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大全
在日常過程學(xué)習(xí)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就是白話文的提煉跟升華。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jīng)背過的文言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1
1、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2、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3、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4、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左傳)
5、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6、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左傳)
7、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8、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9、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3、將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14、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2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2、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3、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jīng)鄘風(fēng)相鼠)
4、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ㄔ娊?jīng)大序)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小雅車轄)
6、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jīng)小雅)
7、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jīng)小雅)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9、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大雅蕩)
10、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11、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1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周語)
14、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15、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3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出自:(《禮記》)
2、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出自:(《韓非子》)
3、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出自:(《老子》)
4、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出自:(《湯賦》)
5、月暈而風(fēng),礎(chǔ)潤而雨。出自:(《宋·蘇詢》)
6、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出自:(《宋史》)
7、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出自:(《管子》)
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出自:(《曷冠子·天則》)
9、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出自:(《新唐書》)
1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出自:(孔子)
1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出自:(《荀子》)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出自:(《楚辭》)
13、兼聽則明,倔信則暗。出自:(《漢·王符》)
1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出自:(《左傳》)
15、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出自:(《孫子》)
1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出自:(《孟子》)
17、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出自:(《宋·朱熹》)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出自:(《戰(zhàn)國策》)
19、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出自:(《后漢書》)
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漢書》)
2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出自:(《宋·釋道原》)
22、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出自:(《北齊書》)
2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出自:(《后漢書》)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
25、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出自:(曹操)
2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jīng)》)
27、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jīng)》)
29、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出自:(《國語》)
30、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出自:(曹操)
31、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出自:(《運命論》)
32、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出自:(《文賦》)
33、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出自:(《詩經(jīng)》)
34、勞于讀書,逸于作文。出自:(元·程端禮)
35、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出自:(《三國志》)
36、不愧于天,不畏于人。出自:(《詩經(jīng)》)
37、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出自:(《誠子書》)
38、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出自:(《老子》)
39、山積而高,澤積而長。出自:(劉禹錫)
4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出自:(《畫旨》)
41、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出自:(《論語》)
42、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出自:(《元曲選》)
43、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出自:(古語)
4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出自:(《長歌行》)
45、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出自:(古語)
4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出自:(曹操)
47、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出自:(曹操)
4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出自:(《大戴禮記》)
49、年之計在于春.—日之計在于晨。出自:(《南陽蕭繹》)
5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出自:(《三國志》)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4
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5、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6、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7、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論語述而)
9、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1、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12、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13、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14、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6、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論語微子)
1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1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20、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5
1、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ā墩撜Z·學(xué)而》)
【翻譯】孔子說:“學(xué)了以后要不斷地復(fù)習(xí)、實習(xí),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yuǎn)方來(和我一
起商討學(xué)問),不也快樂嗎?雖然人家對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有子曰:“……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xué)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有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最基礎(chǔ)的工作。基礎(chǔ)樹立了
,道就會產(chǎn)生。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chǔ)吧!”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xué)而》)
【翻譯】孔子說:“花言巧語,裝著一副偽善的樣子,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論語·學(xué)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xué)業(yè)是否復(fù)習(xí)了呢?”
5、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保ā墩撜Z·學(xué)而》)
【翻譯】孔子說:“弟子們在家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愛自己的兄長。寡言少語,說話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
6、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論語·學(xué)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說:“我老師他老人家是靠溫和、善良、恭敬、節(jié)儉、謙遜來取得人們信賴的!
7、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保ā墩撜Z·學(xué)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有子說:“禮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當(dāng)為可貴!
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論語·學(xué)而》)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吃飯時不要求飽足,居住時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謹(jǐn)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xué)的人了!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xué)而》)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不要愁別人不理解自己,愁的應(yīng)該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10、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你就會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在一定的位置上,許多星辰都來拱衛(wèi)著你。”
11、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
政》)
【翻譯】孔子說:“用政法來教育人民,用刑罰來對待人民,人民只能暫時免于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來引導(dǎo)他們,使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民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知道怎樣是正確的行為!
1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墩撜Z·為政》)
【翻譯】孔子說:“不斷地溫習(xí)舊知識,在這個基礎(chǔ)上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這樣,就可以當(dāng)老師了!
13、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保ā墩撜Z·為政》)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怎樣才能做個君子時)孔子說:“對于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能夠算是一個君子了)!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從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講的是團結(jié)協(xié)調(diào),而不是勾勾搭搭。而那種沒有道德的小人,卻是勾勾搭搭,不講團結(jié),不顧大局!
15、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只是讀書,不去思考,也不能實用,那學(xué)習(xí)起來就會迷惘。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去讀書充實自己,你就思不下去,疑而不定。”
16、子曰:“……知之為之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對弟子仲由)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17、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論語·為政》)
【翻譯】(魯國當(dāng)政的季康子向孔子問起執(zhí)政如何讓人民服從時)孔子說:“你對待人民的事情嚴(yán)肅認(rèn)真,他們對待你也會恭敬起來。你孝順父母,慈愛幼小,他們也就會對你盡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們也就會互相勸勉了!
1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譽,就不知對他怎么辦了(對這個人就不可交往)。”
19、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遇到應(yīng)該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
20、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富裕與貴顯,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蔚玫剿,一個君子不會接受的。貧窮和**,是人人所厭惡的;如果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螔仐壦,一個君子也不會干的!
2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一切均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去處理問題,就會招來很多人的怨恨。”
22、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保ā墩撜Z·里仁》)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我老師他老人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罷了。”
23、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人主要講的是大義,一個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講的是利。”
2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保ā墩撜Z·里仁》)
【翻譯】孔子說:“看見賢人,應(yīng)該想想怎樣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應(yīng)該自己反省反。ㄓ袥]有他那樣的毛病)。”
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保ā墩撜Z·里仁》)
【翻譯】孔子說:“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時時記在心里,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又因為他們壽高而有所恐懼!
26、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言語要謹(jǐn)慎,工作要勤勞敏捷!
27、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太孤單,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作伴。”
28、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ā墩撜Z·公冶長》)
【翻譯】(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錯誤)孔子說:“以前我聽到別人說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今天我對別人說的話,不但要聽,還要考察他的行為,才能相信!
29、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向孔子問孔文子為什么稱“文”時)孔子說:“(孔文子)聰慧靈敏,愛好學(xué)習(xí),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齡輕的虛心求教……”
3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冶長》)
【翻譯】孔子(在向弟子顏回、子路說起自己的志向時)說:“(我要使)老人活得安逸,朋友們信任我,年輕人懷念我!
31、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dá)而達(dá)人。”(《論語·雍也》)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貢關(guān)于仁的問題時)說:“所謂仁,是說自己站得住,也讓別人站得住。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讓別人事事行得通。”
32、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把所見所聞的)默默地記在心里,努力學(xué)習(xí)而不滿足,教導(dǎo)別人而不厭倦
……”
33、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的.培養(yǎng)目標(biāo)在于道,根據(jù)在于德,處理人際關(guān)系依靠仁,還要游憩于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之中!
3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教導(dǎo)弟子時)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要急于去開導(dǎo)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又說不出的時候,不要急于去啟發(fā)他。如果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必再教下去了!
3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ā墩撜Z·述而》)
【翻譯】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蔚?/p>
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
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為我所取法的人。我選取他們的優(yōu)點學(xué)習(xí),看到他們的缺點而改正自己!
3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保ā墩撜Z·泰伯》)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一個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肩負(fù)重任,路程遙遠(yuǎn)!
38、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沒有這四種毛。翰粦{空猜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zhí)己見,不唯我獨是。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40、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保ā墩撜Z·子罕》)
【翻譯】孔子說:“嚴(yán)肅而又符合原則的話,能夠不接受嗎?改正錯誤才是可貴的!
41、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說:“一個國家的**,可以喪失元帥,(但是)一個男子漢,卻不能強迫放棄自己的主張。”
4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說:“聰明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經(jīng)常樂觀,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43、唯酒無量,不及亂。 (《論語·鄉(xiāng)黨》)
【翻譯】(許多事情都有個標(biāo)準(zhǔn)、尺度)只有喝酒沒有標(biāo)準(zhǔn),沒有限度。(一個人酒量有大有。┑灰_(dá)到亂(醉)的程度。
44、子曰:“過猶不及!保ā墩撜Z·先進》)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貢的問題時)說:“(做事情)過了頭和達(dá)不到都不好!
4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問仁時)說:“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或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加給別人。”
46、子曰:“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司馬牛問什么是君子時)說:“捫心自問,沒有什么覺得慚愧的,又有什么憂愁和恐懼呢?”
47、子夏曰:“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保ā墩撜Z·顏淵》)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與孔子另一弟子司馬牛談話時)說:“四海之內(nèi)的人,都是兄弟啊!”
48、(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食、兵、信三項哪項重要時,孔子)回答說:“自古以來誰都免不了死亡,如果人民對于當(dāng)政者失去信心,這個國家便站不起來了!
49、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張問政時)說:“在位的時候不要疲倦怠惰,執(zhí)行政令時要保持忠心!
5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保ā墩撜Z·顏淵》)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則與此相反!
51、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翻譯】(魯國當(dāng)權(quán)的季康子向孔子問政時)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帶頭端正,誰還敢不端正呢?”
52、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xué)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自己提高仁德!
53、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問政時)說:“(一個當(dāng)政者,應(yīng)該)給下面的工作人員帶頭,不計較人家的小錯誤,提拔優(yōu)秀人才!
54、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在與弟子子路議論衛(wèi)國政事時)說:“名義地位不當(dāng),說話就不順理;說話不順理成章,事情就辦不成……”
5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說:“一個當(dāng)政者自身行為正當(dāng),即使不發(fā)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為不正當(dāng),縱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信從你!
56、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保ā墩撜Z·子路》)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縣當(dāng)?shù)胤焦俸,向老師請教為政之道時)孔子說:“不要貪圖快,不要貪小利。(有時候,你不踏實工作)只圖快捷,反而達(dá)不到目的;貪圖小利,辦不成大事!
57、(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怎樣才可以稱之為“士”時,孔子)回答說:“言語一定信實,行為一定堅決……”
5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說:“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意見,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處,卻不肯隨聲附和。小人只是盲從附和,卻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見!
59、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說:“君子安詳舒泰,卻不驕傲凌人;小人驕傲凌人,卻不安詳舒泰!
60、(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路問什么是完美無缺的人時,孔子)回答:“……看見利益首先想想該不該得,遇到危險便肯付出生命,經(jīng)過長久窮困的日子都不忘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說是個完美無缺的人!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6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醢彩
2、如切是如磋,如琢則如磨!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4、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苤
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盾髯印駥W(xué)》
6、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7、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唐·王勃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睹献印ち夯萃跸隆
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述而》
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娊(jīng)·小雅·鶴鳴》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墩撜Z·衛(wèi)靈公》
12、天意伶幽草,人間重晚情!钌屉[
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
1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15、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哌m
1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諟Y明《雜詩》
18、大行不顧細(xì)謹(jǐn),大禮不辭小讓!妒酚洝ろ椨鸨居洝
19、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拍痢恫辞鼗础
20、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獎⒂礤a《竹枝詞》
2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于。——李商隱《無題》
22、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誰北則為枳!蛾套哟呵铩
23、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4、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大雅·蕩》
2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稘h書·董仲舒?zhèn)鳌?/p>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大全】相關(guān)文章: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07-25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分享07-16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4篇08-23
高考必背文言文名句07-16
高中文言文名句大全07-19
古代文言文名句大全07-16
有關(guān)文言文名句大全07-16
小學(xué)生必背歇后語大全10-15
文言文名人名句大全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