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使用敲、甩、推、擠等多種方法發(fā)現廢棄的牙膏殼里還有一些沒有用完的牙膏,并嘗試再利用,初步理解節(jié)約的意義。
2、學習簡單實用的節(jié)約小妙招,初步樹立節(jié)約意識,逐漸養(yǎng)成節(jié)約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應用,關注家中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
2、操作準備:(1)屋頂裝有太陽能熱水器的照片。(2)師幼收集已被更換掉的舊牙膏和擦洗污漬用的小紗布。(3)拍攝二段錄像:A.洗手時把水龍頭打開——手濕后關上水龍頭、打肥皂——沖洗時再打開水龍頭;B.自備購物袋上超市。
三、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為什么要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
1、這個裝在屋頂上的東西是什么?
2、誰的家里也有太陽能熱水器?
3、你們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做什么呢?
4、你們家為什么要在屋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5、教師小結。
。ǘ┰诓僮骰顒又懈惺芄(jié)約的意義1、游戲情境中萌發(fā)操作的興趣。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東西正在被我們浪費。你們看。ǔ鍪緩U舊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丟棄的牙膏。主人說我已經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里還留著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
2、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牙膏,教師觀察指導幼兒。
如,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引導能力中等的幼兒使用推、卷等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的牙膏,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向同伴學習,并教育所有幼兒耐心工作。
3、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里還有這么多牙膏,要是浪費,多可惜呀。我們可以用它來干什么呢?除了刷牙,你平時還看到媽媽用牙膏干什么了?
5、嘗試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臟玩具。
(三)觀看錄像,學習簡單實用的節(jié)約小妙招,培養(yǎng)節(jié)約意識和習慣1、觀看錄像A(1)師:你看懂了什么?小朋友為什么要這樣做?
(2)教師組織幼兒學一學。
2、觀看錄像B(1)師:人們去干什么?手里拿著什么?為什么自己拿購物袋?
(2)師:你去買東西時會怎么做?
3、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民以食為天”,“小吃貨”們在對生活中常見面食有了初步了解后,對面食的興趣點仍然高漲,值此良機,教師借助“舌尖中國”欄目中的面食文化,引領孩子們來一次“吃貨之旅”,通過視頻、調查表、實物和現場制作等方式,拓寬孩子們關于中國傳統(tǒng)面食文化的知識經驗,引導幼兒了解我國不同地域各種面食的種類及其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從而萌發(fā)身為中國娃的自豪之情。
活動目標
1.了解我國傳統(tǒng)面食的花樣,知道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面食文化。
2.能根據調查表說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面食文化。
3.感受中國傳統(tǒng)面食文化博大精深,萌發(fā)身為中國娃的自豪之情。
活動過程
“舌尖中國”有關不同地域面食文化的視頻,游戲“猜猜樂”課件,記分牌2個,調查表;幼兒事先和爸爸媽媽一起了解中國傳統(tǒng)面食文化
一、引導幼兒觀看“舌尖中國”有關不同地域面食文化的視頻,幫助幼兒回憶、豐富中國特色面食文化。1.視頻中講到了哪些好吃的面食?它們有什么特點?你吃過哪些?二、出示調查表,引導幼兒根據調查表說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面食文化,感受中國傳統(tǒng)面食文化博大精深。1.幼兒和周圍的小伙伴交流討論“舌尖上的面食”調查表中自己認識的面食、制作該面食所需要的原材料、在哪些節(jié)日里需要哪種面食及寓意等,教師巡回傾聽。2.結合實物投影儀,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調查結果,其他幼兒補充不一樣的面食種類。教師小結:原來我們中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面食文化,每一種面食都有它獨特的寓意,我們中華五千年積累、傳承下來的面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三、引導幼兒圍繞“舌尖上的面食”開展游戲“面食猜猜樂”,萌發(fā)身為中國娃的自豪之情。規(guī)則:全體幼兒分為兩組,輪流各選出一名“猜謎”者,背向課件、面向組員站好;老師播放課件,組員不可以說面食名稱,但可以描述面食的特點和口感,讓“猜謎”者猜出是什么特色面食,猜對者得分,猜錯無分。最后比比哪一組得分最多獲勝。五、活動延伸:將各色面食圖片投放到信息交流區(qū),引導幼兒繼續(xù)開展“面食猜猜樂”游戲,讓孩子們在感知中國面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萌發(fā)身為中國娃的自豪之情
活動反思
本活動主要運用多感官參與法、競賽法、多媒體教學法,幫助幼兒鞏固掌握本主題中所了解發(fā)現的面食特色文化,讓孩子們在感知中國面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萌發(fā)身為中國娃的自豪之情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知道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打算。
2.嘗試以圖表和文字形式表達自己的活動安排。
3.培養(yǎng)有序做事和珍惜時間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師的計劃表
2.幼兒使用的空白計劃表
3.若干記號筆
4.兩個可以撥動指針的鐘面
5.若干張白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我的休息天。
——馬上到雙休日了,小朋友們,你們在雙休日會干些什么呢?
(引導幼兒討論自己的休息天一般都做寫什么事情,或者這個休息天想要干些什么?)
——請幾名幼兒說說自己的打算。(幼兒說自的打算,老師有目的選擇一些計劃記錄在白紙上,一個計劃一張紙)
二、安排我的打算。
1.引導幼兒安排計劃事情的先后順序
——每一個小朋友都自己的打算,老師都記不過來了,所以剛剛老師只記錄了一些小朋友們要做的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有哪些計劃吧?
(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剛剛記錄的一些計劃)
——這些事我們不可能同時去做,我們不能左手寫字,右手吃飯啊!所以我們要先完成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但是,我們怎么能知道先做哪件事情會比較好呢?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些事里我們先做什么呢?
(根據多數幼兒的意見將上述計劃圖片按順序排好)
2.引導幼兒明確要做事情的具體時間
——小朋友們真棒,將事情都排好了。但是我們到底什么時間該做這些事呢?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法寶來幫助我們啦!(出示鐘)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們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
(出示指針可以撥動的時鐘,引導幼兒說出具體的時間)
——小朋友們真厲害,能夠把早上6點到晚上9點都準確地說出來。那現在我們就要利用這件法寶來安排我們要做的事情啦!
——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當當當,時間到了星期六的早上,小朋友們還在睡夢中,小朋友你們要幾點起床呢?
——小朋友們能告訴老師我們幾點鐘的時候(干什么)?為什么呢?
(老師和幼兒一起探討上面計劃的具體時間,老師記錄在相應圖片上)
——老師引導幼兒完善整個計劃
三、我的計劃表。
——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怎么去安排雙休日想做的事情了嗎?
——老師想留著這些東西,想要做什么事了,看一下,就不會忘記啦!但是,我們這樣一張張的看,實在是太麻煩了,小朋友有沒有辦法能夠將每件事情都記得很清楚呢?
——老師有一個辦法,這就是老師的第二個法寶啦!你們看,這是什么,有小朋友認識這幾個字嗎?
——老師也計劃了雙休日要做什么事,制作了一張計劃表,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教師的計劃表。結合時鐘,引導孩子觀察教師的計劃表——計劃表有幾列,第一列是寫什么,第二列是寫什么,按什么順序寫的)
——現在小朋友們也來自己制作計劃表,寫下、畫下雙休日想做的事。
——幼兒互相講述、介紹自己的計劃表。
活動延伸:
1.展示幼兒的計劃表。一日活動結束后,請幼兒將自己的計劃表帶回家向家長介紹。
2.設計主題墻展示幼兒的計劃表。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感知禮物的顏色,對顏色感興趣。
2、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禮物盒(紅、黃、藍、綠)若干、毽子(紅、黃、藍、綠)若干、新年帽若干、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熒咳舜饕豁斝履昝苯淌遥ń淌业靥荷戏庞泻枚啻蟠笮⌒,各種顏色的禮物盒)師:寶寶,過新年嘍!看,新年老爺爺給我們寶寶送來了許多禮物,真高興呀!
2、觀察交流:
(圍坐)師:寶寶們,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最喜歡新年老爺爺帶來的哪個禮物?
。ㄒ龑в變赫f出禮物的顏色特征)(幼兒可集體自由說說:也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認一認)3、師:寶寶猜一猜,這些盒子里會有什么禮物呢?
——幼兒自由猜想,老師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想法。
四、游戲分享:
1、每個寶寶選一個小盒子,拆開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禮物?——幼兒拆禮物觀察寶寶拆盒的過程,適時地進行引導。
2、師:盒子拆開了,里面藏的是什么呀?(毽子)這些毽子是什么顏色的.呀?(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毽子的顏色,并講出毽子的顏色)3、幼兒玩毽子師:寶寶,我們一起和毽子做游戲吧!
(可采用多種方法分別玩各種顏色的毽子,如:拋毽子、頂毽子、踢毽子等)如:我們先找一個紅顏色的毽子,“紅毽子,紅毽子,拋起來!薄4、寶寶們,新年老爺爺送的禮物真好玩,過新年真好!——放背景音樂《新年好》。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朋友”的含義,愿意大膽講述與朋友間的故事。
2.知道好朋友之間要有愛相處,互相幫助。
3.愿意和好朋友做游戲,感受朋友間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理解“朋友”的含義,懂得朋友間要友愛相處,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1.課件ppt。2.雪花片積木。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1.教師介紹手偶。
2.教師講述故事。
師: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一起上學、一起游戲,有好東西一起吃,猴哥哥搬不動小桌子,猴弟弟就會一起來抬,猴弟弟不會系鞋帶,猴哥哥會幫他系鞋帶……他們真是一對好朋友。
3.提問:①猴哥哥和猴弟弟平時是怎么在一起的?
、谀阌泻门笥褑幔
、勰愕呐笥咽钦l?你們喜歡在一起干什么呢?
二、說說我的好朋友。
1. 出示圖片一。
師:你看,他們在干什么?
師:師:你喜歡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嗎?
幼:喜歡
師:為什么?
幼:和好朋友在一起玩很快樂。
師小結:和我們的好朋友一起玩,你會覺得很開心。
除了玩,和我們的好朋友之間還能做什么呢?
2.教師出示圖片二。
教師:好朋友之間除了可以一起玩,還能做什么?
幼兒說一說,教師隨后出示圖片
教師: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
師:你的好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是不是這樣做的呢?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的好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也可以互相幫助。
3.出示圖片三。
師:好朋友在一起還能干什么?
師:還能一起完成任務呢。
4.教師小結:好朋友就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樣好朋友才會越來越多,朋友越多越快樂。
三、游戲:分積木。
1.師:你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務嗎?
師:教室里的積木很亂,想要請你找一個朋友一起把它分分類呢
你們愿意嗎?
2.引導幼兒合作分積木。
3. 小結:朋友之間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可以一起玩,互相幫助,還能一起合作完成任務呢。我們要有禮貌地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玩具,常常幫助別人,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
活動反思:
結合“我的同伴”的主題,我們設計了《你是我的好朋友》這一社會活動?紤]到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對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一開始我們以猴哥哥和猴弟弟的故事導入,幫助幼兒理解“朋友”這一概念。接著我們遷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找了一日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圖,如幫好朋友扭紐扣,和好朋友一起玩抬轎子的游戲等,讓他們體會與好朋友相處的快樂。個別孩子能說出自己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如扔沙包、開小火車等,但對于朋友間互相幫助和合作,幼兒缺乏理解。特別是在讓孩子說一說的環(huán)節(jié),孩子思維不夠活躍,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們采用的是網上孩子活動的圖片,如果把圖片換做是本班孩子日常生活圖片,可能他們會更熟悉,便于他們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展思路。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愛我家園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要保護水源不受污染。
2、初步了解垃圾的處理方法,知道亂扔垃圾的危害。
3、激發(fā)幼兒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小議水的用途。
1、聽音樂提問,引起課題(流水聲)
提問: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你們喜歡水嗎?水有什么用處呢?如果沒有水會怎么樣?(幼兒討論后發(fā)言)
2、教師小結:對了,我們人需要水,植物也需要水。如果水臟了,會怎樣呢?
二、通過看PPT,讓幼兒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帶來的危害。
1、看PPT,了解水污染的原因。
師:其實,動物也需要水。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小魚原來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現在它們生活的怎么樣?小魚在喊什么?他們?yōu)槭裁匆熬让?它的家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師:怎么會有這么多垃圾的?你看了以后,覺得怎么樣?我們怎樣幫助小魚呢?
2、啟發(fā)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水污染問題。
提問:如果到處都是垃圾,我們的環(huán)境會變成什么樣子?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呢?
教師小結:在河里的垃圾會有河道清潔工用工具去撈河面上的垃圾,馬路上垃圾會有環(huán)衛(wèi)工人去打掃。小朋友平時要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勞動,不能亂扔垃圾。
三、引導幼兒知道怎樣處理垃圾。
1、師:其實有些垃圾我們不要扔掉,可以把它回收,加工就可以變成新的有用的東西。(看視頻)
小結:原來有些還可以加工變成新的東西,我們小朋友從小到大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垃圾不隨便扔,要把有用的垃圾收集起來。
2、認識標志,知道可回收與不可回收。
3、師:如果人們都把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不亂扔垃圾,我們的環(huán)境會變得更美麗。
四、教育幼兒保護環(huán)境。
師:平時生活中,我們要保護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讓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更加的美麗。讓我們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誠實”的含義,知道誠實是一種良好的品質。
2、通過欣賞動畫片和討論活動,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說謊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的后果。
3、愿意做誠實的孩子。
活動準備:
動畫片、電腦、ppt、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
幼兒興趣寶貝兒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今天徐老師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你可能已經聽過、看過了,但請你還是把它認真地聽完、看完好嗎?
二、欣賞動畫片《狼來了》,了解故事內容。
1、播放動畫片―師問:有誰知道故事中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放羊的孩子兩次欺騙了大家,到了第三次真的有狼來了,大人相信他了嗎?結果怎樣?―你們喜歡他嗎?為什么?―如果他是個誠實的孩子,從來不撒謊騙人,它喊救命,結果又會怎樣?―教師小結:我們每個孩子又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然別人是不會相信你的,也不會喜歡你。
2、討論活動:怎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師問:怎么樣做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在幼兒回答過程中,教師加以提示)―教師小結:誠實的孩子應該是:不撒謊、不騙人、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三:通過欣賞圖片,讓幼兒知道怎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1、出示圖片問:有誰知道圖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幼兒講述自己的看法)
2、教師講述圖片內容問:―圖片中的紅紅這樣做對嗎?你喜歡紅紅嗎?為什么?如果你是紅紅,你會怎么對媽媽說?(讓孩子先講給旁邊的小伙伴聽,再請人回答)
四:看情景表演,判斷是非,知道誠實是一種好的品質。
1、師:掌聲歡迎兩位小演員
2、看表演―表演中的兵兵不小心把碗打碎了,他是怎么對奶奶說的?他這個樣做對嗎?你喜歡兵兵嗎?為什么?
3、教師小結
五、教育幼兒
向兵兵學習,做一個誠實勇敢的孩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guī)。
2.觀察小學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小學生,自己提問,了解小學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與附近小學聯系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
2.事先請幼兒在"小學生采訪表"上畫自己想知道的關于上小學的問題。
活動過程:
1.引發(fā)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話: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了,將要到哪里學習呢?
(2)啟發(fā)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內容。
提問:你想了解小學什么情況?要了解情況,你用什么辦法?!在參觀時,要看些什么?不知道的內容可以訪問誰?
訪問時要注意什么?
2.組織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訪問操場上的老師,了解個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小學生上課。
(4)鼓勵幼兒訪問下課的小學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采訪表上。
3.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內容?你發(fā)現幼兒園與小學有什么不同?
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呢?解決了什么問題?
活動反思:
為了讓大班幼兒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生活, 熟悉小學的環(huán)境,及一些日常行為規(guī)范,激發(fā)幼兒入小學的愿望,5月28日上午,我們組織大班幼兒進行了一次參觀小學的活動。在參觀前我們年級組進行了研討,確定了參觀的時間、路線、內容等,讓幼兒從了解小學生的升旗儀式、做操、上課、小學的校舍布局等。
星期一正好是小學的升旗儀式,我們大班組的四個班級在老師和保育員阿姨的帶領下來到了小學。先是在操場參觀了升旗儀式,接著帶領小朋友參觀了教學樓、食堂等,繞著小學走了一圈,緊接著小學生做操的活動開始了,我們鼓勵大班的小朋友也跟著學做小學生的操,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最后,各班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小學一年級的班級參觀了教室,讓他們看到了穿著小學校服,帶著紅領巾的小學生,還有教室里的課桌椅、課本、作業(yè)本等等。邊參觀,我一邊給他們進行簡單的講解,好讓幼兒能對小學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有的班級還進入了一年級教室聽了五分鐘的課,聽小學老師領讀課文,看小學生認真寫作業(yè)等等。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八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02-09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5篇02-09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8篇02-06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九篇02-15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十篇02-13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八篇02-13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合集6篇02-12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02-12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總5篇02-12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