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描寫思念的古代詩歌

    時間:2025-06-16 15:05:50 晶敏 古詩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描寫思念的古代詩歌

      導語:春水四澤是你的愛戀,夏云繞峰是你的纏綿,秋月?lián)P輝是你的溫柔,冬梅喜雪是你的情緣。下面是語文迷整理的關于思念的古詩,供您參考和借鑒。

    描寫思念的古代詩歌

      描寫思念的古代詩歌 1

      《月夜》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注釋】:

      漉州:今陜西省富縣。

      【簡析】:

      本詩于天寶十五年(756)八月寫于長安。全詩別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將詩人自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通過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現(xiàn)出來,也寄托了對戰(zhàn)亂平息后幸福團聚的渴望。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進潼關,杜甫帶著妻小逃到鄜州(今陜西富縣),寄居羌村。七月,肅宗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杜甫便于八月間離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圖趕到靈武,為平叛效力。但當時叛軍勢力已膨脹到鄜州以北,他啟程不久,就被叛軍捉住,送到淪陷后的長安;望月思家,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名作。

      題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長安月。如果從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應該寫“今夜長安月,客中只獨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處境,而是妻子對自己的處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動容,神馳千里,直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這已經透過一層。自己只身在外,當然是獨自看月。妻子尚有兒女在旁,為什么也“獨看”呢?“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一聯(lián)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賞自然風光,而是“憶長安”,而小兒女未諳世事,還不懂得“憶長安”啊!用小兒女的“不解憶”反襯妻子的“憶”,突出了那個“獨”字,又進一層。

      在一二兩聯(lián)中,“憐”字,“憶”字,都不宜輕易滑過。而這,又應該和“今夜”、“獨看”聯(lián)系起來加以吟味。明月當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獨看”,則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來的“同看”。未來的“同看”,留待結句點明。往日的“同看”,則暗含于一二兩聯(lián)之中!敖褚灌~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過“同看”鄜州月而共“憶長安”的往事嗎?我們知道,安史之亂以前,作者困處長安達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時間,是與妻子在一起度過的。和妻子一同忍饑受寒,也一同觀賞長安的明月,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當長安淪陷,一家人逃難到了羌村的時候,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憶長安”,已不勝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亂軍之中,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那“憶”就不僅充滿了辛酸,而且交織著憂慮與驚恐。這個“憶”字,是含意深廣,耐人尋思的。往日與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雖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為妻子分憂;如今呢,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遙憐”小兒女們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負擔,哪能為她分憂啊!這個“憐”字,也是飽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第三聯(lián)通過妻子獨自看月的形象描寫,進一步表現(xiàn)“憶長安”。霧濕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憶念愈深,甚至會擔心她的丈夫是否還活著,怎能不熱淚盈眶?而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當想到妻子憂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時候,自己也不免傷心落淚。兩地看月而各有淚痕,這就不能不激起結束這種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現(xiàn)希望的詩句作結:“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雙照”而淚痕始干,則“獨看”而淚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所抒發(fā)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寫的《述懷》詩中說:“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寄書問三川(鄜州的屬縣,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兩詩參照,就不難看出“獨看”的淚痕里浸透著天下亂離的悲哀,“雙照”的清輝中閃耀著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間,時代的脈搏是清晰可辨的。

      題為《月夜》,字字都從月色中照出,而以“獨看”、“雙照”為一詩之眼!蔼毧础笔乾F(xiàn)實,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而自己的“獨看”長安之月而憶鄜州,已包含其中!半p照”兼包回憶與希望:感傷“今夜”的“獨看”,回憶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虛幌”(薄帷)、對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時”的未來。詞旨婉切,章法緊密。如黃生所說:“五律至此,無忝詩圣矣!”

      (霍松林)

      ------------------------------------------

      【鶴注】天寶十五載八月,公自鄜州赴行在,為賊所得,時身在長安,家在鄜州,故作此詩。

      今夜鄜州月①,閨中只獨看②。遙憐小兒女③,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④,清輝玉臂寒⑤,何時倚虛幌⑥,雙照淚痕干⑦?

      (公對月而懷室人也。前說今夜月,為獨看寫意。未說來時月,以雙照慰心!抖乓堋罚汗舅技,偏想家人思已,已進一層。至念及兒女不能思,又進一層。鬟濕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語麗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時,對月舒愁之狀,詞旨婉切,見此老鐘情之至。)

      ①《唐書》:鄜州交洛郡,屬關內道。②《楚辭》:“閨中既以邃遠兮!雹埘U照詩:“兒女皆嬰孩!雹軛钌髦^:雨未嘗有香,而無微之詩云:“雨香云淡覺微和!痹莆磭L有香,而盧象詩云:“云氣香流水。”今按:霧本無香,香從鬟中膏沐生耳。如薛能詩“和花香雪九重城”,則以香雪借形柳花也。梁章隱《詠素馨花》詩:“細花穿弱縷,盤向綠云鬟。”⑤阮籍詩:“明月耀清暉!雹藿驮姡骸盁捤幷仗摶。”幌,帷也。⑦隋宮詩:“淚痕猶尚在。”劉后村《詩話》:故人陳伯霆讀《北征》詩,戲云:子美善謔,如“粉黛忽解包”、“狼籍畫眉闊”,雖妻女亦不恕。余云:公知其一耳。如《月夜》詩云:“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眲t閨中之發(fā)膚,云濃玉潔可見。又云:“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其篤于伉儷如此。

      描寫思念的古代詩歌 2

      《四愁詩》

      年代: 作者: 張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從之湘水深,側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傷。

      我所思兮在漢陽。

      欲往從之隴阪長,側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

      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注釋】: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錯刀:刀環(huán)或刀柄用黃金鍍過的佩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瓊瑤:兩種美玉。

      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

      桂林:郡名,今廣西省地。

      湘水:源出廣西省興安縣陽海山,東北流入湖南省會合瀟水,入洞庭湖。

      琴瑯玕:琴上用瑯玕裝飾,槴\是一種似玉的美石。

      漢陽:郡名,前漢稱天水郡,后漢改為漢陽郡,今甘肅省甘谷縣南。

      隴阪:山坡為“阪”。天水有大阪,名隴阪。

      襜褕:直襟的單衣。

      踟躕:徘徊不前貌。

      雁門: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雰:雪盛貌。

      段:同“緞”,履后跟。

      案:放食器的小幾(形如有腳的`托盤)。

      描寫思念的古代詩歌 3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guī)。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fā)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月夜思鄉(xiāng)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月》

      唐·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guī)。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中秋待月》

      唐·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中秋禁直》

      唐·韓偓

      星斗疏明禁漏殘,紫泥封后獨憑闌。

      露和玉屑金盤冷,月射珠光貝闕寒。

      天襯樓臺籠苑外,風吹歌管下云端。

      長卿只為長門賦,未識君臣際會難。

      《中秋》

      唐·劉得仁

      兩城相對峙,一水向東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黃鶴樓。

      悠悠蘭棹晚,渺渺荻花秋。

      無奈柔腸斷,關山總是愁。

      《中秋夜不見月》

      唐·羅隱

      陰云薄暮上空虛,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yǎng)蟾蜍。

      《玩月》

      唐·歐陽詹

      八月十五夕,舊嘉蟾兔光。

      斯從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輝紛四揚。

      裴回林上頭,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華,輕風佐浮涼。

      清冷到肌骨,潔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攬之非可將。

      含情顧廣庭,愿勿沉西方。

      《中秋夜泊武昌》

      唐·劉淑柔

      兩城相對峙,一水向東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黃鶴樓。

      悠悠蘭棹晚,渺渺荻花秋。

      無奈柔腸斷,關山總是愁。

      《倪莊中秋》

      唐·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葉颙己酉新正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tài)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王安石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爭插新桃換舊符。

      陸游 除夜雪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戴復古 除夜

      掃除茅舍滌塵囂,一炷清香拜九霄。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

      野客預知農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文天祥 除夜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孟浩然 除夜有懷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李商隱 隋宮守歲

      消息東郊木帝回,宮中行樂有新梅。

      沈香甲煎為庭燎,玉液瓊蘇作壽杯。

      遙望露盤疑是月,遠聞鼉鼓欲驚雷。

      昭陽第一傾城客,不踏金蓮不肯來。

      梅堯臣 除夕

      莫嫌寒漏盡,春色應來早。

      風開玉砌梅,熏歇金爐草。

      稚齒喜成人,白頭嗟更老。

      年華日夜催,清鏡寧長好。

      李世民 守歲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人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寄慈恩寺郁上人》

      唐·賈島

      中秋期夕望,虛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鳩宿竹,鴻過月圓鐘。

      此夜情應切,衡陽舊住峰。

      《南樓望月》

      唐·皎然

      夜月家家望,亭亭愛此樓。纖云溪上斷,疏柳影中秋。

      漸映千峰出,遙分萬派流。關山誰復見,應獨起邊愁。

      《望九華山》

      唐·柴夔

      九華如劍插云霓,青靄連空望欲迷。

      北截吳門疑地盡,南連楚界覺天低。

      龍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漢梯。

      惆悵舊游無復到,會須登此出塵泥。

      《中秋月》

      唐·許晝

      應是蟾宮別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見,白發(fā)爭教何處生。

      閑地占將真可惜,幽窗分得始為明。

      殷勤好長來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中秋月》

      唐·裴說

      一歲幾盈虧,當軒重此期。

      幸無偏照處,剛有不明時。

      色靜云歸早,光寒鶴睡遲。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籬。

      《中秋月》

      唐·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棲濕鶴毛。

      露華臺上別,吟望十年勞。

      描寫思念的古代詩歌 4

      1、《相思》

     。ㄌ疲┩蹙S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浣溪沙·已拆秋千不奈閑》

     。ū彼危╆處椎

      已拆秋千不奈閑,

      卻隨胡蝶到花間。

      旋尋雙葉插云鬢。

      幾摺湘裙煙縷細,

      一鉤羅襪素蟾彎。

      綠窗紅豆憶前歡。

      3、《南鄉(xiāng)子·路入南中》

     。ㄎ宕W陽炯

      路入南中,

      桄榔葉暗蓼花紅。

      兩岸人家微雨后,

      收紅豆,

      樹底纖纖抬素手。

      4、《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ㄎ宕┡O

      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圞意。

      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終日劈桃穰,仁在心兒里。

      兩朵隔墻花,早晚成連理。

      5、《酒泉子·羅帶惹香》

     。ㄌ疲赝ン

      羅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

      淚痕新,金縷舊,斷離腸。

      一雙嬌燕語雕梁,還是去年時節(jié)。

      綠楊濃,芳草歇,柳花狂。

      6、《南歌子詞二首·新添聲楊柳枝詞》

     。ㄌ疲赝ン

      一尺深紅蒙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7、《浣溪沙·蓮漏三聲燭半條》

     。ㄇ澹┘{蘭性德

      蓮漏三聲燭半條,

      杏花微雨濕紅綃。

      那將紅豆記無聊。

      春色已看濃似酒,

      歸期安得信如潮。

      離魂入夜倩誰招。

      8、《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縷鳳》

     。ㄎ宕┖湍

      柳色披衫金縷鳳,

      纖手輕拈紅豆弄。

      翠蛾雙斂正含情,

      桃花洞,瑤臺夢,

      一片春愁誰與共?

      描寫思念的古代詩歌 5

      一、《瑤池》

      唐代: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二、《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唐代: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三、《望夫山》

      唐代:劉禹錫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

      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

      四、《燭影搖紅·送會宗》

      宋代:毛滂

      老景蕭條,送君歸去添凄斷。贈君明月滿前溪,直到西湖畔。

      門掩綠苔應遍。為黃花、頻開醉眼。橘奴無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會宗小齋名夢蝶,前植橘,東偏甚廣。

      五、《烏夜號》

      唐代:李群玉

      層波隔夢渚,一望青楓林。

      有鳥在其間,達曉自悲吟。

      是時月黑天,四野煙雨深。

      如聞生離哭,其聲痛人心。

      悄悄夜正長,空山響哀音。

      遠客不可聽,坐愁華發(fā)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聲猶至今。

      六、《江樓舊感/江樓感舊》

      唐代: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七、《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云》

      宋代:吳文英

      一曲鸞簫別彩云。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

      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八、《江陵愁望寄子安/江陵愁望有寄》

      唐代: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九、《采葛》

      先秦:佚名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十、《春夢》

      唐代:岑參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shù)千里。

      十一、《關山月》

      南北朝:徐陵

      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

      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陣上祁連。

      戰(zhàn)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

      十二、《更漏子·燭消紅》

      宋代:趙長卿

      燭消紅,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鴉喚起,馬_行。月來衣上明。

      酒香唇,妝印臂。憶共人人睡魂蝶亂,夢鸞孤。知他睡也無。

      十三、《喜遷鶯·曉月墜》

      五代:李煜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頻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埽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十四、《子夜吳歌·冬歌》

      唐代:李白

      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十五、《送韋司馬別》

      南北朝:何遜

      送別臨曲渚,征人慕前侶。

      離言雖欲繁,離思終無緒。

      憫憫分手畢,蕭蕭行帆舉。

      舉帆越中流,望別上高樓。

      予起南枝怨,子結北風愁。

      邐邐山蔽日,洶洶浪隱舟。

      隱舟邈已遠,徘徊落日晚。

      歸衢并駕奔,別館空筵卷。

      想子斂眉去,知予銜淚返。

      銜淚心依依,薄暮行人稀。

      曖曖入塘港,蓬門已掩扉。

      簾中看月影,竹里見螢飛。

      螢飛飛不息,獨愁空轉側。

      北窗倒長簟,南鄰夜聞織。

      棄置勿復陳,重陳長嘆息。

      十六、《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宋代:晏幾道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露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酒醒長恨錦屏空。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十七、《慶東原·泊羅陽驛》

      元代:趙善慶

      砧聲住,蛩韻切,靜寥寥門掩清秋夜。

      秋心鳳闕,秋愁雁堞,秋夢蝴蝶。

      十載故鄉(xiāng)心,一夜郵亭月。

      十八、《春閨思》

      唐代:張仲素

      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

      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

      十九、《秋夜曲》

      唐代:王涯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二十、《河傳·棹舉》

      五代:顧敻

      棹舉,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處?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鷓鴣相逐飛。

      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倚蘭橈,獨無聊,魂消,小爐香欲焦。

      二十一、《虞美人·枕上》

      近現(xiàn)代:毛澤東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燼,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二十二、《七哀》

      兩漢:曹植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二十三、《清平樂·雨晴煙晚》

      五代:馮延巳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二十四、《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

      五代:孫光憲

      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

      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二十五、《古意呈補闕喬知之/獨不見》

      唐代: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二十六、《春思》

      唐代: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二十七、《南歌子·感舊》

      宋代:蘇軾

      寸恨誰云短,綿綿豈易裁。半年眉綠未曾開。明月好風閑處、是人猜。

      春雨消殘凍,溫風到冷灰。尊前一曲為誰哉。留取曲終一拍、待君來。

      二十八、《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宋代:雷應春

      梅片作團飛,雨外柳絲金濕?妥佣膛駸o據(jù),倚長風掛席。

      回頭流水小橋東,煙掃畫樓出。樓上有人凝佇,似舊家曾識。

      二十九、《蒼梧謠·天》

      宋代:蔡伸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

      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三十、《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張員外》

      唐代:白居易

      澹煙疏雨間斜陽,江色鮮明海氣涼。

      蜃散云收破樓閣,虹殘水照斷橋梁。

      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圖畫取,題詩寄與水曹郎。

      三十一、《日落望江贈荀丞詩》

      南北朝:鮑照

      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

      日落嶺云歸,延頸望江陰。

      亂流灇大壑,長霧匝高林。

      林際無窮極,云邊不可尋。

      惟見獨飛鳥,千里一揚音。

      推其感物情,則知游子心。

      君居帝京內,高會日揮金。

      豈念慕群客,咨嗟戀景沉。

      三十二、《哭孟浩然》

      唐代:王維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三十三、《河傳·棹舉》

      五代:顧敻

      棹舉,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鷓鴣相逐飛。

      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

      倚蘭橈,獨無聊,魂消,小爐香欲焦。

      三十四、《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

      唐代:韓愈

      青青水中蒲,葉短不出水。

      婦人不下堂,行子在萬里。

      三十五、《寄令狐郎中》

      唐代:李商隱

      嵩云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三十六、《減字木蘭花·花叢冷眼》

      清代:納蘭性德

      花叢冷眼,自惜尋春來較晚。

      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見卿。

      天然絕代,不信相思渾不解。

      若解相思,定與韓憑共一枝。

      三十七、《蝶戀花·密州上元》

      宋代: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鹄錈粝∷断,昏昏雪意云垂野。

      三十八、《關山月》

      兩漢:王褒

      關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影虧同漢陣,輪滿逐胡兵。

      天寒光轉白,風多暈欲生。

      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雞鳴。

      三十九、《折桂令·雨窗寄劉夢鸞赴宴以侑尊云》

      元代:喬吉

      妒韶華風雨瀟瀟,管月犯南箕,水漏天瓢。濕金縷鶯裳,紅膏燕嘴,黃粉蜂腰。

      梨花夢龍綃淚今春瘦了,海棠魂羯鼓聲昨夜驚著。極目江皋,錦澀行云,香暗歸潮。

      四十、《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宋代:司馬光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四十一、《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

      清代:納蘭性德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四十二、《定風波·自春來》

      宋代:柳永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亸,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zhèn)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四十三、《在燕京作》

      宋代:宋恭宗

      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

      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

      四十四、《蝶戀花·密州上元》

      宋代: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四十五、《虞美人·寄公度》

      宋代:舒亶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四十六、《好事近·愁展翠羅衾》

      近現(xiàn)代:王國維

      愁展翠羅衾,半是馀溫半淚。

      不辨墜歡新恨,是人間滋味。

      幾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渾閑事。

      獨向西風林下,望紅塵一騎。

      四十七、《臨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五代:和凝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樓霧縠涳濛。翠鬟初出繡簾中,麝煙鸞佩惹蘋風。

      碾玉釵搖鸂鶒戰(zhàn),雪肌云鬢將融。含情遙指碧波東,越王臺殿蓼花紅。

      四十八、《沁園春·夢孚若》

      宋代:劉克莊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余子誰堪共酒杯。車千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

      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涼感舊,慷慨生哀。

      四十九、《望驛臺》

      唐代: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描寫思念的古代詩歌】相關文章:

    描寫月的古代詩歌02-16

    古代常見描寫兒童的詩歌05-30

    描寫長江的古代詩歌10首07-18

    描寫愛國的古代詩歌(精選22首)05-16

    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詩歌12-21

    描寫春節(jié)的古代詩歌03-20

    描寫思念的現(xiàn)代詩歌07-01

    古代思念詩詞09-02

    古代的思念的古詩(精選23首)04-27

    古代的寫景的詩歌40首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