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合集六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xiāng)在貴州,那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在四周都有青山環(huán)抱,空氣清新,景色優(yōu)美。
我家的四周都是青山,最有名的黃果樹大瀑布。這里除了風景好之外,在我們當?shù),各種各樣的習俗是十分有趣的。像新年和元宵兩個節(jié)日。在新年的前一天,每家每戶都會貼上紅紅的對聯(lián);威嚴的門神;各種各樣的“!弊旨艏。在新年那一天,人們會把長長的一串鞭炮從山上鋪到山腳(只鋪四米長)然后點燃,聽外婆說這是和山里的山神一起過年,求山神保佑,來年的田地五谷豐登。在這一天,人們還會做餅、打糍粑、吃長壽菜。整條街都十分喜慶,這一切無疑透露著人們對新年的重視,新年對人們的重要。過了新年,就是又一個高潮――那就是元宵。
元宵在我們那邊,也是一個長輩們重視的日子。在我們那里“元”同“圓”諧音,所以長輩們這一天,就想一家人團團圓圓。這一天,長輩們,還會自己親自包湯圓,她們會在湯圓里包上各種各樣的餡,還會在湯圓里包一些別的東西,像錢、桂圓、花生等,花生預(yù)示吃苦耐勞,就會有好結(jié)果;桂圓圓圓滿滿,則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錢,希盼來年財源滾滾。元宵那天,還會養(yǎng)魚,養(yǎng)一天后放生。為什么不在新年養(yǎng)呢?新年養(yǎng)魚年年有“余”嘛。長輩告訴我:新年吃魚,有了一個“余”,那個時候養(yǎng)魚,兩個“余”就抵消了,就沒福氣了。所以在元宵養(yǎng),就一直有好福氣,又給元宵一個新的意味。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真是應(yīng)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边@句話。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2
做籺是家鄉(xiāng)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農(nóng)歷十二月廿八日這天起家家戶戶開始準備或已經(jīng)開始做了!盎t”是粵西地區(qū)最有特色的一種食品,以高州地區(qū)的最為出名,有點類似北方的糍粑,材料主要有糯米粉、綠豆或黃豆、蝦米仁、花生、木耳、芝麻、香腸或火腿肉、香料等等,做成一個個如半桃子狀的外形,因而又叫它“壽桃籺”,但它風味獨特,食后讓人回味無窮,是本土家居必備的應(yīng)節(jié)食品。
一大早,奶奶就買好了材料,用蔥、豬肉、香菇、木耳放在鍋里翻炒,再加上一點蠔油,餡兒就炒好了。這是奶奶煮了一鍋子沸水,倒在糯米粉上,再用手大力地揉,這米粉會越來越有彈性,吃起來也會有嚼勁。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做。扯一個小劑子出來,搓圓,壓扁,然后用手凹造型,把皮放在手里,舀一點剛才炒好的餡,然后像包餃子一樣,對折回來,捏緊,這樣就捏好了一個。別看它簡單,也是有講究的:餡一定要放飽滿,不能瘦,要裝多點餡,不然太扁會很難看,但也不能裝得太飽滿,會對折不回來的,最好放餡兒放得剛剛好,這樣包的才好看。這就是煮湯籺了。
奶奶除了煮湯籺,還做了一種椰絲花生芝麻餡的甜籺,吃起來甜甜的,這也是小朋友最喜歡吃的,寓意著生活甜甜蜜蜜。
朋友,你喜歡吃籺嗎?歡迎你到高州來!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3
記憶里,家鄉(xiāng)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鄉(xiāng)比春節(jié)還要熱鬧、隆重。
冬至,孩子們的第一件大事是買湯圓,有豆沙餡,綠豆餡的,也有表里如一的白湯圓,第二件大事是買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們,什么“二踢腳”、“竄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搶手貨,有錢人家還會買火箭禮花,冬至前一天夜里,要是看見自家陽臺上有人放煙花,那大人們的往往只會笑罵幾句,隨即打住了。
小孩子歡喜,大人們也忙碌,男人們要自己開車或托人進城采購冬至當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們則在家中制作各類粿品,還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一些小販抓住商機,在市場邊上賣起了小吃,還有人殺雞宰豬,好不熱鬧。
冬至,終于到了。各家各戶傾巢而出,把滿滿一大桌的魚肉、鹵鵝、粿品和豬肉等搬到村子的廣場上,用來拜“老爺”,冬至一整天,山上的幾座老爺廟都人來人往,香火不絕,還有一個從外邊請來的戲班子,在村內(nèi)廣場搭臺演潮劇,小孩子們都在自家天臺上“幫”大人放鞭炮,鞭炮聲一響,村里也算是開始準備過年了。
家鄉(xiāng)的冬至,年年都是熱鬧非凡,咱們村里雖不比城里,卻也要過冬至,而且過得比城里還熱鬧。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xiāng)吉林省汪清縣,是個美麗富饒的小縣城,這里居住著熱情豪放的東北人,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民風民俗。
東北最不同與其他地區(qū)的就要數(shù)房屋了,別的地區(qū)都睡軟綿綿的大床,而東北則睡在那長6至7米,寬3至4米的大硬炕上,據(jù)說有利于腰背。炕下有一條空洞連接著灶臺,燒火時,煮飯和熱炕兩不誤,坐在熱騰騰的坑上吃著香噴噴的米飯,別提多享受了。東北幾乎每家每戶的都有口地窖,規(guī)模也不大,就是用來存放些土豆、白菜類食品。我還經(jīng)常下去探險呢!東北的房屋體現(xiàn)了東北人的性格,根本不分那些廚房、臥室,中間只是一墻之隔而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北的房屋其實沒有客廳,客人來了就把他往炕上招待,絕對會讓你倍感親切。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人,我最愛吃的就是小雞燉蘑菇,還有豬肉燉粉條,相信也是每個東北人的最愛。大概是因為東北氣候偏冷,所以才愛吃這種高熱量的食物吧。,特別是酸菜,絕對口味獨特,獨一無二,每當有客人來時主人都要做酸菜燉排骨再加上味道獨特的小菜來招待客人,保證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不僅東北的美食讓人贊不絕口,東北的“二人轉(zhuǎn)”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獨特的唱腔和奇妙的舞步構(gòu)成了小到十幾歲兒童,大到七八十歲老人的群眾舞臺。每個東北人都“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zhuǎn)”,可見二人轉(zhuǎn)對東北人的影響尤為深刻!岸宿D(zhuǎn)”不用舞臺,不用服飾,隨時隨地都能來上一段,怪不得人人都喜歡。最讓我驕傲的是連小品演員趙本山也來自東北,唱的一手好二人轉(zhuǎn),紅遍大江南北。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東北的這片土地養(yǎng)育了豪爽、不拘小節(jié)的東北人。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文化構(gòu)成了我們美好的中國。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xiāng)體驗獨特的風俗習慣。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5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贝汗(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在這些節(jié)日時,各個地方都進行著自己的'風俗習慣。在我的家鄉(xiāng)中,我最喜歡的風俗習慣,就是端午節(jié)的包粽子。
每當剝開粽葉,晶瑩剔透的三角形的粽子映入眼簾,誰見了不咽幾口口水?吃粽子大家都會,而包粽子卻沒有什么人會。我很慶幸,包過一次粽子。
那一天的端午節(jié),奶奶大清早就去菜場,買來了粽葉、糯米、肉等。東西買回來了,大家就忙開了。奶奶忙著洗粽葉,媽媽忙著洗米、洗菜,爸爸忙著切肉……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開始包粽子了,我發(fā)現(xiàn)包粽子在她們手里十分簡單。我站在那看,自認為很懂,在旁邊指指點點,說著自己認為的方法:“這個要包松一點,那個少放點米,要不然綁不緊……”
幾句下來,媽媽不耐煩了,說:“別吵吵,你來包一包?茨愕降装枚嗪,也體會一下包粽子!甭牭竭@里,我立馬翹起了嘴,自以為事地說:“好啊,來就來。這么簡單的事,難不到我!
看著容易,其實做起來很難。拿著粽葉,我還不知道怎么包。偷偷看著媽媽怎么包,將粽葉卷成甜筒樣,放調(diào)好的米和餡,加一片折的葉子覆蓋在上面,捆綁好。我一步一步學著,憑著股聰明勁,我還真做了一個看起來很不錯的粽子。
媽媽含沙射影地笑道:“不錯,等會兒你就嘗嘗自己的杰作。”
粽子下鍋了,我還特意給自己的粽子做了記號,想著吃自己包的粽子。約摸過了一個小時,奶奶說:“好了,好了。可以吃粽子了!
我趕緊把自己包的粽子拿出來,咦,怎么像個蛋糕一樣,是散開的?
媽媽笑得合不攏嘴,“看你還吹牛啵?做什么事都沒那么簡單的!
從此,做什么事,我不再自以為是、指手畫腳了。經(jīng)過這個事,知道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裝懂,否則就會出丑的。因而,我更喜歡上了端午包粽子這個風俗習慣。
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 篇6
說到中國最受歡迎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大家一定會馬上想到春節(jié)。而在過春節(jié)時,我們一定會履行許多傳統(tǒng)習俗。那么今天,來談一談我們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習俗吧!
到了除夕,不管是在外打工的,還是做生意的,都會趕回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打掃得干干凈凈,貼上了紅紅的春聯(lián)。
在貼春聯(lián)時,一般都有左聯(lián)、右聯(lián)和橫批。人們往往都會在春聯(lián)上寫上吉利的話語,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平平安安,心想事成。有的門前還掛上了大紅燈籠,非常喜慶。
晚飯,擺上好酒好菜,非常豐盛,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平常,大人們不準小孩子這個那個的,這一天例外,我們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吃完飯,就開始發(fā)紅包了。我最喜歡這個了,爺爺奶奶發(fā)紅包,爸爸媽媽發(fā)紅包,哥哥姐姐也會發(fā)紅包。我的癟口袋,一下子就鼓起來了。有了紅包,我可以自己買好吃的、好玩的,當然還要留點慢慢用。
除夕還有許許多多的活動,我們小孩子放小鞭炮,玩煙花,大人們看電視、守歲!氨衤曋幸粴q除”,由此可見,燃放煙花爆竹也是春節(jié)的一大習俗。
在夜晚,那爆竹聲噼里啪啦,那煙花五顏六色,紅的、黃的、藍的……各種形狀,各種顏色,增添了許多節(jié)日氣氛。但現(xiàn)在許多人非法燃放煙花爆竹,給我們的安全帶來了隱患,而且燃放的煙花爆竹還會污染空氣,所以這一習俗已經(jīng)被“禁止”。
初一,是村里拜年的日子,大人小孩都穿上嶄新的衣服。每家都準備茶水、糕點、煙,招待來拜年的人。一般是男的去每家每戶拜年,女的在家招待。
這一天,我都會準備一個袋子,裝水果、零食和煙等,每到一家拜年,都會見人都給零食,都給遞煙。都知道小孩不抽煙,也發(fā)煙,拿回家給大人抽;氐郊,我的袋子里裝得滿滿的,真是小百貨店呀!
接著幾天,是去親戚家拜年,每個親戚家都必到。一年就一次,基本上都要到那吃餐飯。
到了十五,過元宵,吃湯圓。湯圓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芝麻露了出來,試問哪個人不想一口下去,解解饞呢?真甜,真香!
過了元宵,春節(jié)就過完了。大人們開始干活,我們小孩子開始上學了。
【【精選】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合集六篇】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合集7篇04-13
【精選】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合集8篇04-16
【精選】六年級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合集五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