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偏執(zhí)散文
偏執(zhí),是畸形的執(zhí)著--固執(zhí)于某一個自認為合理的事物,非達到此此不能讓自己快樂;事實上,這樣的固執(zhí)往往帶有強烈的主觀臆斷,并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因此也往往費力不討好。比如戀愛中人固執(zhí)的認為追求到某人就幸福,否則就不能活;比如有的人丟了幾塊錢就悶悶不樂,以為所有快樂都與那幾塊錢密不可分;比如有的人認為別人不能比他強,比他強了,自己就沒有開心可言等等。這些自認為“鐵板釘釘”的意向,不僅不能真正為我們帶來快樂,反而將我們拖入自我折磨的深淵,F(xiàn)試就如何打破偏執(zhí)說說自己的心得。
一、多假設(shè)一下“得到后”或“沒有失去時”的場景。這樣的假設(shè)進行得越完整、越豐富、越投入,偏執(zhí)的荒唐之處就越明顯。比如得到心愛的人,是不是性格相投?是不是彼此有最大的滿足?是不是就不要面對柴米油鹽的考驗?是不是能在許多大的議程上達到一致或取得共識?比如,那幾塊錢沒丟,能買什么?幾張報紙或一點零食而已,看完了、吃完了,你的快樂如何延續(xù)?比如我們不知道別人比我們某些方面強,是不是就不會有這些心態(tài)上的起伏?比如別人真的在我們面前一無是處,我們又可以快樂到哪去?該要面對的問題還是要面對。如此方法,可以減輕乃至消除我們對于那些想像中的問題的執(zhí)著度,進而恢復平常心。
二、多開闊眼界和提升層次。童年時我們都曾有許多心愛的玩具,愛不釋手的同時也以為一直會與它們相伴,誰要是搶去會痛不欲生;可今天,那些玩具哪兒去了?我們不一樣有自己的快樂嗎?眼界不同了,層次上去了,關(guān)注的事物也自然不同了,那些以往的在意會漸漸煙消云散。
三、要學會轉(zhuǎn)換角度,把好事與壞事盡可能辯證的對待。好事就一定是好事嗎?壞事就一定是壞事嗎?不一定。塞翁失馬的典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現(xiàn)實中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成功的喜悅往往帶來追求的停步,繼而是空虛與失落;而失敗的刺激卻容易讓我們奮發(fā)圖強,從而超越自我。球王貝利也說過,他的兒子因為條件太優(yōu)越,不可能和他一樣有成就,因為他自己的童年是靠與小伙伴們從垃圾堆里揀來的破布團當球踢來練就自己的功底的。所以,面對那些一時感覺不能接受的事物,不妨換個角度,立體、多面、辯證的看待它們,不要把第一感覺當成最終的標準來對待,如此,偏執(zhí)定可減弱。
四、多從事有意義的事,不在無聊中浮沉。只要做有意義的事,包括有益身心、有益前途、有益他人的事,都能夠穩(wěn)固的'提升自我的價值感和自信,進而增強對抗消極情緒的抵抗力。一位游客或許會對地上的垃圾有所厭惡,但一位臨陣沖殺的戰(zhàn)士是不可能注意到這些的;考試失利的學子或許會“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而一位實現(xiàn)理想的學子卻只能多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對生活的熱愛。正如有人說,比爾.蓋茨不會對腳下的一百美元動心,因為他那彎腰揀起的100美元遠遠小于他在這樣短的時間內(nèi)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所以,打破偏執(zhí)最有效的途徑還是多關(guān)注更高層次的人生目標,并且矢志不渝的向其靠攏。
五、多一些大同思想。大同世界,天下為公;雖然仍然沒有完全實現(xiàn),但那畢竟是一種美好的信仰,能夠讓我們從自私和狹隘中解脫出來。比如丟了錢,真的找不到了,不妨想像被別人拾到后的開心,也算捐助社會了;比如別人取得了好的成績,不妨將其當成自己的親人,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嘛,為其高興遠比一直失落要明智得多;比如喜歡的人心有所屬了,不妨把他(她)的選擇當成更合適的選擇,而自己也會有更合適的出現(xiàn)。如此種種,雖然有阿Q的嫌疑,卻避免了一味的苦悶、煩惱,讓自己的身心因看問題角度的不同而得到解放。
打破偏執(zhí)的方式方法還有很多,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們的思想與行為更接近客觀真實,更能夠為今天的快樂和明天的精彩而切實的做著、積累著。
【如何打破偏執(zhí)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zhí)散文10-31
偏執(zhí)狂勵志文章05-27
打破鬼例的成語故事10-27
如何遇見了外面的世界散文12-05
敢于打破常規(guī)作文800字議論文12-13
行者散文11-19
期盼散文11-19
黎明散文11-18
山杏散文11-18
初戀散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