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二次調研測試卷和答案
一、基礎知識及運用(30分)
1.讀下面的句子,根據拼音提示,把恰當的字填寫在橫線上。(4分)
九寨溝是一個佳景薈cuì_▲__、神奇莫測的kuàng_▲___世勝地;是一個不見xiān__▲__塵、自然純凈的“童話世界”。只是由于人的到來,它變得喧huá___▲__和雜亂了。
2.默寫。(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
(2)蕩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覽眾山小。
(3)幾處早鶯爭暖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淺草才能沒馬蹄。
(4)飛來山上千尋塔,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
(5)寫出兩句描寫我國大好河山的古詩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4分)(▲)
A.為了防止酒駕事件不再發(fā)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學校開展地震安全常識教育活動,可以增強同學們的安全自我保護。
C.完善食品安全法規(guī),規(guī)范食品安全監(jiān)管機制,提高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學生能夠熟練而規(guī)范地書寫正楷字,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語文課程標準》對漢字書寫的要求。
4.仿句練習。(2分)
例句: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說到了臺灣?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說到了阿里山?
▲
5.名著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0分)【(1)-(3)每題2分,第(4)題4分】
(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是在誰的影響下走向革命道路?(▲)
A.阿維爾巴赫教授B.巴扎諾娃C.朱赫萊D.母親
(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多次描繪了一條美麗的河,它是(▲)
A.西德維納河B.第聶伯河C.頓河D.伏爾加河
(3)小說以“鋼鐵”命名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A.不是藍色的眼睛,而應該象鋼鐵般灰色的眼睛。
B.“斯大林”在俄語里就有“鋼鐵”的意思,這部小說體現了斯大林的思想。
C.人們應有保爾鋼鐵般的意志。D.打仗需要用鋼鐵作的武器。
(4)保爾是在什么情況下,對生命的價值進行思考的?他為什么能對生命的意義想的那樣深刻?▲
二、閱讀理解(60分)
(一)、閱讀《阿里山紀行》節(jié)選部分,完成文后問題。(12分)
滿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①潭無魚鱉,林無鳥獸,②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側耳諦聽、分辨、捕捉,卻又沒有了。那是靜謐的世界、凈潔的世界,甚或禪的世界。偶有人聲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氣,仿佛要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不再吐出來。
幾乎在樹身之間穿行,我們終于看到了神木。它是臺灣著名的紅檜,木有香氣,高達58米,胸徑6.5米,可以說是罕見的龐然大物。大就成了”精”,成了”神”。其樹齡約有三千年,被發(fā)現的歷史也近一個世紀了。這些或許是它被冠名為”神木”的原因吧。同時,我也明白了,沒有那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這樣的樹中巨子的。
下山的路上,不知誰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個游程卻沒有看到。山中,樹多人少,不知道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樹密、陰厚,仿佛能揉出濃汁。我只覺得,阿里山的風光美如畫?
6.神木為什么被稱之為”神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怎么理解劃線句①,那些魚、鳥、獸到哪里去了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結合劃線句②,說說作者當時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沒有見到阿里山的姑娘,他遺憾嗎?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哪里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小石潭記》完成文后的問題。(18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釋下列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8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過清_________▲_______
(4)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
11.用現代漢語寫出“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在游小石潭時的心情有什么變化,結合你對作者的了解說說是什么原因導致他的心情變化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結合上下文說說為什么”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較閱讀甲文《答謝中書書》和乙文《記承天寺夜游》,完成14—17題。(18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乙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4.用“/”為文中畫線句子標出停頓。(2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1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曉霧將歇(▲)
(2)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3)懷民亦未寢(▲)
(4)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沉鱗競躍!
(2)相與步于中庭!
17.填空。(8分)
(1)甲文寫景動靜相襯,其中通過生命活動的描寫,為景增添動感的語句是“_____▲____”和“____▲___”。乙文寫景的名句是“________▲_”。(4分)
(2)甲乙兩文都寫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繪了“▲之美”,乙文描寫了“▲之美”。但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則把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復雜的思想感情濃縮在文中“__________▲”的語句中。(4分)
(四)、閱讀說明文,完成習題。(12分,每題3分)
人類正面臨著全球變暖的挑戰(zhàn)。聯(lián)合國的一份報告向我們描述了氣候變化產生的災難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擴大,將使非洲成為受影響最廣的地區(qū);熱帶流行的瘧疾和寄生蟲病將向北蔓延,使歐洲出現流行病;地中海地區(qū)由于嚴重缺水會半沙漠化,滑雪運動在歐洲將蕩然無存;在英國,肆虐的冬季風暴將變得司空見慣,東部的某些地方可能變得過于干旱而無法種植各類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將大大減少甚至干涸,飲用水源遭到破壞;昔日繞道而行的臺風將頻頻襲擊日本,致使短時間內大量降水,洪水泛濫,城市淹沒,山體滑坡,交通中斷。而最為嚴重的影響,將是地球上數以百萬計的人由于海岸線受侵蝕、海岸被淹沒和農業(yè)生產遭破壞而被迫離開家園。
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到本世紀末,地球平均氣溫將比現在升高3℃。這一預測是以近年來地球氣溫升高的現象和溫室效應為依據的。溫室效應,在物理學上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而產生的保溫效應。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的含量直接影響著地表熱量向空間散失,使大氣層保持一定的熱能。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的含量直接影響著地表氣溫,當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時,地表氣溫就相應升高。科學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環(huán)境的演化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溫作用,全球氣溫將為-40℃,而現在全球平均氣溫為16℃?茖W家們預言,人類如不采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比1850年工業(yè)革命時增加一倍。
導致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工業(yè)革命開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燃燒量越來越大,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增加。同時,雷擊、蟲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壞也使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綠色植物遭到破壞。所以,要控制全球變暖,必須改變能源結構,大力植樹造林。有科學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的加劇。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我們必須樹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氣環(huán)境觀念,為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愛護頭頂上的這片藍天。
18.下列對”溫室效應”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指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能夠接受陽光的一定的密閉空間中所產生的一種保溫效應。
B.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劇增以后,又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從而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C.指在接受陽光的密閉空間中能夠影響地表氣溫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D.指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通過減少地表熱量向空間散失,在特定密閉空間中產生的保溫效應。
19.根據原文,全球氣溫變暖帶來的影響最嚴重的一項是(▲)
A.河流水量減少甚至干涸,飲用水源遭到破壞,導致不少地區(qū)沙漠擴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風暴將變得司空見慣,一些地區(qū)會因為過于干旱而無法種植各類作物。
C.數以百萬計的人因海岸線受侵蝕、海岸被淹沒和農業(yè)生產遭破壞而被迫離開家園。
D.臺風頻頻襲擊,致使短時間內大量降水,洪水泛濫,城市淹沒,山體滑坡,交通中斷。
20.下列對”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各國遲遲不采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不改變能源結構和大力植樹造林,以致大氣層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
B.1850年工業(yè)革命以來,大量開采和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化石燃料的結果,大大增加了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含量。
C.由于人類無限制的破壞,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劇消失,沙漠進一步擴大,使得地表氣溫也隨之不斷升高。
D.因雷擊和蟲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導致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減少,而人類對此卻束手無策。
21.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洲是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廣的地區(qū),人類如果能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的加劇,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積也將最廣。
B.一旦人類能夠控制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加劇,那么滑雪運動在歐洲將能繼續(xù),臺風將遠離日本。
C.為避免增加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學家主張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見使用核燃料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持續(xù)降低,全球氣溫就有可能持續(xù)降低,人類也許將面臨另一場全球變冷的挑戰(zhàn)。
三、小作文(30分)
請以"開考時刻"為題,寫一篇200-250字左右的短文。(最多不要超過300字)
提示:適當描寫場景,著重寫出自己的心情。
答案
一、基礎知識與運用
1.萃曠纖嘩
2.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C(A:否定詞“不”誤用;B:缺必要的賓語“意識”;D:前后不一致,一面和兩面不搭配,應去掉后面的“是否”。)
4.不到北京,何以能說到了中國?不到八達嶺長城,又何以能說到了北京?
5.CBD見補充習題88頁
二、閱讀理解
(一)、
6.神木體形巨大,歷史悠久,所以被冠名為”神木”
7.人們連說話都是悄悄的,沒有去打擾這些魚、鳥、獸,它們也沒有必要出來四散逃竄,所以它們就在游客身邊,說明游客的環(huán)保意識很強,在這里,人與自然是融洽的、和諧的。
8.作者可以感覺到山林的幽靜,”如蟬、如蠅、如蚊”三個比喻寫出了山林里若有若無的聲音,以聲反襯靜。
9.作者領略了阿里山美麗的風光,如同見到了一位美麗的阿里山姑娘,他也堅信阿里山的山水可以養(yǎng)育出如山水般清新脫俗的阿里山姑娘,他并不遺憾,這個姑娘已被他裝在心里了。(或作者不會感到遺憾,阿里山姑娘只是一種美的象征,作者在美麗的阿里山山水中已經看到了阿里山的姑娘,并把她永遠放在了心里。)
(二)、10.(1)大約(2)像北斗星那樣(3)因為(4)停留
11.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跟游覽的人逗樂。
12.作者剛開始是無憂無慮、欣然而往的,但在環(huán)境的刺激下,作者感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憂傷、苦悶。作者因為當時謫居永州,滿腹宏圖大志不得施展,懷著一種憤懣不平的苦悶心情。
13.因為小石潭”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所以水與各種形狀的石頭碰撞,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三)、14.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15.(1)消散(2)參與,這里指欣賞(3)睡覺(4)只是
16.(1)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2)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7.(1)猿鳥亂鳴沉鱗競躍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熱愛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對即可)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四)、A、C、D、B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二次調研測試卷和答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中測試卷及答案05-21
語文八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及答案05-22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及答案05-27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調研試題及答案09-08
八年級語文下冊期中測試卷和答案04-18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的測試卷及答案05-23
三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測試卷和答案09-12
高二語文下學期第二次調研測試卷03-25
高三語文下學期第二次調研測試卷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