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山的詩句

    時(shí)間:2024-06-06 17:58:24 詩詞名句 我要投稿

    山的詩句精品【15篇】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詩句吧,詩句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qiáng),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詩句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的詩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的詩句精品【15篇】

    山的詩句1

      登武當(dāng)

      民國 李品仙

      為尋勝景武當(dāng)游,步步崎嶇興不休。

      四面煙巒歸眼底,疏疏林葉萬山秋。

      游天柱峰

      民國 方振武

      萬丈雄山勢欲奔,峰高五岳接天門。

      秦皇漢武封禪日,不愛虛榮亦自尊。

      禹跡池

      民國 白衣道人

      導(dǎo)定山川感禹跡,功高萬古震乾坤。

      休云福地王難到,跡遺池中尚有痕。

      太和途中遇雪

      清 趙松云

      云生足底雪沾衣,頃刻梨花遍翠微。

      群蟑爭翻銀立浪,老松欲化玉龍飛。

      迎恩宮

      清 王欽命

      危垣殘宇策征軺,望闕迎恩事已遙。

      雨暗垂楊迷古道,沙回?cái)喟舵i荒橋。

      畫欄空舞巢新燕,老衲閑歸戀舊瓢。

      日暮天涯問往事,幾聲啼鳥雜悲簫。

      登太和山

      清 樂醒

      嵯峨眾派獨(dú)??,應(yīng)是昆侖第一峰。

      四大名山皆拱極,五方仙岳共朝宗。

      鳥啼隱隱聞天語,鶴影翩翩度晚鐘。

      我正欲尋招隱地,桃源洞口白云封。

      紫霄寒夜

      清 趙松云

      喔喔天雞夜氣清,木魚時(shí)聽步虛聲。

      清修苦志人何在?惟見長空孤月明。

      武當(dāng)山天門道中

      清 杜大賓

      億萬金錢耗費(fèi)時(shí),人間構(gòu)出洞天奇。

      而今半付頹垣草,空使苔荒永樂碑。

      答永樂皇帝

      明 張三豐

      天地交泰化成功,朝野咸安治道亨。

      皇極殿中龍虎靜,武當(dāng)云外鐘鼓清。

      臣居草莽原無用,帝問芻蕘苦有情。

      敢把微言勞圣聽,澄心寡欲是長生。

      太和山

      元 虞集

      雪樹生香佩滿巾,紫霄最上集仙真。

      苔荒鶴還渾無路,柳暗笙聲不見人。

      瑤圃月寒通白曉,丹臺(tái)云暖駐長春。

      莫叫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問津。

      題太和山

      唐 呂洞賓

      混沌初分有此巖,此巖高聳太和山。

      面朝大頂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灣。

      石縷狀成飛鳳勢,龕紋綰就碧螺鬟。

      靈源仙澗三方繞,古檜蒼松四面環(huán)。

      雨滴瓊珠敲石棧,風(fēng)吹玉笛響松關(guān)。

      角雞報(bào)曉東方曙,晚鶴歸來月半灣。

      谷口仙禽常喚語,山巔神獸任躋攀。

      個(gè)中自是乾坤別,就里原來日月閑。

      此是高真成道處,故留蹤跡在人間。

      古來多少神仙侶,為愛名山去復(fù)還。

      天津橋

      明 方升

      平橋通九渡,仙跡想群賢。

      旆動(dòng)煙云外,兵連草水間。

      寧辭將命辱,共得入仙便。

      回憶田橫客,空思向海邊。

      曉登天柱絕頂

      明 徐中行

      萬丈奇峰展翠屏,千尋飛閣俯明庭。

      金容日映扶桑赤,仙掌云開太華青。

      已見祠壇封玉檢,堪從石室問丹經(jīng)。

      塵中漫道無仙骨,不妄元曾署歲星。

      玉虛巖

      明 胡潑

      竹杖芒鞋洞府游,玉虛仙景更清幽。

      自從混沌初分后,明月清風(fēng)幾萬秋。

      入南巖巖下

      明 章煥

      誤入武當(dāng)路,頻疑別有天

      深洞千仞落,飛閣一巢懸。

      鳴泉當(dāng)窗急,長松拂幛眠。

      此中能避世,箕坐已忘年。

      題梅武當(dāng)榔梅

      明 魏良輔

      凍梅偷暖著枯芽,石徑云封第幾家?

      雪色風(fēng)香尤會(huì)意,青鸞銜出過墻花。

      雪天同林君梅窗登太和

      明 葉九金

      直上天門景更幽,金城臺(tái)殿甲中州。

      丹梯萬丈云霞杳,自浪千層雪霧收。

      點(diǎn)點(diǎn)秦山橫地出,悠悠漢水接天流。

      銀河夜色清如許,蓬島何須海上求。

      武當(dāng)?shù)乐须s詠

      明 洪翼圣

      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

      樓臺(tái)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huán)畫鏡中。

      門裂雙巖容馬度,天開一徑許人通。

      當(dāng)年丹灶傳猶在,羽翮何由矗碧空。

      龍泉觀

      明 王世貞

      摩天群峭石骨,護(hù)壁萬泉松髯。

      過橋泉聲忽怒,破寶風(fēng)意時(shí)尖。

    山的詩句2

      1、萬里赴戎機(jī),關(guān)山度若飛。——《木蘭詩》

      2、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3、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ā额}破山寺后禪院》

      4、輪臺(tái)東門送君去,去時(shí)雪滿天山路!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蹙S《鹿柴》

      6、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畎住抖朊忌皆赂琛

      7、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諟Y明《歸園田居·其一》

      8、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9、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shí)立在山!?jiǎng)⒂礤a《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0、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tái)。____李白《游泰山六首》

      11、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跫度肴粢

      12、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畎住抖朊忌皆赂琛

      13、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鸥Α锻馈

      14、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諟Y明《飲酒·其五》

      15、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鸥Α肚锱d八首·其一》

      16、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虾迫弧锻聿礉£柾麖]山》

      1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18、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K軾《題西林壁》

      19、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

      20、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Z島《尋隱者不遇》

    山的詩句3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王維《辛夷塢》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溫庭筠《商山早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李白《清平調(diào)其二》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黃庭堅(jiān)《瑞鶴仙環(huán)滁皆山也》

      落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黃庭堅(jiān)《登快閣》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王維《送別》

      十里青山遠(yuǎn),潮平路帶沙。 ——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遠(yuǎn)》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jiǎng)⒂礤a《西塞山懷古》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左思《詠史》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商山早行》

      長歌吟松風(fēng),曲盡河星稀。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 ——夏完淳《別云間》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李白《望廬山瀑布》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少年不識(shí)愁滋味,愛上層樓。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羅隱《蜂》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二首》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李白《山中與幽人對(duì)酌》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 ——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暝》

    山的詩句4

      山字的`五言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過故人莊》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洞伪惫躺较隆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锻馈

      會(huì)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锻馈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稘O家傲》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额}破山寺后禪院》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短歌行》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度肴粢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恫匪阕印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雙調(diào)》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讹嬀破湮濉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抖汕G門送別》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豆棚L(fēng)其十九》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送桂州嚴(yán)大夫》

      有山字的詩句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huì)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guān)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shí)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1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2.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李叔同:《送別》)

      13.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夏完淳:《別云間》)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ㄍ鯙场洞伪惫噬较隆罚

      1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16.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17.七八個(gè)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

     。ㄐ翖壖病次鹘隆ひ剐悬S沙道中〉)

      18.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9.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2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21.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2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23.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王昌齡《從軍行》)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夜雨寄北》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额}西林壁》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山行》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兜菑]山五》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早秋單父》

      兩岸青山相對(duì)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缎新冯y其一》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栋籽└杷臀洹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過松源晨》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渡狡卵颉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無題》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登飛來峰》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冻陿诽鞊P(yáng)州》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錢塘湖春行》

    山的詩句5

      一、描寫山的詩句:

      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tái)四萬八千丈,對(duì)此欲倒東南傾。

      題西林石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shí)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維的`《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二、描寫水的詩句:

      李白《將進(jìn)酒》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白居易的《憶江南》中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

      三、描寫山、水的詩句: 王維的《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己閑,清川淡如此。請(qǐng)貿(mào)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王維的《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波瀾動(dòng)遠(yuǎn)空。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山的詩句6

      帶山字的古詩篇1:早春夜宴

      朝代:唐代

      作者:武則天

      原文:

      九春開上節(jié),千門敞夜扉。

      蘭燈吐新焰,桂魄朗圓輝。

      送酒惟須滿,流杯不用稀。

      務(wù)使霞漿興,方乘泛洛歸。

      帶山字的古詩篇2:憶秦娥·山重疊

      朝代:清代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山重疊。懸崖一線天疑裂。天疑裂。斷碑題字,苔痕橫嚙。

      風(fēng)聲雷動(dòng)鳴金鐵。陰森潭底蛟龍窟。蛟龍窟。興亡滿眼,舊時(shí)明月。

      帶山字的古詩篇3:登大伾山詩

      朝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原文:

      曉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鐘萬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fēng)湍。

      水穿石甲龍鱗動(dòng),日繞峰頭佛頂寬。

      宮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

      帶山字的'古詩篇4:山中

      朝代:宋代

      作者:秘演

      原文:

      結(jié)茅臨水石,淡寂益閑吟。

      久雨寒蟬少,空山落葉深。

      危樓乘月上,遠(yuǎn)寺聽鐘尋。

      昨得江僧信,期來此息心。

      帶山字的古詩篇5:峴山懷古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訪古登峴首,憑高眺襄中。

      天清遠(yuǎn)峰出,水落寒沙空。

      弄珠見游女,醉酒懷山公。

      感嘆發(fā)秋興,長松鳴夜風(fēng)。

      帶山字的古詩篇6:題盧處士山居 / 處士盧岵山居

      朝代:唐代

      作者:溫庭筠

      原文:

      西溪問樵客,遙識(shí)楚人家。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云斜。

      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山的詩句7

      1、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明·于謙《石灰吟》

      2、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fēng)雨——金·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

      3、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

      4、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唐·杜甫《登樓》

      5、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shí)——宋·陳與義《登岳陽樓》

      6、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唐·柳宗元《江雪》

      7、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唐·李白《蜀道難》

      8、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唐·王維《鳥鳴澗》

      9、引之于山,獸不能走——唐·牛殳《琵琶行》

      10、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明·夏完淳《別云間》

      11、獨(dú)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shí)容易見時(shí)難——五代·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1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魏晉·曹操《短歌行》

      13、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唐·王維《畫》

      14、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唐·李白《關(guān)山月》

      15、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16、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近代·毛澤東《沁園春·雪》

      17、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zèng)》

      18、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9、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20、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唐·李商隱《無題·相見時(shí)難別亦難》

      21、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宋·梅堯臣《魯山山行》

      22、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3、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五代·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24、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唐·柳宗元《漁翁》

      25、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唐·杜牧《寄揚(yáng)州韓綽判官》

      2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清·鄭板橋《竹石》

      27、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28、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jiān)庐?dāng)門——宋·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29、七八個(gè)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3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31、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唐·白居易《長恨歌》

      32、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魏晉·劉楨《贈(zèng)從弟》

      33、舊山松竹老,阻歸程——宋·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34、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35、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宋·歐陽修《畫眉鳥》

      36、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宋·文天祥《正氣歌》

      37、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南北朝·吳均《山中雜詩》

      38、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39、一重山,兩重山——五代·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40、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唐·杜甫《兵車行》

      41、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42、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近代·毛澤東《沁園春·雪》

      43、指點(diǎn)江山,激揚(yáng)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現(xiàn)代·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44、山盟雖在,錦書難托——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45、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宋·蘇軾《定風(fēng)波·三月七日》

      46、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漢·佚名《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47、萬里赴戎機(jī),關(guān)山度若飛——南北朝·佚名《木蘭詩/木蘭辭》

      48、兩岸青山相對(duì)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49、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唐·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

      50、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漢·卓文君《白頭吟》

      51、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先秦·佚名《山有扶蘇》

      52、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3、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唐·溫庭筠《商山早行》

      5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唐·賈島《尋隱者不遇/孫革訪羊尊師詩》

      55、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56、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劉禹錫《望洞庭》

      57、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58、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59、亂點(diǎn)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60、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61、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62、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shí)——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6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64、山川如剡縣,風(fēng)日似長沙——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65、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66、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67、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唐·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68、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dú)擅場——明·李夢陽《汴京元夕》

      69、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70、最是繁絲搖落后,轉(zhuǎn)教人憶春山——清·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71、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涴——清·納蘭性德《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72、落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宋·黃庭堅(jiān)《登快閣》

      73、輪臺(tái)東門送君去,去時(shí)雪滿天山路——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4、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5、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其二》

      76、若似長安月蝕時(shí),滿城敲鼓聲噒噒,青山飛起不壓物,野水流來欲濕人——唐·牛殳《琵琶行》

      77、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唐·王勃《山中》

      7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

      79、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五代·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80、東風(fēng)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唐·盧綸《長安春望》

      81、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宋·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山的詩句8

      歸園田居 其四

      朝代:魏晉 作者: 陶淵明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隴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歿無復(fù)馀”。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dāng)歸空無。

      譯文

      我家建在眾人聚居的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yīng)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之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yuǎn)邈。

      東墻下采擷清菊時(shí)心情徜徉,猛然抬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jié)隊(duì)的鳥兒回翔遠(yuǎn)山的懷抱。

      這之中隱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說出卻忘記了如何表達(dá)。

      注釋

     、俳Y(jié)廬:構(gòu)筑屋子。人境:人間,人類居住的地方。

     、跓o車馬喧:沒有車馬的喧囂聲。

     、劬鹤髡咦灾^。爾:如此、這樣。這句和下句設(shè)為問答之辭,說明心遠(yuǎn)離塵世,雖處喧囂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苡迫唬鹤缘玫臉幼。南山:指廬山。

     、菀姡(讀xiàn)同“現(xiàn)”,出現(xiàn)。

      ⑥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jié)伴。這兩句是說傍晚山色秀麗,飛鳥結(jié)伴而還。

     、叽酥校杭创藭r(shí)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隱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義,即“迷途知返”。這句和下句是說此中含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如何用語言表達(dá)。意思是既領(lǐng)會(huì)到此中的真意,不必說。

      ⑧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識(shí)卻不知怎樣表達(dá)。 辨:辨識(shí)。

      把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卻沒有車馬的喧鬧。你問我為何能如此,心既遠(yuǎn)離了塵俗,自然就會(huì)覺得所處地方的僻靜了。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yuǎn)處的南山映入眼簾。煙云彌漫,夕陽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有飛鳥,結(jié)著伴兒歸還。從此時(shí)此地的情境中,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真趣,想要說出來,卻又覺得它無法也無須明白的說出來。

    山的詩句9

      1、忽思舊宿廬山寺,曾聽?wèi)已缕俨既Zw蕃《夜賦》

      2、篙師不用匆匆去,遍看廬山群玉峰。蘇轍《舟中風(fēng)雪五絕》

      3、千古黃山山下路,蹇驢不是少人騎。趙秉文《題李平父畫黃山蹇驢詩圖二首·其一》

      4、遠(yuǎn)公遁跡廬山岑,開士幽居祇樹林。李頎《題璿公山池》

      5、君不見晦庵先生妙經(jīng)學(xué),廬山書院榜白鹿。楊萬里《寄題萬安蕭和卿云岡書院》

      6、我家迢遞關(guān)山里,關(guān)山迢遞不可越。駱賓王《疇昔篇》

      7、南山石上雙松樹,莫更動(dòng)搖仙鶴巢。藍(lán)仁《和云松雪中十絕·其二》

      8、白雪關(guān)山遠(yuǎn),黃云海戍迷。李白《紫騮馬》

      9、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徐凝《廬山瀑布》

      10、見了廬山想此賢,此賢見了失廬山。楊萬里《寄題劉疑之墳山壯節(jié)亭,用轆轤體》

      11、君莫愛南山松樹枝,竹色四時(shí)也不移。岑參《范公叢竹歌》

      12、狀瑤臺(tái)之微月,點(diǎn)巫山之朝云。陳子昂《彩樹歌》

      13、廬山正南面,瀑布古來聞。江為《瀑布》

      14、然猶躡梁父,登泰山,建顯號(hào),施尊名。司馬相如《封禪文》

      15、今朝健起巡檐看,恰似廬山看水簾。范成大《甘雨應(yīng)祈·數(shù)日雖蒙霢霂沾》

      16、山人縛屋黃山巔,青松萬株盤屋前。孫一元《謝鮑山人采松花見寄》

      17、腰懸竹使符,心與廬山緇。韋應(yīng)物《郡內(nèi)閑居》

      18、隱居欲就廬山遠(yuǎn),麗藻初逢休上人。杜甫《留別公安太易沙門》

      19、輕陰弄晴日,秀色隱空山。岳飛《題池州翠光寺》

      20、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tái)。李白《游泰山六首》

      2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22、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23、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4、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对娊(jīng)》

      25、不見征戍兒,豈知關(guān)山苦。李白《古風(fēng)其十四·胡關(guān)饒風(fēng)沙》

      26、廬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陸游《春雨·疏點(diǎn)空階雨》

      27、巫山欲出三峽中,狼山還隔海門東。王夫之《竹枝詞十首·其十》

      28、小臣拜獻(xiàn)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李白《春日行》

      29、送君登黃山,長嘯倚天梯。李白《登黃山凌歊臺(tái)送族弟溧陽尉濟(jì)充泛舟赴華陰》

      30、到官惟有懶相宜,臥看南山春雨濕。蘇轍《次韻張耒見寄》

      31、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fēng)歇。李白《游泰山六首》

      32、作客黃山下,思君漢水濱。陳高《懷友》

      33、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34、見吾善者笑局局,眼明黃山峰六六。許月卿《次韻陳肇芳竿贈(zèng)李相士》

      35、廬山直陽滸,孤石當(dāng)陰術(shù)。一水云際飛,數(shù)峰湖心出。張九齡《彭蠡湖上》

      36、路遙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百萬州。朱元璋《廬山詩》

      37、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38、九華山,九華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間。劉禹錫《九華山歌》

      39、關(guān)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王維《隴西行》

      40、嵩陽若與黃山并,猶欠靈砂一道泉。朱彥《游黃山》

      41、怪石奇松詩意里,溪頭吟罷飲丹砂。老舍《詠黃山》

      42、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登廬山五老峰》

      43、黃山聞鳳笛,清蹕侍龍媒。盧照鄰《贈(zèng)許左丞從駕萬年宮》

      44、幡然何事賦歸來,領(lǐng)略黃山酬玉杯。楊公遠(yuǎn)《借張山長韻呈方虛谷三首·幡然何事賦歸來》

      45、漢朝陵墓對(duì)南山,胡虜千秋尚入關(guān)。杜甫《諸將五首》

      46、白首同歸人不見,黃山依舊月明中。黃庭堅(jiān)《宿黃山》

      47、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謝靈運(yùn)《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48、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李賀《江南弄》

      49、時(shí)傾一樽酒,坐望東南山。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50、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白居易《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

      51、草變黃山曲,花飛清渭流。盧照鄰《晚渡渭橋寄示京邑游好》

      52、三十六峰圖畫,張素錦,列冰柱。張可久《越調(diào)·霜角》

      53、南山高松樹,不合空摧殘。常建《送陸擢》

      54、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見夕陽海邊落。岑參《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

      55、今夜巫山真?zhèn)好,花未落,酒新篘。蘇軾《江城子·墨云拖雨過西樓》

      56、正玉帳連云,油幢映日,飛箭天山。張孝祥《木蘭花·擁貔貅萬騎》

      57、黃山出霄漢,爛熳發(fā)青蓮。余闕《云松樓》

      58、廬山之奇在瀑布,飛流千道穿云樹。屈大均《送客上廬山》

      59、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王維《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

      60、黃山高哉,云際峰尚可畫,云外一峰畫不得,霜繒鋪了掉首休。汪莘《黃山高》

      61、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62、輪臺(tái)東門送君去,去時(shí)雪滿天山路。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3、我昔廬山尋瀑布,香爐峰上披煙霧。屈大均《追答王學(xué)士廬山篇見贈(zèng)之作》

      64、龍蟄滄溟蛟舞壑,梟橫碧落鳳歸林。汪元量《泰山》

      65、十年無夢得還家,獨(dú)立青峰野水涯。謝枋得《武夷山中》

      66、南對(duì)黃山百里峰,雙溪夾路碧溶深。李復(fù)《過葉縣》

      67、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

      68、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zhàn)猶酣。毛澤東《十六字令》

      69、詎知南山松,獨(dú)立自蕭瑟。李白《古風(fēng)其四十七·桃花開東園》

      70、怪來今晚加餐飯,一味廬山筍蕨香。楊萬里《梳頭看可正平詩有·老子平生湯餅?zāi)c》

      71、卻因理發(fā)得披文,看盡廬山筆底春。楊萬里《梳頭看可正平詩有·卻因理發(fā)得披文》

      72、廬山依舊,凄涼處、無限江南風(fēng)物。文天祥《酹江月·廬山依舊》

      73、不見嚴(yán)夫子,寂寞富春山。朱熹《水調(diào)歌頭·不見嚴(yán)夫子》

      74、借問梅花何處落,風(fēng)吹一夜?jié)M關(guān)山。高適《塞上聽吹笛》

      75、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yuǎn)游。曹操《秋胡行其二》

      76、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7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78、草堂久閉廬山下,竹院新拋洛水東。白居易《憶廬山舊隱及洛下新居》

    山的詩句10

      1、陪游七圣列,望幸百神迎。----《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張九齡

      2、新橋倚云阪,候蟲嘶露樸。----《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李賀

      3、徯后逢今圣,登臺(tái)謝曩賢。----《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嘉貞

      4、宣風(fēng)問耆艾,敦俗勸耕桑。----《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李隆基

      5、氣色煙猶喜,恩光草尚榮。----《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張九齡

      6、孟月攝提貞,乘時(shí)我后征。----《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張九齡

      7、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菉。----《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李賀

      8、戈鋋林表出,組練雪間明。----《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張九齡

      9、動(dòng)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張九齡

      10、宸游鋪令典,睿思起芳年。----《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蘇颋

      11、六龍鳴玉鑾,九折步云端。----《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說

      12、太行山下黃河水,銅雀臺(tái)西武帝陵。----《秋日望西陽》----劉滄

      13、百谷晨笳動(dòng),千巖曉仗攢。----《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說

      14、關(guān)樓前望遠(yuǎn),河邑下觀平。----《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苗晉卿

      15、按蹕夷關(guān)險(xiǎn),張旗亙井泉。----《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蘇颋

      16、涼德慚先哲,徽猷慕昔皇。----《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李隆基

      17、澤將春雪比,文共曉星連。----《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嘉貞

      18、澗泉含宿凍,山木帶馀霜。----《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李隆基

      19、既立省方館,復(fù)建禮神壇。----《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說

      20、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劉克莊

      21、喜氣回輿合,祥風(fēng)入旆輕。----《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苗晉卿

      22、野老茅為屋,樵人薜作裳。----《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李隆基

      23、清蹕度河陽,凝笳上太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李隆基

      24、太行山下路,荊棘昨來平。----《寄送盧拱秘書游魏州》----姚合

      25、山南平對(duì)鞏,山北遠(yuǎn)通燕。----《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嘉貞

      26、君看眼前光陰促,中心莫學(xué)太行山。----《墻陰歌》----劉禹錫

      27、順動(dòng)三光注,登臨萬象懸。----《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蘇颋

      28、扈蹕參天老,承榮忝夏官。----《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說

      29、月令農(nóng)先急,春蒐禮復(fù)行。----《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苗晉卿

      30、石氣何凄凄,老莎如短鏃。----《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李賀

      31、曉巖中警柝,春事下搜田。----《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蘇颋

      32、不因今展義,何以冒垂堂。----《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李隆基

      33、丞相府歸晉國,太行山礙并州。----《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龍泉憶去歲禊洛見示之作》----白居易

      34、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李隆基

      35、不似勞車轍,空留八駿名。----《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苗晉卿

      36、洛南今已遠(yuǎn),越衾誰為熟。----《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李賀

      37、金吾戒道清,羽騎動(dòng)天聲。----《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苗晉卿

      38、羽儀映松雪,戈甲帶春寒。----《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說

      39、仍親后土祭,更理晉陽兵。----《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苗晉卿

      40、日御馳中道,風(fēng)師卷太清。----《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張九齡

      41、晨嚴(yán)九折度,暮戒六軍行。----《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張九齡

      42、德重周王問,歌輕漢后傳。----《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蘇颋

      43、之罘稱萬歲,今此復(fù)同聲。----《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張九齡

      44、砥路方南絕,重巖始北征。----《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苗晉卿

      45、皇心感韶節(jié),敷藻念人安。----《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說

      46、長勤百年意,思見一勝殘。----《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說

      47、北山東入海,馳道上連天。----《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蘇颋

      48、俯觀河內(nèi)邑,平指洛陽川。----《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蘇颋

      49、瞻彼岡巒峻,憑茲士馬妍。----《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yīng)制》----張嘉貞

    山的詩句11

      【七律·青城山飛泉溝】

      源自天門入味江,溯溝而上水清涼。

      雙聲泉落澗中濺,百丈橋橫涯上翔。

      閉月潭幽多雅韻,觀音巖險(xiǎn)少芬芳。

      蒼藤老樹云煙繞,獨(dú)立寒秋賞夕陽。

      注:位于青城后山黃鶴橋外,全長10公里,源出鎣華山南天門,流入味江。溯溝而上,景致迷人,“幽谷飛泉”、“百丈長橋”、“雙泉水簾”三景尤絕。“幽谷飛泉”由觀音巖瀑布、閉月潭、落

      雁潭組成;“百丈長橋”為懸崖上的棧道,滿掛古樹蒼藤;“雙泉水簾”則似花果山水簾洞,亭上有一副對(duì)聯(lián):“雙聲泉落澗,長嘯我開襟”。孤雁出群格。

      【游青城山】

      山徑清幽連遠(yuǎn)峰,水喧谷底樹蔥蘢。

      登臨悟道方知妙,古剎鐘聲韻味濃。

      【七律·訪青城山(新韻)】

      巴蜀風(fēng)光不勝游,青城盡覽萬重幽。

      森森柏隱天師洞,渺渺云縈海蜃樓。

      悠遠(yuǎn)鐘鳴驚葉落,晶瑩露墜惹鶯啾。

      他年若有脫俗運(yùn),愿伴仙觀做道儔。

      【七律·游四川青城山感懷】

      自古青城天下幽,尋仙問道志終酬。

      楨楠葉茂鳴黃雀,古觀檐鉤鐫紫虬。

      藥圣煉丹爐不在,天師傳教事難求。

      東來紫氣青牛遠(yuǎn),道德真經(jīng)篋里頭。

      注:青城山,道教發(fā)源地。

      【登青城山】

      青城東望碧山浮,思羽還隨野鶴游。

      嘉岷折沖空萬古,孟劉成敗亦千秋。

      浣花錦里文章圣,沽酒壚前快活侯。

      仙道往來當(dāng)此境,九天云靄自悠悠。

      注:青城山,西蜀第一名山,中國道教發(fā)源地。嘉陵江、岷江會(huì)合為長江流出四川。孟,后蜀王孟昶,在位十五年,政和刑清,后為趙匡胤所滅。劉,劉備。杜甫草堂在成都錦里不遠(yuǎn)的'浣花溪。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后,文君當(dāng)壚賣酒,成為千古佳話。

      【七律·中國名山青城山】

      水秀林幽峰峙環(huán),丹梯千磴到云間。

      天然圖畫天橋景,群洞云飄群道彎。

      建福上清宮觀殿,霧潭金碧暮霞關(guān)。

      溪流泉水繞山轉(zhuǎn),風(fēng)唱鶯歌仙境般。

    山的詩句12

      1、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畎住丢(dú)坐敬亭山》

      2、近水樓臺(tái)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K麟《斷句》

      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R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

      4、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蹙S《鹿柴》

      5、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渡闲啊

      6、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峨x思五首·其四》

      7、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醪峨蹰w序》

      8、至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钋逭铡断娜战^句》

      9、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S渾《咸陽城東樓/咸陽城西樓晚眺/西門》

      10、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獥钌鳌杜R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11、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

      12、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铎稀稙跻固洹ぷ蛞癸L(fēng)兼雨》

      13、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钋逭铡兑患裘贰ぜt藕香殘玉簟秋》

      14、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shí)!蹙S《終南別業(yè)/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15、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咸陽城西樓晚眺/西門》

      16、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王昌齡《送柴侍御》

      17、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皱汀渡綀@小梅·其一》

      18、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铎稀队菝廊恕ご夯ㄇ镌潞螘r(shí)了》

      1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qǐng)A!蹙S《使至塞上》

      20、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蹙S《山居秋暝》

      21、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钪畠x《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2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钯R《南園十三首·其五》

      2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拙右住洞罅炙绿一ā

      24、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shí)!蹙S《終南別業(yè)/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25、鳳凰臺(tái)上鳳凰游,鳳去臺(tái)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tái)》

      26、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翖壖病顿R新郎·甚矣吾衰矣》

    山的詩句13

      1、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4、不識(shí)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5、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6、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qǐng)A。(王維:《使至塞上》)

      7、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9、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0、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詩經(jīng):關(guān)雎》)

      1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5、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6、會(huì)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7、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憶江南))

      18、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19、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shí)。(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20、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2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憶江南》)

      24、三萬里河?xùn)|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5、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6、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

      2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蒹葭》)

      2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zèng)汪倫》)

      29、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30、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31、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32、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3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dú)明。(杜甫:《春夜喜雨》)

      34、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duì)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35、至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36、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3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山的詩句14

      1.遠(yuǎn)處的丘陵高低有致,起伏連綿,在飄渺的云煙中忽遠(yuǎn)忽近、若即若離。

      2.在陽光下,遠(yuǎn)山就像洗過一樣,歷歷在目,青翠欲滴,看上去好像離眼前近了許多,也陡峭了許多。

      3.山,綿延不斷;山,險(xiǎn)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山,新奇秀麗。山,無語,無悔,無懼,卻永不停息地為世人演繹著最美的風(fēng)景。

      4.朦朧的遠(yuǎn)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云煙中忽遠(yuǎn)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lán)色的天邊。

      5.站在山腳下仰望,我頭腦中所有形容山高大巍峨的詞一股腦兒全涌了出來,但最終我無法準(zhǔn)確地用上一個(gè),只能在心里發(fā)出深深的慨嘆?刺┥街畮p,似乎是大雨欲來之勢,墨黛色的濃云纏繞山間,且不說置身其間,就是看著都有涼意襲來的感覺。

      6.山,以巖石為骨,以土壤為肉,以草木或積雪為帽,因其涵養(yǎng)水源,孕育江河,生養(yǎng)草木,包容生命,所以稱之為博大;因其能俯瞰大地,洞察生命的真諦,歷史的變遷,所以稱之為巍峨。因其不為霜雪增其高,不為雨水損其容,所以稱之為永恒。

      7.春天,整個(gè)大山生機(jī)盎然。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山上到處開滿了櫻桃花梨花,以及各種顏色的杜鵑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紅的似火。引來了蝴蝶翩翩起舞,引來蜜蜂嚶嚶嗡嗡。

      8.山,有著寬闊的胸懷。她能擁抱輕柔—將美麗和色彩播撒山間;它也能將高大和偉岸種植,讓威武的翠柏,挺拔的毛竹和千年的銀杏,與她一起,把高大、偉岸和挺拔雄奇演繹得完美無缺。

      9.大山真誠、樸實(shí)、厚重、無私、奉獻(xiàn),它從遠(yuǎn)古走來,養(yǎng)育了我們祖祖輩輩,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無論時(shí)光隧道如何穿越伸延,山依舊恪盡職守,誠穩(wěn)偉岸,亙古不變。

      10.群山都落在腳下,顯得空曠高遠(yuǎn),高得可以同月牙兒拉手,同太陽親臉。

      11.山間的黃昏,來得那樣迅速,那樣了無聲息,恍惚行走間,漫山雨霧緊隨身后,一路追籠上來,不知不覺,松也肅穆,石也黯淡,影也婆娑。置身山頂開闊處,不辨星光,雨霧氤氳,挾裹了遠(yuǎn)山近嶺,風(fēng)輕輕拂過松林,如隱隱的濤聲。腳下秋蟲呢喃,不知名的鳥兒,偶爾在林間高聲說著什么,潮濕的夜幕,就像墨汁一樣濃。

      12.湖的周圍是連綿不斷的山峰。湖水碧綠,清澈見底。無風(fēng)的時(shí)候,水平如鏡,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為一體。大大小小的魚兒在水中穿梭,好像是在崇山白云之間游動(dòng),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13.再?zèng)]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個(gè)山坡,都是蒼翠欲滴的濃綠,沒來得散盡的霧氣像淡雅絲綢,一縷縷地纏在它的腰間,陽光把每片葉子上的雨滴,都變成了五彩的珍珠。

      14.當(dāng)紅日從萬山叢中冉冉升起,萬道霞光染紅天空的時(shí)候,那銀白色的雪山,好像少女點(diǎn)上胭脂的面頰,顯得格外嬌艷。

      15.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16.我的家鄉(xiāng)有很多座大山,一座連著一座,遠(yuǎn)遠(yuǎn)望去,真像一層層翻滾著的綠波浪啊!

      17.人在山頂,你會(huì)覺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時(shí)的山正默默無聞地向你展示,不遠(yuǎn)處它的伙伴比它更壯觀。人在山谷,常會(huì)感嘆山高不可攀,而此時(shí)的山卻悄然無聲向你披露,很多人正從它的峰頭悠然而下。

      18.這陡峻的巖石聳立著,仿佛在無聲地?cái)⑹鲋裁,又仿佛在期待著什么,沉思著什么?/p>

      19.走出鳥語林我們一路攀登來到了山頂。啊!真令人心曠神怡,美麗的長沙盡收眼底:平坦筆直的五一大道,飛龍般的湘江大橋,玉帶般的湘江……多么壯麗的景色,流連忘返,我們大家趕緊合影,留下這美麗的景色,留下美真叫人好的回憶。這愉快的旅游結(jié)束了,但岳麓山的美永遠(yuǎn)留在我心中。

      20.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雄偉山峰,有的'像巨人,有的似駱駝,有的如駿馬,形態(tài)各異,險(xiǎn)峻陡立。

      21.山上的石頭隆起而又光滑,它們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分布著,它們有大有小,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肉嘟嘟的肥球,有的像高大的巨人,有的像可愛的小貓咪,有的像一張巨大的床,有的像嘰嘰喳喳的小鳥,有的像圓圓的雞蛋……

      22.啊!登山如品茶,讓你陶醉在其中;登山似看書,讓你從中更多的知識(shí);登山若輕風(fēng),讓你心緒平靜。其實(shí),在登山中可以受益無窮。在一次登山中,我認(rèn)為登山對(duì)膽小者困難無比,對(duì)勇敢者無比簡單。而我認(rèn)為登山可以對(duì)人有很多的益處。

      23.西山數(shù)不盡的諸峰,如笑如眠,帶著紫蒼的暮色,靜躺在綠陰起伏的春野西邊;你若叫它一聲,好像是這些遠(yuǎn)山,都能慢慢走上你身邊的樣子。

      24.只見遠(yuǎn)方云霧縈繞,山巒疊翠,俯視山下,只見綠樹成片,綠草如茵,有少許鮮花裝點(diǎn),是個(gè)安身修養(yǎng)的好地方。

      25.當(dāng)微風(fēng)吹拂的時(shí)候,霧靄輕輕泛起,乳白的紗把重山間疏疏密密地隔起來,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筆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畫。在微風(fēng)的吹動(dòng)下,霧又散了,那裸露的巖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紅,漸漸地又變成古銅色,與綠的樹、綠的田互為映襯,顯得分外壯美。

      26.果然,雨過天又青。山都突兀而立,如古代將軍。緋紅的蓮花峰迎著陽光,舒展了一瓣瓣的含水的花瓣。輕盈的云海隙處,看得見山下晶晶的水珠。休寧的白岳山,青陽的九華山,臨安的天目山,九江的匡廬山。遠(yuǎn)處如白練一條浮著的,正是長江。這時(shí)彩虹一道,掛上了天空。七彩鮮艷,銀海襯底。妙極了!妙極了!

      27.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像駱駝,像閘門,像臥佛,像長蛇。

      28.一想起那些山,就使我心醉。它們拔地而起,一座挨著一座,有的高聳入云,有的逶迤伸展,有的像飛騰的龍,有的像偃臥的牛,千姿百態(tài),使人振奮。

      29.這堵石壁似摩天大廈仰面壓來,高得像就要坍塌下來咄咄逼人。山巔上,密匝匝的樹林好像扣在絕壁上的一頂巨大的黑毯帽,黑綠叢中,巖壁里蹦躥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30.蒼青色的起伏群山,一座疊著-座,像大海的波濤,無窮無盡地延伸到遙遠(yuǎn)的天盡頭,消失在那云霧迷漫的深處。

    山的詩句15

      1)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yǎng)浩《雙調(diào)雁兒落兼得勝令》

      2)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3)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4)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dú)坐敬亭山》)

      5)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guān)山月》)

      6)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7)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夏完淳:《別云間》)

      8)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9)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wù)f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10) 七八個(gè)星天外, 兩三點(diǎn)雨山前。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1)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2)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3)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14)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15)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王昌齡《從軍行》)

      16) 東風(fēng)才有又西風(fēng), 群木山中葉葉空。 (李公明《早梅》)

      17) 聞道梅花坼曉風(fēng), 雪堆遍滿四山中。 (陸游《梅花絕句》)

      18) 凝光悠悠寒露墜, 此時(shí)立在最高山。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 明月未出群山高, 瑞光千丈生白毫。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20) 碧虛無云風(fēng)不起, 山上長松山下水。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1) 南北千山與萬山, 軒車誰不思鄉(xiāng)關(guān)。 (高衢《和三鄉(xiāng)詩》)

      22) 滿眼傷心冬景和, 一山紅樹寺邊, 山迥少來僧。 (周賀《冬日山居思鄉(xiāng)》)

      23) 碧虛無云風(fēng)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24)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蘇軾 飲湖上初晴后雨

      25)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唐劉禹錫 望洞庭

      26)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唐李白 望廬山瀑布

      27)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唐 李白 獨(dú)坐敬亭山

      28)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 峨眉山月歌

      29)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

      30)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宋 寇準(zhǔn) 詠華山

      31)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明徐霞客

      32)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fēng)。 清平樂·六盤山

      33) 會(huì)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 杜甫 望岳

      34) 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35)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tái)四萬八千丈,對(duì)此欲倒東南傾。

      36) 題西林石壁

      37)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shí)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8) 王維的《終南山》

      39)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40) 李白《將進(jìn)酒》

      41)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42) 白居易的《憶江南》

      43)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

      44) 王維的《青溪》

      45)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己閑,清川淡如此。請(qǐng)貿(mào)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46) 王維的《漢江臨眺》

      47)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dòng)遠(yuǎn)空。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48)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49)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0)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

    【山的詩句】相關(guān)文章:

    山的詩句05-15

    描寫山的詩句06-18

    山雪的詩句05-29

    關(guān)于山的詩句(經(jīng)典)05-07

    贊美山的詩句05-18

    描寫山的詩句05-19

    關(guān)于山的詩句12-12

    描寫山的詩句02-09

    形容山的詩句及句子11-03

    山詩句(精選215句)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