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女詩人李清照的初中詩詞

    時間:2024-03-27 09:14:53 詩詞名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女詩人李清照的初中詩詞

    女詩人李清照的初中詩詞1

      武陵春·春晚

    女詩人李清照的初中詩詞

      [宋]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注釋】

     、賶m香:塵土里有落花的香氣。

     、陔p溪:浙江金華縣的江名。

     、埕肤唬盒〈。

      【評解】

      這是詞人避亂金華時所作。她歷盡亂離之苦,所以詞情極為悲戚。上片極言眼前景

      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進一步表現(xiàn)悲愁之深重。全詞充滿“物是人非事事休”的

      痛苦。

      表現(xiàn)了她的故國之思。構(gòu)思新穎,想象豐富。通過暮春景物勾出內(nèi)心活動,以舴艋

      舟載不動愁的藝術(shù)形象來表達悲愁之多。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遂為絕唱。

      【集評】

      《唐宋詞百首詳釋》:全詞婉轉(zhuǎn)哀啼,令人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本非悼亡,而實悼亡,婦人悼亡,此當為千古絕唱。

      王方俊《唐宋詞賞析》:本詞感情深切真摯,構(gòu)思新穎巧妙,語言淺近而含蓄深沉,無論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細寫內(nèi)心的微妙變化,都很生動感人。

      這首《武陵春》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閨情閨怨詞所能比。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nèi)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全詞一喝三嘆,語言優(yōu)美,意境,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

      這首詞繼承了傳統(tǒng)的詞的作法,采用了類似后來戲曲中的代言體,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郁的旋律,塑造了一個在孤苦凄涼環(huán)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

      這首詞簡煉含蓄,足見李清照煉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已達至境:既點出此前風吹雨打、落紅成陣的情景,又繪出現(xiàn)今雨過天晴,落花已化為塵土的韻味;既寫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悶,又寫出了她惜春自傷的感慨,真可謂意味無窮盡。

      這首詞由表及里,從外到內(nèi),步步深入,層層開掘,上半闋側(cè)重于外形,下半闋多偏重于內(nèi)心!叭胀砭胧犷^”、“欲語淚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動作和神態(tài)。這里所寫的“日晚倦梳頭”,是另外一種心境。

      這時她因金人南下,幾經(jīng)喪亂,志同道合的丈夫趙明誠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華,眼前所見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懶于梳理。“欲語淚先流”,寫得鮮明而又深刻。這里李清照寫淚,先以“欲語”作為鋪墊,然后讓淚奪眶而出,簡單五個字,下語看似平易,用意卻無比精深,把那種難以控制的滿腹憂愁一下子傾瀉出來,感人肺腑、動人心弦。

      詞的下半闋著重挖掘內(nèi)心感情。她首先連用了“聞說”、“也擬”、“只恐”三組虛字,作為起伏轉(zhuǎn)折的契機,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聞說雙溪春正好”陡然一揚,詞人剛剛還在流淚,可是一聽說金華郊外的雙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織,她這個平日喜愛游覽的人遂起出游之興,“也擬泛輕舟”了!按荷泻谩、“泛輕舟”措詞輕松,節(jié)奏明快,恰好處她表現(xiàn)了詞人一剎那間的喜悅心情。而在“泛輕舟”之前著“也擬”二字,更顯得婉曲低回,說明詞人出游之興是一時所起,并不十分強烈!拜p舟”一詞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鋪墊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則是在鋪足之后來一個猛烈的跌宕,使感情顯得無比深沉。

      在這里,上半闋所說的“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這首詞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突出特點是巧妙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是比喻。詩歌中用比喻,是常見的現(xiàn)象;然而要用得新穎,卻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將精神化為物質(zhì),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饒有新意,各具特色。在這首詞里,李清照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蓖瑯邮怯每鋸埖谋扔餍稳荨俺睢,但她自鑄新辭,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著痕跡。我們說它自然妥帖,是因為它承上句“輕舟”而來,而“輕舟”又是承“雙溪”而來,寓情于景,渾然天成,構(gòu)成了完整的意境。

    女詩人李清照的初中詩詞2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釋】

      ①瑞腦:龍腦香。

     、诮皤F:獸形銅香爐。

     、奂啅N:有紗帳的小床。

      【評解】

      這是一首著名的重陽詞。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

      客觀環(huán)境和人物內(nèi)心的情緒融和交織。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上片

      詠節(jié)令,“半夜涼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簾卷西風”兩句,千古艷傳;

      不惟句意秀穎,且以“東籬”、“暗香”,為“黃花”預作照應,有水到渠成之妙。

      【集評】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語亦婦人所難到也。

      伊士珍《瑯?gòu)钟洝罚阂装沧鞔嗽~,明誠嘆絕,苦思求勝之,乃忘寢食三日夜,得十

      五闋,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絕佳。

      柴虎臣《古今詞論》:語情則紅雨飛愁,黃花比瘦,可謂雅暢。陳廷焯《白雨齋詞

      話》:深情苦調(diào),元人詞曲往往宗之。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情深詞苦,古今共賞。起言永晝無聊之情景,次言重

      陽佳節(jié)之感人。換頭,言向晚把酒。著末,因花瘦而觸及己瘦,傷感之至。尤妙在“莫

      道”二字喚起,與方回之“試問閑愁知幾許”句,正同妙也。

      這首詞是作者婚后所作,抒發(fā)的是重陽佳節(jié)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后,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shù)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云”,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里!叭鹉X消金獸”一句,便是轉(zhuǎn)寫室內(nèi)情景:她獨自個兒看著香爐里瑞腦香的裊裊青煙出神,真是百無聊賴!又是重陽佳節(jié)了,天氣驟涼,睡到半夜,涼意透入帳中枕上,對比夫婦團聚時閨房的溫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上片寥寥數(shù)句,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tài)描摹出來。她走出室外,天氣不好;待在室內(nèi)又悶得慌;白天不好過,黑夜更難挨;坐不住,睡不寧,真是難以將息!凹压(jié)又重陽”一句有深意。古人對重陽節(jié)十分重視。這天親友團聚,相攜登高,佩茱萸,飲菊酒。李清照寫出“瑞腦消金獸”的孤獨感后,馬上接以一句“佳節(jié)又重陽”,顯然有弦外之音,暗示當此佳節(jié)良辰,丈夫不在身邊!氨椴遘镙巧僖蝗恕,怎叫她不“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呢!“佳節(jié)又重陽”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緊接著兩句:“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紗帳內(nèi)獨寢,又會有什么感觸!“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zhuǎn)涼,而是別有一番凄涼滋味。

      下片寫重陽節(jié)這天賞菊飲酒的情景。把酒賞菊本是重陽佳節(jié)的一個主要節(jié)目,大概為了應景吧,李清照在屋里悶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強打精神“東籬把酒”來了?墒,這并未能寬解一下愁懷,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瀾。重陽是菊花節(jié),菊花開得極盛極美,她一邊飲酒,一邊賞菊,染得滿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觸景傷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在異地的親人!坝邪迪阌洹币痪,化用了《古詩十九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句意,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她實在情不自禁,再無飲酒賞菊的意緒,于是匆匆回到閨房!澳啦幌辍本鋵懙氖峭韥盹L急,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陣寒意。聯(lián)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斗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頓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黃花瘦”作結(jié),取譬多端,含蘊豐富。

      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一切,無不涂上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這是因為正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澳啦幌辍,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jié)合!昂熅砦黠L”一句,更直接為“人比黃花瘦”句作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畫面:重陽佳節(jié)佳人獨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huán)境氣氛的烘托,“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女詩人李清照的初中詩詞3

      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宋]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眉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此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草堂詩余別集》、《古今詞綜》等都題作“離情”,而《草堂詩余別集》還注云:“一作春懷”。由此看來,這些恐均非原題,是后人據(jù)詞作內(nèi)容添加的;此外,“春懷”與“離情”確也概括了詞作的主要內(nèi)容。

      閨情、傷別,在中國古代詩詞創(chuàng)作中,大約也算是永恒的主題之一了。但是,在李清照之前,真正出自少女作家之手,而又能以純情的筆致、高雅的格調(diào)來曲寫閨事的作品,并不多見,更不要說能透過閨情這一側(cè)面,反映出一個人心靈的歷史,折射出某時代的治亂滄桑了。

      李清照的這首《蝶戀花》寫閨中離情,在她的同類題材的作品中,既不像早年之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寫出了青年夫妻間特有的別離相思之苦;也不似她晚年的《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借詠梅來抒發(fā)備嘗戰(zhàn)亂流離、伉儷生死睽隔的'凄楚情懷。這首詞中,抒情主人公,生活依然安定,情感亦較深沉,整篇以高雅的精神生活為基點,寫她同丈夫趙明誠暫別后的孤寂落寞。

      上片前三句,既以明麗的色彩描繪早春持有的風物,也表現(xiàn)出對生活的信心、期望和熱愛。她不寫料峭春寒,而選擇了“暖雨晴風”;“柳眼梅腮”,更以擬人之筆,細膩地描摹出她對萬物復蘇的審美情感!傲邸保钦f楊柳初生的嫩葉象人剛剛張開的睡眼;“梅腮”則創(chuàng)造性地刻畫出早梅花發(fā)時的生動意象。梅在落葉果樹中是花發(fā)最早的一種,它的:花先葉開放,又往往兩朵齊出,或呈淡紅,或呈粉白,用少女的雙腮比擬它,可謂一字傳神!耙延X春心動”,既象是說大自然透出了春的信息。又似景物觸動了縷縷春愁!熬埔庠娗檎l與共?”這近乎內(nèi)心獨白的一句,便把別后相思與失落之感直接道破了。但這句貌似直露,實則含蓄,其中高度凝煉地概括了趙李二人夫妻生活所獨具的豐富內(nèi)容;李清照和趙明誠都是詩人和學者。論創(chuàng)作天才,趙不及李;講學者氣質(zhì)李遜于趙。李清照天才秀出,其作品“俯視巾幗”、“壓倒須眉”;趙明誠治學精慎,每能“援碑刻以正史傳”;夫妻各有所長,巧妙互補,達到了“意會心謀,目往神授”的入化境界。李清照在趙明誠死后,為他的學術(shù)著作《金石錄》所寫的《后序》中,就曾深情地追懷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的、交織著文藝、學術(shù)、愛情的美好經(jīng)歷。結(jié)婚之初,趙明誠還在“太學”作學生,“每朔望謁先出”,就往往“質(zhì)衣取半千錢,步火相國寺,市碑文、果實歸,相對展玩咀嚼”;后來趙明誠出為郡守,更是“竭其俸入”,以賄金石、圖籍,就連李清照也為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而以摩蕊彝鼎,?笔穫鳎刚貌,其析疑義為最大的樂趣。所以“酒意詩情誰與共冬決不是尋常士大夫的花前月下,淺醉低吟,而是指更深刻、更豐富、更高雅,甚至更崇高的精神生活。這種生活的暫時中斷,怎能不令人感到難以忍受的精神失落?所以難怪獨坐相思,淚融殘粉,就連頭上所戴的些許首飾,也覺得無比沉重而不勝負荷了。

      下片選取了閨中生活的三個典型細節(jié),分層次、多側(cè)面地刻畫了李清照的孤寂情懷。乍試夾衫,山枕獨倚,夜弄燈花,把“酒意詩情誰與共”的內(nèi)心獨自;化成了生動的視覺形象。特別是最后兩句,借用古人燈花報喜之說,其深夜剪弄,就不只為了消解濃愁,而更透出了對丈夫早歸的熱切期待。

    女詩人李清照的初中詩詞4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注釋】:

      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后,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nèi)之物,對清秋季節(jié)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nèi)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diào)。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qū)懺~人從晝到夜一天內(nèi)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gòu)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誰”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于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凄涼無奈之恨。

      下片自此轉(zhuǎn)為直接抒情,用內(nèi)心獨自的方式展開。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云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錦書未來,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此情封鎖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比渥顬槭廊怂Q道。這里,“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jié)構(gòu)既十分工整,表現(xiàn)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shù)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只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別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后襯映,而相得益彰。

    女詩人李清照的初中詩詞5

      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

      [宋]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賞析】

      詞作當寫于宣和三年(1121)秋天,時趙明誠為萊州守,李清照從青州赴萊州途中宿昌樂縣驛館時寄給其家鄉(xiāng)姊妹的。它通過詞人自青州赴萊州途中的感受,表達她希望姐妹寄書東萊、互相聯(lián)系的深厚感情。

      “淚濕羅衣脂粉滿”,詞作開首詞人即直陳送別的難分難舍場面。詞人抓住姊妹送別的兩個典型細節(jié)來作文章:“淚”和“脂粉”,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自己無限的傷感。次寫“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熱淚縱橫,猶無法表達姊妹離別時的千般別恨,萬種離情,似唯有發(fā)之于聲,方能道盡惜別之痛,難分難舍之情!八寞B陽關”,蘇軾《論三疊歌法》中的說法可參為注解:“舊傳《陽關》三疊,然今世歌者,每句再疊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疊。皆非是。若每句三唱,以應三疊之說,則叢然無復節(jié)奏。余在密州,文勛長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陽關》。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及在黃州,偶得樂天《對酒》云:‘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注云:‘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以此驗之,若一句再疊,則此句為第五聲;今為第四聲,則第一句不疊審矣!庇纱擞^之,“四疊陽關”的說法無誤!扒П椤眲t以夸張手法,極力渲染離別場面之難堪。值得注意的是,詞人寫姊妹的.別離場面,竟用如此豪宕的筆觸,一來表現(xiàn)了詞人的筆力縱橫,頗具恣放特色,在其《鳳凰臺上憶吹簫》一詞中有“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似同出一機杼;二亦展現(xiàn)了詞人感情的深摯!叭说郎介L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詞人的筆觸在結(jié)拍處一折,紛亂的思緒又轉(zhuǎn)回現(xiàn)實。臨別之際,姊妹們說此行路途遙遙,山長水遠,而今自己已行至“山斷”之處,不僅離姊妹們更加遙遠了,而且又逢上了蕭蕭夜雨,淅淅瀝瀝煩人心境,自己又獨處孤館,更是愁上加愁。詞作上片從先回想,后抒寫現(xiàn)實,從遠及近,詞脈清晰。

      下片,詞人的思緒又回到離別時的場景,但筆觸則集中抒寫自己當時的心境!跋e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直陳自己在臨別之際,由于極度傷感,心緒不寧,以致在餞別宴席上喝了多少杯酒,酒杯的深淺也沒有印象。詞人以這一典型細節(jié),真切而又形象地展現(xiàn)了當時難別的心境,同時也是“方寸亂”的最佳注釋。歇拍二句:“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詞人的思緒依然飄蕩在那令人難忘的別離場合,但詞作的筆力卻陡地一振,奏出與前面決然不同的充滿亮色的音符。詞人告慰姊妹們,東萊并不象蓬萊那么遙遠,只要魚雁頻傳,音訊常通,姊妹們還是如同廝守在一起。詞作至此,已不僅僅表現(xiàn)的是離情別緒,更表現(xiàn)了詞人深摯感人的骨肉手足之情!芭钊R”,傳說中的仙山。李商隱《無題》詩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本詞不僅有李清照詞作特有的抒寫心理細膩、敏感的特點,更有筆力健拔、恣放的特色。以此特色來寫離別之情,對一個女詞人來說,尤顯難能可貴。

    【女詩人李清照的初中詩詞】相關文章: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的詩詞03-27

    女詩人李清照生平簡介07-26

    李清照詩詞02-05

    李清照詩詞賞析07-24

    女詩人謝道韞的詩詞大全09-11

    李清照經(jīng)典詩詞名句大全09-05

    李清照詩詞(精選25首)10-13

    李清照古詩詞大全09-06

    李清照的詩詞詩句150句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