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精選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故事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故事是指一種文學體裁,通過敘述的方式講述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陳述一件往事。還是對故事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白小時候的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1
一天,我在《挖掘孩子潛力的101個勤學故事》這本書里看到了我國古代詩人李白小時候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大詩人,小時候他就聰明過人,但非常調皮,常常是猴子屁股坐不住,學了一會兒就想跑出去玩,沒什么定力。
一天,李白正在念書,突然聽見窗外鳥兒那歡快的叫聲,李白又開始走神了,F(xiàn)在是春天,花開了,樹綠了,小草也發(fā)芽了,到處一片花紅柳綠,老待在家里多悶啊。于是,李白放下書本,乘家里人不注意,溜到山上去玩了。
李白一路走,一路唱,山上風景如畫。李白玩的興高采烈、心花怒放,根本不記得學習這回事了。走著走著,李白突然看見一間小房子,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正在門口很認真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很好奇地跑上去問:“老婆婆,您磨這根鐵棒干什么呀?”“我缺一根縫衣服的針啊,所以我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繡花針來用!崩夏棠袒卮鸬馈@畎子X得太不可思議,驚訝地說:“縫衣服的針那么細,這根鐵棒又這么粗,您要磨到什么時候。俊崩夏棠毯苡心托牡卣f:“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崩畎兹粲兴嫉攸c了點頭。
回到家里,李白越想越慚愧,心想老婆婆都有決心把鐵棒磨成針,自己為什么沒有毅力把知識學好呢。
從此以后,李白開始發(fā)奮圖強,用功念書,終于成了我國文學史上的大詩人。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大詩人李白都能刻苦學習,而現(xiàn)在的.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兒挫折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的毅力。只有做有決心、有毅力的孩子,才有可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2
唐代大詩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寫詩1000余首,他的詩雄奇豪放,把我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潮,對后世和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被后人尊為“詩仙”。
李白5歲那年,跟著父親從西域回到四川青蓮地區(qū)定居。到10歲的時候,他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山山腳下有個客人前來拜訪李白的父親,恰巧他外出未歸?腿四樕下冻鍪纳裆,轉身就要離去。李白見了,連忙拉住客人說:“伯伯,您遠道而來找我父親,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這樣會傷身體和精神的啊!
客人見李白禮貌熱情,能言會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來。
李白開始忙起來,他又是送茶,又是遞毛巾,對客人非常尊敬。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讀的書,到客廳陪著客人說話,他大大方方地說:“請問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轉告父親。”
客人有心要試試李白的才學,便咳了一聲,用手指輕捻了一下胡須,大聲說:“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鳥落山頭不見腳’!
李白認真思考了一會,便拱手回答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親回來,我一定告訴他。”
客人疑惑地問:“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
李白馬上回答說:“‘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單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鳥落山頭不見腳’,就是‘島’字。您姓俞,名字叫島!”
客人聽后,十分佩服,連連拍著他的'腦袋說:“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賀!”
李白不到10歲時,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家鄉(xiāng)。14歲時,李白來到南浦(今四川萬州市),當?shù)赜袀姓胡的鄉(xiāng)紳自以為有學問,看不起別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當著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聯(lián):“梁山栽大竹,無須淋(鄰)水!边@個上聯(lián)含有當?shù)厝齻地名,因此是一個很難對的上聯(lián)。誰知李白隨口答道:“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边@個下聯(lián)前后也是三個地名,對仗非常工整。
胡鄉(xiāng)紳很不服氣,他又指著墻上的一幅畫讓大家看。那畫上有個老神仙,懷抱一個大酒壇,睡在崖邊,壇口朝外面流著酒。胡鄉(xiāng)紳以畫為題又出了副上聯(lián):“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懷抱酒壇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長是脹,胡鄉(xiāng)紳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胡鄉(xiāng)紳本想借聯(lián)譏笑李白,誰知反被李白針鋒相對嘲諷了一番,大家一看胡鄉(xiāng)紳肥胖如豬的模樣,都哈哈大笑起來。胡鄉(xiāng)紳羞得滿臉通紅,還想找個機會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領眾人到花園散步,只見荷花池里有幾只小鵝浮在水上,游來游去,便靈動一動,對李白說:“白鵝黃尚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當然明白胡鄉(xiāng)紳的用意,回頭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見一只烏龜伸出頭來,便應聲答道:“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3
鐵杵磨成針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于是他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他一邊閑游閑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著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神情專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干什么,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么呀?”
“磨針!崩蠇寢岊^也沒抬,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真地磨著手里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里磨著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么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說:“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小的針!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脫口又問道:“這么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堅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毕氲竭@里,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fā)燒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xù)讀起來。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4
少年李白
李白的父親是位商人,做生意賺了不少錢,相當富裕。相傳,李白小時候在四川象耳山讀書。有一天逃學下山,經過一條小山澗,見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走上前詢問,老奶奶回答說要用鐵棒磨針。一根粗鐵棒要磨成一根細小的針談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睆拇艘院罄畎拙痛蛳訉W念頭,下功夫讀書了。他既學文又習武,專門學習劍術。決心要做一個滿腔俠義的“游俠”。
李白幼年時候記憶力特別好。諸子百家,佛經道書,無不過目成誦。據(jù)說他五歲就會誦寫“六甲”,十歲能讀諸子百家的書,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此外,他還學會了彈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來了一位客人,風流儒雅,氣概不凡,是當時很有名氣的文人,這次是到蜀中來做官的。在長安,他早就聽說李白的詩名,這次來到蜀中還未上任就前來拜訪了。家人帶他來到一條河邊的柳樹蔭下,只見一個年幼的書生,頭戴綸巾,佩一把寶劍,正在吟詩,同樣是風流倜儻,卓越不群,詩人對這少年的喜歡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詩稿,先是吃驚,后是贊嘆,最后竟是擊節(jié)拊掌了,他說:“小家伙的文辭簡直可以和司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寫吧,中國第二個屈原就要橫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遠大,稟性高潔。當時的讀書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參加進士考試。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個國家棟梁,否則就一輩子只當一個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謝安,相信總有一天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少年時代的詩歌留下來不多,比較早的一篇是《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說的是有一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觀中去尋訪一位道士。時值初春季節(jié),桃花正帶露開放,飛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確實美不勝收。然而道士卻始終沒有回來,從早晨到下午,一直見不到人影,他只好悻悻而歸了;氐郊液笥胗X得那道士真是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再也按捺不住詩興。
于是展紙揮筆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5 篇
在李白年少時,學堂里的經史子集對他而言,就像晦澀難懂的 “天書”。那些拗口的句子、深奧的典故,常讓他腦袋發(fā)懵,沒了耐心。一日,趁先生不注意,他腳底抹油,溜出了學堂。
春日暖陽灑在身上,路邊野花肆意綻放,李白像脫韁野馬,一路蹦跳玩耍。不知不覺,他來到一條清澈溪邊,溪水潺潺流淌,水底沙石清晰可見。溪邊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正坐在矮凳上,專注地磨著一根粗壯鐵棒。李白滿心好奇,湊近問道:“老奶奶,您這是在干啥呀?” 老奶奶頭也沒抬,回了句:“磨針呢! 李白瞪大雙眼,滿臉疑惑:“這么粗的鐵棒,咋能磨成針?這得磨到猴年馬月啊!” 老奶奶停下手中動作,抬起頭,笑著看向李白:“孩子,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吶。只要我每天堅持,鐵棒早晚會變成針!
李白聽后,若有所思,腦海中浮現(xiàn)出自己逃學的畫面,頓覺羞愧難當。他心想:老奶奶為了把鐵棒磨成針,能日復一日堅持,我讀書遇到點困難,咋就輕易放棄了呢?想到這兒,李白轉身拔腿就往學堂跑。從那以后,他收起貪玩性子,每天早起誦讀經典,夜晚挑燈鉆研學問。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再逃避,而是主動向先生請教。憑借這股子堅持勁兒,李白學問日益精進,為日后成為偉大詩人,打下了堅實基礎 。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5
李白五歲那年,跟著父親從西域回到四川青蓮定居。小李白自幼聰慧,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腦袋里總有問不完的問題。
到了讀書識字的年紀,父親滿心期待,想著給兒子取個既好聽又有深意的名字?蛇@名字,父親琢磨許久,都沒個頭緒。
一個春日,陽光正好,院子里李樹繁花似錦,潔白的花朵在枝頭搖曳,像一群翩翩起舞的仙子。父親靈機一動,對李白母子說:“今日心情大好,我出兩句詩,你倆一人接一句,湊成一首春日絕句。” 說罷,父親吟誦道:“春風拂李花欲綻! 母親思索片刻,接道:“蝶舞蜂飛繞樹歡! 小李白眼睛盯著滿樹李花,小嘴一咧,脆生生地說:“李花怒放一樹白。” 父親一聽,眼睛放光,拍手稱贊:“妙啊!這‘白’字,既點出李花潔白如雪的.姿態(tài),又寓意純凈美好,正合我意。就給孩子取名‘李白’!”
從這以后,李白這個名字,便伴隨著他,開啟了詩意人生。而這句 “李花怒放一樹白”,仿佛一顆詩意種子,在李白心中種下,生根發(fā)芽,日后開出無數(shù)絢爛詩篇 。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6
李白十歲時,已是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小才子,琴棋書畫,雖談不上精通,卻也略知一二。他尤其癡迷讀書,常常沉浸在書的世界里,廢寢忘食。
一日,家中來了位遠方客人,是父親故交。這位客人聽聞李白聰慧,有心考考他。
兩人寒暄幾句后,客人目光一轉,看到院子里的竹子,便出了個上聯(lián):“庭前翠竹節(jié)節(jié)高! 李白眼睛一亮,略一思索,望向院門口的'桃樹,對道:“門外桃花朵朵紅。” 客人微微點頭,接著又出:“雨打芭蕉萬點愁! 李白腦海中浮現(xiàn)出雨中池塘景象,脫口而出:“風吹荷葉千般翠!
客人見狀,忍不住夸贊:“果真是聰慧過人!我再出個難的! 說罷,清了清嗓子,吟道:“月圓月缺月輪回! 李白手托下巴,思考片刻,目光落到墻上掛的時鐘,回道:“時快時慢時不停!
客人哈哈大笑,對李白父親說:“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李白經此一事,讀書愈發(fā)勤奮,他知道,要學的知識還多著呢 。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7
李白十四歲時,已在家鄉(xiāng)小有名氣,可當?shù)赜袀姓胡的鄉(xiāng)紳,自恃有些學問,對李白的`才華頗不服氣,總想找機會讓他出丑。
一次,胡鄉(xiāng)紳過壽,宴請當?shù)孛,李白也在受邀之列。酒過三巡,胡鄉(xiāng)紳站起身,指著墻上一幅畫,畫中一位老神仙懷抱酒壇,醉臥石巖,酒從壇口汩汩流出。胡鄉(xiāng)紳滿臉得意,對眾人說:“今日難得諸位相聚,我出個上聯(lián),看誰能對出下聯(lián)。” 說罷,搖頭晃腦念道:“酉加卒是個醉,目加垂是個睡。老神仙懷抱酒壇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 這上聯(lián)巧妙地將 “醉”“睡” 二字拆解,又貼合畫意,難度頗高。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無人能對。這時,李白不慌不忙站起身,目光掃向胡鄉(xiāng)紳肥胖的身軀,笑著對道:“月加半是個胖,月加長是個脹。胡鄉(xiāng)紳挺起大肚當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哄堂大笑,胡鄉(xiāng)紳臉漲得通紅,像熟透的番茄。
胡鄉(xiāng)紳不甘心,飯后帶眾人到花園散步?吹胶苫ǔ乩飵字恍※Z游弋,他又出一上聯(lián):“白鵝黃尚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瞧見池塘邊一只烏龜探頭探腦,立馬接道:“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胡鄉(xiāng)紳這下徹底沒了脾氣,對李白的才學心服口服 。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 8
李白小時候,雖聰慧過人,但因性格灑脫,不喜拘束,在學業(yè)上偶有懈怠。
一日,家中來了位貴客,是當時頗有名氣的文人,路過此地,聽聞李白才華,特來拜訪。
彼時,李白正在后院誦讀詩文,客人輕手輕腳走近,靜靜聆聽。李白讀完,一轉身,瞧見客人,先是一愣?腿诵χ滟潱骸靶〖一铮霓o不凡吶,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說罷,又看了李白平日寫的詩稿,連連點頭,“這詩里透著靈氣,好好打磨,將來定能在詩壇嶄露頭角!
客人又給李白講了許多文人墨客刻苦求學、終成一代大家的故事,鼓勵他堅持讀書寫詩,不要荒廢才華。李白聽得入神,心中涌起一股熱流,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努力讀書,不辜負客人期望。
自那以后,李白像變了個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讀書,夜晚伴著昏黃燈光,鉆研詩詞格律。遇到難題,主動向先生和長輩請教。在這位貴人激勵下,李白一步一個腳印,在詩歌創(chuàng)作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成為流芳百世的. “詩仙” 。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相關文章: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08-27
李白小時候的故事[熱門]02-25
李白的故事03-04
[經典]李白的故事06-21
小時候的故事08-07
李白拜師的故事08-04
(通用)李白的故事06-08
李白的故事(合集)06-08
(集合)李白的故事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