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挑燈籠散文
中國的南北習俗雖說千差萬別,元宵節(jié)南方人吃元宵,北方人吸碗面,可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所有的小孩晚上挑燈籠到處游玩,卻是一樣的。很懷念小時候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挑著燈籠滿村子逛門子的時光。
家鄉(xiāng)的大年以正月初七為界限分為兩段,初二到初六,晚輩給長輩拜年;初七稱為人七,一般在自家吃過拉魂面,不能到別人家去;初八到正月十四,是長輩給晚輩送花燈、追十五的時間;俗話說,“小初一,大十五”,這是家鄉(xiāng)人過年的最后一天,雖說肉吃完了,酒喝光了,但是熱鬧卻是少不了的。孩子們過年,前半段想著掙壓歲錢,后半段想著挑燈籠,所以,我們喜歡過年。
從初八晚上開始,就有金貴娃娃挑燈籠了。燈籠有紅火罐,玫紅的褶皺紙糊成,上下兩個圓口。削個蘿卜坨,鐵絲從蘿卜坨上穿過,呈倒立的U行,兩毛錢十根的小紅蠟燭點燃后栽在蘿卜坨中間,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燈籠從上往下套進去,找根竹棍,挑在鐵絲上,你就可以滿心歡喜的去逛了。初八的上弦月只是個彎彎的小鐮刀,鄉(xiāng)村的夜晚是漆黑的而安靜的,紅彤彤的燈籠猶如一個個紅色的精靈,伴隨著一個個小小的身影,給素寒的鄉(xiāng)村平添了幾分嫵媚。
紅紅的火罐燈籠容易被風吹破,出門不好攜帶,于是就有另一個款式的燈籠——牛屎撲塌。您一聽這名字就笑了,折疊好的形狀就如老牛的一泡屎。底部用硬紙板胡好了,花色的褶皺紙層層折疊而成,上部留一個小口。挑燈籠時,只需要在把上部的小口上穿上繩子或者細細的鐵絲,然后綰在竹棍上,底部點根蠟燭,燈籠從底部一拉,就呈圓筒狀,也很漂亮的。燈籠的主體上印著人物、花鳥、蟲魚,在燭影幢幢中,孩子們互相比較著自己燈籠的別致之處。還有圓形的燈籠,兩頭加上了雞頭雞尾,就是雄雞燈;加上魚頭魚尾,就是魚燈,很神氣的?墒窍灎T只能插在細細的鐵絲上,有時還沒出門蠟燭就倒了。
我們提著自己燈籠,三五成群去串門子,吆喝自己的同伴。這時,沒燈籠可挑的孩子開始哭鬧,媽媽的笤帚疙瘩掄向哭鬧孩子的.屁股,娘家人沒給自己長臉,我們這些愛顯擺的小孩又不知情,自家孩子又不懂事。這邊的哭聲未停,挑燈籠的三搖兩晃,蠟燭倒了,燈籠著火了,趕緊吹,還是著了個黑窟窿,甚至大半個都沒有了。沒燈籠挑的不哭了,燈籠著火的人卻咧著嘴回家了。
所有伙伴中,最好看的燈籠是芬芬的蓮花燈。蓮花燈有臉盆大,四周是粉紅色的層層花瓣,下面是長長的黃色的穗子,上部還有綠紙做成的荷葉,風一吹,花瓣和穗子微微顫動,如同漂在水上鮮活怒放的荷花。芬芬爺爺是縣長,小時候她是所有伙伴中最幸福的孩子,可惜后來他的爸爸媽媽離異了,從此快樂幸福的挑花燈與她絕緣了。
挑著挑著,年就要過完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我們要給窗臺、水甕、面缸、糧囤、雞窩、牛欄、豬圈等等凡是黑著的地方都要點上小小的紅蠟燭,所以,院子四處都是溫柔的紅光。我最喜歡干這件事了,母親平時儉省,十五的晚上卻很大方,到處都要點的亮亮的,她說十五晚上照亮了,一年到頭就不會鉆蟲蟲(蛇、老鼠、水蟲子)嚇到孩子了。
點完后,我們挑著各自的燈籠到大路上去,和小伙伴一起碰燈籠,齊唱著:“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打燈籠,找舅舅……”看誰的燈籠先被碰的著火了,我們就哈哈大笑。唱著,跳著,年真的過完了。這時,頭上那輪銀盤大的月亮,分外皎潔,我們走,它也走,我們停,它也停,不遠不近一直地陪伴著我們回家了。正月十六來了,明早上開學報到。
現(xiàn)在過年,節(jié)奏緊張的和打仗一樣,正月初二街上就賣燈籠,拜年和送十五的一塊了事,大人忙著去打工掙錢,初七都走光了。大紅門燈,綢緞糊就,喜氣逼人。家里四處燈火通明,點蠟燭過十五的日子遠去了。各色的帶電燈籠,樣子好看,摔不破,還有音樂,可是街上挑燈籠的娃娃不見了。娃娃哪里去了?不是玩電腦游戲去了,就是上補習班去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快樂,可是找不到的年味,回不去的童年,讓人心生感慨。十五的夜晚,我站在華燈璀璨的街頭,看著給亡去的親人送燈籠歸來的人,想起在天國里的父母,無限悵惘。天國的十五夜,哥哥弟弟送去的紅燈籠,可曾為你們照亮回家的路?
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
【正月十五挑燈籠散文】相關文章:
《正月十五夜》蘇味道01-17
《正月十五日夜》唐詩鑒賞06-15
正月十五看花燈的歇后語02-17
正月十五鬧元宵黑板報內容03-01
正月十五鬧元宵四百字作文04-25
關于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的諺語09-03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日記10篇12-16
關于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的詩句02-16
挑媳婦06-02
有關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祝福語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