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森林的日志
父親每次回家都要經過那片古老的森林。
在我兒時淺顯的記憶里,古老的森林里有猿猴、妖精、毒蛇和猛獸,父親卻為什么一定要打那路過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好幾次想問父親,卻欲言又止,生怕說出來不吉利,只是多勸他在陽光明媚的時候才走那條小道,每次去都勸他早點回來。
家里不是很好嘛,父親為什么要到那么遠的鄉(xiāng)村去?后來才知道,父親和伯父從小失去雙親,兄弟倆欲哭無淚,娘親在哪里啊!寒冷的夜里他們經常沒有飯吃,饑餓著疲憊得進入睡夢,小小年紀歷盡了滄桑。姐姐作為童養(yǎng)媳嫁到六里地的陳家,生育時還不到二十歲,過多過早地歷盡了人間苦難,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之后他常想起這個疼愛自己的姐姐,日落時候,裊裊炊煙升騰,唯有自己的家還在落青,他望著姐離去的小路遲遲不愿回轉。眼里只含著淚水。
在伯父的引導下,父親從小靠賣柴度日,他勤勞,待人親和,懂得做人做事。伯父想,弟弟茁壯成人,男大當婚,但居無定所,幾經思考決定讓父親男到女家,來到大山現在的家里。
從此,父親成了曾家兒郎。在外公的引導下他熟悉這里的草木和山水,漸漸融入了當地民俗和習慣。這里曾是曾家曾文家的生息之地,那時的曾氏家興業(yè)旺,是有過故事的地方。仿佛這個家就是為父親所打造,他很快樂地安下心來和母親一道經營外公所留給的產業(yè)。也從此,父親往來于大山和遠老家之間,父親的老家在市區(qū)遠郊,森林成為他的必經之地。
父親老家在鐵廠村,村莊坐落在半山腰上,視野十分開闊。是離人騷客筆下的一首好詩。父親就出生在這里。從老家回到現在大山的家,徒步需4小時。沿路古木覆蓋,人煙稀少,走過這條古山道一定需要驚人的勇氣。如果人的一生是命中注定,那么一定是父親的誠實、善良、勤勞感動了大山,感動了森林!
父親從苦難的童年到幸福的晚年,一生先苦后甜。七十歲那年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六十歲起父親經;寄c胃病,但平時也沒什么痛苦,原以為吃了藥就會好起來,可偏偏選擇我們回學校這天他走了,走得安詳。村里人說他以這種方式離開,選擇了吉祥。
姊妹幾個,我和父親相處的時間最多最長。
小時候,我像花兒一樣嬌貴,每每回想就如春風般溫暖。我常常想起父親翻山越嶺去十里開外的山地看護森林;想起他風雨無阻到山外接應我的情形;想起他沉靜明朗的心態(tài),開闊豁達的心懷,我能量倍增。
我記得,父親把自己缺失的愛補償在我們身上,于是,我們鬧著他開心,我們追逐他高興,我們跌倒了他走過去扶起來,拍去身上的塵土“高了,長高了,小孩子就是跌著長大嘛!备赣H沒有文化,但有修養(yǎng)。他得到的愛很少,卻給予的愛最多。面對困難他積極地生活,既不怪罪,又不抱怨。他認為很多事情功到自然成,責備是沒有用的。面對母親的嘮叨,他只是沉默,等心平氣和之后才挑明自己的觀點,徹底做到云消霧散。父親為人善良。他總喜歡把自家分得數量大的'讓給十分困難的家庭,回來后他把自己的想法說給母親,我們聽了都很感動,并為之高興。
我記得,寒冷的冬天我們圍著火爐,聞著柴火的清香,常聽父親講那過去的事情……
好幾次我陪父親去老家,每次都十分的開心。到了播種時節(jié),父親總要扛著楠竹,帶點大山的土產,帶著久違的問候和祝福。每次回去,他和伯父促膝而坐,叼著煙斗,聊個滔滔不絕。伯母站在灶臺邊煮著飯,沸騰的米粥在陽光下蒸騰,火光映照在兄弟倆幸福的臉上。
伯母能說會道,好大的一個家,她操持得干干凈凈,井井有條,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
伯母像親娘一樣善待父親,每次她都盡自己所能,炸豆餅,炸糯米糍粑,這些都是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那種純正的香味讓我至今難忘。還有伯母炸的小魚又香又脆,現在想起來還回味無窮。父親的老家是個好地方,有美食,有小山,有梯田,有星星點點的村莊,還有夕陽下的裊裊炊煙……。
之所以父親喜歡回去,是因為對難忘和感激,人都有七情六欲,怎么能忘記養(yǎng)育和關愛自己的兄長呢,森林成了父親的必經之地。山路是我和母親的牽掛,但在父親眼里這一切都是紐帶和風景。
我記得,父親每到趕圩,都挑一擔掃把或籮筐到集市交易。天還沒有亮就出發(fā),毒蛇猛獸出沒頻繁,居然沒有讓他遇上,現在想起來后怕。父親以做手工為生,工藝精細,預定的人很多,還沒等到集市貨物就被搶購一空。什么油糍粑、油條、糖果之類的,每次趕圩他都要帶很多好吃的回來。到了下午三四點我們就在門口等候,看到父親回來,我們老遠就迎上前去,看著一張張?zhí)煺娴男δ樃赣H十分開心“你們這些表姊仔,好像幾天沒吃東西。你們不知道,給我來!”“哇塞!這油餅太漂亮了。”我們好奇地相互示意,天真的笑臉好似一朵鮮花。父親掏出來一人一個,然后忍不住咯咯地笑。
我記得,去八十里地挑統(tǒng)銷糧,年僅十二三歲,人還不到成年。山高路陡,山道彎彎,我經歷過了。是執(zhí)著和堅持讓自己步入了一中校門,真正感受到山村女孩走進縣城的艱辛和幸福,就是這樣一種堅持和信念我應征了祖國的挑選。從小學到高中一路走來,經常是一根小扁擔幾個紅薯、一袋米和一瓶私菜,都是父親接送,他站在高高的山崗一直目送我上了公路這才回去。在細雨綿綿的秋日,在大雪紛飛的冬天。年復一年。
山路有的經過重修改道,有的存在大小路段兩條,雨天我抄小路走,好幾次我已經回到家里,可父親還遠在山路,回到家時已伸手不見五指,都是在大雪紛飛的冬天,山高路陡,黑壓壓的天空籠罩山川!看著父親疲憊的身體我不由得傷感。山路泥濘,但父親一直堅持到我念完高中。
我記得,在我還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時候,是父親保護了我。我和父親一起走過許多山路,卻從未問起過他的過去,甚至一句勸導的話也沒說起……。
父親為人善良。他總喜歡把自家分得數量大的讓給十分困難的家庭,回來后他把自家的想法說給母親,我們聽了都很感動,并為之高興。更遺憾的是沒有按照父親的遺愿將他安葬在一個陽光透亮的坡地。
為解決山民缺糧斷水困境,廣大山民已全部外遷。狹窄陡峭的山路隨著年月的積累,時光變得久遠,曾經的祭祀將成為懷念!在去興寧古鎮(zhèn)那條山道,唯一那片蔥郁著的古老的森林能讓我眺望和回想。
【古老的森林的日志】相關文章:
給我古老的友情日志10-25
情感日志:古老的情歌05-28
森林日志09-10
古老的愛情不會老日志08-26
古老的愛情不會老經典情感日志08-25
穿越原始森林日志07-11
棋緣之沙漠森林日志08-18
森林奧運會采訪日志06-21
古老的近義詞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