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鉛球教學設計

    時間:2024-03-28 12:00:5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鉛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鉛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鉛球教學設計

    鉛球教學設計1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學習、掌握原地側向推鉛球技術動作的第二課次,課的關鍵是在練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控制出手角度的技能。本課的重點是改進原地側向投擲出手角度,難點是投擲的出手點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靈敏、速度、力量等素質,提高動作協(xié)調能力。

      2、改進原地側向投擲技術,掌握合理的出手角度,提高投擲能力。3、嘗試合作互動的學練,培養(yǎng)探究和實踐能力。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表現(xiàn)欲強,學習興趣很高,他們很希望能通過運動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吸引同伴的眼球。高中學生不僅在初中時候已經初步學習了擲鉛球技術動作,而且在初一整個學年內技術升華了一遍。并且有不少同學會主動的去玩扔乒乓球的游戲(打鴨子)。有部分同學會主動參與到其中,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總體水平參差不齊,突出表現(xiàn)在控制出手點方面。不管是有一定基礎的,都喜歡玩些花哨的動作。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圍繞“突出以動為主,增強健身實效”的課程理念,倡導學生體腦結合、身心協(xié)調、健體益智、適度有方的教學,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意識,使知識、技能的學習與身心健康發(fā)展相協(xié)調。提高、鞏固上節(jié)課的動作,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積極奮進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展示自我,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1、大操場

      2、鉛球若干個

      3、排球16只,繩子一根

      4、三角小彩旗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開始部分

      教師提前到場,準備好場地、器材,等候上課。集合整隊,接受體育委員報告,向學生問好。

      教師語言講述報數(shù)方法,并用四面轉法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參與其中;宣布課堂的內容,揭示目標和要求;安排見習生聽課、看課

      1、體育委員帶領全班同學按約定地點集合,檢查到班人數(shù)并向老師匯報出勤情況。

      2、向教師問好;

      3、積極配合老師,集中自己上課的注意力。

      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并馬上投入到課堂中來

      準備部分

      1、講解游戲規(guī)則,激發(fā)學生興趣

      2、適時參與

      3、隊伍不能散開、反應快

      4、積極參與

      5、教師準備羽毛球

      6、指導學生練習、適時鼓勵◇

      7、根據(jù)本課內容,有針對性進行準備活動。

      8、積極創(chuàng)想

      9、游戲:老鷹抓小雞

      10、學生做準備活動

      使學生更好的熱身,在游戲的樂趣中活動開,以防止受傷。

      基本部分

      1、教師明確原地側向擲鉛球動作要求

      2、示范,組織練習,巡視指導

      3、明確要求

      4、分組練習

      講解示范,教師強調出手角度在40度左右,出手點在頭頂后上方。

      1、提出問題:影響投擲遠度的因素有哪些?

      2、在學生的回答中引出本課主要解決原地側向擲鉛球中的出手角度技術

      3、巡視指導、適時鼓勵、糾錯

      4、在籃球場兩籃架間拉一橡筋,一邊高,一邊低,橡筋上掛三角小旗

      5、教師指導、啟發(fā)

      利用籃板投準;啟發(fā)、指導◇高度固定,學生選擇合適的投擲距離;動體動腦。

      1、在練習中主義觀擦評出投擲小能手

      2、提問:他們成為投擲小能手的原因是什么?

      原地側向擲鉛球

      1、復習原地側向擲鉛球

      2、在同伴幫助下徒手練習出手動作

      學生兩兩配合,一學生舉手放于練習者頭頂后上方,一學生徒手練習要求:注意出手點

      3、合作探究,分小組練習,改進出手角度。

      4、學生開動腦筋,積極回答

      5、分組練習、主動參與

      6、前上方拉繩子,進行投擲練習

      7、學生動腦又動體:

      要求出手角度好,擲得遠,鉛球在繩子上方過

      1、同學間互幫互助點評,糾錯、展示b、對著籃板投擲

      2、集中練習學生集中練習

      3、對著輔助器材練習

      4、脫離輔助器材練習

      5、投擲小能手比賽

      讓學生得到適當?shù)挠柧,以達到課的目標。

      結束部分

      集體講評,評估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表揚優(yōu)秀學生;示范并帶動學生參與,進行放松

      讓收到“獎勵”的'學生整理器材,解散學生。

      分享這節(jié)課的成果;

      學生忘我地投入其中,在笑聲中放松。向老師說再見

      1、使學生的身體得到整理放松。

      2、整理器材

      教學流程圖

      七、教學評價設計

      練習密度:41%———52、5%平均心率:115———135次/分

      八、幫助與總結

      本課的主要教材是原地側向擲鉛球,教學重點難點是改進出手角度和出手點,從而提高學生的投擲遠度和投擲能力。

      課的開始采用做游戲的方法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準備活動部分,學生利用教師準備的羽毛球,針對本課內容有目的性的做關節(jié)活動,并且自創(chuàng)兩人關節(jié)操,效果良好。主體部分,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設計利用輔助器材的練習方法,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習,從而達到穩(wěn)定學生投擲時的最佳出手點,形成最佳出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投擲小能手比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學組織上以學生分散、集中相結合的練習形式,通過講解、示范、討論、評價、實踐、展示、總結等方法完成教學目標。本人認為,學生應多鼓勵,多表揚為主,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基本實現(xiàn)了這一點,故課堂效果很好。

    鉛球教學設計2

      一、課本教材

      1、教學內容:

     。1)田徑技術:背向滑步推鉛球;

     。2)基本體操:“快種快收”游戲。

      本課確定,背向滑步推鉛球為主教材,“快種快收”游戲為輔教材。

      2、教材分析:

     。1)上述兩項內容,分別選自人教版的《體育與健康》教材第二冊運動實踐部分“田徑”與“體操”的內容,此二項教學內容都具有發(fā)展肌肉爆發(fā)性力量、協(xié)調、靈敏的特點,將此二項內容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對于高中生在發(fā)展上下肢爆發(fā)性力量同時,又對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進一步提高,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2)背向滑步推鉛球是在《體育與健康》第二冊投擲運動單元第四節(jié)課的內容,將鉛球更換為實心球,提高了練習時的安全性,減輕了器材的重量,對于快速掌握技術及提高練習的樂趣有積極的影響。通過學習推實心球能有效的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和上肢的爆發(fā)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3)“快種快收”是《體育與健康》第二冊基本體操中的輕器械項目,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速度練習,使枯燥的加速跑變得生動有趣,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該游戲可以輔助主教材發(fā)展學生的下肢爆發(fā)力,靈敏、力量等素質,鍛煉學生的應激性,提高對外界刺激反應的速度,對于緊急躲避危險有重要作用。

      3、學情分析:

      自20xx年新學期開始,學校體育課進行了新課改實施了分組選項教學,每次課四個教學班上課分成六個模塊進行,本次課的授課對象為田徑班男生,共40人。高二的學生相對高一來說雖然比較浮躁,但是接受新事物比較快,相信他們能學會。

      4、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進一步學習背向滑步推鉛球的最后用力順序,深刻體會完整動作的六個關鍵時相。

      (2)技能目標:使90%以上的學生學會推鉛球的技術動作,發(fā)展上下肢爆發(fā)力及身體協(xié)調能力。

     。3)情感目標:學生在練習中能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勇于克服困難,增強合作意識與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體驗成功感。

      5、教學重點、難點:

      推實心球重點:最后用力正確的用力順序;難點:滑步與最后用力的銜接,鉛球出手時手型及鉛球出手角度。

      二、教學方法

      1、教學觀念:

      有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是憑借感官接受信息,通過動覺意識自身活動的,而不是產生清晰的知覺之后再去支配自身的活動”,采取“模仿式順進”教學模式,通過練習使同學之間能夠做到診斷、確定目標、正確評價和反饋、矯正動作,學生對鉛球技術即懂又會,提高體育文化素質,為終身體育服務。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認真學習、敢于競爭、團結互助的精神。

      2、教學方法:

      采用“模仿”教學,即遵循感知(觀摩示范)—練習(模仿)—體會(思考)—感知(講解)—練習這樣的順序進行教學。

      3、教學手段:

      采用講解示范、圖片賞析、提問、對比練習、分組練習等方法,使學生掌握動作要點,突破難點,多給學生鼓勵,多啟發(fā)引導,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的學習。

      4、場地器材:

      本課的場地設計是:足球場,畫鉛球投擲圈10個,實心球40個;跑道4條設同一起跑線,每條跑道畫直徑1米圓4個間隔5米,起跑線距最近圓距離10米。

      三、學生學法:

      設定依據(jù):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探究。在學生學法上,主要采用學連練法當中的模仿練習法、動作評價法、分組討論法,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能使學生了解內容,體悟感情;通過分組討論來加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激發(fā)他們的思維。

      四、教學設計

      1、課堂常規(guī)(1)。

      2、“螺旋形”跑(3)。

      3、熱身操(6):原地做雙手的推撥模仿練習,手扶腰做轉髖轉體的練習,同伴的幫助下做蹬伸抬體的練習,做專項練習,兩列橫隊,面對相站間距8—10米做:持球伸臂,雙手自拋自接,前拋、后拋,雙手體側后拋。正面單手推擲實心球,(提示:屈膝,扭緊身體,轉體推球。)讓學生接住球不使球落地,既提高了鍛煉效果,也培養(yǎng)了學生愛護公物的品質。

      4、背向滑步推實心球(20)。

      根據(jù)高二學生的特點,及課本教材的要求我把學習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的教學分為六步,即持握球—團身—滑步—右腿蹬轉送髖—挺胸撥球—換步維持平衡。通過對完整技術動作的六個關鍵運動時相的講解,學生在腦海當中將六個運動時相串聯(lián)起來,形成完整技術動作概念。采用兩種練習形式進行教學。即徒手練習和持握球練習。徒手練習采用的組織形式是“集體徒手模仿練習,分組不輪換”的教學方法。具體教學步驟:(1)教師示范兩次,集體徒手模仿教師完整技術的6個動作環(huán)節(jié),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六個口令先模仿練習5次,然后自行分組練習,同組之間對六個時相動作進行反饋和糾正。注意提醒學生滑步時保持背對投擲方向,沿一條直線做動作,要及時迅速的做右腿和髖的蹬轉。教師巡回指導表揚鼓勵。

     。2)持握球練習,教師按照六個動作環(huán)節(jié)示范,學生觀摩,將學生分成十組,每組的.第一個同學在指定的位置按老師哨音進行練習。練習3—5次。然后分小組再進行練習5—7次,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強調六個運動時相及教學重點,最后用力的正確用力順序蹬、轉、送、挺、推、撥。巡回指導的過程當中針對有共性的問題集體講解,同時選動作好的同學給大家示范,讓學生制定目標,對學練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反饋信息改進技術。最后每組選一名技術動作比較好的同學來比賽看誰投的遠。教師進行及時的點評。

      5、“快種快收”游戲(10)。(1)、介紹游戲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四組,成縱隊站立在起跑線后,哨響后,每組第一名學生迅速跑到第四個圈抱起實心球返回,分別放到前邊的三個圈內,迅速返回擊下一名同學的手后站到排尾。第二名同學迅速撿起實心球放到第四個圈,依次方法進行比賽,以完成先后決定名次。(2)規(guī)則及注意事項。

      6、放松操(3)。

      7、小結、收回器材(2)。

      學生身心狀態(tài)預計:實心球徒手練習次數(shù)為6—10次,分組練習次數(shù)為10—15次;游戲重復次數(shù)1次。課堂練習密度為35%——45%,平均心率為100—120次/分,游戲環(huán)節(jié)練習強度達到峰值140次/分。

      教學反思:

      1、我個人認為通過對鉛球的六個關鍵運動時相:持握球—團身—滑步—右腿蹬轉送髖—挺胸撥球—換步維持平衡的講解會使學生了解鉛球,并通過實心球的學習來加深對千秋的印象,成功的地方是90%的學生能學會退實心球,該游戲可以輔助主教材發(fā)展學生的下肢爆發(fā)力,靈敏、力量等素質,鍛煉學生的應激性;

      2、采用“模仿”教學,即遵循感知(觀摩示范)—練習(模仿)—體會(思考)—感知(講解)—練習這樣的順序進行教學。

      3、采用講解示范、圖片賞析、提問、對比練習、分組練習等方法,使學生掌握動作要點,突破難點,多給學生鼓勵,多啟發(fā)引導,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的學習。

      4、如果從新上這節(jié)課,我想增加練習機會,讓學生感受最后用力的正確用力順序蹬、轉、送、挺、推、撥。,游戲少做一遍;

    鉛球教學設計3

      一、教材、學生分析

      本課的題目為《鉛球的最后用力和身體練習》,其中“鉛球的最后用力”為主教學內容,“身體練習”為輔教學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田徑運動模塊田徑必修單元投的基礎知識、技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最后用力技術的合理與否,直接決定鉛球成績的遠近;間接影響學生對成功感的體驗和對田徑這門相對枯燥一些的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且也影響投擲學時間的相互銜接和教學質量。同時,本課的教學可以融運動技能、運動體能、身體健康和合作、參與為一體,符合新課標“培養(yǎng)學生運動愛好與專長的要求”;符合新課程設置的理念。

      二、教學目標

      本課的知識性目標為:讓全班同學了解鉛球最后用力的基本技術和關鍵點,形成正確的最后用力意識。

      本課的.技能性目標為:讓85%以上的同學基本掌握鉛球的最后用力的技術,減少錯誤和多余的最后用力動作。并能在其后的學習中和今后的體育活動中自覺的運用所掌握的運動技能和練習方法有針對性的鍛煉身體。

      本課的情感目標為:發(fā)展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興趣和主動性、探究性;培養(yǎng)學生相互幫助、相互協(xié)作的優(yōu)良品質;形成良好的團隊和競爭意識。

      三、本課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學習爆發(fā)式的最后用力技術;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成功體驗。

      四、教法、學法設計

      本課根據(jù)新課標要求,以學法定教法。

      在學習過程中,突出老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堂課以小組為教學單位,充分發(fā)揮小組中團結、協(xié)作以及團隊間的競爭、對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在鉛球最后用力的學習中,采用分組不輪換的教學方法。教師提出教學目標和技術重點,學生以組為單位自主學習、練習。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提問、思考、分析、對比、總結、示范等,讓學生基本掌握最后用力技術,減少多余和錯誤動作,完成教學任務。

      在身體練習教學中,采用集體分組游戲的方式,把體能練習融入團隊間的競爭和對抗中,讓學生既能提高體能,又能體會到合作、參與的樂趣。寓教寓樂的完成教學任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15分鐘)

      1、各組長帶領組員(共六人)自由活動10分鐘。

      2、10到15分鐘完成教學常規(guī)和準備活動,重點是上下肢關節(jié)和腰的活動。

      3、提出教學任務、目標,并通過小黑板的形式明確(文字、掛圖)。

      設計思想:

      六個人為一組的分組符合學,F(xiàn)有的教學資源條件和發(fā)揮組合的最佳效果并便于管理和組織教學。同時,也能夠充分突出體育骨干帶頭的作用。

      把準備活動時間放給學生自己熱身,不但提高學生練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練習的有效時間。學生的自由活動監(jiān)督由各組組長完成。對于不能自主完成準備活動的學生,特別是女生,由教師統(tǒng)一安排熱身。此間,教師要提供學生足夠的熱身器械(如足球、籃球、跳繩等)。

      二)、主要內容(25分鐘)

      1、教師邊做示范,邊用“順口溜”的方式說出鉛球最后用力技術要點,并把寫有口訣的黑板和技術掛圖擺放在固定位置。最后提出激勵、引導練習的問題和競爭動員,以及安全要求。

      2、以組為單位進行實心球的練習,練習方式和練習密度由小組自定。(15分鐘)

      3、教師巡回指導、示范、答疑、幫助各組解決問題并強調重點、關鍵點,同時要用鼓勵和肯定激發(fā)學生信心。

      4、每組選出技術和成績最好的一名同學進行示范練習,組與組間相互評價和競爭。(5分鐘)

      5、身體練習游戲,抱球接力。成績落后者做俯臥撐。(5分鐘)

      設計思想:

      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開發(fā)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教學任務的明確是學生主動、探究、創(chuàng)新學習的目標和界限。

      以上的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課堂中主體和主導的相互作用;用各組推選優(yōu)秀同學的方法突出榜樣帶頭作用。并把榜樣的成功感擴大到組。而對于落后的同學同樣把落后分散到組,能夠有效的激勵組之間的斗志,有利與學習和形成良性的競爭。同時,組之間的自評和互評能夠強化技術要點,形成同學間良好的自我監(jiān)督、自我評價的學習風氣。有利于整體達到教學目標。

      身體游戲練習以接力形式出現(xiàn),能夠變枯燥為熱鬧,提高練習的有效性,達到鍛煉體能的目的。

      三)、放松總結(5分鐘)

      1、以組為單位進行放松。

      2、教學小結

      3、收器械。設計思想

      在學生放松中,進行教學小結。

      六、心率預計和練習密度

      心率最高140-150/分估計第35-38分鐘出現(xiàn)練習密度45-55%

      七、場地設計和器材

      用1/3個田徑場器材:

      實心球10-12標志物4個

      小黑板兩塊

      教學掛圖一張

      最后用力順口溜:雙腳肩寬球放好,側身重心壓右腳。左肩扣,看腳面,右腳蹬轉急送髖,挺胸球力集中,還要快把腿來換。要想成績遠,腰要立住不能軟(轉),爆發(fā)用力使關鍵。

    鉛球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側向推鉛球教材是田徑教材中投擲類教學內容。由于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他們大部分同學都或多或少的接觸過鉛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在復習鞏固他們原有知識的同時,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側向推鉛球的最后用力上,把蹬轉和最后用力的結合確定為本次課的難點。但技術上的重點和難點對學生來說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根據(jù)學生能力的不同以及學習階段的不同,要因人而異,因時而變。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蹬腿轉髖,推手換腿。依據(jù)教學任務,學生能力要求,把它確定為重點。

     。2)教學難點:最后的出手。依據(jù)教學內容目標要求,這是學生很難理解,不易掌握的動作技術,所以把它定為難點。

      二、學生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學生。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在生長加速期,模仿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他們在小學、初中《體育與健康》課中已經了解和學習了跨越式跳高這一教材,組織紀律性和學習積極性高。而學生作為個體,又具有其獨立性,范文寫作要具有較強的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學中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想象、模仿等能力的舞臺,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滿足自己的表現(xiàn)欲望,使學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和升華。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鉛球的基本知識,基本常識,能夠敘述側向推鉛球動作結構的內容;

      2、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側向推鉛球正確的練習方法以及上肢鍛煉的正確方法;

      3、通過課堂練習發(fā)展學生力量素質;

      4、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5、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四、教學環(huán)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網絡多媒體環(huán)境教學環(huán)境√移動學習√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

      (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

     。薄⒃谡n的開始部分,播放精彩的視頻,對網絡多媒體進行充分的利用的手段向學生展示鉛球比賽,通過出示掛圖,卡片教師做完整動作示范等教學手段,使學生一開始建立側向推鉛球的總體印象;結合教師的說明,使學生能直觀感受到所要進行鉛球比賽的趣味性,刺激性。

      2、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播放精彩的視頻,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適合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境;在重難點的處理上,我采用分解示范的方法,把側向推鉛球的技術動作分成蹬轉和最后用力兩個部分來進行教學;思想?yún)R報專題在學生分組練習時,運用背景調整學生練習時心理感受活動,鼓勵學生練習的情緒。

      3、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會使學生對技術動作盡快建立感性認識,激發(fā)了的學生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創(chuàng)設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并利用兩人一組的輔助性練習來讓學生體會蹬轉和最后用力的技術動作,我并把鉛球的用力順序,也是本次課的重點總結為“蹬、轉、撐、送、挺、推、拔”的口決來教給學生來便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提高了學生練習內容的趣味性,寓教娛樂。加快學生正確掌握技能及技術動作的進程。

      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

      教學環(huán)節(jié)

     。ㄈ纾簩搿⒅v授、訓練、實驗、研討、評價、建構)

      師生相互問好

      講述鉛球

      全體起立,全體

      坐下

      觀看鉛球比賽精彩鏡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方法、手段等)

      引出主題

      幻燈片和視頻的播放思考與學習共享文件教師示范動作

      教師點評教師總結本單元的學習成果下課

      教師總結本單元的知識學生間相互點評教師點評

      學生示范動作學生闡述思路和想法

      導入新課

      欣賞作品

      欣賞優(yōu)秀的學生動作觀察

      〖導入〗同學們想不想學習鉛球技能,讓自己在田徑場上可以叱咤風云?那么下面我就帶領你們走進。

      任務一:教師講解鉛球的基本知識,鉛球的基本技能

      任務二:通過幻燈片思考觀看幻燈片和視頻進一步觀看鉛球教學視頻并進行講解教學視頻幻燈片和鉛球視頻的講解和鉛球視頻講述原地推鉛球的知識

      任務三:教師示范正確的技能動作4.任務四:學生們自己練習

      1.請動作好的同學

      說出想法,動作的要領?

      思考實踐練習

      設計評價

      表達動作的思路,相互評價

      2.要求其他同學從

      思考、觀察、示范等不同角度進行簡單的評價

      課堂小結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學到了那些知識,有沒有在腦海中掌握了這個技能?教法:

     。1)講解法:讓學生領會動作要領

      (2)分組練習法:讓學生去感受和掌握基本動作技術

     。3)通過播放精彩的幻燈片和視頻

      總結本課的收獲

      投影評價等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了解自己,了解同學。

      教師點評總結本節(jié)課的知識,與學生一起聯(lián)想高手技術,細化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意識。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受到啟發(fā)

      七、教學特色

      1、本堂課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習興趣;

      2、本堂課采用幻燈片及比賽視頻由簡入難、逐漸深入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動作技術;

      3、本堂課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水平五目標為依據(jù),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結合八年學生心理、生理特點,以“體驗嘗試、合作探究”為主線,著力體現(xiàn)興趣性、互動性,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側向推鉛球的動作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分層鍛煉和評價方式,注重不同個體的差異,注重因材施教。從而使各類學生的身心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樹立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鉛球教學設計5

      一、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學習、掌握原地側向推鉛球技術動作的第二課次,課的關鍵是在練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控制出手角度的技能。本課的重點是改進原地側向投擲出手角度,難點是投擲的出手點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靈敏、速度、力量等素質,提高動作協(xié)調能力。

      2.改進原地側向投擲技術,掌握合理的出手角度,提高投擲能力。3.嘗試合作互動的學練,培養(yǎng)探究和實踐能力。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高中階段的學生表現(xiàn)欲強,學習興趣很高,他們很希望能通過運動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吸引同伴的眼球。高中學生不僅在初中時候已經初步學習了擲鉛球技術動作,而且在初一整個學年內技術升華了一遍。并且有不少同學會主動的去玩扔乒乓球的游戲(打鴨子)。有部分同學會主動參與到其中,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總體水平參差不齊,突出表現(xiàn)在控制出手點方面。不管是有一定基礎的,都喜歡玩些花哨的動作。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圍繞“突出以動為主,增強健身實效”的課程理念,倡導學生體腦結合、身心協(xié)調、健體益智、適度有方的教學,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意識,使知識、技能的學習與身心健康發(fā)展相協(xié)調。提高、鞏固上節(jié)課的動作,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積極奮進的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展示自我,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五、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1、大操場

      2、鉛球若干個

      3、排球16只,繩子一根

      4、三角小彩旗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開始部分

      教師提前到場,準備好場地、器材,等候上課。集合整隊,接受體育委員報告,向學生問好。

      教師語言講述報數(shù)方法,并用四面轉法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參與其中; 宣布課堂的內容,揭示目標和要求; 安排見習生聽課、看課

      1、體育委員帶領全班同學按約定地點集合,檢查到班人數(shù)并向老師匯報出勤情況。

      2、向教師問好;

      3、積極配合老師,集中自己上課的注意力。

      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并馬上投入到課堂中來

      準備部分

      1、講解游戲規(guī)則,激發(fā)學生興趣

      2、適時參與 ◇

      1、隊伍不能散開、反應快

      2、積極參與 ◎

      1、教師準備羽毛球

      2、指導學生練習、適時鼓勵 ◇

      1、根據(jù)本課內容,有針對性進行準備活動。

      2、積極創(chuàng)想

      1、游戲:老鷹抓小雞

      2、學生做準備活動

      使學生更好的熱身,在游戲的樂趣中活動開,以防止受傷。

      基本部分

      1、教師明確原地側向擲鉛球動作要求

      2、示范,組織練習,巡視指導

      1、明確要求

      2、分組練習

      ◎講解示范,教師強調出手角度在40度左右,出手點在頭頂后上方。

      1、提出問題:影響投擲遠度的因素有哪些?

      2、在學生的回答中引出本課主要解決原地側向擲鉛球中的`出手角度技術

      3、巡視指導、適時鼓勵、糾錯

      1、在籃球場兩籃架間拉一橡筋,一邊高,一邊低,橡筋上掛三角小旗

      2、教師指導、啟發(fā)

      ◎利用籃板投準;啟發(fā)、指導 ◇高度固定,學生選擇合適的投擲距離;動體動腦。

      1、在練習中主義觀擦評出投擲小能手

      2、提問:他們成為投擲小能手的原因是什么?

      原地側向擲鉛球

      1、復習原地側向擲鉛球

      2、在同伴幫助下徒手練習出手動作

      學生兩兩配合,一學生舉手放于練習者頭頂后上方,一學生徒手練習 要求:注意出手點

      3、合作探究,分小組練習,改進出手角度。

      1、學生開動腦筋,積極回答

      2、分組練習、主動參與

      a、前上方拉繩子,進行投擲練習

      2、學生動腦又動體:

      要求出手角度好,擲得遠,鉛球在繩子上方過

      3、同學間互幫互助點評,糾錯、展示 b、對著籃板投擲

      3、集中練習 學生集中練習

      1、對著輔助器材練習

      2、脫離輔助器材練習

      3、投擲小能手比賽

      讓學生得到適當?shù)挠柧殻赃_到課的目標。

      結束部分

      集體講評,評估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表揚優(yōu)秀學生; 示范并帶動學生參與,進行放松

      讓收到“獎勵”的學生整理器材,解散學生。

      分享這節(jié)課的成果;

      學生忘我地投入其中,在笑聲中放松。向老師說再見

      1.使學生的身體得到整理放松。2.整理器材

      教學流程圖

      七、教學評價設計

      練習密度: 41%---52.5% 平均心率: 115---135次/分

      八、幫助與總結

      本課的主要教材是原地側向擲鉛球,教學重點難點是改進出手角度和出手點,從而提高學生的投擲遠度和投擲能力。

      課的開始采用做游戲的方法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準備活動部分,學生利用教師準備的羽毛球,針對本課內容有目的性的做關節(jié)活動,并且自創(chuàng)兩人關節(jié)操,效果良好。主體部分,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設計利用輔助器材的練習方法,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習,從而達到穩(wěn)定學生投擲時的最佳出手點,形成最佳出手角度。組織學生進行投擲小能手比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學組織上以學生分散、集中相結合的練習形式,通過講解、示范、討論、評價、實踐、展示、總結等方法完成教學目標。本人認為,學生應多鼓勵,多表揚為主,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基本實現(xiàn)了這一點,故課堂效果很好。

    【鉛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推鉛球06-30

    經典教學設計06-22

    教學設計07-13

    學與問教學設計搭配的學問教學設計11-19

    教學設計的評語04-25

    《功》的教學設計06-01

    《雨中》的教學設計09-14

    At the zoo教學設計09-10

    雨中的教學設計09-12

    乞巧教學設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