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4-10-21 09:13:34 四年級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1

      一、教材分析:

      《記一次班級討論會》教材中,主要介紹了“戴老師”有一次習作前,組織班上的同學圍繞“非典”這個社會熱點發(fā)表看法的情況。這是一次習作前準備材料的過程。習作的內容諒是把大家討論的情況寫下來,“讓人們了解我們的心聲”。

      二、教學要求:

      1.學會有詳有略地記敘一次班級討論會的經過,注意寫好人物的對話,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的事,并積極參與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真實的心聲。學會到生活中尋找寫作材料。

      三、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有詳有略地寫作方法,注意寫好人物對話,正確使用標點。

      2.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做個有心人。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有概括、有具體的記敘方法.

      2.寫好人物對話,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3.學會到生活中尋找寫作材料,表達真情實感。

      課前準備:

      通過看電視、讀報紙、聽廣播等,了解社會新聞,關注社會熱點,做好記錄或剪貼。

      教具準備:剪貼本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這一段時間的看電視、讀報紙、聽廣播,你們有什么收獲?你關注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在此基礎上,師幫學生梳理出一、兩個共同的話題。

      二、討論.積累資料

      1.對于我們關注的問題,你有什么看法?

      2.各抒己見,補充。

      3.可以展示圖片、照片或資料。

      三、學習習作內容,體會寫法

      1.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樣描述同學們討論的?

      2.指名讀習作例文。

      3.互相交流、討論小作者是怎樣描述同學們討論的?

      4.小結:先用4個“有的”寫了一組句子作概括介紹.再引用4個同學的'發(fā)言,具體描述了同學們討論時涉及的話題,最后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這幾段話敘述得有條有理.有詳有略,內容具體。

      5.那么.我們在習作時還可以寫一些什么內容,怎樣才能把大家討論的經過記敘具體?

      四、練習習作

      1.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就把前面討論的內容,再仿照習作例文寫一寫,做到有詳有略,內容具體。

      2.學生書面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繼續(xù)完成習作草稿。

      二、評析一篇中下等的習作草稿,師生圍繞是否有詳有略,內容具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這幾方面來評析。

      三、修改草稿。

      四、謄抄習作。

      六、板書設計: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會用“興致勃勃”“流連忘返”等詞語練習說話。

      2·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課文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4·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體會爺爺?shù)牧伎嘤眯摹?/p>

      5·學_播種希望的行為與勇氣。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詞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體會爺爺?shù)牧伎嘤眯摹?/p>

      教學難點:

      1·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體會爺爺?shù)牧伎嘤眯摹?/p>

      教學準備:

      問父母或查資料,了解西瓜種植的有關知識。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疑促思,培養(yǎng)問題意識

      1·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播種”應該怎么讀?為什么?

      通過討論或查字典弄清:播種(zhǒng):撒布種子;播種(zhòng):用播種(zhǒng)的方式種植。

      2·解題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都想到了那些問題?(學生思考:誰播種希望?為什么要播種希望?播種什么希望?播種希望的日子是什么時候?等問題。)

      3·請同學們自由度課文,弄懂以上幾個問題,解決的方式不限,然后交流。

      二、了解課文,自主識字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要求會寫的生字,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并在文中畫出。

      2·匯報交流自學情況,重點學習要求會寫的生字,讀準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

      3·梳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隨堂解決一些問題,幾個有價值的問題作為下節(jié)課深入探討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出聲讀課文,思考文章主要內容。

      2·用自己的話,按一定順序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布置作業(yè)

      1·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生字。

      2·寫會書后詞語。

      五、板書設計

      1播種希望的日子

      垛場嫁鋤翻漿旬宜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深思,讀懂課文

      1·略讀課文,說說你對哪個問題有了新的理解,要突出學生的個性感受。

      2·回報閱讀情況:

      (1)讀懂了“等待”是怎么回事?(西瓜生長要有一個過程,需要等待;爺爺?shù)淖龇ㄒ屪髡咝乓詾檎,也得有一個過程;其實,等待是一種希望,是愿望實現(xiàn)的過程。)

      (2)為什么說這個西瓜是爺爺從家里搬到瓜地里的.?(因為在爺爺?shù)募亦l(xiāng)種不出西瓜;八月中旬也不是種瓜的時節(jié);在樹蔭下不宜種瓜;西瓜生長再快第二天也長不出來,而且那么大。)

      (3)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種出西瓜看似一種游戲或騙小孩的把戲,卻在作者的童年種下了希望和夢想,是他的童年充滿情趣;而且爺爺?shù)淖龇ㄊ顾靼琢艘粋道理:只要專心做事,就一定能成功。)

      二、讀文猜想,豐富情節(jié)

      當“我”看到地里的大西瓜時,會怎么想?“我”長大以后,會明白什么?(讓學生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聯(lián)系上下文,合理補充故事情節(jié)。)

      三、深入體會,加強對話

      1·你想對小作者說點什么?

      生活多么有情趣;爺爺幫助他實現(xiàn)了童年的愿望;他的童年是幸福的。

      2·你還想對小作者的爺爺說些什么?

      給孩子以希望,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是多么重要。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先自己重點練讀作者和爺爺?shù)膶υ;然后?lián)系上下文內容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再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讀寫結合,加強訓練

      1·課文中哪部分寫法值得借鑒,好好感悟?

      結合課文內容體會自然的開頭結尾、生動的描寫、簡捷的對話、富有生活情趣的故事情節(jié)等。

      2·結合自己的作文,說一說你都受到了什么啟示?

      聯(lián)系自己的作文實際,有針對性地談收獲和感受。

      五、布置作業(yè)

      把課文內容以故事的形式講給父母聽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

      六、板書設計

      1—2播種希望的日子

      播種希望

      學會等待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3

      【內容簡析】

      這篇課文寫小約翰每天到“我”工作的店里,只花兩塊錢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雖然很想?yún)s從不多花錢買兩根香腸。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每天給人送報紙掙錢,并不是他家經濟情況不好,他的父母也不是不愛他,而是約翰父母為了培養(yǎng)他的生活能力才這樣做,并認為這樣更利于他成長。

      【設計理念】

      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重視朗讀訓練,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自身成長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重點,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

      【教具準備】課文錄音、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健康成長,最后成才,在自己的事業(yè)上取得成功,這是每個人最美好的愿望。今天,我們學習課文《成長》,看看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我們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發(fā)。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2.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3.檢查生字讀音。(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檢查。)

      4.分析個別難寫字的字形,如“誕”等。

      5.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報酬:由于使用別人的勞動、物件等,而給別人的錢或實物。

      恍然大悟:恍然,突然清醒的樣了;悟,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漫不經心:漫,隨便。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

      嘀咕:小聲說,私下里說。

      紛紛揚揚:(雪、花、葉等)飄灑得多而雜亂。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飾等)。

      聽:英文tin的音譯。馬口鐵罐。也用作馬口鐵罐裝物品的量名。如:一聽香煙、一聽餅干。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讓學生討論,然后匯報。)

      2.快速默讀,想想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六自然段):寫一個叫約翰的意大利小孩兒,每天都到“我”干活的面包店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我”以為父母不喜歡他,或是他家的經濟情況不好。

      第二部分(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寫“我”在一個大雪天看到約翰的媽媽開著汽車陪他給每家每戶送報紙,并知道他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報酬,但他仍然花兩塊錢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

      第三部分(第十四自然段):“我”明白了,約翰的父母從小培養(yǎng)約翰的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于他的成長。

      3.指導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1)聽錄音朗讀。

      (2)學生自由讀。

      (3)檢查學生朗讀。

      四、小結

      結合實際,進行小結。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讀生字新詞。

      2.上節(jié)課學習了課文,知道文章寫了什么事。誰能跟大家說一說?

      二、研讀課文

      (一)自由讀課文。

     。ǘ⿲ёx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

      2.理解詞語“聽”“嘀咕”“琢磨”等。

      3.理解感悟:

     。1)約翰在面包店里的什么表現(xiàn)引起了“我”的注意?

      (2)“我”對他的表現(xiàn)產生了什么想法?

      4.找出描寫約翰外貌的句子,指導朗讀,并抄下來。

     。ㄆ渲杏幸粋叫約翰的男孩兒,長得虎頭虎腦的,一雙藍色的大眼睛老忽閃忽閃的,十分可愛。)

     。ㄈ⿲ёx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理解感悟。

      (1)后來我為什么改變了對約翰的看法?

     。2)對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四)導讀第十四自然段。

      1.“我”為什么恍然大悟?

      2.怎樣理解這句話?

     。ㄎ澹┰僮x課文,拓展思維。

      課文最后寫道:“這樣更利于他的成長!蹦阃膺@個看法嗎?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大家討論討論。

      1.結合課文內容,小組討論探究。

      2.小組推薦發(fā)言,注意結合自己的經歷。

      3.教師小結。

      (提示:要敢于發(fā)表個人的見解,如有與自己不同的見解,要想辦法說服;要接受別人正確的觀點。)

      三、談學習收獲

      學習了《成長》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四、教師總結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閱讀的過程中獨立識記本課生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掄”、“裝”、“塞”、“蜷”、“舔”、“猶豫”等詞語的確切意思。

      2、能夠通過靜心閱讀,抓住關鍵要素,概括課文各部分內容。

      3、在角色朗讀中展開想象,練習說話體會文中嘆號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反問句的意思。

      4、從東郭先生對狼仁慈、好心相救,卻險些送命的故事中,認識狼的狡猾、兇殘、東郭先生的糊涂、愚蠢,農夫的機智、果斷,從而懂得“決不能憐憫像狼一樣的惡人”的道理。學情分析學生通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生字的方法,如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獨立識字、運用各種方法理解重點詞語、并能在閱讀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質疑,因此教師在教學《東郭先生和狼》這一篇自讀課文時,要注意給足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的時間,并進行適當?shù)姆答,進一步在實踐中幫助學生鞏固已有的學習方法。

      學生喜歡閱讀有趣生動的寓言故事,也能夠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但是學生對于內容的概括能力還不強,不能抓住主要線索用簡潔的語言敘述課文內容。同時學生雖然能讀懂內容,但是對于文章人物的理解還比較膚淺,這就一定程度地影響了他們對中心的把握。教師應該利用這一教材抓住學生的閱讀興趣,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地讀,在正確、流利地朗讀中逐步學習概括內容的方法;在分角色的感情朗讀中,展開合理想象,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從而悟出故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體會文中嘆號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反問句的意思。

      2、通過這個寓言故事,懂得“決不能憐憫像狼一樣的惡人”的道理。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詞語;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今天大家一起學習(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問:讀了課題,你們想了解哪些內容?

      二、自學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把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來,并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默讀思考:劇本中的事情經過是怎樣的?

      三、小組討論,檢查自學。

      1、輪流讀文,讀準字音。

      2、提出疑問,交流大意。

      (1)學生認真思考后仍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討論幫助解決。同學說出答案后還要談理由。

      (2)通過討論,確定本合作小組的“劇本事情經過”。

      四、全班討論,檢查自學。

      1、指名讀書,了解全文。

     。1)讀書聲音洪亮,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斷好句。

     。2)讀后,各合作小組派代表交流,本組商定的劇本中的事情經過。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農設法打狼”的順序講。

      2、討論問題,解決疑問。

      師:通過自學,同學們還有沒有解決的難題嗎?生提問,其他生幫助解答。

      五、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默讀第一、二幕內容,邊讀邊畫出描寫角色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詞句,體會他們是怎樣的人,并做批注。

      1、生讀書,并分析角色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詞句,體會他們是怎樣的人。師打相應的語句。

      2、生體會朗讀。

      六、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說自己的記字方法。

      2、把自己認為好的字詞摘錄在詞語花籃或采集本上。

      七、作業(yè)。

      朗讀課文,并練習復述。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檢查朗讀。

      1、復習鞏固。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字詞,難寫的字,生要說記字方法。

      2、檢查朗讀。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讀,理解寓意。

      1、角色朗讀。

     。1)生自由練讀,讀出三個角色對話的語氣,注意體會劇本中的提示語和標點。

     。2)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后小組評議。

      2、理解寓意。

      師:我們學習了劇本,聽了同學的朗讀,你最喜歡哪個人物?最恨哪個人物?并說出理由。你想對東郭先生說些什么?生思考后,自由發(fā)言。

      三、表演課本劇。

      1、自愿組合,練習表演。要求:分好角色,記住臺詞,討論每個角色應怎樣演,并注意為角色加上動作、表情。

      2、指名表演,同學評議。

      四、總結升華。

      問:學習了課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師:是的,我們應該做善良、有愛心的好人,但千萬別像東郭那樣聽信壞人的花言巧語,上他們的當。在今后的現(xiàn)實生活中,同學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希望你們擦亮眼睛,決不要憐憫像狼一樣的惡人!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回家為家長表演劇本。

      2、復述故事。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憑借課文語言材料,了解宇航員飛向月球的經過和現(xiàn)代宇航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激發(fā)熱愛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宇航員飛向月球的經過。

      難點:體會登月的偉大意義,激發(fā)探索宇宙的興趣。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師:1969年7月16日,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3名宇航員飛出地球、飛上了月球,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踏上了人類為之夢想了數(shù)千年的月球,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這激動人心的大場面。

      (課件演示登月實況)

      2、師:看了這個短片,你最想說什么?可以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

      (人類終于實現(xiàn)了登月的夢想,跨出了飛向太空的第一步)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第二部分,找出你最感興趣的語句,畫起來,讀一讀,并跟同桌說一說你的感想。

      2、學生自主學習

      3、討論,交流。

      脫離地球引力,產生失重現(xiàn)象。

      讀一讀課文中描寫失重的句子

      “宇航員感到自己的身體輕飄飄的,無法在座艙里站穩(wěn),稍一抬腳,就會跳起來三四米高。”

      “他們在座艙里飄來飄去……”

      抓住“輕飄飄、無法站穩(wěn)、稍……就、飄來飄去” 這些詞,讓學生體會失重的感覺,指導朗讀。

      怎樣睡覺:

      “座艙里沒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們可以飄在空中睡,也可以頭朝上腳朝下懸著睡!

      怎樣吃東西。

      “他們吃的‘飯’是特制的。吃的時候,先要把食品放進塑料袋里,再灌進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擠牙膏似的把食品擠進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類的硬顆粒狀食物,就要讓它們飄浮在空中,然后像魚兒覓食一樣在空中捕捉。”

      這里寫宇航員們失重之后的吃飯情況。作者用了一些表示先后的詞語,你能找出來嗎?

      (“先……再……然后”表明了宇航員吃飯的先后次序)

      為了說清楚宇航員們怎樣吃硬顆粒狀食物,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句子來說明?

      (用“像魚兒覓食一樣”來比喻宇航員吃硬顆粒狀食物的樣子) 體會感覺,指導朗讀。

      在飛船中看宇宙的景象:

      月球:隨著光線角度變化,呈現(xiàn)奇異的色彩。(灰色、棕色、黃色……)

      地球:藍色和白色的光芒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過渡:經過三天多時間的'飛行,人類離夢想中的月球越來越近了。宇航員登月的過程像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嗎?

      學生自讀第三部分,找一找從哪些詞語說明這個過程不容易。

      齊讀

      2、師:這時正是1969年7月20日美國時間22點56分20秒,經過長時間準備,阿姆斯特朗沿著扶梯緩慢下來。老師從資料上得知,這懸梯有9級,可是,阿姆斯特朗卻花了整整三分鐘的時間,一步三停地走到了月面。這時——(人類終于登上了千百年來心馳神往的月球。)

      3、師: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偉大的時刻,記住這個偉大的時刻。

      (課件演示:1969年7月20日22時56分20秒,月面上終于踏出人類第一個腳印)

      師:面對沉睡已久的月球,你覺得此時此刻宇航員最想說什么呢?

      (千百年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我們終于登上了心馳神往的月球)

      師:阿姆斯特朗登月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

      (課件演示: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師:自己讀讀這句話,想想阿姆斯特朗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讀

      師:多么意味深長的一句話!你能讀懂它的意思嗎?

      (對于一個人來說從懸梯到月球是一小步,但對科學來說~~)

      (這一登月計劃凝聚著多少人的心血,許多科學家為此奉獻了多少個日夜~~)

      (這一小步跨過了五千年的時光)

      師: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名讀

      師:“一小步”、“一大步”多么大的反差。≌l能再來讀一讀?指名讀

      齊讀

      4、阿姆斯特朗是人類登上月球的第一人,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樣?(除了高興,還有激動、自豪)請你再自豪地讀一讀這句話。(人類終于登上了千百年來心馳神往的月球。)

      (四)學習第7自然段

      過渡:那么月球上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的呢?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1.齊讀第7自然段。

      2、完成填空

      根據(jù)這段話,同學們來試著來完成下面這個填空題,只要你會填,就說明你已經理解了。

      月球上既沒有 ,也沒有 ,只有 ?茖W家分析研究從月球上采集的 ,得出結論 。

      (指名填空,齊讀)

      三、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1、(補充板書):這次飛向月球的旅行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在今天終于(實現(xiàn))了,這是借助什么力量實現(xiàn)的?(科學)

      2、阿姆斯特朗是人類登上月球的第一人,而我們中國目前還沒有人登上月球。20xx年10月15日,航天員楊利偉也只是坐著“神舟”五號飛上太空,繞地球14圈,成為中國飛上太空第一人。隨著“神六”、“神七”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目前我國已有六位航天員飛上了太空。

      3、同學們,月球在那里,它永遠不會阻止我們探索的腳步,你們想不想通過自己的研究、設計讓月球為我們服務呢?無窮無盡的宇宙中藏著數(shù)不清的奧秘,老師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去研究他們,開發(fā)他們,讓更多的資源為人類造福。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課外搜集資料,以“神奇的宇宙”為題,寫一份板報稿。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理解萊特兄弟是怎樣產生飛翔的信念的,以及如何發(fā)明第一架飛機的。

      2.培養(yǎng)學生在玩中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的意識,激發(fā)他們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難點:

      萊特兄弟在幼小的心靈里,是怎樣產生飛翔的信念的。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萊特兄弟進行飛行試驗時,有人因滑翔機墜落而死了,又有人因飛機引擎太重而無法飛。但是,萊特兄弟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夢想,他們克服了種種的困難,最后在1903年,發(fā)明了“飛行者一號”。今天。我們就來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講授新課

      (一)檢查生字,鞏固所學

      1.開小火車認讀本課的生字。

      2.聽寫本課的`會寫字,同桌互評聽寫情況,表揚聽寫全對的同學。

      (二)大聲朗讀,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的問題。

      (1)信念是什么意思?萊特兄弟是怎樣產生飛翔的信念的?

      (2)飛翔的信念與他倆成功有什么關系?

      2.全班交流自主探究的成果。

      明確自主探究問題的答案及學習技巧。

      (1)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和理想所抱的堅定不移的觀念和真誠信服與堅決執(zhí)行的態(tài)度。父親給他們買來一個小玩具飛螺旋,他們邊玩邊琢磨:這飛螺旋到底是怎么飛上天去的呢?在放風箏的時候,他們總在想問題。他們想,風箏比空氣重,為什么也能飛呢?他們還愛到野外去觀察鳥類的飛行,有時一看就是大半天。他們想:鳥不是比空氣重嗎?鳥為什么能飛呢?就這樣,他們幼小的心靈里產生了飛翔的信念。

      (2)正是因為有了飛翔的信念,他倆才堅持研究,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成功。

      (三)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問題。

      (1)萊特兄弟遇到什么困難,最后是怎么克服的?

      (2)為什么這次飛行只飛了99秒,441米遠,就說“飛行的時代終于來臨了”?

      2.組內交流學習成果。

      3.全班交流組內合作探究中的疑難問題。

      明確合作探究問題的答案及學習技巧。

      (1)為了得到最合適的發(fā)動機,萊特兄弟向好幾家工廠訂貨,可誰都不肯給他們干。別人不做就自己做。萊特兄弟是修理自行車出身的,憑著好手藝,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硬是把發(fā)動機做成了。

      (2)因為它是人類第一次有動力的飛行!

      三、鞏固練習

      1.寫話練習:你的信念是什么?信念是怎樣產生的?你準備怎樣做來實現(xiàn)夢想?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3.組內交流。

      4.全班交流。

      四、總結梳理

      同學們,一個人有了堅定的,崇高的信念,他才會更有動力,制定符合自己的信念,向 目標努力沖刺,請同學們樹立自己的信念,并堅持不懈的努力,讓我們一起加油努力吧。

      五、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題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資料,了解其他夢想成真的事例。

      板書設計:

      飛翔的信念

      愛好——做模型玩具

      玩飛螺旋——琢磨

      信念 放風箏——想 成功

      觀察鳥類飛行——邊看邊想

      刻苦鉆研——不懈努力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

      【過程與方法】

      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特別是人物動作、語言、神志描寫理解人物的心情,體會文章的閱讀方法。

      難點理解:“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啊”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包含圖片、重點詞句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示圖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圖片)同學們,讓我們來欣賞兩幅圖片,你看這是什么?(牛和鵝)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鵝有什么特點?

      2.(課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你能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那你覺得這句有道理嗎?

      3.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牛和鵝》,看看你會得到什么啟發(fā)。(板題,齊讀課題)

      4.作者介紹。(對“任”進行正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你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帶有生字的新詞,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查查工具書。

      生讀文、識字,教師巡視指導,相機板書學生詢問的生字。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適時教讀。

      (1)課件出示,指名開火車讀。

      (2)男女生賽讀。

      (3)指讀象聲詞。

      (4)指讀課文中較難讀的詞語。

      3.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4.誰來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你能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5.指名回答,適時評價。

      三、熟讀課文,引導質疑

      根據(jù)學生質疑,梳理出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yè),鞏固新知

      1.抄寫詞語。

      2.摘錄描寫生動的語句。

      板書設計:

      牛和鵝

      初讀課文→梳理有價值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活動。

      2.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學著抓住有關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

      難點

      了解課文蘊含的道理,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發(fā)興趣

      1.復習文中部分詞語。

      2.根據(jù)上課時學生質疑并梳理出的若干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引出本課的閱讀話題。

      二、精讀課文,引導感悟

      1.作者一開始就點明大家的認識:牛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鵝的眼睛看人,覺得人比鵝小,所以鵝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對待牛和鵝的呢?請你讀讀第3、4自然段,畫出描寫作者態(tài)度的句子,多讀幾遍。

      (生讀,師巡)

      2.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學們找得很正確!就像大家所說的,對于強壯的牛,作者一點也不害怕,可是對于小小的鵝,作者卻害怕極了。后來作者卻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請你認真讀讀第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3.誰來說說是什么事情讓作者改變了看法?

      (“我們”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通過這件事讓作者改變的看法。)

      4.指名讀第6自然段,畫出描寫鵝的詞語,你體會到什么?

      (體會到鵝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狽不堪,害怕鵝)

      你能讀出鵝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狽不堪嗎?自己練一練,讀一讀。

      5.我們害怕鵝,可是金奎叔不怕啊!找出描寫金奎叔的句子。自己讀讀這句話,畫出描寫鵝動作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

      6.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塘中。通過這件事,作者對牛和鵝的認識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語句。

      7.誰來說一說作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

      作者記住了金奎叔的話,從此對牛和鵝都改變了態(tài)度和做法。對牛,不再無緣無故的欺負它;對鵝,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話讓作者永遠難忘!讓我們來一起讀讀這句話:(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

      從這句話中,你有什么啟發(fā)?誰來說說?(不管別人是怎么看待我們的,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正確地、全面地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就會正確地認識生活。是的,簡單的一句話讓作者改變了一直以來的看法和認識。)

      9.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了嗎?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回答)同學們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

      三、總結升華

      (課件出示)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處理問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是平常所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夠正確、全面的看待問題,正確的認識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業(yè)

      1.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大受啟發(fā)吧!請你用幾句話簡單地寫下來。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5個字,掌握“圍攏、漂亮、長虹、榮耀、稀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課文重點部分,讀懂文章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這句話的含義。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珍珠形成的`資料,以及珍珠的價值。

      導學過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自主識記生字詞,理解“圍攏、榮耀、稀罕”等詞語的意思。

      2、自由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第一課時

      一、情景渲染,導入課題。

      出示畫面:(海潮洶涌,貝殼涌上沙灘)

      畫外音: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大家到大海邊,傾聽悅耳的潮聲,欣賞美麗的海景。讓我們在欣賞這些色彩斑斕的貝殼的同時,也來認識一只獨特的貝。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3課《一只貝》(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詞。

      2、小組互動學習,老師利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自學效果。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結合課后“學習鏈接”讀懂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想想作者想借助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什么?

      3、、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最令你感動的片段,用()標出,想一想,為什么會令你感動?

      4、、集體分享精彩之處,相機討論理解:

      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貝?

      “這是一只可憐的貝,也是一只可敬的貝。”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27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4-25

    語文四年級上冊的教案12-03

    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11-16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二教案06-0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長城》06-09

    四年級上冊語文《長城》教案01-29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18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泉城07-08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