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9-11 19:16:5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拼擺操作活動,初步感知面積守恒;(重難點)

      2、通過數(shù)方格的方法,體驗面積的守恒;

      3、在操作活動中進一步提升觀察、比較、測量、記錄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用材料:PPT、卡刀模教具“鋪地磚”;幼兒用材料:學具“鋪地磚”、操作單頁5-20。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出示PPT,提問。)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師:那你們想不想像這些工人師傅一樣,設計建造出美麗的圖案?(想)那我先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有多大的本領。

      2、教師出示4塊地墊。

      師:用4塊地墊鋪地板,可以有幾種鋪法?

      教師先后請幾名幼兒上前鋪一鋪,鼓勵幼兒鋪出不同的形狀,教師將不同的鋪法記錄在黑板上。

      3、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這些鋪好的地板一樣大嗎?為什么?

      4、交流小結,得出結論:

      雖然拼出的形狀不一樣、擺放的位置也不一樣,但都是用相同的4塊地墊鋪成的,說明它們一樣大。

      二、操作探索。

      1、出示教具中的3條小路,提出問題。

      師: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小?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驗證?(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2、驗證結果。

     、、引導幼兒將學具中的小正方形鋪在小路上,通過點數(shù)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比較小路面積的大小。

      師:我們將小正方形分別、依次鋪在3小路上看看這3條小路的面積誰大,誰?

      ⑵、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討論。

      師:3條小路一樣大嗎?為什么?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觀點。

     、恰⒔涣餍〗Y:

      遇到眼睛無法判斷的圖形,我們可以利用形狀相同的小圖形,如小正方形去測量大圖形的大小;3條小路都用了6個小正方形,說明它們一樣大。

      3、請幼兒用學具中的小長方形測量、比較小路的大小。

      師:我們再用小長方形依次鋪在這3小路上,比比3條小路的面積還一樣大嗎?

     。▽⑿¢L方形擺放在3條小路上,進一步感知小長方形數(shù)量相同,所以小路的大小相同。)

      三、拓展游戲。

      1、請幼兒完成操作單頁第一頁“變魔術”的活動。

      2、游戲:拼圖形。

      請幼兒用學具中同樣數(shù)量的小三角形拼擺圖形,與同伴比較拼出的圖形的大小,感知面積的守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水娃娃漫游記"的主題正在進行中,孩子在玩“水娃娃漫游記"的游戲時,積累著關于水的經驗,也生成了更多的問題。其中,一個孩子針對“鐵在水里會沉下去的”經驗,提出了“為什么鐵做的船會浮在水面上呢”的問題,于是,就有了這次集體探索活動。

      內容與要求

      探索在水中沉和浮的物品,并知道一些改變其原來狀態(tài)的方法。

      活動準備

      一個大玻璃缸和若干個大水桶!

      過程與指導

      一、在幼兒園里收集5種東西放在塑料袋里

      ——孩子在教室里、花園中、操場上尋找,并努力做到與別人不同。如看見別人在花園里撿鵝卵石,自己就去撿樹枝,所以,孩子塑料袋里的東西,豐富多樣。

      二、假設沉沉浮浮

      老師:前一陣子,我們一起玩了許多水的游戲,昨天,我們每個人又在幼兒園里找了5樣東西,現(xiàn)在我們來告訴大家,你手上的5樣東西哪些是沉下去,哪些是浮上來的?幼兒講述,老師記在白紙上,記錄方式是幼兒認同的。

      ——其中,同樣的物品不再重復。有不同意見的在旁邊打個問號“你們同意嗎?"“有人反對嗎?’’引發(fā)孩子的思維沖撞。

      三、驗證假設

      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把這些問號去掉。

      (孩子在大玻璃缸前嘗試有問號的物品的沉與浮)

      幼兒:(塑料吸管)用力往下扔,(浮上來)你讓它灌滿水,它就沉下去了,(依然浮上來)啊,它是浮上來的。(擦掉問號)

      幼兒:(積木)啊,是浮起來的。用手撳到水底……啊,還是浮上來的。是的呀,木頭積木就是浮上來的。(擦掉問號)

      幼兒:橡皮泥是沉下去的……不是的,捏成小船的樣子就浮上來了。(我來試試)啊,浮起來的。擦掉問號……不行,它也是沉下去的……

      老師(小結):其實啊,有的東西在水里,這個樣子是沉在水里的,那個樣子就浮上水面了。比如…。鐵和船……

      ——傳達相對的觀念和思想。

      四、探索在水中改變物品原來的樣子

      1、老師:你有沒有辦法將你手中的1件東西在水里改變它原來的樣子嗎?想辦法改變它在水里原來的樣子(重復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思維的空隙)。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試試,也可以一個人去試試,然后把它記錄下來告訴大家。

      2、幼兒操作嘗試。

      ——老師指導和提示幼兒記錄,可以用“你怎么做的"等,讓孩子認識自己無意識的行為。

      3、說說自己的實驗,并展示自己的記錄。

      ——其間,老師不斷總結。如:××泡沫板原來是浮起來的,在它上面加了鵝卵石它就沉下去了……

      小魚兒:我的塑料袋本來是浮起來的,我加了鵝卵石,又加了積木,它就沉下去了。

      老師:塑料袋積木會沉下去嗎?我們試試。

      眾幼兒:沒有用的。為什么?

      幼兒1:那是因為,幫忙的東西和它是一個樣子的……對,就是浮的東西一定要請沉的東西幫忙。

      老師(小結):是啊,要改變一件東西在水里的樣子,一定要請一件和它不一樣的東西幫忙。

      ——在得出一個結論的基礎上,再引發(fā)一個更深而正確的認識。

      老師:拿一個紙盤,(放在水面)它是浮在水面上的,我拿一塊橡皮泥幫忙(把一塊小的橡皮泥放在紙盤里,紙盤沒有沉)它沉了嗎?怎么回事?

      幼兒:再多放一些……放上去的東西,一定要比盤子重……

      老師:(輕輕地重復,以反問的語氣,引發(fā)孩子對這句話準確性的質疑)放上去的東西,一定要比盤子重……(重音放在“盤子"兩個字上),.

      幼兒:放上去的東西的重量一定要比(盤子)浮上來的力量大,它就沉下去了。

      老師:同意嗎?很好。

      4、比較熟雞蛋在淡水和鹽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了解沉與浮的另類現(xiàn)象中,認識更廣闊沉與浮的現(xiàn)象。

      老師:你們剛才讓一樣東西改變它原來的樣子,都請別的東西幫忙的,我現(xiàn)在……

      幼兒:(搶先)我沒有請別的東西幫忙,我在牙膏盒上戳了幾個洞。

      老師:哦,她沒有請別的東西幫忙嗎?

      幼兒:不是,牙膏盒上有洞,水進去了,水很重,水幫了忙了。

      老師:啊,你還是請水幫忙了。我現(xiàn)在不請東西幫忙。這是一同事互動

      很喜歡應老師將“郵票”作為一種文化,來傳遞給幼兒知識。的確“郵票”的功能是明顯的,其內涵則更豐厚,所以將其作為一種學習資源來開發(fā),從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可以值得探討的問題,如郵票上的圖案、郵票上的數(shù)字、郵票的使用過程、郵票中的人和事等等,因此,以“郵票"為線索,將引出的眾多問題,設計成教學活動,并以主題系列形式展開,這樣的學習有助于多途徑地培養(yǎng)幼兒綜合學習的能力。

      看了應老師的活動背景分析,了解到本次活動也是主題系列活動中的一個,所以有了一些想法,借此機會與之切磋。

      由于本活動的目標定位在欣賞郵票、嘗試制作模擬紀念郵票,我們就將活動分成四個步驟來完成:

      1.收集郵票以及相關物品一觀賞郵票及相關物品一尋找我們的問題一展開討論、征集答案(通過生生互動,解決一些爭議小的問題)

      2.欣賞集郵本一集體討論一共享經驗

      這里教師預設的問題有:.

      我們看到的郵票和平時信封上的郵票一樣嗎?有什么區(qū)別?

      從郵票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圖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圖案?

      孩子們補充提問可能有:

      這些郵票為什么都放在本子里?

      為什么有的郵票是四張連在一起的'?

      為什么沒有把它貼在信封上?

      為什么爸爸讓我小心地看,不能用手拿?

      (在討論之后,師生共同小結:很多郵票是將一些有意義的人和事作為圖案,把它設計在郵票上是為了更好地紀念它。人們把前階段域學習中,幼兒個別探索實踐,有了較多的感性經驗,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與困惑。幼兒產生了強烈的與同伴交流分享的欲望。在此前,教師組織了集體活動。

      首先,教師讓幼兒自選材料、自帶問題開展“假設沉沉浮浮"的活動。教師采用集體交流的方式,“從孩子中來,回孩子中去",創(chuàng)設積極互動的好時機。時而幼兒接納同伴的想法;時而不同的答案,引幼兒爭執(zhí),思維的碰撞在此萌發(fā);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敢于向他人提出質疑等能力在此得以培養(yǎng);一個互動學習的契機也在此產生,向同伴學習成為一個重要的學習途徑。最后,面對爭論不休的問題,采用集體驗證的方法,這為后面?zhèn)別試驗起到了示范演示作用。

      “探索改變物體原狀"這一環(huán)節(jié),對幼兒來說是一個新挑戰(zhàn)。幼兒帶著新任務,有的幼兒遷移運用了前面的實踐方法、記錄方式;有的幼兒則自己創(chuàng)造;也有的幼兒觀察模仿同伴,幼兒個個積極思考、操作、記錄,忙得不亦樂乎。

      再次交流分享時,教師嫻熟的教育技能,良好的組織策略,能根據(jù)幼兒的特點及時地調整與應對,較好解決點面問題,一個幼兒介紹,教師及時把問題拋給其他幼兒,再次創(chuàng)設生生互動,有效拓展幼兒的思維。

      活動接近尾聲,教師預設“熟雞蛋的沉浮”,是教師再次尋求突破,引發(fā)幼兒更多創(chuàng)意的又一舉措。

      應該說“沉沉浮浮"是一節(jié)傳統(tǒng)常識課,但此次活動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整個活動自始至終都呈現(xiàn)出高度的動態(tài)性、靈活性和開放性,教師的素質、教育藝術讓觀摩者贊嘆,幼兒身上洋溢出的良好科學素養(yǎng)同樣讓觀摩者感到欣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生活活動:

      1、進一步引導幼兒熟悉新活動室、寢室、盥洗室等,認識新的標志,提醒幼兒遵守新的常規(guī)。

      2、鼓勵幼兒主動結交新朋友,享受與新朋友一起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明確大班值日生的分工,勞動內容及工作順序。

      2、知道應該認真做值日,有任務意識和責任感。

      3、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建立自然角、動物角。

      2、餐具、文具、值日表、氣象記錄表等。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回憶中班值日內容,討論大班值日內容。

      2、逐一討論各組值日內容、工作順序即怎樣做。教師做示范。

      3、按組分工,確定任務和職責。

      4、出示值日表,向幼兒介紹怎樣使用。

      5、值日生上崗:氣象員記錄天氣并向小朋友預報;飼養(yǎng)員喂養(yǎng)小動物;衛(wèi)生員檢查飯前洗手情況,負責餐前、餐后擦桌等清潔工作;播音員報告新聞并表揚班上的好人好事等。

      戶外活動:

      學習啞鈴操。

      重點指導幼兒聽音樂跟上節(jié)奏做動作;在隊形變換時,能記住自己的位置;初步學會動作。

      區(qū)域活動:

      棋類區(qū):指導幼兒學習下圍棋,知道:(1)兩個人依次下棋子,(2)棋下在十字線上(3)學習吃子。

      活動反思:

      升入大班,幼兒的情緒狀態(tài)明顯比小班好許多。他們很高興,又與同伴一起快樂的活動學習,同伴之間總有說不完的悄悄話,從他們內心發(fā)展的角度上來說,他們懵懂的心靈漸漸長大,所以更渴望別人關注他們,了解他們,更需要交到很多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設計了這個主題-------我做哥哥姐姐了。

      在教學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通過語言活動:《我升中班了》、《被澡盆卡住的熊》、《吹牛大王》和《讓我自己來吧》、《我做哥哥了》、《我來幫助你》,日常的交往中嘗試著友好的和同伴相處;在后面的友情辨析中能準確快速的評判出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為的對與錯。

      我們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幼兒主體性,在“給老師的祝!敝,幼兒把對老師的話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布置在主題墻;還自己動手來制作主題環(huán)境,如“朋友手拉手”,主題墻的上面是各種歡快表情,手拉手的好朋友,都是小朋友們自己通過繪畫、涂色到剪下來,生成的一組孩子們與老師手拉手,心連心的畫面,也是呼應了我們這個主題的思想。

      在值日生勞動方面孩子們也都樂意為集體服務,擦桌椅、分碗筷積極主動。但個別幼兒做事不夠細心、耐心,需要家園配合加強勞動技能的指導,并鼓勵幼兒學習分工合作。

      主題活動在繼續(xù),孩子們對主題的了解在深入,這就需要老師的輔助更具體,家長的指導更專業(yè)化,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活動能夠進入高潮,主題活動也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家園合作帶來的巨大作用,家園合作使我們的活動、我們的班級更添生機也使幼兒園、幼兒和家庭走得更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星星和螢火蟲是夜晚一對形影不離的好伙伴,在寧靜的夜晚閃爍點點光亮,讓我們分不清它們是誰,一種亦夢亦幻的美妙奇境。欣賞到這首詩歌,孩子們就像看到自己一樣,自己的頑皮,淘氣,自己的好奇,神秘,但這一切卻都被包容在博大的親情的懷抱中,幸福而狹隘。

      活動目標

      1、在閱讀與談話的過程中,感受詩歌擬人手法中所表現(xiàn)的意境。

      2、有表情的表演詩歌,并能用語言的方式表現(xiàn)對作品的理解。

      3、認讀重點字詞:螢火蟲、好奇、懷抱、晚風。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重點難點

      用語言的方式表現(xiàn)對作品的理解。

      活動準備

      掛圖、大字卡、詩歌讀本、圖片(星星、螢火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播放《小星星》音樂,聽著音樂做動作。

      二、感知理解活動

      1、師幼談話,切入主題,幼兒自由討論并自由回答。

      2、老師朗誦詩歌,幼兒欣賞,觀察掛圖。

     、俳處煶鍪緬靾D,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注意掛圖中星星和螢火蟲的樣子和神態(tài),讓幼兒感受星星的頑皮和螢火蟲的神秘。

     、诶蠋熢俅卫收b詩歌,幼兒認真傾聽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童趣。

      3、幼兒自主閱讀,彼此分享、交流對詩歌的理解。

      4、集體閱讀。

      引導幼兒題為星星和螢火蟲相親相愛、頑皮可愛的情感,感受它們讓黑夜光明,快樂的在黑夜里共享晚風的意境。

      三、游戲活動

      游戲:看圖片,填漢字。

      四、體驗活動

      1、教師和每個孩子擁抱一次,拍拍他們的后背,并說“你們都是老師的孩子”!感受詩歌中的溫暖親情。

      2、幼兒與教師表演詩歌。

      五、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讓幼兒理解散文對夏夜景物的描寫,感受散文詩表達的夏夜意境美,語言美,樂意學習散文詩中有美的句子并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寧靜的夏夜。在活動剛開始,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不能將螢火蟲和夏天聯(lián)系在一起,經過引導回憶,孩子們才有所了解。另外,孩子的數(shù)量詞掌握的不是很好,比如玻璃是一塊,小河是一條,很多孩子還是沒有準確的說出來。

      雖然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有很多不足,但也有很多進步的地方,比如對散文的理解,開始我還擔心孩子們會理解不了“有些螢火蟲是星星變得,有些星星是螢火蟲變的!睕]想到孩子們不但能夠理解,還能很好的用語言表達清楚。今后盡量豐富孩子的詞匯,進一步提高語言表現(xiàn)。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28)天,一年共365天。

      2、通過游戲,知道日歷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他們的方法。

      3、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外型不一的房子12間,分別是一月到十二月,年歷、臺歷、掛歷圖片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shù)字卡片(12、28、30、31、365)鉛筆、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

      運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法探究,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

      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特別小的又是哪個月?

      活動過程:

      開場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你們想知道是誰嗎?老師告訴你們,是要去年媽媽家里做客。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年媽媽圖片,讓小朋友認識年媽媽。

      2、請幼兒觀察年媽媽的房子,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

      4、年媽媽為什么蓋這么多的房子呢?下面講述故事。

      二、講述故事《年媽媽和他的娃娃們》,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1、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她有多少個日娃娃?

      2、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3、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大月的房子比較大?(大月的房子里住著31個日娃娃)

      4、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小月的房子比較小?(小月的房子里住著30個日娃娃)

      5、最小的房子叫什么名字?為什么它最小呢?(二月的房子里住著28個日娃娃)

      6、教師小結:年媽媽有365個日娃娃,她為他們蓋了十二座房子,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是大月,他們的房子里住著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是小月,他們里面住著30個日娃娃,二月最小,他的房子里住著28個日娃娃。

      三、游戲活動

      請幼兒上臺扮演月房子,說說你是幾月,你的房子里有多少個日娃娃,就是多少天。

      四、出示各種各樣的日歷、臺歷和掛歷,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認識。

      1、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認識年份、月份。

      2、幼兒嘗試在年歷上找自己的生日或是一些節(jié)日(如五一、六一)

      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六、猜謎語結束: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脫一件,年底只剩一張皮。(打一物)謎底:年歷

      年媽媽和他的娃娃們

      年媽媽的孩子真多呀!她給孩子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日”。年媽媽到底有多少個“日”娃娃呢?數(shù)呀數(shù)呀,一共有365個日娃娃。

      這365個日娃娃住在一起嗎?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擠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媽媽就為它們蓋了12座房子,讓所有的日娃娃分別住到12座房子里,并且給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咦!這些房子怎么看起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還有一座頂小頂小的房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吭瓉,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上點兒,每座有30個日娃娃。那座頂小的二月房子里只28個日娃娃。

      年媽媽是那么地疼愛自己的寶寶,它常常擔心她的寶寶因貪玩而找不到家。于是房子蓋好了以后,年媽媽就從一月房子開始數(shù)著自己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從早數(shù)到晚。當它數(shù)到第十二月里的最后一個娃娃時,就要帶著她的所有寶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到那個時候就會有一位新的年媽媽,帶著她自己的孩子又住進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復過著同樣的生活…………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5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10篇03-06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08

    【精華】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6篇03-07

    【精華】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10篇03-13

    【精華】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錦9篇03-12

    【精華】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六篇03-11

    【精華】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3-10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七篇03-09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08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5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