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二冊第七單元27課《兩只小獅子》第二課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2、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的本領。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四、教學難點:
抓住懶獅子說的話,了解其不鍛煉本領的原因。理解獅子媽媽所說的話。
五、教學過程:
1、課前兩分鐘活動。
2、導入
昨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兩只小獅子,一只叫勤勤,另一只叫懶懶。小獅子想檢查一下小朋友們回家是不是認真學習生詞了。
3、檢查復習生詞,做識字小游戲。
4、學習課文
師:獅子是百獸之王,可是成為一只真正的獅子可沒那么簡單,那文中勤勤和懶懶表現(xiàn)有什么不一樣的?你最喜歡哪一只?為什么?(引導學生說話)。
生:都喜歡勤勤。
師:那我們來看勤勤整天練習,滾,撲,廝、咬,你從哪個詞看出勤勤練習得很辛苦?——整天。
出示課件,讓生回答。
早上,天還沒亮,這只小獅子已經(jīng)在( ),練得( )。
中午,太陽火辣辣的,這只小獅子又在( ),練得( )。
晚上,動物們已經(jīng)入睡了,這只小獅子還在( ),練得( )。
師問生:你覺得它在練習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出示課件,刮風,下雪,生病等圖片,讓生體會堅持練習的'困難。
出示另一只獅子懶懶的表現(xiàn)。
出示小樹與懶懶的對話,讓生分角色讀。
自由練讀,指名讀。
讓生想象:聽了獅子媽媽的話后,小獅子會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我是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了獅子媽媽的話,懶懶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常__________。
他們學會了( ),成了兩只( )。
5、學習生字
師指導,生聯(lián)系,師展評,生改進。
6、布置作業(yè):
。1)、完成生字書寫。
。2)、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7、板書設計
兩只小獅子
勤勤
懶懶
真正的獅子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我多想去看看》是20xx部編教材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課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新疆的孩子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北京的孩子想去遙遠的新疆看天上雪蓮,抒發(fā)了少年兒童向往了解外面世界的美好心愿。
全文有兩個自然段,分別借兩個孩子之口講述。第1自然段是身處新疆的我從媽媽口中了解了新疆,渴望去北京看看。第2自然段是身處北京的“我”從爸爸口中了解了新疆,產生了去新疆看看的愿望。
我國幅員遼闊。作者選取了“北京”和“新疆”兩個具有代表的地域,旨在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向往和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認識“想、告”等12個生字和足字旁一個偏旁;會寫“北、京”。
能正確朗讀課文,積累短語,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
通過誦讀和交流,激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積累偏正結構短語,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升旗儀式的壯觀,激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之趣美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去過哪里?試著說一說:
大家去過的地方可真不少。你還想去哪里? 我還想去,那里有。
這是大家的愿望。有兩個小男孩,他們也有自己的心愿,他們想去哪里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多想去看看》,來了解一下他們的.心愿。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認識“想”
二、互助之和美
師范讀,生認真聽,注意生字的讀音,也可小聲跟讀。
自讀課文,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請教學習伙伴,注意讀準字音。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圈出生字,畫出生詞,學習伙伴互相讀一讀、聽一聽,并用你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
三、展示之豐美
。ǘ嗝襟w出示帶拼音的生詞)多種方式朗讀:
。1)指名讀,其余學生做評委,如果正確,全體跟讀兩遍;如果錯誤,及時糾正后再齊讀兩遍。
。2)開火車讀。
。3)男女生賽讀。
。ǔ鍪静粠匆舻纳郑┪覔屛掖稹
游戲:摘星星。(沿著彎彎的小路,把這些詞都讀準了,摘下星星,你就到達北京城了。)
三、點撥之妙美
。ㄒ唬┳x好句子,讀懂句子
生字寶寶回到課文里啦,你還認識它嗎?快來讀讀課文吧!
出示長句子,指導朗讀。
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雄偉的天安門,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引導學生理解“遙遠”就是“很遠很遠”的意思
借助視頻,理解“壯觀”。
。ǘ┝私馐锥急本
到北京去,除了非看不可的壯觀的升旗儀式,其實北京還有很多美景。今天,老師想給你們當一回導游,小朋友們,一起來吧!
2.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想說什么呢?(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來談自己的感受。)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讓我們滿懷對北京的無限熱愛,齊聲呼喊——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四、指導寫字
教師導學:書寫“北京”是我們的另一個學習任務。
教師強調怎樣記住“北”“京”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課堂小結
根據(jù)板書,試著背誦第一自然段。
帶著滿滿的收獲,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北京之旅。下節(jié)課,老師將繼續(xù)帶領大家坐上旅游大巴,沿著寬寬的公路,去游新疆。同學們再見!
六、作業(yè)超市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搜集天山的風景圖片及有關的資料,下節(jié)課介紹新疆美麗的風光。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認"掰、扔、摘、捧、抱、追"等生字,會寫正確書寫"掰"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結合插圖講述故事。
3.通過理解"小猴子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去"懂得做事情要有計劃、有恒心、能堅持這一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追"等動詞。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師:動物王國里有很多小動物,今天我們就請來一位動物朋友,它聰明、伶俐、會爬樹、愛吃香蕉,你們猜猜,它是誰?
生:小猴子。
師:沒錯。就是聰明調皮的小猴子。你聽過哪些和小猴子有關的故事?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猴子撈月》、《十二生肖》、《孫悟空大鬧天宮》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和小猴子有關的故事。
二、導入新課:
師:小猴子在參加完動物王國的大會以后呀,覺得動物王國有點無聊,所以呢,他就想下山玩玩。下山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8課《小猴子下山》。
(一起板書課題。)
師:猴子的猴是反犬旁。很多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反犬旁,比如狗、狼、貓……
(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用手指著課文中的字,聽故事,思考: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里?
1、小老師帶拼音領讀生字:
猴結掰扛滿扔摘捧瓜抱蹦追
2.解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邊聽邊指,聽得非常認真,小猴子下山后都去了哪里呢?請你在樹上標畫出來。
誰來交流一下?
生:玉米地--桃樹下--瓜地里--樹林里
三、精講課文
1.講讀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師:在玉米地里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師: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是什么樣的玉米?
生:又大又多的玉米。貼玉米的版貼
師:【出示玉米圖】你看,老師這里有三幅圖片,你覺得哪一幅的玉米符合又大又多呢?
生:第三幅。
師:同時符合大、多兩個特點,就叫又大又多。你還能從書中找到又……又……的詞語嗎?
生:桃子又大又紅、西瓜又大又圓
師: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生:又大又甜。什么又大又甜?3-5人說。
……
師:小猴子來到玉米地,看到了這么多的玉米,什么心情?
生:非常高興。
師:那你來高興的讀一讀吧!
師:我采訪一下你,小猴子,你喜歡吃玉米嗎?特別喜歡。那你打算怎么做?
生:我要美美的吃一頓!
師:看到這么大的玉米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生:掰、扛。
師:大家來表演一下怎么掰?兩手分開就是掰。你瞧,我們的祖先就是根據(jù)人的動作來創(chuàng)造了掰這個字,讓人一看這個字,就能明白這個字的意思啦。
仔細觀察這個字,是什么結構?
生:左中右結構。手+分+手組成了掰。
師:誰是火眼金睛,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秘密?
生:兩個手不一樣。左邊的手最后一筆變成了撇,右邊的手最后一筆還是豎勾。
師:你是個會發(fā)現(xiàn)的孩子。再仔細觀察這三個部件,要寫好,還需要注意什么?
生:部件要緊湊。右手最長,然后是左手,分最短。
師:請看老師示范書寫:
學生當堂書寫。
點評:一人。
師:小猴子掰下玉米,扛著往前走。(出示PPT:扛著往前走)
扛。(出示字卡)這個字就是扛。你看小猴子是怎么扛著玉米的?(找學生表演)
沒錯,用肩膀來承擔物品,把東西放在肩膀上,就是扛。這么大的玉米,當然要扛著走啦!
來,高興的小猴子,你來讀一讀吧!
生:讀。
2.講讀第二自然段:
師:小猴子扛著玉米高興地下山去了。它又到了哪里?請同學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桃樹下)師:他看到了什么?
生: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
師:滿樹的桃子,說明什么呢?樹上桃子結得很多,而且又大又紅!
師:這里有一個生字:滿這個字,你看,它是三點水旁,原來指的是水裝滿了容器。這里就是指樹上結了很多很多桃子。
你還會說一說嗎?
滿樹的()
滿()的()
生:滿樹的蘋果、滿樹的杏子、滿樹的葉子、滿樹的櫻花……
生:滿桌的`好飯、滿天的星星……
師:看到這滿樹的桃子,小猴子高興壞了。它是怎么做的呢?
生:他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師:指名讀第二自然段第二句話。你能快速找到小猴子的動作嗎?
生:扔摘
師:請大家看一看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是提手旁。都表示一個動作。(表演動作)
3.自讀3、4自然段。
師:接下來,小猴子又去了西瓜地和樹林,它分別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事?請你自己大聲朗讀第三、第四自然段。用橫線畫出看到了什么。用三角符號標出小猴子的動作。
。▽W生朗讀)
師:首先,小猴子來到瓜田和樹林,分別看到了什么?
生:小猴子看到了滿地的西瓜。
生:小猴子看到了一只兔子。
師:小猴子看到大西瓜和小兔子以后,都做了什么動作?把你標畫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捧、扔、摘。抱、扔、追。
師:孩子們,看到這幾個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都會表示動作的詞。
生:前面四個字都是提手旁。最后一個字是走之旁。
師:為什么追是走之旁,其他字是提手旁呢?
生:因為捧、扔、摘、抱都是用手做的動作。而追是用腳做的動作,所以偏旁不一樣。
師:是呀,走之旁字大都和走有關。我們了解了造字的規(guī)律,就更容易記住這些字了。
師:大家看這兩個句子。誰能來讀一讀?
生讀: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
(出示字卡)
捧、抱。
師:老師能不能把句子換一下?
小猴子抱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小猴子捧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
生:捧在手里的東西都是小的。抱著的東西都是大的。
師:那你還可以說,捧著什么?
生:捧著糖果、捧著幾個棗。
師:你還能說抱著什么?
生:抱著大南瓜。抱著大石頭……
4.練習鞏固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表示動作的詞語,你全部都掌握了嗎?老師要考考你。
你能正確連線嗎?(指名上臺圖文相連)
師:讓我們把動作送回文本中,再一起來讀一讀吧!
齊讀三四自然段。
5.總結提升
師:捧著桃子的小猴,看到西瓜,就把桃子扔了(摘版帖),看到兔子又把大西瓜扔了。(摘版帖)最后,小猴子最后追到小兔子了嗎?
生:沒有。
出示最后一段。
小兔子跑進樹林里,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齊讀
師:小猴子為什么最后空著手回家去了呢?
生:因為他摘一個扔一個?匆娦碌木筒幌矚g舊的了。喜新厭舊、半途而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師:最后空手而歸小猴子會是什么心情呢?
生:懊悔、不高興。
師:帶著懊悔、沮喪的心情讀一讀吧!
師:如果你是小猴子,你給他出出主意,怎么能最后不空手而歸呢?
生:背著一個筐。
生:摘一樣,拿回去一樣,再回來摘。
生:只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拿,不拿那么多。
師:是呀!認準目標,做任何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堅持下去才能滿載而歸。半途而廢只能空手而歸。
四、拓展
過了一個星期,小猴子又下山了。這次,它又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你來編一個故事《小猴子下山》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3、知道垃圾要分類,對人有用的垃圾可再利用,懂得保護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引入話題
1、出示圖片(有關垃圾從哪里來的圖片):
如:媽媽揀菜、削蘋果、刨鉛筆。
引導學生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2、猜猜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是什么呢?
3、板書課題:
我們身邊的垃圾
二、創(chuàng)設情景,發(fā)現(xiàn)垃圾
師:小朋友們,鴨先生屋前的小路被小動物們打掃得干干凈凈的,在這樣的小路上散步、玩耍,那肯定是件很開心的事情。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校園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想不想看一看?那么老師也帶你們到操場周圍去散散步吧!大家說好不好?
1、組織學生觀察校園的環(huán)境衛(wèi)生:
⑴同學們:我們的校園美嗎?為什么?
、苿訂T學生找一找校園角落的垃圾,想一想:
這些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學生邊走邊和同桌討論。)
2、學生返回教師討論:
⑴剛才,小朋友們在校園里看到了哪些垃圾?
⑵說說校園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菐煟杭热恍@里不可避免出現(xiàn)垃圾,我們又不可能在垃圾里生活、學習,所以垃圾一定要處理,那么有什么好辦法處理校園里的垃圾呢?
三、開展活動,出理校園垃圾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點子公司”的.游戲好嗎?
2、有誰知道“點子公司”是干什么的呢?
3、我們要成立“點子公司”要出什么點子呢?
(為處理校園垃圾出點子。)
4、學生自由組合,成立若干公司,并給公司取個名字。
5、“點子公司”開始辦公,比一比哪個“點子公司”討論得最熱烈?
四、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請“點子公司”選一名代表介紹本公司的點子計劃,組員可以補充:
生1:我要造一種機器,這種機器能把垃圾壓縮的很小,這樣垃圾就不會占很大的空間了。
生2:我要設計一種專門吃垃圾的機器人,它把垃圾吃下去后,能在肚子里加工,自動為垃圾分類,把對人有害的垃圾留在肚子里消除掉,把人有用的垃圾吐出來。這樣就減少了工人叔叔的工作。
生3:我要將塑料袋、廢紙等一些廢棄垃圾制作成玩具,如會飛的娃娃、面具、頭飾等。
生4:我要將一些飲料罐制作成花盆、花籃及一些生活用品。
2、評議:
說說點子好在哪里?哪里不夠好?適當補充。
3、評一評:
哪個公司的點子最好,好在哪里?
評出最好的三個公司,頒發(fā)“金點子小獎章”。
4、小結:
是呀,對生活中的垃圾,我們要進行分類。對我們有用的垃圾,我們要合理利用。而對我們有害的垃圾要消除。小朋友,讓我們大家都來熱愛我們的校園,當好“校園環(huán)保小衛(wèi)士”,讓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潔凈。
五、活動延伸
1、畫一畫:
如何更好地為垃圾分類,如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潔凈?
2、做一做:
合理利用垃圾,讓廢棄物再生。
3、成果展示會。
【教學反思】
本課中涉及的垃圾,雖然就在我們的身邊、觸手可及,但我們卻往往忽視了它的存在。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孩子們知道了生活中有許多的垃圾,而且垃圾要進行分類,對人有害的垃圾要消除,對人有用的垃圾要經(jīng)過加工創(chuàng)造,合理利用的話,可以成為一種新的資源,讓它再生成為新的產品。教學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幾方面:
1、注重觀察體驗:
本課有關環(huán)保的問題,離孩子生活較遠,表達起來難度教大,學生容易出現(xiàn)詞不達意或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因而,教學時,我?guī)ьI學生走出課堂,到校園里進行實地觀察。在觀察中,孩子們從多方面得到了直觀、深刻的感受,知道了校園中存在哪些垃圾以及這些垃圾的來源。這樣,這些平日生活中隨處可見并為大家熟視無睹的生活現(xiàn)象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有了實踐的感知積累,于是,到了課堂上,孩子們的話匣子一下子都打開了,大家暢所欲言,紛紛講述各自的想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注重觀察體驗:
既然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現(xiàn)垃圾,而我們又不可能在垃圾中學習生活,因而,垃圾是一定要處理的,那么,如何處理生活中的垃圾呢?教學時,我以玩“點子公司”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頓時,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點燃了學生想象的火炬。孩子們思維靈敏,想法獨特新奇,有創(chuàng)造性。他們的一個個奇思妙想,在我的內心激起了強烈的震撼。這使我們不由得想到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會把地球撬起來!蔽矣X得,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多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想象的條件,大膽放手,鼓勵孩子們“異想天開”,孩子們得到的就可能是撬起地球的“支點”或“杠桿”。
3、注重實際操作,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教學本課后,我增設了一個拓展活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把如何更好地為垃圾分類,如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潔凈畫成畫,或者利用生活中的廢棄物進行小制作,并給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雖然,孩子們的作品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這無形中卻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何樂而不為呢?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寫寧寧和一個不認識的小男孩在路燈下做手影戲的事。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二、三自然段是寫寧寧和一個不認識的小男孩展開生動的手影較量。第四自然段寫寧寧想了一下,主動讓步,那個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較量了,他們就一起高興地玩起來。課文貼近兒童生活,富有情趣,很有教育意義。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字,認識一個新筆畫,斜鉤。
2.自主積累詞語。
3.通過讀課文,體會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時的愉快心情。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投影儀。
3.彩色圖。(寧寧、路燈、小男孩、小雞、貓、狗、虎、兩只鴿子)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老師扮演魔法師出場)今天,魔法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變魔術,小朋友們可要睜大眼睛仔細瞧喲!(利用投影儀,在屏幕上做出各種手影戲:小鳥、貓、狗、大老虎、鴿子……)
2.揭題:老師剛才給小朋友們玩的游戲叫手影戲。(板書課題,認識“影、戲”兩個字)有個小朋友,名字叫寧寧,他和一個不認識的小男孩在路燈下玩手影戲,我們一起去瞧瞧吧!
(二)讀一讀,把課文讀通。
1.請小朋友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讀準生字字音,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不添字、不漏字。
2.檢查識字情況。(出示生字、生詞卡片)
手影戲 寧寧 路燈 玩 他 我 對面
出 現(xiàn) 原來 認識 男孩兒 也 沖鴿子
鼓勵學生自學:這些生字,哪些不用老師教,你們已經(jīng)認識了?
3.檢查朗讀情況。
師:現(xiàn)在哪個同學有把握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根據(jù)“正確、流利”的'要求適時評價,注意鼓勵)。
(三)悟一悟,把課文讀懂。
1.請小朋友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后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在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jù)板書有條理地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引導學生討論:寧寧和那個男孩為什么后來都變出了鴿子?(可啟發(fā)學生:寧寧想了一下,想了些什么?為什么會想到變出鴿子呢?鴿子代表什么?小男孩又是怎樣想的?)
4.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讓學生再讀書,進行教育。
寧寧開始和一個不認識的男孩兒展開生動的手影較量,后來,寧寧想了一下,主動讓步,那個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較量了,他們就一起高興地玩起來。小朋友們也要學會寬容。
(四)賽一賽,把課文讀好。
1.小朋友們,你們真了不起,靠自己讀懂了這個故事。那么現(xiàn)在,你們打算怎么來讀好這篇課文呢?2.賽讀:先讓學生練讀,再賽讀。
學生練習時,要想想寧寧和小男孩當時的心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一練,也可以同桌互相讀一讀。在賽讀過程中,注意運用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如:“ 誰愿意向他挑戰(zhàn)?”“老師也想試一試!蓖瑫r,引導學生讀好一些關鍵詞句,如:“突然,小雞對面跳出一只貓,向小雞撲來!保皩帉幨忠蛔,墻上跑出一條狗,向貓沖過去”!皟芍圾澴釉谝粔K兒玩起來”。
(五)讀讀我的詞語庫,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詞語。
第二課時
(一)檢查朗讀。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2.分組比賽有感情地朗讀。
3.齊讀全文。
(二)演一演,把課文演活。
1.小朋友們讀得太棒了!這么好聽的故事,你們想不想把它演一演呀?
2.組織學生玩手影戲。
(1)先讓學生當“導演”。
問:我們可以怎樣來表演呢?你有什么建議?哪位小朋友做做“導演”?
如:寧寧開始玩時的表情;小男孩來了以后,寧寧的神態(tài),小男孩的神態(tài);后來寧寧的表情又是怎樣?小男孩呢?
“小雞、貓、狗、大老虎、鴿子”該用的手勢。
(2)自由練習。
(3)指名分角色戴上頭飾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三)寫字。
1.認讀:我、找、也、多、書、包、雨。(指名讀、齊讀)
2.認識新筆畫。
xié gōu
(1)出示投影
(2)范讀,指名認讀,集體認讀。
(3)寫法,向下一路斜筆,再向上鉤出。
(4)讓學生說說與臥鉤的區(qū)別。
3.找出有“”的字:我、找。
4.分析字形,指導書寫。(強調筆順及讀寫姿勢,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1)如:我出示音節(jié)wǒ,示范邊寫邊說筆畫名稱,學生書空、組詞、說話。
(2)想想自己能記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記的,上臺匯報。
(3)學生在田字格本上練習書寫。
(四)作業(yè)安排。
1.在田字格中,書寫7個生字,并組詞語。
2.朗讀課文。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設計說明:
《小青蛙》是一首兒歌韻文。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極富童趣,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本課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重點,以情感為基礎,以識字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fā)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同時采用歸類識字、謎語識字、看圖識字、組詞識字、生活中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識字,能主動識字,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并有意識地將識字教學引向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隨時在生活中識字。
教學目標:
1、通過兒歌誦讀,認識"清、晴"等12個生字和病字旁一個偏旁;會寫"青、情、請"三個字和橫折提一個筆畫。
2、了解"青"字族漢字的特點,體會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
3、正確朗讀兒歌,喜歡小青蛙,有自覺保護青蛙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了解"青"字族漢字的特點,體會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課文相關圖片、頭飾。
(2)輔助課件。
學生準備:制作本課字卡。彩紙。黑色記號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我們先來猜個謎語。
課件出示:"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誰給大家讀一讀?
2、這是什么?(青蛙)你是怎么知道的?師:你們真會猜謎語,知道抓住重點。
3、青蛙是個小英雄,你們愿意和小英雄做朋友嗎?好,我們就一起學習《小青蛙》。貼出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有趣的謎語把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了學生與小青蛙的距
離,既讓學生感到新奇,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為整堂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學科融合,知識拓展。
1、你對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2、學生匯報。
預設:學生從英語、美術、音樂、體育、科學、閱讀繪本等學科介紹對青蛙的了解。
2、師:你們的知識真豐富,能把各科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真棒!
三、學寫"青"字。
1、誰知道小青蛙的"青"是什么意思?(綠)
師:對,青,就是綠色,這也是它的保護色。
3、你們想把這個"青"字寫漂亮嗎?好,我們把它寫進田字格中。
。1)"青"是個上下結構的字。上窄下寬。部首是"青"部。
。2)看一下它的筆順。(課件演示)
。3)看老師書寫:上面橫、橫、豎、橫。豎寫在豎中線上,第三橫最長。下面是"月"字的變形,誰發(fā)現(xiàn)"月"有什么不同?(撇變成了豎)
。4)寫在書上,描一個,寫一個。(播放音樂和寫字姿勢圖片)
。5)評價展示。(實物投影展示)
(6)哪些詞語有這個"青"字?四個字的誰會?真棒,你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吧。ɑ脽羝鍪驹~語)
設計意圖:一年級是書寫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期,教師要抓住每一次時機
指導學生寫字。在進行寫字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讀字,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筆畫的書寫,提升學生的漢字審美能力,再通過書空、描紅等美觀地書寫生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學習"青"字族的字。
1、師:"青"字家族今天也來做客了,他們就藏在課文中。讀讀課文,圈出文中和"青"長得很像的生字。
2、學生讀文,圈畫。
3、學生匯報。課件出示這幾個字。
4、這幾個字有什么相同點?(讀音相似,都有"青"字)"青"就是它的聲旁。
5、他們有什么不同呀?(部首不同)對,部首是它們的形旁。這樣的字我們就叫它形聲字。
6、哪兩個字長得最像?(晴和睛)你是怎么記住他們的?(課件出示,比較日字旁和目字旁。)
7、我們讓這五個形聲字做個自我介紹吧!我先來!
。1)師舉"清"字:我是清,清水的清,所以我是三點水。
。2)你們也來試試吧。▽W生分小組,舉卡片做介紹)
。3)誰來介紹給大家聽?(學生戴頭飾,在前邊介紹)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此環(huán)節(jié)老師對生字的教學非常
扎實。在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時間,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并使學生能夠采用多種方法主動識字。用"游戲"加以檢測,更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識字的動力和興趣。
五、課中操。
師:你們的介紹真精彩,下邊我們就來放松放松。播放《小青蛙找家》,學生邊跳邊唱,盡情放松。六、鞏固"青"字家族。
1、你們真是一群可愛的'小青蛙!小青蛙們,你們喜歡魔術嗎?變魔術就要快,下面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1)教師示范:青蛙的"青",變!(清水的"清")
。2)同桌互變。
。3)全班展示。
2、學習語文一定要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當中,我們要學語文用語文。(出示幻燈片)讓我們走進超市,挑選你需要的物品。再看看超市的警示語,你認識嗎?
3、除了這幾個"青"字族的字,在生活中,你還見過"青"字族的字嗎?(蜻、靜、精)
師:你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們真是識字小能手!
七、學習"情"和"請"的寫法。
1、只認識不行,光說不練嘴把式,我們現(xiàn)在就動手寫一寫。
2、觀察結構和筆畫。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5、評價展示。
八、學習課文,隨文識字。
1、我們把這些字請進兒歌中,我們來讀讀吧。ǔ鍪緝焊瑁┱l來讀一讀?還有誰想讀?
2、這幾個詞語誰能讀準?(出示詞語)
"保護"是什么意思?你能從課文中找出它的近義詞嗎?(愛護)
病字框,你在哪見過這個字?(幻燈片出示)
4、開火車讀詞語。
5、拍手讀兒歌。
。1)兒歌有幾句話?用序號在文中標出。師:讀書是要動筆,不動筆墨不讀書。
。2)匯報。(3句話)
(3)指三人讀。
(4)你讀懂了什么?預設:青蛙保護禾苗吃害蟲。(出示幻燈片,拓展);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小青蛙》(板書)
(5)出示幻燈片,進行句子訓練。
a、青蛙是,我們要愛護它。
b、我們也要做,保護,保護。
。6)練習朗讀。這是你們的誓言,這是你們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誰來讀一讀?
九、總結延伸
同學們,學了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交流怎樣保護小青蛙)
總結:對呀,青蛙是捉害蟲的小能手,更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好嗎?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你們喜歡的人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吧!
設計意圖: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在學生識字學文之后問"你們喜歡
小青蛙嗎?為什么?你們以后會怎么做呢?"這幾個問題,讓學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而"把這首兒歌背給你們喜歡的人聽"既鞏固了兒歌的學習,又將保護青蛙的思想傳遞給更多的人,可謂"一舉多得"。
十、角色扮演,感情升華。你們想不想當小青蛙?
(1)畫青蛙
。2)戴頭飾表演唱《小青蛙找家》。
設計意圖:與音樂美術課所學內容巧妙融合,讓他們在學習了一段時
間后,放松一下,為后一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布置作業(yè):
自選:
a、把兒歌讀給爸爸媽媽聽。
b、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教學反思
導入新課時采用猜謎語的形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了解了"青"的意思,為使用"形聲字識字法"進行識字做好鋪墊。
能夠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在讀文識字中抓住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字形與字義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本文節(jié)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同學比讀等多種形式,達到了讓學生感悟語文內容,感知形聲字特點的效果。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習漢字數(shù)字一至十,了解古人計數(shù)方法,感知數(shù)字的實指與虛指的不同。認識“去”并了解字理,認識“里”并初知距離意義。
2.學寫“一、二、三”,以評價觀察的方法鞏固長橫,以擺筆畫等方法發(fā)現(xiàn)“二、三”短橫的寫法及橫畫的組合。
3.學習古詩,通過游戲、想象、配樂選擇等方式理解詩意,練習朗讀。
預設過程
一、以古代計數(shù)引入,了解學生掌握數(shù)字漢字的真實學情
1.看圖舉手指回答。
2.故事講述古代計數(shù)法。
3.出示十個數(shù)字漢字。
4.利用插圖,對漢字與手指對應的游戲,了解真實學情。
二、學習詩歌,鞏固生字,了解詩意
1.自由讀。
2.同桌互讀。學著做到三個會:
會表揚:如果你覺得他每個字都讀正確了,就用喜歡的方式表揚表揚他
會幫助:如果他有字讀錯了,就幫助幫助他
會道謝:被表揚了,被幫助了都要記得說“謝謝”哦!
3.齊讀展示,指名展示,同桌展示。
4.除了數(shù)字,古詩中還藏著兩個我們還要認的生字
課件出示:去,指名讀。去是個很意思的字,古時候曾是這樣的寫的,下面部分表示山洞或者一扇門,上面部分就像一個人,去就是人離開山洞、走出門的意思呢!看看圖,古詩中的小朋友走出門啊,好像是去郊游玩耍呢!他們一走啊,就走了二三——里。
課件出示:里,一里大約是繞咱們勝利實驗小學的操場兩圈半左右的'樣子,二三里也就六七圈的樣子。
5.學到這里,課文的十二個生字都集中在黑板上了。咱們用它們來玩?zhèn)游戲,大家都玩過的拼圖游戲。這是一幅古詩拼圖,缺少的幾塊就在這黑板上得請大家找回來。
6.風景圖選擇理解:煙村四五家
7.圖示輔助理解:xxx十枝花。體會數(shù)字的虛指意思。
8.原來,兩個小朋友一起去郊游,一路上看到了的那么美麗的景色呢!詩的意思理解了,咱們一定能讀得更好了。老師這里有三段不一樣的音樂,你能幫我選一選,如果要給這首詩配上音樂讀一讀,你覺得哪一段比較適合。放松姿勢,一起欣賞
9.交流,配樂朗讀。
三、指導書寫
1.評價觀察,指導書寫“一”。
2.擺筆畫,指導書寫“二、三”。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一、教材分析
本課由四部分內容組成。第一部分是ao、ou、iu三個復韻母,每個韻母配有一幅圖。第一幅圖是棉襖,借“襖”的音學習ao的讀音。第二幅圖是藕,借“藕”的音學習ou的讀音。但“襖和藕”都是第三聲,要變?yōu)榈谝宦暡攀恰癮o和ou”的讀音。
第二部分是ao、ou、iu的四聲。
第三部分是聲母與ao、ou、iu的拼音練習。
第四部分是帶調拼音與三拼音練習。
二、教學要求
1.學會ao、ou、iu三個復韻母。能認清形,讀準音,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2.學會ao、ou、iu的四個聲調,能正確讀出帶調韻母。
3.練習與聲母拼音。
三、教具
聲母尺、四聲盤、四線格絨板、活動字母/a、o、i、u和調號。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學會ao、ou、iu三個復韻母的音、形、四聲和標調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本課有關的舊知識。
1.用聲母尺復習與ao、ou、iu拼音的聲母。
2.用四聲盤復習單韻母及四聲,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口形變化。
(二)新課。
1.明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復韻母。第11課。(板書:11)
2.看圖提出ao、ou、iu三個復韻母。
【第一幅圖】
提問:第一幅畫的什么?“襖”的音讀成第三聲是什么音?(老師用手勢引導)
出示拼音卡片:ao,齊讀ao。
提問:為什么說ao也是復韻母?
觀察老師讀ao時的口形變化。(先讀a的音,逐漸過渡到o的口形)
提問:老師讀ao時,口形有什么變化?
講解:復韻母是兩個單韻母組成的.,讀音時,口形變化要快。
看卡片練習讀音。(開小火車,分組讀,老師檢查口形)
【第二幅圖】
提問:誰知道第二幅圖畫的是什么?“藕”的音讀成第一聲是什么音?
出示拼音卡片:ou
讀后提問:復韻母ou是怎樣組成的?怎樣讀?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小結:兩個單韻母快讀就是復韻母的音。
開小火車正音。
【第三幅圖】
提問:第三幅圖畫的是什么?郵票的“郵”讀成第一聲是什么音?
出示拼音卡片:iu(老師檢查讀音)
3.復習 ao、 ou、 iu三個復韻母。
(1)用卡片按順序和打亂順序認讀。(齊讀、分組讀、指名讀)
(2)找卡片。(讀后把卡片放在黑板槽里)
提問:誰能找出ao?誰能找出ou?剩下的字母念什么?(學生從黑板槽里拿出老師念的卡片,全體同學讀后,交給老師)
課中休息:唱《上學歌》和做傳口令游戲。
4.練習 ao、ou、iu的四聲。
提問:復韻母和單韻母有什么共同特點?誰能讀出ao、ou、iu的四聲?
用四聲盤順讀四聲和打亂順序讀。
5.學習標調位置。
提問:(1)誰還記得標調的口訣是什么?(有a標a上,無 a找o、e、i、u并列標在后)(2)ao的四聲調號標在哪兒?ou呢?(指名學生把調號寫在小黑板的ao、ao、ao、ao、ou、ou、 ou、 ou上)(3)iu的調號怎樣標?為什么?
6.區(qū)別iu與ui的讀法和寫法。
板書:ui、iu
提問:第一個復韻母讀什么?怎么知道它念ui?第二個復韻母呢?為什么?iu和ui有什么不同點?有什么相同點?調號為什么都標在后面的韻母?
用卡片快讀辨別ui與iu。
7.認讀帶調韻母。
(1)用四聲盤打亂順序讀ao、ou、iu的帶調韻母。說說平時說話用得著這些音節(jié)嗎?
(2)指名說出:2o、4o、#u、%u等音節(jié)所組之詞。(如:2o熬粥、熬夜、4o驕傲、奧運會,#u歐洲、海鷗、%u嘔吐、偶然)
(3)小結:ao、ou可以自成音節(jié)。iu不能自成音節(jié),必須與聲母相拼。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練習拼音,會用所拼音節(jié)組詞,能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卡片認讀ao、ou、iu三個復韻母。
2.指名說出ao、ou、iu為什么是復韻母。
3.讓學生在絨板上用活動字母指出ao、ou、iu,并按老師說的音節(jié)擺上調號。
(二)新課。
1.練習拼音。
(1)分別用卡片d、t與ao,g、h與ou,j、q與iu相拼。
(2)板書射線拼音表:
、僦v解:前面的聲母是發(fā)音的準備,也就是擺好發(fā)聲母音的口形。拼音時聲母要讀得又輕又短,很快地連讀復韻母,這樣就把聲母和復韻母拼合起來了。
、诶蠋熓痉镀醋x第一組射線拼音表。
、厶釂枺赫l會拼讀第二組射線拼音表?
④齊拼第三組。
課間休息:說兒歌——請你像我這樣做。
(3)聲母與帶調韻母相拼并用所拼音節(jié)組詞。
、侔鍟3o,指名讀后,再板書:y并連線寫成y—3o→y3o。提問:誰會拼這個音節(jié)?這是什么y3o?(組詞如:咬東西、舀水等)
、诎3o的3換成%u成為y—%u→y%u。提問:誰會拼音并組成詞?
2.復習三拼音。
(1)板書:ji1,指名讀后連線成為j—i—1→ji1。拼讀后組成詞語,如:回家、加法、嘉獎等。
(2)把上面拼音表中的j改寫成q,拼讀后組詞。如上面的方法把1和#改寫成ao和ou練習拼讀。
(3)提問:剛才我們拼的四個音節(jié)是幾拼法?為什么叫三拼音?三拼音時要注意什么?
3.讀課文:領讀后齊讀。
4.指導書寫:
(1)提問:寫ao ou iu三個復韻母時要注意什么?說一說它們各占什么格位?
(2)指名到四線格絨板上擺出 ao ou iu(指導距離要適當)
(3)抄寫字頭。
(三)總結提問。
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什么?
(四)作業(yè)。
本課所學復韻母各寫一行。
(五)教具的制作。
四聲盤
(六)教學提示
在漢語拼音方案中iou、uei兩個復韻母和聲母拼音時,要省略中間的o、e,變成iu和ui,調號要移到后一個字母上。本教材是采用變通方法直接教省寫式iu、ui,這樣可避開拼寫規(guī)則。教學時,不要告訴學生。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課前透視
“是對非,長對短……”這幾組意思相反的詞語組合在一起,構成了識字7的內容,短短六行話,不僅為學生識字提供了語境,還蘊含著對對子的啟蒙教育,真可謂一舉兩得。同時,傳統(tǒng)蒙書的結構以及語言形式的借鑒使得這首對子歌節(jié)奏感極強,讀起來韻味十足。良好品質的滲透又不愧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通過學習識字3,學生對對子已經(jīng)很熟悉了,他們可以隨口說出幾句好聽的對子,所以對這些好讀好記的對子學生特別感興趣。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優(yōu)勢,挖掘學生的潛能,鍛煉他們遣詞造句的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增強他們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 認識“虛、驕”等9個生字。會寫“短、對”等6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幾組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的意思。
4. 有主動積累對子的愿望。
5. 感受對子這種語言形式的優(yōu)美,增強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
信息資料
1. 圖片、生字卡、小黑板、課件。
2. 學生搜集的對子。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 對對子。
今天,我們一起做個有趣的游戲——對對子,比一比看誰接得快,誰的對子美。(如:師:我說“云對霧”,生接:我說“花對草”。)
。◥弁媸呛⒆拥奶煨,利用對對子、貼詞語等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在玩中認識生字,在樂中感悟了句子,積累了詞語。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提高了學生自主識字的效率。)
2. 談話。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評一評自己吧,要是實話實說噢!(學生暢所欲言,揭示本單元主題——我們都有好品質)導語引入:“你愛勞動,我愛集體,他很誠實。我們都有好品質。我們都是好孩子。”
。ɡ帽締卧膶дZ引入新課——揭示主題——好品質、好孩子,體現(xiàn)了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整合組織教材”的特點。)
對話平臺
自學。
1. 借助拼音自由讀,把字音讀準,把對子讀流暢。
2. 同桌互相讀,評一評讀得怎么樣?
3. 把自己讀得不夠好的字或對子多讀幾遍。
識字。
1. 學生讀對子,教師依次貼出如下幾個對子。
是——非 長——短 虛心——驕傲
熱情——冷淡 誠實——虛偽 贊——嫌
2. 摘掉了所有生字的拼音帽子,你還能讀嗎?讀了上面六組對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互相提醒注意“誠、實、招”讀翹舌音,“贊”讀平舌音。)
3. 同學交流識字方法。
4. 鞏固識字。
。1) 對對子。
學生用手中的字卡,一生舉起“是”,手拿“非”字的同學立刻舉起字卡,以此類推。
。2) 看圖貼詞語。
圖一:兩支鉛筆,一長一短。圖二:兩個小朋友,一個熱情地招待客人,另一個臉上表情很冷淡。
詞卡:長、短、熱情、冷淡。學生看圖,將詞語卡貼在相應圖畫的下面。
寫字。
1. 課件出示田字格中6個字,引導學生觀察你覺得哪個字難寫。
2. 引導學生將字歸類,本節(jié)課寫好“冷、淡、情”3個左窄右寬的字。認真觀察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教師范寫其中的一個字,其余兩個字學生自主練習。
4. 學生描紅、臨寫,并展示寫字成果。
(根據(jù)漢字的特點,將字分類指導書寫,有利于學生抓住規(guī)律,把握特點,自主寫字。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切不可用多媒體課件代替自己的板書示范。)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老師把上節(jié)課結識的.生字朋友藏在了下面句子里,你還能認識他們嗎?小黑板出示句子。
1. 媽媽待人很熱情。爸爸待人很冷淡。
2. 王曉紅虛心好學,誠實勇敢,贏得了大家的贊揚。
3. 我們要向別人學習,用他們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ㄕn前復現(xiàn)上節(jié)課要求認讀的字,并把這些字編排在句子中,意在讓這些字和孩子們反復見面,避免了認字多、鞏固率差的弊病,而且這種復現(xiàn)方式完全符合認讀的字的教學要求。即:在課文中認識,換個語言環(huán)境還能認識。)
朗讀背誦。
1. 和小組同學一起練讀對子,請小組同學為你的表現(xiàn)打分。
2. 小組派代表朗讀對子,其他小組評議。
3. 師生合作接讀句子,生生自由組合對對子。
4. 背誦課文。
感悟。
1. 你最喜歡對子中的哪些詞語,用筆畫出來。再讀一讀這些詞語。
2. 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詞語。
3. 選擇你喜歡的詞語練習說話。
練習。
1. 我會讀。
2. 你還能說出幾個對子嗎?你能像課文那樣編幾句對子歌嗎?
3. 把你課外收集的好對子展示給大家看。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設計理念
1、運用形象直觀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和圖畫理解字義,使抽象變?yōu)樾蜗蟆?/p>
2、放手讓學生讀韻文,認生字,引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會意字的構字規(guī)律,進而記住字形,猜測字義,感受識字的樂趣。
3、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將識字和生活、識字和認識客觀事物結合起來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13張生字卡片,12個會意字的圖卡。
2、多媒體課件。
3、學生每人一套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ǖ谝徽n時)
一、形象揭題,趣味識字
。ㄒ唬┏鍪竞I先粘鰣D,感受太陽的明亮。
小朋友,多美的天空、大海呀!是誰把天空和大海都照得如此通紅通紅的?(太陽)
(二)課件出示太陽圖和漢字“日” 。
(三)天空中還有誰也非常明亮?(月亮)
出示明月圖和漢字“月”。
(四)是呀!日月都很明亮。
課件演示“日”“月”合并成“明”,板書課題,齊讀。
(五)認識生字“明”,讀準字音,猜猜字義,用“明”組詞。
二、舉一反三,讀中識字
《日月明》是一篇識字課文,里面有好多有趣的生字等著小朋友去認識呢!看看誰愛動腦筋,誰的生字朋友交的多!
xiōn
(一)課件出示: 魚 羊 鮮,
chēn
小 土 塵,
jiōn
小 大 尖。
1、學生認讀生字。(注意三個字都是前鼻音)
2、讀讀整行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發(fā)現(xiàn)的秘密告訴大家。
(魚、羊肉都很鮮美;三個字都是前鼻音;前面兩個字合成了后面的字等等。)
教師隨機出示:“鮮花”詞卡;汽車開過“塵土”飛揚圖;“筆尖”詞卡;認讀詞語,給這三個字擴詞。
3、獎勵有發(fā)現(xiàn)的小朋友,給他一次當老師領讀的機會。
。ǘ⿲W習第二、三節(jié)中的生字。
1、課文中還有許多這樣有趣的生字呢!小朋友敢自己去學一學嗎?
提示要求:
。1)一邊讀一邊找出文中這樣的生字,并圈出來看拼音讀一讀。會讀哪句就讀給同桌聽。
。2)讀完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桌。
。3)遇到困難的.可以請同學或老師幫助。
2、先自學第二、三節(jié)中的生字,再同桌交流。
3、出示課件第二、三節(jié),指學生認讀——齊讀。
4、匯報學習情況和自己的發(fā)現(xiàn),師隨機指導并獎勵帶有生字的水果卡片給有發(fā)現(xiàn)的小朋友,貼到相應的表示會意字字義的圖卡下。
。ㄈ┬〗Y,拓展
小朋友,我們學習的漢字多有意思呀!像這些漢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組成,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你可以從書中、姓名或其他地方找一找,下節(jié)課把你找到的告訴大家。
三、鞏固認字,誦讀課文
。ㄒ唬┯螒
1、手上有水果卡片的小朋友把卡片貼到相應的圖卡下,其他小朋友當裁判。
2、手上拿著“男”“看”“塵”水果卡片的小朋友讀出生字,再讓其他同學說出是由哪兩個字組成。如:男—田力男
。ǘR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一)課件出示“力”,仔細觀察,怎樣才能把這個字寫好。
1、比較“月”和“力”的“亅”
2、了解“力”的筆畫,筆順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師邊范寫邊提示。
4、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先寫好的可以看一看旁邊的小朋友,進行互學)
。ǘ┰u選好的作業(yè),進行展示。
。ㄈ┤¢L補短,再寫一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13個生字,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要把課文讀正確,還要讀流利,大家有信心嗎?
二、復習生字詞
。ㄒ唬┖献饔螒颍阂蝗四贸錾挚ㄆ,另一人說出由哪兩個字組成。如:明——日月明
。◣熒献鳌篮献 注意:要互相幫助糾正)
。ǘ┳宰x,匯報,交流課后“我會讀”;并用詞中的生字組詞或說一句話。
三、熟讀全文
(一)指學生讀課文,評議。
。ǘ┍茸x(師適時范讀,強調韻尾)
。ㄈ┩烙谩皩诹睢钡姆绞阶x一讀。
。ㄋ模R讀。(邊拍手邊讀)
三、指導書寫
。ㄒ唬⿲W寫“手”字。
1、出示“手”,學生描紅。(了解筆順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師范寫。
3、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ǘ⿲W寫“水”字。
1、學生說一說壓線筆及左邊“フ”的位置。
2、學生描紅。
3、師范寫。
4、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評選好的作業(yè),進行展示。
四、“讀讀想想”實踐激趣
。ㄒ唬┳杂勺x“讀讀想想”中的內容。
。ǘ⿴熒鷮ψx。如:不正 歪——歪歪扭扭
。ㄈ┏鍪尽巴、晃、品、晶”四個字,學生認讀,并說說新的發(fā)現(xiàn)。
(四)把這四個字仿照課文編一編韻文。(小組合作進行)
(五)交流。
五、擴展練習
展示自己找出的會意字,學著課文的樣子,編一編韻文,或編字謎。(可小組合作)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感情。
2、了解潑水節(jié)是傣族人民獨有的風俗習慣,感受潑水節(jié)的歡樂。
3、學會本課生字,會寫5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師生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領悟傣族人民過節(jié)的歡樂心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
1、在我國云南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西雙版納,這兒一年四季都春色滿園,有綠綠的椰樹,有高高聳立的佛塔,看,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迎來了潑水節(jié)。(隨著圖片出示“西雙版納”、“鳳凰花”。)
2、同學們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潑”,相機指導“潑”字讀音和寫法。齊讀“潑水節(jié)”。
3、出示第一自然段,誰來讀一讀。
4、“一年一度”就是一年幾次?
是啊,一年才舉行一次,多難得啊,指導學生讀好“一年一度”。
再讀第一自然段。
二、初讀課文。
1、你們想知道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jié)的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認真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注意聽要求:讀書要字字入目,讀準字音,讀完后標上小節(jié)號。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3、檢查生字詞:
幸福 吉祥 水桶
互相 瓢 意味
象腳鼓點
(1)指名讀第一行詞語,注意后鼻音。
。2)誰來讀第二行,注意“瓢”的讀音。
。3)讀完“象腳鼓點”之后,出示圖片,這就是“象腳鼓”,發(fā)出的聲音就叫“象腳鼓點”。再讀詞。
4、長句子的指導。
。1)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瓢往我衣領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潑。
。2)地上鋪滿了火紅的鳳凰花瓣,空中回響著歡樂的象腳鼓點。
指名學生讀,你能讀出停頓嗎?
學生讀完后,出示畫好停頓的句子,齊讀。
5、請三個同學配合讀第二自然段,比一比,誰讀得好,其他同學比一比誰聽得認真。
三、扣讀導悟,感受潑水節(jié)的歡樂。
1、人們是怎么做準備的呢?
出示:這一天,人們提著桶……有的撒上了花瓣。
。1)指名讀。
。2)這里的清水可不是一般的清水啊,滴上香水,聞一聞,你聞到了——(指名學生說)
撒入花瓣-——(指名學生說)
讀讀,比比誰的水最香,誰的水最美。(指名讀)
。3)潑水的時間不沒到,可人們卻早早地來到大街上。
隨機采訪學生:你為什么來的這么早。
是啊,潑水節(jié)是一年一度,很難得,不能錯過的`。誰能讀好第一句。(指名讀,及時評價)
。4)小結:我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歡樂時刻的到來,就讓我們一起表達出此刻的心情吧。R讀)
2、人們是怎么潑水的?
(1)大街上的人越來越多,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了,看,潑水開始了。
出示:開始潑水了,大家……笑開了花。
指名讀,其他同學仔細看圖。
。2)指導學生看圖。
、佻F(xiàn)在我們把目光一起投向這位年輕的姑娘,看她是怎樣潑水的?
指導學生從動作、神態(tài)著手。
、诎颜璧乃畯男』镒拥囊骂I上倒下來,這就是“灌”。
③你能選一個人說說他是怎樣潑水的嗎?
學生描述,認識“潑”、“灑”等動作。
。3)說得真好!再來看幾個特寫鏡頭。
。4)此時的大街已經(jīng)成了水的世界,歡樂的海洋。你能讀出他們的快樂嗎?(配樂朗讀)
指名讀,老師也想讀一讀,賽讀。
。5)帶上燦爛的笑容,我們也來讀讀。(齊讀)
3、個個身上濕淋淋的,人人臉上卻笑開了花,你知道為什么嗎?(板書:笑開了花?)
。1)引導學生讀“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誰身上……怎么能不高興呢!”(板書:吉祥如意)
指名讀詞,“祥”是生字,我們把它放大,分析字形,伸出手一起書空。
是啊,潑水是表示祝福,被潑越多認為越吉祥。
(2)人們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這個小小的感嘆號傳遞著人們大大的快活。ò鍟海。
。3)如果你也在潑水,你想把這吉祥的水潑向誰的身上,送出你什么的祝福?
出示:我把清水潑向老人,祝愿 。
我把清水灌進姑娘的衣領,祝愿 。
我把清水 ,祝愿 。 指名說。
。4)我想把這吉祥如意的清水潑向同學們,祝同學們學習進步,天天快樂!
我們把水潑給聽課的的老師,祝他們——
。5)送出祝福的同時,你也得到了許多的祝福。R讀最后一句)
4、你覺得這是一場怎樣的潑水節(jié)?(板書:歡樂的)齊讀課題。5、把你們的歡樂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吧!歡樂的音樂響起,開心地讀讀這一部分。看看誰潑水潑得最快樂。
6、學習第三自然段。
在這歡樂的節(jié)日里,潑水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節(jié)目,還有其他精彩的節(jié)目等著我們呢,讀讀第三自然段,說說還有什么節(jié)目?
(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齊讀。
7、出示詞串。
老師給這一課編了一個詞串,我們配上音樂讀一讀。
四、學習生字。
1、出示“吉、如、味”。
2、三個字都有“口”,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哪個“口”字寫得最大?
3、“口”在不同的部位,寫法就不同,同學們寫字時特別要注意。
4、學生描紅。
五、拓展。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節(jié)日,回家查資料,了解其它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交流。
板書設計:
20、歡樂的潑水節(jié)
笑開了花?
吉祥如意!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了解本組詞語都與“木”有關,并利用這一特點識記這些詞語。
2、在讀詞語中認識“柳、榆”等5個字,并學寫“樹、松”等7個字,引導學生積累帶有“木”字旁的字。
3、指導學生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了解“木”字旁在不同位置書寫時的變化。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和運用識字寫字的規(guī)律和方法,自主識字。
2、正確、美觀地書寫7個生字。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小黑板、字卡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樹木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藥孜粯淠九笥,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那就跟老師一起走進“識字一(2)”吧。(板書課題)
二、 探究新課
1、課件依次出示松樹、柏樹、榆樹、楊樹、柳樹的圖片,師提問:“課下同學們搜集了關于這些樹木的資料,誰來說一說你都知道了它們的哪些知識呢?”引導學生依次說一說。
2、剛才我們認識的這些樹木在很多方面為我們人類做出了貢獻,如:可以入藥、做建筑材料、綠化美化環(huán)境等。還有一些樹木不但能開出燦爛的.花朵供人們觀賞,還可以提供甜美的果實供我們享用,快來看看它們是誰?課件依次出示桃樹、杏樹、梨樹的圖片,請學生說一說它們的特征。
3、剛才我們認識的這些朋友都叫樹木(課件演示),它們有的開著燦爛的花朵,有的結著豐碩的果實,還有的長著茂密的樹枝(課件演示)形成了郁郁蔥蔥的樹林(課件演示)。當人們有了需要的時候,就有計劃的進行采伐,這些樹木就變成了木材(課件演示)供人們使用,F(xiàn)在同學們明白樹木為什么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了吧。
4、好了,這些樹木的名字就藏在語文書的三十九頁,快打開讀一讀吧。
(1)全班讀。 (2)男女生合作讀。
讀完后提問:“你發(fā)現(xiàn)今天我們學的字有什么特點了嗎?你知道為什么它們都有‘木’嗎?”
5、現(xiàn)在老師把這些字寶寶請到黑板上,而且沒有拼音的幫助,你還能認識它們嗎?請同學開火車讀,讀后想: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
6、大家讀的這么好,能不能寫好這些字呢?要寫好它們該怎樣做呢?請學生說一說寫字規(guī)則。
7、好,下面我們就用這些規(guī)則寫一寫這幾個字寶寶。
樹:左右頭腳對齊,中間“又”捺變點,三個橫要錯落有致。
枝:左右頭腳對齊,橫撇的橫在橫中線。
材:左右頭腳對齊,撇串門。
松:頭不齊腳也不齊,“公”的短撇落在“木”字旁的點上。
柏:頭不齊腳也不齊,“白”的短豎在豎中線。
楊:頭不齊腳齊,右邊第一筆一筆寫成。
梨:上緊下松,“木”的豎不能能穿到上邊,橫要長托住上部。
8、寫完后評一評誰寫的好,好在哪里。
9、剛才我們通過寫“木”字旁的字,你發(fā)現(xiàn)“木”字旁在左邊和下邊的寫法有什么不同嗎?那在上邊呢?
10、你還知道哪些帶“木”字旁的字?
三、 課堂小結
其實學習就是這樣,只要你善于觀察,勤于動腦,就一定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習的奧妙。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善于學習的好孩子。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材版本:部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下冊
教材簡析:《動物兒歌》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它有節(jié)奏、有韻律地介紹了6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形聲字,滲透了形聲字規(guī)律,讓孩子在有趣的兒歌學習中,領略漢字的趣味與精妙!秳游飪焊琛愤是一首用畫一樣的語言描繪小動物在大自然中快樂生活的兒歌。教材還配有生動有趣的彩圖,展現(xiàn)了動物美好快樂的'畫面。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課文彩圖和生活經(jīng)驗,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會寫“間、迷”等7個字。
2.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
3.通過朗讀、表演,了解小動物的部分生活習性。
4.產生觀察小動物,了解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反復朗讀,了解小動物的一些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歸類認識帶有蟲字旁的形聲字;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田字格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和生活經(jīng)驗,認識“蜻、蜓”等12個生字;會寫“迷、造、運”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過程:
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孩子們,你們坐得真端正!大自然中的小動物們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你能在這幅圖中找到它們嗎?
2.指名交流,師引導按順序觀察圖片,并用一句完整的話回答。
3.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圖畫、顏色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學文興趣。他們遇到感興趣的圖片會積極表達、樂于表達。從而抓住契機,訓練說話,巧妙地引出動物名稱。】
二、多種方式讀兒歌,圈畫詞語
1.生自讀。(師要求: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2.指名分句讀。(師及時正音,相機評價)
3.男女生對讀。(師要求:讀準音,不拖音)
4.教師范讀,生圈畫動物名稱。
【設計意圖:語文課標對第一學段學生在閱讀方面的目標是“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在有感情地朗讀之前,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大聲讀,讀準確,能夠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兒歌的畫面美,同時也能培養(yǎng)他們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三、識字學文
。ㄒ唬┳R記“蜻蜓、螞蟻、蜘蛛”,了解形聲字特點
1.師出示動物名稱,生根據(jù)拼音自讀并對照。
2.“小老師”領讀。
3.師出示去拼音的詞語“蜻蜓、螞蟻、蜘蛛”,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形聲字規(guī)律。
4.師總結:左邊的形旁表示這個字的意思,右邊的聲旁表示他的發(fā)音,這樣的字我們叫它形聲字。(師邊總結邊板書)
5.出示蚊子、蜈蚣、蚜蟲的圖片和生字,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特點,認識其他蟲字旁的形聲字。
。ǘ┳R記“迷”,明確形聲字特點
1.出示形聲字“迷”的字卡,反復指讀“迷”和“米”,引導發(fā)現(xiàn)讀音不同。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科書分析
一、這是一篇識字課文,全文由6個單音節(jié)詞組成,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字詞,反映了我國古人對人與人、人與天地的認識。
二、這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識字課文,也是學生首次進行語文學習實踐接觸的第一篇課文,換言之,這篇課文的學習將會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實踐打下一定的基礎。
三、這是沒有學習漢語拼音之前學習的識字課文,學生沒有漢語拼音為拐棍正音,所以,充分利用學生生活基礎,以及教師反饋正音和示范,就成為了識字和朗讀教學目標達成的策略。
學情分析
一、課文的6個單音節(jié)詞,是生活中常用的字詞,學生通過各種媒介對它們音、形、義有所認識、了解,這是我們組織教學要充分考慮的一個因素。
二、由于學生首次接觸課文,他們對課文構成的各部分及其功用是不了解的,這對組織教學會產生不利,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幼兒園游戲活動轉換成現(xiàn)在的課堂學習,課堂常規(guī)、良好的學習習慣雖通過“我上學了”的學習有所了解和學習,但仍需要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而這篇課文的課堂教學是實踐養(yǎng)成的起步,從落實三維目標的角度思考,從育人的目的思考,這應該成為這篇課文特別重要的教學目標(注:由于這一維教學目標是所有語文課堂教學都有的教學目標,所以在制定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時,不需要敘寫。)。
落實這維目標的`策略,可以在每環(huán)節(jié)、步驟轉換時,根據(jù)具體實際,通過順口溜、口訣等形式,教師說前半句或起句,學生齊說后半句或續(xù)句,以提醒落實。如喚起注意、集中精神,可用“一二三,快坐好!”“小眼睛,看黑板!”又如要用鉛筆了,教師說“拿起筆”,學生接續(xù)“挺起胸,腳平肩,一尺、一寸要做好!”用完鉛筆,要轉下個環(huán)節(jié)學習了,可說“小鉛筆,快回家!”這些順口溜、口訣在教學設計中不需要撰寫,但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操作。
教學目標:
一、能正確認讀“天”等6個生字新詞。
二、能通過圖畫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課文內容,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能正確認讀“天”等6個生字新詞,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能通過圖畫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教師:“天”等6個生字字卡,傅抱石國畫PPT,四幅傅抱石國畫的小畫。
學生:每人一套“天”等6個生字字卡。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診斷,激趣導入,明確主要教學目標。
。ㄒ唬
1、分別呈示“我愛學語文”讀書和寫字的圖畫,學生說說圖畫告訴學語文有些什么內容(讀書、寫字),說說讀書、寫字的姿勢要求,并做一做。
2、呈示講故事、聽故事圖畫,學生說說學語文還有什么內容。
。ǘ┬〗Y:讀書、寫字和講故事、聽故事都是學習語文的內容,學習語文還有其他的內容,我們以后會逐步接觸,但所有的這些語文學習內容都以其中一個活動為基礎,這個活動就是“識字”(板書:識字),我們認識了字,才能順利去做其他的學習語文的活動。今天,我們就開始識字的學習,學習第一篇識字課文。
。ㄈ┌鍟n題,要求學生留心觀看。(板書:① 天 地人)
。ㄋ模⿲W習讀課題。
1、指示任務:這個課題由3個字寶寶組成,同學們看看這三個字寶寶,有哪個字寶寶你會讀,輕聲讀一讀。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相機出示字卡:天 地 人)
3、帶讀課題:① 天 地 人
(五)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讀課題,認識了3個生字寶寶。接下來,我們就要通過學習讀課文繼續(xù)學習生字寶寶了。
二、集中識字,學習朗讀
。ㄒ唬﹪L試讀文,學習生字。
1、出示任務:翻開課本**頁,自己讀讀課文(提示課題下面的就是課文。)除了剛才已經(jīng)會讀的三個字寶寶外,自己還會讀哪個字寶寶,就在哪個字寶寶下面點上小圓點(在“識字”上范寫點上小圓點)。
2、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會認讀的字,正音,范讀帶讀。如有學生不認識的,教師直接范讀帶讀。(相機出示字卡:你 我 他)
3、小結:這6個字寶寶,就是我們通過這篇課文要能認讀的字寶寶了,課文下面用兩條橫線告訴我們,讓我們把它們再讀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齊讀。
(二)音難字教學,讀準課文。
1、出示任務:剛才我們已經(jīng)讀準了課文的6個生字寶寶,下面請你將課文讀給同桌聽,要把字的讀音讀準;同桌要留心聽,如果有哪個字寶寶讀不準,你就在哪個字寶寶下面畫個三角形,同桌讀完后告訴他正確的讀音。
2、 反饋指導:
指名匯報幫助同學讀準的字。
預設:音難字:人、你、我。
相機進行音難字教學。
3、學生再練習讀準課文后,反饋指導讀準課文。
三、閱讀感悟,朗讀課文
。ㄒ唬└形颉疤、地、人”,朗讀課文第一行。
1、(示傅抱石國畫后)出示任務:仔細看看這幅圖,想想這6個生字寶寶的意思,同桌商量一下,從字卡里,選出符合這幅圖意思的3個生字寶寶。
2、反饋指導:
預設:選出:天、地、人。
反饋訂正后,讀這三個生字。
3、出示任務:同桌商量一下,想一想這3個生字寶寶可以擺在這幅畫的哪個地方,擺一擺。
4、反饋指導:
學生同桌學習后,指名四組到黑板前在傅抱石國畫的小畫上擺字卡,訂正。
5、小結:同學們真聰明,能結合自己生活的體驗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是啊“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間。我們“人”與“天、地”大自然共生共長,和諧發(fā)展。
6、通過范讀,指導朗讀“天地 人”,提示注意每個詞之間的停頓。
7、“天、地、人”口頭組詞,進一步了解意思,朗讀課文第一行。
、俪鍪救蝿眨海ㄒ浴白R字”這個詞語為例,講清組詞方法要求后),請同學們想一想“天、地、人”在你們的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同桌說一說。
、诜答佒笇В
A、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qū)別和糾正。
B、如果學生組的詞語是日常常用詞語,可相機讓學生口頭用詞語說一句話。(注意說話數(shù)量的把控,不要喧賓奪主。)
、蹖W生組的詞語帶讀一、兩遍。
8、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指導學生朗讀。
。ǘ└形颉澳恪⑽、他”,朗讀課文第二行。
1、出示任務:(剛才在組詞語的過程中,同學們很會說話。)請同學們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會用“你、我、他”說什么話呢?想清楚了,就拿起字卡,與同桌一個字卡說一句話。
2、反饋指導:
A、倆倆同桌一起反饋,引導在說話過程中“你、我、他”用動作指示。
B、注意引導說話完整,音量適中。
3、小結:通過說話,我們知道“你、我、他”分別指的是不同的人。同學們真棒!
4、指導朗讀課文第二行。
A、出示任務:同學們剛才學習了朗讀課文的第一行了,現(xiàn)在請仿照著這樣的讀法朗讀第二行,行嗎?
B、反饋指導:提示注意每個詞之間的停頓。
。ㄈ├首x整篇課文。
自由練讀——指名反饋——自由練讀——齊讀。
四、認字評價
。ㄒ唬┩来騺y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ǘ┯螒蛘J字
1、我說號碼,你讀字。(將生字編上序號,老師說序號,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2、我舉字卡,你讀字。(老師舉起呈示字卡,會讀的學生站起來讀。通過是否站起來或站起的快慢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沒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認讀。)
注意:把“人”與“天”“地”與“他”連續(xù)讀序號或舉字卡,以幫助記認。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一篇的識字課文,結合生活實際,認識了6個生字寶寶,學習了朗讀課文,了解了課文各部分的名稱作用,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了基礎。(注意總結學生學習的課堂常規(guī)、守紀、讀書握筆等情況)
作業(yè)設計:
。ㄒ唬┫蚣议L匯報朗讀課文。
。ǘ┱埣议L用字卡考考自己對6個生字寶寶的認讀。
板書設計: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課前解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識性童話,全文以生動通俗的語言,介紹了魚、牛、燕子等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借助圖畫、形聲字偏旁表意的特點、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義和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關注課文結構:本課的結構清晰,其中第3、4、5自然段情節(jié)反復,可作為學生仿說仿寫的范例。
關注插圖:本文配有六幅插圖,可利用連環(huán)畫課文圖文對應的特點,讓學生帶著課后問題看圖讀文,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還可以鼓勵學生分角色表演。這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關注課后思考題:本課的課后題提示了識字方法、講故事方法和分角色表演,對于完成本課教學任務有著導航性的意義,本課教學需緊緊圍繞課后思考題展開。
關注科普常識:本文是一篇知識性童話,介紹了魚、牛、燕子等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稍诮虒W過程中適當為學生補充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或其他具有再生能力的小動物,為學生拓展知識面,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
關注識字方法:本文是繼一上《小蝸!泛鸵幌隆豆具恕分蟮牡谌獩]有全文注音的課文,需引導學生在已有的識字和閱讀經(jīng)驗基礎上借助形聲字偏旁表意的特點和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字義,并通過交流提煉猜讀的幾種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壁、墻”等12個生字和戶字頭、車字旁2個偏旁;正確書寫“捉、條”等7個生字。
2.通過多種方法猜生字字音、字義,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4.了解壁虎、魚、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學重點】
借助圖畫、形聲字偏旁表意的特點、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義;借助連環(huán)畫課文特點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通過圖畫、形聲字等方法猜讀生字的讀音和意思,認識“壁、墻”等12個生字和戶字頭、車字旁2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小壁虎圖片,引導學生觀察。
(1)教師導語:同學們,你們知道圖上是什么小動物嗎?
預設:小壁虎
出示課件1:
。2)出示“壁虎”一詞及拼音,引導學生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3)教師過渡:你們看見過壁虎嗎?在哪里見到的?它長什么樣子?
預設1:見過,在墻上。
預設2:灰乎乎的,有長長的尾巴。
。4)教師過渡:從同學們的回答和老師給大家的圖片中,我們知道了小壁虎喜歡在墻壁上活動。
(5)出示“墻壁”一詞及拼音,引導學生看圖猜“墻”字讀音。
出示課件2:
教師講解:以前人們蓋房子、壘墻的時候,墻壁多是用土壘起來的,所以“墻”和“壁”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土”。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觀察圖片的方法來猜字音、理解字形,有效降低了識字難度,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2.揭示課題。
教師導語:今天,我們去認識一只小壁虎,他呀正著急呢,著急干什么呢?
(板書:21小壁虎借尾巴)
學生齊讀課題。
出示課件3:
教師過渡:小壁虎有尾巴,為什么還要再去借尾巴呢?快去故事里尋找答案吧!
二、隨文識字,交流方法
1.讀讀畫畫。
出示課件4:
2.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和小組成員一起讀一讀課文,互相提醒字的讀音,不認識的字一起猜一猜讀音和意思。
3.教師引導:你們小組新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
預設1:我們新認識了“墻”這個字,是從課本里的插圖看出來的。
預設2:我們新認識了“蚊”這個字,因為它右半邊念“文”,我們就猜它念wén。
4.教師過渡: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沒有拼音也能用這么多方法猜字音了,咱們來總結一下吧!
出示課件5:
預設1:可以根據(jù)圖片來猜這個字,比如“墻”。
預設2:形聲字的讀音比較好猜,比如“蚊”“咬”“趕”“房”“轉”。
預設3:有些字的偏旁和它的意思有關系,比如“咬”“趕”“房”“轉”“撥”。
5.教師引導再讀生字:咱們再一起讀一遍這些生字寶寶吧!
出示課件6:
。1)去掉拼音讀字。
。2)開火車讀字。
6.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你剛剛認識的生字寶寶帶回到課文中,再讀一遍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流利。
。ㄔO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教學中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字,如生活中識字,利用形近字偏旁表演識字,利用圖片識字等等,鼓勵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圖文對照,整體感知
1.出示第一幅插圖,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并通過動作演示“一掙”的動作,幫助學生理解。
出示課件7:
2.教師過渡: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假如你是這只斷了尾巴的小壁虎,看著自己光禿禿的尾巴,你心情怎么樣?
預設:傷心、難過、著急。
教師過渡:于是這只小壁虎想到?
預設:向誰去借一條尾巴呢?
3.出示第二幅插圖,齊讀第3自然段。
教師引導:小壁虎先爬到了哪里?找誰借尾巴?
出示課件8:
預設:先爬到了小河邊,找小魚借尾巴。
。ò鍟盒『舆 小魚)
4.出示第三幅插圖,齊讀第4自然段。
教師引導:小壁虎又爬到了哪里?找誰借尾巴?
出示課件9:
預設:爬到了大樹上,找老牛借尾巴。
。ò鍟捍髽渖 老牛)
5.出示第四幅插圖,齊讀第5自然段。
教師引導:小壁虎最后爬到了哪里?找誰借尾巴?
出示課件10:
預設:最后爬到了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板書:房檐下 燕子)
6.教師指板書引導學生共同總結3、4、5自然段:小壁虎先后爬到了哪里?分別找誰借尾巴?
預設1:爬到了小河邊,找小魚借尾巴。
預設2:爬到了大樹上,找老牛借尾巴。
預設3:爬到了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7.教師過渡: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8.出示第五、六幅插圖,齊讀最后兩段。
出示課件11:
預設1:沒有借到尾巴。
預設2:小壁虎回家告訴了媽媽自己借尾巴的經(jīng)歷。
預設3:小壁虎的尾巴又長出來啦。
教師總結:你們說得真好!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繼續(xù)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設計意圖:利用圖片引導學生梳理課文結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直觀形象思維特點,使學習過程變得有趣。)
四、板書設計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河邊 小魚
大樹上 老牛
房檐下 燕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作用。
2.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3.正確書寫“捉、條”等7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小壁虎借尾巴》。
。ò鍟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師過渡: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圖片,跟同桌說說小壁虎分別向誰借尾巴,結果怎樣。
出示課件12:
預設:小壁虎向小魚姐姐、牛伯伯和燕子阿姨借尾巴了,沒有借到,最后尾巴又長出來了。
。ò鍟盒◆~老牛燕子)
(設計意圖: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根據(jù)插圖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一邊回顧一邊再次梳理,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也達到了“溫故知新”的目的。)
二、朗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教師導語:今天,我們都來當一次小壁虎,我們一邊讀課文,一邊體會小壁虎的心情,好嗎?
出示課件13:
教師過渡: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小壁虎遇到了什么危險?他是怎么逃脫的呢?
出示課件14:
預設:一條蛇咬住了他的尾巴,他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
教師過渡:噢,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很難看,他心情怎么樣?
預設:傷心、難過
出示課件15:
教師過渡:請你來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第2自然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出示課件16:
。1)教師過渡: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畫出小壁虎和小魚的對話。
。2)教師過渡: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禮貌呢?
預設:小魚姐姐、您、行嗎
教師指導朗讀:可真是個有禮貌的小壁虎,快來和你的同桌讀一讀他們兩個的對話吧!
出示課件17:
。3)教師過渡: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有禮貌的小壁虎呢?
預設:小魚的尾巴要用來撥水。
。ò鍟河梦舶 撥水)
教師過渡:哦,小魚的尾巴是怎樣撥水的?
預設:搖著尾巴
教師引導:請你來用手做做撥水的動作吧!
。4)教師小結:小魚沒了尾巴就不能撥水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啦,所以她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
3.學習第4、5自然段。
(1)教師引導:沒有借到尾巴,小壁虎有點失望,但是他并不灰心,繼續(xù)向前爬。小壁虎爬呀爬,他又碰到了誰呢?
預設:牛伯伯和燕子阿姨
教師過渡: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4、5自然段,畫出小壁虎和老牛、燕子的對話。
。2)指名讀第4自然段。
出示課件18:
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19:
。3)教師引導交流:牛伯伯為什么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呢?
預設:老牛的尾巴要用來趕蠅子。
。ò鍟黑s蠅子)
教師過渡:老牛是怎么用尾巴來趕蠅子的?
預設:甩著尾巴。
教師引導:你能用手來模仿一下老牛的尾巴嗎?
教師小結:老牛的尾巴要趕蠅子,也不能借給小壁虎,哎,這可怎么辦呢?
。4)教師過渡:小壁虎堅持不懈,他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見——
。5)指名朗讀第5自然段。
出示課件20:
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出示課件21:
(6)教師提示:燕子阿姨為什么也不同意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呀?
預設: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ò鍟赫莆辗较颍
教師過渡: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的時候,尾巴怎么樣?
預設:擺著。
教師過渡:哦,燕子阿姨擺著尾巴掌握身體的平衡和飛行的方向。你能用手學一學燕子阿姨的尾巴嗎?
教師指板書引導學生連詞成句:小魚的尾巴用來撥水;老牛的尾巴用來趕蠅子;燕子的尾巴用來掌握方向。
。ㄔO計意圖:一年級的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做動作的方式理解、感受詞語的意思,學生更喜歡,認識更深刻。)
4.學習第6自然段。
出示課件22:
教師過渡: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他是怎么做的?
預設:爬回家找媽媽
教師點撥:“爬呀爬”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快找出來讀一讀。這么多“爬呀爬”,說明了什么呢?應該怎么讀呢?
出示課件23:
預設1:出現(xiàn)了四次,說明小壁虎一直在爬,去了很多地方。
預設2:小壁虎可能還找了別的小動物借尾巴了,很辛苦。
預設3:小壁虎多想有一條自己的尾巴呀!
教師引導朗讀:是呀,小壁虎爬了很久,爬了很多地方,越爬越傷心,我們應該怎么讀呢?
預設1:我們應該讀慢一點兒。
預設2:應該把聲音放低一點兒,讀出小壁虎一路上的艱難和傷心。
出示課件24:
學生試讀、指名讀。
5.教師過渡:結果怎么樣?
預設:他長出了一條新尾巴。
出示課件25:
教師啟發(fā):這是為什么呢?
預設1:因為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
預設2:就像我們的指甲和頭發(fā)一樣,斷了還會再繼續(xù)生長出來。
教師補充:蚯蚓也有這種功能,它的身體斷了,也可以再長出來。
出示課件26:
教師過渡:小壁虎長出了新尾巴,心情怎么樣呢?
預設:開心、高興
教師引導:看誰能讀出小壁虎的高興呢?
學生試讀、指名讀。
三、表演故事,加深理解
1.師生共讀。
教師引導:通過剛才的練習,我們知道了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要讀出小壁虎的懇切、有禮貌,讀出他的艱難與傷心,讀好小魚、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讀出每個角色的特點。現(xiàn)在,老師來當旁白和壁虎媽媽,同學們分別來當小壁虎、小魚、老牛和燕子阿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嗎?
出示課件27:
2.小組演一演。
教師引導:同學們讀得這么好,想不想演一演呢?咱們分小組來演一演吧!
出示課件28:
學生分小組練習表演,請一兩組進行全班展示。
(設計意圖:在充分理解課文、品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角色表演,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角色形象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寓教于樂,于不知不覺中升華情感。)
四、回顧全文,總結延伸
1.教師引導: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了哪些收獲呢?
出示課件29:
預設1:原來小壁虎的尾巴還可以再生,太神奇了。
預設2:我知道了小魚、老牛和燕子尾巴的用處。
預設3:我知道了小動物的尾巴不同,都有自己的用處。
預設4:請求他人幫助的時候要有禮貌。
出示課件30:
2.教師過渡: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引導:小鳥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課件31:
教師引導:大鱷魚的長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課件32:
教師引導:小兔子的短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出示課件33:
。ㄔO計意圖:此處為學生補充幾個知識點,可以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豐富學生的知識存儲,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師引導:咱們再來一起回顧一下這篇課文吧!
出示課件34:
師生一起通過板書串聯(lián)故事。
五、指導書寫
1.教師導語:這篇課文中還有幾個生字寶寶我們要會寫哦,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學生齊讀兩遍。
出示課件35:
(1)學習上下結構的字。
出示課件36:
教師過渡:同學們,請你觀察“條、您、草”這三個生字寶寶,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
預設:它們都是上下結構。
教師講解:對,我們在書寫時要注意上下部分的收與放,F(xiàn)在我來給同學們范寫,請同學們書空。
(2)學習左右結構的字。
教師過渡:同學們,“捉、姐”這兩個生字寶寶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預設1:它們都是左右結構。
預設2:它們都是左邊窄右邊寬。
教師重點講解:它們分別是提手旁和女字旁,一個字里有兩個小朋友肩并肩坐在一起,要互相謙讓,所以我們在寫“捉”時,注意提手旁最后一筆是提畫;在寫“姐”時,“女”字的橫畫要變成提畫,為坐在右邊的小朋友讓位置。這兩個字都是左邊稍窄些,右邊稍寬些,F(xiàn)在我來給同學們范寫,請同學們書空。
(3)學習半包圍結構的字。
出示課件37:
教師講解:同學們,這個字是個半包圍結構的字,爪字旁最后一筆捺要寫長一些,接住“巴”,F(xiàn)在我來給同學們范寫,請同學們書空。
出示課件38:
教師講解: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房。這個字的第一筆點要從田字格的豎中線起筆,注意內部要寫得飽滿一些,戶字頭下面的“方”的橫畫要伸出戶字頭,F(xiàn)在我來給同學們范寫,請同學們書空。
2.學生自己練寫。
教師提示:下面請同學們自己來寫生字,描一遍寫兩遍,注意坐姿,看誰寫得漂亮。
六、課后作業(yè)
出示課件39:
七、板書設計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魚 撥水
老牛 用尾巴 趕蠅子
燕子 掌握方向
【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之一是“讀出祈使句的語氣,讀好多個角色之間的對話”,要使所有學生參與到朗讀訓練中來,小組合作是較好的方式,但由于孩子年齡尚小且水平高低不同,需要教師在小組合作前做大量的情感鋪墊工作,保證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角色的情感理解到位,課堂中設計的表演環(huán)節(jié)也是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4-12
語文一年級單元教學設計09-18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6-26
一年級語文《比尾巴》的教學設計12-21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08-20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11-05
一年級語文《bpmf》教學設計11-06
一年級語文江南教學設計10-05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學設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