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08-15 13:54:2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10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觀察尋找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用較恰當?shù)恼Z言描述。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冊記錄本

      2.鉛畫紙、宣紙、水粉顏料、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五彩寶貝

      1、今天,老師請來了五彩寶貝朋友來和大家做游戲,它們是:紅、黃、藍、綠、紫。(認識五彩寶貝)

      2、五彩寶貝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讓我們的生活色彩斑斕,你知道他們在哪兒嗎?

      二、尋找五彩寶貝

      1、引導幼兒在彼此的衣服上尋找,在活動室的墻壁、物品中尋找。

      2、幼兒結(jié)伴在幼兒園里尋找五彩寶貝。

      三、談談自己找到的五彩寶貝

      1、你找到哪些顏色?

      2、你是從哪里找到這些顏色的?

      3、幼兒將找到的顏色用繪畫的'方法記錄下來

      四、繪畫:我找到的五彩寶貝

      1、幼兒自由選擇水粉、水彩、蠟筆等繪畫工具、作畫。

      2、鼓勵幼兒將剛才觀察到的景物和色彩,大膽地表現(xiàn)出來(如:大型運動器具、服裝、動植物、日用品等)

      3、展覽作品,共同欣賞

      4、用較豐富的詞語描述色彩畫面。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和父母一起到大自然中尋找更多的顏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齲齒產(chǎn)生的原因,懂得牙齒保健的重要。

      2.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樂意保護自己的牙齒,愿意早晚刷牙。

      活動準備:

      1.一個小熊頭飾,一副黑色眼鏡做“蛀牙蟲”。

      2.牙齒模型一副。

      3.一盒牙膏,人手一把牙刷,一個水杯預先放在盥洗間。

      4.《小熊拔牙》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出活動。謎語:大紅門打開來,白姑娘站兩排,各種東西吃進去,又切又磨樣樣能。

      2.聽故事《小熊拔牙》,了解產(chǎn)生齲齒的原因,懂得牙齒保健的重要。教師扮演小熊手扶腮做痛苦狀,并請幼兒猜猜小熊怎么啦?幼兒聽故事。討論:小熊的牙為什么被拔掉?牙被拔掉有什么不方便?

      3.幼兒互相交流,知道牙齒保健的簡單方法。幼兒互相看看同伴的牙齒,自由交流自己看牙醫(yī)的經(jīng)歷和感受。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保護牙齒的。教師小結(jié):如果不注意保護牙齒,牙齒也會生病的。牙齒是會影響我們吃食物,不能好好睡覺,并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缺少牙齒時,說話不清楚;齲齒嚴重的話,還很難看呢!

      4.討論正確的刷牙方法,并徒手練習。

      教師:小朋友會刷牙嗎?我們來教教小熊怎樣刷牙好嗎?教師用牙刷在牙齒模型上示范正確的刷牙方法:先在牙刷上擠點牙膏,水杯盛上水,再用水漱口并吐出,然后用牙刷去刷牙,上面的'牙齒從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齒從下往上刷,兩邊的大牙齒要由里往外來回刷,最后用杯子里的清水漱口吐出。幼兒用牙刷做空手練習,“小熊”來回檢查。游戲“蛀牙蟲,快走開”,繼續(xù)幫助幼兒練習正確刷牙:教師戴上“蛀牙蟲”的眼鏡扮“蛀牙蟲”,在幼兒四周邊唱邊隨意走動,歌曲結(jié)束后,“蛀牙蟲”隨意請一位小朋友,這位小朋友念兒歌“蛀牙蟲,快走開,我回刷牙趕走你!”然后練習刷牙一次。其他幼兒看他刷牙方法是否正確。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路邊種樹對自然環(huán)境及人類的作用。

      能出顏色、形態(tài)等方面感受行道樹的美,并嘗試用線條、花紋、顏色來表現(xiàn)行道樹。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馬路邊的樹”組圖;“行道樹的作用”圖片。

      材料準備:畫紙、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等。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馬路邊的樹”,引導幼兒從顏色、形態(tài)等方面感受行道樹的美。

      ——你喜歡圖中的哪些樹?

      ——它們都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這些樹都種在什么地方?

      小結(jié):這些種在路邊的樹,叫行道樹。它們的形態(tài)不一樣,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細,有的直直的、有的彎彎的,有的樹冠像一把傘,有的樹冠像一顆球;它們的樹葉顏色和形狀也不一樣,有的樹葉黃、有的樹葉綠,有的樹葉細細長長的,有的樹葉胖胖圓圓的……

      出示圖片“行道樹的作用”,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路邊種樹對自然環(huán)境及人類的作用。

      1.幼兒自由交流馬路邊種樹的作用。

      ——為什么馬路邊要種樹?

      2.出示圖片“行道樹的作用”,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路邊種樹的作用。

      ——這兩幅圖的路面上有什么不同?

      ——你喜歡住在哪一幅圖的環(huán)境里?

      ——如果你走在空氣灰蒙蒙的路上,有什么感覺?

      ——為什么路邊種了樹的這幅圖里空氣不會灰蒙蒙的呢?

      小結(jié):行道樹可以美化環(huán)境、吸收有害氣體和煙塵,讓空氣更新鮮;可以遮陰和消除噪音等,走在樹下更涼快,住在馬路邊的人不會感到很吵,讓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更加舒適;還可以讓開車的人看清道路的方向,行車更安全。

      發(fā)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繪畫“長長的行道樹”。

      1.鼓勵幼兒大膽運用線條表現(xiàn)樹的外形特征,畫出對行道樹美的理解。

      2.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繪畫時突出行道樹的色彩和形態(tài),嘗試多種畫法。(點彩畫、水彩畫、線描畫等)

      3.展示全班幼兒的作品,進行分享、交流,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畫。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請家長帶幼兒觀察馬路邊的各種樹木,并用相機記錄看到的街樹,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蜜蜂和蠶寶寶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和用途,認識它們對人類的貢獻。

      2.進一步鍛煉幼兒的觀察、理解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小動物的觀察興趣和熱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蜜蜂;蠶;蠶出繭。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猜謎的形式引出課題。

      一生勤勞忙,專去百花鄉(xiāng),回來獻一物,香甜勝過糖。(蜜蜂)

      一個姑娘真可愛,專把樹葉當飯菜。辛勤吐絲獻終身,織成絲綢做穿戴。(蠶)

      二、展開

      1.了解蜜蜂和蠶的外形特征。

     。1)你在那里見過小蜜蜂和蠶寶寶?它們長的`什么樣子?

     。2)出示蜜蜂圖片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蜜蜂的頭上長著什么?

      身旁有什么,身體下面有什么?

      腹部末端有一根什么,有什么有途?

     。3)出示蠶的圖片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蠶的頭部有什么?

      身體什么顏色?身上有什么?(許多節(jié)),

      身下有什么?

      小結(jié)蜜蜂和蠶的外形特征,知道它們都是昆蟲。

      2.了解蜜蜂和蠶的生活習性。

      引導幼兒討論:

     。1)蜜蜂和蠶每天都在忙什么?蜜蜂采花粉干什么?

      (采花粉、釀蜜)

     。2)出示蠶繭圖片

      蠶怎樣吐絲?成繭后蠶跑到哪里去了?

      (成熟的蠶能吐絲)

      3.小結(jié)蜜蜂和蠶的生活習性。

      4.提問:你喜歡蜜蜂和蠶嗎?為什么?

      出示絲織品,王漿、蜂蜜等,了解蜜蜂和蠶對人類的貢獻,教育幼兒要愛護它們、保護它們。

      三、延伸

      請幼兒在圖書中尋找、了解有關(guān)蜜蜂和蠶的小知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技能有創(chuàng)意的裝飾塑料袋。

      2、探索塑料袋的多種玩法,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3、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塑料袋(每人一個)、卡紙裝飾物、彩筆、雙面膠、剪刀(每人一把)、教師制作的范例。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引出主題。

      引導幼兒回憶說出塑料袋的用處,告訴幼兒塑料袋不僅有多種用處,我們還可以跟它做游戲。

      2、欣賞教師范例,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怎樣裝飾塑料袋。

      3、幼兒自由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激發(fā)幼兒玩塑料袋玩具的興趣,說說我們裝飾好的塑料袋可以怎樣玩?如:可以套在頭上當頭飾, 可以拴上長長的繩像放風箏一樣玩等。

      5、引導幼兒拿自己制作的玩具,與同伴進行游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說說還可以用塑料袋做成什么?請幼兒收集塑料袋,在手工區(qū)繼續(xù)開展創(chuàng)造性活動,并告知幼兒廢棄的塑料袋不能亂扔,要保護好環(huán)境。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既是一次由幼兒自發(fā)生成的活動又是一次很有教育價值的園本教學活動。塑料對于地球的'危害是巨大的,所以我們要讓幼兒能夠廢物利用,讓廢棄的塑料能夠利用起來,通過各種來利用塑料,盡量減少塑料在生活中的使用。

      小百科:

      塑料袋是以塑料(常用塑料有聚丙烯、聚酯、尼龍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袋子,是人們?nèi)粘I钪斜夭豢缮俚奈锲,常被用來裝其他物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園實地探尋螞蟻、觀察螞蟻,對螞蟻的生活環(huán)境、蟻穴感興趣。

      2.感受尋找螞蟻、觀察螞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找到一處螞蟻較多的地方,準備好一點餅干。

      2.幼兒用書第3冊第4~-6頁。

      3.螞蟻生活環(huán)境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螞蟻在哪里?

      1.我們的自然角里有一位新朋友小螞蟻,你們知道螞蟻生活在哪里嗎?

      2.螞蟻到底生活在哪里呢?今天,我們一起去幼兒園的空地上,找一找螞蟻的家吧!

      二、螞蟻的足跡。

      1.實地觀察螞蟻。

      這附近有許許多多的螞蟻,現(xiàn)在請小明友和白己的`同伴一起來找一找小螞蟻,看一看小螞蟻住在哪里。老師這里有一些餅干屑,等下請小明友們分組找一塊空地,教在空地上。過一會兒,你就能發(fā)現(xiàn)螞蟻,并跟蹤到它們的家在哪里了。

      2.幼兒分組自由觀察,教師巡回指導。

      3.提醒幼兒愛護小螞蟻,不要踩到小螞蟻。

      三、我的螞蟻朋友。

      1.回到教室,討論觀察結(jié)果

      2.剛才我們小朋友都發(fā)現(xiàn)螞蟻的家了嗎?它們的家到底在哪里?

      3.分組上前介紹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

      4.教師小結(jié):原來,小螞蟻喜歡在地下挖洞筑巢,它們的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蟻穴。它們通常把家安在比較干燥的土壤中,我們可以在樹根、草叢、石頭縫等地方找到它們的家。

      四、螞蟻的家園。

      1.觀察幼兒用書,進一步認識地下螞蟻王國。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6頁,說說蟻穴的內(nèi)部形狀,又如有許多的小房間,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每個“房間”的不同用途。

      2.小螞蟻在家里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呢?這一個個的小“房間”分別是干什么用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下一次我們來分享答案,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名稱:

      躲在哪里?

      活動目標:

      1、體驗味覺,增加味覺經(jīng)驗。

      2、品嘗、分辨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分別裝在5個杯子里味道不同的水。

      2、“酸、添、苦、辣”表情圖片。

      活動過程:

      1、向幼兒講述“酸、甜、苦、辣、咸”的故事。

      2、提問:小朋友們聽過了故事之后,那現(xiàn)在也請小朋友們來當一下大廚師,找一找酸、甜、苦、辣、咸五個朋友躲在哪里。

      3、請幼兒上前來品嘗味道,并講述自己所品嘗的味道。

      4、展示圖片《酸、甜、苦、辣》。告訴幼兒:“小朋友們看看掛圖上的表情,然后想一想自己品嘗之后的表情!

      5、將幼兒分組后,請每個幼兒都自己品品嘗一下五種不同的.味道。

      6、提問:“小朋友們現(xiàn)在都嘗過了這幾種味道,那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想想自己嘗到的味道的感覺,在掛圖上把味道和相應的表情連線!

      7、提問:“小朋友們今天都嘗到了哪些味道?為喜歡的是哪種?”

      8、在幼兒閱讀“愛吃甜的動物”后,提問:“小朋友知不知道有哪些動物喜歡吃甜食?它們都喜歡吃什么樣的甜食!

      9、活動總結(jié),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品嘗不同的味道時候的感覺。

      教學反思:

      引領(lǐng)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jié)。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冰是涼的、硬的、光滑的,初步了解冰是由水變成的,冰遇熱會化成水。

      2.學習制作“冰花”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1.讓家長提前在家為幼兒動制一盤冰和一個八寶粥小碗。每組一盆溫水。

      2.教師做好的冰花、彩紙、大的果凍盒、水、毛線等物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玩家長做的冰塊。

      教師問孩子這些冰是誰給做的?是怎么做出來的?

      2.教師引導孩子感知冰的特點。

      (1)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冰是什么顏色的?幼兒:沒有顏色、很亮……

     。2)師:剛才你們摸冰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幼兒:涼涼的、很炸手。

      (3)孩子們,捏冰的時候怎樣?幼兒:很硬很硬、捏不動…..

     。4)老師請小朋友將冰放在手心里,看看冰有哪些變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樣來的。

      (5)并在手里會慢慢化成水,說一說還有什么方法化成水?

     。6)請幼兒將自己的冰放在溫水盆里,觀察冰慢慢融化的過程。

      3.教師演示制作冰花的`方法,幼兒學習制作冰花。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做的冰花漂亮嗎?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2)教師問幼兒現(xiàn)在的冰和剛才你們玩的冰有什么不一樣?請幼兒說說不一樣在哪兒?

      (3)小朋友仔細觀察老師的冰花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你們想想做?

     。4)教師和幼兒共同制作冰花。

      (5)教師和幼兒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為幼兒園沒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賞冰花。

      4、欣賞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掛在外面的一根繩子上,共同欣賞誰做的冰花最漂亮。

      【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在家在制作一個冰花。讓幼兒觀察冰花融化的現(xiàn)象;早晨的時候,觀察窗戶上的冰花。

      【設計意圖】

      現(xiàn)在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時候,我利用冬天的特征,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得知水遇冷會上凍結(jié)成冰,那冰遇到熱就會化成水這一科學道理。于是我精心設計了這節(jié)科學課。

      小百科:冰是無色透明的固體,分子之間主要靠氫鍵作用,晶格結(jié)構(gòu)一般為六方體,但因應不同壓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結(jié)構(gòu)。密度比水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關(guān)注西紅柿的生長,了解西紅柿的生長過程。

      2.學會區(qū)分生熟西紅柿。

      3.樂意參加勞動,對勞動感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jié)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收拾整理好種植園地

      2.西紅柿秧苗、鏟子、水桶。

      3.《西紅柿生長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圍繞西紅柿談話,激發(fā)幼兒參與勞動的興趣。

      師:"你吃過西紅柿嗎?你知道西紅柿長在哪里?"教師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去栽西紅柿了,以后我們就可以吃自己種出來的西紅柿了。你愿意去栽西紅柿嗎?

      二、栽西紅柿將幼兒帶到種植園地

      1、教師示范講解移栽西紅柿的`方法。

      2、幼兒勞動,教師參與指導。

      3、為西紅柿澆水。

      三、組織幼兒回活動室進行記錄

      1、教師出示記錄表,講清要求。

      2、幼兒進行記錄。

      延續(xù)活動:

      鋤草(西紅柿成活后進行)

      1、引導幼兒認識雜草,學會從根、莖、葉的不同來區(qū)分雜草與西紅柿。

      2、組織幼兒為西紅柿鋤草。(提醒幼兒不要弄斷西紅柿的枝和葉、不要弄臟衣服和鞋子)

      四、采摘西紅柿。

      1、引導幼兒觀察西紅柿的果實。

      師:"西紅柿的果實是什么形狀的?什么顏色的?它們的顏色為什么不同?"

      2、采摘西紅柿。

      提醒幼兒要摘熟的西紅柿,別把生的西紅柿摘下來。

      3、品嘗西紅柿。

      將采摘下來的西紅柿帶到教室里清洗干凈。

      師:"西紅柿有那幾種吃法?"(幼兒自由討論并交流)將西紅柿切成片狀讓幼兒品嘗,師:"今天吃的西紅柿是誰種出來的?西紅柿吃在嘴里是什么滋味?好吃嗎?"記錄活動:

      從移栽到收獲西紅柿的整個過程中,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將西紅柿在不同時期的生長情況記錄在《西紅柿生長記錄表》中。

      活動反思:

      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因勢利導地進行隨機教育,是教師比較難以把握的。往往會將自己的猜測和推想強加于幼兒,使組織和安排的活動與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不符合。細心觀察幼兒的好奇心及興趣,及時給予支持、合作、引導。抓住孩子的興奮點實施教育,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水上各種各樣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駛的交通工具。

      2、對船在水上行駛感興趣,能想辦法使紙船在水面上行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船兒水上行》、幼兒自折牛皮紙紙船、裝滿水的臉盆、磁鐵、橡皮筋、肥皂片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回憶觀船情景:

      ――“上次我們到江邊(或河邊)看到了什么?它們是什么樣的?”

      2、看圖交流認識:

      出示教學掛圖:

      ――“圖片上有什么?它們是些什么船?”

      “船是靠什么向前行駛的?”

      “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

      “你還乘過什么船?乘船的感覺是怎樣的?喜歡這些船嗎?為什么?”

      幼兒可就以上問題討論后作相應的回答。

      3、紙船水上行實驗:

      出示幼兒自制的紙船:

      ――“小朋友做了許多紙船,這些船也能在水上行駛嗎?”

      “你有什么方法讓它們行駛呢?”

      幼兒做紙船水上行駛實驗。

      幼兒交流并演示操作方法和實驗結(jié)果。

      教師在水槽演示“肥皂動力船”實驗:

      在紙船的'船尾剪一豁口,將肥皂片夾在豁口中,肥皂可減弱船后的張力,船會被推向前行。

      幼兒嘗試用更多的方法讓紙船在水上行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熱門】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2-20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2-20

    【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22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03-06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0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滾動01-08

    幼兒園中班《玩冰》科學教案03-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精】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