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27 17:35:2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精選22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精選22篇)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

      一、導入部分

      我讓學生從1數(shù)到10,再倒數(shù)一次。(意在了解學生1~10的讀音情況,著重區(qū)別四和十的讀音。)

      二、看圖說話

     。、課件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自由說說你看到什么?(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病⒏鶕(jù)學生的反饋來板書簡筆畫再現(xiàn)插圖。(加深學生對插圖的印象,同時調(diào)動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三、識字教學

     。、讓學生找找詩句中表示數(shù)目的漢字,并反饋。(通過找一找,圈一圈,很自然地過度到生字的教學。)

     。、拼讀音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都是很枯燥然而又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我讓我們班的“小老師”操縱電腦,教一教其他小朋友。展開競賽,誰讀得好的就當“小老師”來點一點鼠標。小孩都有表現(xiàn)欲,所以他們讀得比什么時候都認真,拼讀這一環(huán)節(jié)也輕松地過了。)

     。、去拼音認讀生字:

      一是讓小朋友開火車認讀生字,二是師生共同作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在游戲愿意學習,樂于學習。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學生對枯燥的東西比較難以接受,而把識字變成他們平時最喜歡玩的游戲,那樣就很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會特別深刻。)

      四、課間休息

      我讓學生動動身子,動動手等。玩一玩“一二一”的游戲。(低年段小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叫他們一坐40分鐘并且都在學習,比較難,所以,課間休息是非常必要的。)

      五、閱讀詩文

      根據(jù)課標的精神,所以這節(jié)課我把主要的時間都用在了閱讀的教學上。為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看圖聽讀:自己聽一聽,邊聽邊看,感受詩句的美麗。讓學生充分領略音樂美、語言美。

     。、多種形式閱讀:師生對接讀(半句、一句),同桌對接讀,組內(nèi)開展擂臺賽讀,男女生比賽讀等。(學生年齡小,對于同一樣東西很容易厭倦,因此,多種形式閱讀有助于學生理解詩文的美,體現(xiàn)山村的美景。)

      3、配樂朗讀表演。讓學生邊朗誦表聽音樂邊表演詩文內(nèi)容。(為了再現(xiàn)韻文的意境美,讓學生自己去表達對韻文的理解,用自己能表現(xiàn)的方式表演出來,學生很高興,一下子就來興趣了,紛紛走出位子去表演。并且很形象很有創(chuàng)意。有些動作都出乎意料。)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2

      一、拼音導入,識字教學

      1、引出生字讀音

      我們在拼音王國認識了很多的拼音寶寶,老師這里呀!有一些可愛的拼音寶寶又忍不住跑出來和小朋友們見面了!瞧!他們來了!你能叫叫他們的名字嗎?

      (幻燈出示:yi qu er san li si wu liu qi zuo ba jiu shi jia yancun shizhihua 帶標調(diào) )

      2、引出生字

      讀得真棒!許多生字寶寶也忍不住要跑出來和聰明的小朋友們交朋友了!老師呢在這些拼音寶寶下面貼出生字寶寶的照片!你能去讀一讀嗎?(幻燈出示:生字)

      3、拼音寶寶玩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教室里只剩下字寶寶!你們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4、小朋友們真是太能干了!為了獎勵你們!老師決定一起來玩?zhèn)小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字的:老師呢!叫一個字寶寶的名字,但不發(fā)出聲音,請小朋友們根據(jù)王老師的嘴形猜猜老師叫的是哪個字寶寶!老師也想來玩一玩這個游戲!那你們來當回主考官,來考考王老師!(準備生字卡片)

      5、情景教學

      A、剛才的游戲中小朋友們表現(xiàn)得都很好!老師決定讓聰明的小朋友們參加識字王國的運動會!男女生比賽!男生是藍隊!女生是紅隊!誰能把老師手中的字寶寶讀對了,你就能參加運動會了!(制作生字卡片分藍紅兩種顏色)

      B、下面運動員要進場了!請報到號碼的運動員到講臺上了報道!“例如:我是男子組一號”

      C、運動員都亂套了,好用三秒種時間馬上按順序排好隊伍!

      D、大家一起來檢查一下都排對了沒有!男生順著數(shù),女生倒著數(shù)!

      二、通過貼圖的方式研讀課文。

      過渡:運動會結束了!小朋友們可能發(fā)現(xiàn)了!今天我們的字寶寶好象都是數(shù)字寶寶!其實他在古代有首歌謠就把這十個數(shù)字寶寶全都放進去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正文)共同作畫!

      1、讓我們一起跟著兩個小朋友去那美麗的小村莊看看吧!

      多干凈多美麗的小山村啊!你想說點什么?

      (如果我是那山村的人,我一定要保護好環(huán)境!)

      2、這小山村不是特別遠,走在靜靜的山路上大概走二三里路就到了!

      路上你都看到些什么東西啊?(生說,隨時隨地貫穿環(huán)保意識教育)

      3、走著走著!比看到了什么呀?“煙村四五家”,貼房子!畫煙!

      過渡:是呀!這是一個多么寧靜的一個小山村啊!四五戶人家正燒著飯,煙囪上炊煙正慢慢地飄著……

      4、我們繼續(xù)往前走!在不遠處的山坡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大概有多少啊?請一個小朋友來貼圖!亭臺就是亭子,見過亭子嗎?這時候你最想在亭子上做什么?

      看書,寫字、畫畫、吃東西,是啊!在亭子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你想多來亭子玩耍的其他小朋友說點什么嗎?“亭子這么干凈,不要亂扔 垃圾,亭子很漂亮,請不要在它身上刻字!”

      坐在亭子上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5、看到很多美麗的花!這時候你最想做什么?

      如果學生說摘花,馬上進行環(huán)保教育,小花小草也有生命,我們不能去摘!亭子周圍的小花不能摘,校園里的可以摘嗎?

      6、修改黑板!變成一幅完整的畫!

      7、小結情景創(chuàng)設:你們看!沿著彎曲的山路,大概走二三里的路就來到一個安靜的小山村,山村里住著四五戶人家,煙囪上炊煙慢慢地升起!不遠處的山坡上有幾座亭子錯落有秩地排列著,樹上!路邊開著各種美麗的鮮花,多美的小村莊,讓我們再一起來夸一夸這美麗的地方!

      8、配樂朗讀!

      三、拓展。

      是呀!咱們祖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最美麗的文字!在這美麗的漢字中就是由一個個美麗的筆畫組成的,那今天我們就要來寫所有筆畫中的第一個筆畫——橫!我們今天認識的字寶寶一就是由橫這個筆畫完成的!

      四、寫字指導。

      我們的漢字寶寶呢!也特別喜歡住哪里?知道嗎?在田字格里面,簡單介紹“橫中線”“豎中線”!為什么特別喜歡住田字格呢,因為在那里我們的漢字寶寶能變得更端正更漂亮!下面我們就要來試著把“一”送回到田字格回去!(幻燈)

      寫字,邊巡邏邊及時表揚!(寫字姿勢握筆姿勢以及寫的字)

      9、自我問答: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寧靜而幽遠的鄉(xiāng)村美景。這首童謠排列整齊,朗朗上口,充滿兒童情趣,具有韻律美。同時本課是識字教學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要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同時培養(yǎng)兒童學習漢語言文字的興趣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生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插圖(一)的課件,梨樹貼圖,與本課數(shù)字有關的圖片若干。

      第一課時

      復習導入

      1、復習六個復韻母(ai、iu、an、un、ing、eu)、五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chi、si、yi、wu)和三個三拼音節(jié)(jia、zuo、hua)。

      2、激趣導入:開學到現(xiàn)在,小朋友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了不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fā)吧!

      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大屏幕出示文中插圖一)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想像: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他們在說什么?

      2、揭示課題: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也示課題“一去二三里”。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圖文結合,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圖上找出“煙村”、“亭臺”、“花”。

      3、教師放慢語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兩遍)。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不同符號分別標出會讀的字和不會讀的字,同桌互幫互學。

      3、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你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表揚能自主識字的學生)

      4、教學生字。

      a、讀一讀。

      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重點引導學生讀準“四、十、三”。

      變序抽取12張生字卡(不帶拼音),開火車讀、小組齊讀、全班齊讀。

      b、擺一擺。

      人人動手,把12張字卡分成兩類擺一擺。

      小組交流:說說為什么這么擺。(“一”至

      “十”是數(shù)字,“去”與“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課文的格式),請小朋友把12個“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張字卡分別貼到相應的方格里)。

      朗讀感悟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個人自由讀,同桌互相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

      a、小山村的景色多美呀!誰來當當圖中的小朋友,讀讀課文,告訴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歡圖中的什么景物?

      b、找好朋友互相讀讀聽聽,互相正音。

      c、男女生分別齊讀。

      課間活動:全班表演唱《數(shù)鴨子》。

      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一”

      1、認識田字格。

      a、談話激趣: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四線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兒呢?(出示田字格)這就是生字的家。

      b、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

      c、拍手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2、指導書寫“一”。

      a、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斷,稍上斜,收筆稍頓。

      b、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評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布置作業(yè)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本課的生字。比一比誰找得多。

      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他們大膽地學習新知識。利用插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圖習慣,培養(yǎng)說話

      《一去二三里》是一年級小學生學完拼音后接觸到的第一篇識字課文,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識字教學上,而在理解詩意和感受詩情上略作點撥就可,不必花這么多時間。其實我也意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在學了古詩后,通過看圖圈生字,讀生字卡片,比較生字識記“八”和“九”,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讀兒歌識字等方式來幫助孩子識字,激發(fā)識字興趣。但是如果能把識字教學滲透在古詩教學中,效果肯定會更佳。并且我對學生的學情較了解,這首詩比較簡單,一部分孩子早會讀,甚至會背了,所以讀詩時顯得洋洋得意,眼睛根本沒去注意文字,從而,錯過了如此好的識字機會。我卻沒有意識到,沒有及時地指正孩子們的錯誤習慣,真是后悔。還有,拼音剛學完,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做些有效的銜 接。

      能力,感受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在此鋪墊上再引導學生誦讀詩歌,最后學習生字。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會寫田字格里的十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

      2、在寫字過程中,初步認識“橫、橫折、橫折鉤、橫折彎鉤、豎、豎彎鉤、撇、捺”等八種基本筆畫。

      3、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盡量做到有感情。

      4、通過誦讀,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引導學生借助圖畫和生活經(jīng)驗識字。

      2、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難點】

      1、能自主讀寫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

      2、通過學習,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數(shù)字引趣,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請了幾個小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大家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位小朋友?

      請學生認讀十個阿拉伯數(shù)字,教師重在指導發(fā)音。

      二、認識漢字一到十

      1、這十個小朋友準備進行一次籃球比賽(出示十個分別印有一到十漢字的籃球),哪個小朋友能把這十個籃球分給十位運動員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號碼和他們籃球上的數(shù)字相符合。

      2、認讀十個漢字讓學生建立數(shù)字與漢字之間的關系。

      3、師:小朋友,古代有一位詩人,他很巧妙地把這些數(shù)字寫到了一首詩里。那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去二三里》,讓我們到課文中去認識這些數(shù)字朋友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詩歌。

      2、之后教師請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詩歌,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引導學生在朗讀中識字,同時讓學生想一想課文的插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呢?

      四、生字教學

      1、教師請小組同學交流合作學習,并請學生匯報學會了哪幾個生字?你在哪里見過它?小組派代表當小老師教大家學生字。

      2、學習寫字

      (1)認識田字格

      畫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qū)W生介紹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教師用拍手歌幫助學生認記:“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2)認識筆畫

      教師出示漢字(“一 二 三”)并問學生這三個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都由橫組成)教師播放資源,出現(xiàn)筆畫“一(橫)”,老師向?qū)W生介紹筆畫的名稱并跟說幾遍。

      3、指導寫字“一”

      (1)出示生字卡片“一”,讓學生說出“一”的筆畫名稱,并仔細觀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上的示范書寫,讓學生仔細觀察“一”的運筆方法。

      (3)學生描紅(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握筆姿勢、寫字姿勢)。

      4、指導寫字“二”

      (1)讓學生說說“二”由幾筆組成,并說說這兩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長短的不同。

      (2)學生嘗試描紅,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示范,指出學生書寫時的容易出現(xiàn)錯誤到的地方。

      5、指導寫字“三”

      (1)小組討論,說說該怎么寫。

      (2)學生交流,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上的書寫示范,提醒學生注意三橫的不同寫法。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給優(yōu)秀作業(yè)貼上五角星。

      給優(yōu)秀作業(yè)加星這對教師說來是舉手之勞,可對孩子的激勵作用是相當大的,大人也許并不在乎這個,但孩子都很在乎,這一設計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字,會寫“一、二、三”3個字。認識1種筆畫“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知道表示數(shù)的多少可以用阿拉伯數(shù)字寫,也可以用漢字寫,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場合。

      【教學重點】

      知道寫字的筆順規(guī)則:從上到下。

      【課件設計】

      課文的插圖生活中各種數(shù)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認12個生字,認識“橫”筆畫,會寫“一”“二”“三””這3個字。

      3、知道詩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優(yōu)美的畫面。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會數(shù)數(shù)嗎?我們先來個數(shù)數(shù)比賽,從1到10看誰數(shù)得準。

      二、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

      小朋友們看,這十位小朋友正準備練習投籃。[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數(shù)字字樣]

      這里有十個籃球,[圖片出示的籃球上面寫有“一”至“十”的漢字字樣]哪位小朋友能把這十個籃球分給十位運動員,使球上的數(shù)字和他們身上的號碼相符合?

      三、學習古詩

      古代有位詩人把這十個數(shù)字寫在了一首詩里,知道他是怎么寫的嗎?

     。ㄒ唬┳x準字音,掌握節(jié)奏

      1、找找詩中的十個數(shù)字,看看讀音有什么變化。

      2、師范讀,學生聽,說說老師在每句詩的什么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并做上記號。

      3、學生自讀,師生交流,正音,指導,朗讀。

     。ǘ┝私庠娨

      1、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據(jù)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

     。1)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

     。2)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并肯定兩種理解都可以。

      3、請小朋友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4、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5、能用手勢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嗎?點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還有什么問題?

     。ㄈ┡錁氛b讀全詩

      1、給詩加上題目,并指導詩題與詩句之間要停頓的讀法。

      2、背誦全詩,并設問:

      (1)小朋友都能背這首詩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邊背詩的時候一邊看到了什么呢?

      (2)這個小山村熱鬧嗎?(這是一個靜靜的小山村)

     。3)你來到這個山村,覺得它美嗎?

     。4)師總結:小山村真美啊,請小朋友們一起背,就好像走進了小山村。

      四、寫字

      這節(jié)課我們來寫三個字(出示“一、二、三”),這三個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1、都是由“橫”組成的。

      指導寫好“一”(頓一頓,橫過去,再頓一頓,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觀察“二”字的兩橫有什么不一樣。

      3、觀察“三”的三橫長短變化,并與“二”中兩橫間的距離作比較,得出結論:三橫之間要稍靠緊些。

      4、你是怎么記住這三個字的?

      一就是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就是三橫,(師自言自語)四就是四橫,五就是五橫。(生發(fā)現(xiàn)錯誤)古時候有個故事,那里面有個人就鬧了這么個笑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聽嗎?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鞏固復習生字。

      了解數(shù)字的不通用處,了解基數(shù)和序數(shù)。

      能背誦有關的詩歌、兒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注意糾正四和十的讀音。)

      2、聽寫:一、二、三。

      如果你還能寫其他數(shù)字也可以寫其他數(shù)字。

      二、認讀筆畫“橫”

      三、認讀兒歌。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十個生字,還會寫了三個字,你們真的都學會了嗎?

      1、出示繞口令,比比誰讀得又準又快。(練時注音)

      繞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

      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

      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

      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2、先由老師帶讀,再學生根據(jù)剛才學習的情況跟讀。同學互讀。齊讀

      了解數(shù)字使用的不同場合。

      3、真是不看不知道,簡單的數(shù)字也有那么多講究,我們再來讀讀《一去二三里》齊讀

      你在這詩歌中找到了哪些數(shù)字?

      如果我們都把他們改為數(shù)學的阿拉伯數(shù)字,你看合適嗎?(不合適,這是中國古代的詩歌,他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特定的格式。)

      誰知道一般漢字的數(shù)字和數(shù)學的阿拉伯數(shù)字使用在什么不同的場合?(一般在文章中都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除了在特別莊重的場合,如文件的題目、標語;或者是古詩,古詞。)

      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一起到街上去看一看?赐队捌粘I钪袛(shù)字的使用。

      了解基數(shù)和序數(shù)。

      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必須用漢字的數(shù)字,那就是數(shù)字是表示事物先后順序。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那么反過來,一般1、3這樣的數(shù)字就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

      四、小結知識,拓展課外

      今天,我們學習有關數(shù)字的許多知識,其實有關數(shù)字的知識還有很多,只要我們留意周圍的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6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同學們,到現(xiàn)在為止,拼音我們都學完了,你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下面老師就來考考大家。

      2、點擊課件,出示:sān、wǔ、yī、liù、bā、shí、èr、sì、qī、jiǚ。

      3、拉火車讀音節(jié),看那列火車開得最快。(小火車、開開開、火車頭。

      二、自主研讀、認識生字

      1、同學們學得真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大家到一個小山村看一看。ǔ鍪尽兑蝗ザ铩窉靾D,掛圖后面是這首詩的板書。)

      2、大家仔細看一看,你在圖中都看到了什么?(兩個小朋友在山間的小路上看風景。)

      3、想一想他們可能在談論什么。

      生:小哥哥指著遠處說:“你看看,那有一個小村莊,冒著煙呢,村子里的人正在做飯!村莊后面是幾座小亭子,真漂亮啊!”小妹妹說:“我們身邊的花也很漂亮。∧懵劼,多香啊!”(提示學生按照順序觀察,把短詩中寫的內(nèi)容說全,可適當發(fā)散。)

      4、同學們說得真好!大家想了這么多小哥哥和小妹妹說的'話!有人啊,只用了20個字就把他們說的東西全都說全了!大家想不想看看?(揭掉掛圖,展示板書。)

      5、根據(jù)我們學過的拼音把這首短詩讀一讀。(指名讀,其他學生評議、正音。)

      6、師:老師標紅的這些字就是我們本課需要認識的生字,根據(jù)老師標的拼音,你能讀出它們嗎?(指名讀,學生齊讀。)

      7、師:在課文中我們都能讀出來,但是如果這些生字從課文中跑出來,你還能認識他們嗎?(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并試著用這些生字組詞或說一段話。)

      8、師:認識了這些生字,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古詩,看看詩中都寫了哪些美景。

      三、反復品讀、感受畫面

      1、同學們仔細看這首小詩,你能從詩中“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呢?在詩中把這些景物挑出來、畫上橫線,并在圖畫上把你看出來的景物圈一圈。

      生:煙村、亭臺、花……

      總結:兩個小朋友,走了大約二三里路,看到了一座小村莊,村子里炊煙裊裊。再往前走是幾座亭臺錯落地排列著,他們身邊的小路旁開著各種美麗的野花。

      2、兩個小朋友看到那么多美麗的景物,他們多高興。≌l能讀出他們那種高興的心情?(指名讀,學生點評。)

      3、他讀得非常流利,但是還不夠高興。下面聽老師讀一下,感受一下,怎樣讀出小朋友高興的心情。(教師范讀,指導停頓和重音。)

      4、下面老師找同學來讀一讀,誰讀得最有感情,老師就為他把這幅圖畫再掛上去!

      5、指名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直到學生能夠讀出詩歌的聲韻,把圖畫掛上去,蓋住詩歌的板書。

      6、背古詩,邊背邊想象詩中的景色。

      四、指導寫字(課前認識田字格和三線格)

      1、觀察生字一共有幾筆,每一筆是什么筆畫,在田字格中占什么位置,找同學站起來說。老師邊指導、邊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寫樣子。

      2、伸出手指書空:學生一邊念筆順、一邊書空。(例“木:一筆橫、二筆豎、三筆撇、四筆捺。)

      3、在課本上描紅,并仿寫幾個。

      4、找寫得好的和寫得有問題的進行評議。

      5、學生在三線格本上進行書寫。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這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一)的第一課。

      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村里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是描繪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是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生字;認識一種筆畫“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病⑦^程與方法:順著“談話引入,出示課題,自學課文,自學生字,檢查自學情況,指導朗讀課文,練習寫字,鞏固練習,實際活動”這一活動過程進行教學,采取多種形式有趣識字的教學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觀察圖畫,圖文結合,讓學生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教學重點】

      認字和寫字。

      【教學難點】

      分辨“八”和“入”。

      【課前準備】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插圖(一)的課件,果子貼圖,與本課數(shù)字有關的卡片。

      【教學設想】

      從圖入手,在讀文中識字,采取活潑有趣的方式讓生字再現(xiàn),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六個韻母(ai 、iu、an、un、ing、er)、五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zh、ch、sh、yi、wu)和三個三拼音(jiāò、zuò、huā)

     。、激趣導入:

      開學到現(xiàn)在,同學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了不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里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fā)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出示文中插圖一的課件)引導學生邊觀察邊聽邊想象: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相機板書:煙村、亭臺、花)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覺?(板書:美)

     。、揭示課題: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圖。板書課題并注上拼音。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課題的“去”和“里”是什么意思?結合具體實例幫助理解。

      三、初讀課文,感受課文的美

     。薄⒔處煼蹲x課文。(學生邊聽邊看課文)

     。、教師放慢語速帶讀課文,學生輕聲跟讀。(兩遍)

      四、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用(一)畫出12個要認識的12個生字,同桌互幫互學。

     。、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除了這12個生字外,其他的字怎么辦?你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字?是怎樣認識的?

      4、學生各自看著拼音拼讀12個生字。(每個生字拼讀兩遍)

     。怠⒔虒W生字:

     、 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注意“去”“四”“三”“十”)

     、 去掉拼音打亂順序抽讀12張生字卡,開火車讀,小組竟賽讀,全班齊讀。

     、 分一分:你們能把這12個生字分成兩類嗎?為什么這樣分?(小組交流,集體訂正,引導學生把“去”和“里”分為一組。)

     、 “找朋友”游戲:把“一”至“十”和數(shù)學中的阿拉伯數(shù)字“1”至“10”的卡片發(fā)給學生,找出自己的朋友,如“一”和“1”是一對好朋友。

     、 用“去”“里”組詞,看誰組得多。

     、 動動手“我會做”:學生用自己的手,怎樣做手勢來表示這十個數(shù)字,使別人會意。

     、 “摘果子”游戲:把12個生字藏在果子后面,摘一個領讀對了,就獎勵這個“果子”。

     、 帶生字準備回家:學生認讀12個生字。

      五、朗讀感悟

     。薄颜n文讀得正確、流利。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問:小山村的景色美嗎?你最喜歡圖中的什么?你能把課文讀得美一點嗎?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自愿起立表演讀,小組競賽讀,師生表演讀,全班齊讀。)

      六、布置作業(yè)

     。、把課文讀給父母聽。

     。病⒄n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有本課的生字,比一比誰找得多。

      【教學反思】

      不知什么原因,上完這節(jié)匯報課后,總有許多遺憾環(huán)繞在我的腦海里:二十多年的從教路,雖然有徘徊過,也有成功過,有令自己欣慰的時候,但這一節(jié)課總的感覺是不成功的。

      我?guī)追乃记跋牒,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在新課程理論的閱讀過程中,雖然能感覺到新課程為我們的教育描繪了一個令人向往的圖景,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總把握不住尺度,沒有很好地落實到位。我也知道:新一輪課改,教師不僅要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教學方法。

      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是清晰的,從圖入手,觀察說話,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從而引出這首個歌謠,讓學生感受歌謠的美,多種形式地、有趣地學習生字。但關鍵的問題是沒有很好地把握好四十分鐘的時間,沒有合理地安排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恰當?shù)胤峙鋾r間,結果教學任務完成不了。最后學生沒有時間進行朗讀感悟童謠的美,只能把遺憾留給下一節(jié)課。

      為此,我認為課前了解學情,溝通學路,做到心中有數(shù),心中有人,從而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極為重要。我也知道,當今課改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堂教學體現(xiàn)以學定教,不能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學生引入自己預先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而是根據(jù)課堂上學生的接受情況而靈活地調(diào)整梳理,讓自己的設計意圖融進學生的思維,學生的自主性會在師生活動中得到發(fā)展。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識字㈠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內(nèi)容是一首古代童謠,要求認識十二個生字,配有兩幅插圖。

      【學生分析】

      學習本課時,學生剛剛學完漢語拼音,在學拼音的過程中已經(jīng)認識了部分生字,學習了幾首兒歌,有初步的學習生字和兒歌的經(jīng)驗。但學生對漢語拼音還沒有達到熟練鞏固的進步。本課要掌握的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較多的接觸。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币虼耍谠O計本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學習目標】

     。、認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有余力者會背誦。

     。、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課前準備】

      課件制作。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舊知,導入

     。、小朋友,大家在幼兒園學過許多兒歌,誰還記得哪些兒歌中有數(shù)字?你能背給大家聽聽嗎?

     、 學生回憶舊知。

      ⑵ 指名背誦兒歌。其余學生跟背“

      備選若學生一下子說不出來,則教師舉例示范。

      (如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頭,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兩只手,十個手指頭。)

      2、這些數(shù)字兒歌可真有趣!

      環(huán)節(jié)意圖:通過讓學生回憶舊知,調(diào)動學生的原有語言儲備,為學習新內(nèi)容做準備。

      二、學習古詩

     。、導入今天我們要學一首古詩,里面也有數(shù)字,大家想讀嗎?

     。病⒆x通詩句:

     、 請打開語文書翻到44頁,先把數(shù)字寶寶圈出來,再讀一讀。

     、 誰能把圈出來的數(shù)字寶寶大聲地念給大家聽?

      指名讀,師生正音。(課件出示詩句,并圈出十個數(shù)字)

      大家一起讀一遍。

      ⑶ 有一個數(shù)字寶寶在詩中的讀音跟剛才大家讀得不一樣,找找是哪一個?(課件圈出yí)

      ① “一”在第四聲的前面要變成第二聲,在詩中它的后面是qù第四聲,所以是“yí去二三里”。另外還有“yí個人”、“yí輛車”、“yí座山”,你還會說嗎?指名說。

     、 再來把第一行讀一遍。

     、 現(xiàn)在,你能把整首詩讀下來嗎?試試看:

     、 學生自由讀。

     、 指名讀,評價正音,學生齊讀。教師適當作指導及示范。

      ③ 齊讀。

      ⑸ 每首詩都有一個題目,這首詩的題目叫──(課件出示課題)一去二三里。學生齊讀課題:

     、 題目和詩句的第一行內(nèi)容一樣,讀得是否一樣呢?聽老師讀讀看。你聽出有什么不同?學生聽讀并說一說不同之處。

     、 誰來讀一讀?指名讀,評議

      ③ 同桌兩個人互相讀一遍,聽聽是否讀得不一樣了。同桌互讀互評

     、 誰能加上題目讀整首詩?指名讀。

     、 男同學讀一遍,女同學比一比。

     。、了解詩意:

     、 老師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仿佛看見了一個美麗的小山村,你們看見嗎?你能說說你看見了哪些景物嗎?說不出來,你可以再仔細讀讀這首詩。學生自由表達交流。

     、 根據(jù)交流情況,隨機理解“一去”“里”“煙村”“亭臺”等詞。

      備選若學生不涉及到這幾個詞,教師可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他們理解大致的意思。

      ⑶ 現(xiàn)在,電腦娃娃要考考大家了。它出現(xiàn)一個畫面,叫大家猜是哪一句詩。指名猜或集體猜。

     。ㄕn件出示詩句)生齊讀。

      環(huán)節(jié)意圖通過猜詩句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將詩句的內(nèi)容與畫面建立聯(lián)系,進一步理解詩意,為誦讀全詩做鋪墊。

     。础⒄b讀全詩:

     、 一路走出去不遠,只見一個村子里炊煙裊裊,有四五戶人家,山上有亭臺六七座,路邊有八九十枝花,多美呀!

     、 你喜歡這首詩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美美地讀一讀。生自由感情朗讀。

     、 誰想美美地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 配樂朗讀。

     、 適當背誦。請會背的同學背一背,不會背的再美美地讀一遍。

      三、猜謎語,鞏固生字

      1、大家學得很好,老師要獎勵大家,猜個謎語,好不好?看,這是一首謎語詩,你會念嗎?

      一 片 二 片 三 四 片,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片,

      千 片 萬 片 無 數(shù) 片,

      飛 入 蘆 花 都 不 見。

      學生自由念詩。

     。病⒊鍪咎J花圖片,稍作介紹。學生猜謎。

     。、出示謎底雪。

     。、仔細觀察,這首謎語詩與剛才學的詩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學生觀察后回答。

     。、出示十個數(shù)字順讀一遍,倒讀一遍,打亂順序讀一遍。

      四、作業(yè)

     。薄⒄n堂作業(yè)隨堂練習2、4題。學生獨立作業(yè)后校對。

     。、課外作業(yè)把《一去二三里》讀或者背給爸爸媽媽聽,能干的小朋友還可以讓爸爸媽媽猜猜《雪》這首謎語詩。

      五、課堂小結

      今天的語文課,你學會了什么?學生交流。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重難點】

      認字和寫字是本課重點;分辯“八”和“入”是難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展示臺或生字卡片。

      【設計特色】

      游戲中識字。

      【過程設計】

      一、談話引入

      看圖圖畫上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見了什么?

      二、出示課題

      老師范讀 板書課題并學習新字“里”。

      三、自讀課文

      1、根據(jù)拼音自讀課文,看誰最先讀會。

     。、你就是圖中的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感受小山村的美麗。(領讀,一起讀等)大致了解“煙村、亭臺”的意思。

      四、自學生字

     。、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先自己讀準確,再讀給同桌聽。

     。、用圓圈圈出課文中的生字。給課后的生字注上拼音。

      五、檢查自學情況

      做找朋友的游戲。重點指導讀準“三、四、十”。

      六、看圖找出文在籃球上的生字

      七、練習寫字

     。、指導學生認識“田字格”。

      2、教師示范書寫,邊寫邊說清楚筆畫所占的位置。

      3、學生描紅,并書寫,老師巡回指導。

      八、鞏固練習

      選卡片填空,讀兒歌等。

      九、實踐活動

      課后找一找,看一看,我們周圍哪些地方有一到十的數(shù)字。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4種筆畫。

     。病⒛芙柚鷿h語拼音讀通課文,通過看圖朗讀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通過誦讀,體會小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讀通課文,規(guī)范地寫字。

      【教學準備】

      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學完了漢語拼音,我們就可以借助拼音讀書、識字啦,你們高興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借助漢語拼音來學習一首小詩。

     。、板書課題,教學生讀課題。

      二、指導看圖說圖意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這是離我們不遠的一個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達,再看看有幾戶人家?

     。、這里住的人家不多,只有四五家。再數(shù)數(shù)看,圖上有幾座亭臺樓閣?

      4、花多嗎?能數(shù)得清嗎?

      三、初讀課文

     。、剛才我們看的圖片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詩中所寫的內(nèi)容,請同學們邊看屏幕,邊聽朗讀。

     。、學生借助拼音讀古詩。

     。、指名分句讀古詩。

     。、齊讀。

      5、通過讀課文,看圖片,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說)

      四、學習生字

     。薄⒄J識田字格前的四個生字:

     、 出示生字卡片,學生借助拼音讀生字。

     、 指名認讀生字。

     、 去掉拼音讓學生認讀生字。

      2、學習書寫生字一、二、三、四、五、六:

     、 出示投影,教師講述田字格中的字是本課要求學習的生字。這些字要做到會讀,會寫、會用。另外,我們還要認識幾種筆畫。

     、 齊讀生字。

      ⑶ 讓學生在課文中把生字一一畫出來。

      五、指導寫字

      1、認識生字中的筆畫。

      2、教師范寫生字。

     。、學生描紅,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寫字姿勢。

      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1

      一、設計理念

      本課是識字教學的第一課,課文內(nèi)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jīng)接觸甚至已經(jīng)會背誦,因此本教學設計旨在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理解古詩意境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古詩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激發(fā)孩子識字的樂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寫字習慣。

      本教學設計抓住古詩教學的特點,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教學過程中以幫助學生識字為出發(fā)點,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手、口、腦等感官的參與性,注意在識字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復習舊字,舊字鞏固新字的方法擴大識字量,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

      二、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識字1”。本課是一首古詩,這首古詩將從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10個漢字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這首小詩描繪景物錯落有致,10個數(shù)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自然和諧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兒童學習這首古詩不僅可以激發(fā)其熱愛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發(fā)識字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認識10個生字,有感情朗讀詩歌。

     、、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③、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

      過程與方法

      以情激趣,導入新課;自主研讀,自讀自悟與復習鞏固,指導寫字相結合。

      情感與態(tài)度

      通過學習來激發(fā)孩子識字的樂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①、認識10個生字,有感情朗讀詩歌。

     、、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拼音,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老師現(xiàn)在想考考大家,還認不認識這些朋友的名稱(師出示卡片)

     。ㄔO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復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與本課生字有聯(lián)系的音節(jié)重點讀,這樣能有助于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

      激趣導入: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里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漢字朋友最喜歡與上課專心聽講、愛動腦筋的同學交朋友,看哪位同學在這節(jié)課中交的漢字朋友最多,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fā)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同學們,請看看課本圖中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組進行討論)

      2、各小組派代表說。

      師述說:這是一個離我們不遠的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達,這里住著幾戶人家,炊煙裊裊,山上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山下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鮮花,你覺得這充滿生機的村莊美不美?(讓學生閉上眼睛感受這美麗的畫面)

      3、作者把這個美麗的村莊寫成一首有趣的童謠,你們想不想學,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第一課。

      4、昨天晚上,大家進行了預習,誰給大家讀讀這首童謠呢?

     。ㄔO計意圖:觀察圖畫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文,并且能學會觀察圖的一些初步的方法,對學生以后的看圖學文有很大的幫助。)

      三、圖文結合,學習課文

      1、這么美的村莊,這么有趣的童謠,老師情不自禁地想讀讀,去感受這鄉(xiāng)村美麗的風光,你們想不想聽,老師有兩個小小的要求:

      a.閉上眼睛

      b.邊聽邊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2、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看到了什么,并在圖上找出“煙村、亭臺、花”。

      3、這么有趣的童謠,你們想不想去讀,邊讀邊和童謠中的生字交朋友。

      四、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提示:讀詩的時候要注意,認識的字就看著字讀,不認識的字就先讀讀上面的拼音,再讀讀字。看誰的眼睛最靈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讀準。

     。ㄔO計意圖:好的讀書習慣從一開始就注意培養(yǎng),能為學生今后讀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2、你交了哪些生字朋友?你是怎么認識的?(出示要認的字)

      小朋友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既懂得觀察,有能通過各種途徑自己識字,真棒!

      3、你覺得這些字中哪個音或字形難讀,難記的,給同學們提個醒。

     。ㄔO計意圖:讓學生之間互相提醒,使學生學會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4、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抽取生字卡,開火車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五、 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一”。

      1、認識田字格。

      談話激趣: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知道四線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兒呢?(出示田字格)這就是生字的家。

     、僖龑W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谂氖肿x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他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ㄔO計意圖:田字格兒歌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

      2、指導書寫“一”。

      這節(jié)課我們來寫一個字(出示“一”),我們來看看它怎么寫?

     、賹W習筆畫:“橫:一”。

     、谥笇懞谩耙弧

      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斷,稍上斜,收筆稍頓。

      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評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六、布置作業(yè)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了本課的生字。比一比誰找得多。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2

      【設計理念】

      一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課文,心中沖模了新奇感,對他們來說,文本就像一個好玩的迷宮,里面樂趣無窮。本課是一首古代童謠,詩歌語言簡潔,設計本課教學應著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孩子想象說話,指導學生感情朗讀,使文本語言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活化文本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文中的12個字,會寫“一”“二”“三”這三個字。

      3、認識筆畫“一”。

      4、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導入

     。ǔ鍪臼簧泶┣蛞碌男∨笥,小朋友的衣服上印有1到10的數(shù)字)

      今天老師請了幾個小朋友到我們班來做客。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設計意圖:認讀十個阿拉伯數(shù)字,重在指導發(fā)音。]

      二、認識漢字一到十

      1、這十個小朋友準備進行一次籃球比賽(出示十個分別印有一到十漢字的籃球),哪個小朋友能把這十個籃球分給十位運動員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號碼和他們籃球上的數(shù)字相符合。

      2、認讀十個漢字

      [設計意圖:讓學生建立數(shù)字與漢字之間的關系]

      3、揭示課題:古代有一位詩人,用這十個數(shù)字寫了一首童謠,想讀讀嗎?

      三、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認真讀課文,同桌互讀生字

      2、利用識字卡片認讀生字,先由生自由說自己認識了哪個字,怎么認識的。

      3、游戲認讀

      [設計意圖:在生字的認讀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識字形象,有趣。]

      四、朗讀感悟詩意

      1、讀這首詩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

      2、利用插圖,理解“煙村”“亭臺”

      3、理解“煙村四五家”

      [設計意圖:詩的意境很重要,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

      4、結合插圖讀詩句

      一邊讀詩句,一邊用手指圖。

      5、邊讀邊用手勢表示詩的意思

      [設計意圖:加強詩句與意象的聯(lián)系。]

      五、配樂品讀全詩

      1、指導掌握詩的節(jié)奏

      老師范讀詩文,學生聽,說說你發(fā)現(xiàn)老師在每句詩的什么地方停頓,并做上記號。

      2、生自讀,師生交流。

      3、指導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

      [設計意圖:讀出詩的韻律美,進一步感受詩意。]

      六、背誦全詩

      1、請學生閉上眼睛背誦全詩,邊背邊想象詩中的景象。

      2、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山村

      [設計意圖:再次啟發(fā)想象,讓學生再次進入詩所描繪的情景,把“彼情彼景”化為“我情我景”。]

      七、寫字

      1、認識田字格

      用拍手歌幫助認記:“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2、出示漢字(“一二三”)你發(fā)現(xiàn)這三個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都由橫組成)

      3、識筆畫“一”。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橫的變化。

      4、指導書寫“一”、“二”、“三”。

      你是怎么記住這三個字的?

      一就是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就是三橫,四就是四橫(生發(fā)現(xiàn)錯誤),古時候有個故事,那里面的人就鬧了這么一個笑話。(師講這個小笑話)。

      [設計意圖;钴S課堂氣氛,并通過講故事告訴學生對待學習一定要認真。]

      八、鞏固練習

      1、看圖填空。出示簡筆畫,讓學生選擇生字卡片填空。

      如:畫四條魚,五朵花,三支筆………讓學生挑選相應的漢子,貼在圖畫旁邊。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支筆

      七棵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九、實踐活動

      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有這一課的生字。

      [設計意圖:加強課文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和運用。]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3

      知識目標:

      學生能認識 12個漢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五個漢字能背誦古詩。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背誦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并且喜歡學習古詩。

      教材簡析:

      本課包括一首古詩和一幅插圖及 12個生字。通過學習古詩,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并且喜歡學習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能認識 12個漢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 5個漢字并能背誦古詩。

      一、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撕芏鄶?shù)字朋友,有 10個老朋友想考考大家還能不能認出他們,有信心嗎?(出示 1到 10數(shù)字卡片)這些老朋友真高興,同學們都記住他們了。

      二、學習生字

      1 、還有 10位新朋友也急著跟大家見面,大家看。ù笃聊怀鍪荆┻@些新朋友是 1到 10的漢字寫法,讓我們趕快跟他們打個招呼吧。

      2 、打亂順序你還能認出他們嗎?(學生讀)看來大家已經(jīng)和這些新朋友成了好伙伴,說能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如:八和入的區(qū)分,十和七,四和十、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3 、游戲:找朋友 .“師:我的朋友在哪里?生:你的朋友在這里。”一起讀。

      三、學習古詩

      古代一位詩人把這十個數(shù)字巧妙地用在了一首詩里,知道他是怎么寫的嗎?(出示古詩讀)

     。ㄒ唬┳x準字音,掌握節(jié)奏

      1. 請小朋友們在書上找找詩中的十個數(shù)字,圈出來,仔細觀察讀音有什么變化。

     。ǔ鍪編匆舻氖畟字,練習拼讀)

      2 、其實還有兩個生字寶寶特別著急跟大家見面,出示“去和里”拼讀,組詞,說反義詞。

      3 .師范讀:這么美的詩,老師也想都,能給我個機會嗎?說說老師在每句詩的什么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并做上記號。

      4 .學生自讀,師生交流,正音,指導。

      5 、引讀 : 一去——煙村——亭臺——八九——

      6 、展示讀。

     。ǘ┝私庠娨

      1 .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現(xiàn)煙村、亭臺、花圖片)你覺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村子?

      2 .請小朋友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3 .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4.關于這首小詩你還有什么問題?

     。ㄈ┍痴b全詩

      ( 1)根據(jù)圖片試背誦。小朋友都能背這首詩了,真了不起。

     。 2)配樂背誦:讓我們跟隨音樂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再次走進這個美麗、安靜的小山村。

      四、寫字

      1 、認識田字格

      2 、指導寫字

      五、學唱數(shù)字兒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的朋友在哪里?

      在教室,在操場,

      我的朋友在這里。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4

      【知識能力】

     。、認識12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會寫“一、二、三”3個字。認識1種筆畫“-”。

     。、背誦課文。

      【人文教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喜歡漢字,主動學習漢字的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字。會寫“一、二、三”3個字。

      【教學難點】

      辨認“八、入”“九、十”;指導寫“一”。

      【教具準備】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課件圖片)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他們在說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聽錄音朗讀,板書課題,解釋“里”。

      2、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看拼音拼一拼。

     。、學生讀一讀,畫一畫。

      邊讀邊畫出生字。把畫了記號的多讀幾遍。讀給同座聽。

      4、(出示生字)采用多種形式,檢查讀音。開火車、齊讀,指名讀。

     。、出示生字卡片檢查。

      三、理解詞句

     。、對照插圖一,說說兩個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在圖上找出“煙村、亭臺、花”。

      2、指導學生根據(jù)圖說說詩的意思。

      四、指導朗讀課文

     。、指導讀好全詩:

      讓學生邊讀邊想,自己就是畫中的孩子,正在告訴別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讓別人也感到那地方很美。

     。、學生反復練讀:

      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

      五、游戲激趣,鞏固提高

      做圖二的找朋友游戲,重點讀準“四、十、三”,辨認“八、九”。

      六、布置作業(yè)

      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一課的生字,下節(jié)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

     。、用簡筆畫讓學生選生字卡片填空:

      ( )塊田 ( )條魚 ( )朵花

     。、 讀課文指名讀、全班齊背、同位互背、指名背。

      二、指導書寫

     。薄⒄J識田字格。

     。病⒂螒蛱镒指衽氖指瑁

      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他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3、指導書寫。

     。、練習寫字:

      先描一描,發(fā)現(xiàn)字的特點,說說怎樣寫。學生寫時,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三、鞏固練習

     。、交流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一課的生字

      2、選卡片填空,讀繞口令。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的】

     。、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字和寫字。

      難點分辨“八”和“入”。

      【教學方法】

      比較記憶法、以讀代講法。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生字卡片、數(shù)字卡片、音樂磁帶。

      【課時安排】

     。舱n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課

     。薄⒄勗捛懊嫖覀儗W了漢語拼音。今天開始我們就要乘著漢語拼音的快車到漢字王國去找漢字做朋友,有了漢字朋友,我們就能看書、讀報、學到更多的知識。

     。、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第一課。

     。、學生讀課題,解釋“里”。(長度單位,一里等于500米,相當于繞著我們學校的圍墻走大約一圈。)

     。、《一去二三里》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本,聽老師讀課文。

      二、講授新課

     。、初讀課文:

      ⑴ 師范讀課文。

     、 你們想不想也把課文讀一遍呢?生練讀,師正音。(重點強調(diào)“一”和“亭”的讀音。)(“一”的本音讀“yī”,但在詞語或句子中會變音,有時讀二聲,如“一塊地”、“一片!;有時讀四聲,如“一棵樹”、“一朵花”。本課讀二聲。)

     、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指名讀。

      2、看圖說話:

      ⑴ 談話我們不僅要會讀兒歌,而且還要讀懂它,知道它講了什么意思。

      ⑵ (出示掛圖)圖上畫著誰?(兩個小朋友)這兩個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導學生從遠處往近處看)。(這幅圖上畫的內(nèi)容比較多,我們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遠處。)

      ⑶ 最遠處有幾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 出示掛圖亭臺:

      這就是“亭臺”,也叫亭子。你在哪兒看到過亭子嗎?它有什么用?(亭子是蓋在路邊或山上讓人們休息用的,面積比較小,只有頂,沒有墻。)

     、 書上哪一句詩是描寫這些亭子的呢?──生齊讀“亭臺六七座!

      ⑹ 再往近一點畫著什么呢?(一樹盛開的花。)

     、 幾樹紅花點綴著村莊,使村莊變得更美了,哪句詩是描寫圖中的花的?──(生齊讀)“八九十枝花!

      ⑻ 你從近處看到了什么?(幾座房子)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一個小村莊)

      那你知道現(xiàn)在大概是什么時候?(吃飯的時間)為什么呢?(因為家家房頂上都飄著做飯時冒出的煙。)

      ⑼ 是呀,煮飯的炊煙繞著整個村子,所以詩人就把村子稱為“煙村”。

     、 這個村子離兩個小朋友遠不遠呢?(不遠)所以詩人說──(生齊讀)“一去二三里。”

     、 一路走去,在不遠處有個小村莊,四五戶人家升起了裊裊炊煙,這就是書上說的──(生齊讀)“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⑿ 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煙繚繞著,簡直就象在神話中,那六七座亭臺又為村莊增添了幾分秀麗。遠處還有粉紅的桃花。粉紅的桃花點綴在村莊中,使小村莊變得更美了!

     。、生練讀:

     、 你覺得這樣的景色怎么樣?(美)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你自己親眼看到了這幅美景?吹竭@樣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覺?你心里會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樣?(輕松、喜悅)下面,就請大家?guī)е@樣的心情美美的讀一讀這首詩。

     、 師范讀,學生感悟讀法。

     、 學生自己練讀。

     、 指名讀,集體評價。

     、 教師與學生賽讀,男女生賽讀,小組賽讀。

     。、自學生字:

     、 談話同學們讀得都不錯。下面老師請同學們看一幅畫。

     、 出示課文插圖2。圖上畫的誰?他們在干什么?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一位小隊員衣服上的號碼都對應我們今天學的一個生字。)下面請同學們拿起鉛筆把課文再讀一遍,一邊讀,一邊用鉛筆把生字畫出來。(對照板書)

     、 自己讀生字,讀準確后,再把它讀給同桌聽。

     。、檢查自學情況:

     、 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 談話我們自己學了生字,也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十個生字是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下面,老師要讓同學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看看同學們是不是真的記住了他們。

     、 做游戲找朋友。

      三、擴展活動

      1、談話清代畫家鄭板橋有一首《詠雪詩》也用上了我們今天學的十個漢字,請大家試著讀一讀。

     。、教讀生字蘆、總。(強調(diào)“不”的讀音)

      3、出示小黑板《詠雪詩》

      四、作業(yè)設計

      1、今天我們學了10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請大家課后找一找,說說看我們周圍有哪些地方用上了這課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課程表、座次表、教室門上的班級標牌,家里的日歷、報紙……比比看,看誰找得多。

     。、課后找一找?guī)в斜菊n生字的詩或兒歌讀一讀。

      五、板書設計

     。、一去二三里

      插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

      圖 八九十枝花。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組抽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出示“八”和“入”,比較。

      二、指導寫字

      1、出示田字格,講解。

      2、出示一、二、三。師示范寫,學生觀察老師寫字的筆順怎樣?

     。、教學筆畫“一”(橫)。

     。、指導學生先描紅,發(fā)現(xiàn)字的特點。

      5、學生在生字本上練習。

      三、背誦課文

     。、同學們,我們來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請你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說一說。

     。ㄎ覀儊淼浇纪,一眼望去,二三里遠的地方有一座小村莊,只有四五戶人家,樹林里有幾座亭臺,路邊開滿了粉紅色的桃花,真美呀。

      2、發(fā)揮想象說說看到的畫面,為背誦做鋪墊。

     。、練習邊背誦古詩邊想象山村的畫面。

     。础⒅该痴b。

     。、集體背誦。

      四、試編兒歌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古詩,詩里一共有十個數(shù)字。你能用數(shù)字編一首兒歌嗎?

     。、小組合作編兒歌。

     。、小組匯報。

      五、作業(yè)設計

     。、練習寫字。

     。、找一找,哪些兒歌或古詩里有數(shù)字?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的〗

     。薄⒛馨匆欢ǖ捻樞蛴^察圖畫。

     。病土曥柟虧h語拼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學會5個生字和4種基本筆畫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重點〗

      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5個生字。

      〖教學難點〗

      在田格中正確書寫“四”,特別注意字的筆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看圖讀拼音識字第1課,認識了5個生字,我們一起讀一讀,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幾個生字。

      二、有順序觀察插圖

     。、在實物投影上出示本課插圖:

      提問你們看看這幅圖的遠處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處有什么?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三、朗讀兒歌

     。、學生自由讀兒歌,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讀不準的音節(jié)旁邊畫上?號。

     。、質(zhì)疑讀不準的音節(jié),請同學解疑。

     。场⒃僮杂勺x兒歌,把字音讀準確。

      4、同桌小伙伴互相讀一讀。

     。、指名讀。邊讀邊借助插圖大致了解兒歌內(nèi)容。

     。、教師范讀,讀出鄉(xiāng)村孩子們快樂的心情,強調(diào)“一去、煙村、亭臺、八九”后面要停頓。

     。、學生練習朗讀。

      四、學習生字

      〖學習生字的音〗

     。薄⒆x兒歌,用“”畫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同學互讀生字,比比誰讀得最準確?

     。场⒊樽x生字卡片,教師糾正èr(二)的讀法。

     。、找朋友游戲,鞏固生字的音做。

      教師發(fā)給學生5個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節(jié)卡片,做找朋友游戲。

      如拿著èr的卡片來到講臺,說“我是èr,誰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著“二”字的同學,邊說邊走到講臺“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比缓蟀芽ㄆN在黑板上。

      〖了解字義〗

     。薄⒒貞涀蛱鞂W習的“一、三、五、七、九”這幾個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數(shù)?

      2、讓學生知道今天學習的生字也是表示數(shù)字的,是雙數(shù)。

      3、引導學生分別用這些字練習口頭組詞、說句,加深對字義的理解。

      〖分析字形結構〗

     。、學習四種基本筆畫

      ⑴ 出示卡片認識新筆畫橫折鉤、豎彎、點、捺。

     、 書空新筆畫,知道這些筆畫都是一筆寫成的。

     、 指導學生練習書寫4種筆畫。

      2、請學生借助書中p51頁“寫一寫”的筆順,跟隨說說每個生字的筆順和筆畫。

     。、請同學說說生字的筆畫和筆順。教師強調(diào)“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筆順;“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橫后豎。

      由于“四”筆畫多,筆順容易錯,共同學習“四”的筆畫及筆順。

     。础㈦娔X演示

     、 請學生跟著電腦博士書空“四”字。

      “四”的筆畫依次變成紅色,學生隨著邊書空筆順邊說筆畫。有的學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筆“橫折鉤”當成“橫”和“豎鉤”兩筆,教師要特別強調(diào),此外,“橫折鉤”的“鉤”要小,能體現(xiàn)出運筆即可。

     、 讓學生邊寫邊悟出“四”的筆順規(guī)則是“先外后內(nèi)再封口”。

     。怠⒄埻瑢W按筆順描書上第3題“寫一寫”中的紅色筆畫。

      五、鞏固復習

      1、讀兒歌,把兒歌讀正確。

     。、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薄⒄_規(guī)范地書寫5個生字。

     。病⑼瓿烧n后練習2看圖讀拼音寫字。

      〖教學重點〗

      在田字格里寫好5個生字。

      〖教學難點〗

      按筆順把“四”“六”“八”3個字寫漂亮。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二、四、六、八、十”。

     。、指名朗讀兒歌。

      二、學習書寫“二、四、六、八、十”

      1、回憶第一課書寫的方法:

      觀察位置;觀察寫法;親自實踐。

      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每個字筆畫的占格位置,觀察后自己試著在書中寫一個。

     。场⒄垖W生提出書寫有困難的生字“八、六”:

      ⑴ 書寫“四”字:

      ① 看板書“四”,請學生們再一次觀察每筆的占格位置,觀察后請學生說一說。

     、 教師范寫,學生觀察老師的寫法:

      教師邊寫邊強調(diào)第一筆“豎”,書寫時稍微往里收一點,注意橫中線上邊的“豎”和橫中線下邊的“豎”應一樣長。第二筆是橫折鉤,橫不要寫得太長,要看清楚豎中線左邊的“橫”和豎中線右邊的“橫”一樣長時,頓筆寫折鉤,折筆畫也稍微向里收一點,要與豎對稱,“鉤”不要太大。接著寫“撇、豎彎”。注意兩個筆畫不僅寫在豎中線的兩側,而且寫在橫中線的上邊。最后寫橫。

      ③ 學生修改書中自己寫的“四”字后再寫一個“四”字。

     、 書寫“八”字:

      ① 看板書“八”,觀察占格位置。

      ② 觀察教師范寫,教師提示第二筆“捺”,起筆在右上格,起筆要輕,收筆時輕輕頓一下再拉出捺腳。注意“撇和捺”收筆處應在一條線上。

     、 學生修改“八”字后再寫一個“八”字。

     、 書寫“六”字:

      ① 看板書觀察占格位置,請學生說一說。

      ② 觀察教師范寫,教師提示第一筆“點”寫在豎中線上,起筆要輕,收筆時輕輕頓一下,第二筆“橫”寫在橫中線上邊一點。第三筆“撇”、第四筆“點”分別寫在豎中線兩側,起筆、收筆大致要對齊。教師可在起筆和收筆處輕輕畫兩條橫線,表示要對齊。最后一筆“點”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與第一筆“點”有所不同。

     。、展示學生書寫情況,進行評議。

      三、鞏固復習

     。、每個生字在生字本上寫3遍,教師巡視輔導。

     。、完成課后練習2看圖讀拼音寫字:

      ⑴ 看看圖上都畫了什么?

     、 讀讀圖上音節(jié),把漢字寫在( )里。

     、 同桌互查,比比誰書寫正確、漂亮。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7

      設計理念:

      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積極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觀察中生趣,在樂趣中讀書,在讀書中提高。同時組織有效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形式,培養(yǎng)和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內(nèi)容: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重難點:

      認識本課12個生字、熟練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關于數(shù)量詞的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

      “瞧!我們的火車朋友托馬斯已經(jīng)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它今天要

      給拼音王國的居民們送水果,(出示幻燈片)但它自己沒有辦法把水果放到車廂里,這該怎么辦呀?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信x拼音,讀對一個就放一個蘋果)蘋果已經(jīng)全部放到了車廂里,托馬斯開心地向拼音王國駛去!

      二、交流學習:

      1、認識一至十:

      “同學們,從開學到現(xiàn)在,我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

      友,也學了不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

      在生字王國里認識更多的生字朋友,你們高興嗎?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走進生字王國吧!生字王國里真熱鬧,瞧!一進大門就看見這么多的小朋友準備打籃球呢!誰來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ǔ鍪净脽羝畟數(shù)字跳到籃球里)

     。1)誰認識這些漢字里的數(shù)字朋友?請認識的同學跟大家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或以前是怎樣記住的?

     。2)一些數(shù)字有的小朋友已經(jīng)提前認識了,你們真是愛學習的孩子。沒有認識這些字的小朋友也不要著急,我們請拼音朋友來幫忙,好嗎?

      (3)學生練讀。

      (4)齊讀、指名認生字卡片。

     。5)做動作區(qū)分“八”和“入”。

      2、認識“去”和“里”:

     。1)宋代有位詩人邵雍把這十個數(shù)字還寫在了一首詩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寫的嗎?揭題——板書課題。

     。2)題目中最好認的字是哪三個字?

     。3)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記住“去”和“里”。(“一去”是一路走去,“一里”大概繞學校操場走一圈。)

      (4)齊讀課題。

      3、詩中記字,正確讀詩:

     。1)一路走出二三里,圖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圖)

     。2)出示詩句,學生練讀,碰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圈起來多讀幾遍。

      (3)指名讀——師比讀——請你學我這樣讀。

     。4)找找詩中的十個數(shù)字,看看讀音有什么變化?了解“一”的變調(diào)。

     。5)大家學得真努力,課文里的字娃娃想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記住它們了,就悄悄地溜出了門,大家還會讀嗎?(出示幻燈片)

      三、拓展練習:

      1、(出示關于數(shù)量的圖片)老師從生活中找到了許多東西,你會給它們選擇正確的答案嗎?

      2、連成兒歌讀一讀。

      3、你能在生活中找一找數(shù)字朋友嗎?

      4、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數(shù)字就是表示事物數(shù)量的一個符號,是比較沒意思的。可是到了詩人的筆下,經(jīng)過巧妙地構思、恰當?shù)匕才,它們就能變無聊為奇特。一去二三里就是這樣的。清代大文人鄭板橋也巧妙地用一至十寫了一首《詠雪詩》。(出示幻燈片)

      四、作業(yè):

      把你今天認識的生字朋友介紹給你最喜歡的人。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8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朗朗上口,充滿兒童情趣,具有韻律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項目,培養(yǎng)兒童通過朗讀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優(yōu)美景色。本課是識字教學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要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同時培養(yǎng)兒童學習漢語言文字的興趣。本課可以分二課時教學。

      一、說教材

      本課課題《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題: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詩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鄉(xiāng)村炊煙裊裊,山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路旁有盛開的各色鮮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境優(yōu)美。

      二、說學情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學生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shù)字和“去”、“里”、“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二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生初步感受童謠所表現(xiàn)的意境美。其中識字是重點,感受童謠意境是難點。

      四、說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自我拼讀課文;制作與教學環(huán)節(jié)配合的CAI課件;生字卡片;圖片。

      五、說教學設計:

      圍繞以上目標,我設計以下幾步教學程序。同時把教法和學法滲透在教學程序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導語激趣。

      用游戲形式復習拼音,設計這一道復習題的目的是復習學過的韻母和音節(jié),這些韻母和音節(jié)都和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生字有關,給學生學習本科生字打下基礎。

      2、交流學習一至十。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個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數(shù)字字樣;出示籃球圖,上面寫有一至十的漢字字樣——這樣設計主要十為了建立數(shù)字與漢字的聯(lián)系,了解學生對這幾個漢字的認識情況,同時鞏固漢字的讀音。并鼓勵學生提前認識字,交給學生認識字的方法,激發(fā)識字的興趣。

      3、題目中認識“去”和“里”。

      這樣識字不光可以讓學生牢牢地記住“去”和“里”,還可以便于學生理解它們的意思(“一去”是一路走去,“一里”大概繞學校操場走一圈)。

      4、詩中記字,正確讀詩。

      一路走出二三里,圖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和積極動腦思考的能力;找找詩中的十個數(shù)字,看看讀音有什么變化?在朗讀比較中發(fā)現(xiàn)“一”的讀音變化,這樣印象會更加深刻;不同形式的讀不僅讓學生熟記本課生字,同時也讓他們初步感受到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5、拓展練習。

      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shù)字——學會觀察生活、使用漢字,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对佈┰姟返某鍪,更是讓學生從課文中走出來,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6、作業(yè)。

      把你今天認識的生字朋友介紹給你最喜歡的人——更加注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展示自己的欲望。

      六、課后反思:

      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體親自實踐的過程。在課堂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多種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識字教學中,采用多種形式反復再現(xiàn)生字,使識字效果得以鞏固,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在朗讀教學中,采用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互幫互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同時,我也體會到要想做一個優(yōu)秀的任課教師必須要有較強的心理素質(zhì)。如胡宇陽同學不小心踢斷多媒體連接線造成課件無法使用的情況時,我的思路受到影響,說的話有些出現(xiàn)了語病、過渡不自然等現(xiàn)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鍛煉自己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19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一,二,三”3個字。

     。、認識1種筆畫“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這之前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拼音,著下我們能夠運用拼音知識去認識漢字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識字”學習了。

      二、認字

     。薄⒄埓蠹曳45頁,先自己小聲讀一讀圖下的2個生字,然后同桌,一人讀,另一人對照黑板上老師給出的注音,看看他是否讀準了,沒讀準的請你幫一幫,然后交換角色。

     。、用卡片檢查,看看哪組讀得又準有快。(分組比賽)

      3、“八”“九”各象什么字?

      老師演示:“八”的撇和捺不能在一起了,中間要有空隙;“九”字先寫撇。

     。、看圖填空:

      出示圖片:田,瓜,魚,花,球

     。ǎ〾K田()片瓜()條魚()朵花()個球

      5、游戲:找朋友:

      請大家戴上自己的數(shù)字頭飾。請十個小朋友上臺,一個一個地說:“我的朋友在哪里”座位上有相應漢字圖片的同學起立應答:“你的朋友在這里”。然后大家一起讀這個字。

      三、寫字

     。、認識田字格:田字格是幫助我們把字寫端正,寫勻稱。橫中線,豎中線,小格的說法。拍手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病⒐P畫:在寫字前我們先看看書上田字格中的范字,先用鉛筆描一描,看看三個字有怎樣的筆畫,長短一樣嗎?為什么書上的字能寫得那么好呢?我們也能寫得那么好。ㄓ行判模﹦庸P前先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拧耙弧钡膶懛ǎ簷M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是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寫在橫中線上,左右各半,長度相等。

     、啤岸钡膶懛ǎ簝蓹M,上短下長,先上橫,后下橫。上橫寫在上半格,下橫寫在下半格。也是豎中線兩邊左右各半,長度一樣。

     、恰叭钡膶懛ǎ旱谌龣M長,從上到下,不僅左右各半,而且橫與橫之間距離相當。

     。、示范寫字。

      四、總結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20

      【學習目標】

     。薄⒄J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

      2、認識筆畫“—”,能在田字格中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初步感受童謠中表現(xiàn)的意境鎂。

      【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拍手游戲?qū)胄抡n學習

      1、做數(shù)字拍手游戲。

     。病胄抡n:

      師說這些數(shù)字寶寶真是太可愛了,他們不但可以編進游戲中,還可以編進詩里去呢!請聽

     。ㄕn件播放|配圖詩朗讀)

      3、點明課題、出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童謠《一去二三里》,它就在我們的書上。

      二、讀準字音,學會正確地朗讀童謠

     。、提出朗讀要求:

      小朋友一定很想讀了,但是等一等,先聽聽要求,把每個音節(jié)都拼讀準確,特別是平、翹舌音,前、后鼻音。遇到不會拼讀的可向附近的同學請教,也可以舉手向老師求助。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輔差。

     。、了解學生讀童謠情況:

      誰會讀童謠了?

     、 指名讀,其他小朋友仔細聽聽,要特別留意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讀得怎樣。

     。ㄓ凶x得不準的,請生指出幫其正音,全班讀讀易錯的字,特別是“煙、村、亭、四、十”等)

     、 把易讀錯的字集中起來再讀讀。

     、 拿起書本,一起把整首童謠讀一讀。

      三、進一步認識生字

      師小朋友真能干,通過自己拼讀音節(jié),同學之間互幫互學,已經(jīng)會讀這首童謠了。

     。、找出數(shù)字寶寶:

      拿起筆把躲進童謠里的十個數(shù)字寶寶圈出來再認一認。

     。、按順序認讀帶音節(jié)數(shù)字:

      利用課件有順序地出現(xiàn)帶音節(jié)的數(shù)認字寶寶,開火車跟這些寶寶打招呼。

     。、打亂順序讀去音節(jié)數(shù)字:

      自由讀,不會的看看書中的音節(jié)。

      兩人搶讀。

     。、找朋友游戲:

      規(guī)則事先老師已經(jīng)發(fā)給每人一張卡片,卡片上是以不同文字形式表示的十個數(shù)字寶寶,有中文、阿拉伯、英文的。大家離開位置自由組合,找到表示同一意思的數(shù)字拉起手,然后一組組匯報。

     。、課件出示“先、里”學習這兩個生字:

      師還有兩個字寶寶要和你們打招呼,它們是誰?

     、 組詞比賽:

      師“先、里”說他們的用處可大了,可以組成很多詞,我們男、女同學比賽一下,看看他們誰組的詞多。(帖出男、女生頭像,在下面劃“正”字,以決出勝負)

      ⑵ 用“先、里”說話。

     。、進一步認識數(shù)字的意義:

      師十個數(shù)字寶寶又來了,他們說“我們啊,跟人類的生活聯(lián)系最緊密了,生活中隨時隨處都會有我們的存在,不信,你看看自己,看看周圍,想一想,一定能找到我們的。(鐘、日歷、電影院、門牌號,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人體組成部分的數(shù)量,自己學習用品的數(shù)量,教室里各類物品的數(shù)量以及聽課老師的數(shù)量。不但能發(fā)現(xiàn)顯性的數(shù)字,還能發(fā)現(xiàn)隱性的數(shù)字。)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字寶寶,加深了對數(shù)字意義的認識,又進行了數(shù)字的運用,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他們的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更使學生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作用和魅力,拓展了語文學習的外延,使語文學習生活化。

      四、再讀無音節(jié)童謠,鞏固識字

      課件出示被脫掉了帽子的童謠,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五、學寫字(重用課件指導)

     。薄⒄J識田字格。(橫豎中線,左右上下格)

      2、指導“一、二、三”書寫:

     、 認識筆畫“—”,書空一遍。

     、 講解筆順。

     、 跟著電腦博士在空中寫一遍。

     、 描一描。

     、 師范寫。

      ⑹ 生練習書寫生字:

      提前寫好的讀讀老師送給你們的詩歌。

      《數(shù)字歌》。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課件出示看圖填字題,請學生做一做。

      二、再讀童謠,深入體會童謠意境

     。薄⒆x書指導:

      師我們讀書啊,不光是用嘴巴讀,還要用心去讀,怎么樣是用心讀呢?就是我們啊,讀到什么想到什么,邊讀邊想,仔細領會,這樣子讀,才會讀得更有味,更吸引人。

     。、自由讀讀,邊讀邊想。

     。、指名說說,你讀時想到什么了?

      相機釋疑:“二三里”(點擊圖片解釋饒操場跑道四五圈)

      “亭臺”亭子。

      “煙村”冒著炊煙的村莊。

     。、看課件情景朗讀童謠,讓學生置身于詩歌所描寫的意境中去朗讀,披文入境,更深層次地理解文本內(nèi)涵,感受語言文字表達的魅力,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感受能力

     。、配樂朗讀童謠(站起來讀)。

      三、知識鏈接

      朗讀詩歌《詠雪詩》談談體會。

      四、做做隨堂練習

      【設計意圖】

      本首童謠是數(shù)字意義啟蒙學習的好教材。學生對這首童謠比較熟悉,幼兒園里就接觸過。但那時學生讀童謠是無意識的,有口無心的,甚至有一些字音也無法讀準。本冊教材安排這首童謠作為第一節(jié)識字課,除了要求會讀會用的字,還出現(xiàn)了四會字,要求“會讀、會認、會用、會寫!

      “人生起步識字始”,第一節(jié)識字課是學生以后識好字的關鍵,所以上好這一節(jié)課的意義非常重要。,如何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識字習慣,懂得識字的一些方法呢?又如何根據(jù)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來開展本課的學習呢?這些問題是我在設計教學時所思考的,因此我本課的教學設計也是緊扣這幾個問題進行的,現(xiàn)闡述如下

      一、以游戲活動的形式組織教學

      這是我首先想到的組織方式,因為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游戲活動是他們最喜歡的,玩是他們的天性啊。于是我這節(jié)課就以游戲貫穿教學始終。課一開始,就以數(shù)字拍手游戲引出本課教學。老師以“數(shù)字寶寶太可愛了,不但可以編進游戲中,還可以編進詩里邊去呢”這一句話導出新課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字就被激發(fā)起來了,這為本課的教學打下了很好的情感基礎。再接下去的學習中,我以“跟數(shù)字寶寶打招呼、數(shù)字寶寶找朋友”等形式來加深小朋友對數(shù)字寶寶的認識,考慮到學生對數(shù)字已有感性的認識,但真正看到每個數(shù)字寶寶準確地認出來,很多孩子其實還不會。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按順序讀出數(shù)字寶寶之后讓數(shù)字寶寶摘掉帽子變換順序排隊出現(xiàn),再讓學生認認,及時知道學生要看著字去讀準字,不能瞎讀 、有口無心地讀。這樣的設計既有趣味性,又滲透了良好讀書認字習慣的培養(yǎng)。

      在“數(shù)字寶寶找朋友”的游戲中,我讓阿拉伯、中文、英文數(shù)字寶寶交朋友。這一環(huán)節(jié)既加強了對數(shù)字寶寶字形的記憶,又加深了對數(shù)字寶寶意義的認識,更讓他們懂得了同樣的數(shù)字寶寶可以用不同的文字表示出來。

      然后在“先、里”兩個字的學習時,我安排了男、女同學比賽著用“去、里”組詞說話的活動,讓學生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中學習,激活他們的思維,開拓他們的智慧,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

      把“先、里”兩個字單獨出現(xiàn)讓學生學習,我是考慮到了本課的十個數(shù)字寶寶對小朋友來說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先、里”字形的認識就成了識字的難點。因而我就采用了“單獨另類呈現(xiàn)”的形式來教學,以加深學生對這兩個字形的記憶。有些“另類”的東西不是特別能引起人的無意注意嗎?我在這里就套用了一下,以達到記憶字形的目的。

      二、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讓語文學習生活化

      我們都知道,課程來源于生活,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數(shù)字寶寶離我們真的的太近了,我們生活中無時無處都有他們的存在。于是我就設計了“找找我們身上以及身邊的數(shù)字寶寶”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字寶寶。當他們發(fā)現(xiàn)了“顯性的數(shù)字寶寶”,像“日課表、作息時間表、鐘表、日歷、作業(yè)本”等上面的數(shù)字,我在表揚他們真會觀察時,又不失時機地引導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隱性的數(shù)字寶寶”,像“一臺電視機、一條紅領巾、三十條紅領巾、多彩的生活五個字、我們大家在一起七個字”等,學生為自己能發(fā)現(xiàn)躲在暗處的數(shù)字寶寶而興奮而激動,在這里他們嘗到了成功的樂趣,思維特別的活躍,每發(fā)現(xiàn)一個數(shù)字寶寶都會帶給無盡的喜悅,他們探究著、發(fā)現(xiàn)著、思索著、表達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數(shù)字寶寶的用處,感受到了數(shù)字寶寶與人類關系的密切。

      三、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建立知識鏈接

      在學了《一去二三里》之后,我還推薦給小朋友兩首兒歌,里邊也都有數(shù)字寶寶。同時,我告訴學生其實還有很多詩歌也是有數(shù)字寶寶的,把孩子從課內(nèi)閱讀引向課外閱讀,引導孩子們與更多的生字寶寶、更多的兒歌親密接觸,從而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興趣。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識字、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領學生走上自主學習的道路、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我本課教學的目的,本課的教學設計努力體現(xiàn)這種大語文教學觀。

      四、留下充余的時間練習寫字

      寫字教學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本課是寫字教學的起始課,因此我特別注意了對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從“田字格、橫中線、豎中線”的認識到基本筆畫的認識,以及寫字的筆順指導,我都是從細微處著眼,通過課件演示、教師范寫、學生防寫、臨寫,扎實的地進行訓練。好習慣的形成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可懷習慣一旦形成改就難了 。所以我想應該舍得花時間給學生寫字,最好讓學生能在課堂上寫好字,保證寫字的質(zhì)量。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21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一種筆畫。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田字格,寫好筆畫橫.

      教具準備

      1.歌曲“拼音用處大”。

      2.課本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同學們在拼音王國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讓我們一起唱拼音歌。(復習韻母.聲母和正體認讀音節(jié).) 今天我們來學“識字一”1 一去二三里。

      (二)初讀課文識字。

      老師:請你打開書44頁,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學生:自讀,畫出不認識的字。

      老師:看看能能用拼音朋友幫助我們把這些字認識讀準。

      學生:認讀拼音識字。(出示生字,學生認讀。)

      重點指導讀:三 四 六 九

      學生:組內(nèi)互讀。小老師帶領同學認讀生字。

      老師:擴詞理解“里”字的意思。口頭組詞:家里、車里、公里。

     。ㄈ┲笇鴮。

      老師:過渡:我們認識了這些字。我們還要會寫“一、二、三”。請你仔細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學生:這三個字都有“橫”。認識筆畫”橫”,筆順從左到右

      老師:一橫在漢字里念“一”。

      認識田字格,指導寫“一”,先觀察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老師:觀察“二”的兩個橫有什么不同。指導寫“二”。

      老師:先寫上面的一橫,再寫下面的一橫。

      學生:第一橫短,第二橫長。

      老師:觀察“三”的三橫長短變化。指導寫“三”,寫時我們要按先上后下的順序。

      學生:比“二”的橫要稍靠近些。

     。ㄋ模╈柟叹毩暋

      老師:下面我們做一個“找朋友”游戲。(鞏固音和形。)

      學生:一個人拿音節(jié),一個人拿漢字,找朋友。

      找對了,全班齊讀.找錯了,幫助糾正.

      教學后記:

      1.一去二三里(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所學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流利的背誦課文,讀準三 四 六 九 的字音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及相關圖片。

      2.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搿

      老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十個漢字朋友,老師想看看你們是不是都認識了。誰愿意向大字介紹你認識的漢字朋友?

      學生:自讀十個漢字、指名讀、齊讀。

     。ǘ⿲W習小詩。

      老師:范讀,

      學生:自己讀,先拼讀再一行一行讀,一句一句讀,男、女生讀.

      老師:誰能指著圖說說“煙村”“亭臺”在哪?

      學生:一邊讀詩,一邊看圖,指出“煙村”“亭臺”的位置。

      老師:看圖試背古詩。

      學生:自己看圖試背、互相背詩、指名背。

      作業(yè)布置:

      1.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帶有“一”至“十”漢字的詞語,誰愿意跟同學說說?先在小組里交流。

      2..課后,請同學們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 篇22

      【教材簡說】

      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他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幾座亭臺錯落有致的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的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寫字,難點是分辨“八”和“入”。

      【學習目標】

     。、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

      2、正確、流利、稍帶感情的朗讀課文。

     。、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師今天,我們用學會的漢語拼音本領去學習漢字和文章,你們有興趣嗎?

      二、借助拼音,初讀感知

     。、請小朋友打開課文,自己拼拼拼音,讀讀這首詩。

      2、這首詩中有哪些數(shù)字?用鉛筆圈出來,拼拼拼音讀準他。

     。、出示生字卡片齊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4、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詩中再讀一讀,自由讀詩歌。

     。、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或者同桌一起讀一讀。

     。、指名讀請會讀一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會讀兩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全都會讀的小朋友讀一讀:

      師讀著讀著,你仿佛看見了什么?(生自由說)

      三、借助畫面,再讀感悟

     。、出示課文插圖,剛才腦子里看到這幅畫的小朋友請起立,掌聲表揚自己。你們不僅會讀課文,而且讀懂了課文,多能干呀!

     。、看圖。師中國有句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們能讀著詩看到畫,能不能看著畫讀出詩呢?

      老師指著行走的孩子學生讀“一去二三里”。

      老師指著炊煙裊裊的房屋學生讀“煙村四五家”。

      老師指著亭子學生讀“亭臺六七座”。

      老師指著路邊的花學生讀“八九十枝花”。

      老師指著整幅畫學生讀整首詩。

      3、情趣練讀,讀出節(jié)奏感:

      老師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學生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后一句。

      一學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另一學生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后一句。

     。、當小詩人有感情的讀一讀。試背。

      四、鞏固生字

      1、鞏固字音“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戲。

      2、鞏固字形和生字說再見的游戲。(讀卡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薄⒊獙(shù)歌。師我說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

      生你說一,我對一,小貓最愛把臉洗。

      師我說二,誰對二,哪個尾巴像把扇?

      生你說二,我對二,孔雀開屏像把扇。

      師我說三,誰對三,哪個馱著兩座山?

      生你說三,我對三,駱駝馱著兩座山。

      師我說四,誰對四,哪個滿身都是刺?

      生你說四,我對四,刺猬滿身都是刺。

      師我說五,誰對五,哪個頭上長小樹?

      生你說五,我對五,小鹿頭上長小樹。

      師我說六,誰對六,哪個愛在水里游?

      生你說六,我對六,鴨子愛在水里游。

      師我說七,誰對七,哪個叫人早早起?

      生你說七,我對七,公雞叫人早早起。

      師我說八,誰對八,哪個唱歌呱呱呱?

      生你說八,我對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師我說九,誰對九,哪個會用頭頂球?

      生你說九,我對九,海獅會用頭頂球。

      師我說十,誰對十,哪個學話有本事?

      生你說十,我對十,鸚鵡學話有本事。

     。病㈩I獎游戲。老師出示卡片,指名學生上臺領獎:

      一生說我得了第一名。

      眾生說對對對,你得了第一名。

      3、 讀《詠雪詩》。

      二、寫字

     。、認識田字格:

      “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他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2、認識筆畫“一”:

      橫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師范寫。

     。、寫字姿勢歌:

      寫字時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腳放平……

     。础⒅笇懽郑

      “一”寫在橫中線上,字要居中。

      “二”兩橫上短下長,先寫上橫后寫下橫。上橫寫在上半格,下橫寫在下半格。

      “三”第三橫長,第二橫寫在橫中線,橫與橫之間距離要勻稱。

      師范寫,學生描紅,再在田字格上練寫。

     。怠褍(yōu)秀作業(yè)放在實物投影上讓學生看,并加星。

    【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03-06

    一年級《一去二三里》語文教學設計06-28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精選22篇)10-03

    人教版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3-14

    一去二三里的語文教學反思02-10

    一去二三里語文教學反思02-05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附教學反思)08-13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03-16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一去二三里》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