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5-26 15:31:5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簡單了解中秋節(jié)的習俗。

      2.讓幼兒體驗過中秋節(jié)的愉快,培養(yǎng)幼兒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節(jié)日的時間。

      4.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圖片袋:月亮、兒童畫圖片、已剪好的黃色月亮(圓形或月牙形)足量

      2.視頻:《月亮做衣裳》

      3.每人一個月餅

      活動過程:

      一、"月亮做衣裳"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什么節(jié)日嗎?(中秋節(jié),是月亮的節(jié)日)

      2. 9月8日就是中秋節(jié),馬上就要過中秋節(jié)了,月亮想要打扮打扮自己,它決定去做件漂亮的衣裳。

      3.故事:《月亮做衣裳》

     。1)月亮有沒有穿上好看的衣裳?為什么?

     。2)師幼互動交流,知道月亮會從月牙狀慢慢變成月圓狀,又變到月牙狀。

      二、"月亮的色彩"

      1.師:中秋節(jié)的時候,我們會做些什么呢?(賞月、吃月餅)

      2.教師出示月亮圖片,師幼一起賞月。(引導幼兒說一說月亮里都住著誰?)

      3.故事:《嫦娥奔月》

      三、"月亮的味道"

      1.師:剛才說到了中秋節(jié)的時候,我們還會吃月餅。(教師出示月餅念兒歌)中秋節(jié)里月兒圓,餅兒圓圓像月亮,香香的月餅嘗一嘗,哇!月亮的味道美味極啦!你是不是也想嘗一嘗這月亮的味道呀?(引出吃月餅)

      2.幼兒開始月餅分享會。

      三、"月亮的故事"美術活動:《月亮的故事》

      附故事嫦娥奔月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

      嫦娥墓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豖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開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堯命令大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于兇水之上,將大風戰(zhàn)敗于青邱之澤,射掉天上多余的太陽,殺死猰貐,將修蛇斬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豖希。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

      后來,大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大羿聽說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于是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大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jù)說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jīng)聽到大羿與嫦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呢。

      教學反思:

      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之一,其賞月、吃月餅的活動凸顯著人們家人歡聚一堂的和樂畫面,憧憬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美好的祝福和愿望。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熟悉的生活入手,整合了聊中秋、賞中秋、品中秋、畫中秋的活動形式,加深幼兒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識和了解,體驗節(jié)日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歸納,初步感受作品的內(nèi)容與意境,體會點和線在吳冠中作品中的巧妙運用。

      2、嘗試運用點、線大膽創(chuàng)作,能較好地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事物。

      3、能與同伴共同完成一幅圈畫作品,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經(jīng)初步了解吳冠中及其作品風格,有基本的用毛筆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

      2、課件:吳冠中作品多幅,幼兒的點線作品多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三幅吳冠中的作品,感受畫面的內(nèi)容與意境。

      教師:吳冠中是著名的國畫大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他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欣賞《小鳥天堂》。

      教師:這幅畫畫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畫上還有什么?這些小鳥在樹林里干什么?心情怎么樣?

      (2)欣賞《城市》。

      教師:這幅畫畫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這些彩色的點可能是什么?如果你就住在這個城市里,你會感覺怎么樣?

      (3)欣賞《花草地》。

      教師:畫上畫了什么?這可能是什么季節(jié)的花?

      2、通過觀察、歸納,感受點和線在吳冠中作品以及幼兒作品中的巧妙運用。

      (1)教師:吳冠中爺爺在畫畫的時候,用到了一個作畫的好方法。你們找找看,是什么?

      (2)教師小結:原來畫家喜歡用一些大大小小彩色的點和一些粗粗細細、彎彎曲曲的線條來畫畫。我這里還有一些他的畫,我們來看看都畫了些什么,在這些畫里奇妙的點和線又變成了什么。

      (3)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小朋友的畫里,奇妙的點和線又變成了什么。

      3、幼兒創(chuàng)作。

      教師:請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合作繪畫。你們準備用奇妙的點、線來畫什么?怎么畫?

      4、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評價。

      教師:你讓奇妙的點和線變成了什么?誰愿意來說一說?

      【評析】 該活動通過欣賞大量的吳冠中的作品,使幼兒在體會點與線奇妙運用的同時,拓寬了思維,激發(fā)了想象與創(chuàng)作的熱情。在合作繪畫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幼兒尋找彼此想法一致的同伴配對合作(可以兩兩合作,也可以更多),對于不愿意合作的幼兒也不勉強。合作繪畫前,教師應提醒幼兒討論好各自負責完成的部分,合理分工,讓幼兒明白在合作過程中需要彼此協(xié)商、謙讓與包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快樂和重要。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清楚的語言積極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自制小動物若干、錄音機、故事磁帶、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知

      1、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看幻燈

      2:誰在快樂的飛翔?

      大河馬分別遇到了青蛙、鴨、松鼠,它們會說些什么?

      (小動物想飛上天,大河馬請來好朋友天鵝,乘它們上天。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

      5、大河馬幫助青蛙、松鼠,它們?nèi)硷w上了藍天。

      二、啟發(fā)、想象

      1、小動物都飛上了于,大河馬的心里會怎么想呢?

      2、大河馬會很高興的。(因為它幫助小動物飛上了天)

      大河馬不高興。(它很孤單)

      大河馬心里有點不高興,臉上笑嘻嘻的。(它看到小動物飛上了天很高興,自己沒有飛上天有些難過。)

      3、大河馬會對小動物說什么?

      4、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對,大河馬幫助小動物飛上了天心里真這興?墒,它又有一點不開心,它想,要是能和小動物一起飛上天玩,那多好呀!

      5、教師提問:小動物在幫大河馬想辦法了,我們小朋友有沒有好辦法呀?

      6、幼兒自由結伴討論,老師傾聽、指導,啟發(fā)幼兒想象,幫助大河馬飛上天。

      7、小朋友想了許多好辦法,誰先來告訴大河馬?

      (乘飛機、把大

      河馬變小坐著氣球上天、乘熱氣球上天、裝上翅膀等等)

      8、教師驗證:小朋友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到底行不行呢?我們來試試!老師運用動物圖片。

      大河馬乘熱氣球飛上天。

      用蹺蹺板把大河馬送上天。

      大河馬裝上兩個翅膀飛上天。

      老師也幫助河馬想出一種辦法,讓大河馬坐大鳥飛上天。

      9、我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辦法,小動物想的是什么好辦法呢?

      三、體驗、交流

      讓幼兒自由表達自己所見、所想。小動物讓大河馬吹很多很多氣球,把氣球都系在一起,大河馬拉著就能飛上天了。

      2、小結:一個氣球力氣太小了,許多氣球扎在一起就能把胖胖的河馬送上天。多虧小朋友和小動物幫忙想辦法,現(xiàn)在大河馬也飛上了天,它真高興啊!它要謝謝小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熱愛冬天的情感。

      2、學習兒歌內(nèi)容并學習動詞:鉆、游、飛、搖等。

      3、能初步用兒歌語言和格式仿編新的兒歌,并能大膽地在小朋友面前表達和講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新兒歌。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了許多動物包括:小羊、小狗、青蛙、蛇、喜鵲、大雁、狗熊、松鼠等動物的過冬常識。

      2、材料準備:(燕子、青蛙、魚、熊)的圖片各一張。

      3、兒歌匹配的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引出活動內(nèi)容。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知道小動物們都是怎么過冬的嗎?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1、第一遍欣賞兒歌,初步理解兒歌內(nèi)容

      師:剛才老師念的這首兒歌題目叫什么?兒歌里都有哪些動物來開告別會?(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2、第二遍欣賞兒歌,進一步理解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師:兒歌里的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出示相應動物過冬方式的圖片)

      3、第三遍欣賞兒歌,學習動詞:鉆、游、飛、搖等

      師:在這首兒歌里它還告訴我們小動物是怎么去過冬的,我們一起來聽聽,等會兒也來學一學。

      4、第四遍欣賞兒歌,學習小動物告別的方式

      師:兒歌里的小動物是怎么和伙伴們告別的?(引導幼兒學習用兒歌里的句子回答)

      三、學習兒歌

      1、結合圖譜學習兒歌內(nèi)容

      2、教師念幼兒默念的方式學習

      3、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進一步練習兒歌

      4、結合動作學習兒歌四、仿編兒歌師:小朋友你們能不能把你認識的動物是怎么過冬的,也像這首兒歌一樣編成一首好聽的兒歌?

      四、延伸活動

      師:如果你還有認識其他的動物過冬的方式,我們可以在語言區(qū)說給你的好朋友聽。

      附兒歌:小動物告別會北風輕輕吹,樹葉輕輕飛,冬天來到了,小動物一起開告別會。

      青蛙說:"呱呱呱,我要鉆進泥土" 燕子說:"喳喳喳,我要飛往南方。"魚兒搖搖大尾巴:"我要游進小河底" 小熊鉆進大樹洞:"我要好好睡一覺。"再見了,伙伴們,明年春天再相會!再會,再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跳花桿的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自由探索了解單數(shù)和雙數(shù)。

      2、感受同伴間相互交流的樂趣。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花片、大數(shù)字卡片若干、一幅美麗的圖片(各類動植物若干)單雙數(shù)的漢字詞組卡片,花桿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游戲“猜花片”

      我們小朋友很喜歡玩花片,今天老師就用花片和小朋友一起做個猜花片的游戲好嗎?請小朋友每人抓一小把花片,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花片,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并找出數(shù)字卡片。兩個好朋友相互檢查一下拿得對不對。

      2、探索單雙數(shù)——游戲“找朋友”

      (1)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幫他們找好朋友,要2個2個做好朋友,看看他們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數(shù)字卡片舉起來,(挑幾張2、4、6、8、10貼在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卡片舉起來,(教師挑幾張1、3、5、7、9)貼在黑板上)。

      (2)師生共同檢驗:小朋友看一看你們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3)小結: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卡片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你們知道叫什么嗎?(雙數(shù))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卡片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什么?(單數(shù))出示漢字詞組。那哪些數(shù)字是雙數(shù)?(2、4、6、8、10)那哪些數(shù)字是單數(shù)?(1、3、5、7、9)幼兒跟念幾遍。

      (4)對啊!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叫“雙數(shù)”,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數(shù)字叫“單數(shù)”,F(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抱雙,躲單”的游戲,好嗎?

      3、鞏固單雙數(shù)——游戲“抱雙,躲單”

      游戲規(guī)則:幼兒根據(jù)教

      師念或舉單數(shù)雙數(shù),如果教師念的是單數(shù)就把頭埋在膝蓋上,如果教師念的是雙數(shù),就用雙手抱住手臂。

      4、游戲“跳花桿”

      (1)老師介紹游戲玩法:如雙數(shù)打開花桿,單數(shù)合攏,幼兒根據(jù)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

      (2)游戲數(shù)次,由簡單到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教學根本目的:

      1、讓孩子明白重陽節(jié)是民間傳統(tǒng)節(jié)假日之一,有其奇特的教學與習俗習慣。

      2、明白“重陽節(jié)”的來源。

      3、讓孩子明白“敬老愛老”是祖國的光榮傳統(tǒng),要敬愛長輩。

      教學預備:

      1、VCD碟片“常回家瞅瞅”

      2、剪輯中央電臺夕陽紅欄目里,百歲長輩美好生活的絕妙片斷。

      3、計算機教學課件《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與幼兒園退休幼兒教師劉子平長輩(孤寡長輩)獲得聯(lián)系,到重陽節(jié)這一日將她請來。

      5、孩子一人一份自制禮品

      教學過程:

      一、請孩子看VCD碟片“;丶页虺颉

      交流:

      1、剛剛你看見的是啥?(激起小孩們的感情共鳴)

      2、片中表現(xiàn)的是啥內(nèi)容?

      (小孩與大人一塊兒探望長輩,回家團聚的場景)

      3、導出長輩節(jié):我們孩子有自個兒的節(jié)假日,長輩亦有自個兒的節(jié)??日,推薦(農(nóng)歷9月九日)即是長輩節(jié)。

      4、你們明白長輩節(jié)是怎樣來的嗎?

      二、推薦重陽節(jié)的來歷:

      1、長輩節(jié)也稱重陽節(jié),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叫恒景的名士,9月九日那一天,全家一塊兒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那時聽說這樣可避邪。所以,重陽節(jié)登高之后就漸漸構成一種習俗。打那之后,在九九重陽這一日有很多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教學課件:古詩《9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他鄉(xiāng)為異客,每到過節(jié)就更加地想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1人!弊尯⒆痈惺茉娭兄仃柟(jié)插的習俗與詩人背井離鄉(xiāng)的兄弟牽掛之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并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進一步發(fā)展幼兒推、拉、走的動作和聽信號做動作的能力。

      2、通過“造房子”貼“磚塊”,鞏固幼兒按形狀進行分類的數(shù)學知識。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雙腳并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造房子”貼“磚塊”

      教學難點:“造房子”貼“磚塊”

      活動準備

      1、企鵝頭飾、沙包人手一個,小推車人手一輛。

      2、各色泡沫紙做的反面有雌雄搭扣的磚塊若干,雞媽媽房子一座。

      3、場地布置:樹林、小路。

      活動過程

      一、形如環(huán)節(jié):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在電視上看見過小企鵝嗎?”

      “你們知道它是怎樣走路的嗎?”

      “小企鵝除了搖搖擺擺地走,還會怎么走?”

      “對了!還會跳著走,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學企鵝“八字步”的走法與跳的動作入場地)

      (幼兒跟教師一起做動作。)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游戲一:企鵝運蛋。

      “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雞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還好蛋寶寶一個也沒有碎,近有只壞狐貍,專門來偷蛋,雞媽媽連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們就去幫雞媽媽把蛋寶寶運到新房子里,好嗎?”

      “天氣這么冷,為了讓蛋寶寶不受涼,我們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間,然后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著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

      “誰愿意來試試?”

      1、個別幼兒示范練習,教師講解并小結。

      2、幼兒集體練習。“每只小企鵝拿一個蛋,夾好后試一試,夾得牢不牢!

      “在送蛋寶寶的路上,壞狐貍會來偷蛋,所以你們要非常小心,媽媽看到狐貍時就會叫‘狐貍來了!’,你們就馬上把蛋寶寶用雙手捂住,千萬不能發(fā)出聲音,讓狐貍發(fā)現(xiàn)的話他就會來偷蛋,等媽媽告

      訴你們‘狐貍走嘍’,我們再接著送蛋寶寶回家!

      “雞媽媽造新房子的地方比較遠,要經(jīng)過小樹林和小路,一路上小企鵝們可要小心了,別撞到樹和小路邊的石頭,好嗎?”

      游戲二:運磚。

      “蛋寶寶已經(jīng)安全送到了,真累呀!我們一邊休息一邊參觀雞媽媽家的新房子,咦!怎么墻壁上有這么多漏洞呢!可能是磚塊不夠吧!我們再去幫雞媽媽找磚塊補房子吧!”

      幼兒跟教師聽音樂做跳的動作一起去找“磚塊”。

      “這些磚塊的形狀都一樣嗎?都有什么形狀呢?再看看房子漏洞的形狀一樣嗎?”

      “動動你的小腦筋,看誰能把房子上的漏洞補得最好!”

      我們又可以用送蛋寶寶的方法來運磚塊,一會兒每只小企鵝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磚塊,用腿夾住它,把磚運到雞媽媽家。

      “哎呀!好累呀!休息休息!咦!怎么有這么多的小車!用小車來運磚的話應該會輕松許多吧!”

      “每人找一輛小車,把磚塊裝到小車上,把磚塊送到雞媽媽家!

      (指導幼兒按形狀不同,補好“漏洞”。并啟發(fā)幼兒用小推車當刷子,粉刷墻壁,增強游戲性。)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放松活動。

      “我們幫雞媽媽送了蛋寶寶,還幫它補好了房子,真開心呀!那么開心的時候,你是用怎么樣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示的呢!”

      鼓勵幼兒用大聲笑、跺腳、拍肚子、在地上打滾等形式來表現(xiàn)高興,以達到放松的目的。

      “回家的時間到了,我們拿上自己的小車,和雞媽媽再見,跟媽媽原路返回。(再次練習推、拉的動作)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小朋友們,通過這天的游戲,今后我們可以練習幾何形體分類,也可以拼圖、搭積木等。小朋友們愿意嗎?那我們以后再練習吧。

      教學反思

      關于活動內(nèi)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

      “造房子”是孩子看得見,但摸不著的活動;顒幼層變涸诹私馍畹耐瑫r,感受生活,并通過活動挑戰(zhàn)自己的運動技能。在運動活動中,幼兒身心愉快,活力無限。能充分滿足了他們好奇、好動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因此,在運動活動中,讓幼兒賦予“建筑工人”的角色,提高了幼兒參與運動的興趣。

      同時,我以課改精神為指導思想,從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選擇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非常感興趣且都想嘗試的材料作為器械。用頭飾、沙包、泡沫紙等作為材料,幼兒可以通過推、拉、走等動作技能完成運轉過程,大大激發(fā)和培養(yǎng)了幼兒參與運動活動的興趣。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我通過身體創(chuàng)造性活動“建筑工人、角色演繹”的游戲,通過讓幼兒用身體模仿建筑工人的動作,引起幼兒參加運動活動的興趣。健康有力的動作,加上節(jié)奏鮮明的兒歌,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給提了起來。

      活動中,我讓他們共同嘗試不同的方法,從而獲得身體運動的經(jīng)驗。不同材料的選擇,讓幼兒有了很大的創(chuàng)想和發(fā)展的空間。由此,讓我更加理解了“要讓每個孩子在與材料的有效互動中,大膽的探索,充分地表達”。所以老師要提供豐富的活動器材,并讓幼兒自己決定玩什么和怎么玩,不過分限制幼兒,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老師要啟發(fā)幼兒思考,創(chuàng)造出新穎、有趣的玩法。

      在此次活動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了幼兒對運動的興趣,提高了幼兒參與運動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孩子們在運動活動中感到快樂。同時他們在合作意識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也培養(yǎng)了幼兒不怕挫折、勇于競爭、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品質。

      活動效果:通過了這次活動,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首先是教師對幼兒游戲中的評價,在最后的競賽游戲中,每個組從鋪路到運轉到最后的造房子,過程中各不相同,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形成了速度上的不相同,所以不能以此評判幼兒的游戲進行得“好”與“不好”。對孩子來說,只要他們能夠專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游戲之中,就應當判斷他們在很好地游戲。

      如果重新上課該怎樣做?我想在以后的評價過程中,要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分層指導,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使人人獲得成功的體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恐龍生活的二個時期,知道恐龍是爬行動物。

      2、掌握幾種恐龍的名稱,外形特征、生活習性以及類別。

      3、了解恐龍滅絕的原因。

      4、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動物,探索自然奧秘的精神。

      活動一:各種各樣的恐龍

      活動準備

      l、幼兒與家長收集恐龍資料(食物,生活年代,滅絕原因),帶幼兒參觀恐龍博物館。

      2、恐龍圖片,模型若干,背景圖兩幅,音樂背景。

      活動過程

      一、圖片資料展覽:

      1、家園互動:家長協(xié)助幼兒通過多種形式收集恐龍資料。

      2、小組活動:幼兒將各類資料布置于活動室一角,建成“恐龍公園”

      二、參觀“恐龍公園”逐步感知恐龍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1、幼兒間相互交流,談談對恐龍的初步認識。

      2、結合收集的恐龍資料,鼓勵幼兒大膽在同伴面前介紹自己認識的恐龍。

      3、認識幾種著名的恐龍,了解外形特征及習性。

      (1)出示腕龍,霸王龍,翼龍的圖片,模型,引導幼兒觀察。

      (2)幼兒之間相互討論,各種恐龍的外形特征,比較不同地方。

      (3)啟發(fā)探索恐龍的外形特征與防御敵人,獵取食物的關系。

      三、游戲“找食物”,了解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zhí)卣鳌?/strong>

      1、個別活動:讓幼兒看看周圍有哪些恐龍,選擇自己喜歡的恐龍卡片或模型,想想他們喜歡吃什么?

      2、小組活動:討論“恐龍的食物種類”,說出恐龍的食物特性,看看哪些恐龍是食草的,哪些是食肉的,將卡片或模型送到背景圖中。(食草類背景,食肉類背景)。

      3、游戲:找食物

      幼兒自由選擇模型扮演恐龍,聽音樂到草地找食物 。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動題目

      科學活動――食物到哪里去了

      二、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使幼兒感知人體消化系統(tǒng)中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稱、作用,了解食物在人體消化系統(tǒng)內(nèi)變化的過程。培養(yǎng)幼兒積極主動探索的興趣及分析觀察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大班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餅干、自制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拼圖、水彩筆、VCD光盤(消化系統(tǒng))。

      五、活動過程

      探究的問題:食物到哪里去了?

      找一找,摸一摸。

      操作人體消化系統(tǒng)磁鐵圖片,餅干娃娃以童趣的語言,自述自己在人體主要消化器官內(nèi)的變化過程。同時,幼兒在自己身體上探索,指出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腸)的位置。

      (1)餅干娃娃:我是餅干娃娃,我到了小朋友的嘴里,牙齒把我嚼碎了,唾液(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口水)把我變成了食團。經(jīng)過吞咽,把我送到食管。

      幼兒在自己身上探索,用手指出食管的位置(在脖子里)。

      (2)餅干娃娃:經(jīng)過食管我到了胃,胃就動起來。小朋友,你知道胃在哪里嗎,請你找一找,摸一摸。

      幼兒在自己身上探索,指出胃的位置(左上胸部)。

      (3)餅干娃娃:胃里有一種像水一樣的消化液,這種液體和我在胃里翻過來倒過去,我就變成了食糜,就像稀飯一樣的東西。經(jīng)過胃的運動,我就到了小腸。

      (4)餅干娃娃:小腸里有許多的消化液把我消化成了像水一樣的養(yǎng)料,養(yǎng)料被小腸吸收了,小朋友就長高長大了。

      幼兒探索,在自己身上指出小腸的位置(腹部)。

      (5)餅干娃娃:我被小腸吸收后,殘渣就送到了大腸,變成大便,排出體外。

      幼兒探索,在自己身上指出大腸的位置(小腸周圍)。

      看一看。

      (1)實驗:咀嚼餅干。

     、儆變壕捉缼紫嘛灨,相互觀察,口中餅干變成什么樣子(變小)。

      ②多咀嚼幾下問:“嘴里是干的還是濕的?”引導幼兒理解唾液(口水)能幫助食物形成食團吞咽下去。

      (2)幼兒分段觀看VCD(消化系統(tǒng))實錄過程。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牙齒把食物嚼碎、變小。

      (2)和口水一起變成食團。

      做一做:擺拼圖。

      (1)幼兒擺出消化系統(tǒng)主要器官的正確順序。

      (2)幼兒用簡筆畫形式在記錄卡畫上自己的認識:食物在人體內(nèi)變化過程。食物 口腔內(nèi)→食團→食管→胃→食糜→小腸→養(yǎng)料(吸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根據(jù)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分解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2、引導小朋友積極探索數(shù)學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課件、 1---10的數(shù)字卡。

      2、學具:兒童用書,幼兒自帶10根小棒。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shù)字101、教師:伸出小手,數(shù)數(shù)自己有幾個手指頭?(10個)2、教師:數(shù)字10怎么寫?

      3、請孩子說一說,寫一寫。

      二、學習10的組成(標題)1、出示10張?zhí)O果圖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課件演示)。

      2、教師:請你嘗試著把10根小棒分成兩組,有幾種分法呢?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3、請孩子想一想,說一說自己的分法。

      4、(演示課件)教師根據(jù)交換規(guī)律和左邊多1,右邊少1的規(guī)律在黑板上寫出10的分解式。(教師板書)5、教師,請學生分組讀一讀10的組成。

      三、情境感知--看圖學習加法應用題1、出示蘋果圖。

      看看這幅圖,根據(jù)這幅圖編出一道加法應用題出來?

      2、引導小朋友用三句話表達圖片的意思。(圖上有4個紅蘋果,6個綠蘋果,問:圖上共有幾個蘋果?)3、小朋友口述圖意并說出算式,老師記錄。

      4+6=10(個)四、做游戲"找朋友"1、教師每個孩子一張數(shù)字卡,組織孩子圍成一個圓圈。

      2、教師:音樂開始,當唱到"找到一個好朋友"時,請你找到和你的數(shù)字卡合起來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戲開始,可以讓孩子互換數(shù)字卡反復游戲。

      五、請孩子結合兒童用書練習。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十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八篇03-28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七篇03-22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十篇03-28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十篇03-23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八篇03-29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9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八篇03-29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9篇03-28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8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五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