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文言文通假字

    時(shí)間:2024-09-20 13:08:34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文言文通假字15篇(集合)

      在年少學(xué)習(xí)的日子里,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xiě)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是不是有很多人沒(méi)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通假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言文通假字15篇(集合)

    文言文通假字1

      肇錫余以嘉名(同“賜”)

      扈江離與辟芷兮(同“僻”)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幾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其為時(shí)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過(guò),僅僅;同“又”)

      獨(dú)五人之皦皦 (同“皎皎”,光明顯耀的樣子)

      斂貲財(cái)以送其行(同“資”)

      亦曷故哉(同“何”,疑問(wèn)代詞)

      共其乏困(同“供”,供給)

      夫晉,何厭之有(同“饜”,滿足)

      秦伯說(shuō),與鄭人盟(同“悅”,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同“智”,明智)

      肉袒伏斧質(zhì)(同“锧”,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同“否”)

      拜送書(shū)于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圖(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同“佯”,假裝)

      設(shè)九賓于廷(同“儐”)

      秦自繆公以來(lái)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jì)議之(同“熟”,仔細(xì))

      請(qǐng)奏盆缻秦王(同“缶”)

      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同“拒”,據(jù)守;同“納”,納入)

      要項(xiàng)伯(同“邀”,邀請(qǐng))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違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lái)謝項(xiàng)王(同“早”,早上)

      令將軍與臣有郤(同“隙”,隔閡,嫌隙)

      因擊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拔劍切而啗之(同“啖”,吃)

      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絲毫)

      涇流之大(同“徑”,直)

      不辯牛馬(同“辨”,分辨、辨別)

      其不仁茲甚(同“滋”,更加)

    文言文通假字2

      知識(shí)盤(pán)點(diǎn):

      通假字,漢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簡(jiǎn)稱。所謂通假,就是兩個(gè)字通用,或者這個(gè)字借用為那個(gè)字,它們之間語(yǔ)音相同或相近,并沒(méi)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所以又稱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

     、佟氨緹o(wú)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記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夠用,想記一事而無(wú)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來(lái)代替。

     、凇氨居衅渥帧钡.通假字。古人寫(xiě)作時(shí),不用原字或倉(cāng)促間想不起原字,而寫(xiě)成了另外一個(gè)音同或音近的字,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種類

     、佟奥暸宰帧贝妗靶温曌帧薄

      例:滿坐寂然,無(wú)敢嘩者。(《口技》)(坐——座)

     、凇靶温曌帧贝妗奥暸宰帧。

      例:使臣奉璧,拜送書(shū)于庭。(《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庭——廷)

     、弁暸缘淖只ハ啻。

      例:無(wú)隴斷焉。(《愚公移山》)(隴——壟)

     、芤敉蛞艚淖窒嗷ゴ妗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慧)

      積累卡片:

      常見(jiàn)通假字例釋

      以下內(nèi)容按照通假字、本字、釋義、例句及出處順序整理:

      說(shuō) 悅 愉快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shuō)乎(《論語(yǔ)·學(xué)而》)

      女 汝 你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論語(yǔ)·為政》)

      知 智 智慧 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還 旋 回轉(zhuǎn),掉轉(zhuǎn)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jiàn)蔡桓公》)

      湯 燙 用熱水焐 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扁鵲見(jiàn)蔡桓公》)

      齊 劑 湯藥 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jiàn)蔡桓公》)

      止 只 僅僅 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狼》)

      陰 蔭 樹(shù)蔭 綠楊陰里白沙堤(《錢(qián)塘湖春行》)

      屏 摒 舍去 屏棄不用,其與昏與庸無(wú)以異也(《為學(xué)》)

      帖 貼 粘 對(duì)鏡帖花黃(《木蘭詩(shī)》)

      火 伙 同伴 出門(mén)看火伴,火伴皆驚忙(《木蘭詩(shī)》)

      竦 聳 高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罚

      爭(zhēng) 怎 怎樣 爭(zhēng)渡,爭(zhēng)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mèng)令》)

      見(jiàn) 現(xiàn) 出現(xiàn) 舊時(shí)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西江月》)

      要 邀 邀請(qǐng) 便要還家(《桃花源記》)

      指 直 一直 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亡 無(wú) 沒(méi)有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

      厝 措 放置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那 哪 怎么 問(wèn)渠那得清如許(《觀書(shū)有感》)

      闕 缺 ①中斷 兩岸連山,略無(wú)闕處(《三峽》)

     、谌秉c(diǎn) 必能裨補(bǔ)闕漏,有所廣益(《出師表》)

      強(qiáng) 僵 僵硬 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童趣》)

      道 導(dǎo) 引導(dǎo) 儐者更道,從大門(mén)入(《晏子春秋》)

      曷 何 什么 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春秋》)

      輯 緝 連綴 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

      熙 嬉 開(kāi)玩笑 圣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春秋》)

      零丁 伶仃 孤苦無(wú)依 零丁洋里嘆零。ā哆^(guò)零丁洋》)

      距 拒 抵擋,抵抗 公輸盤(pán)九設(shè)攻城之機(jī)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

      圉 御 抵擋 公輸盤(pán)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輸》)

      詘 屈 ①理屈 公輸盤(pán)詘(《公輸》)

     、趶澢 臥右膝,詘右臂支船(《核舟記》)

      有 又 還有 舟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衡 橫 ①橫放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

      ②不順,梗塞 困于心衡于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

      甫 父 男子美稱 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核舟記》)

      簡(jiǎn) 揀 挑選 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適 謫 被罰流放,強(qiáng)迫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yáng)九百人(《陳涉世家》)

      唱 倡 倡導(dǎo) 詐自稱公子扶蘇、項(xiàng)燕,為天下唱(《陳涉世家》)

      以 已 已經(jīng) 得魚(yú)腹中書(shū),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被 披 穿 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陳涉世家》)

      食 飼 喂養(yǎng)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shuō)》)

      材 才 才能 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shuō)》)

      邪 耶 嗎 其真無(wú)馬邪(《馬說(shuō)》)

      畔 叛 背叛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曾 增 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

      拂 弼 輔佐 入則無(wú)法家拂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

      具 俱 全,皆 百?gòu)U具興(《岳陽(yáng)樓記》)

      屬 囑 囑托 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yáng)樓記》)

      直 值 價(jià)值 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行路難》)(注:句中“羞”同“饈”)

      辟 避 躲避 故患有所不辟也(《魚(yú)我所欲也》)

      辯 辨 辨別 萬(wàn)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yú)我所欲也》)

      得 德 恩惠,這里是“感激”之意 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與(《魚(yú)我所欲也》)

      與 歟 語(yǔ)氣詞,相當(dāng)于“嗎” 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與(《魚(yú)我所欲也》)

      鄉(xiāng) 向 從前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魚(yú)我所欲也》)

      信 伸 伸張 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duì)》)

      已 以 常與“來(lái)”“前后”組合,表示時(shí)間、方位自董卓已來(lái)(《隆中對(duì)》)

      遍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

    文言文通假字3

      1、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shuō)乎?(《論語(yǔ)十則》)說(shuō)(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yǔ)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亡:通“無(wú)”。

      4、對(duì)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木蘭詩(shī)》)帖:通“貼”;穑和ā盎铩。

      5、爭(zhēng)渡,爭(zhēng)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mèng)令》李清照)爭(zhēng):通“怎”。

      6、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西江月》辛棄疾)見(jiàn),通“現(xiàn)”。

      7、才美不外見(jiàn)??(《馬說(shuō)》)見(jiàn):通“現(xiàn)”。

      8、何時(shí)眼前突兀見(jiàn)此屋。(《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見(jiàn):通“現(xiàn)”。

      9、滿坐寂然,無(wú)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10、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1、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3、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4、問(wèn)渠那得清如許。(《觀書(shū)有感》)那:通“哪”,怎么。

      15、兩岸連山,略無(wú)闕處。(《三峽》)闕:通“缺”。

      16、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閑情記趣》)強(qiáng):通“僵”,僵硬。

      17、客問(wèn)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18、玉盤(pán)珍饈直萬(wàn)錢(qián)。(《行路難》其一)直:通“值”。

      19、故患有所不辟也。(《魚(yú)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20、萬(wàn)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yú)我所欲也》)辯:通“辨”,辨別。

      21、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與?(《魚(yú)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 與:通“歟”,語(yǔ)氣詞。

      22、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魚(yú)我所欲也》)鄉(xiāng):通“向”,從前。

      23、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duì)》)信:通“伸”。

      24、自董卓已來(lái)??(《隆中對(duì)》)已:通“以”。

      25、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徧:通“遍”,遍及,普及。

      26、四支僵硬不能動(dòng)。(《送東陽(yáng)馬生序》)支:通“肢”。

      27、??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8、公輸盤(pán)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29、舟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30、左手倚一衡木。(《刻舟記》)衡:通“橫”。

      31、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刻舟記》)甫:通“父”。

      32、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刻舟記》)簡(jiǎn):通“揀”,挑選。

      33、以君為長(zhǎng)者,故不錯(cuò)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錯(cuò):通“措”。

      34、要離之刺慶忌也,倉(cāng)鷹擊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倉(cāng):通“蒼”。

      35、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diǎn)。(《山市》)裁:通“才”,僅僅。

      36、發(fā)閭左適戍漁陽(yáng)九百人。(《陳涉世家》)適:通“謫”。

      37、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dǎo)。

      38、得魚(yú)腹中書(shū),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

      39、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陳涉世家》)被:通“披”。

      40、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yáng)馬生序》)被:通“披”。

      4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shuō)》)食:通“飼”,喂。

      42、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shuō)》)材:通“才”。

      43、其真無(wú)馬邪?(《馬說(shuō)》)邪:通“耶”,表示疑問(wèn),相當(dāng)于“嗎”。

      44、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5、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曾:通“增”。

      46、入則無(wú)法家拂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拂:通“弼”,輔佐。

      47、政通人和,百?gòu)U具興。(《岳陽(yáng)樓記》)具:通“俱”,全,皆。

      48、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yáng)樓記》)屬:通“囑”。

      49、困于心,衡于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衡:通“橫”,梗 塞,這里指不順。

      50、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文言文通假字4

      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轉(zhuǎn)”(zhuǎn) 通“囀” 《與朱元思書(shū)》

      窺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與朱元思書(shū)》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飼” 《馬說(shuō)》

      才美不外見(jiàn) “見(jiàn)”(xiàn) 通“現(xiàn)” 《馬說(shuō)》

      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cái) 通“才” 《馬說(shuō)》

      其真無(wú)馬邪 “邪”(yé) 通“耶” 《馬說(shuō)》

      四支僵勁不能動(dòng) “支”(zhī) 通“肢”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pī) 通“披”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百?gòu)U具興 “具”(jù) 通“俱” 《岳陽(yáng)樓記》

      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zhǔ) 通“囑” 《岳陽(yáng)樓記》

      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 “羞”(xiū) 同“饈” 《行路難》

      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 “直”(zhí) 同“值” 《行路難》

    文言文通假字5

      1、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2、日之其所亡。(《樂(lè)羊子妻》)亡:通無(wú)。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亡:通無(wú)。

      3、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wú)以異也。(《為學(xué)》)屏:通摒。

      4、對(duì)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木蘭詩(shī)》)帖:通貼。火:通伙。

      5、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shuō)乎?(《論語(yǔ)十則》)說(shuō)(yuè):通悅,愉快。

      6、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yǔ)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7、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jiàn)蔡桓公))還:通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

      8、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jiàn)蔡桓公》)齊:通劑。

      9、無(wú)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dāng)于罷了。

      10、爭(zhēng)渡,爭(zhēng)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mèng)令》李清照)爭(zhēng):通怎。

      11、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西江月》辛棄疾)見(jiàn),通現(xiàn)。

      才美不外見(jiàn)(《馬說(shuō)》)見(jiàn):通現(xiàn)。

      何時(shí)眼前突兀見(jiàn)此屋。(《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見(jiàn):通現(xiàn)。

      12、滿坐寂然,無(wú)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問(wèn)渠那得清如許。(《觀書(shū)有感》)那:通哪,怎么。

      18、兩岸連山,略無(wú)闕處。(《三峽》)闕:通缺。

      19、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閑情記趣》)強(qiáng):通僵,僵硬。

      20、儐者更道,從大門(mén)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dǎo),引導(dǎo)。

      2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kāi)玩笑。

      2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2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6、公輸盤(pán)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困于心,衡于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衡:通橫,梗塞,這里指不順。

    文言文通假字6

      古漢語(yǔ)中,有些字可以用聲音相同或相近(有時(shí)形體也相近)的字來(lái)代替,這種語(yǔ)言現(xiàn)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卻棄而不用,臨時(shí)借用了一個(gè)音同或音近的別字。一般認(rèn)為,通假字的產(chǎn)生可能是由于書(shū)寫(xiě)或抄書(shū)的'人一時(shí)筆誤,寫(xiě)了音同或音近的別字,或是因地方習(xí)慣而寫(xiě)了另一個(gè)字。后人見(jiàn)古人有先例,便跟著寫(xiě),約定俗成,別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學(xué)會(huì)辨識(shí)通假字,對(duì)學(xué)習(xí)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文言文常見(jiàn)通假字

      《<論語(yǔ)>十則》:

      不亦說(shuō)乎 說(shuō)通悅,愉快

      由,誨女知之乎 女通汝,你

      《扁鵲見(jiàn)蔡桓公》: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還通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

      疾在腠里,湯熨之所及也 湯(tàng)通燙,意思是用熱水焐

      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齊(jì)通劑

      《樂(lè)羊子妻》:

      日知其所亡 亡通無(wú)

      《為學(xué)》:

      屏棄而不用 屏通摒

      《賣油翁》:

      但手熟爾 爾通耳

      《西江月》:

      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 見(jiàn)通現(xiàn)

      (以上出自第一冊(cè))

      《桃花源記》:

      便要還家 要通邀,邀請(qǐng)

      《口技》:

      滿坐寂然 坐通座

      《傷仲永》: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扳通攀,牽,引

      《愚公移山》:

      河曲知叟亡以應(yīng) 亡通無(wú),意思是沒(méi)有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反通返,還,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 惠同慧,聰明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厝(cuò)通措,放置

      《觀書(shū)有感》:

      問(wèn)渠那得清如許 那通哪,怎么

      (以上出自第二冊(cè))

      《三峽》:

      略無(wú)闕處 闕通缺

      《閑情記趣》:

      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強(qiáng)通僵,僵硬

      《晏子故事兩篇》:

      儐者更道 道通導(dǎo),引導(dǎo)

      縛者曷為者也 曷通何

      圣人非所與熙也 熙通嬉

      《寓言四則》:

      輯以羽翠 輯通緝,連綴

      宣王說(shuō)之 說(shuō)通悅,高興

      此何遽不為福乎 遽通詎,豈

      (以上出自第三冊(cè))

      《公輸》:

      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抗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通御,防守,抵擋

      公輸盤(pán)詘 詘通屈,理屈

      《桃花記》:

      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橫

      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jiǎn)通揀,挑選

      右手攀右趾 攀通扳,往里拉

      詘右臂支船 詘通屈,彎曲

      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 甫通父,男子美稱

      《唐雎不辱使命》:

      寡人諭矣 諭(yù)通喻,知曉,明白

      故不錯(cuò)意也 錯(cuò)通措,籌劃

      輕寡人與 與通歟,表示詢問(wèn)語(yǔ)氣,相當(dāng)于嗎呢

      倉(cāng)鷹擊于殿上 倉(cāng)通蒼

      《荔枝圖序》:

      華如橘 華通花

      《山市》:

      裁如星點(diǎn) 裁通才,僅僅

      《陳涉世家》: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yáng)九百人 適通謫,意思是遠(yuǎn)調(diào),這里是強(qiáng)迫去守邊

      為天下唱 唱通倡,倡導(dǎo)

      固以怪之矣 以能已,已經(jīng)

      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 被通披,穿著

      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意圖

      《馬說(shuō)》:

      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通才,能力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食通飼,喂養(yǎng)

      其真無(wú)馬邪? 邪通耶,語(yǔ)氣詞,表疑問(wèn)

      (以上出自第四冊(cè))

      《始得西山宴游記》:

      自余為僇人 僇通戳,遭到貶謫

      《峽江寺飛泉亭記》:

      而游者皆暴日中 暴通曝,曬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何時(shí)眼前突兀見(jiàn)此屋 見(jiàn)通現(xiàn),出現(xiàn)

      《〈孟子〉二章》: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衡于慮 衡通橫,意思是梗塞,指不順

      入則無(wú)法家拂士 拂通弼,輔佐

      《岳陽(yáng)樓記》:

      政通人和,百?gòu)U具興 具通俱,全

      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通囑,囑咐

      《越巫》:

      持其貲去 貲通資,資財(cái)

      《<世說(shuō)新語(yǔ)>三則》:

      尊君在不 不通否

      《行路難》:

      玉盤(pán)珍饈直萬(wàn)錢(qián) 直通值

      (以上出自第五冊(cè))

      《魚(yú)我所欲也》:

      故患有所不辟 辟通避,躲避

      萬(wàn)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通辨,辨別

      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德,感激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通向,從前

      《隆中對(duì)》:

      欲信大義于天下 信通伸,伸張

      自董卓已來(lái) 已通以

      《墨池記》: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章通彰,顯著

      《曹劌論戰(zhàn)》:

      小惠未徧 徧通遍,遍及,普遍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四支僵勁不能動(dòng) 支通肢

      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通披

      《君子于役》:

      雞棲于桀 桀通橛,指為雞做的木架

      (以上出自六冊(cè))

      《大道之行也》:

      選賢與能 與(jǔ)通舉,推舉

      矜、寡、孤、獨(dú)、廢疾者 矜(guān)通鰥,老而無(wú)妻的人

    文言文通假字7

      七年級(jí)(上冊(cè))

      1、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強(qiáng)”(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說(shuō)乎 “說(shuō)”(yuè) 通“悅” 《〈論語(yǔ)〉十則》

      3、誨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論語(yǔ)〉十則》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論語(yǔ)〉十則》

      5、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 “見(jiàn)”(xiàn) 通“現(xiàn)” 《西江月》

      6、一切烏有 “烏”(wū) 同“無(wú)” 《山市》

      7、裁如星點(diǎn)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陳太丘與友期》

      七年級(jí)(下冊(cè))

      9、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傷仲永》

      10、賢于材人遠(yuǎn)矣 “材”(cái) 通“才” 《傷仲永》

      11、對(duì)鏡帖花環(huán) “帖”(tiē) 通“貼” 《木蘭詩(shī)》

      1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孫權(quán)勸學(xué)》

      13、孰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兩小兒辯日》

      14、滿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15、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級(jí)(上冊(cè))

      16、便要還家 “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記》

      17、身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記》

      18、詘右臂支船 “詘”(qū) 通“屈” 《核舟記》

      19、虞山王毅書(shū)遠(yuǎn)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記》

      20、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橫” 《核舟記》

      21、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jiǎn)”(jiǎn) 通“揀” 《核舟記》

      22、選賢與能 “與”(jǔ) 通“舉”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獨(dú) “矜”(guāng) 通“鰥” 《大道之行也》

      24、蕩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層” 《望岳》

      25、略無(wú)闕處 “闕”(quē) 通“缺” 《三峽》

      八年級(jí)(下冊(cè))

      26、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轉(zhuǎn)”(zhuǎn) 通“囀” 《與朱元思書(shū)》

      27、窺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與朱元思書(shū)》

      2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飼” 《馬說(shuō)》

      29、才美不外見(jiàn) “見(jiàn)”(xiàn) 通“現(xiàn)” 《馬說(shuō)》

      30、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cái) 通“才” 《馬說(shuō)》

      31、其真無(wú)馬邪 “邪”(yé) 通“耶” 《馬說(shuō)》

      32、四支僵勁不能動(dòng) “支”(zhī) 通“肢”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pī) 通“披”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34、百?gòu)U具興 “具”(jù) 通“俱” 《岳陽(yáng)樓記》

      35、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zhǔ) 通“囑” 《岳陽(yáng)樓記》

      36、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 “羞”(xiū) 同“饈” 《行路難》

      37、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 “直”(zhí) 同“值” 《行路難》

      九年級(jí)(上冊(cè))

      38、必能裨補(bǔ)闕漏 “闕”(qūe) 通“缺” 《出師表》

      39、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陳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陳涉世家》

      41、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 “被”(pī) 通“披” 《陳涉世家》

      42、故不錯(cuò)意也 “錯(cuò)”(cuò) 通“措” 《唐睢不辱使命》

      43、倉(cāng)鷹擊于地上 “倉(cāng)”(chāng) 通“蒼” 《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義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隆中對(duì)》

      45、自董卓已來(lái) “已”(yǐ) 通“以” 《隆中對(duì)》

      46、是以先帝簡(jiǎn)拔以 “簡(jiǎn)”(jiǎn) 通“揀” 《出師表》

      九年級(jí)(下冊(cè))

      47、公輸盤(pán)不說(shuō) “說(shuō)”(yuè) 通“悅” 《公輸》

      48、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公輸》

      49、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公輸》

      50、公輸盤(pán)詘 “詘”(qū) 通“屈” 《公輸》

      51、親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2、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

      53、困于心,衡于慮 “衡”(héng) 通“橫”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lè)》

      54、入則無(wú)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lè)》

      55、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魚(yú)我所欲也》

      56、萬(wàn)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biàn) 通“辨” 《魚(yú)我所欲也》

      57、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歟 “得”(dé) 通“德” 《魚(yú)我所欲也》

      58、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xiāng) 通“向” 《魚(yú)我所欲也》

      59、小惠未 “獺(biàn) 通“遍” 《曹劌論戰(zhàn)》

      60、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61、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 《愚公移山》

      62、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wǘ) 通“無(wú)” 《愚公移山》

      63、一厝朔東 “厝”(cuò) 通“措” 《愚公移山》

    文言文通假字8

      1、亡,通“無(wú)”。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队薰粕健

      2、材,通“才”。食之不能盡其材!恶R說(shuō)》

      3、祗,通“只”。祗辱于奴隸人之手!恶R說(shuō)》

      4、反,通“返”。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队薰粕健

      5、衡,通“橫”。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逗酥塾洝

      6、見(jiàn),通“現(xiàn)”。風(fēng)吹草低見(jiàn)牛羊!峨防崭琛

      7、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gòu)U具興。——《岳陽(yáng)樓記》

      8、帖,通“貼”。對(duì)鏡帖花黃!赌咎m詩(shī)》

      9、策,通“冊(cè)”。策勛十二轉(zhuǎn)!赌咎m詩(shī)》

      10、著,通“著”。著我舊時(shí)裳!赌咎m詩(shī)》

      11、火,通“伙”。出門(mén)看火伴,火伴皆驚忙。——《木蘭詩(shī)》

      12、簡(jiǎn),通“揀”。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逗酥塾洝

      13、詘,通“屈”。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核舟記》

      14、說(shuō),通“悅”。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shuō)乎?——《論語(yǔ)》

      15、遽,通“詎”。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

      16、要,通“邀”。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

      17、有,通“又”。爾來(lái)二十有一年矣。——《出師表》

      18、屬,通“囑”。屬予作文以記之!对狸(yáng)樓記》

      19、詘,通“屈”。公輸盤(pán)詘!豆敗

      20、坐,通“座”。滿座寂然,無(wú)敢嘩者!犊诩肌

      21、罔,通“惘”。學(xué)而不思則罔!墩撜Z(yǔ)》

      22、厝,通“措”。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23、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4、邪,通“耶”。其真無(wú)馬邪?其真不知馬也!恶R說(shuō)》

      25、食,通“飼”。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者而食之。——《馬說(shuō)》

      26、蕃,通“繁”。水陸草木之花,可愛(ài)者甚蕃。——《愛(ài)蓮說(shuō)》

      27、唱,通“倡”。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蛾惿媸兰摇

      28、闕,通“缺”。兩岸連山,略無(wú)闕處。——《三峽》

      29、少,通“稍”。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犊诩肌

      30、畔,通“叛”。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兜玫蓝嘀,失道寡助》

      31、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強(qiáng)”(jiāng)通“僵”。 ——《童趣》

      32、不亦說(shuō)乎。“說(shuō)”(yuè) 通“悅”。——《〈論語(yǔ)〉十則》

      33、誨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丁凑撜Z(yǔ)〉十則》

      3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爸(zhì) 通“智”。—— 《〈論語(yǔ)〉十則》

      35、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 “見(jiàn)”(xiàn)通“現(xiàn)” 《西江月》

      36、一切烏有。 “烏”(wū) 同“無(wú)”! 《山市》

      37、裁如星點(diǎn)。“裁”(cái) 同“才”。——《山市》

      38、尊君在不!安弧(fǒu)通“否”!蛾愄鹋c友期》

      39、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扳”(bān)通“攀”! 《傷仲永》

      40、賢于材人遠(yuǎn)矣。 “材”(cái) 通“才” !秱儆馈

      41、對(duì)鏡帖花環(huán)。 “帖”(tiē)通“貼”。——《木蘭詩(shī)》

      4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邪”(yé)通“耶”! 《孫權(quán)勸學(xué)》

      43、孰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兩小兒辯日》

      44、滿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犊诩肌

      45、止有剩骨。 “止”(zhǐ)通“只” !独恰

      46、便要還家。 “要”(yāo)通“邀”。——《桃花源記》

      47、身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 “有”(yǒu)同“又”。——《核舟記》

      48、詘右臂支船。 “詘”(qū) 通“屈”!逗酥塾洝

      49、虞山王毅書(shū)遠(yuǎn)甫刻!案Α(fǔ) 通“父”!逗酥塾洝

      50、左手倚一衡木!昂狻(héng)同“橫” 。——《核舟記》

      51、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昂(jiǎn)”(jiǎn) 通“揀” !逗酥塾洝

      52、選賢與能。“與”(jǔ) 通“舉” !洞蟮乐幸病

      53、矜、寡、孤、獨(dú)。 “矜”(guāng)通“鰥” 。——《大道之行也》

      54、蕩胸生曾云。“曾”(céng)通“層”。——《望岳》

      55、略無(wú)闕處。“闕”(quē)通“缺”。——《三峽》

      56、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轉(zhuǎn)”(zhuǎn)通“囀” 。——《與朱元思書(shū)》

      57、窺谷忘反。 “反”(fǎn)通“返”!杜c朱元思書(shū)》

      5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笆场(sì)通“飼” 。——《馬說(shuō)》

      59、才美不外見(jiàn)。 “見(jiàn)”(xiàn)通“現(xiàn)” 。——《馬說(shuō)》

      60、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cái) 通“才” 。——《馬說(shuō)》

      61、其真無(wú)馬邪。 “邪”(yé)通“耶” !恶R說(shuō)》

      62、四支僵勁不能動(dòng)。 “支”(zhī)通“肢”!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63、同舍生皆被綺繡!氨弧(pī) 通“披”!端蜄|陽(yáng)馬生序》

      64、百?gòu)U具興!熬摺(jù)通“俱”!对狸(yáng)樓記》

      65、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zhǔ)通“囑”!对狸(yáng)樓記》

      66、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靶摺(xiū)同“饈”!缎新冯y》

      67、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爸薄(zhí) 同“值”!缎新冯y》

      68、發(fā)閭左適戍漁陽(yáng)九百人。“適”(zhé) 通“謫”!蛾惿媸兰摇

      69、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蛾惿媸兰摇

      70、固以怪之矣!耙浴(yǐ) 通“已”! 《陳涉世家》

      71、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氨弧(pī) 通“披”!蛾惿媸兰摇

      72、故不錯(cuò)意也。 “錯(cuò)”(cuò) 通“措”!短祁〔蝗枋姑

      73、倉(cāng)鷹擊于地上!皞}(cāng)”(chāng)通“蒼”。——《唐睢不辱使命》

      74、欲信大義于天下!靶拧(xìn) 通“伸”!堵≈袑(duì)》

      75、自董卓已來(lái)。 “已”(yǐ) 通“以”。——《隆中對(duì)》

      76、是以先帝簡(jiǎn)拔以。“簡(jiǎn)”(jiǎn) 通“揀”。——《出師表》

      77、必能裨補(bǔ)闕漏!瓣I”(qūe)通“缺” !冻鰩煴怼

      78、公輸盤(pán)不說(shuō)。 “說(shuō)”(yuè) 通“悅”!豆敗

      79、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豆敗

      8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班觥(yù)通“御” !豆敗

      81、公輸盤(pán)詘。 “詘”(qū) 通“屈” !豆敗

      82、親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兜玫蓝嘀 失道寡助》

      83、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 通“增” !渡趹n患 死于安樂(lè)》

      84、困于心,衡于慮。 “衡”(héng)通“橫”!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

      85、入則無(wú)法家拂士。 “拂”(bì)通“弼” !渡趹n患 死于安樂(lè)》

      86、故患有所不辟也!氨佟(bì)通“避” !遏~(yú)我所欲也》

      87、萬(wàn)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稗q”(biàn)通“辨” !遏~(yú)我所欲也》

      88、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歟。 “得”(dé)通“德” !遏~(yú)我所欲也》

      89、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班l(xiāng)”(xiāng)通“向”。—— 《魚(yú)我所欲也》

      90、小惠未徧 “徧”(biàn)通“遍”!恫軇フ搼(zhàn)》

      91、始一反焉!胺础(fǎn)通“返”!队薰粕健

      92、汝之不惠!盎荨(huì) 通“慧”!队薰粕健

      93、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wǘ) 通“無(wú)”!队薰粕健

      94、一厝朔東。“厝”(cuò) 通“措”。——《愚公移山》

      95、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shuō)乎?(《論語(yǔ)十則》)說(shuō)(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yǔ)十則》)

      96、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97、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jiàn)蔡桓公))還:通“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

      98、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jiàn)蔡桓公》)齊:通“劑”。

      99、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100、日之其所亡。(《樂(lè)羊子妻》)亡:通“無(wú)”。

      101、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愚公移山》)亡:通“無(wú)”。

      102、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wú)以異也。(《為學(xué)》)屏:通“摒”。

      103、對(duì)鏡帖花黃!鸢榻泽@忙。(《木蘭詩(shī)》)帖:通“貼”;穑和ā盎铩。

      104、無(wú)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dāng)于“罷了”。

      105、爭(zhēng)渡,爭(zhēng)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mèng)令》李清照)爭(zhēng):通“怎”。

      106、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西江月》辛棄疾)見(jiàn),通“現(xiàn)”。

      107、才美不外見(jiàn)……(《馬說(shuō)》)見(jiàn):通“現(xiàn)”。

      108、何時(shí)眼前突兀見(jiàn)此屋。(《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見(jiàn):通“現(xiàn)”。

      109、滿坐寂然,無(wú)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110、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11、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1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13、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14、問(wèn)渠那得清如許。(《觀書(shū)有感》)那:通“哪”,怎么。

      115、兩岸連山,略無(wú)闕處。(《三峽》)闕:通“缺”。

      116、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閑情記趣》)強(qiáng):通“僵”,僵硬。

      117、儐者更道,從大門(mén)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dǎo)”,引導(dǎo)。

      118、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119、圣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kāi)玩笑。

      120、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121、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123、公輸盤(pán)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124、舟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125、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126、困于心,衡于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衡:通“橫”,梗塞,這里指不順。

      127、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核舟記》)甫:通“父”。

      128、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簡(jiǎn):通“揀”,挑選。

      129、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強(qiáng)”(jiāng) 通“僵” 《童趣》

      130、不亦說(shuō)乎 “說(shuō)”(yuè) 通“悅” 《〈論語(yǔ)〉十則》

      131、誨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論語(yǔ)〉十則》

      132、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論語(yǔ)〉十則》

      133、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 “見(jiàn)”(xiàn) 通“現(xiàn)” 《西江月》

      134、一切烏有 “烏”(wū) 同“無(wú)” 《山市》

      135、裁如星點(diǎn) “裁”(cái) 同“才” 《山市》

      136、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陳太丘與友期》

      137、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傷仲永》

      138、賢于材人遠(yuǎn)矣 “材”(cái) 通“才” 《傷仲永》

      139、對(duì)鏡帖花環(huán) “帖”(tiē) 通“貼” 《木蘭詩(shī)》

      140、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孫權(quán)勸學(xué)》

      141、孰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兩小兒辯日》

      142、滿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143、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144、便要還家 “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記》

      145、身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記》

      146、詘右臂支船 “詘”(qū) 通“屈” 《核舟記》

      147、虞山王毅書(shū)遠(yuǎn)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記》

      148、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橫” 《核舟記》

      149、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jiǎn)”(jiǎn) 通“揀” 《核舟記》

      150、選賢與能 “與”(jǔ) 通“舉” 《大道之行也》

      151、矜、寡、孤、獨(dú) “矜”(guāng) 通“鰥” 《大道之行也》

      152、蕩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層” 《望岳》

      153、略無(wú)闕處 “闕”(quē) 通“缺” 《三峽》

      154、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轉(zhuǎn)”(zhuǎn) 通“囀” 《與朱元思書(shū)》

      155、窺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與朱元思書(shū)》

      156、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飼” 《馬說(shuō)》

      157、才美不外見(jiàn) “見(jiàn)”(xiàn) 通“現(xiàn)” 《馬說(shuō)》

      158、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cái) 通“才” 《馬說(shuō)》

      159、其真無(wú)馬邪 “邪”(yé) 通“耶” 《馬說(shuō)》

      160、四支僵勁不能動(dòng) “支”(zhī) 通“肢”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161、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pī) 通“披”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162、百?gòu)U具興 “具”(jù) 通“俱” 《岳陽(yáng)樓記》

      163、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zhǔ) 通“囑” 《岳陽(yáng)樓記》

      164、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 “羞”(xiū) 同“饈” 《行路難》

      165、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 “直”(zhí) 同“值” 《行路難》

      166、發(fā)閭左m戍漁陽(yáng)九百人 “m”(zhé) 通“謫” 《陳涉世家》

      167、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陳涉世家》

      168、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陳涉世家》

      169、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 “被”(pī) 通“披” 《陳涉世家》

      170、故不錯(cuò)意也 “錯(cuò)”(cuò) 通“措” 《唐睢不辱使命》

      171、倉(cāng)鷹擊于地上 “倉(cāng)”(chāng) 通“蒼” 《唐睢不辱使命》

      172、欲信大義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隆中對(duì)》

      173、自董卓已來(lái) “已”(yǐ) 通“以” 《隆中對(duì)》

      174、是以先帝簡(jiǎn)拔以 “簡(jiǎn)”(jiǎn) 通“揀” 《出師表》

      175、必能裨補(bǔ)闕漏 “闕”(qūe) 通“缺” 《出師表》

      176、公輸盤(pán)不說(shuō) “說(shuō)”(yuè) 通“悅” 《公輸》

      177、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公輸》

      178、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公輸》

      179、公輸盤(pán)詘 “詘”(qū) 通“屈” 《公輸》

      180、親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81、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

      182、困于心,衡于慮 “衡”(héng) 通“橫”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lè)》

      183、入則無(wú)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lè)》

      184、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魚(yú)我所欲也》

      185、萬(wàn)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biàn) 通“辨” 《魚(yú)我所欲也》

      186、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歟 “得”(dé) 通“德” 《魚(yú)我所欲也》

      187、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xiāng) 通“向” 《魚(yú)我所欲也》

      188、小惠未 “獺(biàn) 通“遍” 《曹劌論戰(zhàn)》

      189、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190、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 《愚公移山》

      191、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wǘ) 通“無(wú)” 《愚公移山》

      192、一厝朔東 “厝”(cuò) 通“措” 《愚公移山》

    文言文通假字9

      1、便要還家 “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記》

      2、身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記》

      3、詘右臂支船 “詘”(qū) 通“屈” 《核舟記》

      4、虞山王毅書(shū)遠(yuǎn)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記》

      5、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橫” 《核舟記》

      6、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jiǎn)”(jiǎn) 通“揀” 《核舟記》

      7、選賢與能 “與”(jǔ) 通“舉” 《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獨(dú) “矜”(guāng) 通“鰥” 《大道之行也》

      9、蕩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層” 《望岳》

      10、略無(wú)闕處 “闕”(quē) 通“缺” 《三峽》

    文言文通假字10

      通假字表(1-2冊(cè))

      通假字 本字 讀音 例 句 釋義 出處

      說(shuō) 悅 yuè 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shuō)乎? 愉快 《論語(yǔ)十則》

      女 汝 rǔ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你 《論語(yǔ)十則》

      知 智 zhì 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聰明 《論語(yǔ)十則》

      還 旋 xuán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回轉(zhuǎn),掉轉(zhuǎn) 《扁鵲見(jiàn)蔡桓公》

      湯 燙 tàng 疾在湊理,湯熨之所及也。 用熱水焐 《扁鵲見(jiàn)蔡桓公》

      齊 劑 jì 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湯藥 《扁鵲見(jiàn)蔡桓公》

      止 只 zhǐ 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 只是 《狼》

      陰 蔭 yīn 綠楊陰里白沙堤。 樹(shù)陰 《錢(qián)塘湖春行》

      靜 凈 jìng 茅檐長(zhǎng)掃靜無(wú)苔。 干干凈凈 《書(shū)湖陰先生壁》

      屏 摒 bǐng (材之敏,倍人也;)屏棄不用,其與昏與庸無(wú)以異也 舍去 《為學(xué)》

      帖 貼 tiē 對(duì)鏡帖花黃 粘 《木蘭詩(shī)》

      火 伙 hǔo 出門(mén)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伴 《木蘭詩(shī)》

      竦 聳 sǒng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高 《觀滄!

      爭(zhēng) 怎 zěn 爭(zhēng)渡,爭(zhēng)渡,驚起一灘鷗鷺 怎樣 《如夢(mèng)令》。李清照

      見(jiàn) 現(xiàn) xiàn 舊時(shí)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 出現(xiàn) 《西江月》。辛棄疾

      要 邀 yāo 便要還家 邀請(qǐng) 《桃花源記》

      坐 座 zuò 滿坐寂然 座位 《口技》

      指 直 zhǐ 指通豫南 一直 《愚公移山》

      反 返 fǎn 始一反焉 往返,返回 《愚公移山》

      惠 慧 huì 甚矣,汝之不惠 聰明 《愚公移山》

      亡 無(wú) wú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沒(méi)有 《愚公移山》

      夫子積學(xué),當(dāng)日知其所亡 《樂(lè)羊子妻》

      亡賴 調(diào)皮 wúlài 最喜小兒亡賴 頑皮,淘氣 清平樂(lè)。村居(辛)

      厝 措 cuò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放置 《愚公移山》

      那 哪 nǎ 問(wèn)渠那得清如許 怎么 《觀書(shū)有感》

      通假字表(3-4冊(cè))

      通假字 本字 讀音 例 句 釋義 出處

      闕 缺 quē 兩岸連山,略無(wú)闕處 中斷 《三峽》

      則 即 jí 春冬之時(shí),則素湍綠潭 就是 《三峽》

      強(qiáng) 僵 jiāng 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僵硬 《閑情記趣》

      道 導(dǎo) dào 儐者更道,從大門(mén)入 引導(dǎo) 《晏子故事》之二

      曷 何 hé 縛者曷為者也 什么

      輯 緝 jī (柜)飾以玫瑰,輯以翡翠 連綴 《買櫝還珠》

      熙 嬉 xī 圣人非所與熙也 開(kāi)玩笑 《晏子故事》之二

      零丁 伶仃 零丁洋里嘆零丁 孤苦無(wú)依 《過(guò)零丁洋》

      距 拒 jù 公輸盤(pán)九設(shè)攻城之機(jī)變,子墨子九距之。 抵擋;抵抗 《公輸》

      圉 御 yù 公輸盤(pán)之攻械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抵擋 《公輸》

      詘 屈 qū 公輸盤(pán)詘,而曰: 屈服 《公輸》

      有 又 yòu 舟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 還有 《核舟記》

      詘 屈 qū 臥右膝,詘右臂支船。 彎曲 《核舟記》

      衡 橫 héng 居右者椎髻仰面,

      左手倚一衡木。 橫放 《核舟記》

      攀 扳 bān 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 撥弄;扳弄 《核舟記》

      甫 父 fù 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 男子美稱 《核舟記》

      簡(jiǎn) 揀 jiǎn 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 挑選 《核舟記》

      適 謫 zhé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yáng)九百人 強(qiáng)迫 《陳涉世家》

      唱 倡 chàng 詐自稱公子扶蘇、項(xiàng)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 倡導(dǎo) 《陳涉世家》

      已 以 yǐ 得魚(yú)腹中書(shū),固以怪之矣。 已經(jīng) 《陳涉世家》

      被 披 pī 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 穿 《陳涉世家》

      食 飼 sì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養(yǎng) 《馬說(shuō)》

      見(jiàn) 現(xiàn) xiàn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jiàn) 顯現(xiàn) 《馬說(shuō)》

      材 才 cái 食之不能盡其材 才能 《馬說(shuō)》

      邪 耶 yé 其真無(wú)馬邪 嗎 《馬說(shuō)》

      通假字表(5—6冊(cè))

      通假字 本字 讀音 例 句 釋義 出處

      僇 戮 lù 自余為僇人 遭到貶謫 《始得西山宴游記》

      見(jiàn) 現(xiàn) xiàn 何時(shí)眼前突兀見(jiàn)此屋 出現(xiàn)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畔 叛 pàn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背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忍 韌 rèn 動(dòng)心忍性 堅(jiān)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

      曾 增 zēng 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 同上

      衡 橫 héng 困于心,衡于慮 梗塞,指不順 同上

      拂 弼 bì 入則無(wú)法家拂士 輔佐 同上

      具 俱 jù 百?gòu)U具興 全,皆 《岳陽(yáng)樓記》

      屬 囑 shǔ 屬予作文以記之 囑托 《岳陽(yáng)樓記》

      直 值 zhì 玉盤(pán)珍饈直萬(wàn)錢(qián) 價(jià)值 《行路難》(其一)

      辟 避 bì 故患有所不辟也 躲避 《魚(yú)我所欲也》

      辯 辨 bià 萬(wàn)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辨別 同上

      得 德 dé 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與 恩惠 同上

      與 歟 yú 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與 語(yǔ)氣詞,相當(dāng)于“嗎” 同上

      鄉(xiāng) 向 xià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從前 同上

      信 伸 shēn 欲信大義于天下 伸張 《隆中對(duì)》

      已 以 yǐ 自董卓已來(lái) 常與“來(lái)、前后”組合,表示時(shí)間、方位 同上

      闕 缺 quē 必能裨補(bǔ)闕漏,有所高益 缺點(diǎn) 《出師表》

      簡(jiǎn) 揀 jiǎn 是以先帝簡(jiǎn)拔以遺陛下 挑選 同上

      有 又 yòu 爾來(lái)二十有一年矣 表示整數(shù)之外再加零數(shù) 同上

      徧 遍 biàn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遍及、普遍 《曹劌論戰(zhàn)》

      見(jiàn) 現(xiàn) xiàn 動(dòng)乎其言而見(jiàn)其文 表現(xiàn) 《上樞密韓太尉書(shū)》

      曷 何 hé 曷至哉 什么時(shí)候 《君子于役》

      桀 橛 jué 雞棲于桀 為棲雞做的木架 《君子于役》

    文言文通假字11

      1、共通供,供給

      2、闕通缺,侵損

      3、說(shuō)通悅,心服

      4、知通智,聰明

      5、讎通仇,仇恨,如:仇讎敵戰(zhàn)之國(guó)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踐之地,南至于句無(wú)。

      7、取通娶,娶親,如:令壯者無(wú)取老婦。

      8、免通娩,分娩,如:將免者以告,公令醫(yī)守之。

      9、弊通敝,破舊,謙詞,如:而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來(lái),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祿,如:位尊而無(wú)功,奉厚而無(wú)勞。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頒通斑,雜色的花紋,有斑點(diǎn),如: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15、檢通斂,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曬,如: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

      17、辯通辨,分辨,如:兩俟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18、從通縱,合縱,如: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19、敝通弊,困頓,失敗,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2、日光,如:景翳翳以將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內(nèi)通納,接納,如: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

      23、要通邀,邀請(qǐng),如:張良出,要項(xiàng)伯。

      24、倍通背,違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5、蚤通早,盡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lái)謝項(xiàng)王。

      26、坐通座,座位,如:請(qǐng)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

      27、曷通何,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8、厭通饜,滿足,如: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wú)厭。

      29、當(dāng)通倘,如果,如: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30、止通只,僅僅,不過(guò),如:其為時(shí)止十有一月耳。

      31、圜通圓,如: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

      32、采通彩,色彩,如:須臾,成五采。

      33、閔通憫,憂患的事,如:臣以險(xiǎn)釁,夙遭閔兇。

      34、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

      35、羞通饈,美味食品,如:使建中遠(yuǎn)具時(shí)羞之奠。

      36、零丁通伶仃,孤獨(dú)的'樣子,如:既又與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7、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8、斂通殮,給死人穿衣,將死人入棺,如:歿不能撫汝以盡哀,斂不憑其棺。

      39、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魚(yú)。

      40、辯通變,分別,如:此小大之辯也。

      41、闔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傾城闔戶。

      42、直通值,價(jià)值,如:昂其值,居為奇貨。

      43、裁通才,時(shí)間副詞,如: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44、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進(jìn)宰,宰見(jiàn)其小。

      45、饗通享,如:饗德懷恩,詞不悉心。

      46、已通以,如:從此已去,勿復(fù)如是。

      47、以通已,止,如:無(wú)以,則王乎?

      48、說(shuō)通悅,高興,如:有朋自遠(yuǎn)方來(lái),不亦說(shuō)乎?

      49、枝通肢,肢體,如:為長(zhǎng)者折枝。

      50、刑通型,做榜樣,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1、蓋通盍,相當(dāng)于“何不”,如:蓋亦反其本矣。

      52、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3、塑通訴,告訴,申訴,如皆欲赴塑于王。

      54、已通矣,語(yǔ)氣助詞,表確定語(yǔ)氣,如:放辟邪侈,無(wú)不為已。

      55、罔通網(wǎng),羅網(wǎng),如: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56、田通畋,打獵,如:今王田獵于此。

      57、卒通猝,表示突然,如:卒然問(wèn)曰,天下惡乎定。

      58、由通猶,表示比況,相當(dāng)于“就像”,如:民歸之,由水之就下。

      59、施通迤,逶迤斜行的樣子,如:施從良人之所之。

      60、無(wú)通勿,不要,或通惑,想不通,如:無(wú)或乎王之不智。

      61、為通謂,認(rèn)為,如:為是其智弗若也。

      62、罷通疲,疲憊,如:仆雖罷駑,亦嘗側(cè)聞長(zhǎng)者之遺風(fēng)。

      63、趣通趨,向前走,如:趣舍異路。

      64、徇通殉,獻(xiàn)身,如: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guó)家之急。

      65、詘通屈,屈曲,如:其次詘體受辱。

      66、槍通搶,觸,如:當(dāng)此之時(shí),見(jiàn)獄吏則頭槍地。

      67、摩通磨,滅,如:古者富貴而名摩滅。

      68、見(jiàn)通現(xiàn),表露,如:退而論書(shū)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jiàn)。

      69、責(zé)通債,債務(wù),下獄受腐刑,如: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zé)。

      70、不通否,如:秦王以十五城請(qǐng)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71、奉通捧,捧著,如:臣愿奉璧往使。

      72、庭通廷,朝堂上,如:拜送書(shū)于庭。

      73、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圖。

      74、賓通儐,九種地位不同的禮賓人員,如:設(shè)九賓禮于廷。

      75、繆通穆,如:秦自繆公以來(lái)二十余君。

      76、孰通熟,仔細(xì),如:唯大王與群臣孰計(jì)議之。

      77、離通罹,遭遇,如:離騷者,猶離憂也。

      78、濯通濁,混濁,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9、質(zhì)通贄,見(jiàn)面禮,如:厚幣委質(zhì)事楚。

      80、決通抉,如:辭決而行。

      81、鄉(xiāng)通向,如:北鄉(xiāng)自剄。

      82、衡通橫,與“縱”相對(duì),如:外連衡而斗諸侯。

      83、沒(méi)通歿,死,鄙陋沒(méi)世。

      84、莫通暮,夜晚,如:至莫夜月明。

      85、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

      86、少通稍,稍微,太后之色少解。

      87、禽通擒,捕捉,如:將軍禽操,宜在今日。

      88、舒通抒,抒發(fā),如:退而論書(shū)冊(cè),以舒其憤。

      89、亡通無(wú),沒(méi)有,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90、生通性,資質(zhì),如:君子生非異也。

      91、陽(yáng)通佯,假裝,如:皆陽(yáng)應(yīng)曰。

      92、識(shí)通志,記住,如:汝識(shí)之乎。

      93、屬通囑,囑咐,如:屬予作文以記之。

    文言文通假字12

      1、便要還家《桃花源記》

      2、身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3、詘右臂支船《核舟記》

      4、虞山王毅書(shū)遠(yuǎn)甫刻《核舟記》

      5、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

      6、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7、選賢與能《大道之行也》

      8、矜、寡、孤、獨(dú)《大道之行也》

      9、蕩胸生曾云《望岳》

      10、略無(wú)闕處《三峽》

      11、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與朱元思書(shū)》

      12、窺谷忘反《與朱元思書(shū)》

      1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shuō)》

      14、才美不外見(jiàn)《馬說(shuō)》

      15、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shuō)》

      16、其真無(wú)馬邪《馬說(shuō)》

      17、四支僵勁不能動(dòng)《送東陽(yáng)馬生序》

      18、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yáng)馬生序》

      19、百?gòu)U具興《岳陽(yáng)樓記》

      20、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yáng)樓記》

      21、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行路難》

      22、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行路難》

    文言文通假字13

      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圣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kāi)玩笑。

      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6、公輸盤(pán)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7、舟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核舟記》)有:通“又”。

      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困于心,衡于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衡:通“橫”,梗塞,這里指不順。

      9、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核舟記》)甫:通“父”。

    文言文通假字14

      1、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論語(yǔ)〉十則》

      2、不亦說(shuō)乎 “說(shuō)”(yuè) 通“悅” 《〈論語(yǔ)〉十則》

      3、誨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論語(yǔ)〉十則》

      4、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強(qiáng)”(jiāng) 通“僵” 《童趣》

      5、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 “見(jiàn)”(xiàn) 通“現(xiàn)” 《西江月》

      6、一切烏有 “烏”(wū) 同“無(wú)” 《山市》

      7、裁如星點(diǎn)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陳太丘與友期》

      9、對(duì)鏡帖花環(huán) “帖”(tiē) 通“貼” 《木蘭詩(shī)》

      10、孰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兩小兒辯日》

      11、滿坐寂然 “坐”(zu) 通“座” 《口技》

      12、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13、便要還家 “要”(ā) 通“邀” 《桃花源記》

      14、身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 “有”(ǒu) 同“又” 《核舟記》

      15、詘右臂支船 “詘”(qū) 通“屈” 《核舟記》

      16、虞山王毅書(shū)遠(yuǎn)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記》

      17、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橫” 《核舟記》

      18、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jiǎn)”(iǎn) 通“揀” 《核舟記》

      19、蕩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層” 《望岳》

      20、略無(wú)闕處 “闕”(quē) 通“缺” 《三峽》

      21、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轉(zhuǎn)”(zhuǎn) 通“囀” 《與朱元思書(shū)》

      22、窺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與朱元思書(shū)》

      2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飼” 《馬說(shuō)》

      24、才美不外見(jiàn) “見(jiàn)”(xiàn) 通“現(xiàn)” 《馬說(shuō)》

      25、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cái) 通“才” 《馬說(shuō)》

      26、其真無(wú)馬邪 “邪”(é) 通“耶” 《馬說(shuō)》

      27、四支僵勁不能動(dòng) “支”(zhī) 通“肢”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28、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pī) 通“披”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29、百?gòu)U具興 “具”(ù) 通“俱” 《岳陽(yáng)樓記》

      30、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zhǔ) 通“囑” 《岳陽(yáng)樓記》

      31、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 “羞”(xiū) 同“饈” 《行路難》

      32、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 “直”(zhí) 同“值” 《行路難》

      33、發(fā)閭左適戍漁陽(yáng)九百人 “適”(zhé) 通“謫” 《陳涉世家》

      34、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陳涉世家》

      35、固以怪之矣 “以”(ǐ) 通“已” 《陳涉世家》

      36、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 “被”(pī) 通“披” 《陳涉世家》

      37、故不錯(cuò)意也 “錯(cuò)”(cu) 通“措” 《唐睢不辱使命》

      38、倉(cāng)鷹擊于地上 “倉(cāng)”(chāng) 通“蒼” 《唐睢不辱使命》

      39、是以先帝簡(jiǎn)拔以 “簡(jiǎn)”(iǎn) 通“揀” 《出師表》

      40、必能裨補(bǔ)闕漏 “闕”(qūe) 通“缺” 《出師表》

      41、親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42、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

      43、困于心,衡于慮 “衡”(héng) 通“橫”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lè)》

      44、入則無(wú)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lè)》

      45、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魚(yú)我所欲也》

      46、萬(wàn)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biàn) 通“辨” 《魚(yú)我所欲也》

      47、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歟 “得”(dé) 通“德” 《魚(yú)我所欲也》

      48、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xiāng) 通“向” 《魚(yú)我所欲也》

      49、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曹劌論戰(zhàn)》

      50、一厝朔東 “厝”(cu) 通“措” 《愚公移山》

      51、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 《愚公移山》

      52、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wǘ) 通“無(wú)” 《愚公移山》

      53、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文言文通假字15

      1、項(xiàng)為之強(qiáng)。 “強(qiáng)”(jiāng)通“僵”。 ——《童趣》

      2、不亦說(shuō)乎!罢f(shuō)”(yuè) 通“悅”!丁凑撜Z(yǔ)〉十則》

      3、誨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丁凑撜Z(yǔ)〉十則》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zhì) 通“智”! 《〈論語(yǔ)〉十則》

      5、路轉(zhuǎn)溪頭忽見(jiàn)。 “見(jiàn)”(xiàn)通“現(xiàn)” 《西江月》

      6、一切烏有。 “烏”(wū) 同“無(wú)”。—— 《山市》

      7、裁如星點(diǎn)!安谩(cái) 同“才”!渡绞小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陳太丘與友期》

      9、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扳”(bān)通“攀”。—— 《傷仲永》

      10、賢于材人遠(yuǎn)矣。 “材”(cái) 通“才” !秱儆馈

      11、對(duì)鏡帖花環(huán)。 “帖”(tiē)通“貼”!赌咎m詩(shī)》

      1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邪”(yé)通“耶”。—— 《孫權(quán)勸學(xué)》

      13、孰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秲尚恨q日》

      14、滿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犊诩肌

      15、止有剩骨。 “止”(zhǐ)通“只” !独恰

      16、便要還家。 “要”(yāo)通“邀”!短一ㄔ从洝

      17、身首尾長(zhǎng)約八分有奇。 “有”(yǒu)同“又”!逗酥塾洝

      18、詘右臂支船。 “詘”(qū) 通“屈”!逗酥塾洝

      19、虞山王毅書(shū)遠(yuǎn)甫刻。“甫”(fǔ) 通“父”。——《核舟記》

      20、左手倚一衡木!昂狻(héng)同“橫” !逗酥塾洝

      21、蓋簡(jiǎn)桃核修狹者為之。“簡(jiǎn)”(jiǎn) 通“揀” !逗酥塾洝

      22、選賢與能!芭c”(jǔ) 通“舉” !洞蟮乐幸病

      23、矜、寡、孤、獨(dú)。 “矜”(guāng)通“鰥” !洞蟮乐幸病

      24、蕩胸生曾云!霸(céng)通“層”!锻馈

      25、略無(wú)闕處!瓣I”(quē)通“缺”。——《三峽》

      26、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轉(zhuǎn)”(zhuǎn)通“囀” !杜c朱元思書(shū)》

      27、窺谷忘反。 “反”(fǎn)通“返”!杜c朱元思書(shū)》

      2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笆场(sì)通“飼” !恶R說(shuō)》

      29、才美不外見(jiàn)。 “見(jiàn)”(xiàn)通“現(xiàn)” !恶R說(shuō)》

      30、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cái) 通“才” !恶R說(shuō)》

      31、其真無(wú)馬邪。 “邪”(yé)通“耶” !恶R說(shuō)》

      32、四支僵勁不能動(dòng)。 “支”(zhī)通“肢”! 《送東陽(yáng)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綺繡!氨弧(pī) 通“披”!端蜄|陽(yáng)馬生序》

      34、百?gòu)U具興!熬摺(jù)通“俱”!对狸(yáng)樓記》

      35、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zhǔ)通“囑”。——《岳陽(yáng)樓記》

      36、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靶摺(xiū)同“饈”!缎新冯y》

      37、玉盤(pán)珍羞直萬(wàn)錢(qián)!爸薄(zhí) 同“值”。——《行路難》

      38、發(fā)閭左適戍漁陽(yáng)九百人!斑m”(zhé) 通“謫”!蛾惿媸兰摇

      39、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陳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耙浴(yǐ) 通“已”! 《陳涉世家》

      41、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氨弧(pī) 通“披”。——《陳涉世家》

      42、故不錯(cuò)意也。 “錯(cuò)”(cuò) 通“措”!短祁〔蝗枋姑

      43、倉(cāng)鷹擊于地上!皞}(cāng)”(chāng)通“蒼”!短祁〔蝗枋姑

      44、欲信大義于天下!靶拧(xìn) 通“伸”!堵≈袑(duì)》

      45、自董卓已來(lái)。 “已”(yǐ) 通“以”!堵≈袑(duì)》

      46、是以先帝簡(jiǎn)拔以!昂(jiǎn)”(jiǎn) 通“揀”!冻鰩煴怼

      47、必能裨補(bǔ)闕漏!瓣I”(qūe)通“缺” 。——《出師表》

      48、公輸盤(pán)不說(shuō)。 “說(shuō)”(yuè) 通“悅”!豆敗

      49、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豆敗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班觥(yù)通“御” !豆敗

      51、公輸盤(pán)詘。 “詘”(qū) 通“屈” 。——《公輸》

      52、親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兜玫蓝嘀 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 通“增”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lè)》

      54、困于心,衡于慮。 “衡”(héng)通“橫”!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lè)》

      55、入則無(wú)法家拂士。 “拂”(bì)通“弼”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lè)》

      56、故患有所不辟也!氨佟(bì)通“避” !遏~(yú)我所欲也》

      57、萬(wàn)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稗q”(biàn)通“辨” !遏~(yú)我所欲也》

      58、所識(shí)窮乏者得我歟。 “得”(dé)通“德” !遏~(yú)我所欲也》

      59、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班l(xiāng)”(xiāng)通“向”。—— 《魚(yú)我所欲也》

      60、小惠未徧 “徧”(biàn)通“遍”!恫軇フ搼(zhàn)》

      61、始一反焉。“反”(fǎn)通“返”!队薰粕健

      62、汝之不惠。“惠”(huì) 通“慧”。——《愚公移山》

      63、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wǘ) 通“無(wú)”!队薰粕健

      64、一厝朔東。“厝”(cuò) 通“措”。——《愚公移山》

    【文言文通假字】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通假字06-05

    文言文通假字12-12

    文言文通假字08-12

    最全的文言文通假字08-05

    初中的文言文通假字07-10

    文言文通假字匯集07-10

    文言文常用通假字07-06

    文言文通假字整理07-04

    (精品)文言文通假字09-20

    (優(yōu)選)文言文通假字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