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匯總五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在聽聽、講講故事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2、能大膽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經(jīng)驗:認識各種動物,知道他們的共同點。
教師經(jīng)驗準備:知道家禽家畜如何分類。
材料準備:動物、食物圖片、場景。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第一遍
1、你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你聽到哪里很有趣?
2、你們聽到這么多有趣的地方,我們再來聽聽,為什么小狗變顏色了。
二、完整欣賞故事第二遍,分析理解故事有趣的地方
1、變成小白狗(1)怎么會變成小白狗的?
(2)還有什么變了?
2、你們是誰啊?要找誰?"(1)為什么小豬會不認識他們,哪里變了?
3、抖落了身上的雪變成了(1)學學什么是"抖"(2) 除了可以抖一抖,還可以怎么辦?
4、不會變顏色的'小狗(1)小狗真的變顏色了嗎?小豬是開玩笑的,原來小豬也是一只有趣的小豬。
:原來是雪下在了小狗的身上,讓小狗變成了白色,小豬差一點不認識好朋友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第三遍,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1、三只小狗去小豬家玩的時候在,怎么說的?--------高興地說。
2、小豬看見他們怎么說?-------奇怪地說。
3、三只小狗又怎么回答呢?--------著急地說。
4、小豬現(xiàn)在有說什么呢?--------開心地說。
根據(jù)幼兒學對話情況進行。
四、延伸:
將故事投放到個別化學習活動中,進行故事表演。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體會故事中真摯的友誼。
2、懂得朋友間相互關心、幫助。
3、理解故事內容。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找朋友》
經(jīng)驗準備:會唱《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找朋友》幼兒進入活動室。
教師播放音樂《找朋友》,引導幼兒進入活動室。
提問:
1、剛剛聽到的是什么音樂?(找朋友)你的朋友是誰?為什么他是你的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有朋友真好》讓我們來聽一聽故事里會發(fā)生怎樣的事情?請小朋友們仔細的聽。
二、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提問:
1、生日那天晚上癩蛤蟆在做什么?癩蛤蟆說了一句什么話?(青蛙還沒來)當時它的心理怎樣?(著急)它擔心什么?
2、癩蛤蟆準備好長繩子,提燈、平底鍋想去干什么?
3、青蛙為什么來遲了?它為什么要送癩蛤蟆一個鬧鐘?
4、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癩蛤蟆是一對好朋友?
總結:癩蛤蟆看到好朋友沒來,十分擔心,青蛙是為了給好朋友準備生日禮物而遲到的,它倆相互關心,真是一對好朋友。
三、學習對話
1、出示青蛙和癩蛤蟆的圖片,引導幼兒思考:癩蛤蟆看到青蛙來了心情怎樣?該怎樣表現(xiàn)?
2、教師扮演癩蛤蟆和青蛙,引導幼兒體驗癩蛤蟆焦急、關切的親情。
3、教師扮演癩蛤蟆,幼兒扮青蛙,學學他們的對話。
四、互動《找朋友》結束
教師:有朋友真好,你有朋友嗎?那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吧。
教學反思:
中班幼兒正處于承上啟下的重要發(fā)展階段,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對朋友間相互喜愛與想念有了一些體壇,但還不能很好的表達。今天的活動主要以小兔與朋友間的.友誼、想念為主線,用思念的風鈴來傳遞想念,使活動融入了很多溫馨、感人的情感因素,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去感受“睹物思人“、托物寄情”。
在活動中我也創(chuàng)設了情境又結合了實際生活經(jīng)驗,來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小兔看到了城市里的什么東西會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師幼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進行對話與互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朋友間相互想念和關愛的美好情感。
今天的活動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以“小兔子要搬到城市里去住”為主線,引出與森林小動物不舍的友情,小朋友都能夠很好的投入到這個情境中。第二部分是進行“睹物思人”的趣味匹配,活動中先請幼兒進行猜測“小兔看到了城市里的什么東西會想到她的哪位好朋友?”在猜測之前也有問題“城市里有什么?”來進行鋪墊,這個猜測的過程需要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提高了幼兒的思維發(fā)展能力。同時在猜測的基礎上利用動物的特征與城市里的事物進行趣味匹配,這一環(huán)節(jié)相對幼兒來說比較簡單,完成的也很順暢。第三部分是通過“托物寄情”來傳遞小動物們對小兔的想念和問候,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幼兒學說“小兔,你好,我是××,我特別想念你,我給你準備了××!蓖ㄟ^大膽表達這句話來傳遞與朋友之間的情感,引導幼兒了解到想念和愛要大膽的說出來。第四部分是情感升華、延伸想念,通過小兔與朋友之間的想念來遷移帶入到實際的生活中,將愛傳遞給每個人。
活動結束,思念還在蔓延,經(jīng)過聽課老師的評課,讓我也了解到在活動中還出現(xiàn)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慢慢改進:“想念”還不是很能突出,可以將想念在睹物思人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強調,這樣為“托物寄情”更好的鋪墊,幼兒完整表述的時候會更加順利一點。
希望借著每一次的機會與活動,把握每一次的過程,讓自己不斷在機遇中磨練,在活動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春天悄悄走進了我們的校園。雖說春天的腳步靜悄悄的.可是沒有躲過孩子們敏銳的眼睛。當越來越多的孩子來告訴我他們的發(fā)現(xiàn)時,我們開始了春天的主題活動,我將重點放在幫助幼兒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春天的美上。設計并開展了“春天的秘密~我眼中的春天~春天進行曲~春天的色彩”等活動。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又生成了“我眼中的綠地~春天里的為什么~綠色和黑色”(創(chuàng)編小青蛙和小蝌蚪的故事)等活動。而我選取<春天的色彩>這篇文學作品開展活動,旨在通過色彩這個很小的點,引導幼兒大膽嘗試運用畫畫、編編、講講的方式充分感受和表現(xiàn)春天的色彩。
活動目標 1.欣賞文學作品,感受春天的美麗。
2.畫畫、縮編、講講,大膽表現(xiàn)對春天色彩的感受。
3.學習創(chuàng)編.體驗創(chuàng)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春天的色彩》課件、班德瑞《春》的音樂、不同色系的油畫棒、記號筆、畫紙。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作品內容。
(1)完整欣賞文學作品(一邊演示課件,一邊朗誦)。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上面有誰?它在干什么?猜猜它在哪里睡覺?(老師帶幼兒邊看課件邊朗誦)
(2)提問:誰告訴了小熊春天的顏色?它是
怎么說的?(引導幼兒用作品中的`語言表述)草莓為什么說春天是甜甜的紅色呢?
教師小結:草莓是甜甜的,紅紅的,所以草莓告訴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紅色。
師:小兔為什么說春天是跳跳的白色呢?
教師小結: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小白兔也蹦蹦跳跳地出來了。小白兔告訴小熊??(引導幼兒接下去說)
師:小草為什么說春天是嫩嫩的綠色呢?
教師小結:對,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所以小草告訴小熊,春天是??(讓幼兒接)
(3)共同討論:小熊知道了,原來春天有綠色,有紅色,還有白色。那么春天還有什么色彩呢?
2.大膽繪畫,表現(xiàn)春天色彩。
(1)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那么多春天的色彩.那么,你想請誰來告訴小熊春天的色彩呢?請你去把它畫出來。
(2)播放《春》的音樂,幼兒繪畫。
教師提示語:請你一邊畫一邊想,準備請誰來告訴小熊春天的顏色呢?
3.學習創(chuàng)編.體驗成功快樂。
(1)幼兒交流創(chuàng)編。
師:畫好的小朋友把畫給老師貼到黑板上。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畫了什么。
(2)幼兒大膽表述創(chuàng)編內容。
教師指著黑板上的畫,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如:這只美麗的蝴蝶是淮畫的?引導幼兒說出:蝴蝶告訴小熊:春天是??
(3)整體欣賞(播放課件)
師:剛才我們告訴了小熊那么多春天的色彩。我們也把它們編進故事里好嗎?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邊說,并把幼兒續(xù)編的內容添加進去。教師加上結束語:看了小朋友們的畫,小熊突然激動地叫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春天原來是五彩繽紛的。”
4.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還有哪些色彩。再來告訴小熊。
活動反思 策略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孩子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有機結合起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例如:開始在一片漆黑中。出現(xiàn)若隱若現(xiàn)小熊睡覺的情景,讓幼兒觀察是誰,猜想在哪里睡覺,給幼兒一種新鮮的、動態(tài)的感官刺激。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然后隨著春雷聲音和文字的出現(xiàn)。實現(xiàn)場景切換,鏡頭從樹洞內小熊睡覺推進到整個樹洞的畫面,再切換到樹洞外小熊出來的場景,讓幼兒通過情境感悟到原來小熊是在樹洞里睡覺。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名稱、主要角色及對話。
2、能用連貫語言講出角色間的對話。學習詞語:蹦蹦跳跳、摘、頂著。
3、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團結、互相幫助。
二、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角色頭飾、雨傘
2.觀察過荷葉
三、活動過程:
。ㄒ唬┏鍪居陚悖鹩變旱呐d趣
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把什么?(雨傘)
那我們什么時候要用到這把雨傘呢?(引導幼兒說:下雨的'時候)小朋友真聰明,都知道下雨的時候我們要用到雨傘、雨衣,這樣我們身上就淋不到雨了,就不會濕
。ǘ⿲W習故事
可是,有一天突然下雨了,小白兔在草地上玩耍沒帶雨傘,那它是怎么辦的呢 ?下面聽老師給你們講這個故事。
1、交待故事名稱后,直接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么?
2、逐一出示故事圖片,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
剛才,老師講到誰在草地上玩?(小白兔)小白兔是怎樣來到草地上的?(學習詞語:蹦蹦跳跳)跟幼兒一起用動作表示。小白兔玩著玩著天怎么樣了?(下雨了)小白兔有沒有淋到雨,那它想了一個什么辦法來避雨的?(學習詞:摘、頂)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這些動詞。
3、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然后提問:
小白兔走呀走,前面遇到了誰?(小雞)小白兔看見小雞被雨淋到了,它連忙說了一句什么話?(引導幼兒說出:小雞,小雞,快到葉子底下來吧!)請個別幼兒回答,集 練習。這時候,小雞有禮貌的說了什么?(讓幼兒學說:謝謝你,小白兔)請個別幼 兒上來扮演角色,練習動物間的對話。
方法同上,讓幼兒練習小白兔、小雞和小貓之間的對話。
4、幼兒與教師一起邊表演邊講述故事。
5、啟發(fā)幼兒說一說:“如果下雨,手中沒有雨具,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
6、利用角色頭飾,請部分幼兒表演,啟發(fā)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引導幼兒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表達)
(三)教育幼兒相互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聽了這個故事后,你喜歡誰,為什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內容 我在長大
重點領域 語言
相關領域 藝術
活動目標
1、 通過兒歌、故事,比高矮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已長高、長大。
2、 愿意與同伴中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發(fā)現(xiàn)。
3、 感受到成長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發(fā)現(xiàn)自己已有的變化。
難點:大膽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活動中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 幼兒成長冊、小時侯的照片成套。
2、 收集幼兒去年穿過的鞋、襪等、小孩、公雞、青蛙的對照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活動。
教師:“小孩、公雞、青蛙小時侯是怎樣的,比較一下他們小時侯和現(xiàn)在有什么不同,兩三人結伴,”
教師:“一人一句輪換著想想說說:我們小時侯和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
二、收集去年穿過的鞋襪、戴過的手套和帽子,試著穿戴一下,談論各自的感想。
三、故事:我長高了
討論:“小猴到底長高了沒有,小猴子該在哪里測量?”
四、和同伴比高矮
1、兩人比高矮——身體站直背對背。
2、三人、四人比高矮——兩個兩個輪換著,身體站直背對背。
3、一組小朋友排排隊比高矮——議論:我們一組誰最高?誰最矮?
五、歌曲笑呀笑
學唱歌曲《笑呀笑》,按歌曲中的角色,隨著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模仿。
活動延伸:我們會長高
將長條紙一折四,在第一格畫臉,第四格畫腳,畫好后拉開,畫手和身體,按此方法,選擇不同長度的長條紙畫人,從矮到高地排一排。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教案11-03
幼兒園語言教案中班03-22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優(yōu)秀教案01-03
幼兒園中班的語言教案01-19
中班語言:下雨了幼兒園教案06-29
中班幼兒園語言教案04-23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7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07-15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4-10
幼兒園中班語言出海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