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的教育名言警句

    時間:2021-08-14 19:03:37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有關(guān)的教育名言警句

      篇一:教育經(jīng)典名言集錦

    有關(guān)的教育名言警句

      第一章:關(guān)于教育與教育學

      1、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

      2.康德說:“人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一個人。人是教育的產(chǎn)物!

      3.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

      4.棍棒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心靈更為懦弱,更為固執(zhí)!ǚǎ┟商 。

      5、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已經(jīng)就受到教育了。 ——(法)盧梭《愛彌兒》

      第二章:教育功能與教育規(guī)律

      1、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2歲。在這段時間中還不采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fā)芽滋長,及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jīng)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 ——(法)盧梭《愛彌爾》

      2、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3、著名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種下行動就會收獲習慣,種下習慣就會收獲品格,種下品格就會收獲命運!

      4.“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薄R卡連柯

      5.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自己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蘇霍姆林斯基

      6.人類的精神與動物的本能區(qū)別在于, 我們在繁衍后代的同時,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

      和對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蘇霍姆林斯

      7、教學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是任何教學的首要的最高的規(guī)律.

      8、教育上操之過急和緩慢滯后,都會摧殘孩子正常的心理發(fā)育。

      9.野性難馴的馬兒,只要合適地加以訓練,是可以成為駿馬的!ń菘耍┛涿兰~斯

      第三章 關(guān)于教育目的

      10、犯了過錯的人應當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應受懲罰,并非因為他們犯了錯??而是為的

      要使日后不去再犯!ń菘耍┛涿兰~斯

      11、陶行知:“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12、“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

      家! ——愛因斯坦

      13、教育的事業(yè)并非使年輕人能完美地從事科學研究,而是要開闊年輕人的心胸,使其能盡力運

      用自己之所長。 --------洛克

      第四章 教師和學生

      1、教師是克服人類無知和惡習的大機構(gòu)中的一個活躍而積極的成員,是過去歷史所有高尚而偉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間的中介人,是那些爭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遺訓的保存者,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huán)節(jié)。 ——烏申斯基

      2、只有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獝垡蛩固

      3、“如果老師只愛事業(yè),那他會成為一個好教師。如果教師只像父母那樣愛學生,那他會比那種通曉課本,但既不愛事業(yè),又不愛學生的教師好。如果教師既愛事業(yè),又愛學生,那他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列夫.托爾斯泰

      4、 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fā)展。 ——(英)羅素《教育與美好生活》

      5、野蠻產(chǎn)生野蠻,仁愛產(chǎn)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們就變得沒有同情;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他們就是一個培養(yǎng)他們友情的手段。 ——(英)斯賓塞《教育論》

      6、“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7、美國第威夫人:“時時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們,大家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的品德,與他們的成績單沒有任何關(guān)系!

      8、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獝垡蛩固

      9、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 ——烏申斯基

      10、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烏申斯基

      11、做老師的只要有一次向?qū)W生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為之毀滅。 ——盧梭

      12、“教師”應該是個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達、和善的人,同時又要具有能夠經(jīng)常莊重、安適、和藹地和學生交談的本領(lǐng)。 ——(英)洛克《教育漫話》

      13、一味地挖苦、貶低,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反對父母,反對學校,或者反對整個世界!剪斨Z

      14.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 ——蘇霍姆林斯基

      15.要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 ——盧梭

      16、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對待他們就該像對待同志和公民一樣,必須了解和尊重他們的權(quán)利和義務:享受快樂的權(quán)利,擔當責任的義務。 ——馬卡連柯

      17、“教育的秘訣是尊重學生!薄绹逃覑勰

      18、“人生中最深切的稟質(zhì),乃是被人賞識的渴望!薄材匪

      19、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yǎng)出好的品質(zhì)。可是只有在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yōu)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chǎn)生上進心。——(前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20、人類本質(zhì)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

      第五章 關(guān)于教育內(nèi)容

      1、“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diào)單純智育的態(tài)度,已經(jīng)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

      2、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K霍姆林斯基

      3、教育的偉大目標不只是裝飾而是訓練心靈,使具備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經(jīng)驗的累積。 ——(美)愛德華茲

      4、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思考,作出獨立的判斷,并作為一個負責的公民加工作。 ——(美)赫欽斯《教育中的沖突》

      5、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fā)育。 ——(美)賽珍珠

      6、“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薄(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

      教育發(fā)展委員會前主席埃德加?富爾《學會生存》、美國人類資源研究所心理學家赫伯特?格喬伊、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涅?托夫勒

      7、“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好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學。不僅教學生

      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薄招兄

      8、“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保ǖ掠

      9、“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lǐng),也無甚用處。陶行知

      10、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chǔ),我叫它豬欄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

      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愛因斯坦

      11、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

      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12、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guān)于方法的知識!_爾文

      13、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就是天才。 ——狄德羅

      14、如果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道德資本,那么,在同樣的程度上,壞習慣就是道德上的無法償清的債務了。 ——烏申斯基

      15、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可以教得好的,規(guī)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fā)生作用了。 ——洛克

      16、良好的個性勝于卓越的才智。

      17、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說:“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18、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

      ——美國詩人惠特曼

      19、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習慣。 ——培根

      20、學習中經(jīng)常取得成功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學習興趣,并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 ——布魯姆

      21、讀史使人明智,讀私詩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精邃,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 ------ 培根,英國哲學家

      22、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學校長論壇”上所說:“如果沒有好奇心和純粹的求知

      欲為動力,就不可能產(chǎn)生那些對人類和社會具有巨大價值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23、狄更斯:“頑強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

      24、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錯誤本身是“達到真理的一個必然環(huán)節(jié)”,“由于錯誤真理才會發(fā)現(xiàn)”

      25、愛因斯坦: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lǐng)受。

      26、蘇霍姆林斯基:“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第六章 關(guān)于教學過程

      1、布魯納:“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辦法勢必使之知道這門學科是值得學習的!

      2、布魯納曾經(jīng)指出:“教一門學科,不是建立一個小型的圖書館,而是要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去。”

      3、喚起獨創(chuàng)性的表現(xiàn)與求知之樂,是為人師者至高無比的秘方。 ——(德)愛因斯坦

      4、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的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德)第斯多惠

      5、“思維由驚奇和問題開始!薄獊喞锸慷嗟

      6、“擁有一顆好奇心最重要。”——“DNA之父”、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生物學家詹姆斯?沃森

      7、如果沒有情感的溝通,智慧的交流是無法達成的。——皮亞杰

      8、“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陶行知

      10、當代科學研究最新成果表明:學習效果=50%的學習策略+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

      11、“卓越的激勵是找到能力和忠誠的可靠途徑。”

      12、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科夫說過:“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lǐng)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fā)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13、“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少的差異,但這種很少的差異卻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別!很少的差異就是具備的心態(tài)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薄闷苼?希爾博士《人人都能成功》

      14、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愛因斯坦

      15、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shù)學上或?qū)嶒炆系募寄芏眩岢鲂碌膯栴},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愛因斯坦

      16、中國留學生學習成績往往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卻比人

      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國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強。 ——楊振寧

      17、如果學校不能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多成功的體驗,他們就會以既在學校內(nèi)也在學校外都完

      全拒絕學習而告終。 ——林格倫

      18、烏申斯基說過:“智慧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組織得很好的知識體系!

      第六章(下)關(guān)于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1、夸美紐斯說過“尋找并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得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卻可以因此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動,多具閑暇、快樂和堅實的進步!

      2、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法)盧梭《愛彌兒》

      3、教育孩童首重激發(fā)興趣和愛心,否則只是填鴨式的灌輸,毫無意義可言!ǚǎ┟商

      4、美國學者布魯巴克:“最精湛的教學藝術(shù),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提問題。”

      5、郭沫若說:“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

      6、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愈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愈明,記憶力愈敏銳。要培養(yǎng)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給他思考!K霍姆林斯基

      7、人的內(nèi)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yǎng)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xiàn)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蘇霍姆林斯基

      8、求知欲,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哪里沒有求知欲,哪里便沒有學校。 ——蘇霍姆林斯基

      9、為了在教學上取得預想的結(jié)果,單是指導學生的腦力活動是不夠的, 還必須在他身上樹立起掌

      握知識的志向, 即創(chuàng)造學習的誘因!澘品

      10、.硬塞知識的辦法經(jīng)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yǎng)的那種自

      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斯賓塞

      11、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

      12、教育不能創(chuàng)造什么,但它能啟發(fā)兒童創(chuàng)造力以從事于創(chuàng)造工作。 ——陶行知

      13、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魏書生

      14、我們要提出兩條教育的誡律,一、“不要教過多的學科”;二、“凡是你所教的東西,要教得透徹” ——(英)羅素《教育目的》

      15、 一切學科本質(zhì)上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 ——(英)羅素《教育的目的》

      16、.硬塞知識的辦法經(jīng)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yǎng)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英)斯賓寒《教育論》

      17、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fā)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的應該盡量多些。 ——(英)斯賓塞《教育論》

      18、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來得好,但是鼓勵法也不可用得太濫,一濫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其當,也是很好,不過只可偶一為之而已。 ——陳鶴琴《家庭教育》

      19、活教育教人變活,死教育教人變死。 ——《陶行知文集?師范生第一變》

      20、假如一個先生想用知識去啟導一個葬身在無知之中的學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種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識。 ---------- 夸美紐斯

      21、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

      育,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2、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陶行知

      23、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jié)構(gòu)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澘品

      24、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25.教育的藝術(shù)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 ——(法)盧梭《愛彌兒》

      26、“用鼓勵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是一種方式,但是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孫云曉《一個故事一堂課》(中山大學出版社)27、一個壞的教師廉價真理,一個好的教師發(fā)現(xiàn)真理. 第斯多惠

      29、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研究也表明: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探索它,認識它;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并趨向某種事物特有的意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xiàn)。

      30、有位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shù)全在于如何恰當?shù)靥岢鰡栴}和巧妙的引導學生作答。”

      31、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偲饋碚f,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陶行知

      32、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

      33、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蘇霍姆林斯基

      34、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

      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R梭

      35、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招兄

      36、.知道事物應該是什么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知道事物實際是什么樣,說明你是有經(jīng)驗的人;知道怎樣使事物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业铝_

      37、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則要看他的處世為人是否道德無虧,能否作社會的表

      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為他的學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裴斯泰洛齊

      第九章 關(guān)于德育與班級活動

      1.沒有情感, 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 只能培 養(yǎng)出偽 君子——蘇霍姆林斯基

      第七篇:最好的教育名言名句

      最好的教育名言名句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盧梭說:“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fā)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fā)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張伯岑說:“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教會學生鍛煉身體,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chǔ),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中國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說:“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孤立!

      英國教育家維克多.費蘭克說:“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zhì)。

      古希臘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柏拉圖說:“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導,能決定他后來往哪里走!

      美國著名成功學家、教育家卡耐基說:“如果我們有著快樂的思想,我們就會快樂......用快樂、樂觀、豁達的胸襟去面對人生吧,我們的人生就永遠是快樂的!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十分關(guān)切地對待孩子內(nèi)在的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他們,要耐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要以平等待人的態(tài)度參加他們的爭論!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走獨立的道路,這是我們教育關(guān)鍵性的問題!泵绹骷、教育家詹姆斯.潘說:“一個成功的人是以幽默感對付挫折的”。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說:“一個人要學會感恩,對生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樂!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在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

      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漢!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印度哲學家菩德曼說:“播種一個行為,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一個低水平的教師,只是向?qū)W生奉獻真理,而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真理!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fā)起來。”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本人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