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5-26 11:19:5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鉛筆盒里文具對話的含義。

      2.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表演故事。

      3.知道愛護文具,形成愛護文具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師:(出示課件鉛筆盒)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鉛筆盒有什么用嗎?到小學時要放哪些文具呢?鉛筆盒能放這么多文具,真好,可是有一天,鉛筆盒卻變成了醫(yī)院,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聽聽故事《鉛筆盒變醫(yī)院》,答案就會揭曉了。

      二、分段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看課件1教師講述第1段并提問:

     。1)鉛筆盒里有哪些文具?

     。2)小男孩讀一年級了,這些文具都想干什么?

      2.看課件2,教師講述第2段并提問:

     。1)你看到了什么?這么做對嗎?為什么?

     。2)我們看看會發(fā)生什么事?

      3.看課件3,師講述故事第3段并提問:

     。1)鉛筆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2)鉛筆為什么哭?你能用故事里的語言把鉛筆與小刀的對話說出來嘛?

     。3)小刀為什么把卷筆刀拉出來?結果怎樣?(學說對話)

      (4)橡皮和尺子為什么哭?是小刀的錯嗎?從哪些話中知道的?(學說對話)

      4.看課件4,提問第4段:

     。1)現在你知道文具盒為什么變醫(yī)院了嗎?文具做了什么決定?

      小男孩不愛惜文具,文具也生氣了,男孩上學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5.看課件5,提問第5段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為什么哭?

     。2)師總結故事內容。提問:如果你是這個文具盒的主人,你會怎么做?

      三、播放語言CD(盒帶),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四、孩子嘗試表演故事,老師和其他幼兒旁白解說

      教師小結:希望不愛惜文具小朋友們從今往后愛護好文具,自覺愛惜文具的小朋友學習!表揚愛惜文具的小朋友!

      延伸活動:

      回家試講故事,并能愛護自己的文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欣賞與交流發(fā)現老房子的特征,感受老房子的美。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老房子參觀活動、相關照片。

      重點與難點:

      能說出老房子的突出的特點。

      活動過程:

      一、觀察新老房子的不同

      1、 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幢房子,你們看看他們有什么不一樣?

      2、 屋頂不一樣,窗戶也不一樣,它們一幢是現代的房子,而另一幢是以前的房子。

      二、交流發(fā)現老房子的特征

      1、T:今天我們到老街上看到了許多的老房子,說說你最喜歡老房子的什么地方?

      2、小結:有的說喜歡老房子的屋頂,有的說喜歡老房子的窗戶,因為它們都有特別的地方。

      3、T:我們先來看看老房子的屋頂,它哪里最吸引你們?

      (教師出示照片,幼兒觀察)

      小結:原來老房子的屋頂都是用一層一層的瓦片覆蓋上去的,(非常整齊漂亮,最高的頂上還有兩只角翹

      在那邊,我們送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飛巖峭壁”。)

      4、T:接下來看看窗戶,它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出示照片,幼兒觀察)

      小結:窗戶上有許多美麗的線條,組成了各種圖案,我們也送給她一個好聽的名字“畫洞”

      三、活動延伸

      T:以前的人真的非常聰明能夠把房子造得這么漂亮,你們想不想也造一幢那么漂亮的老房子?回家后與爸爸媽媽商量一下,用我們身邊的費舊材料造一幢老房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1、素材分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們的孩子他們也會觀察身邊的各種職業(yè),并作出自己的判斷。故事以小象波波尋找工作為線索,喚起幼兒對各種職業(yè)的原有經驗,在和小象一起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的過程中,引起共鳴:這時,孩子也有了想做自己拿手工作的愿望。雖然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小象波波給別人添了很多麻煩。但最后,他還是利用自己的特長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樣的結果對孩子來說既有成功的體驗,又積累了有特長就有工作的經驗。

      2、主題價值分析這次活動是在"動物大世界"的主題下開展的,前期積累的有關動物特征的經驗是開展本次活動的基礎。而本次活動的開展,會進一步激發(fā)孩子對動物特征、習性的探索愿望,通過了解動物特征與職業(yè)的關系,可以激發(fā)幼兒為周圍人服務的更大愿望。

      3、環(huán)節(jié)設計思考圍繞目標我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一主要是激發(fā)幼兒對各種職業(yè)的已有認識經驗,引起他們對活動內容的興趣;環(huán)節(jié)二重點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能用完整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動物特征的了解,并嘗試根據特長找工作。

      【內容與要求

      1、通過觀察畫面,閱讀故事內容,并能完整講述小象尋找工作的經歷。

      2、嘗試根據特長找工作,渴望為周圍的人服務。

      【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用完整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嘗試根據動物特長幫忙找工作。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導入:

      在動物學校里,貓貓老師正在給動物們講一些職業(yè),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么職業(yè)呢?這些工作你聽說過哪個,向大家介紹一下。(重點介紹農夫、消防員、記者)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人,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yè),他們都很優(yōu)秀。小象波波聽了之后很羨慕,它想,我要是有一份工作就好了。

      二、分段欣賞過渡語:

      于是小象波波出去找工作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找到了什么工作:

      (一)小象波波和長頸鹿清潔工(畫面二、三)提問:

      1、小象波波來到大街上,他看到了什么?長頸鹿是做什么工作的?他會對長頸鹿清潔工說什么?

      2、結果怎么樣?長頸鹿這時會怎么想?

      3、小象波波適合這份工作嗎?為什么長頸鹿就適合做呢?(長頸鹿脖子長,離地面高,打噴嚏時不會把樹葉吹得亂飛。)

     。ǘ┬∠蟛úɡ^續(xù)找工作(畫面四--畫面九)關鍵提問:小象這次想做什么?他適合這份工作嗎?(找找原因)為什么其他動物就適合?

      1、小象波波和奶牛農夫(奶牛的腳小,不會踩到田地里的蔬菜。)

      2、小象波波和袋鼠郵遞員(袋鼠身上有個大口袋,能裝很多的東西。)3、小象波波和獵豹警察(獵豹跑得快,他是動物中跑得最快的動物。)小結:小象波波沒有長頸鹿那么長的脖子,不適合當清潔工;沒有奶牛那么小的腳,不適合當農夫;沒有袋鼠的大口袋,不適合當郵遞員;也沒有獵豹跑得那么快,也不適合當警察。

      過渡語:小象波波嘗試了這么多工作都沒有成功,你覺得他心里會怎么想?(失落、沮喪、傷心、失望……)他會放棄找工作嗎?你覺得小象波波適合做什么樣的工作?為什么小象波波很希望自己有一份工作呢?

     。ㄈ┬∠蟛ú缁穑ó嬅媸⑹、十二)提問:

      1、呀,誰的家里著火了?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小象波波是怎么做的?

      2、最后大火被撲滅了,大家對小象波波說了些什么?

      小結: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波波有些失望,但他沒有放棄,著火后,他立刻放下心里的失落,跑去幫忙滅火,用他長長的像消防員使用的噴水管一樣的鼻子使勁吸水滅火。最后大火被撲滅了,小動物們都非常感謝小象波波的幫忙,小象波波滿足極了。

     。ㄋ模┬∠笙绬T(畫面十三)提問:小象波波這次找到了什么工作?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猴子記者在動物日報上寫了一條小象波波成為消防員的新聞。小象波波終于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yè):消防員。

      三、完整欣賞過渡:

      讓我們再一起來看看小象波波到底是怎樣找到消防員這份工作的吧!

      提問:小象波波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他的好朋友小馬、小熊、小狗還沒有找到適合的工作呢,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吧?請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職業(y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能讓自己的特點發(fā)揮作用,就是適合自己的工作。我們也要像小象波波那樣,讓自己的特點發(fā)揮作用,幫助別人,長大了或許還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彩玉米粒在瓶子上進行立體紋樣的裝飾。

      2.通過觀看課件,初步掌握剪、壓、搓、粘貼等技能,大膽在瓶上表現出人物臉部特征。

      3.體驗用新材料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范例、各種造型的瓶子、多彩玉米粒、海綿、剪刀。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討論如何運用玉米粒在瓶子上表現人物臉部特征

      1.觀察范例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娃娃瓶上人物五官和發(fā)型的特點。

      小結:娃娃瓶的顏色很鮮艷,造型立體又夸張。有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有的眼睛笑得只有一道縫;有的有厚厚的綠嘴唇,有的嘴張得大大的;有的頭發(fā)像刺猬一樣一根根地豎起來,有的頭上戴著好看的花朵。

      2.分析新材料——玉米粒,掌握立體紋樣的制作方法。

     、俪鍪居衩琢。

      教師:這些瓶子上的立體花紋都是用這些玉米粒制作的,它們都是什么形狀?有什么特點?

      小結:小朋友說得很對,玉米粒都是圓柱形的,顏色非常鮮艷,也很輕,很適合我們進行立體花紋的設計制作。

     、谕ㄟ^討論、示范、觀看課件,學習制作技能。

      教師:如何用玉米粒來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設計呢?(幼兒觀察做好的立體娃娃瓶,討論制作娃娃瓶運用了哪些技能。)

      小結:對了,玉米?梢约糸_,可以壓扁,只要沾上水就可以粘貼,非常方便。

      二、提出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

      1.教師: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娃娃瓶呢?(幼兒相互討論。)

      2.教師:小朋友想法都很好,那讓我們都一起動手制作吧。首先選擇一個你喜歡的瓶子,然后將玉米粒進行剪、壓、粘貼等,在瓶子上制作出娃娃的臉。記得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剪下來不用的材料要放回材料簍里。

      三、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將幼兒裝飾好的瓶子放在展示臺。引導幼兒欣賞——你最喜歡哪一個娃娃瓶?為什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這是新《綱要》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要求。統(tǒng)計作為常用的一種數學方法,是分類、記數、比較多種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清晰直觀的比較出多組物體的多少。對于大班幼兒而言,掌握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將有助于提高邏輯性思維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運用統(tǒng)計記錄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通過創(chuàng)設兩個幼兒感興趣的生活情景,不斷激發(fā)幼兒的認知沖突,引導幼兒進行學習和鞏固。

      活動難點是分析歸納出最快速、清楚的記錄方法,通過自主探索——集體歸納——再次驗證的方法加以突破。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記錄統(tǒng)計的方法比較物品的多少,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從中比較出最快速最清楚的記錄方法。

      3、嘗試商討合作式的學習,學會肯定自己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小貓、小狗、小兔木偶;金牌一枚;畫有小貓、小狗、小兔的記錄紙和空白表格若干,記號筆人手一支。

      2、大格子圖及皮球、沙包、繩子;

      活動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激起疑問

      放錄音講述投籃比賽情況,請幼兒仔細傾聽。

      你能說出誰投進的球最多嗎?

     。ǘ┥逃懛椒ǎ膭钐剿

      1、幼兒自由討論比較誰是冠軍的方法。

      2、出示表格,引導幼兒思考并講述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3、幼兒再次傾聽比賽過程,并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4、相互交流記錄結果和記錄方法,并展示幾種有代表性質的記錄方法。

      5、分析幾種不同的記錄方法,討論比較出最方便最清楚的方法。

      6、請幼兒最為簡單清楚的記錄方法再次記錄投籃情況。

      7、放錄音,請個別孩子為冠軍獲得者頒發(fā)金牌。

     。ㄈ┖献髡{查、應用實踐

      1、聯系生活,引出問題:

     。1)(出示繩子、沙包、皮球)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繩子、沙包、皮球,你們覺得比哪一種好呢?(幼兒自由發(fā)言)

     。2)這么多人的意見都不一樣,老師怎樣知道哪種意見的人最多呢?我們用什么辦法能比較出來?

      2、幼兒商討并實施

      引導幼兒分組合作展開調查和記錄,并將各桌的記錄結果統(tǒng)一到老師預設的總表上。

     。ㄋ模┮龑в變阂黄鹩^察大表格的統(tǒng)計結果,并帶領幼兒到戶外去參加該項目的比賽。

      特色體現:

      1、設置生活化的情鏡,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

      2、開展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層層設疑引發(fā)幼兒探究和思考。

      3、營造民主、合作的學習氛圍。

      活動反思:

      鼓勵幼兒中膽動手嘗試操作活動,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顒釉O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顒娱_始教師通過觀察了解到有兩位幼兒測量不積極,因為不知道測量的方法。教師從中發(fā)現問題,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鋪墊。讓幼兒知道通過我們的數學活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有一定的成就感,使幼兒對數學活動產生更高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嘗試運用7的組成進行推理并列算式,學習7的加減運算。

      2. 探索發(fā)現互換、互補規(guī)律,靈活進行加減運算。

      3. 能主動參與,養(yǎng)成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品質。

      4.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 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7的組成、加減算式,圖片或課件(內容:7只鳥:1只先來,6只后來;2只黑色,5只黃色;3只在樹上,4只在天上)。

      2.7的組成、加減式中所需的數字和符號幼兒人手一套。

      活動建議

      1. 組織幼兒玩拍手和填數游戲,復習7的組成。

      (1) 拍手游戲。幼兒邊拍手邊說出7的分合式,如: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來就是7。

      (2) 填數游戲。請幼兒又快又對地給缺失的7的組成式填上合適的數。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從中發(fā)現數的關系,學習7的加減法。

      (1)從鳥兒先后飛來的順序,引導幼兒描述并列算式,先列加法,再列減法。

      如:樹上飛來了1只小鳥,后來又飛來了6只小鳥,樹上一共有幾只小鳥?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列出算式1+6=7,并說出各數字、符號代表的意義。

      教師提問:如果先飛來了6只小鳥,又飛來了1只小鳥,怎么列算式?幼兒可列出:6+1=7。引導幼兒發(fā)現:將加號兩邊的數互換位置以后,總數不變。

      引導幼兒運用7的組成進行推理,列出7的第一組減法算式。如:因為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來是7,所以7-1=6、7-6=1。

      (2)啟發(fā)幼兒根據圖片上小鳥的黑、黃(不同顏色)或在樹上、在天上(不同位置)等情境用的分合式,列出其他7的加減法算式。列出3+4=7、4+3=7、7-3=4、7-4=3。

      請幼兒說出算式中的數字和符號各代表什么意思。

      3.根據7的加減算式,鼓勵幼兒以自己的興趣和經驗編出新的應用題。

      如:根據7-2=5,可編出:我們班有7個小球,借給小班2個球,我們班還剩下多少個小球?

      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主題新穎的應用題,發(fā)展幼兒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品質。

      4.利用快問快答的形式,幫助幼兒反復練習7的加減運算,提高幼兒快速準確的反應能力。

      如:教師說出3+4,幼兒快速答出3+4=7。也可變成幼兒出題,教師或全體幼兒回答等形式。

      活動反思

      記得在教一年級數學的時候,7的分解組合和加減運算是作為教學內容,重點學習的,但從幼兒園改編教材以后,10以內的分解和加減運算,就成了大班的教學內容了,上學期是5以內的加減運算,孩子們學習起來,還算輕松,但下學期6,7的加減運算就有些困難。如果單純的進行算式計算,大家就習慣性的利用自己的小手指來算,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陋習,不利于孩子們思維的發(fā)現和動腦的積極性,學前孩子的運算應該是借助于一些學具,實物和圖例來完成,在熟練的基礎上,慢慢的學會運算,我們有幾個小朋友,對陋習的依賴,居然極致到對學具和圖片視而不見的地步,真是悲哀!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于家長對孩子早起的錯誤引導,家長們總過早的讓孩子們學算數,而且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也極不科學,甚至是典型的錯誤,再就是作為老師,我們是否真正讀懂《3----6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對幼兒發(fā)展目標的要求,是否有拔高超標的因素,可憐的是孩子們,要立即改變以前的陋習,又要重新適應視物思考的過程,孩子們的勞心費力,談何興趣!

      綜合以上思考,計劃近期召開家長會,合理指導家長形成有利于幼兒的適合幼兒的早教理念和方法,再就是加強對《指南》的學習和研討,讓我們的教學更高效準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的內容,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

      2、學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發(fā)展想象力。

      3、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樹立愛護鳥的意識,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幻燈片若干(配樂朗誦散文),錄音機一臺、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根神奇的魔術棒,看一看它會變什么小動物?(教師變魔術)對了!是小鳥!

      2、師:“在大森林里,有許多許多大樹,大樹上有許多許多小鳥,小鳥都愛唱歌,小鳥的歌會落在什么地方?(幼兒想象表述)

      3、過渡:“小鳥的歌真美!真神奇!讓我們來聽一聽散文里是怎么說的`?”

      二、初步感知散文的主要內容。

      提問:

     。1)小朋友,剛才聽的散文的名字叫什么?聽了這首散文,你覺得怎么樣?

     。2)散文里你聽到了什么?過渡語:小鳥的歌會落在什么地方?那里變得怎么樣,我們再來聽一聽散文。

      三、分段感知散文內容。

      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并朗誦散文。

      第一段提問:森林里有什么?大樹上有什么?它們在干什么?

      第二段提問:小鳥的歌灑向哪里?在樹枝的縫隙里瀉成了什么?小鳥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結出了什么?小鳥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長出了什么?

      第三段提問:小鳥的歌投進溪水里,游成了歡蹦亂跳的什么?

      師:“你聽,森林里到處都是小鳥的歌!

      教師小結:小鳥的歌真好聽,落到哪里,哪里就會變得很美、很美!

      四、幼兒學習朗誦散文。

     。1)幼兒觀察畫面,一起輕輕地念散文。師:“我們用優(yōu)美的聲音輕輕地念一念散文!

      (2)啟發(fā)幼兒根據畫面大膽講述來散文內容。師:“小朋友念的真不錯!下面請小朋友拿著圖畫紙,按著1、2、3、4的序號把這首好聽的散文念出來,你可以念給自己的好朋友聽,也可以念給后面的老師聽。

     。3)幼兒完整念散文一遍。

      五、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1)討論:小鳥的歌還會落在哪里?長出什么?

     。2)師:“下課后我們把小朋友說的話,畫成美麗的畫,然后編進散文,好嗎?”

      六、結束部分。

      師:“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喜歡小鳥嗎?我們應該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快樂的小鳥吧!”音樂《小鳥飛》走出教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設計】

      大班幼兒已經有了較好的數概念認識,但是嘗試運用不同點數方法進行數量比較的能力相對欠缺,本次數學活動以競賽性游戲“剪刀石頭布”貫穿始終,以“誰的豆豆多”為主題,通過層層遞進、自主探究的不同點數方法,讓孩子在游戲中興趣盎然的分享、演練“獲勝”的不同點數方法,將以往抽象的圖文學習模式轉化為以自身活動為主的游戲活動,寓教于樂,使幼兒在過程中不斷理解和遵守游戲規(guī)則,并獲得了多種數數、比較等方面的數學概念。活動延伸部分仍是以孩子的“游戲戰(zhàn)利品”為載體,引發(fā)幼兒更多關于不同點數方法的思考,并鼓勵幼兒通過以后的操作探索活動發(fā)現更多又快又正確的點數方法,為以后的經驗提升奠定操作基礎。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用的數數方法對20以內的物體數量進行正確點數,并通過數量比較判斷輸贏。

      2、在兩兩合作的競賽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探究意識和大膽表述的能力。

      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20個操作盤,10筐蠶豆,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組織討論,引出游戲。

      提問:你們玩過剪刀石頭布的游戲嗎?怎么玩的?

      師生小結:說完剪刀石頭布才能一起出拳,剪刀贏布、石頭贏剪刀、布贏石頭、一樣的叫平局。

      二、數豆豆游戲,嘗試運用各種數數方法計數。

      1、第一次游戲,交待規(guī)則:

     。1)游戲玩法:2人一組,每組一籃豆豆,每人一個盤子。

      聽老師說開始,就一起玩“剪刀石頭布”游戲,誰贏了誰就拿一粒豆,聽到結束,大家立即停止游戲,誰的豆豆多誰就是獲勝者。

     。2)幼兒合作游戲。

      (3)共同進行游戲分析:數數你贏了幾粒豆,比比誰的多?講講你的獲勝方法!

     。4)小結:兩個好朋友一起玩《誰的豆豆多》這個游戲的時候,要分別數數自己和好朋友各有幾粒豆,誰的豆豆多,誰就獲勝。

      2、第二次游戲,交待規(guī)則:

     。1)換個朋友,兩人一組;誰贏了誰就從籃子里抓一把豆豆;用和剛剛不一樣的方法數數你得到了幾粒豆,誰的豆豆多,誰就贏。

     。2)幼兒再次游戲。

     。3)提問分析:剛剛誰贏了,你是怎么數的?能不能用不一樣的更快速的方法數一數?

      (4)師生共同進行2個2個點數方法的鞏固,并驗證本次游戲兩個好朋友贏得的豆豆數量。

     。5)小結:今天我們在“誰的豆豆多”的游戲中,既玩了“剪刀石頭布”的游戲,我們運用了不同的快速點數的方法,在最快的時間就知道誰輸誰贏。

      三、給予孩子游戲獎勵,提升并進行經驗遷移。

      1、引發(fā)幼兒討論:這么多蠶豆你們想和誰分享?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夠不夠呢?有什么更好更快速的方法數一數呢?

      2、幼兒講述并適當演示。

      3、拓展遷移:

      孩子們說了各種不同的點數方法,到底哪一種方法更快更準確,大家可以回教室擺一擺、試一試,數一數,再把結果告訴老師好嗎?

      小百科:豆,漢字基本字義是指雙子葉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8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總8篇03-26

    【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7篇03-23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八篇03-22

    【精品】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5篇03-21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5篇03-20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總七篇03-26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編七篇03-28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七篇03-26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七篇03-25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7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