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總8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使用敲、甩、推、擠等多種方法發(fā)現(xiàn)廢棄的牙膏殼里還有一些沒有用完的牙膏,并嘗試再利用,初步理解節(jié)約的意義。
2、學習簡單實用的節(jié)約小妙招,初步樹立節(jié)約意識,逐漸養(yǎng)成節(jié)約的習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應用,關注家中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
2、操作準備:
。1)屋頂裝有太陽能熱水器的照片。
(2)師幼收集已被更換掉的舊牙膏和擦洗污漬用的小紗布。
(3)拍攝二段錄像:
A.洗手時把水龍頭打開——手濕后關上水龍頭、打肥皂——沖洗時再打開水龍頭;B.自備購物袋上超市。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為什么要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
1、這個裝在屋頂上的東西是什么?
2、誰的家里也有太陽能熱水器?
3、你們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做什么呢?
4、你們家為什么要在屋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5、教師小結。
(二)在操作活動中感受節(jié)約的意義
1、游戲情境中萌發(fā)操作的興趣。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東西正在被我們浪費。你們看。ǔ鍪緩U舊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丟棄的牙膏。主人說我已經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里還留著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
2、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牙膏,教師觀察指導幼兒。
如,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引導能力中等的幼兒使用推、卷等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的牙膏,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向同伴學習,并教育所有幼兒耐心工作。
3、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里還有這么多牙膏,要是浪費,多可惜呀。我們可以用它來干什么呢?除了刷牙,你平時還看到媽媽用牙膏干什么了?
5、嘗試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臟玩具。
。ㄈ┯^看錄像,學習簡單實用的節(jié)約小妙招,培養(yǎng)節(jié)約意識和習慣
1、觀看錄像A
。1)師:你看懂了什么?小朋友為什么要這樣做?
。2)教師組織幼兒學一學。
2、觀看錄像B
。1)師:人們去干什么?手里拿著什么?為什么自己拿購物袋?
。2)師:你去買東西時會怎么做?
3、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節(jié)社會性活動我主要通過:
1. 通過“擠廢棄的牙膏管”的操作活動為切入點,給幼兒浪費的概念。
2. 開展“說說我們身邊的浪費現(xiàn)象”活動。讓孩子們深刻體會,浪費現(xiàn)象普遍存在我們身邊。
3. 開展“觀看圖片和視頻”。像洗手、漱口、畫畫等這些現(xiàn)象其實在平時生活中很常見,但都不被孩子們重視。當把這些現(xiàn)象以“曝光”形式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時,他們才發(fā)現(xiàn)樹立節(jié)約意識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讓幼兒了解資源的緊缺,認識環(huán)境的惡化,感受到勤儉節(jié)約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4. 開展“共同尋找節(jié)約的辦法”。孩子們通過發(fā)現(xiàn)在在幼兒園、生活中存在的浪費現(xiàn)象,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幼兒意識到,從“不剩飯、不撒飯,把碗里的飯吃干凈;洗完手關上水龍頭,洗手水可以洗抹布、洗拖把、沖廁所等再利用,在家循環(huán)節(jié)約用水;紙張兩面都能利用,然后再用來折紙,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等身邊小事做起,讓幼兒對勤儉節(jié)約有了一定的認識,讓節(jié)約意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生根、發(fā)芽、長大。”
另外,為了是目標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我精心設置了“節(jié)約小能手”記錄環(huán)節(jié)。首先,記錄表中的四個項目是幼兒生活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寫有幼兒號數的黏貼紙和合計欄便于教師和幼兒了解某個孩子的節(jié)約情況。便于幼兒根據記錄表來提醒自己在這方面做好節(jié)約。
勤儉節(jié)約,不是這一節(jié)活動,就可以達到成效的,所以在最后活動延伸環(huán)節(jié),我將“爭當節(jié)約小能手”活動具體的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在班上開展“爭當節(jié)約小能手”的評比活動,每天一張進行統(tǒng)計,每周評選一次,同時值日生要做好監(jiān)督檢查。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塑料袋很難溶解,會造成“白色污染”,感知其危害性。
2、通過制作環(huán)保袋,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
3、通過活動懂得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意義,萌發(fā)保護環(huán)境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場地:華蓋山
2、幼兒自制塑料袋衣、褲,等裝飾品;
3、實驗用品:燒杯、塑料袋、水、醋、打火機;課前把塑料袋埋好在華蓋山上。
4、錄音機、歡快的歌曲
5、廢舊品、剪刀、碎布、膠布等等
三、活動過程:
。ㄒ唬┳咝闳雸觯ㄉ碇灾扑芰洗、褲,等裝飾品)
1、幼兒走秀后入座。
2、師提問:你們身上的多了一樣什么東西?
3、討論塑料袋的好、壞。
4、家里人是如何處理塑料袋的?
(二)塑料袋的危害性(查看實驗結果)
1、查看實驗結果,證明塑料袋的危害性:
A、用水浸泡B、用醋浸泡C、用火去燒D、用土去埋
2、和孩子一起總結實驗結果
3、師提問:這樣很難爛掉、溶解掉的塑料袋,你們在那里還見過呢?(幼兒發(fā)散性回答)
4、總結:散落的塑料袋會造成“視覺污染”,危害我們的城市,還有廢舊的塑料袋進入環(huán)境后,由于它很難溶解在土壤里,就會影響農作物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導致農作物死亡。
。ㄈ┲谱鳝h(huán)保袋
1、我們知道了塑料袋對我們的環(huán)境污染很大,那我們一起來制作環(huán)保袋來代替塑料袋吧!
2、幼兒制作環(huán)保袋。
3、把環(huán)保袋送給路人!
反思:
“小小塑料袋”這活動中,我們通過實驗看了塑料袋在:水、土、醋里是很難有變化的,燃燒會產生毒氣,危害我們的身體。這就讓孩子們直觀的知道了塑料袋的危害性,更讓孩子們知道了“減少白色污染”的意義,萌發(fā)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新《綱要》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xiāng)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這就說明了,既強調幼兒園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奠基階段,又強調幼兒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可視為一生的健康發(fā)展打基礎。那這種保護環(huán)境意識更應該從小培養(yǎng)!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⒈了解消防隊員所從事的工作,知道消防隊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激發(fā)幼兒熱愛消防隊員的情感。
⒉了解防火知識,培養(yǎng)消防意識,豐富自我保護的常識、方法。
活動準備:
摩托頭盔、塑料袋、玩具滅火器、廢舊消防水帶
活動過程:
、鍏⒂^消防隊,讓幼兒了解消防員所從事的工作。
、嫱ㄟ^提問題,引導幼兒回憶參觀時看到的和聽到的。
教師:
、弊蛱煳覀兊侥膬毫?玩得開心嗎?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請一二名幼兒大膽地講述)
、卜中〗M展開討論:你覺得消防員叔叔最棒的是什么?(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參與討論,并完整地表述給同伴聽)
⒊教師進行小結。和幼兒一起回憶消防員叔叔救火的情景,感受火災對人的生命財產的威脅,體會消防員是最勇敢、最可愛的人。
、遄層變赫莆栈馂陌l(fā)生時自救的常識和方法。
教師:火災真可怕,大家可不能玩火,可萬一發(fā)生火災該怎么辦呢?
、嬲故居變簣@的樓層設計圖,請幼兒展開討論為樓層設計安全通道。
、缤ㄟ^“消防”游戲,讓幼兒進一步鞏固和遷移火災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方法。
區(qū)域活動:
美工區(qū):為幼兒提供塑料袋、可樂瓶、易拉罐供幼兒設計制作消防服、滅火器、消防水帶等。如用塑料袋剪開成消防服;用可樂瓶和油漆制成滅火器等。
角色區(qū):為幼兒提供美工區(qū)制作的道具,讓幼兒自主選擇,扮演角色進行游戲。
語言區(qū):為幼兒提供有關的防火知識圖片,讓幼兒通過討論作進一步的鞏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心育目標:
在嘗試性閱讀活動中體驗互助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增進幼兒的社會適應性。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自制"圖夾文"閱讀材料。
2.錄音機、空白磁帶。
3.小班小朋友的來信一封。
活動過程:
1.教師讀小班小朋友的來信,激發(fā)幼兒自主閱讀的興趣:
教師:"小班小朋友請咱們哥哥姐姐為他們錄一盤故事磁帶,你們有信心完成這個光榮的任務嗎?"
2.幼兒分小組進行探索閱讀活動。
3.為幼兒錄故事磁帶,并欣賞。
4.圍繞心育目標討論:
(1)你快樂嗎?為什么?
。2)在剛才的閱讀活動中,你幫助了誰?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3)在剛才的閱讀活動中,誰幫助了你?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4)是幫助別人快樂,還是被別人幫助快樂?為什么?
活動結束:
給小班弟妹送自制故事磁帶。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觀察與體驗活動,讓幼兒對懷孕這一現(xiàn)象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表達愛的技能,激發(fā)幼兒對他人的愛。
2、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項交流活動,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在分組活動中,鞏固幼兒有規(guī)律的排序,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四維彩超錄象、圖片。
2、袋子若干,材料紙、筆、珠子等。
活動過程:
一、感受愛。
1、情景設置:我來幫助你。
老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出示想的圖畫)我為什么要幫助朱老師呢?”
老師:“你們還沒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媽媽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嗎?”
2、看四維彩超錄像,讓幼兒了解胎兒在母親懷里的生長過程。幼兒看完后向朱老師提問,朱老師解答,同時請幼兒觸摸、聽她的肚子。
老師提問:
(1)朱老師,你吃飯和睡覺還和以前一樣嗎?
。2)你的寶寶什么時候出生?
。3)你為她準備了什么?
二、體驗愛。
1、體驗母親懷孕的感受,幼兒分別做不同的事。
老師:“朱老師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時什么樣的感覺呢?那我們把袋子系在腰間來體驗一下吧!
幼兒分成四組體驗: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脫鞋、穿鞋。
(2)請幼兒到樓下去取東西。
。3)請幼兒幫助整理衣物、圖書、玩具。
。4)請幼兒掃地。
2、引導幼兒進行多項交流活動。
。1)老師:“那么有什么感覺?做事方便嗎?朱老師你懷孕有多久了?體重增加了多少?”教師與朱老師、幼兒交流體驗后的感受。
。2)幼兒與周圍的老師進行交流,問她們懷孕時的感受。
。3)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寶寶”對話。
三、表達愛。
1、向媽媽表達愛。
老師:“小朋友的媽媽是很辛苦的,媽媽為了你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許多的愛,那你們愛媽媽嗎?你們想對媽媽說句什么話?(出示說的圖畫)表達愛除了可以用嘴巴說,還可以用行動來表達你的愛,你們會在什么時候(出示時鐘的圖畫)為媽媽做什么事呢?”幼兒一邊說一邊進行情境表演。
2、向老師表達愛。
老師:“朱老師你懷孕了,你這么辛苦,可是還堅持來給小朋友上課,為什么呀/小朋友,你們愛朱老師嗎?你們愛我嗎?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老師表達愛。
(1)老師:“還有一位老師說很愛小朋友,很想小朋友,你們猜猜她是誰?”幼兒看錄象:楊老師快生寶寶了。
老師:“你們想楊老師嗎?那你們想怎樣表達對她的愛呢?”(出示手的圖畫)
(2)幼兒分組制作禮物:
。╝)寶寶的衣服。
(b)寶寶的拖鞋。
。╟)寶寶的項鏈。
(d)寶寶的小手帕。
活動反思:
愛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為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珊⒆觽兛倳L大,總會離開父母筑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幼兒教師,培養(yǎng)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自主探索中,初步了解常見少數民族服飾的特點。
2、能在游戲過程中產生對學習文字的興趣。
3、激發(fā)幼兒繼續(xù)對少數民族探索的欲望。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民族娃娃圖片、少數民族的文字等。
活動過程:
1、自主探索:
。1)民族娃娃圖片創(chuàng)設于環(huán)境中,引導孩子自由觀察不同民族娃娃特點。
。2)個別交流:你知道哪個民族娃娃?他們是怎樣打扮自己的?
2、娃娃找家:
。1)出示文字圖片。幼兒看看認認。
。2)幫助民族娃娃找到自己的家。
幼兒找自己的喜歡的娃娃,講出是哪個民族的,再送回家。
。3)幼兒互相檢查核對。
3、經驗提升:
(1)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飾特點。
。2)少數民族的娃娃服裝和我們不一樣,還有哪些不一樣呢?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從幼兒的生活入手,讓幼兒有話可說,初步感知家,自然引入。接下來抓住幼兒喜歡幫助別人這一特點,讓他們幫助小動物,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想說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課堂氛圍熱烈活躍;參與活動讓幼兒從說到行動,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突出重點;拓展延伸訓練了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及想象能力。結束環(huán)節(jié)即緊扣課題又和諧自然。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筑與其他國家的經典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風格與特點,并進行簡單的比較。
2、在集體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耐心傾聽別人的意見。
3、在欣賞過程中,對各式各樣的建筑物感興趣。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筑與其他國家的經典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風格與特點。
2、難點:通過收集各種建筑圖片,豐富對中外建筑特征的認識,并用語言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掛圖
2、各種建筑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欣賞。
1、你們知道這些圖片上是什么么?
2、你最喜歡哪一個建筑?你看到這些建筑有什么感覺?
二、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建筑,進行欣賞。
1、看圖說說:圖片上建筑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樣的圖案?
2、你最喜歡這個建筑的什么地方?為什么?
3、教師小結:這里的建筑有的高高大大的像巨人,像連起來的大山;有的小小的,很美麗……
三、比較與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筑和國外的經典建筑。
1、那你們猜一猜這些建筑哪些是我們中國的?哪些是外國的?為什么?
2、與幼兒討論:你們同意誰的猜測?不同意誰的猜測?為什么?
3、教師小結,重點介紹古建筑的特點:中國古典建筑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結構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平面布局具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guī)律;造型優(yōu)美;裝飾豐富多彩;特別注意跟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協(xié)調。
四、欣賞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感知交流不同風格的建筑藝術。
活動反思:
面對這個繪畫內容,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避免教師傳統(tǒng)的講解示范,而是更多的發(fā)揮孩子自己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在《我是建筑師》的課堂上,我們沒有對孩子進行面對面的示范繪畫。我們用ppt先讓孩子認識了許多造型各異的房子,讓他們從中獲取靈感,然后讓大家來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和設想,最后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造。
我們發(fā)現(xiàn)ppt對孩子的啟發(fā)不是很夠,雖然里面圖片很多,房子的造型的.很多,但是我們只局限在對外形的認識上,沒有讓孩子對房屋外表的基本構造進行認識。因此,呈現(xiàn)出來孩子們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卻脫離了房屋本身的使用意義上,很多孩子房屋的造型都很特別,但是出現(xiàn)了沒有門、沒有窗的問題。而且很多孩子沒有空間的概念,畫出來的房子都是飄在半空。
于是,我們下午就對課進行了修改。先用一條為“未來小區(qū)”設計有特色的房子為引題,并將ppt的圖片進行了精減,著重選取了幾張在外形上有特色但是也能保持圖基本構造的圖片,而且在觀看圖片時,教師會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認識這些房屋的窗戶和門都設置在什么位置。同時,我們制作了一個“未來小區(qū)”的迷你圖,在幼兒完成作品后,將房子剪下黏貼在自己覺得合適的位置上,這樣就解決了孩子們房屋的空間關系,并且讓大家的作品有了一個整體的呈現(xiàn),也利于最后環(huán)節(jié)的講評和相互的欣賞。
當然,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修改后的教案并不是完美的,小小的瑕疵還是存在,比如我們在作畫時可以給幼兒提供勾線筆,讓他們來先勾畫房子的外輪廓,這樣的畫,幼兒做平呈現(xiàn)出來的線條會更清晰。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把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轉化成環(huán)保行為。
2、在看看、聽聽、畫畫、講講中發(fā)展幼兒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動腦及創(chuàng)造想象的能力。
3、通過活動參與,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行駛中的車、美麗家園、臟空氣的危害)
自行車、摩托車圖片一幅、
彩筆、繪畫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自行車與摩托車的比較。
這里有兩種交通工具,你喜歡那一種?請幼兒說出喜歡自行車或摩托車的理由。(自行車:鍛煉身體、安全等)(摩托車:速度快、方便等)
觀看多媒體課件,并進一步進行比較。
摩托車駛過以后,你看見了什么?如果你在摩托車后面會聞到什么?聞到這種氣體你有什么感覺?會干些什么?自行車呢?
2、介紹大氣污染,并組織幼兒討論,尋找解決辦法。
摩托車后面冒出的氣體與汽車冒出的氣體是一樣的,叫尾氣,是一種有毒氣體。過多的尾氣排放會污染空氣與周圍的環(huán)境?諝庾兣K會使人和動物、植物受到什么傷害?(讓幼兒說一說后演示課件)
討論:除了尾氣,你還知道什么會污染空氣,我們應該怎樣做不讓空氣受到污染?
3、介紹環(huán)境污染,并組織幼兒討論,尋找解決辦法。
。1) 演示課件《美麗的家園》
讓幼兒說一說這是什么地方。(我們的家鄉(xiāng)章丘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它有清澈的泉水,巍峨的高山,風光秀麗,素有小泉都之稱。每年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旅游參觀。)
呀,這是誰把垃圾扔在了泉水中?塑料袋怎么飛到了樹枝上?湖中的魚怎么都死了?
討論:這些現(xiàn)象好不好?在你身邊還發(fā)生過哪些污染環(huán)境的事,環(huán)境污染有什么危害?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讓環(huán)境受到污染?
4、情感教育,保護家園。
。1)鼓勵幼兒大膽繪畫宣傳畫。教師巡回指導。
我們章丘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可大氣污染、環(huán)境污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也損壞了我們家園的形象。現(xiàn)在我們找到了很多解決的辦法,應該用什么方法去告訴身邊的人,與他們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呢?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好?(幼兒討論運用繪畫來進行宣傳。)
(評:看到家鄉(xiāng)美麗的風景,幼兒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可看到家鄉(xiāng)環(huán)境受到污染時孩子們又會產生一種焦急感,在這時進行情感教育,能夠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展示作品并講述。將幼兒作品用投影儀放映出來,供大家欣賞。并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作品。(你畫的是什么,要告訴人們什么?)
。ㄔu:讓每個幼兒動手繪畫,在畫畫、講講的過程中,增強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體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自豪。)
。3)再次詢問幼兒喜歡自行車還是摩托車,騎自行車送宣傳畫結束。
5、活動延伸
把繪畫作品張貼在走廊上,邀請其他班級的幼兒觀看,進行環(huán)保宣傳。
評析:
通過保護家園這一活動來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養(yǎng)成正確的環(huán)保行為,這使幼兒感到很新鮮,所以積極性很高。并且在整個活動中,教師以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的身份來引導幼兒,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由討論,發(fā)表見解,使幼兒在獲得相關知識的同時,環(huán)保行為也得到了發(fā)展,教學效果較好。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愛》12-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我的優(yōu)點》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