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子名言警句 推薦度:
- 荀子的名言名句 推薦度:
- 荀子的名言名句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荀子的名言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在議論文中,引用名言,不但體現(xiàn)語言的豐富,還能增強觀點的說服力,使文章頓時有了亮色,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你所見過的名言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荀子的名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荀子的名言1
1、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睹献?離婁下》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睹献?滕文公上》
4、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要誠信――莎士比亞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
5、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墩撜Z?秦伯》
7、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
8、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9、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
1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1、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2、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13、善言古者必有節(jié)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盾髯?性惡》
14、巧言令色,鮮矣仁!
1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6、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7、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xué)》)
1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1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0、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2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22、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3、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2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5、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墩撜Z?顏淵》
29、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盾髯?修身》
30、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盾髯?勸學(xué)》
32、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赌?辭過》
33、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34、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35、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
36、——《韓非子》
37、士雖有學(xué),而行為本焉!赌?修身》:讀書人雖然有學(xué)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38、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盾髯?榮辱》
3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
4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4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42、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xué)》)
43、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墩撜Z?里仁》
4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45、三思而后行!墩撜Z?公冶長》
46、輕諾必寡信。——《老子》
4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墩撜Z?衛(wèi)靈公》
48、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洞髮W(xué)》
49、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墩撜Z?子路》如果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50、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51、心中有理想,腳下的路再遠,也永遠不會迷失方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5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5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54、老子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墩撜Z?憲問》
5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墩撜Z?為政》
57、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58、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盾髯?榮辱》
59、——《左傳》
60、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61、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知不知,上。不知知3.墨子名言兼相愛,交相利愛人不外己,己在所愛之中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4.孟子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2、這是古人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立德為其首,任何事業(yè)、學(xué)業(yè)的基礎(chǔ),都要從自身品德的修煉為根基。
63、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論語?泰伯》
6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65、不學(xué)禮,無以立。
6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独献印
6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學(xué)而》
68、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終,明確它們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69、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7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71、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72、孔子孟子
73、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睹献?告子上》
74、民無信不立!墩撜Z?顏淵》
75、日新之謂盛德!吨芤?系辭上》: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才是大德。
76、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77、孔子名言
78、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79、荀子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
80、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81、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8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83、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84、義,志以天下為芬!赌?經(jīng)說上》
8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墩撜Z?子路》
86、學(xué)至乎沒而后止!盾髯?勸學(xué)》:學(xué)習(x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8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独献印罚褐罎M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
8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89、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90、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
9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里仁》
92、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93、兼相愛,交相利
94、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xué)而》
95、愛臣太親,必危主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9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
97、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抖Y記?大學(xué)》:
98、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zhí)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
99、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果:果斷
100、孟子名言
101、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02、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偽詐)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載)行者也。
10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104、——《孟子》
105、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06、君子以儉德辟難!吨芤?否》
107、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10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論語?衛(wèi)靈公》
109、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睹献?盡心上》
110、莊子名言
111、去好去惡,群臣見素。
112、圣人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豆茏?形勢解》
113、大意:古時候想要使天下人都發(fā)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想要修養(yǎng)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證實自己的`誠意;想要證實自己的誠意,就要先豐富自己的知識;豐富知識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114、見義不為,無勇也!墩撜Z?為政》
115、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荀子·勸學(xué)》):比喻學(xué)生勝過老師,后人勝過前人。
116、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117、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盾髯?修身》: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11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119、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
120、率義之為勇!蹲髠?哀公十六年》
12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吨芤?系辭下》
122、節(jié)儉則昌,淫佚則亡。
123、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124、義以生利,利以豐民!秶Z?晉語》
125、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顏淵》
127、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
128、韓非子名言
129、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独献印
130、老子名言
131、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32、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吨芤?乾?文言》:一天到晚謹慎做事,自強不息,和日月一起運轉(zhuǎn),永不停止。
133、朝聞道,夕死可矣。
134、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135、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13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_'莀P'莀?山木》
1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独献印
138、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13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xué)》)
140、釋儀的妄發(fā)者,雖中亦不為巧矣
141、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142、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14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墩撜Z?衛(wèi)靈公》
14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墩撜Z?述而》
14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睹献?梁惠王下》
14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独献印
14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憲問》君子以說的多.做得少為恥。
148、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肚f子?魚父》
14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墩撜Z?子路》
150、平時日只知苦練,也許有一天一下就做出驚人的成績。因為,任何成功,都是厚積薄發(fā),多年苦修換來的,不怕走得慢,只怕不開始。
15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為政》
152、佚則荒,荒則不治,不治則亂,而賞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153、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xué)》)
15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睹献?公孫丑》
15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子罕》
1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xué)為先.
157、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合一。
158、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59、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160、夫民之性,惡勞而樂佚。
161、名可名,非常名。
162、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廣博地學(xué)習(xí)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并且聯(lián)系實際進行思考。
16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164、天下可運于掌。
165、孔子名言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不學(xué)禮,無以立。
166、公生明,偏生暗!盾髯?不茍》: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167、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6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169、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
170、荀子名言
171、博學(xué)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睹献?離婁下》
172、鍥而不舍(《荀子·勸學(xué)》):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73、其進銳者,其退速。
174、這是古代仁人君子立身處世的原則。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F(xiàn)代社會,有很多人鉆進錢眼,不惜違法亂紀;按古人的訓(xùn)誡:做人,窮也要窮的有骨氣!
175、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76、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77、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78、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7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滕文公下》
18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乾?象》
18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韓非子:
18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83、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憲問》
18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185、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睹献?盡心下》
186、而敦愨純信,用心怯言,則謂之窶。守法固,聽令審,則謂之愚。敬上畏罪,則謂之怯。言時節(jié),行中適,則謂之不肖。無二心私學(xué),聽吏從教者,則謂之陋。
187、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188、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
189、寬則得眾。——《論語?陽貨》
19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19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洞髮W(xué)》
19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勸學(xué)》
193、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渡袝?大禹謨》
194、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195、——《論語》
196、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197、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198、上善若水。
19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00、墨子名言
20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墩撜Z?微子》
202、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20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梁惠王》
204、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205、視死如歸!豆茏?小匡》
荀子的名言2
1、學(xué)不可以已。--《荀子》譯學(xué)習(xí)是不可以停止的。
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3、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盾髯.勸學(xué)》
4、仁者必敬人!盾髯印
5、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髯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xué)》
7、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盾髯.天論》
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盾髯印
9、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0、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11、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先秦《荀子》
12、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荀子勸學(xué)》
1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xué)》
14、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髯印秳駥W(xué)》
15、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16、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17、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18、篤志而體,君子也。荀子《修身》
19、騏驥一躍,不能步;駑馬駕,功在不舍。(騏驥俊馬。駑馬跑不快的馬。駕,馬行一日為一駕。——先秦《荀子勸學(xué)》
20、學(xué)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jīng)途經(jīng)。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xué)》
2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
22、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23、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盾髯.勸學(xué)》
24、一個人如同時具有孔子提倡的.愛心孟子的正義墨子的實踐韓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莊子的慧荀子的自強,就一定能成為領(lǐng)袖。
25、知而好問,然后能才!盾髯印
26、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27、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盾髯臃窍唷
2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治人。——荀子
29、法者,治之端也。——荀子
30、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31、公生明,偏生暗!盾髯硬黄垺
32、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荀子
33、形相雖惡,而心術(shù)善,無害為君子也。荀子
34、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荀子.成相》
35、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騏驥俊馬。駑馬跑不快的馬。駕,馬行一日為一駕。先秦《荀子.勸學(xué)》
36、蝴蝶如要在百花園里得到飛舞的歡樂,那首先得忍受與蛹決裂的痛苦。愛民者強,水愛民者弱。荀子
37、讀書光好學(xué)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xué)相提并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xué)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xué)和問聯(lián)在一起。不學(xué)不問怎能成為學(xué)問家,學(xué)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38、良農(nóng)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荀子
39、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髯
40、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荀子
41、學(xué)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jīng)途經(jīng)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xué)》
42、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4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xué)》
44、養(yǎng)心莫善于誠!盾髯.不荀篇》
4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xué)》
46、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女人。荀子
47、學(xué)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盾髯印烦錆M著歡樂與斗爭精神的人們,永遠帶著歡樂,歡迎雷霆與陽光。赫胥黎
48、堅持不懈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4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0、是謂是,非謂非,曰直。荀子
荀子的名言3
1. 亂則國危,治則國安!盾髯印ね醢浴
2. 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盾髯印と逍А
3.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4.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5. 禮者,人道之極也。
6. 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7. 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8. 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9. 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 —— 荀子經(jīng)典語錄
10. 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11.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2. 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13.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14.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禮論》
15.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荀子的名言4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盾髯佣Y論》
23.根據(jù)材料,孟子和荀子兩人中, 主張“性本善”觀點。(1分)
24. 孟子和荀子認為道德分別起源于什么?(4分)
閱讀答案
23.孟子(1分)
24.孟子認為道德起源于內(nèi)在的人性,是人性之善的自然發(fā)展(孟子認為道德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是人固有的本心本性)。(2分)荀子認為道德源于社會制度對人欲望的
約束協(xié)調(diào),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規(guī)范(是人們?yōu)樵谝黄鹕畋粍咏邮艿?一種規(guī)范)。(2分)(大意相同亦可給分)
荀子的名言5
1、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禮論》
2、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智;坎井之龜,不足與語東海之樂!髯
3、外重物而不內(nèi)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內(nèi)恐者,無之有也!髯
4、夫兩貴之不能相事,兩賤之不能相使,是天數(shù)也。——荀子
5、凝士以禮,凝民以政。禮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謂大凝!髯
6、道雖學(xué)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盾髯印
7、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髯
8、君舟民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髯
9、君子無爵而貴,無祿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窮處而榮,獨居而樂!髯
10、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斗鞘印贰髯用
11、長幼有序!毒悠贰髯用
12、人之生也,不能無群!髯
13、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髯
14、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髯
15、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髯用悦
16、為之無益於成也,求之無益於得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則廣焉能棄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頃干之胸中!髯用悦
17、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貧富貴賤之等,足以相兼臨者,是養(yǎng)天下之本也!稌吩唬骸熬S齊非齊!贝酥^也!髯用悦
18、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不茍》
19、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秳駥W(xué)》——荀子名言
20、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則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盡矣!髯用悦
21、小人能,則倨傲僻違以驕溢人;不能,則妒嫉怨誹以傾覆人。——《不茍》
22、驕泄者,人之殃也;恭儉者,摒五兵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恫黄垺
23、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應(yīng)之以治則吉,應(yīng)之以亂則兇!髯
24、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冻上嗥贰髯用
25、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盾髯印げ黄垺
荀子的名言6
1、酒亂其神也。
2、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荀子·大略》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名言
5、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駥W(xué)》
6、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盾髯印駥W(xué)》
7、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盾髯印ば詯骸
8、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9、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盾髯印ね踔啤
10、怒不過奪,喜不過予!盾髯印ば奚怼
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2、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13、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4、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盾髯印ぬ煺摗
15、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16、思索以通之。
17、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盾髯印駥W(xué)》
18、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19、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20、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盾髯印ざY論》
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秳駥W(xué)》
22、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23、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24、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
25、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26、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27、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28、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29、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髯
30、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xué)篇》
3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2、篤志而體,君子也。
33、善學(xué)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34、長幼有序!盾髯印ぞ悠
35、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盾髯印ば奚怼
36、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盾髯印ば奚怼
37、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盾髯印ぬ煺摗
38、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盾髯印こ上唷
39、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40、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41、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荀子·儒效》
42、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43、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44、良醫(yī)之門多病人!盾髯印しㄐ小
45、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46、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47、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48、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盾髯印し鞘印
49、君戒專欲,臣戒專利。
50、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51、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52、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53、惡之者眾則危。——《荀子·正論》
54、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荀子·勸學(xué)》
55、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56、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盾髯印駥W(xué)》
57、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58、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荀子·不茍》
59、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盾髯印s辱》
60、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盾髯印こ上嗥贰髯
61、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髯
62、公生明,偏生暗。
63、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64、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荀子·大略》
65、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66、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67、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68、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69、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70、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髯
7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秳駥W(xué)》
72、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73、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74、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
75、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76、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77、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78、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79、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髯
80、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盾髯印駥W(xué)篇》
8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82、篤志而體,君子也。
83、善學(xué)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84、長幼有序!盾髯印ぞ悠
85、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盾髯印ば奚怼
86、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盾髯印ば奚怼
87、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88、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荀子·成相》
89、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90、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91、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盾髯印と逍А
92、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93、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94、良醫(yī)之門多病人。——《荀子·法行》
95、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96、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97、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98、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盾髯印し鞘印
99、君戒專欲,臣戒專利。
100、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101、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102、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103、惡之者眾則危!盾髯印ふ摗
104、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盾髯印駥W(xué)》
105、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荀子·勸學(xué)》
10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07、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盾髯印げ黄垺
108、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榮辱》
109、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荀子·成相篇》——荀子
110、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髯
111、公生明,偏生暗。
112、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11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14、酒亂其神也。
115、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盾髯印ご舐浴
11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17、禮者,人道之極也!髯用
118、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駥W(xué)》
119、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xué)》
120、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盾髯印ば詯骸
121、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122、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盾髯印ね踔啤
123、怒不過奪,喜不過予!盾髯印ば奚怼
1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25、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126、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27、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128、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29、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斗鞘印
130、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131、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132、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133、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盾髯印じ粐
134、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13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36、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議兵》
137、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盾髯印ぬ煺摗
138、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139、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140、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髯
141、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盾髯印s辱》
142、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髯用
143、學(xué)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xué)。
14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盾髯印ご舐浴
145、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盾髯印じ粐
146、思索以通之。
147、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盾髯印駥W(xué)》
148、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149、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150、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盾髯印ざY論》
151、學(xué)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xué)。
152、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153、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154、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155、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156、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157、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158、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59、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160、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
161、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162、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163、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164、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
165、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166、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
167、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168、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16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17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71、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172、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173、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17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7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176、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秳駥W(xué)》
177、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秳駥W(xué)》
17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秳駥W(xué)》
179、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無禍。——《勸學(xué)》
180、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勸學(xué)》[8]
181、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勸學(xué)》
182、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秳駥W(xué)》
183、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勸學(xué)》
184、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秳駥W(xué)》
18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xué)》
186、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xué)》
187、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勸學(xué)》
188、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勸學(xué)》
189、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wù)吆?——《勸學(xué)》
190、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秳駥W(xué)》
191、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xué)》
192、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秳駥W(xué)》
19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秳駥W(xué)》
194、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無禍!秳駥W(xué)》
195、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秳駥W(xué)》[8]
196、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秳駥W(xué)》
197、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勸學(xué)》
198、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勸學(xué)》
199、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秳駥W(xué)》
20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秳駥W(xué)》
20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秳駥W(xué)》
202、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勸學(xué)》
203、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勸學(xué)》
204、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wù)吆?——《勸學(xué)》
205、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秳駥W(xué)》
206、荀子(約公元前3—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xué)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位于今山東蘭陵縣)令。
20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208、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 ——荀子名言
209、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
210、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荀子·勸學(xué)》
211、善學(xué)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212、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213、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214、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盾髯印ぬ煺摗
215、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盾髯印駥W(xué)》
216、學(xué)無止境。
217、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盾髯印ば奚怼
21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盾髯印駥W(xué)》
219、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盾髯印ば奚怼
220、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22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222、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盾髯印駥W(xué)篇》
223、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2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盾髯印ご舐浴
225、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盾髯印駥W(xué)》
226、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盾髯印s辱》
227、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荀子·勸學(xué)》
228、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229、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230、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231、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232、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233、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議兵》
234、惡之者眾則危!盾髯印ふ摗
23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36、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駥W(xué)》
23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3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39、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王制》
240、學(xué)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xué)。
241、公生明,偏生暗。
24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243、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244、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245、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246、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247、良醫(yī)之門多病人!盾髯印しㄐ小
248、長幼有序!盾髯印ぞ悠
249、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盾髯印こ上唷
250、怒不過奪,喜不過予!盾髯印ば奚怼
251、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盾髯印ご舐浴
252、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盾髯印ば奚怼
253、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盾髯印じ粐
254、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盾髯印し鞘印
255、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盾髯印駥W(xué)》
256、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荀子·成相篇》 ——荀子
257、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荀子·不茍》
258、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榮辱》
259、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荀子·富國》
260、亂則國危,治則國安。——《荀子·王霸》
261、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盾髯印と逍А
26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263、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264、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265、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266、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荀子名言
267、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268、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269、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270、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 ——荀子經(jīng)典語錄
271、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272、公生明,偏生暗。
273、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盾髯印し鞘印
274、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非十二子》
275、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276、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277、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278、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盾髯印じ粐
279、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280、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81、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盾髯印ぷh兵》
282、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盾髯印ぬ煺摗
283、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284、思索以通之。
285、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盾髯印駥W(xué)》
286、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287、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28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禮論》
289、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秳駥W(xué)》
290、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291、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292、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
293、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29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295、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296、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297、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荀子
298、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盾髯印駥W(xué)篇》
29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00、篤志而體,君子也。
301、善學(xué)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302、長幼有序!盾髯印ぞ悠
303、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盾髯印ば奚怼
304、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305、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盾髯印ぬ煺摗
30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荀子·成相》
307、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308、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309、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盾髯印と逍А
310、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311、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312、良醫(yī)之門多病人!盾髯印しㄐ小
313、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314、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315、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316、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盾髯印し鞘印
317、君戒專欲,臣戒專利。
318、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319、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320、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321、惡之者眾則危。——《荀子·正論》
322、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荀子·勸學(xué)》
323、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324、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荀子·勸學(xué)》
325、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326、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荀子·不茍》
327、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盾髯印s辱》
328、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盾髯印こ上嗥贰髯
329、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髯
330、公生明,偏生暗。
331、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33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33、酒亂其神也。
334、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盾髯印ご舐浴
33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36、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名言
337、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xué)》
338、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xué)》
339、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盾髯印ば詯骸
340、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341、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
342、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修身》
34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44、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34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的名言7
1、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朱熹
2、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獖W維德,古羅馬詩人
3、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對翅膀。——喬?貝利
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5、學(xu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6、切莫垂頭喪氣,即使失去了一切,你還握有未來。 ——奧斯卡·王爾德
7、凡是新的事情在起頭總是這樣一來的,起初熱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為他已經(jīng)明白,不經(jīng)過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過這番痛苦!铀纪滓蛩够
8、疼痛的強度,同自然賦于人類的意志和剛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實篤
9、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王守仁
10、科學(xué)的永恒性就在于堅持不懈地尋求之中,科學(xué)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標(biāo)而言,是永遠不可企及的!āゑT·伯爾
11、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
12、要從容地著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劝⑺
13、偉大變?yōu)榭尚χ挥幸徊,但再走一步,可笑又會變(yōu)閭ゴ。——佩?/p>
14、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誡說:“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只有當(dāng)勉為其難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時候,才必須勉為其難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須勉為其難地去達到它!昀
15、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已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16、人的意志并不總是萬能的,因為笑聲和淚水會隨著那產(chǎn)生這些東西的激情接踵而來,最真誠的人最不能控制它們!
17、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鼱柼
18、要在文化上有成績,則非韌不可!斞
19、誰有歷經(jīng)千辛萬苦的意志,誰就能達到任何目的!啄系
20、茍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珴蓶|
21、向著某一天終于要達到的那個終極目標(biāo)邁步還不夠,還要把每一步驟看成目標(biāo),使它作為步驟而起作用!璧拢聡娙
22、成功的秘訣在于永不改變既定的目標(biāo)。
23、我之所以能在科學(xué)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xué)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英國)達爾文
24、我知道,潮汐有升有落,也知道,幸福不能永遠停留?墒钱(dāng)它滿滿呈現(xiàn)面前的時候,我惟一該做的事,就是安靜地坐下來,觀察它,享受它和感激它。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長短而在于我們將會怎樣利用它。許多人活的日子并不多,卻活了很長久!商
25、一日一錢,十日十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喙
26、你們應(yīng)該培養(yǎng)對自己,對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這種信心是靠克服障礙,培養(yǎng)意志和鍛煉意志而獲得的!郀柣
27、只有剛強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戰(zhàn)斗的人,才能取得勝利!璧
2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盾髯印駥W(xué)》
2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30、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biāo)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退沟
31、只要持續(xù)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征服不了的東西。――塞內(nèi)加
3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佚名
33、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cè)粲型觥1婋u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于東方。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歲兮,懷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復(fù)明。妾人竊自悲兮,究年歲而不敢忘。
34、無論是美女的歌聲,還是鬣狗的狂吠,無論是鱷魚的眼淚,還是惡狼的嚎叫,都不會使我動搖!∑章
35、精于物者以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36、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袊V語
37、公共的利益,人類的福利,能夠使可憎的工作變?yōu)榭少F,只有開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難所需要的熱忱.——佚名
38、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災(zāi)難,已經(jīng)開始了的事情決不放棄!
39、你們就應(yīng)培養(yǎng)對自我,對自我的力量的信心,百這種信心是靠克服障礙,培養(yǎng)意志和鍛煉意志而獲得的——高爾基
40、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s翰生
41、不作什么決定的意志不是現(xiàn)實的意志;無性格的人從來不做出決定!诟駹
4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43、卓越的人的一大優(yōu)點是: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惗喾
44、善學(xué)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45、表示驚訝,只需一分鐘;要做出驚人的事業(yè),卻要許多年
46、我只有一個忠告給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倫
47、不經(jīng)一翻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宋帆
48、先相信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羅曼羅蘭
49、只要持之以恒,知識豐富了,終能發(fā)現(xiàn)其奧秘!獥钫駥
50、勞動使人建立起對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高爾基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抖Y記·學(xué)記》
52、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約翰遜要從容地著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比阿斯
53、立志不堅,終不濟事!祆
54、關(guān)于堅持到底的作文
55、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
56、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中國諺語
57、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約翰遜
58、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才完成的
59、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6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ち夯萃跎稀
61、斧頭雖小,但經(jīng)歷多次劈砍,終能將一棵最堅硬的橡樹砍刀
62、我們的弱點在于放棄。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斷的重來一次。――托馬斯?愛迪生
63、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氣力。――雨果
64、以虛養(yǎng)生,以德養(yǎng)身,以仁養(yǎng)天下萬物,以道養(yǎng)天下萬事。
65、不可學(xué)、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xué)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66、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
67、不放棄!決不放棄!永不放棄!——邱吉爾
68、一個崇高的目標(biāo),只要不渝地追求,就會居為壯舉;在它純潔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將勝利.——華茲華斯
69、知而好學(xué),然后能才。 ——荀況
70、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蔡鍔
71、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珴蓶|
72、一個人只要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達到目的!緶_
73、涓滴之水終可以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
7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75、下苦功,三個字,一個叫下,一個叫苦,一個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珴蓶|
7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奶煜
77、我之所以能在科學(xué)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xué)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英國)達爾文
78、有志者事竟成!
79、有百折不撓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zhì)力量有更強大的威力。——愛因斯坦
80、如果在勝利前卻步,往往只會擁抱失;如果在困難時堅持,常常會獲得新的成功。
81、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衛(wèi)靈公》
82、我們最大的弱點在于放棄。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斷的重來一次!旭R斯·愛迪生
83、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84、耐心之樹,結(jié)黃金之果
85、成功是一段路程,而非終點,因此只要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一切順利,便是成功
86、取得成就時堅持不懈,要比遭到失敗時頑強不屈更重要.——拉羅什夫科
87、誰沒有耐心,誰就沒有智慧。――薩迪
88、常常是最后一把鑰匙打開了門!
89、你既然期望輝煌偉大的生命,那么就就應(yīng)從這天起,以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憑自我的智慧和毅力,去創(chuàng)造你和人類的愉悅.——佚名
90、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s翰遜
91、誰有歷經(jīng)千辛萬苦的意志,誰就能到達任何目的——米南德
92、百敗而其志不折
93、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錢學(xué)森
94、向著某一天終于要達到的那個終極目標(biāo)邁步還不夠,還要把每一步驟看成目標(biāo),使它作為步驟而起作用。――歌德,德國詩人
95、即使在把眼睛盯著大地的時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著凝視太陽的能力!旯
96、我們應(yīng)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居里夫人
97、賢能不待次而舉。 ——荀況
98、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钏
99、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亦如此,行之貴日新!拙右
100、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會有能耐、機靈和知識。——陀思妥耶夫斯基
101、一朝開始便永遠能將事業(yè)繼續(xù)下去的人是幸福的。――赫爾岑
102、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
103、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104、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佚名
105、疾風(fēng)知勁草,烈火煉真金。不經(jīng)寒霜苦,安能香襲人?鋒自磨礪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練,焉能藝精深?——佚名
106、執(zhí)著追求并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才是成功者!罅_
107、只有毅力才會使我們成功,而毅力的來源又在于毫不動搖,堅決采取為達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車爾尼雪夫斯基
108、既然我已經(jīng)踏上這條道路,那么,任何東西都不應(yīng)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档
109、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軻
110、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約翰生
111、具有尋常的才干而具有不尋常的恒心,一切都可獲致!涂怂诡D
112、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113、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匚
11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髯
1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116、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愛默生
11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118、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奧維德
11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鍋
120、涓滴之水終能夠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貝多芬
121、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里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么也不怕。我們的一代也是這樣的在斗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xué)習(xí)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獖W斯特洛夫斯基
122、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X學(xué)森
123、無論什么時候,不管遇到什么情況,我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灰心喪氣!獝鄣仙
12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125、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biāo)的奧秘吧,我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巴斯德
126、只有毅力才會使咱們成功,而毅力的來源又在于毫不動搖,堅決采取為到達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車爾尼雪夫斯基
127、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fēng)!嵺疲▁iè)《題畫·竹石》
128、做學(xué)問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吳玉章
129、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130、我的本質(zhì)不是我的意志的結(jié)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質(zhì)的結(jié)果,正因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能夠沒有意志,但是沒有存在就沒有意志.——費爾巴哈
131、意志若是屈從,不論程度如何,它都幫忙了暴力.——但丁
132、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3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塞約翰生
134、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fēng)言風(fēng)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獝垡蛩固
13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136、不經(jīng)一翻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宋帆
137、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138、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對翅膀。――貝利
139、不能則學(xué),不知則問。 ——荀子 《非十二子》
140、在希望與失望的決斗中,如果你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于希望!绽锬
14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42、向著某一天終于要達到的那個終極目標(biāo)邁步還不夠,還要把每一步驟看成目標(biāo),使它作為步驟而起作用!璧
143、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zāi)!獏蔷ぁ敦懹^政要·刑法》
144、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荀子
荀子的名言8
1.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2. 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 荀子名言
3. 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
4. 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荀子勸學(xué)》
5. 善學(xué)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6. 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7. 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盾髯犹煺摗
8.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盾髯犹煺摗
9.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xué)》
10. 學(xué)無止境。
11. 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盾髯有奚怼
12.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盾髯觿駥W(xué)》
13.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14.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15.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16.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盾髯觿駥W(xué)篇》
17. 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18.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19. 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盾髯觿駥W(xué)》
20. 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盾髯訕s辱》
21. 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盾髯觿駥W(xué)》
22. 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23. 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24. 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25. 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26. 是謂是,非謂非,曰直。(名人名言 mingyan.chazidain.com)
27. 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議兵》
28. 惡之者眾則危!盾髯诱摗
29.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0. 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xué)》
31.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2.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3.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王制》
34. 學(xué)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xué)。
35. 公生明,偏生暗。
36.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37. 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38. 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39.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40. 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41. 良醫(yī)之門多病人!盾髯臃ㄐ小
42. 長幼有序!盾髯泳悠
43.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荀子成相》
44. 怒不過奪,喜不過予!盾髯有奚怼
45.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盾髯哟舐浴
46. 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盾髯有奚怼
47. 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盾髯痈粐
48. 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盾髯臃鞘印
49.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勸學(xué)》
50. 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盾髯映上嗥 荀子
51. 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盾髯硬黄垺
52.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盾髯訕s辱》
53. 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荀子富國》
54. 亂則國危,治則國安!盾髯油醢浴
55. 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盾髯尤逍А
56.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7.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58.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59. 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60. 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荀子名言
61. 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62. 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63. 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64. 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 荀子經(jīng)典語錄
65. 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66. 公生明,偏生暗。
67. 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68.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69.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禮論》
70.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71. 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荀子
72. 思索以通之。
73. 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74. 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75. 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盾髯有詯骸
76. 夫人雖有性質(zhì)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 荀子名言
77. 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78. 篤志而體,君子也。
79.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80.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81. 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82.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83.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84. 禮者,人道之極也。 荀子名言
85. 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86. 君戒專欲,臣戒專利。
87. 酒亂其神也。
荀子的名言9
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2、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荀子
3、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4、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盾髯印こ上唷
5、亂則國危,治則國安!盾髯印ね醢浴
6、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7、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8、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荀子·富國》
9、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10、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11、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荀子·勸學(xué)》
12、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13、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14、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勸學(xué)》
15、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xué)篇》
16、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1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8、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19、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20、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21、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22、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盾髯印駥W(xué)》
23、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
24、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
25、學(xué)無止境。
26、篤志而體,君子也。
27、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盾髯印s辱》
28、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29、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30、惡之者眾則危。——《荀子·正論》
31、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32、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33、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34、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盾髯印ば奚怼
35、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36、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37、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盾髯印ば奚怼
38、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xué)》
39、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40、善學(xué)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41、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
42、良醫(yī)之門多病人!盾髯印しㄐ小
43、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盾髯印ざY論》
44、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45、君子之學(xué)也,人乎耳。箸乎心。
46、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盾髯印ぬ煺摗
47、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4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9、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盾髯印ぷh兵》
50、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髯
51、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盾髯印じ粐
52、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5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54、學(xué)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xué)。
55、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56、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57、長幼有序!盾髯印ぞ悠
58、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知者。
59、習(xí)俗移志,安久移質(zhì)。
60、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61、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62、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
荀子的名言10
1、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盾髯印ぬ煺摗
2、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3、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盾髯印ば奚怼
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5、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荀子·儒效》
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盾髯印駥W(xué)》
8、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盾髯印ぬ煺摗
9、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10、善學(xué)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11、君子曰:學(xué)不能夠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駥W(xué)》
12、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13、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盾髯印駥W(xué)》
14、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1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6、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17、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盾髯印s辱》
18、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19、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髯
20、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21、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22、長幼有序!盾髯印ぞ悠
23、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盾髯印ぷh兵》
24、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盾髯印ざY論》
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勸學(xué)》
26、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盾髯印駥W(xué)》
27、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盾髯印じ粐
28、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29、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盾髯印ご舐浴
30、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xué)篇》
31、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32、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斗鞘印
33、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盾髯印ば奚怼
34、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3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盾髯印こ上唷
36、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37、篤志而體,君子也。
38、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39、匹夫不能夠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盾髯印ご舐浴
4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盾髯印駥W(xué)》
41、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名言
42、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髯
4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4、良醫(yī)之門多病人!盾髯印しㄐ小
45、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盾髯印じ粐
4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7、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48、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49、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盾髯印ば奚怼
50、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51、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髯用
52、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榮辱》
53、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5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55、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髯
56、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57、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盾髯印ね踔啤
58、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盾髯印ご舐浴
59、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60、亂則國危,治則國安!盾髯印ね醢浴
61、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62、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
63、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64、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65、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盾髯印駥W(xué)》
66、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6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68、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69、惡之者眾則危!盾髯印ふ摗
70、思索以通之。
71、酒亂其神也。
72、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73、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髯
74、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75、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盾髯印駥W(xué)》
76、怒可是奪,喜可是予!盾髯印ば奚怼
77、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xué)篇》
78、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盾髯印し鞘印
79、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80、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髯用
81、公生明,偏生暗。
82、學(xué)無止境。
83、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盾髯印ぬ煺摗
84、圣可積而致,途之人能夠為禹!盾髯印ば詯骸
85、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86、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87、君子之學(xué)業(yè),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業(yè),以為禽犢!秳駥W(xué)》
88、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89、夫人雖有性質(zhì)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髯用
90、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91、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92、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93、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94、君戒專欲,臣戒專利。
95、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96、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97、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98、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99、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盾髯印げ黄垺
10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01、尊嚴而憚,能夠為師。
102、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103、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104、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盾髯印駥W(xué)》
105、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106、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107、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盾髯印こ上嗥贰髯
108、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109、學(xué)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xué)。
荀子的名言11
1、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盾髯訕s辱》
2、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盾髯映上唷
3、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王制》
4、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盾髯觿駥W(xué)》
5、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荀子勸學(xué)》
6、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
7、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修身》
8、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9、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荀子
1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盾髯觿駥W(xué)》
1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12、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荀子
13、功被天下,守之以讓。――荀子
14、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15、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6、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8、治則衍及百姓,亂則不足及王公。――荀子
19、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盾髯映上嗥奋髯
20、彼求之而后得,為之而后成,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21、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22、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23、是謂是,非謂非,曰直。――荀子
24、伯樂不可欺馬,君子不可以欺人。――荀子
25、千人萬人之情,一人之情也。――荀子
2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7、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28、治生乎君子,亂生乎小人。――荀子
29、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30、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智;坎井之龜,不足與語東海之樂。――荀子
31、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盾髯臃鞘印
32、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33、外重物而不內(nèi)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內(nèi)恐者,無之有也。――荀子
34、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35、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36、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荀子
37、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荀子不茍》
38、學(xué)無止境。
39、亂則國危,治則國安!盾髯油醢浴
40、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41、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xué)》
42、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荀子
43、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夸誕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4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45、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治人。
46、義之所在,不傾于權(quán),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47、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48、學(xué)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xué)。
荀子的名言12
荀子《勸學(xué)》里的名言警句: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學(xué)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荀子《勸學(xué)》原文: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xué)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pù),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鄙衲笥诨,福莫長于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佥涶R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fēng)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gòu)。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zhì)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鼫?zhǔn)笪寮级F!对姟吩唬骸笆F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故君子結(jié)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wù)吆?
學(xué)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 真積力久則入,學(xué)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xué)數(shù)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 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故學(xué)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xué)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xué)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學(xué)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xí)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學(xué)莫便乎近其人。
學(xué)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xué)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jīng)緯蹊徑也。若挈裘領(lǐng),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shù)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后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贝酥^也。
百發(fā)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xué)。學(xué)也者,固學(xué)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后學(xué)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shù)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yǎng)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quán)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yīng)。能定能應(yīng),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荀子的名言13
荀子,儒家代表人物,辭賦之祖,著名弟子有:李斯、韓非、張蒼。
荀子的名言大全: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
騰蛇無足而飛,鼫?zhǔn)笪寮级F。
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無益于理者廢之。
學(xué)不可以已。
刑稱罪則治,不稱罪則亂。
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言而當(dāng),知也;默而當(dāng),亦知也。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怒不過奪,喜不過予。
故明主必謹養(yǎng)其和,節(jié)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亂則國危,治則國安。
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
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荀子的名言14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6、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7、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8、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0、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3、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
荀子的名言15
1、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2、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
3、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
4、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
5、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6、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
7、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8、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9、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10、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11、良農(nóng)不為水旱不耕。
12、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13、學(xué)無止境。
14、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15、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16、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17、不誘干譽,不恐于誹。
18、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19、務(wù)本節(jié)用財無極。
20、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21、知賢之謂明,輔賢之謂能。勉之強之,其福必長。
22、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23、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24、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25、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26、思索以通之。
27、禮者,斷長續(xù)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28、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29、君子之學(xué)也,人乎耳.箸乎心。
30、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31、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32、人之于文學(xué)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荀子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荀子的名言03-08
荀子的名言名句02-01
荀子名言名句03-06
荀子名言警句04-08
關(guān)于荀子的名言名句05-27
荀子的名言名句190句06-15
《荀子》名句05-06
勸學(xué)古詩大全荀子09-09
荀子勸學(xué)課文原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