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大家都知道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教師一直非常重視之。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語文《夢圓飛天》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語文《夢圓飛天》教學反思1
今天教學了《夢圓飛天》,自我感覺有亮點,也有不足。
根據本文主要教學目標是中國人們實現(xiàn)飛天夢想時無比喜悅與自豪的心情,我確定教學以讀為主;讓學生充分地讀,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課文中有好幾個場面都讓人印象深刻,有發(fā)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場面,有發(fā)射成功后激動人心的場面等等。要想讓學生能對課文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我想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引導學生抓住課文語句反復朗讀。比如指導學生朗讀體會發(fā)射前緊張氣氛那一部分時,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比如什么時候也曾有過“心弦繃得緊緊的”、“似乎可以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分析,才能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本課教學后,感到教學設計中,老師的提問、朗讀指導都對學生的牽制太多了,學生始終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少了主動發(fā)展的空間。
語文《夢圓飛天》教學反思2
《夢圓飛天》這篇富有時代氣息的課文報道了我國的“神州”5號飛船發(fā)射成功的經過,抒發(fā)了中國人民夢想成真的壯志豪情。這篇通訊報道激情澎湃,充滿喜悅與自豪。我們教師怎樣點燃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呢?
一、用我的激情激發(fā)學生熱情。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激情很重要。用你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讓學生情不自禁中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二、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熱情。
本課教學重點應該是著重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悟夢圓飛天的喜悅之情和當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面。突破這一難點,學生的'愛國情懷更容易點燃。所以我讓學生充分誦讀描寫“神舟”5號發(fā)射成功的句子,想象并體會當時扣人心弦、激動人心的發(fā)射場面。讀后我旨在要求課堂告別繁瑣的講讀,為了體會發(fā)射前緊張氣氛那一部分時,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什么時候也會心弦繃得緊緊的?繼而引導學生此時為什么每一個人都如此的緊張?(是的,此時的我們除了激動、自豪更有一份期待、祝福)所以當“神舟”5號發(fā)射成功時,我們的心情會怎樣呢?這樣順理成章地解讀15小節(jié),學生感受得更加深入了。讀的時候更加動情了!
語文《夢圓飛天》教學反思3
《夢圓飛天》這篇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生動詳細地記敘了“神舟”五號飛船載著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飛行太空的過程,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實現(xiàn)飛天夢想的無比喜悅與自豪。
《夢圓飛天》是一篇通訊報道,報道了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發(fā)射成功的過程,字里行間抒發(fā)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我在教學時注意了以下幾點:從課題入手,課堂抓好朗讀的訓練,如“人們盼望已久的、凝結著中國人民心血,寄予著中國人民飛天夢想的“神州”五號就要起飛時,讓學生想象當時人們緊張的心情,朗讀時,強調語速稍快,突出重音,表現(xiàn)出這種緊張之感!吧裰荨蔽逄柊l(fā)射成功了,當時人們是何等的興奮!“澎湃的激情、勝利的喜悅和無限的自豪”是并列的三個簡短的分句,朗讀時,要學生注意讀出節(jié)奏感,讀出內在的一層比一層更強烈的思想感情。創(chuàng)設情境,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感受送行場面嚴肅而熱烈的氣氛,發(fā)射場面那激動人心的壯觀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自己在教學時還沒有完全地融入到文本中去,還沒達到“文”“我”合一。
語文《夢圓飛天》教學反思4
《夢圓飛天》是一篇通訊報道,報道了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發(fā)射成功的經過,字里行間抒發(fā)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我在教學本課時注意了以下幾點:
首先以課題“夢圓飛天”入手,直奔主題問:課題中“圓”是什么意思?學生暢所欲言說:“圓是圓滿的意思”,“是圓夢的意思”,還有說是“團圓的意思”然后師又巧設一問:課題“夢圓飛天”又是什么意思?學生的思考立刻推向深入,大家通過預習課文紛紛做答,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隨后師又問:“誰圓了誰的什么夢?”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到:“中華民族做了幾千年的飛天夢,如今楊立偉叔叔終于載著中華兒女的百年企盼飛上太空,中國人民的飛天夢終于夢想成真了!痹挼酱藭r,新的一節(jié)閱讀課也在同學們涌動著激情的感召下拉開了序幕。
其次,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注重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圍繞一個大的探究性問題“文中哪些場面給你印象深刻,劃出來讀一讀并寫下自己的感受!毕扔蓪W生自主找出這樣的句子并讀讀再寫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四人小組交流,最后每組派一名主講人交流自己的體會。我再根據學生找到的重點語句相機教學,并指導朗讀。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學習,主動感悟,主動交流,充分理解,充分表達的氛圍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發(fā)揮。
一節(jié)自認為完美的常態(tài)課也總有不足之處,由于學生預習過程中忽略了對個別詞語的理解,導致學生在活用詞語的時候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在學生自主感悟后交流的過程中,我還是沒有顧及到一些后進生,說的多的仍然是那些領悟能力好的學生。所以,為了能使班上學生之間的差距盡量減小,往后的教學中,仍需要多的把一些機會留給后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