時,天空烏云密布,接著就是一陣悶雷,不言而喻,最可怕的事情要降臨了。兩人正四處尋找時,被眾人擠進了毒氣室,在哪兒,布魯諾和希姆爾緊緊地握著對方的手,他們不知道接下去將要發(fā)生什么,他們以為雨停了,就可以回家了。然而,抬起頭時,一股黑色的毒氣正彌漫下來……
震撼人心的結(jié)局像一劑充滿猛藥的針筒狠狠的刺痛了我心靈的最后一道防線。
猶太人是無辜的,孩子更是無辜的,我們總是在說戰(zhàn)爭是在毀滅人性,戰(zhàn)爭的結(jié)局只能是鮮血淋漓,然而,戰(zhàn)爭總是像瘟神一樣揮之不去,到底還有多少人在戰(zhàn)爭中妻離子散流離失所,數(shù)不清。
戰(zhàn)爭,你有永遠結(jié)束的那一天嗎?不是過個幾十年再爆發(fā),而是,永遠永遠……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12
一直喜歡看有關(guān)二戰(zhàn)的電影,特別喜歡看打德軍的二戰(zhàn)片,說不出理由的喜歡,幾乎我看過的每一部這種類型的電影,都沒有讓我失望。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八歲男孩布魯諾視角去看戰(zhàn)爭,簡而言之,這是個很好的故事,是個會讓人痛心、催淚的故事。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和視覺?赐暧捌,一股惡寒爬上心頭,讓人壓抑的難受,令人窒息。八歲男主布魯諾母親的憐憫和兩個小孩子純潔的友情(兩位小演員演得非常棒),小孩子的天真與納粹軍官兇殘形成強烈的對比。整部影片都沒有直接去拍攝戰(zhàn)爭,卻更能讓人體會到納粹軍官的殺人不眨眼的血腥和兇殘,更加震撼人心。
為了不劇透,我只寫一點有關(guān)父母教育孩子的觀后感。
在一個人的童年,父母教育孩子,盡力去保護孩子的童真,少一點理性,這點是對的。為了保護這份童真,父母甚至是用了欺騙和虛假的手段,如電影里的男主角的父母,把猶太人的集中營說成農(nóng)場,為了納粹的政治宣傳需要,拍的集中營里幸福生活的模樣,被八歲的男主好奇偷看了,八歲的男主真的相信了他父親是在為了讓全世界人民幸福快樂生活而努力工作……給自己的孩子人為營造在一個健康快樂的環(huán)境,也許真的沒有錯,讓自己的孩子的童年遠離殘酷的現(xiàn)實,把現(xiàn)實虛構(gòu)成美好,很多二戰(zhàn)電影都這樣拍的,而且都拍得很棒!然而……
一個是戰(zhàn)爭中的'童真,另一個是童真眼里的戰(zhàn)爭。
真相和理性,應(yīng)該從幾歲開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一部值得復(fù)習(xí)的電影。
無論你之前是什么人,換上條紋睡衣,人與人就沒有區(qū)別了。這場戰(zhàn)爭猶太人是悲劇的主角,而戰(zhàn)爭的殘酷,對于普通德國百姓,依然是悲劇的人生。
看完電影,更加珍惜和平!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13
再一次看《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這部二戰(zhàn)電影,心里頭有點堵,而每次看內(nèi)心都是會感到無比的沉重,從頭到尾,電影呈現(xiàn)的都是一種壓抑的氛圍。
男孩布魯諾有一頭柔軟的棕發(fā)與一雙湛藍的眼睛,像天使一樣可愛,其本質(zhì)天真也善良;布魯諾的姐姐雖然只有12歲,但由于所受的教育與個人性格的影響,她是激進的`、冷血的,盲目相信“猶太人都是不好的”。這兩個孩子,一個隨了母親善良怯懦,一個則隨了父親的冷酷強硬。在布魯諾眼里,沒有種族分別,他看到的只是“農(nóng)場”里“有些奇怪”的人而已,但姐姐卻知道那是猶太人的工作集中營,并且敵視著猶太人。布魯諾和他的母親搬了家之后并不好過,雖然吃住優(yōu)渥,但內(nèi)心是痛苦無奈的。
布魯諾雖然善良,但在兇狠的副官面前他還是選擇了獨善其身撒了謊,不顧這會給小男孩帶來什么樣的后果,而后他也后悔了,去找小男孩坦白自己的錯誤期望能夠得到原諒。為了彌補過錯,當他聽到小男孩的爸爸不見了之后便一心要幫忙,在臨走前的幾小時特意趕去集中營挖了個坑好進去找,沒想到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面對著眼前的焚爐,兒子被毀在了自己的工作中,布魯諾父親的心情該是悲痛且復(fù)雜的。
集中營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輔一出場,便是蒼白羸弱的,他皺著眉頭,一臉沉重,絲毫沒有該有的屬于孩童的活潑、就像布魯諾那樣整天尋思著有什么好玩的無知。其實“穿條紋睡衣”的不僅指集中營里的人、那個猶太男孩,布魯諾也是穿著條紋睡衣的,只不過是色澤的黯淡不同,所以最后兩個男孩的結(jié)局由此可見一斑。
從這個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輝與卑劣,光輝在于布魯諾與小男孩的手在最后一刻緊緊相牽,他們的友情是純潔美好無瑕疵的,而卑劣則在于布魯諾的父親他們不將猶太人當人看任意對他們?nèi)蚰_踢、布魯諾的那次選擇獨善其身,與集中營里一個老男人明明看出布魯諾與他們的不同(集中營里的人都剃了光頭而布魯諾仍然是長發(fā))卻一聲不響。
同樣題材的電影,《美好人生》側(cè)重于前半部分的描繪父親幽默樂觀性格,前戲太多使后半部分稍顯不足,但影片所呈現(xiàn)的父愛實在感人,小男孩的人生在父親的保護下的確十分美好!洞l紋睡衣的男孩》以孩子的視角來審視二戰(zhàn)的殘酷,令人深思,布魯諾對友情的渴望與周圍的冷漠氛圍格格不入,他雖然也被保護得好,但多了那么一分自由與天真,害了自己。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14
我們是不同的種族,來自不同的國家,身處不同的環(huán)境,可是,我們都是孩子,我八歲,你也八歲,這是我們最大的共同點,一句hello,跨越了世俗的等級與仇恨,就這樣,我們認識了。隔著鐵絲網(wǎng),兩個不同世界的我們一起說話,一起玩耍,我們成為了對方最好也是唯一的朋友。
我們都會有怯懦的時候,都會犯錯誤,可是,朋友,對不起,我們還做朋友好嗎?孩子總是那么善良,那么單純,即使我的朋友對我做了不好的事,還是愿意選擇原諒。我單純的想,幫助你,會彌補自己曾經(jīng)的過失,減少自己的愧疚。也因為我們是朋友,所以更想幫助你。也許在孩子的心里,友情便是他們的全部,沒有世俗的眼光,沒有等級的的觀念,有的只是我想跟你做朋友,想要對我的朋友好。小孩的世界對大人來說是幼稚,但對孩子來說就是全部,他們的純真,會讓多少人羞愧。我們都曾經(jīng)是一個孩子,都曾經(jīng)擁有那份純真,可是,它好像在我們長大的路上,慢慢被我們遺失了。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15
突然間想起一部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挺感傷的。
影片敘述了一個八歲的德國男孩布魯諾隨著父親的升遷,一家人搬到了新家,而在家的不遠處,通過窗戶可以看到一個“農(nóng)場”,還有一些穿著條紋“睡衣”的老人和小孩,煙囪里經(jīng)常會釋放奇怪而又難聞的“黑煙”,其實,那不是什么“農(nóng)場”,而是一個集中營,“睡衣”其實是囚服,“黑煙”是毒氣,而他的父親正是那里最高的統(tǒng)治者。布魯諾曾經(jīng)問過家人,可又有誰能給他真正的答案?在童心的驅(qū)使下,布魯諾偷偷通過鐵絲網(wǎng)觀望那個“農(nóng)場”,在那里,認識了一個同樣八歲的猶太男孩希姆爾,并和他成為朋友。最后,為了幫助希姆爾找到失蹤的父親,布魯諾換上了“睡衣”,爬進“農(nóng)場”,最后二人被抓,在毒氣室,發(fā)生了一場純潔的友誼……
該影片是通過一個八歲男孩的視角觀望這個世界,或許他們永遠都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么的可怕,大人們的想法又是多么復(fù)雜,在他們眼里,連小孩子都能擁有純潔的友誼,而大人們又有何不能?
最后,我想要說的是,和平是最重要的,只要我們還共同存在在這地球上,我們就必須和平,消滅種族歧視。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16
我看著這篇電影,就仿佛來到這位男孩身邊,與他同生共死。
這篇電影就是講述了一位名叫約翰·布魯諾的小男孩是一位德國人,它的爸爸是一位軍官。有一次,他爸爸升職了,被派到鄉(xiāng)下去管理猶太人。于是,布魯諾只好離開了他心愛的伙伴,跟隨爸爸來到鄉(xiāng)下,但是在那里沒有伙伴,他的媽媽只讓他在院子里玩,布魯諾很喜愛探險,經(jīng)常院子探險。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找到了一位正在修車的軍官,向他要一個輪胎做秋千,他跟著一名穿條紋睡衣的猶太人,來到后花園的儲藏室里拿到了一個輪胎,并且發(fā)現(xiàn)只用爬出窗戶,就可來到一片樹林。這片樹林正是布魯諾探險的好地方。可僅有八歲的布魯諾怎么會知道,穿過這片樹林就是猶太人的集中營。他趁大人不注意的時候進了樹林,穿過小溪,看到了猶太人的集中營。正巧一位叫薩廖爾的男孩坐在那。不久就成了朋友,都把自己的心事告訴對方。后來,布魯諾知道了薩廖爾的爸爸已經(jīng)失蹤三天了,希望布魯諾幫忙來找。
第二天,布魯諾也穿著條紋睡衣進了集中營。布魯諾與薩廖爾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堪稱集中營的地方,竟是一座“殺人工廠”煙囪里的黑煙卻是毒氣。后來,布魯諾的爸爸命令把猶太人關(guān)在一間屋子里,往里面放毒氣,他和猶太人都死在這間屋子里。八歲的布魯諾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兇手竟是自己的爸爸。這位布魯諾的爸爸是多么無情、冷酷,布魯諾的死應(yīng)該就是對他爸爸的報復(fù)。 戰(zhàn)爭是多么可怕,不僅摧毀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還讓那么多的孩子無家可歸,甚至失去生命,請杜絕戰(zhàn)爭!遠離戰(zhàn)爭!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 篇17
電影開始之前有一段話: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約翰-貝澤曼)。剛開始我不是很明白這句話,但是從主人公布魯諾的所聽,所嗅、所看的故事里,我認識了那個世界,黑暗的世界:慘無人道地迫害布魯諾爸爸口中“他們根本算不上人”的無辜的猶太人,最后也終將把自己的孩子埋葬在了黑暗里。生命終止于無知的童年,以為被關(guān)進毒氣室只是避雨和洗澡,其實挺好,畢竟不用體驗以后更加黑暗的世界。
這部真實再現(xiàn)德國法西斯迫害猶太人的歷史的電影長度只有90多分鐘,遠遠短于《辛德勒的名單》。但是它遠遠比后者更觸動我的神經(jīng),也許只是因為我剛被現(xiàn)實從對童年的依依不舍中分離出來,所以對布魯諾“嘟嘟嘟”跑著探險這個世界的行為極為有興趣?從柏林街上與里奧等伙伴“嘟嘟嘟”跑著,像小鳥、像飛機,到森林里奔跑著見“敵人”小伙伴希姆爾,布魯諾短暫的童年一直在奔跑中,穿越的表面或為繁華的大街、或為綠意盎然的樹林,背地里卻是血雨腥風,與我們目前所處的世界有得一比。
電影前面部分的演繹已經(jīng)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筆。布魯諾和伙伴們奔跑過休閑的柏林廣場,也跑過了搜查、押解猶太人的軍車,破敗的受壓迫的猶太人生存場景和布魯諾家里的裝修是強烈的對比,可是故事最后,失親愛的兒子的他們家其實和扔滿條紋衣服的“牢房”并無差異。布魯諾的奶奶最有先見之明:“打小我就給你做各式各樣的戲服,你那時就很喜歡盛裝出場。所以你現(xiàn)在也覺得高人一等,對嗎”?只可惜拉爾夫“作為一名士兵”,他的人生便不是關(guān)于選擇,而是關(guān)乎責任。擔起了對國家的責任,卻忘記了自己首先是一名父親,他的言行都被他的孩子看在眼里,如同他長成了他的“父親”。在慶祝晚會上,奶奶娜塔莉哽咽著與閣樓上往下望的兩個孫輩揮手告別,預(yù)示著故事里她也含恨身亡。離開柏林的家的早晨,布魯諾和伙伴玩游戲,有他假死的一幕,只是沒想到,他的生命也很快終止。
布魯諾的生命終止于童年,因為友情,這兩點足以支撐我對人性繼續(xù)懷有信心,畢竟因為他的懦弱,不承認友情而讓希姆爾挨打這件事真的很讓我失望。本來已經(jīng)預(yù)料到他和希姆爾并不能找到希姆爾的爸爸,只是沒有料到他們會被投進毒氣室,留下遺憾。不過故事在此戛然而止,止于錯落著條紋衣服的毒氣室外廳,由明便暗,其實已經(jīng)是導(dǎo)演給觀眾的賞賜。
故事里不得不提的是布魯諾的媽媽艾爾莎,她由一位仰慕自己的丈夫變成婆婆娜塔莉式的母親、妻子,過程那么讓人痛心。拉爾夫曾經(jīng)對他母親說過一句話:在公開場合說不合時宜的話,會給你帶來“trouble”。只是這個惱人的名詞帶給他人的同時也帶給了他自己和他的家人,表現(xiàn)上最鮮明的就是艾爾莎。一直到離開柏林之前,她臉上的笑容是那么迷人、靚麗,可是到了她本以為是美好生活的鄉(xiāng)下,她的笑容只有在聽布魯諾說“I told a lie, I didn’t bring a history book but an adventure one”才再次打動我。其余場景里,她的憤怒、無奈、痛哭流涕逼得我好想和她一起嚎叫和動手,多希望她能一直在秋千上飄蕩著,就到永遠,沒有喪子之痛,沒有對丈夫的懷疑之痛。
電影的電影里,猶太人集中營仿佛是世界上最安詳快樂的地方,但是現(xiàn)實里只有“迫害”。集權(quán)者高高在上,耀武揚威,鞭、皮靴打在猶太人的身上,其實他們自己的人性也在這樣的戰(zhàn)斗里被擊落了。誰才是真正的“連人都算不上”?很明顯的答案。
我們的國家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多少歷史被掩蓋,多少迫害被忘記?我們悲哀得都沒有勇氣為無辜的人拍一部諸如《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和《辛德勒的名單》類似的電影,只能躲在角落或嘲笑、或羨慕他人的勇氣。沉默地活著,迷茫地活著。借用一句話來結(jié)束這篇文字便是:這個世界會好嗎?
答案在每個人的心里,更在每個人的行動里。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
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讀后感范文(通用6篇)06-12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后感01-08
讀《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有感800字01-15
《拯救男孩》讀書心得08-16
《陽剛男孩》讀書心得09-22
穿錯衣服了09-02
《男孩與霸王魚》讀書心得02-08
夢見女人穿皮衣服05-31
立冬的時候穿什么衣服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