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東山再起》的成語典故介紹 推薦度:
- 破鏡重圓成語典故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成語典故大全
成語典故大全1
典源出處
《后漢書·酷吏列傳》:“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董) 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 (劉秀字文叔) 為白衣時,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螂窂婍椓畛。”
釋義用法
東漢初年董宣執(zhí)法嚴(yán)峻,光武帝之姊湖陽公主的家奴殺人后藏在公主家中,捕吏沒法去捉拿。董宣乘公主出門時,攔住車馬,大聲數(shù)說公主的過失并當(dāng)場殺死犯罪的`家奴。后光武帝劉秀讓董宣給公主叩頭賠禮,董宣不從,皇帝叫人強按他的脖子,董宣兩手撐地不肯低頭,于是皇帝稱他做“強項令”。后以此典稱執(zhí)法不阿,不畏顯貴的官吏。
用典形式
【強項】 唐·李白:“赤縣揚雷聲,強項聞至尊!鼻濉て阉升g:“可憐大令雖強項,庫儲搜竭民亦殃。”
【項似董宣】 宋·陳與義:“項似董宣真是強,腹如邊孝故應(yīng) 便!
【董宣強項】 宋·黃庭堅:“張敝憮眉應(yīng)急召,董宣強項莫低回!
成語典故大全2
倚門倚閭:比喻長輩對子女的盼望和懷念。
齊王的`宗族王孫賈,15歲就被召進(jìn)宮當(dāng)齊王的侍臣。他母親很愛他,每當(dāng)他入朝,總要再三叮囑他早些回來。如果他回家晚了,母親就會焦急的倚在門外等他回來。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樂毅討伐齊國,很快攻下了齊國都城臨淄。齊王倉惶逃走,逃到了營城,這天,王孫賈沒有在齊王身邊,聽說齊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尋,因不見齊王,只得回家。
母親見了,問:燕兵來了,你為何不保護(hù)齊王。王孫賈道: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母親非常生氣,說:你每天回來晚了,我會倚在家門口等。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兒了,那你還回家干什么!王孫賈聽后,很慚愧,馬上離家再去打聽齊王下落。
成語典故大全3
典源出處《后漢書 ·馬援列傳》注引 《廣州記》 曰:“援到交址,立銅柱,為漢之極界也!薄端(jīng)注 ·溫水注》引 《林邑記》:“建武十九年,馬援樹兩銅柱于象林南界,與兩屠國分漢之南疆也!
釋義用法漢伏波將軍馬援遠(yuǎn)征交址,在邊界上樹立銅柱,標(biāo)志漢與外國的疆界。后用此典表示建立功業(yè)。
用典形式
【馬柱】 清 ·丘逢甲:“只見螺舟來海外,未容馬柱表交南!
【漢柱】 宋·范成大:“摩挲漢柱愴分襟,邂逅吳船喜盍簪。”
【銅柱】 唐 ·杜牧:“莫教銅柱北,空說馬將軍。”金 ·元好問:“諭蜀相如今老矣,不妨銅柱有新名!
【馬援柱】 明 ·李夢陽:“君不見馬援柱孔明碑,剝落黃蒿里!
【漢將柱】 明 ·陳子龍:“應(yīng)題漢將柱,獨上武王臺。”
【云深銅柱】 宋·范成大:“云深銅柱邊聲樂,月冷珠池海面平。”
【馬援銅柱】 明 ·李夢陽:“馬援留銅柱,王褒祀碧雞!
【伏波銅柱】 清·程可則:“伏波銅柱邈千歲,壯哉爾與同英聲。”
【銅柱伏波】 明 ·沈明臣:“再睹樓船橫海出,更標(biāo)銅柱伏波名!
【銅柱勛高】 唐·劉禹錫:“玉環(huán)慶遠(yuǎn)瞻臺座,銅柱勛高壓海門。”
【鐵柱成千古】 清·黃景仁:“誰標(biāo)鐵柱成千古,卻笑金焦屬下流。”
成語典故大全4
典源出處《揚子法言·吾子》:“或曰,有人焉曰: 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門,升其堂,伏其幾,襲其裳,則可謂仲尼乎?曰: 其文是也,其質(zhì)非也。敢問質(zhì)。曰: 羊質(zhì)而虎皮,見草而說(悅),見豺而戰(zhàn),忘其皮之虎矣。”《三國志·吳書·王蕃傳》注引,《吳錄》:“ (孫) 皓每于會,因酒酣,輒令侍臣嘲謔公卿,以為笑樂。萬彧既為左丞相,蕃嘲彧曰:‘……彧出自溪谷,羊質(zhì)虎皮,虛受光赫之寵,跨越三九之位……’”
釋義用法羊披上虎皮,看起來像老虎,但見到草就想吃,見到豺狼就發(fā)抖。后以此典形容虛有其表,本質(zhì)難掩。
用典形式
【羊質(zhì)】 唐·皮日休:“誰能變羊質(zhì),竟不獲驪珠!
【壯虎皮】 唐·李商隱:“曲藝垂麟角,浮名壯虎皮!
【虎皮羊】 唐·李商隱:“驚疑豹文鼠,貪竊虎皮羊!
【羊儇虎蒙】 宋·蘇軾:“龍因嘗魚服,羊儇或虎蒙!
【虎皮難裹羊質(zhì)】 宋·汪元量:“白茅安用紅錦包,虎皮難以裹羊質(zhì)!
成語典故大全5
典源出處《晉書·劉琨傳》:“琨少負(fù)志氣,有縱橫之才,善交勝已,而頗浮夸。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湟鈿庀嗥谌绱!
釋義用法東晉劉琨 (字越石) 與祖逖同時,為好友,兩人都懷有恢復(fù)中原的`大志,聽說祖逖已先被任用,他就恐怕祖逖趕在他的前頭。后用為鼓舞人奮發(fā)爭先,建功立業(yè)的典故; 有時也泛指先人一著,占先。
用典形式
【先鞭】 唐·杜甫:“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滯留!碧啤じ哌m:“逢時當(dāng)自取,有爾欲先鞭。”
【著鞭】 唐·李白:“一語已道意,三山齊著鞭!彼巍ぬK軾:“成佛莫教靈運后,著鞭從使祖生先!泵 ·高啟:“莫謂著鞭晚,艱難殊未終。”
【著鞭】 唐 ·張祜:“大戰(zhàn)希游刃,長途在著鞭!碧啤じ哌m:
“不嘆攜手稀,恒思著鞭速。” 宋 ·陳師道:“出塵悟解多為路,隨世功名小著鞭。”清·黃遵憲:“著鞭空讓他人先,臥榻一任旁側(cè)睡!
【先我鞭】 宋·敖陶孫:“腰錢跨鶴誰不愿,只有圯下先我鞭!
【后施鞭】 唐·王維:“不期先掛劍,長恐后施鞭!碧 ·元稹:“戴馮遙避席,祖逖后施鞭!
【爭雄鞭】 宋·汪元量:“狂來拔劍斫河水,欲與祖逖爭雄鞭!
【祖生先】 宋·蘇軾:“一醉可以起,毋令祖生先!
【祖生鞭】 宋·范成大:“有意數(shù)從文字飲,何須爭著祖生鞭。”元·薩都拉:“光榮毛義檄,奮發(fā)祖生鞭!泵 ·唐寅:“貧士家無負(fù)郭田,枕戈時著祖生鞭!鼻濉で镨骸胺夂钫嫒f里,快著祖生鞭!
【祖逖鞭】 唐·張泌:“浮生已悟莊周夢,壯志仍輸祖逖鞭!彼 ·王安石:“畏途石棧王尊馭,榮路金門祖逖鞭。”
【著先鞭】 宋·汪元量:“惜哉無祖逖,誰肯著先鞭!鼻濉ね貔i運:“試問今誰健者? 慷慨著先鞭!
【一鞭先著】 清·林則徐:“得脫穹廬似脫圍,一鞭先著喜公歸!
【聞雞著鞭】 宋·陸游:“化蝶方酣枕,聞雞又著鞭!
【祖逖先鞭】 清·符兆綸:“虛說賈生前席召,可憐祖逖先鞭著!
【鞭憂祖逖先】 宋·陸游:“裘嘆蘇秦弊,鞭憂祖逖先。”
成語典故大全6
典源出處《孟子 ·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 使楚人傅諸? 曰:‘使齊人傅之!唬骸积R人傅之,眾楚人咻 (xiu) 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釋義用法有個楚國大夫希望他的兒子學(xué)會齊國話,一個齊國人來教他,許多楚國人卻吵吵嚷嚷,從旁干擾。這樣即便每天鞭打威逼,他也學(xué)不會齊國話。后用此典指環(huán)境不好,正面教導(dǎo)抵不過反面干擾; 也指眾口紛紜,妄加議論。
用典形式
【齊咻】 宋 ·蘇軾:“且欣集齊咻,未敢笑越吟!
【眾人咻】 清·黃遵憲:“優(yōu)孟衣冠笑沐猴,武靈胡服眾人咻!
【眾楚咻】 清·黃遵憲:“豈圖五丁力,竟招眾楚咻!
【忘齊語】 宋·陸游:“久已忘齊語,何嘗解越吟!
【咻已伙】 宋·王令:“奈何眾好殊,未語咻已伙!
【一齊眾楚咻】 清·黃遵憲:“立志不肯隨沉浮,一齊足敵眾楚咻。”
成語典故大全7
戰(zhàn)國時,燕國太子姬平繼承了王位,史稱燕昭王。怎么治理,才能富民強國,燕昭王真感到束手無策。一天,他聽說郭隗善出點子,很有計謀。于是趕緊派人去把郭隗請來,對他說:“你能否替我找到一個有本領(lǐng)的人,幫我強國復(fù)仇?”郭隗說:“只要你廣泛選拔有本領(lǐng)的人,并且要親自去訪問他,那么,天下有本領(lǐng)的人就都會投奔到燕國來! “那么我去訪問哪一個才好呢?”郭隗回答說:“先重用我這個本領(lǐng)平平的人吧!天下本領(lǐng)高強的人看到我這樣的人都被您重用,那么,他們肯定會不顧路途遙遠(yuǎn),前來投奔您的。”燕昭王立刻尊郭隗為老師,并替他造了一幢華麗住宅。消息一傳開,樂毅、鄒衍、劇辛等有才能的人,紛紛從魏、齊、趙等國來到燕國,為燕昭王效力。燕昭王很高興,都委以重任,關(guān)懷備至;無論誰家有婚喪娶等事,他都親自過問。就這樣,他與百姓同事安樂,共度苦難二十八年,終于把燕國治理得國富民強,受到舉國上下的'一致?lián)泶鳌?/p>
【釋讀】甘:甜。一同嘗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有福一起享,有困難一起承擔(dān)。
【出處】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燕策一》:“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
成語典故大全8
【走馬觀花的故事】
唐朝著名詩人孟郊,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相傳小時候家里很窮,但他很有才華,學(xué)習(xí)也非?炭。長大后,他的詩作得很好?墒,他考試當(dāng)官的路卻走得相當(dāng)坎坷,連續(xù)參加了好幾次考試,都未能考中。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孟郊四十六歲(一說四十五歲)的時候,終于考中了進(jìn)士。幾十年的讀書當(dāng)官夢終于實現(xiàn)了,孟郊非常高興。他迅速穿上新衣,騎上馬,在當(dāng)時的京城長安盡情地游玩。玩到高興時,他不由自主地取出筆,很快就寫成了首叫《登科后》的詩。
他在詩中寫道: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意思是說,過去那種貧窮的生活實在沒有值得夸耀的,今天我中了進(jìn)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蕩。我很高興,馬兒也跑得飛快,一天就把長安城的'美景全都看完了。
走馬觀花的成語由此引申而來!兜强坪蟆分羞出了另一個成語春風(fēng)得意。
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孟郊任溧陽尉。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因此有詩囚之稱,不事曹務(wù),還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余慶奏為河南水陸轉(zhuǎn)運從事,試協(xié)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
《登科后》
【走馬觀花的意思】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比喻匆忙或粗略地了解事物或不深入地參觀。
【活學(xué)活用】學(xué)習(xí)上切不可走馬觀花,否則害得是自己。
【妙語點撥】孟郊數(shù)次落第,這次居然金榜題名,以往生活的困頓與思想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郁結(jié)的悶氣已消散不見,心中說不盡的暢快。這種情形好比是一下子從苦海中被超渡出來,登上了快樂之巔。眼前大道空闊,似乎只等他雙足生風(fēng)了。孟郊老來進(jìn)士及第,說明平日里腳踏實地準(zhǔn)備好,等到機會來臨才能牢牢抓住。懷才就像懷孕,時間久了才能讓人看出來。一個人若懷才不遇,整天怨天尤人,喪失進(jìn)取之心,才華也終會泯滅于人世間。
【近義】浮光掠影、蜻蜒點水
成語典故大全9
典源出處
《東觀漢記·卓茂》:“卓茂,字子康,南陽人。遷密令,視民如子,口無惡言!瓡r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縣皆被其災(zāi),獨不入密縣界。督郵言之,太守不信,自出按行,見乃服焉。”又《東觀漢記·魯恭》:“魯恭為中牟令,時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薄逗鬂h書·卓茂列傳》、《魯恭列傳》、《宋均列傳》等亦載。
釋義用法
史書上多次記載,有善政的地方官所轄之境連蝗蟲都不入境侵害。后以此典稱譽地方官吏的善政。
用典形式
【無蝗虎】 宋·蘇軾:“渡河不入境,未若無蝗虎!
【蝗退飛】 宋·黃庭堅:“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飛!
【以政驅(qū)蝗】 唐·白居易:“我聞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驅(qū)蝗蝗出境!
【境外遺蝗】 明·于謙:“境外遺蝗徒擾擾,桑間馴雉自翩翩!
【蝗不入境】 宋·黃庭堅:“平生所聞陳汀州,蝗不入境年屢豐。”
【蝗自識人】 宋·蘇軾:“羨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識人人不識!
成語典故大全10
【成語】 白云蒼狗
【拼音】 bái yún cāng gǒu
【近義詞】 滄海桑田,瞬息萬變
【反義詞】 一成不變,依然如故
【名詞解釋】
“白云蒼狗”之“白云”,
【典故來源】
【作“白衣”,指白云原本像一件潔凈的白衣,轉(zhuǎn)眼間卻變成灰狗的模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語本唐.杜甫〈可嘆〉詩!鳌皽婧IL铩
【成語典故】
唐.杜甫〈可嘆〉詩(據(jù)《全唐詩.卷二二二.杜甫》引)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xùn)|女兒身姓柳。丈夫正色動引經(jīng),酆城4>客子王季友。群書萬卷常暗誦,《孝經(jīng)》一通看在手。貧窮老瘦家賣屐,好事就之為攜酒。豫章太守高帝孫,引為賓客敬頗久。聞道三年未曾語,小心恐懼閉其口。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明月無瑕豈容易,紫氣郁郁猶沖斗。時?烧陶婧揽。说弥镁齻(cè)否。太守頃者領(lǐng)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王生早曾拜顏色,高山之外皆培塿。用為羲和天為成,用平水土地為厚。王也論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曠前后。死為星辰終不滅,致君堯舜焉肯朽。吾輩碌碌飽飯行,風(fēng)后力牧長回首。
【典故說明】
“白云蒼狗”原作“白衣蒼狗”,見于唐代杜甫〈可嘆〉詩。這首〈可嘆〉詩是杜甫感嘆朋友王季友的遭遇而寫的。王季友,唐河南人,雖然家里貧困以賣鞋為生,但仍好學(xué)不倦,遍覽群書。而他的妻子卻因為受不了窮困的生活,和他離婚。后來他獲得李勉的賞識,作了官。杜甫這首詩第一段的'意思是:“天上漂浮的云,原本像一件潔凈的白衣服,轉(zhuǎn)眼間就變成灰狗的模樣。從古至今,人世上各種奇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崩锩嬗卸洹疤焐细≡迫绨滓,斯須改變?nèi)缟n狗”,演變成“白云蒼狗”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現(xiàn)“白云蒼狗”的【書證】如清.姚鼐〈慧居寺〉詩:“白云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造句】
01 人世間的事恰如白云蒼狗多變化。
02 回憶前塵,往事如白云蒼狗般,不禁令人歔欷!
03 如今局勢變化有如白云蒼狗,誰能說得準(zhǔn)明兒會是怎樣?
04 亂世相逢,已屬不易;過去的恩怨,白云蒼狗,今夜休提。
05 少小離家老大回,除了鄉(xiāng)音未改外,白云蒼狗,人事已非。
06 離開家鄉(xiāng)沒幾年,但許多事情的變化已讓人有白云蒼狗之嘆。
07 最近股市行情有如白云蒼狗般,分秒便變個樣,真是拿它沒轍。
08 兩個老朋友碰面,難免聊起兒時種種,才驚覺白云蒼狗,人事全非了。
成語典故大全11
且: 暫且,茍且。過一天算一天。原指沒有長遠(yuǎn)打算。語出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寒號蟲》。
這是個寓言故事: 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四足,有肉翅,不能飛,其糞即五靈脂。當(dāng)盛暑時,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比至深冬嚴(yán)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
(ku)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大意是: 夏天里,寒號鳥看著自己長著一身多彩絢麗的羽毛,非常得意,天天高唱“鳳凰不如我”,什么事都不做,也不準(zhǔn)備過冬的窩。夏天過去了,秋天也很快過去了,嚴(yán)寒的隆冬跟著而來。這時,寒號鳥身上的羽毛脫落了,可并沒有暖和的窩可躲,被凍得渾身發(fā)抖,就像那出世不久、羽毛不豐的`雛鳥,蜷縮著,發(fā)出無可奈何的凄切聲:“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了!故事的結(jié)局是: 不久,寒號鳥被凍死在五臺山山石崖縫中。
現(xiàn)在“得過且過”一般用來形容胸?zé)o大志、茍且度日或勉強維持生計。
成語典故大全12
披荊斬棘這個成語來源于C后漢書·馮異傳》。
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劉秀,起兵初期勢力單薄,參加者生活非常艱苦,有些人因此離他而去。但曾任主簿的馮異卻毫不動搖,堅持戰(zhàn)斗,從不叫苦!,劉秀帶隊伍路過饒陽的蕪蔞亭,又饑又冷,軍士們都支撐不住。晚上,馮異設(shè)法煮了一大鍋豆粥讓大家吃,饑寒頓時消除。后來隊伍來到南宮縣,遇到大風(fēng)雨,上上下下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濕,大家凍得直打哆嗦。就在眾人難以忍受的時候,馮異又設(shè)法找來一些柴草,點起火讓大家烤干衣服,暖和身體;又為大家煮了麥飯,填飽肚子。馮異在艱難處境中做的這兩件事,給劉秀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公元25年,劉秀做了皇帝后,派馮異平定關(guān)中。馮異很好地完成了任務(wù)。當(dāng)時有人向劉秀上書,勸他提防馮異權(quán)重謀反。劉秀不僅不信,反把所上的書送給馮異看,并要馮異不必疑心、害怕。
公元30年,馮異從長安來到京城洛陽朝見光武帝。光武帝指著他向滿朝公卿大臣說:“他便是我起兵時的主簿,曾為我在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掃除了重重障礙,又為我平定了關(guān)中之地!”
朝見結(jié)束后,光武帝賜給馮異許多金銀財寶,還寫了一封信給他。信中說:“我還時時記著當(dāng)年將軍在蕪萎亭端給我的豆粥,在南宮縣遞給我的麥飯。這些深情厚意,我至今還未報答呢!”
這個成語比喻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或前進(jìn)道路上掃除障礙,克服困難。
成語典故大全13
典源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季札) 自衛(wèi)如晉,將宿于戚。聞鐘聲焉,曰:‘異哉! 吾聞之也:’辯而不德,必加于戮!狈蜃荧@罪于君以在此,懼猶不足,而又何樂? 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于幕上。君又在殯,而可以樂乎?’遂去之!薄段倪x·丘遲<與陳伯之書>》:“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釋義用法燕子在帷幕上作窩,非常不牢固,很易墜毀。后以此典形容處境極其危險。
用典形式
【巢幕】 唐·李商隱:“乘軒寧見寵,巢幕更逢危。”清·錢謙益:“卻看人世同巢幕,共笑殘生出箯輿。”
【幕燕】 唐·杜甫:“震雷翻幕燕,驟雨落河魚!
【燕幕】 宋·汪元量:“鵲巢遜與鳩夫婦,燕幕能容雁弟兄!
【巢幕燕】 唐·劉禹錫:“巢幕方猶燕,槍榆尚笑鯤。”宋·葉夢得:“不作巢幕燕,肯從觸藩羝!彼巍り懹危骸熬赐读衷,終異巢幕燕!
【燕巢危幕】 清·張景祁:“鎖甲煙銷,大旗云掩,燕巢自驚危幕!
成語典故大全14
漢武帝幼時,他的姑姑館陶長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兒阿姣許配給他,便半開玩笑的去征求他的意見,童稚的劉徹當(dāng)場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婦,當(dāng)作金屋貯之也!遍L公主大悅,遂力勸景帝促成這了樁婚事。這就是“金屋藏嬌”一詞的來歷。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劉徹這次極到位的回答一方面使他從此贏得了長公主強有力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也注定了西漢王朝未來幾十年的奢糜。
但可憐的阿嬌并沒有等來劉徹許諾給她的“金屋”,貴為皇后的她根本無法讓劉徹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元光五年(前130年),漢武帝使有司賜皇后書,以“惑于巫!睘橛蓨Z其璽授。一場以阿嬌終身幸福為籌碼的賭博式的政治婚姻結(jié)束了。幾年后,阿嬌郁郁而終。
漢武帝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第二任皇后--衛(wèi)子夫。史書上說,武帝去其姊平陽公主家做客,席間去洗手間的時候同前來侍奉的婢女衛(wèi)子夫發(fā)生了關(guān)系。宴會散后,武帝即將衛(wèi)子夫帶回了宮中。然而不諳賭術(shù)的衛(wèi)子夫一進(jìn)宮就輸?shù)镁?-她被風(fēng)流成性的武帝給忘到腦后去了,直到一年以后才得以復(fù)見,子夫“涕泣請出”,武帝憐之,于是再次臨幸,子夫遂有身孕。元朔元年(前128年),衛(wèi)子夫為劉徹生下了后來的戾太子劉據(jù)。母以子貴,同年,衛(wèi)子夫被冊立為皇后。然而到了武帝晚年,宮中發(fā)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劉據(jù)遭誣陷自殺,衛(wèi)子夫雖身為皇后也受到牽連,被迫自盡。這場劉徹自娛自樂的賭博最終以衛(wèi)子夫母子的慘敗而收場。
于是,兩位皇后的悲慘命運使得李夫人有幸成為千年之下陪伴劉徹的唯一一位女性。
這位有“傾國傾城”之譽的女子的確得到了這個男人所能給予的最大限度的眷顧與恩賜,生前死后都榮極一時。但她卻并沒有因此而迷失自己。她的心里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只不過是這個暴躁而花心的男人的一件玩物,是自己家族謀取富貴與權(quán)力的一件工具。一旦有一天,她讓這個男人開始感覺到厭倦,那么所有她和她的家族已經(jīng)得到的,和將要得到的一切,都會在雷霆震怒中化為烏有。身不由己的她從哥哥李延年煞費苦心的譜寫歌曲時開始,就已經(jīng)被當(dāng)成一顆小小的骰子拋進(jìn)了自己娘家與丈夫的賭局之中。在這場巨大的政治賭博中,她隨時有可能會粉身碎骨。從某種意義上講,她是這場賭局中唯一不可能贏的人。
所以,在她臨死的時候,身負(fù)重任的她拒絕了武帝“一見”的請求,甚至武帝“復(fù)言必欲見之”時,她竟“轉(zhuǎn)鄉(xiāng)歔欷而不復(fù)言”,惹得武帝大為不悅,拂袖而去。要知道,這個飛揚跋扈的男人的.一生只有兩次被拒,一次是大宛國君拒絕了他用金馬換寶馬的請求,結(jié)果,狂怒之下的劉徹發(fā)兵十萬,踏平了大宛。然而這一次,他居然被自己心愛的女人,在這種時候,用這種方式拒絕了,這讓他怎能不感到懊惱!就連李夫人的姐姐也感到不安了。但李夫人卻仍十分清醒:“所以不欲見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從微賤愛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則思絕。上所以攣攣顧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見我毀壞,顏色非故,必畏惡吐棄我,意尚肯復(fù)追思閔錄其兄弟哉!”
事實證明,她是了解武帝的,而且很有把握。她死后,武帝以皇后之禮安葬了她。她的家族也得以繼續(xù)“鐘鳴鼎食”的榮華富貴。
我每次讀到此處時,心里總會涌起一股悲傷:一個女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卻不能,或者說是不敢,接受自己丈夫的探視。這是怎么樣的一種悲哀與不幸。∷秊樗募易遐A得了一切,卻唯獨輸?shù)袅俗约。與此同時,作為另一個當(dāng)事人的劉徹,一個事業(yè)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男人,卻迫使自己的女人即使到了生命的彌留之際仍在費盡心機于自己的反復(fù)無常,這又是怎樣的一種尷尬與遺憾呀!從這一點看,他雖然贏得了人生,卻沒有贏回愛情。他一樣也是個輸家。
不過相比較鉤弋夫人,李夫人的遭遇就完全有理由被看作是一種幸運了。因為鉤弋夫人留給后人的完完全全是一種震驚和戰(zhàn)栗。從后來的結(jié)果看,她參加的這場賭博從一開始就完全沒有贏的可能。這個給武帝生下了后來的皇位繼承人的河間異女,居然在武帝臨死前以“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的理由莫名其妙的處死了。
在這一場場以生命為籌碼的賭博中,他們輸?shù)舻碾y道都僅僅只是生命?
成語典故大全15
明末年間,登州府蓬萊城有個非常出名的畫家。他特別喜歡水滸故事,擅長畫梁山好漢。
這一年他得了重病,臨死前只畫了梁山一百零七個好漢,只剩下武松沒畫,他覺得畫武松離不開老虎,可他又不熟悉老虎,所以拖到最后。
他咽氣之前,把徒弟叫到面前說:徒兒啊,我還有武松打虎沒有畫,你要在我死后把畫完成。你一定要到后山上去找到老虎,看仔細(xì)了再動筆,他說完便斷了氣。
徒弟遵照師傅的囑咐,帶著干糧和防身的刀棍便到山上尋虎去了?墒,他找了數(shù)天也沒找到,有些灰心喪氣。
這一天他遇見一個小和尚,說明來意。
小和尚聽后笑笑說:這有何難,你去找只貓不就行了嗎?它倆長得一樣。
徒弟說:貓?zhí)×恕?/p>
小和尚說:畫大一些不就行了嗎?再說,貓還是老虎的師傅呢!你照貓畫虎準(zhǔn)成。
徒弟覺得有理,就回家找了一只大黃貓,照著樣子把虎畫成了。他終于完成了任務(wù),畫成了一幅武松打虎圖,把一百零八位好漢圖掛了出來。
有個文人看了后,在武松打虎圖邊上題詞道:佳作名畫,一百擔(dān)八將個個英雄,唯有武二郎誤把黃貓作虎。
從此,照貓畫虎的'故事傳開了,成了一句俗語,專門形容那些做事不深入實際,敷衍塞責(zé)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一件事情,就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不要敷衍搪塞,對自己要有高要求。還有有機會的時候,要多去見見世面,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與優(yōu)秀的人的差距,才能更好的找準(zhǔn)自己努力的方向。
【成語典故】相關(guān)文章: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成語典故素材12-24
成語典故07-25
塞翁失馬成語典故08-08
吮癰舐痔成語典故01-15
以逸待勞成語典故11-18
暗度陳倉成語典故04-25
廢寢忘食成語典故04-23
江郎才盡成語的典故07-27
披肝瀝膽的成語典故10-12
牛鼎烹雞的成語典故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