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1.(1)適逢(恰巧遇到、正好、正趕上) (2)逃亡(逃跑) (3)響應(yīng)(呼應(yīng))
(4)明天(第二天) (5) 首發(fā)(6) 逃跑 (7) 用鞭打 (8) 一起 (9)十分之六七2.(1)全國人民長期受秦王朝的壓迫,痛苦不堪。(或老百姓苦于秦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很久了)
(2)皇上派(他)到外邊帶兵。(3)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好嗎?(4)何況(再說)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 3、C4.B 5.B 6.A 7、扶蘇賢明,項燕愛士卒,詐稱扶蘇,項燕有號召力。8.陳勝是一個能洞察時局,敢于斗爭,具有卓越的組織才干和領(lǐng)導(dǎo)才能的人。9.抓住時機(1分);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將法),激怒眾人
《唐雎不辱使命》1、《戰(zhàn)國策》、西、劉向、國別2.加重語氣的助詞(可譯為恐怕、大概、一定要)交換 只(僅僅) 道歉3、怫然(fú)韓傀(guǐ) 休祲(jìn) 縞素(gǎo) 免冠徒跣(xiǎn) 以頭搶地(qiāng )4、D 5、C 6.“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或“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安陵君不聽寡人言,何也,輕寡人與?” 7.(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國。(2)胸懷憤怒尚未發(fā)作的時候,天上就降下了預(yù)示吉兇的征兆。8.用反問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騙局,維護本國國土的尊嚴。9.你最好是將你們的土地奉送給我,不然的話我將發(fā)怒,那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10.秦王驕橫狂妄,外強中干;唐雎不卑不亢,機智勇敢。11、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精神。12、B.13語言(或“對話”)描寫。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14、①晏子,出使楚國,令楚王自取其辱;②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聯(lián)吳抗曹。
《隆中對》1. A 2.(1)可是(我)智短謀淺,因此失敗,直到今天這個地步。(2)這大概是上天用來資助將軍的。3.孫權(quán)的政權(quán),已歷三世,政權(quán)鞏固;孫權(quán)占據(jù)的江東,地形險要(地理條件優(yōu)越),人才眾多(人心歸附)。4.司馬光 《資治通鑒》(出現(xiàn)錯別字不給分)5.B 6..示例:運用賢能 體恤百姓 加強民族團結(jié) 改善睦鄰關(guān)系 對內(nèi)革新政治等
《《出師表》一1、臣/ 不 勝 受 恩 感 激
2、⑴親自 ⑵ 除去 ⑶落下,降落 卑鄙:低微鄙陋。詣:拜訪。就:接近。3、⑴于是答應(yīng)先帝奔走效勞;⑵征詢治國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4、A。5.C 6.A7. 圍繞“勤儉,清廉”答題即可。評價:陸游: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杜甫: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潮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8、⑴報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9.(1)目標: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答出兩點即可) (2)寧靜淡泊,知恩圖報,謹慎細致;對先主劉備忠心耿耿,竭力輔佐后主劉禪;為建立蜀國大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智慧的化身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