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事15篇[優(yōu)秀]
李白的故事1
給李白寫了一封信,稱這里有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李白看完信后非常高興。立刻動身乘船去汪倫所指的村莊,可是到了那兒,卻發(fā)現(xiàn)哪有什么桃花和酒店啊,汪倫笑著說:我所指得是十里以外有一棵桃花樹,和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并不是有方圓十里的桃花樹林和一萬家酒店。李白一楞,馬上又笑著說:我堂堂一個大詩人居然被你給騙了。然后便答應(yīng)汪倫在他那兒小住幾日,并答應(yīng)他一定作一首詩送給汪倫。汪倫十分高興,于是便帶著李白游遍了這個地方的風(fēng)景名勝。而李白和汪倫也聊得十分投機,常常徹夜長談。而白天則和李白一起喝美酒、作詩。
幾天時間一眨眼就到了,可李白卻還沒有作出首好詩,李白覺得自己愧對汪倫,于是便匆匆告辭,準(zhǔn)備回去。
李白立在船頭,久久凝望著汪倫家的方向,這時一個人朝他走了過來,還唱著歌,仔細(xì)看時,才發(fā)現(xiàn)是汪倫來送他了,李白潸然淚下,詩興大發(fā),作了一首千古流傳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故事2
千古名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孤苦飄零,身在揚州,望著天上的一輪圓月,李白陷入了深深地思念里。
十幾年里,宦海沉浮,漂泊不定,李白結(jié)識了很多當(dāng)時的文壇大家,諸如賀知章,王昌齡,孟浩然等。
然而,此時身在揚州,孑然一人,無處訴說內(nèi)心的客愁悲苦。李白對月亮情有獨鐘,似乎此時此刻月亮就如他的摯友。
他低語呢喃,似乎是要把這些年的羈旅漂泊一股腦的吐出心扉。讓這美麗又動人的圓月把一切寄到家鄉(xiāng),告訴故鄉(xiāng)的黃土,李白思念她,留戀她。
遂有感而發(fā),字字凝煉,寫出了這首膾炙人口,傳唱千年的名篇佳作《靜夜思》。
古往今來,人們口口相傳,婦孺皆知,不僅僅是這首詩讀來朗朗上口,更多的是這人間的.離鄉(xiāng)背井,懷戀故鄉(xiāng)的情感被李白的詩句描寫的深情款款。
而這位名震文壇的太白仙人的一生是怎么樣的呢?切聽悱惻道來。
李白的故事3
春天花木中,開白色花的以李花最引人注目。李花花朵較小,但花開繁茂,因為白色的背景十分明顯。我國栽培李花也很早,在唐朝時即已普遍。相傳白色的'李花還跟李白有個有趣的傳說故事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是大家都知道的詩仙。在他出生時,父母為給他起名字煞費苦心,仍不得結(jié)果。李白的父親想了個辦法,在李白周歲那年,在桌子上放了許多東西,放了尺子、算盤、以及《尚 書》、《詩經(jīng)》等書。李白他媽媽抱了他來抓鬮,只見李白看了看,就 抓了那本《詩經(jīng)》。他父親高興極了,心想兒子長大后,一定是個詩才,但仍不知用什么名字為好,一拖再拖。到李白快七歲該念書上學(xué)了,這才急了,就想先試試兒子作詩的才能。當(dāng)年春天李花盛開, 李白父親先吟出兩句:“春風(fēng)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北憬欣畎缀退赣H續(xù)下兩句,李白的母親說:“廣火燒杏林紅霞落!崩畎讟O為聰穎,手指門外滿樹白色的李花說:“李花怒放一樹白!彼赣H聽了特別高興,認(rèn)為續(xù)的絕妙,且比前三句更好。這句詩第一個字“李”,正是自家的姓,最后一字“白”,正說明李樹潔白。于是就給兒子起名“李白”,恰到好處。
李白的故事4
桃花潭水深千尺
天寶十一年,李白游歷江南,順游而下來到宣城。
出身望族,時任涇河縣令的汪倫聽聞李白在宣城,就寫信邀請李白。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李白欣然前往。
桃花者,潭水名也,并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并無萬家酒店。
雖然不像信中所寫的那樣,但李白還是受到汪倫熱情地款待,享受著高級的“農(nóng)家樂”。
時值李白官場上正不得意,汪倫如此待他,李白深受感動。
兩人意氣相投,更加重要的是李白第一次感覺到汪倫是懂他,理解他的。
眼前的這個叫汪倫的人讓李白感受到無比的放松,愜意。
相聚總是短暫的',臨別之際,汪倫在岸邊踏歌。
李白寫下了《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一首真摯感人的詩歌,流傳了千古,讓我們世人看到了一段才子與尋常人的不凡友誼。
李白的故事5
磨杵成針
李白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還在他5歲的時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開始搖頭晃腦地大聲背誦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兩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把書上的內(nèi)容背锝滾瓜爛熟。由于李白總是把功課作得很好,所以老師非常喜歡李白,經(jīng)常在小朋友們面前夸獎他。可是,李白當(dāng)時也是一個貪玩的小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身上難免有一些缺點。有一天,老師還在講課呢,他卻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一雙大眼睛盯著窗外,腦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媽媽給他講的金色鯉魚的故事。李白想:“那些小魚穿著金色的鱗片衣服,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真是太好看了?墒,它們的美麗會不會引來壞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憐!鼻,李白開始陷入他自己編織的幻想的世界里。老師看見李白愣愣的模樣,知道他沒有認(rèn)真聽課,就停下課來,很生氣的說:“李白,你站起來重復(fù)一遍我剛才講的話!崩畎滓幌伦忧逍蚜耍琶φ酒饋,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巴瑢W(xué)們都在笑話我吧!”李白的臉?biāo)⒌募t了,他感到難為情極了。
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李白還在生自己的氣呢。忽然,他發(fā)現(xiàn)一條清澈的小溪邊,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鐵棒。老婆婆磨得很認(rèn)真很賣力,大滴大滴的汗珠從老婆婆的額頭上滾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著繼續(xù)磨那根大鐵棒了。李白看見老婆婆這么辛苦地磨鐵棒,覺得非常好奇。于是他跑上前去,來到老婆婆的身旁,一邊輕輕地拉著老婆婆的衣角,一邊很有禮貌地說:“婆婆,您好。請問您磨這根大鐵棒干什么呢?”老婆婆繼續(xù)專心地磨著她的鐵棒,頭也不回地說:“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細(xì)細(xì)的繡花針哩!崩畎椎纱罅搜劬Γ街煺f:“這么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老婆婆轉(zhuǎn)頭看了看李白,見他一臉不相信的樣子,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來,慈祥地對李白說:“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哩!”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個深奧的道理,使勁地點了點頭。這件事給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對他以后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后來凡是讀書碰到困難,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教導(dǎo),便抖擻精神,鼓起勇氣,堅持不懈地奮力拼搏。有一段時間,他為了專心讀書,甚至搬到一所道觀中去安心苦讀。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為他以后取得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成功打下了牢實的基礎(chǔ)。
詩仙下凡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大名呀,在中國那可是沒有人不知道的。李白是一位非常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寫了許許多多很有名的詩歌流傳后世。直到今天,很多愛學(xué)習(xí)的小朋友都在背誦李白的詩呢。李白寫的詩歌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力,常常把人帶到似乎只有神仙才居住的另一個奇幻的世界,所以喜愛李白詩歌的人又給了李白一個美稱,把他稱作“詩仙”。李白就像一位灑脫狂放、云游萬里的仙人一樣,游遍了中國秀美的山河。他每到一個有特點的地方,總會寫下抒發(fā)感情的詩篇,而且從來不擺名人的架子,與當(dāng)?shù)氐睦习傩粘蔀楹芎玫呐笥,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因此,民間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李白的動人故事。
有關(guān)李白的出生,就有一個神秘的傳說。說的是李白的母親生下李白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她到底夢見了什么呢?原來,她夢到了一片很美麗的星空。那么多閃亮的星星都在沖她眨眼睛呢,實在讓人有些看不過來了。不過,還是有一顆很特別的星星吸引了李白媽媽的注意。這是秋天傍晚西方天邊上最早升起的那顆最亮的星,叫做太白星,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啟明星。它是那么耀眼那么閃亮,把夜空中其它的星星一下子就比下去了。正當(dāng)李白的媽媽抬著頭望著這顆太白星贊嘆它的明亮耀眼時,這顆太白星忽然從天上墜下來,落入了李白媽媽的懷里。這時,李白媽媽感到肚子一陣疼痛。于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生命便呱呱落地了。因為這個太白星的夢,爸爸媽媽便決定給他們可愛的小寶寶起名李白,字太白。李白長大后,為了實現(xiàn)幫助君王治理國家、幫助窮苦老百姓多做一點好事的遠(yuǎn)大理想,用他的詩歌抒發(fā)自己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激勵自己與各種困難作斗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李白真的像一顆明亮的太白星一樣,用他的光芒照耀著我們前進的道路呢。
力士脫靴
李白過人的才華,使他成為一位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所以就連當(dāng)時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個怎樣厲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詔書請李白到皇宮來相見,一起商談國家大事。聽到皇帝召見,李白邁著大步,仰天長笑著走進皇宮,沒有一絲拘束緊張的樣子。唐玄宗看見李白儀表非凡,氣宇軒昂,雙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陽升起在東方。通過與李白親切的交談,皇帝發(fā)現(xiàn)這個李白可真是不簡單,他的知識如此淵博,無論問他什么問題,都能對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這樣一個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邊,高興得合不攏嘴,立即邀請李白留下來和他一起吃飯。當(dāng)時,誰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飯,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榮耀的事。更何況,皇帝還用滿桌的好菜親自招待李白呢。于是,有很多人羨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衫畎撞挪慌聞e人嫉妒他呢,他還是像以前一樣瀟灑狂放。李白喜歡喝酒,與他同一個時代的另一位大詩人杜甫有一首詩曾經(jīng)這樣寫到:“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边@首詩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詩,他倒在長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時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喚,他也不理,而自稱自己是酒中仙!
有一天,皇帝又召見李白,請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詔書。恰巧李白剛剛喝完酒,東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瞇著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見站在皇帝身邊的一個太監(jiān)正在很不友好地盯著他。這個太監(jiān)叫高力士,當(dāng)時得到皇帝無比的寵愛,就連皇帝的`兒子們也稱呼他“阿哥”,王公大臣們也要稱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里總想著:“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紅人,誰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宮里橫行霸道,老欺負(fù)那些被他排擠的小官員。他發(fā)現(xiàn)皇帝喜歡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還想著要找個機會整整李白呢。李白呢,其實早就看不慣這個欺軟怕硬的太監(jiān)了。于是趁著這天的酒性對皇帝說:“皇上,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您準(zhǔn)不準(zhǔn)?”皇上因為急著要李白寫詔書,便著急地說:“你有什么要求,盡管講!崩畎渍f:“我剛喝了點酒,因此無法像平常那樣很恭敬地寫文章。請皇上準(zhǔn)許我穿戴隨便一點,這樣我才能把這篇詔書寫得符合您的要求!被噬舷肓讼,摸著胡子說:“既然這樣,我就準(zhǔn)許你隨便一點吧!庇谑,李白伸了個懶腰說:“我穿的鞋太緊了,要換一雙松一點的便鞋!被实郾懔⒓唇腥私o他取雙便鞋來換。李白趁機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腳一伸:“給我把鞋脫了!”高力士平時作威作福搞慣了,沒想到李白會來個突然襲擊。在完全沒有心理準(zhǔn)備的情況下,高力士當(dāng)慣奴才的膝蓋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給李白把靴子脫了。這一次,李白可給那些受高力士欺負(fù)的人出了口氣,就連千百年后的人們聽到這個故事也覺得痛快呢。
淚別汪倫
李白非常喜歡游覽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長江南北,黃河上下。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上,幾乎印滿了李白的足跡。那些爛漫的山花發(fā)出一陣陣芳香,那些快樂的小鳥“啾啾”的叫著,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一個千姿百態(tài)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收到一個叫汪倫的人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上寫著:“先生喜歡游玩嗎?我們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里有萬家酒店。請您來我們皖南涇縣玩吧!崩畎卓戳诉@封邀請信十分高興,馬上收拾行李就向涇縣出發(fā)?墒堑搅藳芸h以后,李白朝四周張望了半天也沒見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別提萬家酒店了。正在納悶,一個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來說:“李白先生,見到你真是太榮幸了。我就是汪倫!蓖魝惤又憬忉屨f:“我信里所說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個桃花潭,而萬家酒店呢,是說有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崩畎茁犃,哈哈大笑。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好朋友。
汪倫邀請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時間,叫妻子做了好多鄉(xiāng)噴噴的飯菜,還拿出了釀造多年的好酒熱情地招待李白。他們邊吃邊聊,真是愉快極了。后來李白又到附近的幾個朋友家住了幾天?蛇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著李白去辦呢。所以待了幾天后,李白決定要離開了。但為了不給汪倫添麻煩,李白并沒有專門向汪倫告別,他準(zhǔn)備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誰知就在李白已經(jīng)上了船而船正要開動的時候,汪倫趕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來不及了。李白聽到汪倫和村里的鄉(xiāng)親們手拉著手一邊唱著為他送行的歌,一邊用腳踏出節(jié)奏。李白又驚又喜,他沒想到汪倫會和這么多村民一起來河邊送他,這些老百姓對他實在太好了。他只覺得心頭一熱,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就這樣,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詩名叫《贈汪倫》。詩的后兩句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倫來送我的情誼深呀!
這首送給汪倫的詩為什么會這么美好動人,為什么會流傳這么廣呢?因為它抒寫了一位偉大的詩人與普通人之間純真質(zhì)樸的友情。這也是為什么千百年來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愛的很重要的原因。
李白的故事6
李白走進了穿梭機,來到了二十一世紀(jì)。
不久,他生病了,他來到醫(yī)院,填好了單子去驗血。“先生,請問尊姓大名?”醫(yī)生問!袄畎!薄鞍!李白呀,李白,真的是李白,李白。±畎住薄跋冉o我驗血呀,快點! ”“哦,我給你驗,驗了血后,請在這張紙上寫上你的'尊姓大名哦! ”醫(yī)生邊說邊遞給李白一張皺巴巴的紙!昂冒! ”李白回答。醫(yī)生給李白驗好血之后,李白簽了名。醫(yī)生說: “你身體不好,你再去掛個針吧! ”說著便親吻了一下那張皺巴巴的紙。
聽說身體不好,李白有點著急,心想:我李白英俊瀟灑,玉樹臨風(fēng),怎么能英年早逝呢?于是,用僅有的一點錢買下了一百多元錢的打針?biāo),就匆匆忙忙地去打針了?/p>
來到打針臺前做皮試,護士問: “您叫什么名字? ”“李白!薄鞍。±畎,李白,真的是李白……”護士比那個驗血的醫(yī)生還要激動。忽然,護士對李白說: “李白先生,您應(yīng)該買些眼藥水,您眼力不太好! ”“為什么? ”李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您想想,從您寫的《靜夜思》里面‘疑是地上霜’就可以判斷出來了,您竟然把月光看成霜,真是不應(yīng)該呀! ”“好吧,我買點眼藥水!崩畎渍f著,來了個全身大搜查,可怎么也找不出錢來了。護士一把就把李白推出去,李白只好回了家。
一回到家,李白就把《靜夜思》改了,改成了這樣:床前明月光,不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兩眼淚汪汪。
李白的故事7
李白曾因醉酒誤事,這不,又因醉酒泄漏國家機密,被皇帝趕出了首都長安,歷史故事網(wǎng)帶你了解下具體過程吧。
天寶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進京。雖然玄宗并沒有給李白安排什么官職,只是讓他待詔翰林,但是,這個臨時、候補的身份,卻讓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楊貴妃的機會。天寶三載(744年)春天,李白不得不離開朝廷,離開長安。李白做翰林供奉,前后不過一年半時間。李白為什么被逐出長安?
有證據(jù)表明,李白進入宮廷之后,的確也是一位出色的“供奉翰林”。被任命為翰林供奉的當(dāng)年十月,玄宗攜楊貴妃往驪山溫泉宮,李白奉命隨侍并且寫了《侍從游宿溫泉宮》等詩。天寶二年(743年)初春,宮中行樂,玄宗親自作曲,想要以新詞入曲,于是急召李白。當(dāng)時李白正在酒店里喝得爛醉,但是,被抬進宮中,涼水潑面之后,他頃刻之間就寫了十余首詩———其中八首保留到今天。
暮春,玄宗跟楊貴妃在興慶宮沉香亭前觀賞牡丹,一時興起,命李白創(chuàng)作新詞,李白也是沉醉之中一口氣就寫了三首詩,專門歌詠楊貴妃的美貌。這組題為《清平調(diào)詞》的三首詩歌,詞藻華麗,名句琳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寫出了楊貴妃的美艷神韻,每一首詩都堪稱名作。
按理說,玄宗李隆基讓誰卷鋪蓋,也不應(yīng)該讓李白走人。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新唐書》本傳說是李白自己懇求退出朝廷回到家鄉(xiāng)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當(dāng)然是有緣故的,即李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也就是說,皇帝身邊的人已經(jīng)很討厭李白,不可能容忍他繼續(xù)待在皇帝身邊,待在朝廷了。換言之,李白得罪了玄宗李隆基身邊的人,例如楊貴妃,例如高力士。
一般權(quán)貴排斥李白的說法,不太可信。李白擔(dān)任翰林供奉期間,未見有任何政治上的企圖和行動,他的地位根本不足以跟權(quán)貴叫板,不可能妨礙任何當(dāng)政者的利益。天寶初年的李隆基,還是能夠掌控朝政的。因此,李白的離開朝廷、離開長安,最重要的原因都是玄宗不再喜歡李白。
玄宗為什么要將李白逐出朝廷、逐出長安呢?主要原因就是:李白誤他的事。具體地說,就是喜歡飲酒的李白泄露了宮廷的秘密。范傳正說李白“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溫室樹”,清人王琦懷疑李白“曾醉中泄漏禁中事機,明皇因是疏之”。本來,玄宗召李白進宮是為了點綴文采,孰料李白是一個貪杯嗜酒、口沒遮攔的主兒,這當(dāng)然使玄宗大失所望,大為不滿。李白原本有意模仿漢朝的東方朔,但實際上他做不到東方朔那樣超脫飄逸。
《玉壺吟》一詩中“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西施宜笑復(fù)宜顰,丑女效之徒累身”四句,就透露了李白承認(rèn)自己由于沒有學(xué)到東方朔隱藏真實心跡、滑稽調(diào)笑周旋于帝王身邊的本事因而弄巧成拙的.意思。李白不是司馬相如,也不是東方朔,他有較強的自尊心,言語之間難免有鋒芒,他常常醉酒,難以做到守口如瓶,他不甘心于只扮演“俳優(yōu)”角色。這些,應(yīng)該就是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魷魚的主要原因。
從李白醉酒的故事,深刻的學(xué)習(xí)到了醉酒誤事的道理,因醉酒被趕出來還好,如果丟了性命可就不值得了,所以說酒雖好,可不要貪杯。
李白的故事8
世人皆認(rèn)為,李白有治國安邦之能,卻因皇帝老兒是非不分,以致懷才不遇。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
首先,李白自恃才高,難免盛氣凌人,平生所好又是縱橫之術(shù),太平盛世派不上用場,稍不得志就嚷嚷泛舟五湖,這路性格官場上當(dāng)然吃不開。說到底,李白并不是從政的料,在長安三年,落了個賜金放還。表面上李白接受現(xiàn)實,去過“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逍遙日子,骨子里卻什么都沒變,他仍把自己當(dāng)成再世諸葛亮。其次,李白缺乏政治眼光,錯投永王李璘就是個明證。彼時,唐肅宗正在北方領(lǐng)導(dǎo)平叛戰(zhàn)爭,民眾期盼一個團結(jié)穩(wěn)定的政府,像李璘這樣搞分裂、搞割據(jù),不得人心是明擺著的。第三,李白缺乏行動力,在助李璘的過程中,李白不曾有一言一策。按當(dāng)時的情況,李璘如果率眾北上,既可得到勤王的美名,又可以控制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非要東取金陵,如何服人?這一點連李璘的將領(lǐng)季廣琛都看出來了,李白卻看不出來。由此可見,李白并不像他自己或后人所想的那樣擁有戰(zhàn)略頭腦,他既不是縱橫捭闔的`蘇秦張儀,也不是鞠躬盡瘁的諸葛亮,他只是世人眼中那個不諳世故的“謫仙人”。
李白的故事9
歷代文人歌詠黃鶴樓的詩篇,最著名的當(dāng)數(shù)唐朝崔顥那首七律《黃鶴樓》。因為有了這首詩,詩仙李白也不得不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所以,在《李太白全集》中,我們是找不到登臨黃鶴樓的詩篇的。李白倒寫過“捶碎黃鶴樓”的詩句,為此還引起了一場風(fēng)波。
肅宗乾元二年(七五九),李白在長流夜郎的'途中遇赦返回,到江夏時遇到當(dāng)時任南陵縣令的故人韋冰,兩人對飲敘舊。詩人有滿腹心事,於是即席寫下了著名的長篇政治抒情詩《江夏贈韋南陵冰》。詩中的“我且為君捶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二句,簡直令人匪夷所思,李白也因此被目為狂人,有些人還寫詩文來譏笑他。為此,李白又寫了《醉后答丁十八以詩譏予捶碎黃鶴樓》一詩。
在這首詩中,李白用詼諧的筆調(diào)向丁十八“陪罪”:你怪我驚動你的“逸興”,作詩問罪,可是黃鶴樓已經(jīng)被我捶碎,黃鶴仙人也無處棲止了。好在黃鶴可以上天向玉帝訴告,玉帝會放黃鶴歸來,黃鶴樓也會重建起來的。至於我,只有等酒醒了再來陪你同游。
雖有人不信此詩是李白所作,但李白“捶碎黃鶴樓”的故事卻已不脛而走。宋代有個和尚曾用此事戲作一偈曰:“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顯題詩在上頭。”另一個和尚覺得此偈還不足以寫出太白風(fēng)韻,又把后兩句改為:“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fēng)流處也風(fēng)流!泵鞔饪N作《吊太白》詩也有“也曾捶碎黃鶴樓,也曾倒卻鸚鵡洲”之句,足見此詩影響之大。不過,這些人都只是將這看作李白的風(fēng)流故事,卻很少想到詩人胸中的憤郁,真是李白的不幸!
李白的故事10
清涼渡,在陶辛圩的東邊。
傳說夏日的一天,詩仙李白告別在涇川桃花潭結(jié)識的朋友汪倫,戀戀不舍地乘舟而下到了這個渡口,登上綠柳成蔭的堤岸,在渡口旁一座簡易的小亭內(nèi)坐下,取出汪倫贈送的桃花潭酒,一面品美酒滋味,一面賞水鄉(xiāng)風(fēng)韻。徐徐涼風(fēng)挾帶著荷菱幽香撲鼻而來,李白恍若身處仙境。
當(dāng)?shù)匾晃幻记迥啃愕那嗄陼鷣淼蕉煽,取出剛采來的蓮子、菱角給李白下酒。
李白一邊吃著蓮子、菱角,一邊飲酒,甚是高興,隨口哼出詩句,書生聽了大驚,忙起身作輯:“先生莫非是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李白興致正酣,繼續(xù)飲酒吟詩,一副豪爽閑適之態(tài)。書生認(rèn)定面前這位散發(fā)老者正是詩仙李白,撲嗵一聲跪倒在地,懇請李白收自己為弟子。
書生跪了很長時間,不敢抬頭,也沒有聽到對方的回應(yīng)。忽然,聽到匆促的腳步聲,伴著“好清涼、好清涼,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吟唱聲,書生禁不住抬起頭來,面前早沒了李白的身影。接下來好些日子,人們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發(fā)現(xiàn)書生守候在那里,顯然是一心等待詩仙李白,直到得知李白已死于當(dāng)涂采石磯才了結(jié)此愿。
李白死后,書生依然常常獨自來到渡口,把采摘的蓮子、菱角拋入水中,以此悼念心目中可敬的詩人,隨后毅然放棄考舉人的機會,追隨詩仙李白“明朝散發(fā)弄扁舟”,臨行前,在李白留下足跡的渡口修斗門建涼亭,定名清涼渡。
李白的故事11
少年李白的故事
李白的父親是位商人,做生意賺了不少錢,相當(dāng)富裕。相傳,李白小時候在四川象耳山讀書。有一天逃學(xué)下山,經(jīng)過一條小山澗,見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走上前詢問,老奶奶回答說要用鐵棒磨針。一根粗鐵棒要磨成一根細(xì)小的針談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從此以后李白就打消逃學(xué)念頭,下功夫讀書了。他既學(xué)文又習(xí)武,專門學(xué)習(xí)劍術(shù)。決心要做一個滿腔俠義的“游俠”。
李白幼年時候記憶力特別好。諸子百家,佛經(jīng)道書,無不過目成誦。據(jù)說他五歲就會誦寫“六甲”,十歲能讀諸子百家的書,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歷史、文學(xué)等各方面的知識。此外,他還學(xué)會了彈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來了一位客人,風(fēng)流儒雅,氣概不凡,是當(dāng)時很有名氣的文人,這次是到蜀中來做官的。在長安,他早就聽說李白的詩名,這次來到蜀中還未上任就前來拜訪了。家人帶他來到一條河邊的柳樹蔭下,只見一個年幼的書生,頭戴綸巾,佩一把寶劍,正在吟詩,同樣是風(fēng)流倜儻,卓越不群,詩人對這少年的喜歡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詩稿,先是吃驚,后是贊嘆,最后竟是擊節(jié)拊掌了,他說:“小家伙的'文辭簡直可以和司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寫吧,中國第二個屈原就要橫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遠(yuǎn)大,稟性高潔。當(dāng)時的讀書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參加進士考試。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個國家棟梁,否則就一輩子只當(dāng)一個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謝安,相信總有一天會“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
李白少年時代的詩歌留下來不多,比較早的一篇是《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說的是有一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觀中去尋訪一位道士。時值初春季節(jié),桃花正帶露開放,飛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確實美不勝收。然而道士卻始終沒有回來,從早晨到下午,一直見不到人影,他只好悻悻而歸了;氐郊液笥胗X得那道士真是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再也按捺不住詩興。
于是展紙揮筆: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李白續(xù)詩的故事
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 717 年)五月,涪江暴漲,淹沒了大片良田,沖毀了許多民房?苫栌沟恼妹骺h令不但不設(shè)法救災(zāi),反而硬拉著衙門里的人去觀賞水景。
他們來到江邊,只見黃水滔滔,急流似箭,濁浪中,卷雜著破板爛席、殘枝敗葉。忽然,有人驚叫起來:“死人!”眾人隨他手指方向仔細(xì)一瞧,果然有一具女尸從上游漂下,猛地一個大浪,尸體被沖到岸邊,在蘆葦叢中轉(zhuǎn)了幾轉(zhuǎn),一會兒又不見了。
面對被溺死的女子,腦滿腸肥的縣令卻詩興大發(fā),搖頭晃腦地吟唱起來:“二八誰家女,漂來倚岸蘆。鳥窺眉上翠,魚弄口旁珠!敝蛔鞒鲞@幾句,他就吭吭吃吃接不下去了。
被迫隨行的李白早就心中有氣,眼下看到昏庸的縣令竟以死尸尋歡作樂,更是火頂腦門,于是滿懷疾憤之情,續(xù)了四句:“綠發(fā)隨波改,紅顏逐浪無。因何逢伍相?應(yīng)是怨秋胡!痹娭,李白辛辣地諷刺縣令就象春秋時代行為不軌、玩弄婦女的秋胡,應(yīng)該讓被吳王夫差冤殺的伍子胥化作怒潮淹死。
縣令一聽,臉色頓變,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李白料定縣令必將尋機報復(fù),便收拾行裝,棄職回家了。
李白非常喜歡游覽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長江南北,黃河上下。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上,幾乎印滿了李白的`足跡。那些爛漫的山花發(fā)出一陣陣芳香,那些快樂的小鳥啾啾的叫著,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一個千姿百態(tài)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
李白跳月的故事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dāng)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么會分成兩半呢?這里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里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
李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dāng)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后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jù)說那里就是當(dāng)年大詩人李白賞月的地方。
李白淚別汪倫的故事
一天,他收到一個叫汪倫的人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上寫著:先生喜歡游玩嗎?我們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里有萬家酒店。請您來我們皖南涇縣玩吧。李白看了這封邀請信十分高興,馬上收拾行李就向涇縣出發(fā)。
可是到了涇縣以后,李白朝四周張望了半天也沒見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別提萬家酒店了。正在納悶,一個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來說:李白先生,見到你真是太榮幸了。我就是汪倫。汪倫接著便解釋說:我信里所說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個桃花潭,而萬家酒店呢,是說有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好朋友。
汪倫邀請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時間,叫妻子做了好多鄉(xiāng)噴噴的飯菜,還拿出了釀造多年的'好酒熱情地招待李白。他們邊吃邊聊,真是愉快極了。后來李白又到附近的幾個朋友家住了幾天。可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著李白去辦呢。
所以待了幾天后,李白決定要離開了。但為了不給汪倫添麻煩,李白并沒有專門向汪倫告別,他準(zhǔn)備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誰知就在李白已經(jīng)上了船而船正要開動的時候,汪倫趕到了。
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來不及了。李白聽到汪倫和村里的鄉(xiāng)親們手拉著手一邊唱著為他送行的歌,一邊用腳踏出節(jié)奏。李白又驚又喜,他沒想到汪倫會和這么多村民一起來河邊送他,這些老百姓對他實在太好了。
他只覺得心頭一熱,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就這樣,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詩名叫《贈汪倫》。詩的后兩句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倫來送我的情誼深呀。
這首送給汪倫的詩為什么會這么美好動人,為什么會流傳這么廣呢?因為它抒寫了一位偉大的詩人與普通人之間純真質(zhì)樸的友情。這也是為什么千百年來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愛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李白的故事12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古老的歷史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的風(fēng)云人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詩人李白。
李白小時候十分聰明。李白的爸爸李客在李白很小時就發(fā)現(xiàn)了他的作詩和習(xí)武的天賦,便很用心的教導(dǎo)李白讀書、作詩與練武。李白因此博覽群書,武功了得。因為李白飽讀詩書,所以他便立志要做一個像諸葛亮、司馬相如一樣可以為百姓造福的好官。他也常常把自己比作大鵬鳥,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展翅高飛。為了實現(xiàn)遠(yuǎn)大志向,李白踏上了他的求官之路。
大家肯定沒聽說過李白參加科舉考試。為什么呢?因為李白的爸爸李客是一個商人。在當(dāng)時,商人的兒子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這就說明李白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通過考試來獲得當(dāng)官的機會,也說明李白的求官之路將更加困難。可就算這樣,也沒能打破李白的夢想。他決定踏遍千山萬水,來到天子腳下的長安城來尋求做官的途徑。這一路相當(dāng)不容易。
歷盡坎坷,受盡小人算計后,李白并沒有世俗中。在一些能人志士的幫助下,李白的文采終于被皇帝所賞識。在他四十二歲時,他被皇帝召入皇宮做了官,官至翰林供奉?墒窃诨蕦m的這些日子,李白發(fā)現(xiàn)他并不能為百姓做好事,使百姓生活得更好。再加上小人的設(shè)計陷害,李白被賜金還鄉(xiāng),在離開長安的路上,李白萬般的無奈。難道他就這樣放棄理想了嗎?不,他沒有。在離開長安的路上,他寫了《行路難》,他用豪放的`詩詞表達了他的雄心壯志: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么一個豪放的李白,大家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呢?那么就讓我們從今天的課堂中學(xué)習(xí)李白這位偉大的詩人吧!
李白的故事13
只要功夫深
在我國古典文化當(dāng)中,總是把那些開國皇帝,名臣將相,文壇大家之類的“大人物”給予一些傳說,出生的不平凡,就注定了他們一生的輝煌燦爛。
李白也是一樣,他有著天縱之姿,人們也愿意給予他一個不平凡的出生經(jīng)歷。
相傳,李白的母親(李夫人)在即將分娩之時,曾夢到過天上有一顆碩大的金星,從天而降落入腹中。不久之后,李白出生了!
李白的父親認(rèn)為,李母夢金星入懷,此子定當(dāng)不凡,認(rèn)為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便取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的家人都對他寄予了深深的厚望,也真切的希望他猶如謫仙一樣,可以超脫世外,不沾俗世。
公元705年。時年5歲的李白隨父從西北塞外來到蜀中,定居青蓮鎮(zhèn)。
少年時期的李白家境優(yōu)越,和許多少年稚子一樣,心性頑劣,淘氣貪玩,對于詩歌典籍,亦是相當(dāng)?shù)呐懦,?jīng)常貪玩逃課。
有一天,李白和他的童年小伙伴依舊瀟灑自在的在村頭游玩,看到有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奶奶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正專心致志地在磨一根粗大的鐵杵。
李白一行人很好奇,滿臉疑問:“老奶奶,你這是在磨什么?”
老奶奶擦拭一下額頭的汗水,回答道:“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縫衣服的針!
李白感到驚訝,他滿臉疑惑不解,繼續(xù)問道:“老奶奶,這么粗的鐵杵要磨成縫衣服的.針,那得磨到何年何月?”
老奶奶堅定地回答李白:“孩子,你要知道,只要我足夠的下功夫,鐵杵也是可以磨成針的”。說完以后,開始繼續(xù)磨針。
這件事震撼了少年的李白,他覺得自己現(xiàn)在這樣厭學(xué)是不對的,于是從此以后,他開始勤勉讀書,孜孜不倦。
這個故事,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李白的故事14
公元226年,秦王李世民心懷不軌,為了和兄弟爭奪帝位,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設(shè)計誅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為擺脫秦王的追殺,身懷六甲的太子妃在忠心家將的掩護下,逃往西域突厥,隱姓埋名,潛居異國,受到當(dāng)?shù)厝说亩Y遇。安富尊榮的生活并沒有消除太子后裔對大唐之恨。他們要積聚力量并借助突厥,把屬于自己的大唐江山奪回來。但是大唐西征軍的金戈鐵馬并吞了突厥千里肥沃之地,再次踏碎了他們的夢想。光陰飛逝,大唐發(fā)展成繁榮昌盛四方降伏的強大帝國。太子后裔只好隱居深山,臥薪嘗膽,以圖光復(fù)大業(yè)。一天夜里,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外的山上一座豪華莊園掃葉山莊中,迷茫的產(chǎn)婦夢見太白金星飛入懷中,隨后,一個儀表非凡的男嬰誕生了,父親給他取名李白,字太白,意思是太白金星下凡來。
李白幼時隨父李復(fù)國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覽群書,多才多藝,尤好劍術(shù)。
李白因家仇對現(xiàn)任皇帝唐玄宗很是憤恨,他很想能遇到一位貴人,帶他去皇宮臥底,好尋機為他祖先報仇。在開元十八年左右,他曾一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
后來前往玉真觀,在玉真公主的.帶領(lǐng)下進入皇宮見駕,供奉于翰林,做了文學(xué)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李白苦等機會,終于在含元殿前刺殺玄宗,卻被突然出現(xiàn)的太華公主阻止。李白因玄宗實為一代仁帝,便答應(yīng)太華公主放過玄宗;氐介L安,在聽雨軒聽說安西都護張守圭進京進貢。李白急忙趕到皇宮,救下奄奄一息的太華公主,得知張守圭與血恨門主行刺皇上,就前往后殿搭救。血恨門主對李白手下留情,卻被張守圭暗算成重傷,面具跌下,其真面目竟是父親李復(fù)國。李白惡戰(zhàn)張守圭,魔頭終于授首。
父親在李白的勸說下,以天下百姓為重,避居掃葉山莊……玄宗賜李白金牌一面,上書掃除天下不平事,并給了他許多銀兩。李白辭官不做,到各處游覽,走到哪里都有當(dāng)?shù)毓俑抵泄⿷?yīng)錢財,使他不用發(fā)愁。安史之亂后,天下已經(jīng)動亂不安,老百姓不得安寧。李白也意識到這樣的局面,自己卻幫不上忙,就對自己說:我也要找份工作做了!他懷著平亂的志愿,到永王李璘那里做幕僚,結(jié)果陷入王室紛爭的漩渦。后因李璘與兄弟爭奪王位兵敗牽累,李白被送進監(jiān)獄,但唐玄宗的金牌起了作用,最終減刑流放夜郎,半途又遇赦而返。
李白非常喜歡喝酒,越喝越能寫出好詩。賀知章初遇李白時,曾解下金龜換酒,與李白共飲,稱李白為謫仙,后來人稱詩仙。到寶應(yīng)元年,李白62歲時,病死在他的族叔當(dāng)涂縣令李陽冰那里,在窮困和漂泊中結(jié)束了他的一生。他的作品風(fēng)格為浪漫主義,其中一首俠客行使李白名傳千古……
李白的故事15
唐代大詩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寫詩1000余首,他的詩雄奇豪放,把我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潮,對后世和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被后人尊為“詩仙”。
李白5歲那年,跟著父親從西域(yù)回到四川青蓮地區(qū)定居。到10歲的.時候,他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mín)山山腳下有個客人前來拜訪李白的父親,恰巧他外出未歸?腿四樕下冻鍪纳裆D(zhuǎn)身就要離去。李白見了,連忙拉住客人說:“伯伯,您遠(yuǎn)道而來找我父親,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這樣會傷身體和精神的啊!
客人見李白禮貌熱情,能言會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來。
李白開始忙起來,他又是送茶,又是遞毛巾,對客人非常尊敬。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讀的書,到客廳陪著客人說話,他大大方方地說:“請問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轉(zhuǎn)告父親!
客人有心要試試?yán)畎椎牟艑W(xué),便咳了一聲,用手指輕捻(niǎn)了一下胡須,大聲說:“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鳥落山頭不見腳’。”
李白認(rèn)真思考了一會,便拱手回答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親回來,我一定告訴他!
客人疑惑地問:“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
李白馬上回答說:“‘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單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鳥落山頭不見腳’,就是‘島’字。您姓俞,名字叫島!”
客人聽后,十分佩服,連連拍著他的腦袋說:“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賀!”
李白不到10歲時,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家鄉(xiāng)。14歲時,李白來到南浦(今四川萬州市),當(dāng)?shù)赜袀姓胡的鄉(xiāng)紳(shēn)自以為有學(xué)問,看不起別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當(dāng)著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聯(lián):“梁山栽大竹,無須淋(鄰)水。”這個上聯(lián)含有當(dāng)?shù)厝齻地名,因此是一個很難對的上聯(lián)。誰知李白隨口答道:“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边@個下聯(lián)前后也是三個地名,對仗非常工整。
胡鄉(xiāng)紳很不服氣,他又指著墻上的一幅畫讓大家看。那畫上有個老神仙,懷抱一個大酒壇,睡在崖(yá)邊,壇口朝外面流著酒。胡鄉(xiāng)紳以畫為題又出了副上聯(lián): “酉(yǒu)加卒(zú)是醉(zuì),目加垂(chuí)是睡,老神仙懷抱酒壇枕(zhěn)上偎(wēi),不知是醉還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長是脹,胡鄉(xiāng)紳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胡鄉(xiāng)紳本想借聯(lián)譏笑李白,誰知反被李白針鋒相對嘲諷(cháo fěnɡ)了一番,大家一看胡鄉(xiāng)紳肥胖如豬的模樣,都哈哈大笑起來。胡鄉(xiāng)紳羞(xiū)得滿臉通紅,還想找個機會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領(lǐng)眾人到花園散步,只見荷花池里有幾只小鵝浮(fú)在水上,游來游去,便靈動一動,對李白說:“白鵝黃尚(shànɡ)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當(dāng)然明白胡鄉(xiāng)紳的用意,回頭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見一只烏龜伸出頭來,便應(yīng)聲答道:“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李白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李白的故事03-04
李白的故事08-17
李白拜師的故事08-04
詩仙李白的故事12-29
有關(guān)李白的故事11-06
關(guān)于李白的故事12-01
李白的小故事10-30
李白的故事【薦】05-01
詩仙-李白的故事02-26
李白與翰林雞的故事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