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四書五經(jīng)名句

    時間:2024-10-16 14:36:35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四書五經(jīng)名句[常用15篇]

    四書五經(jīng)名句1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不以一眚掩大德

      3、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4、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5、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6、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7、彼一時,此一時也

      8、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9、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10、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11、從善如流,宜哉

      12、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13、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14、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6、獨(dú)樂樂,不如眾樂樂

      17、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18、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9、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20、非君子之道,何待來年

      2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2、古之君子,過則改之

      23、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

      24、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5、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26、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27、華而不實(shí),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

      28、兼聽而后察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30、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31、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

      32、君視臣如土芥,臣視君如寇仇

      3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3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35、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36、苛政猛于虎也

      37、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9、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40、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41、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4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3、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44、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45、民悅則取之,民不悅則勿取

      46、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47、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48、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

      4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50、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51、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52、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5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54、人皆有不忍之心

      55、人皆可以為堯舜

      56、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57、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dá)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58、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

      59、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60、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61、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62、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63、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64、數(shù)典而忘其祖

      65、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66、宋人有閡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67、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6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9、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70、同心同德,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71、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72、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73、王顧左右而言他

      74、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75、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76、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77、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齊家,齊家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78、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

      79、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80、聞善言則拜,告有過則喜

      81、五十步笑百步

      82、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83、脅肩諂笑,病于夏畦

      84、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

      85、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

      86、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87、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88、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8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90、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91、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

      92、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93、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9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5、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96、專心致志,唯弈秋之為聽

      97、資之深,則取之右右逢其原

      98、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

      99、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00、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四書五經(jīng)名句2

      1、定命之謂性,任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隱惡而揚(yáng)善,執(zhí)其兩頭,用此中於民。

      3、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yáng)善,執(zhí)其兩頭,用此中於民。

      4、博學(xué)之,訊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5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6、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四書五經(jīng)名句3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士窮不失義,達(dá)不離道

      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

      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二取義也

      君子辭貴不辭賤,辭富不辭貧

      不義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君子近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

      君子固窮,小人窮思濫矣

      臨財(cái)毋茍得,臨難毋茍免

      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

    四書五經(jīng)名句4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斷。

      2、君子學(xué)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3、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4、陣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6、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7、天下同歸而殊途,一律而百慮。

      8、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9、修辭立其誠,因而居業(yè)也

      10、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

      11、君子進(jìn)德修業(yè),欲準(zhǔn)時也

      12、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

      13、積德之家,必多余慶;積不善之家,必多余殃

      14、師出以律,失律兇也

      15、君子以儉德辟難,不行榮以祿

      16、隱惡揚(yáng)善,順天休命

      17、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18、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終日下

      19、君子以多識序言往行,以畜其德

      20、慎言語,節(jié)飲食

      21、獨(dú)立不懼,幽居無悶

      22、君子以虛受人

      23、不恒其德,無所容也

      24、君子以遠(yuǎn)小人,不惡而嚴(yán)

      25、言有物而行有恒

      26、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27、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魁偉

      28、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消息不失當(dāng)時,其道光亮

      29、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30、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31、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32、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33、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34、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3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藏身也

      36、善不積,不敷以成名;惡不積,不敷以滅身

      37、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38、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四書五經(jīng)名句5

      1、享受人之樂的人,享受人之樂;擔(dān)心自己人民的人也是擔(dān)心自己人民的人。

      2、當(dāng)說到做好事的時候,我們和別人并沒有什么區(qū)別。我們摒棄自己的錯誤,接受別人的正確,樂于汲取別人的優(yōu)點(diǎn)去做好事。

      3、愛你的心,藐視它!中央藏的,什么日子忘了的!

      4、富貴不能迷惑我的思想,貧窮不能改變我的野心,權(quán)勢不能壓制我的正直。這樣的人是值得的。

      5、如果一個人說出自己的`缺點(diǎn),他會感到高興。

      6、我愛別人,他們卻不接近我。然后我得問自己,我自己的愛還不夠嗎?我負(fù)責(zé)管理別人,但他們不在我管理之下。我不得不問自己,我的智慧和知識是否不夠?我對別人禮貌,卻得不到相應(yīng)的回答,那就得問問自己,我的尊重還不夠嗎。

      7、他不會被財(cái)富或地位所腐化,不會被貧窮或地位所驅(qū)除,也不會被武力所征服。

      8、善待他人,以他人為己任,以他人為己任。

      9、情人不親嘴,這與他們的仁愛相違背;治愈一個人并不等于治愈他自己;敬禮人不回答,還其尊重。

      10、聽到別人指出我的缺點(diǎn),我很高興。

      11、我已經(jīng)決定離開你,去一個理想的新天堂。

      12、一個人必須先侮辱自己,然后別人再侮辱他。這所房子會自取滅亡,別人也會毀滅它。在其他國家攻擊它們之前,必須先以它們自己的理由攻擊這些國家。

      13、死亡將是我的女兒,快樂的地方。

      14、幸運(yùn)的是,一個人必須上,一個人必須下。

      15、腦力勞動者支配別人,體力勞動者受支配。被統(tǒng)治者養(yǎng)活別人,統(tǒng)治者養(yǎng)活自己,這是天底下的共同原則。

      16、誰用他的頭腦支配,誰用他的勞動支配

      17、治人于人食,治人于人食,天下之義也。

      18、得到方法的人得到很多幫助,失去方法的人得到很少幫助。

      19、魚鷹相對于籠中歌唱,既有中小型洲河。好女孩,純潔美麗,是我心中的好對象。

      20、誰通過人民的幸福使自己幸福,人民就會使他的幸福屬于自己;那叫百姓為自己憂愁的,百姓也必使他的憂愁憂愁。

      21、蘆葦變綠,白露結(jié)霜。所謂伊拉克人,在水邊。

      22、籠住魚鷹,在大陸之河。美麗的少女,高貴的新娘。

      23、上層的人有愛好,下層的人一定更有興趣。

      24、你為什么不敢告訴她你有多愛她?

      25、把愛的種子埋在心底深處,什么時候能忘卻,不痛苦。

    四書五經(jīng)名句6

      《孟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hù)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hù)別人的兒女。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快樂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人民憂愁為自己憂愁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憂愁。

      3、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譯文:他們產(chǎn)生在這個人群中,但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他們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們那一群。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人了。

      4、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譯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羞恥心就是施行義的`開始;辭讓心就是施行禮的開始;是非心就是智的開始。仁、義、禮、智是四個初始,就像我本來就所具有的,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

      5、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譯文: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感到高興。

      6、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

      譯文:對于行善,沒有別人和自己的區(qū)分,拋棄自己的不對,接受人家對的,非常快樂地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diǎn)來做好事。

      7、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所以天將要把重大任務(wù)落到這個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的身體饑餓,使他的身子窮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為總是不能如意,借此來使他的內(nèi)心震動,堅(jiān)韌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譯文: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譯文:在上位的有什么愛好,在下面的人一定愛好得更加利害。

      10、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譯文:腦力勞動者統(tǒng)治別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tǒng)治;被統(tǒng)治者養(yǎng)活別人,統(tǒng)治者靠別人養(yǎng)活,這是天下的共同原則。

      11、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譯文:父子之間要親愛,君臣之間要有禮義,夫婦之間要摯愛但還要有內(nèi)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之德。

      1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亂,貧賤不能使我改變志向,威武不能使我節(jié)操屈服,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13、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譯文:我愛人家,人家卻不親近我,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仁愛還不夠嗎?我管理人家,人家卻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識還不夠嗎?我有禮貌地對待別人,可是得不到相應(yīng)的回答,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敬意還不夠嗎?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別人才攻打它。

      1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魚是我所喜歡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的,兩種東西不能同時擁有,就舍棄魚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歡的,義也是我所喜歡的,如果兩種東西不能同時擁有,就舍棄生命去取得大義。

    四書五經(jīng)名句7

      1、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

      譯文:對于行善,沒有別人和自己的區(qū)分,拋棄自己的不對,接受人家對的,非?鞓返匚e人的優(yōu)點(diǎn)來做好事。

      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譯文:在上位的有什么愛好,在下面的人一定愛好得更加利害。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譯文: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hù)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hù)別人的兒女。

      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譯文:天降的災(zāi)禍還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無法逃脫的。

      6、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

      譯文:腦力勞動者統(tǒng)治別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tǒng)治;被統(tǒng)治者養(yǎng)活別人,統(tǒng)治者靠別人養(yǎng)活,這是天下的共同原則。

      7、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譯文:河畔蘆葦白茫茫,夜來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個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8、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譯文:父子之間要親愛,君臣之間要有禮義,夫婦之間要摯愛但還要有內(nèi)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之德。

      9、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譯文: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就感到高興。

      10、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譯文:我已決心離開你,去那理想新樂土。

      11、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譯文:一天不見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長!

      12、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譯文:雎鳩關(guān)關(guān)相對唱,雙棲河中小洲上。純潔美麗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對象。

      13、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譯文:心中這樣愛著他,為什么不大膽向他/她訴說?愛情的種子深埋心中,何時能忘,不受折磨?

      14、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譯文:緊緊拉著你的手,愿意白頭偕老。

      15、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譯文:我愛人家,人家卻不親近我,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仁愛還不夠嗎?我管理人家,人家卻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識還不夠嗎?我有禮貌地對待別人,可是得不到相應(yīng)的回答,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敬意還不夠嗎?

      16、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譯文:他們產(chǎn)生在這個人群中,但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他們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們那一群。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人了。

      1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

      譯文:富貴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亂,貧賤不能使我改變志向,威武不能使我節(jié)操屈服,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1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譯文: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快樂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人民憂愁為自己憂愁的人,人民也會以他的憂愁為憂愁。

      1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譯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國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別人才攻打它。

    四書五經(jīng)名句8

      《春秋》

      1、多行不義,必自斃。

      譯文:多作不義的事情,必定會自我滅亡。

      2、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譯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決定自己怎樣處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從而決定該怎樣行動。

      3、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譯文:節(jié)儉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惡行中最大的惡。

      4、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譯文:面頰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齒就會露出來受寒。

      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譯文: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呢,有了過錯但能夠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舉不失德,賞不失勞。

      譯文:舉薦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遺漏;賞賜爵祿,不要忘記有功勞的人。

      7、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譯文:處于安樂的環(huán)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xiǎn),想到了就有防備,有了準(zhǔn)備就會免遭禍患。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譯文:樹梢大于樹干,樹就要折斷;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搖擺靈活。

      9、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譯文:樹立德行,最可貴的是使它不斷增長;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凈徹底。

    四書五經(jīng)名句9

      1、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譯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譯文: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fā)揚(yáng)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shí)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shí)自己的誠意,就要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薄犊嫡a》曰:“作新民!薄对姟吩唬骸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笔枪示訜o所不用其極。

      釋文: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yīng)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康誥》說:“激勵人棄舊圖新。”《詩經(jīng)》說,“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天命!彼裕返赂呱械娜藷o處不追求完善。

      4、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譯文:有錢的人房間裝飾得很華麗,有仁德的人心里寬暢,身體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譯文:君子有個大原則,就是必須用忠誠信義來爭取民心,驕橫奢侈就會失去民心。

      6、生財(cái)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cái)恒足矣。

      譯文:創(chuàng)造財(cái)富有個大原則:生產(chǎn)的人多,消費(fèi)的人少,創(chuàng)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緩,這樣國家財(cái)富就可以經(jīng)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譯文:喜好人們所厭惡的,厭惡人們所喜好的,這就叫做違背人的本性,災(zāi)害必定會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已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譯文:君子對于優(yōu)點(diǎn),要自己身上擁有以后再去要求別人;對于缺點(diǎn),要自己身上沒有以后再去批評別人。自己身上所擁有的不是恕道,卻能夠去教導(dǎo)別人的,是從來沒有的。

      9、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dú)也。

      釋文;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fā)自內(nèi)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dú)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jǐn)慎。

      《中庸》

      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譯文:天賦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養(yǎng)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yáng)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

      譯文:喜歡向別人請教,而且喜歡體察人們淺近的話語;消除消極的東西,而宣揚(yáng)人們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兩個極端,采用恰當(dāng)?shù)淖龇ㄊ┬杏谌嗣瘛?/p>

      3、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廣泛地學(xué)習(xí)知識,詳細(xì)地詢問事物發(fā)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確地辨別是非,踏實(shí)地去實(shí)踐。

      4、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譯文:由于誠懇而明白事理,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這是教育的結(jié)果。真誠就會明白事理,能夠明白事理也就能夠做到真誠了。

      5、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dá)道也。

      譯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規(guī)律。

      6、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譯文:天下和國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祿是可以推辭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卻是很難做到的。

      7、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廢,吾弗能已矣。

      譯文:君子依據(jù)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卻半途而廢,可是我卻不能中途中止。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xiǎn)以僥幸。

      譯文:對上不抱怨老天,對下不責(zé)怪別人。所以,君子處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則冒險(xiǎn)以期僥幸成功。

      9、 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譯文:好學(xué)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義了,懂得恥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譯文:要廣博地學(xué)習(xí),要審慎地詢問,要謹(jǐn)慎地思慮,要明晰地辨析,要篤實(shí)地履行。

      11、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

      譯文:愚蠢的人,喜歡憑主觀意愿做事,自以為是;卑賤的人,喜歡獨(dú)斷專行。

    四書五經(jīng)名句10

      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3、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4、漢之廣矣,不行泳思;江之永矣,不行方思。

      5、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6、我心匪石,不行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行卷也。

      7、靜言思之,不及奮飛。

      8、我思昔人,實(shí)獲我心!

      9、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10、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薪。

      11、胡為乎泥中!

      12、天實(shí)為之,謂之何哉!

      13、匪女之為美,佳人之貽。

      14、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对娊(jīng)·?br />人而無儀,不死作甚?

      1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7、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行說也。

      18、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19、投我以木桃,報(bào)之以瓊瑤。

      20、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1、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22、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23、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2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5、河水清且漣猗。

      26、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7、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28、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29、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30、七月流火,玄月授衣。

      31、稱彼兕。喝f壽無疆!

      32、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高朋,鼓瑟吹笙。

      33、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3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35、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36、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37、參考之資,可以攻玉。

      3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39、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40、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谷,如履薄冰。

      41、峻嶺仰止,景行去處。

      42、天步艱巨,之子不猶。

    四書五經(jīng)名句11

      《尚書》

      1、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譯文:花言巧語,陽奉陰違,貌似恭敬,實(shí)際上對上天輕慢不敬。

      2、侮慢自賢,反道敗德。

      譯文:輕慢眾人,妄自尊大;違反正道,敗壞德義。

      3、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譯文:沒有經(jīng)過驗(yàn)證的話不輕信,沒有征詢過眾人意見的謀略不輕用。

      4、視遠(yuǎn)惟明,聽德惟聰。

      譯文:能看到遠(yuǎn)處,才是視覺銳利;能聽從好話,才是聽覺靈敏。

      5、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

      譯文:就好像把網(wǎng)結(jié)在綱上,才能有條理而不紊亂。

      6、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譯文:玩弄人會喪失德行,玩弄物會喪失抱負(fù)。

      7、為山九刃,功虧一簣。

      譯文:譬如堆壘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還是不算完成。

    四書五經(jīng)名句12

      《論語》

      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譯文:學(xué)習(xí)知識而又能經(jīng)常去復(fù)習(xí)、練習(xí),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事么?有朋友遠(yuǎn)道而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譯文:我每天多次地進(jìn)行自我反。簽閯e人辦事竭盡全力了嗎?和朋友交往免誠實(shí)守信嗎?老師傳授知識,是否用心認(rèn)真地復(fù)習(xí)?

      3、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花言巧語、假裝和善的臉色,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東西確立了,仁道也就產(chǎn)生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知道的就承認(rèn)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tài)度。

      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譯文: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惘,無所收獲;只是思考而不讀書,有時就會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三十歲開始自立,四十歲面對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歲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歲時對別人所說的話能分清是非,七十歲便能隨心所欲、隨意而為,但一切行為都不會超越規(guī)矩準(zhǔn)則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君子親密團(tuán)結(jié)而不想到勾結(jié),小人互相勾結(jié)而不親密團(tuán)結(jié)。

      9、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已經(jīng)做過的事就不要再解釋了,已經(jīng)完成的事就不要勸阻了,已經(jīng)過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0、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君子曉得的是道義,小人懂得的是財(cái)利。

      11、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

      譯文:腐朽的木頭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樣的墻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2、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譯文:聰明而喜愛學(xué)習(xí),向地位、學(xué)識不如自己的人請教,并不感到恥辱。

      13、三思而后行。

      譯文:每件事情都要經(jīng)過多次考慮,然后才去行動。

      1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聰明的人喜愛水,仁德的人喜愛山。聰明的人活躍,仁德的人沉靜。聰明的人快樂,仁德的人長壽。

      1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譯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們好的地方向他們學(xué)習(xí),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消逝的時間,像流水一樣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三軍的統(tǒng)帥可以被奪去,卻不可以強(qiáng)使一個男子漢的志向改變。

      1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譯文:如果不是天氣寒冷,就不會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少落葉的。

      1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聰明的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四書五經(jīng)名句13

      1、大學(xué)之道,在明顯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fàn)柡笥卸,定爾后能靜,靜爾后能安,安爾后能慮,慮爾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2、古之欲明顯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爾后知至,知至爾后意誠,意誠爾后心正,心正爾后身修,身修爾后齊家,家齊爾后國治,國治爾后天下平。

      3、物格爾后知至,知至爾后意誠,意誠爾后心正,心正爾后身修,身修爾后齊家,家齊爾后國治,國治爾后天下平。

      4、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

      5、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6、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7、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8、君子有諸已爾后求諸人,無諸已爾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9、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10、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11、善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12、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13、生財(cái)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cái)恒足矣。

    四書五經(jīng)名句14

      大學(xué)

      1. 人靜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3.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于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5.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后心正。

      6.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有此人,有人有此土,有土有此財(cái),有財(cái)有此用。德者,本也;財(cái)者,末也。

      7.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8.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國戾,一國作亂。

      9.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0. 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

      中庸

      11. 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12. 唯天下至誠,方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

      13.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14. 書者,述也,以載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15. 故君子慎其獨(dú)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dá)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16. 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17.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18. 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19. 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xiǎn)以僥幸。

      20. 或生而知之,或?qū)W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qiáng)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論語

      21.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22.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3.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4.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25.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26.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8. 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29.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30.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

      孟子

      31. 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32.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3.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34.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35.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36.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37.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8.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9.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40.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詩經(jīng)

      41.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42.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4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44.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45.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46.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47.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48.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49. 投我以木瓜,報(bào)之以瓊琚。匪報(bào)也,永以為好也!

      50.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尚書

      51. 天道酬勤,厚德載物

      52. 寬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qiáng)而義。

      53. 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余。

      54.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55.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56.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

      57. 滿招損,謙受益。

      58. 人而不學(xué),其猶正墻面而立。

      59. 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

      60. 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禮記

      61.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62.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63. 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

      64. 善學(xué)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xué)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65.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66. 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67.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68.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69.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70.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周易

      7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72.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73.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74. 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dá)。

      75.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香如蘭。

      76.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77. 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78. 世移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79. 剛?cè)嵬ㄟ_(dá),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80. 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fù),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勤勞自勉),德之地也;巽(謙讓恭順),德之制也。

      春秋

      81. 多行不義,必自斃。

      82. 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83.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84.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85.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86.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87. 吃一塹,長一智。

      88. 蓋之如天,容之如地

      89.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

      90. 舉不失德,賞不失勞。

      左傳

      91.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92.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93.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94.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95.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96. 禍福無門,唯人所召。臨禍忘憂,憂必及之。

      97.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98. 見可而進(jìn),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經(jīng)也。

      99. 凡有血?dú)猓杂袪幮,故利不可?qiáng),思義為愈。

      100. 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四書五經(jīng)名句15

      1、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平民。平民昭明,協(xié)和萬邦。

      2、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3、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4、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5、視遠(yuǎn)惟明,聽德惟聰。

      6、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紊。

      7、為山九仞,半途而廢。

      8、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9、以公滅私,民其允(信)懷(歸向)。

      10、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

      11、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12、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13、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14、滿招損,謙受益

      15、民惟國脈,本固邦寧

      16、若網(wǎng)在綱,有條而不紊

      17、若農(nóng)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18、若火之燎于原,不行向邇,其猶可毀滅

      19、無侮老成人,無弱孤有幼

      20、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

      21、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

      22、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23、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始于家邦,終于四海

      24、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足

      2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行逭

      26、視遠(yuǎn)惟明,聽德惟聰

      27、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

      28、若抬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29、弗慮胡獲?弗為胡成

      30、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31、木從繩則正,后從諫則圣

      32、惟事事,乃其有備,早為之所

      33、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34、股肱惟人,良臣惟圣

      35、貌日恭,言日從,視日明,聽日聰,思曰睿

      36、立德務(wù)滋,除惡務(wù)本

      37、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38、不矜細(xì)行,終累盛德

      39、人無于水監(jiān),當(dāng)于民監(jiān)

      40、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氣無常,惟惠之懷

      41、為善差別,同歸于治;為惡差別,同歸于亂

      42、不學(xué)墻面,蒞事惟煩

      43、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44、必有忍,其乃有濟(jì);有容,德乃大

      45、爾身克正,罔敢弗正

    【四書五經(jīng)名句】相關(guān)文章:

    四書五經(jīng)的經(jīng)典名句09-07

    四書五經(jīng)名句06-03

    四書五經(jīng)的名句05-15

    (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的經(jīng)典名句07-20

    [必備]四書五經(jīng)經(jīng)典名句07-20

    四書五經(jīng)經(jīng)典名句(推薦)07-20

    (實(shí)用)四書五經(jīng)的經(jīng)典名句07-20

    四書五經(jīng)的經(jīng)典名句[必備]07-20

    四書五經(jīng)經(jīng)典名句必備(15篇)07-20

    四書五經(jīng)的經(jīng)典名句集錦(1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