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日志
近幾年來,高中政治學科成績不斷下滑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市縣統(tǒng)考各年級的成績基本上均分都在40分左右,甚至更低,及格人數(shù)寥寥無幾。面對這樣的成績,學生因付出沒有回報而厭學甚至干脆不學,教師因“江郎才盡”而不知怎樣去教,如此反復,造成惡性循環(huán)。毋庸諱言,除了大的環(huán)境之外,必然有教與學兩方面的問題在制約著政治學科成績的提高。本文擬從學生的學這一第一位的因素尋覓瓶頸所在,探索應對策略,希望能對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科成績有所幫助。
一、制約政治學科成績的瓶頸(學生方面)
。ㄒ唬⒂^念瓶頸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與學的不和諧是比較突出的,主要表現(xiàn)在對政治這門課程的誤解。高中生把高中政治誤以為是初中政治一般只要劃劃背背,開卷考試無需下功夫鉆研,誤以為政治都是離自己很遙遠的沒有原則的枯燥說教,于是輕視這門課程,輕視它的價值。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下,政治被認為是“副課”而得不到學校、家長、特別是學生的重視,理科學生只應付會考或學業(yè)水平考試,一開始就沒有把這門課當回事,上課總是做其它作業(yè)或干脆睡覺。文科學生只是把政治學科作為敲門磚,在高考總分占的比例很小而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于攻克語數(shù)外這些大學科而耽誤了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yǎng),只是到高三下學期才倉促地毫無章法地上陣,哪癢抓哪。如此這般,思維影響行為,政治這一學科成績也就可想而知了。
。ǘ┠芰ζ款i
從目前各種考試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來看,政治學科主要有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論證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實際上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審題能力、組織答案的能力和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由于高三之前學生未能重視政治這門學科,基礎知識不熟加上缺乏必要的訓練,學生的這些能力非常欠缺。從分析學生的試卷不能發(fā)現(xiàn),大量的'學生在辛辛苦苦做無用功,整張試卷寫的密密麻麻,煞是辛苦,然而得分率卻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在審題時抓不住問題的核心,犯了方向性錯誤,亂答一氣加上滿篇“白話文”無法準確使用專業(yè)術語答題,即便老師想送分也無處下手。極低的考分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打擊甚至有些同學選擇放棄,造成惡性循環(huán),這樣,政治成績難以提高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了。
。ㄈ、方法瓶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確的方法往往是克敵制勝的法寶。由于部分學生存在錯誤的觀念,認為政治課就是劃劃背背,或者認為政治課的學習是高三文科班的事,沒有耐心鉆研方法,上課是在毫無預習的前提下被動接受的情境下進行的,“認真”的同學也只是記記老師的講稿而不是聽老師的分析,下課后不能及時復習,儼然就是老師發(fā)言的記錄員;做作業(yè)、考試時不認真審題或審題抓不住要領,信馬由韁、一味求多地進行白話式的表述,老師評講時不是聽老師講的方法和解題的一般規(guī)律,而是記錄答案企圖走“捷徑”,下次遇到接近或類似的材料,因興奮不已而忘乎所以地照搬“已抄”答案,殊不知設問的主體、范圍等要素已經發(fā)生變化,而落得個答非所問?傊,沒有科學的方法,即便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在現(xiàn)行高考模式下也無法得到滿意的成績。
。ㄋ模、教學瓶頸
學生成績上不去,教師無論如何也“難辭其咎”。或教師的觀念問題,或能力問題,或方法問題,或師生關系的協(xié)調問題,不一而足,總之是存在不能很好地使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達成新課改背景下的“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由于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本文不一一贅述。
二、突破瓶頸的應對策略
鑒于上述所列舉的學生學習方面制約學生成績提高的瓶頸,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作為教師我們無法左右大局,為此,本文僅從我們教師教的方面就課堂教學本身談談突破瓶頸的一些思考。
。ㄒ唬、以情動人
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描述一位好教師:“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保覈逃蚁呢ぷ鹣壬f過:“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實際上,從一定意義上講,教學過程就是一種情感的傳遞過程,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否則,不但無力說服學生,甚至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可信度產生懷疑,作為政治教師師生情感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一個時期以來,政治教師給人的印象多是給人以“滿口不切實際的大道理,以勢壓人”,試想在這樣的情境中何來教學民主,何來和諧課堂?何以能“授業(yè)”、何以能“傳道”?尤其是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對象是見多識廣、充滿主見、個性鮮明的80后、90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是幫助學生學習的人。從一定意義上講,其作用像導游,像節(jié)目主持人,而不是過去說的像教練,像導演。師生之間應該是能夠合作的朋友關系,這樣學生才愿意敞開心扉,愉快學習,就會由敬佩老師的學識和人格而堅信政治課的科學性和自主性,激起積極向上的情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不斷積累知識、提高能力,這才是突破瓶頸的關鍵。
。ǘ⒁岳矸
部分學生及其家長認為政治課都是講大道理,沒有實際用處,甚至有人認為政治課是“皇帝的新裝”,認為政治學科是偽科學,教的是假大空的東西,純粹是為統(tǒng)治階級粉飾貼金,學不學政治無所謂。鑒此,政治教師就要做到以理服人,切忌以勢壓人,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政治就在你身邊,就在你的生活當中。如:每個人都需要消費,那么怎樣才能花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呢?那就需要理性消費;畢業(yè)后自謀職業(yè)需要辦個小廠、開個小店,你就必須懂得價格變化趨勢、成本核算等,這樣你就需要懂得價值規(guī)律、經營方略等知識,這些知識你可以在《經濟與生活》獲得。進入社會后不可避免地要參加社會生活,哪怕是簡單的反映社情民意、參加選舉等,你將需要《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知識;哲學本身就是一門思維學科,給你智慧、給你方法,讓你受益終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以身邊的真人真事為例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獲得切身感受,使學生通過感悟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具體組織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課文本身的內在邏輯講清講透相關知識點,使學生認識到政治課傳授的是科學知識,而不是假大空的夸夸其談,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接受道理、獲得知識。
。ㄈ、以趣引人
布魯納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樂"就是愿意學。就是喜歡學,可見,培養(yǎng)興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育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求知。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興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學習的巨大源動力。在政治課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對政治學習產生興趣。那么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反之,則啟而不發(fā),學而不進,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激發(fā)興趣,對提高政治課教學質量尤其重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興趣,備課重視設“趣”,授課善于激“趣”,作業(yè)體現(xiàn)用“趣”,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在愉快中成長,變厭學為愛學。
。ㄋ模⒁苑淙
“授人以魚”與“授人以漁”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前者重視知識的灌輸,后者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職責是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使師生互為影響,互為激勵,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由此可見,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更應重視“授人以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是預習的方法,預習是無師自通的橋梁,是思維習慣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夠增加上課的目的性,提高時效性;還能培養(yǎng)自學能力,形成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能力?煞譃檎n前預習和階段性預習,粗預習和精預習。預習時要讓學生牢記“不動筆墨不看書”,不時提出問題,做好不同記號,特別是記下自己不懂的內容,以備上課時集中注意力聽講,增強聽課效果。二是聽課方法,聽課的關鍵是“專心”!靶摹睂T谀睦铮恳话銇碚f專在看(書,黑板,屏幕),聽(老師講解和同學們發(fā)言),積極參與(積極動腦與老師形成零距離互動、將你預習時確定的聽課重點與老師的講解結合起來,總之聽課重在動腦,而不是重在動手,做無謂的“書記員”。三是復習方法,愛賓浩斯遺忘曲線要求學習過程應該及時復習,及時復習可以使知識的漏洞得到及時彌補,使對知識的理解得到升華,實現(xiàn)對知識的再認識,再提高,特別是使思維的深刻性得以發(fā)展,告訴學生學習要“趁熱打鐵”而不是考試前的“臨陣磨槍”,功夫要用在平時。四是做題的方法,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訓練學生審題和組織答案的能力,告訴學生審題在某種意義上比做題更重要,教會學生“審”什么、怎樣“審”,以此幫助學生提高得分率,增強成就感,讓學生在自信中培養(yǎng)能力。
總之,有果必有因,我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究果尋因,希望能夠通過自身的富有實效的努力,幫助我們的莘莘學子提高成績。
【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日志】相關文章:
精選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研修日志06-23
教師繼續(xù)教育日志02-22
教師繼續(xù)教育學習日志04-23
繼續(xù)教育日志02-22
教師繼續(xù)教育研修日志(精選5篇)08-14
繼續(xù)教育研修日志12-02
小學語文教師繼續(xù)教育的研修日志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