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李白古詩詞

    時(shí)間:2024-05-15 12:05:44 詩人大全 我要投稿

    李白古詩詞15篇[合集]

      無論是在學(xué)校還是在社會(huì)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白古詩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古詩詞15篇[合集]

    李白古詩詞1

      大堤曲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淚向南云滿。

      春風(fēng)無復(fù)情,吹我夢(mèng)魂散。

      不見眼中人,天長音信斷。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漢水臨近襄陽城,襄陽城已經(jīng)有花盛開,襄陽城外的大堤也變得暖起來了。大堤下美好的`春日總讓人看不盡,只是看到這樣的美景總會(huì)讓人想起家鄉(xiāng),思鄉(xiāng)的淚水彌漫在整個(gè)大堤上。總覺春風(fēng)無情,屢屢吹散我回家的夢(mèng)。已經(jīng)很久沒有看到我的親人了,相隔萬里,音信難通,想起來怎不讓人傷懷?

      注釋

     、俅蟮蹋涸谙尻柍峭,東臨漢江,西至萬山。

     、诩哑冢褐该篮玫拇喝铡

     、勰显疲宏憴C(jī)的《思親賦》中有:“指南山以寄款,望歸風(fēng)而效誠。”后來,“南云”指思念家鄉(xiāng)或是懷念親人之詞。

      簡析

      作者:佚名

      《大堤曲》,屬于南朝樂府舊題,屬于《清商曲辭》。這首詩里詩人觸景傷情,抒發(fā)的是作者久別家鄉(xiāng),對(duì)家鄉(xiāng)的無限思念之情。

      李白  

      李白(年-年),字太白,號(hào)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出生于西域碎葉城,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年病逝,享年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古詩

    李白古詩詞2

      獨(dú)不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yuǎn)行時(shí)。

      春蕙忽秋草,莎雞鳴西池。

      風(fēng)摧寒棕響,月入霜閨悲。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終然獨(dú)不見,流淚空自知。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騎在白馬上翩翩而馳的,那是誰家的少年,是在龍城邊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凍,積雪厚有三丈,這個(gè)時(shí)候怎么適合遠(yuǎn)行呢?春日的蕙蘭忽而變得枯萎,變成了秋草,閨中的美人也已經(jīng)到遲暮之年了。在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邊傳來陣陣吱吱呀呀梭子的聲響。那是風(fēng)吹動(dòng)寒梭發(fā)出的聲響,月亮伴著清霜,更顯出秋天深居閨中的女子的無限傷悲。還記得與丈夫離別的那年,門前種的桃樹與她齊眉。如今桃樹已經(jīng)高百余尺了,花開花落幾十年過去,很多枝條已經(jīng)枯萎了。始終不見丈夫歸來,只有凄傷的眼淚獨(dú)自空流。

      注釋

     、冱S龍:古代城池名。又名龍城。在今遼寧朝陽一帶。此處泛指邊塞地區(qū)。

     、谵ィ恨ヌm,蘭花的一種,春日開花。

     、凵u:蟲名。又名絡(luò)緯。俗稱紡織娘、絡(luò)絲娘。

      ④寒棕:謂織布梭,狀家境的`貧寒,或冷天猶織,故稱。

     、菟|:即秋閨。此處指秋天深居閨中的女子。

      簡析

      作者:佚名

      《獨(dú)不見》,樂府《雜曲歌辭》舊題。這首詩描寫的是閨中女子對(duì)丈夫的思念之情。

      李白(年-年),字太白,號(hào)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出生于西域碎葉城,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年病逝,享年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古詩

    李白古詩詞3

      1、《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贈(zèng)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5、《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登金陵鳳凰臺(tái)》

      鳳凰臺(tái)上鳳凰游,鳳去臺(tái)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7、《渡荊門送別》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8、《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9、《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duì)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0、《獨(dú)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11、《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12、《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3、《古朗月行》

      小時(shí)不識(shí)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tái)鏡,飛在白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tuán)團(tuán)。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14、《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duì)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15、《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shí),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shí)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duì)酒時(shí),月光長照金樽里。

      16、《將進(jìn)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duì)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huì)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qǐng)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shí)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duì)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17、《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shì)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tái)四萬八千丈,對(duì)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mèng)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tái)。

      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dòng),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shí)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shí)何時(shí)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18、《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shí)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hào)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xiǎn)也如此,嗟爾遠(yuǎn)道之人胡為乎來哉。ㄒ踩舸艘蛔鳎阂踩绱耍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李白古詩詞4

      中山孺子妾歌

      [唐]李白

      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見珍。雖然不如延年妹,亦是當(dāng)時(shí)絕

      世人。桃李出深井,花艷驚上春。一貴復(fù)一賤,關(guān)天豈由身。

      芙蓉老秋霜,團(tuán)扇羞網(wǎng)塵。戚姬髡發(fā)入舂市,萬古共悲辛。

      黃葛篇

      [唐]李白

      黃葛生洛溪,黃花自綿冪。青煙蔓長條,繚繞幾百尺。

      閨人費(fèi)素手,采緝作絺绤?p為絕國衣,遠(yuǎn)寄日南客。

      蒼梧大火落,暑服莫輕擲。此物雖過時(shí),是妾手中跡。

      枯魚過河泣

      [唐]李白

      白龍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誰使?fàn)枮轸~,徒勞訴天帝。

      作書報(bào)鯨鯢,勿恃風(fēng)濤勢(shì)。濤落歸泥沙,翻遭螻蟻噬。

      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識(shí)。

      僧伽歌

      [唐]李白

      真僧法號(hào)號(hào)僧伽,有時(shí)與我論三車。問言誦咒幾千遍,

      口道恒河沙復(fù)沙。此僧本住南天竺,為法頭陀來此國。

      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意清凈,貌棱棱。

      亦不減,亦不增。瓶里千年鐵柱骨,手中萬歲胡孫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說空有。一言散盡波羅夷,

      再禮渾除犯輕垢。

      贈(zèng)郭將軍

      [唐]李白

      將軍少年出武威,入掌銀臺(tái)護(hù)紫微。平明拂劍朝天去,

      薄暮垂鞭醉酒歸。愛子臨風(fēng)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羅衣。

      疇昔雄豪如夢(mèng)里,相逢且欲醉春暉。

    李白古詩詞5

      《扶風(fēng)豪士歌》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

      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梧桐楊柳拂金井,來醉扶風(fēng)豪士家。扶風(fēng)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將軍勢(shì),飲酒豈顧尚書期。雕盤綺食會(huì)眾客,吳歌趙舞香風(fēng)吹。原嘗春陵六國時(shí),開心寫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qǐng)?bào)恩知是誰。撫長劍,一揚(yáng)眉,清水白石何離離。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

      放歌倚東樓,行子期曉發(fā)。秋風(fēng)渡江來,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滅燭延清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盡觴。

      水客弄?dú)w棹,云帆卷輕霜。扁舟敬亭下,五兩先飄揚(yáng)。

      峽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長。思君無歲月,西笑阻河梁。

      《上留田行》

      行至上留田,孤墳何崢嶸。積此萬古恨,春草不復(fù)生。

      悲風(fēng)四邊來,腸斷白楊聲。借問誰家地,埋沒蒿里塋。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舉銘旌。一鳥死,百鳥鳴。

      一獸走,百獸驚;干街輨e離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倉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荊。交柯之木本同形,東枝憔悴西枝榮。無心之物尚如此,參商胡乃尋天兵。

      孤竹延陵,讓國揚(yáng)名。高風(fēng)緬邈,頹波激清。

      尺布之謠,塞耳不能聽。

      《田園言懷》

      賈誼三年謫,班超萬里侯。何如牽白犢,飲水對(duì)清流。

      《送楊少府赴選》

      大國置衡鏡,準(zhǔn)平天地心。群賢無邪人,朗鑒窮情深。

      吾君詠南風(fēng),袞冕彈鳴琴。時(shí)泰多美士,京國會(huì)纓簪。

      山苗落澗底,幽松出高岑。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鄭曲,前行遇知音。衣工剪綺繡,一誤傷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我非彈冠者,感別但開襟。

      空谷無白駒,賢人豈悲吟。大道安棄物,時(shí)來或招尋。

      爾見山吏部,當(dāng)應(yīng)無陸沉。

      《鄒衍谷》

      燕谷無暖氣,窮巖閉嚴(yán)陰。鄒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青鳥海上來,今朝發(fā)何處?阢曉棋\字,與我忽飛去。

      鳥去凌紫煙,書留綺窗前。開緘方一笑,乃是故人傳。

      故人深相勖,憶我勞心曲。離居在咸陽,三見秦草綠。

      置書雙袂間,引領(lǐng)不暫閑。長望杳難見,浮云橫遠(yuǎn)山。

      《古風(fēng)其四十一》

      朝弄紫泥海。

      夕披丹霞裳。

      揮手折若木。

      拂此西日光。

      云臥游八極。

      玉顏已千霜。

      飄飄入無倪。

      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

      玉杯賜瓊漿。

      一餐歷萬歲。

      何用還故鄉(xiāng)。

      永隨長風(fēng)去。

      天外恣飄揚(yáng)。

      《閨情》

      流水去絕國,浮云辭故關(guān)。水或戀前浦,云猶歸舊山。

      恨君流沙去,棄妾漁陽間。玉箸夜垂流,雙雙落朱顏。

      黃鳥坐相悲,綠楊誰更攀。織錦心草草,挑燈淚斑斑。

      窺鏡不自識(shí),況乃狂夫還。

      《九日登山》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shí)。

      題輿何俊發(fā),遂結(jié)城南期。筑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shù)礼T夷。靈仙如仿佛,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fù)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yáng)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yáng),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fēng)吹。

      別后登此臺(tái),愿言長相思。

      《效古其二》

      自古有秀色。

      西施與東鄰。

      蛾眉不可妒。

      況乃效其顰。

      所以尹婕妤。

      羞見邢夫人。

      低頭不出氣。

      塞默少精神。

      寄語無鹽子。

      如君何足珍。

      《白纻辭其二》

      館娃日落歌吹深。

      月寒江清夜沉沉。

      美人一笑千黃金。

      垂羅舞縠揚(yáng)哀音。

      郢中白雪且莫吟。

      子夜吳歌動(dòng)君心。

      動(dòng)君心。

      冀君賞。

      愿作天池雙鴛鴦。

      一朝飛去青云上。

      《邯鄲才人嫁為斯養(yǎng)卒婦》

      妾本崇臺(tái)女,揚(yáng)蛾入丹闕。自倚顏如花,寧知有凋歇。

      一辭玉階下,去若朝云沒。每憶邯鄲城,深宮夢(mèng)秋月。

      君王不可見,惆悵至明發(fā)。

      《桓公井》

      桓公名已古,廢井曾未竭。石甃冷蒼苔,寒泉湛孤月。

      秋來桐暫落,春至桃還發(fā)。路遠(yuǎn)人罕窺,誰能見清徹。

      《贈(zèng)從弟冽》

      楚人不識(shí)鳳,重價(jià)求山雞。獻(xiàn)主昔云是,今來方覺迷。

      自居漆園北,久別咸陽西。風(fēng)飄落日去,節(jié)變流鶯啼。

      桃李寒未開,幽關(guān)豈來蹊。逢君發(fā)花萼,若與青云齊。

      及此桑葉綠,春蠶起中閨。日出布谷鳴,田家擁鋤犁。

      顧余乏尺土,東作誰相攜。傅說降霖雨,公輸造云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報(bào)國有長策,成功羞執(zhí)圭。

      無由謁明主,杖策還蓬藜。他年?duì)栂嘣L,知我在磻溪。

    李白古詩詞6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賞析

      《渡荊門送別》中反襯江水平靜,展現(xiàn)江岸遼闊,天空高遠(yuǎn),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語句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頷聯(lián)中的隨和入字用得好,一個(gè)隨字化靜為動(dòng)(或以動(dòng)寫靜),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xiàn)出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dòng)感。一個(gè)入字形象生動(dòng),寫出了氣勢(shì)的博大,充分表達(dá)了詩人的萬丈豪情,充滿了喜悅和昂揚(yáng)的激情。

      不僅由于寫進(jìn)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shì)開擴(kuò);而且還由于動(dòng)態(tài)的描寫而十分生動(dòng)。大江固然是流動(dòng)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dòng)態(tài)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shí)際體驗(yàn)。在陡峭奇險(xiǎn),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后,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gè)行程的地理變化。

    李白古詩詞7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

      [唐] 李白

      獨(dú)坐清天下,專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盡還珠。

      組練明秋浦,樓船入郢都。風(fēng)高初選將,月滿欲平胡。

      殺氣橫千里,軍聲動(dòng)九區(qū)。白猿慚劍術(shù),黃石借兵符。

      戎虜行當(dāng)翦,鯨鯢立可誅。自憐非劇孟,何以佐良圖。

      贈(zèng)常侍御

      [唐] 李白

      安石在東山,無心濟(jì)天下。一起振橫流,功成復(fù)瀟灑。

      大賢有卷舒,季葉輕風(fēng)雅?飶(fù)屬何人,君為知音者。

      傳聞武安將,氣振長平瓦。燕趙期洗清,周秦保宗社。

      登朝若有言,為訪南遷賈。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唐] 李白

      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

      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輝,白發(fā)見生涯。

      所期就金液,飛步登云車。愿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

      金陵送張十一再游東吳

      [唐] 李白

      張翰黃花句,風(fēng)流五百年。誰人今繼作,夫子世稱賢。

      再動(dòng)游吳棹,還浮入海船。春光白門柳,霞色赤城天。

      去國難為別,思?xì)w各未旋?这刨Z生淚,相顧共凄然。

      朝下過盧郎中敘舊游

      [唐] 李白

      君登金華省,我入銀臺(tái)門。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

      復(fù)此休浣時(shí),閑為疇昔言。卻話山海事,宛然林壑存。

      明湖思曉月,疊嶂憶清猿。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陪從祖濟(jì)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唐] 李白

      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

      湖闊數(shù)千里,湖光搖碧山。湖西正有月,獨(dú)送李膺還。

      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遙看鵲山轉(zhuǎn),卻似送人來。

      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唐] 李白

      青溪?jiǎng)偻⿵],水木有佳色。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傾側(cè)。

      彩鳥昔未名,白猿初相識(shí)。不見同懷人,對(duì)之空嘆息。

      望黃鶴樓

      [唐]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于此學(xué)飛術(shù)。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shù)。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jié)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上三峽

      [唐] 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shí)。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唐] 李白

      昨夜誰為吳會(huì)吟,風(fēng)生萬壑振空林。龍?bào)@不敢水中臥,猿嘯時(shí)聞巖下音。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

      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醍盤飯霜栗。半酣更發(fā)江海聲,客愁頓向杯中失。

    李白古詩詞8

      李白《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注解」:

      1、羅襪:絲織品做的襪子。

      2、卻下:還下。

      3、玲瓏句:雖下簾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

      「韻譯」:

      玉砌的臺(tái)階已滋生了白露,

      夜深佇立露水侵濕了羅襪。

      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簾子,

      獨(dú)自隔簾仰望玲瓏的秋月。

      二:玉石臺(tái)階上落滿了露水。深夜久站浸濕腳上羅襪;胤糠畔滤Ш煋鯎鹾高^簾縫仰望明亮秋月。

      [賞析]

      《玉階怨》,見郭茂倩《樂府詩集》。屬《相和歌·楚調(diào)曲》,與《婕妤怨》、《長信怨》等曲,從古代所存歌辭看,都是專寫“宮怨”的樂曲。

      李白的《玉階怨》,雖曲名標(biāo)有“怨”字,詩作中卻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見“怨”字。無言獨(dú)立階砌,以致冰涼的露水浸濕羅襪;以見夜色之濃,佇待之久,怨情之深!傲_襪”,見人之儀態(tài)、身份,有人有神。夜涼露重,羅襪知寒,不說人而已見人之幽怨如訴。二字似寫實(shí),實(shí)用曹子建“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意境。

      怨深,夜深,不禁幽獨(dú)之苦,乃由簾外而簾內(nèi),及至下簾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憐人,似人憐月;若人不伴月,則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無言,人也無言。但讀者卻深知人有無限言語,月也解此無限言語,而寫來卻只是一味望月。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

      “卻下”二字,以虛字傳神,最為詩家秘傳。此一轉(zhuǎn)折,似斷實(shí)連;似欲一筆蕩開,推卻愁怨,實(shí)則經(jīng)此一轉(zhuǎn),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卻下,看似無意下簾,而其中卻有無限幽怨。本以夜深、怨深,無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卻又怕隔窗明月照此室內(nèi)幽獨(dú),因而下簾。簾既下矣,卻更難消受此凄苦無眠之夜,于更無可奈何之中,卻更去隔簾望月。此時(shí)憂思徘徊,直如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之紛至沓來,如此情思,乃以“卻下”二字出之!皡s”字直貫下句,意謂:“卻下水晶簾”,“卻去望秋月”,在這兩個(gè)動(dòng)作之間,有許多愁思轉(zhuǎn)折返復(fù),所謂字少情多,以虛字傳神。中國古代詩藝中有“空谷傳音”之法,似當(dāng)如此!傲岘嚒倍,看似不經(jīng)意之筆,實(shí)則極見工力。以月之玲瓏,襯人之幽怨,從反處著筆,全勝正面涂抹。

      詩中不見人物姿容與心理狀態(tài),而作者似也無動(dòng)于衷,只以人物行動(dòng)見意,引讀者步入詩情之最幽微處,故能不落言筌,為讀者保留想象余地,使詩情無限遼遠(yuǎn),無限幽深。以此見詩家“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真意。以敘人事之筆抒情,恒見,易;以抒情之筆狀人,罕有,難。

      契訶夫有“矜持”說,也常聞?dòng)兴^“距離”說,兩者頗近似,似應(yīng)合為一說。即謂作者應(yīng)與所寫對(duì)象,保持一定距離,并保持一定“矜持”與冷靜。如此,則作品無聲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遠(yuǎn)之美,寫難狀之情與難言之隱,使讀者覺有漫天詩思飄然而至,卻又無從于字句間捉摸之。這首《玉階怨》含思婉轉(zhuǎn),余韻如縷,正是這樣的佳作。(孫藝秋)

      「評(píng)析」:

      《玉階怨》,見郭茂倩《樂府詩集》,屬《相和歌楚調(diào)曲》,與《婕妤怨》、《長信怨》等曲,從古代所存歌辭看,都是專寫“宮怨”的樂曲。

      本詩表達(dá)了一位貴婦人因想念丈夫而產(chǎn)生的哀怨情緒。全詩極力突出主人公的一個(gè)“怨”字,而這“怨”的背后,是她對(duì)丈夫的'一往情深,“怨”正道出了她對(duì)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濃厚的感情。

      開篇兩句寫貴婦人站在門外,注視著遠(yuǎn)方的路。夜色已深,露水漸重,即使露水已經(jīng)將羅襪浸濕,但她依然佇立著,好像她思念的丈夫正從遠(yuǎn)處走來。這兩句通過含蓄的語言,寫出了貴婦人焦急的神態(tài)。

      后兩句表現(xiàn)貴婦人因想念丈夫而產(chǎn)生的繾綣情懷!皡s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遲遲不見丈夫歸來,那皎潔的明月,似乎更增加了她的愁思,舊歡新愁一同涌上心頭,使她備受煎熬。“卻下”二字,是虛字卻極傳神,歷來為詩家推崇。這種轉(zhuǎn)折,似斷實(shí)連;好像要一筆蕩開,忘卻愁怨,實(shí)際卻更添愁緒,字少情重,直入幽微!皡s下”,好像是無意下簾,其實(shí)飽含幽怨。本來夜、怨都深,無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又怕隔窗的明月照入室內(nèi),更顯孤獨(dú),因此下簾。下簾之后,這凄清無眠的夜晚卻更難度過,無可奈何之下,又去隔簾望月。這等憂思徘徊,恰如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如此微妙的思緒通過“卻下”二字生動(dòng)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皡s”字貫穿下文,可以理解為:“卻下水晶簾”,“卻去望秋月”。這兩個(gè)動(dòng)作之間,愁思轉(zhuǎn)折反復(fù),意蘊(yùn)悠長。中國古代詩歌講究“空谷傳音”,就是如此!傲岘嚒倍,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shí)則功力深厚。用月之玲瓏,襯托人之哀怨,對(duì)面著筆,遠(yuǎn)勝正面直敘。

      縱觀全詩,不見一“怨”字,但“怨”意卻貫穿始終,哀怨溢于言表,但這種“怨”都是由“愛”引出,正是由于貴婦人對(duì)丈夫的一往情深,才使“愛”“怨”纏綿,感人至深。

      樂府《玉階怨》多詠被幽禁宮女之幽怨的樂曲。雖以“怨”標(biāo)題,卻不露“怨”字,。首二句寫?yīng)毩⒂耠A,露侵羅襪,更深夜?jié),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注如訴;后二句寫無可奈何,入室垂簾,隔窗望月,愈襯孤寂。無獨(dú)乎?無怨乎?詩不正面涂抹,卻從反面點(diǎn)妝,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李白古詩詞9

      【原文賞析】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注解

      1、西江:古稱約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長江為西江,牛緒也在西江這一段中。

     。、謝將軍:東晉謝尚,今河南太康縣人,官鎮(zhèn)西將軍,鎮(zhèn)守牛渚時(shí),秋夜泛舟賞

      月,適袁宏在運(yùn)租船中涌已作《詠史》詩,音辭都很好,遂大加贊賞,邀其前來,

      談到天明。

      韻譯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天空湛藍(lán)湛藍(lán)沒有一絲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記起了東晉的謝尚將軍。

      我也是一個(gè)善于吟唱的高手,但識(shí)賢的謝尚如今難得有聞。知音難遇明早只好掛帆遠(yuǎn)去,前景宛若深秋楓葉飄落紛紛。

      評(píng)析

      望月懷古,抒發(fā)不遇知音之傷感。首聯(lián)開門見山點(diǎn)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頷聯(lián)由望月過渡到懷古。從謝尚聞袁宏“詠史”事件中,領(lǐng)略到對(duì)于文學(xué)的.愛好和對(duì)才能的尊重,是與地位高低無關(guān)的。頸聯(lián)是由懷古回到現(xiàn)實(shí),發(fā)出感慨,抒發(fā)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聯(lián)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yuǎn)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涼寂寞。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抒情豪爽豁達(dá)而不忸怩作態(tài)。

      詩為五律,卻無對(duì)偶。有人認(rèn)為李白才高,放逸不羈,興之所至,隨口諷誦,不顧及對(duì)偶。此說自有其理。

    李白古詩詞10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獨(dú)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fēng)知?jiǎng)e苦,不遣柳條青。

      《越中覽古》

      越王句踐破吳歸,義士還鄉(xiāng)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古詩詞11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mèng)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huì)有時(shí),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dú)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shí)燕家重郭隗,擁簪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tái)?

      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dá)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jī)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dá)生,秋風(fēng)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jià)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

      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jìn)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過黃河,堅(jiān)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遙想當(dāng)年,呂尚碧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mèng)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

      堅(jiān)信乘風(fēng)破浪的時(shí)機(jī)定會(huì)到來,到那時(shí),將揚(yáng)起征帆遠(yuǎn)渡碧海青天。

      人生道路如此寬廣,唯獨(dú)我沒有出路。

      我不愿意追隨長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雞走狗一類的賭博游戲。

      像馮諼那樣彈劍作歌發(fā)牢騷,在權(quán)貴之門卑躬屈節(jié)是不合我心意的。

      當(dāng)年淮陰市人譏笑韓信怯懦無能,漢朝公卿大臣嫉妒賈誼才能超群。

      你看,古時(shí)燕昭王重用郭隗,擁篲折節(jié)、謙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劇辛和樂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盡智,以自己的才能來報(bào)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還有誰能像他那樣重用賢士呢?

      世路艱難,我只得歸去啦!

      不要學(xué)許由用潁水洗耳,不要學(xué)伯夷和叔齊隱居收養(yǎng)采薇而食.

      在世上活著貴在韜光養(yǎng)晦,為什么要隱居清高自比云月?

      我看自古以來的賢達(dá)之人,功績告成之后不自行隱退都死于非命.

      伍子胥被吳王棄于吳江之上,屈原最終抱石自沉汨羅江中。

      陸機(jī)如此雄才大略也無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慘的結(jié)局為苦。

     。憴C(jī))是否還能聽見華亭的別墅間的鶴唳?(李斯)是否還能在上蔡?hào)|門牽鷹打獵?

      你不知道吳中的張翰是個(gè)曠達(dá)之人,因見秋風(fēng)起而想起江東故都。

      生時(shí)有一杯酒就應(yīng)盡情歡樂,何須在意身后千年的虛名?

      注釋

     。1)行路難: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雜曲歌辭》調(diào)名,內(nèi)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之意。

     。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jià)高。玉盤: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jià)值。

      (3)投箸:丟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無所適從。

     。4)塞:堵塞。太行:太行(xing)山,在現(xiàn)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處。

     。5)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mèng)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姜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mèng)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qǐng),助商滅夏。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yè),詩人借此表明自己對(duì)從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復(fù):忽然又。

      (6)多歧[4]路,今安在: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7)長風(fēng)破浪:比喻實(shí)現(xiàn)政治理想。據(jù)《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shí),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會(huì):當(dāng)。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云霧之中。濟(jì):渡過。

     。8)社:古二十五家為一社。雉:野雞。

     。9)彈劍:戰(zhàn)國時(shí)齊公子孟嘗君門下食客馮諼曾屢次彈劍作歌怨己不如意。

     。10)賈生:洛陽賈誼,曾上書漢文帝,勸其改制興禮,受時(shí)大臣反對(duì)。

     。11)擁篲:燕昭王親自掃路,恐灰塵飛揚(yáng),用衣袖擋帚以禮迎賢士。折節(jié):一作“折腰”。

     。12)歸去來:指隱居。語出東晉陶淵明《歸去來辭》。

      (13)首陽蕨:《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遂餓死于首陽山!薄端饕罚骸稗保б病!卑崔、蕨本二草,前人誤以為一。

      (14)含光混世貴無名:此句言不露鋒芒,隨世俯仰之意!陡呤總鳌罚撼哺钢^許由曰:“何不隱汝形,藏汝光?”

     。15)自古賢達(dá)人:鮑照《擬行路難》:“自古圣賢盡貧賤”。功成不退皆殞身:《史記·蔡澤列傳》:“四時(shí)之序,成功者去!叹秊榍匦⒐鞣睿σ殉梢,而遂以車裂!灼稹σ殉梢,而遂賜劍死于杜郵。吳起……功已成矣,而卒枝解。大夫種為越王深謀遠(yuǎn)計(jì)……令越成霸,功已彰而信矣,勾踐終負(fù)而殺之。此四子者,功成不去,禍至于身?”

     。16)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nèi)傳》:“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庇忠姟秶Z·吳語》。

     。17)陸機(jī)雄才豈自保:《晉書·陸機(jī)傳》載:陸機(jī)因宦人誣陷而被殺害于軍中,臨終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fù)聞乎?”李斯稅駕苦不早:李斯,秦國統(tǒng)一六國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殺。《史記·李斯列傳》載:李斯喟然嘆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索引》:“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

      (18)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這兩句還是寫陸機(jī)和李斯!妒酚洝だ钏沽袀鳌罚骸岸蓝昶咴,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hào)|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太平御覽》卷九二六:《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門,不可得矣。”

     。19)秋風(fēng)忽憶江東行:這句寫張翰。《晉書·張翰傳》:“張翰,字季鷹,吳郡吳人也。……為大司馬東曹掾。……因見秋風(fēng)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官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蛑^之曰:‘卿乃縱適一時(shí),獨(dú)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shí)一杯酒!瘯r(shí)人貴其曠達(dá)。”

    李白古詩詞12

      侍從游宿溫泉宮作

      [唐] 李白

      羽林十二將,羅列應(yīng)星文。霜仗懸秋月,霓旌卷夜云。

      嚴(yán)更千戶肅,清樂九天聞。日出瞻佳氣,蔥蔥繞圣君。

      九月十日即事

      [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

      [唐] 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鵲樓。

      太原早秋

      [唐] 李白

      歲落眾芳歇,時(shí)當(dāng)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mèng)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思?xì)w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江行寄遠(yuǎn)

      [唐] 李白

      刳木出吳楚,危槎百馀尺。疾風(fēng)吹片帆,日暮千里隔。

      別時(shí)酒猶在,已為異鄉(xiāng)客。思君不可得,愁見江水碧。

      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

      [唐] 李白

      昔在南陽城,唯餐獨(dú)山蕨。憶與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時(shí)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泛此黃金花,頹然清歌發(fā)。

      一朝摧玉樹,生死殊飄忽。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歿。

      誰傳廣陵散,但哭邙山骨。泉戶何時(shí)明,長掃狐兔窟。

    李白古詩詞13

      《采蓮曲》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之一。表達(dá)了詩人對(duì)時(shí)光飛逝、歲月不饒人的感嘆,及對(duì)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寄托著作者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而發(fā)出的愁思。

      《采蓮曲》全詩的意思

      《采蓮曲》李白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fēng)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譯文:夏日的若耶溪傍,美麗的采蓮女三三倆倆采蓮子。隔著荷花共人笑語,人面荷花相映紅。陽光照耀采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xiàn)一片光明。風(fēng)吹起,衣袂空中舉,荷香體香共飄蕩。那岸上誰家游冶郎在游蕩?三三五五躺在垂楊的柳陰里。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創(chuàng)作背景:采蓮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蓮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擬之!边@首詩是李白漫游會(huì)稽一帶所作。

      賞析

      本詩通過描寫精心裝扮的采蓮少女們?cè)陉柟饷髅牡拇喝绽锟鞓锋覒虻?旖旎美景,以及岸上的游冶少年們對(duì)采蓮少女的愛慕。來表達(dá)春日里,少年男女之間微妙萌動(dòng)的愛情。以及詩人對(duì)時(shí)光飛逝、歲月不饒人的感嘆,及對(duì)美景易逝的無奈之情,寄托著作者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而發(fā)出的愁思。

      李白詩將吳越采蓮女的嬌艷清純放在荷花叢中加以表現(xiàn),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躑躅不忍離去反襯采蓮女的魅力,描繪出明艷、活潑、大方的采蓮女的新形象,語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無做作,一氣呵成,展示出詩人的姿態(tài)高雅、清新脫俗。彌補(bǔ)了六朝以來采蓮女形象的蒼白與虛飾。

    李白古詩詞14

      古風(fēng)其四十八

      [唐] 李白

      秦皇按寶劍。

      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

      驅(qū)石駕滄津。

      征卒空九寓。

      作橋傷萬人。

      但求蓬島藥。

      豈思農(nóng)扈春。

      力盡功不贍。

      千載為悲辛。

      古風(fēng)其五十

      [唐] 李白

      宋國梧臺(tái)東。

      野人得燕石。

      (以上二句一作

      宋人枉千金。

      去國買燕石。)

      夸作天下珍。

      卻哂趙王璧。

      趙璧無緇磷。

      燕石非貞真。

      流俗多錯(cuò)誤。

      豈知玉與珉。

      幽澗泉

      [唐] 李白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張清。

      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

      木而長吟?陀邪r(shí)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乃緝商綴羽,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fā)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澗泉,鳴深林。

      君道曲 梁之雅歌有五章 今作一章

      [唐] 李白

      大君若天覆,廣運(yùn)無不至。軒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小白鴻翼于夷吾,劉葛魚水本無二。

      土扶可成墻,積德為厚地。

      淥水曲

      [唐] 李白

      淥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

      愁殺蕩舟人。

      贈(zèng)范金卿其二

      [唐] 李白

      范宰不買名。

      弦歌對(duì)前楹。

      為邦默自化。

      日覺冰壺清。

      百里雞犬靜。

      千廬機(jī)杼鳴。

      浮人少蕩析。

      愛客多逢迎。

      游子睹嘉政。

      因之聽頌聲。

      贈(zèng)秋浦柳少府

      [唐] 李白

      秋浦舊蕭索,公庭人吏稀。因君樹桃李,此地忽芳菲。

      搖筆望白云,開簾當(dāng)翠微。時(shí)來引山月,縱酒酣清暉。

      而我愛夫子,淹留未忍歸。

      贈(zèng)崔秋浦其二

      [唐] 李白

      崔令學(xué)陶令。

      北窗常晝眠。

      抱琴時(shí)弄月。

      取意任無弦。

      見客但傾酒。

      為官不愛錢。

      東皋春事起。

      種黍早歸田。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

      [唐] 李白

      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云。若無三千客,誰道信陵君。

      救趙復(fù)存魏,英威天下聞。邯鄲能屈節(jié),訪博從毛薛。

      夷門得隱淪,而與侯生親。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好士不盡心,何能保其身。多君重然諾,意氣遙相托。

      五馬入市門,金鞍照城郭。都忘虎竹貴,且與荷衣樂。

      去去桃花源,何時(shí)見歸軒。相思無終極,腸斷朗江猿。

      贈(zèng)友人其一

      [唐] 李白

      蘭生不當(dāng)戶,別是閑庭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

      謬接瑤華枝,結(jié)根君王池。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fēng)吹。

      馀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

    李白古詩詞15

      《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shì)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tái)四萬八千丈,對(duì)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mèng)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tái)。

      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dòng),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shí)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shí)何時(shí)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關(guān)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xì)w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丁都護(hù)歌》

      云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shí),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督護(hù)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盤石,無由達(dá)江滸。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李白古詩詞】相關(guān)文章:

    李白古詩詞05-15

    李白的古詩詞大全09-03

    李白抒寫的優(yōu)秀古詩詞06-07

    李白古詩詞15篇(精華)05-15

    李白《蜀道難》古詩詞鑒賞09-11

    賞析李白《古風(fēng)其四十二》古詩詞01-11

    李白最的八首詩及古詩詞鑒賞03-07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詩詞鑒賞10-23

    詩仙李白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