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不濟成語解釋
【成語原文】:不存不濟
【標準發(fā)音】:bù cún bù jì
【繁體寫法】:不存不濟
【不存不濟是什么意思】:支持不住,受不住。形容半死不活的樣子
【不存不濟成語接龍】:進可替不 → 不存不濟 → 濟世之才
【用法分析】:聯(lián)合式;作謂語;表示吃不消
【讀音預(yù)警】:注意多音字:濟 ① jǐ 濟寧 濟濟;② jì 救濟 共濟。
【出處說明】: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第七卷:“不存不濟,香肌瘦損,教俺縈方寸!
【對應(yīng)近義詞】:半死不活
【不存不濟的`造句示例】:
閃的個老業(yè)人不存不濟,則俺這養(yǎng)家兒千死千休。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
【不存不濟成語解釋】相關(guān)文章:
興風(fēng)作浪成語解釋03-25
同休等戚成語解釋01-14
酒虎詩龍成語解釋11-05
范張雞黍成語解釋11-06
楚得楚弓成語解釋01-14
馬角烏白成語解釋01-14
你爭我奪成語解釋01-14
撓腮撧耳成語解釋01-14
炮龍烹鳳成語解釋01-14
如運諸掌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