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秋風涼散文
想起張繼和他的千古名唱《楓橋夜泊》的時候,我正在公園散步。
一場秋雨過后,小路上跌落著先落的秋葉。貼在濕滑的路面上。
但畢竟不是深秋,路邊的樹還沒有因為它們的跌落顯得清瘦。陣陣濕涼的風吹過,一陣涼似一陣。不禁想起“一陣秋風一陣涼”這樣的句子,繼而想起了張繼,想起了三千年前那個注定不會平凡的秋天。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想到了這樣的句子,突然覺得公園里嘈雜而混亂的音樂都一并消失,回響在耳畔的`只有杳渺的鐘聲,和三千年后人們對歷史的顧盼。
盡管事實上,我們在嘈雜的音樂中間行走,不能置身于塵世之外,但我知道,這樣的樂音不會流傳的太久。它們與嵇康的《廣陵散》不同,與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不搭調(diào)。而寒山寺的鐘聲會,會和《廣陵散》、《高山流水》一樣,杳杳渺渺,于沉郁中混響千年,歷經(jīng)風雨卻會經(jīng)久不衰,而且越來越明晰,透徹。
現(xiàn)在畢竟不是深秋,對于張繼來說,今天我所感受到的秋有些淺了。想來張繼所經(jīng)歷的秋,是那樣的深。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江南的深秋會是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的九月,十月吧。以至于月垂天宇的時候,萬里江天已經(jīng)被青霜覆蓋。這一夜詩人是不眠的,把所有的愁緒,付諸在江上的青楓漁火上,這一夜愁緒是那樣的清晰,情緒是那樣的透徹。我想,江南此刻會不會已經(jīng)是枯枝清瘦,葉落無痕了。就是這樣一個夜晚,也許也就是夜游的鳥的一聲不經(jīng)意的問候,成就了人世間最深沉的對于生命的扣問。于張繼,于歷史,于千年后感受到夜半秋風涼的人們。
此時的張繼落第而歸,數(shù)十年的寒窗苦讀,功虧一簣,想必是情緒已經(jīng)跌落至極點。然而歷史要感謝張繼的這一次落第。感謝這一個無眠的夜晚。沒有這一次落第,沒有這樣一個無眠的夜晚,就沒有寒山寺杳渺了千載的鐘聲。如果說我們這樣的表述過于殘忍,那么,張繼也是要感謝這一次人生的“失利”。就是這一次失利,就是這一次對于人生的最真實慨嘆,讓后人顧盼千年,仍然會流連忘返。千年以來,中舉的人很多,留下千古名句的人少。然而歷史上,從來就不缺乏中舉的達官貴人,缺少的卻恰恰是那些留下千古名句的文人墨客。
我對歷史了解的不多,我不知道張繼后來怎么樣,也不想網(wǎng)上百度一下。即使知道了些許,我相信現(xiàn)在的我們,也不會探尋到千年前古人情懷。尚且留一點想象的空間,讓我們?nèi)ュ谙氚,或許這樣更適合我們欣賞古人的習作。
秋風漸漸涼了,寒山寺的鐘聲還是那樣幽怨吧。我沒去過江南水鄉(xiāng),倒是聽朋友講過寒山寺的孤僻和狹小?墒,也就是這樣的一隅,成就了歷史上最華麗的秋天。
夜半秋風涼,聆聽著歷史的鐘聲,我們會涼得更加詩意和愜意吧!
【夜半秋風涼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楓橋的夜半鐘聲11-03
秋之韻散文02-03
秋之景散文11-15
秋蕭蕭散文11-03
形容秋風涼爽的句子10-14
度園夢秋散文11-17
秋末的寂寥散文11-13
散文一雨知秋11-10
秋至為題目的散文05-02
那一縷秋散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