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數(shù)學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小班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教學實錄及反思
【《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教學實錄及反思】
教學實錄
師:請大家欣賞一些我國珍稀動物的圖片,一起說出它們的名字,好嗎?(大屏幕顯示)
生:熊貓、東北虎、揚子鱷、金絲猴、白鰭豚……(學生異口同聲地說)
師:大家說得很準確,說明大家很了解我國的珍稀動物,那么,大家再看這幅圖片,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動物嗎?(大屏幕顯示)
生:不知道。老師,能告訴我們嗎?
師:好吧,這種小動物叫針鼴,它是澳大利亞的珍稀動物,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兩種卵生哺乳動物之一,另一種是鴨嘴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說明文,了解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板書課題)
師:本文的作者是誰?
生:王曉雨。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有誰能讀一下作者介紹?(一名學生朗讀)
師:昨天大家預習課文并積累字詞,請一同學把你積累的字詞寫在黑板上。(一名學生在黑板上寫,然后師生一起正音。)
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三篇說明文,積累了一些學習說明文的經(jīng)驗,同學們想一想,這篇課文我們怎樣學習?(學生沉默,思考問題。)
生:學習說明文,我們要明確文章的說明對象。
師:那么,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它是一篇什么類型的說明文?
生:本文的說明對象是針鼴,是一篇事物說明文。
師:我們還應該學習哪些內(nèi)容?
生1:我們應該了解說明對象針鼴的特征。
生2:還應該知道課文采用怎樣的說明順序。
生3:要找出文章運用哪些說明方法。
生4:要理解文章語言的特點。
師:剛才,同學們談得很好。學習說明文,我們首先要明確文章說明的對象,還要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概括出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理解文章的語言特點。那么,本文的說明對象,我們已經(jīng)知道是澳大利亞的珍稀動物——針鼴,本文是一篇事物說明文,我們還需要研究四個問題,恰好咱班有四組,這樣,一組研究一個問題,可以嗎?(每一組選擇一個本組感興趣的問題。)
師:下面請同學朗讀課文,聽讀時,大家要注意思考本組需要研究的問題,做好圈點批注,然后,四個組進行比賽,看哪一組表現(xiàn)積極,回答問題的準確度高。(一同學讀完課文后,請其它同學評價朗讀。)
師:剛才,同學們聽得很認真,并能夠自覺做批注,這個學習習慣很好。下面以小組為單位,議一議,交流交流,然后拿出成熟的意見。(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適時點撥,必要時參與學生的討論)
師:看到同學們剛才熱烈交流的情景,老師被同學們求知若渴的精神所感動,下面我們各組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班交流,看哪一組表現(xiàn)得最好。被說明對象的特征是說明文的核心,哪組研究針鼴的特點,你們組先說一說吧!
生:“針鼴作為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吉祥物;澳大利亞五分硬幣上刻有它的形象;在整個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跡。” 這說明針鼴是一種珍稀的動物。
師:說得好,那么,針鼴的珍稀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生1:針鼴的形體小,長300---450毫米,寬不到70毫米。
生2:針鼴的身上長有粗硬、尖銳的刺,遇到敵害時,能把身體蜷成一團,使敵人無從下手。
師:針鼴和刺猬差不多,然而,針鼴有什么特長呢?
生1:針鼴善于掘土,而且速度快,所以它除了有時把身體蜷成一團保護自己外,還能夠掘洞逃跑,這是刺猬所不具備的。
生2:針鼴差不多有50年的壽命。
生3:小針鼴是吃媽媽的乳汁長大的。
師:這說明針鼴是哪一類的動物?
生1:這說明針鼴是哺乳動物。
生2:我知道“雌針鼴在繁殖期會生出一個臨時的腹部口袋,交配后兩周會生下一枚蛋,蛋在母親腹部的口袋里孵化,差不多十天之后,小針鼴就破殼而出了。”這說明針鼴屬于卵生哺乳動物。
生3:小針鼴離開口袋后,就到母親懷孕時挖好的護理巢穴中,每天等母親喂它。這時它仍然每隔7天左右回到口袋中去吮吸乳汁。
師:這個“護理巢穴”體現(xiàn)母親對孩子照顧的細心周到,體現(xiàn)母親對孩子的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
生1:我了解到針鼴一般在白天活動,以食蟻為主。
生2:我了解到針鼴冬季蟄伏,能游泳。
師:針鼴還能游泳,真讓人難以想像。
生:我知道針鼴在粘住蟻后的同時,也會吃許多臟土屑。每天吃許多臟土,既幫助消化,又含有稀有元素。針鼴的胃表皮粗糙,吃了這樣豐盛的晚餐,小針鼴長得很快,春夏時一下子大了許多。
師:聽了同學們的發(fā)言,我對針鼴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后,我們還需要分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進而理清說明的順序。該哪一組了?
生:我認為文章是按照邏輯順序來寫的。第一節(jié)寫針鼴只有澳洲有,并曾作為奧運會吉祥物,是為了引出說明對象,突出針鼴是一種珍稀的動物,開篇點題。老師,文章下面的內(nèi)容我還沒看明白。
師:你理解了本文的說明順序,那么,誰幫他完善一下?
生:老師,我認為,二、三、四、五節(jié)主要寫針鼴的外形和特長;六、七、八、九節(jié)主要寫針鼴的生活習性;第十節(jié)主要介紹針鼴的繁殖特點。
師:回答得非常好,那位同學,你聽明白了嗎?(那名同學向老師示意,理解了課文的結(jié)構(gòu))如果把“過河”比作說明目的',那么恰當?shù)恼f明方法就好比 “理想的橋”,有助于把事物說清楚。你發(fā)現(xiàn)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或者說有幾座“理想的橋”)?
生:文章大量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例如,“針鼴的外形和刺猬差不多,長300---450毫米,寬不到70毫米”,“挖土速度快,且比較深,一口氣可挖1.5米左右”,“針鼴一般在白天活動,一天有18小時外出找食”。
師:運用這種說明方法,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呢?
生:準確嚴密地說明針鼴的特點,體現(xiàn)語言的準確。
師:誰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
生1:“針鼴和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針鼴有銳利的爪子,善于掘土。”這句話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這樣寫更突出針鼴善于掘土的特點,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2:“針鼴的爪子十分厲害,像人手又有點像雞爪”一句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生3:老師,我不同意他的意見。(學生驚訝地望著他。)
師:你怎么看?
生3:老師,我認為同類事物之間不能構(gòu)成比喻,這句話應該是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把針鼴的爪子和人手、雞爪進行比較,讓讀者更好的了解針鼴爪子的形狀。
師:同學們同意他的看法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
生4:“針鼴走動速度較慢,如滾動狀,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樣子十分逗人。” 一句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地寫出針鼴游泳時可愛的樣子。
生5:“其速度之快不要說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現(xiàn)代人的工具甚至機器也未必能趕上它。中國的穿山甲也不是它的對手。”一句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通過對比突出針鼴逃跑的速度快。
生6:第五節(jié)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針鼴掘土的速度快。
師:大家的表現(xiàn)非常積極,下面我們再看一下這篇文章的語言有怎樣的特點?
生1:本文的語言準確,例如,第二節(jié)寫針鼴 “長300---450毫米”,數(shù)字的運用非常準確。
師: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必備的特點,誰再談一談?
生2:文章的語言除了準確外,文中運用一些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語言生動,通俗易懂。
生3:文章中一些詞語,例如,“招搖過市”、“絕活”等詞語突出針鼴的可愛,表現(xiàn)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師:剛才,我們共同從四個方面來學習了這篇說明文,希望同們在學習這類文章時,要自覺運用這些方法。
師:世界上不但一些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甚至一些一般動物也面臨被捕殺的危險,假設(shè)中央電視臺有獎征集有關(guān)保護動物的公益廣告詞,你也來參加這個活動試一試吧!
生1:請保護動物,它們是人類的朋友。
生2:地球上如果沒有動物,那將是一個沒有活力的世界。(學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生3: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不要肆意捕殺它們!
師:大家的廣告詞都非常精彩,動物本無罪,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館里才見到今天的動物,請珍愛生命。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播放中央電視臺保護動物的公益廣告,學生受到強烈的震撼。)
師: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把學習說明文的方法運用到閱讀說明文的實踐中去,從而更好地掌握這種方法;同時我們也對保護動物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自覺地保護動物,從我做起。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感覺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首先,在教學中教師積極開發(fā)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課程資源,恰當?shù)剡\用圖片聲像等資料,使學生獲得對針鼴的清晰直觀的印象,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其次,關(guān)注學生已具有的學習經(jīng)驗和體會,引導學生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儲備,自覺運用已經(jīng)學到的學習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閱讀的實踐中實現(xiàn)認識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使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第三,通過設(shè)計中央電視臺有獎征集保護動物的公益廣告詞這種活動形式,體現(xiàn)教學設(shè)計的創(chuàng)新,既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又使學生提高自覺保護動物的意識,達成三維目標的整合。
【《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教學實錄及反思】相關(guān)文章:
《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課文06-12
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全解04-12
《變臉》教學實錄及反思05-05
《天鵝的故事》教學實錄+教學反思?05-05
《孤獨之旅》教學實錄及反思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