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區(qū)別形近字豪、毫和紀、記,學會給生字確定部首;理解16個新詞語的意思,辨別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2.會用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寫一句話;會用怎么提問題。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說出紙的發(fā)明經過。
4.知道紙是我們的祖先發(fā)明的,知道外國人懂得造紙比中國退一千多年,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紙的發(fā)明過程,感受中華民族祖先的聰明才智。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清紙的發(fā)明過程。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初步了解紙的發(fā)明過程;
2.讀懂文章1一5自然段,知道在紙發(fā)明以前,書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點。
3.完成《作業(yè)本》1、2、3。
(二)教學過程
1.揭題談話。
同學們,我們每天用的課本、作業(yè)本,看的報紙、雜志是用什么做的?
這一張張又白又光滑的紙是誰發(fā)明的?是怎樣發(fā)明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紙的故事》會告訴我們這一切。(出示課題)請大家把題目讀一遍。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了解大意。
。1)邊聽錄音,邊看課文,注意讀音。
。2)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看拼音讀準字音;
、谙朕k法記住字形;
③聯(lián)系句子想想意思;
④用字典查出劃線字的.意思:異口同聲自豪
。3)檢查指導
(4)讀通課文。
①指名朗讀課文,注意糾錯。
、诜怕曌杂衫首x。
③用自己的話說說紙的發(fā)明過程,并完成課后練習2(用圖形投影顯示)。
3.學習文章1一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1一5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①在紙發(fā)明以前,書是用什么做成的?②那樣的書有什么缺點?
(2)檢查討論,并板書。
竹片(笨重)絲綢(價錢貴買不起)
(3)看板書同桌互說。
4、作業(yè)練習。
。1):作業(yè)本1、2、3。
。2)課外作業(yè):抄寫生字3遍。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熟練朗讀課文,知道紙的發(fā)明過程和蔡侯紙的特點。
2.掌握誰怎樣他說什么的句式。
3.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引人。
紙發(fā)明以前的書是用什么做的?
2.學習課文6一7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思考:①我國最早的紙是用什么做成的?②蔡侯紙是指什么樣的紙?③紙是誰發(fā)明的?
。2)檢查討論。
、偕鲜鰡栴}②要注意討論得出紙是咱們中國發(fā)明的的結論。
、谠诟鱾問題討論的過程中注意生字的鞏固及異口同聲、自豪等詞的詞意掌握。
。3)指導用自豪的語氣朗讀第7自然段。
(4)自由朗讀6、7自然段。
(5)指導誰怎樣他說什么句式練習。先結合文中瞪大了眼睛、異口同聲、自豪等詞進行訓練,然后進行擴散性訓練。
。6)完成作業(yè)本練習5、6。
3.學習第8自然段。
。1)指導有感情朗讀。
(2)在全文中找出可以體會到咱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句子并讀。
。3)啟發(fā)學生說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進一步體會我們的祖先真了不起的情感。
4.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
5.由文中人物及插圖,啟發(fā)學生對文章第一句話中幾個同學進行修改,使語句表達更確切。
6.完成《作業(yè)本》練習4、7。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2
一、講活動
1、回憶近期開展的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這一活動。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真是多姿多彩、博大精深呀!一時半會兒是說不完的。我們在活動過程中,搜集了那么多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看到、聽到了許多許多。那,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呢?
2、小組交流。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項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請他們提意見。
3、全班交流。
、僦该瑢W把自己最感興趣的.一項介紹給大家。把最想告訴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內容說出來。既可以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傳統(tǒng)文化,也可以介紹開展活動時發(fā)生的事情。
、诮榻B同一傳統(tǒng)文化的同學可以相互補充,說說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介紹開展活動時發(fā)生的事情的和談學習體會的要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順序寫,想清楚怎么寫才能讓別人讀明白。
二、寫活動
請同學們把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可以記錄活動過程的,可以介紹自己學到的有關知識的,還可以談學習體會的,整理一下,寫成一篇習作。
三、修改習作
1、小組內互閱習作,提出修改意見。各自根據同學提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
2、教師選取優(yōu)秀習作加以評價,發(fā)現(xiàn)帶共性的問題適當指導。
四、交流習作
1、把自己寫的習作介紹給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
2、班內交流習作,選出寫得好的,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獨立認識本課10個生字“悉、屆、濱、標、志、瓣、雄、監(jiān)、控、丹”。結合課文理解“巧奪天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從哪幾方面來介紹悉尼歌劇院的,積累描寫悉尼歌劇院外形的句子,并仿照課文的寫法,嘗試完成課后的練習。
3、感受悉尼歌劇院造型的巧奪天工。
重點難點:
1、結合課文理解“巧奪天工”的意思,抓住關鍵語句體會悉尼歌劇院巧奪天工。
2、仿照課文描寫悉尼歌劇院外形的寫法,進行語言實踐訓練。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揭示課題。
1、師:最近,我們乘著“號”游覽了世界的許多地方,(播放媒體)有意大利的水上名城——威尼斯,國際和平之都——瑞士的日內瓦,今天我們的“國際號”又從上海的浦東國際機場起飛了,看!東方明珠電視塔,它是上海的標志,長城——北京的標志,埃菲爾鐵塔——法國的標志,前方就是我們此次游覽的目的地:2000年第27屆奧運會的舉辦地——澳大利亞的悉尼。悉尼,這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它的標志既不是大袋鼠,也不是鴨嘴獸,而是?
2、出示圖片和板書課題:悉尼歌劇院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是怎樣描寫這座歌劇院的呢?(出示預習要求)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思考:為什么悉尼歌劇院會成為悉尼這座城市的標志?找出文中的概括悉尼歌劇院兩方面特點的句子用直線劃下來。
2、檢查預習:
。1)讀詞語:
出示:歌劇院濱海標志獨特潔白晶瑩雄偉巧奪天工結構監(jiān)控咖啡館
(2)交流句子并出示:悉尼歌劇院不僅外觀漂亮,而且它的內部結構科學,設備講究。
三、研讀課文重點,練習說話。
。ㄒ唬┭凶x課文3、4節(jié),重點體會外形的寫法。
1、師:這句話不僅概括了第三節(jié)的內容,又引出第四節(jié)的內容,把兩小節(jié)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樣的句子就是過渡句。
2、讀一讀。
3、文中是怎樣描寫悉尼歌劇院獨特、美麗的外形?曲線劃出有關句子。
。1)交流外形描寫。
出示:“整座建筑潔白晶瑩,像一瓣一瓣盛開的白蓮,又像幾頁張開的扇貝,再仔細一看,更像一組要出海遠航而揚起的白帆!
看不同角度的圖片,與白蓮、扇貝、白帆的圖片做對比出現(xiàn),引讀。體會三處比喻:像白蓮、扇貝、白帆。
指導朗讀。多種形式讀。
完成詞句活動室中練習2。
出示: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有獨特、漂亮的外形:整座建筑潔白晶瑩,像(),又像(),再仔細一看,更像()。
作者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形象地描寫了悉尼歌劇院,向我們展現(xiàn)了悉尼歌劇院獨特、漂亮的外形,你能看著圖當一次小,用“像……又像……更像……”介紹一下嗎?
4、師:難怪作者說它的外形獨特、漂亮。(板書:獨特、漂亮)此外作者還怎樣稱贊悉尼歌劇院?
出示:這座造型別致的歌劇院,三面臨海,與遠處的雄偉的悉尼大橋互相襯托,簡直就是巧奪天工。
、僦该x。
、凇扒蓨Z天工”是什么意思?
③師:為什么說悉尼歌劇院是“巧奪天工”?
師結合圖片小結:
造型獨特漂亮的悉尼歌劇靜靜地坐落于美麗的港灣,三面靠海,與遠處的大橋遙相呼應,倒影在湛藍的海水中蕩漾著,使這個港灣平添了幾分魅力,被稱為“凝固的音樂”,這樣精巧的設計勝于天然之作,簡直“巧奪天工”。
5、師:悉尼歌劇院不僅美麗、獨特的外形,而且它的內部結構科學,設備講究。讓我們去看一看吧!自由讀課文的第四節(jié)。
。ǔ鍪荆禾羁帐降谒墓(jié))師生合作讀,體會悉尼歌劇院的內部結構科學,設備講究。
師:這兩小節(jié)就是從外形和內部結構兩方面來向我們介紹的。其實在我國也有許多標志性建筑,像大家很熟悉的南浦大橋、東方明珠電視塔等,今天老師請大家去參觀金茂大廈。
。ǘ┓抡照n文,進行說話訓練。
1、出示金茂大廈圖片
2、指導學生用“像……又像……更像……”練習說話。
3、(機動)用同樣的句式介紹自己的圖片。
4、交流自主收集的圖片
四、總結課文,感情朗讀
師:悉尼歌劇院,悉尼港的一顆明珠,建筑的一個奇跡,它的設計者是(38歲的丹麥建筑師——烏特松)新建于(1959年)歷時(14年)終于在(1973 年10月20日落成),悉尼歌劇院,你是悉尼的標志,你讓多少人嘆為觀止,你讓多少人留連忘返,讓我們再來領略一下你的風采。(配樂師生讀第3、4節(jié)的有關內容)此時你能找一個詞語來形容悉尼歌劇院嗎?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 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朱總司令的敬仰之情。
2、 學會寫一類生字10個,認識二類生字。
3、 完成課后練習,復習鞏固詞語,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掌握略讀方法,學習略讀。
教學重點: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話。
教學時間:三課時
基礎知識;
1、 正音字:濘(ning)陜(shan )
2、 生字:
淅:X xi 左中右結構 查水字旁
組詞:淅淅瀝瀝
瀝:L li 左右結構 查水字旁
組詞:嘔心瀝血 瀝青 披瀝
濘:N ning左右結構 查水字旁
組詞:泥濘
袖:X xiu 左右結構 查衣補旁
組詞:袖手旁觀 袖珍 領袖
嗓:S sang 左右結構 查口字旁
組詞:嗓門 嗓音 嗓子
陜:S shan 左右結構 查耳刀旁
組詞:陜西陜北
厚:H hou 半包圍結構 查廠字旁
組詞:得天獨厚天高地厚 厚道
炊:C chui 左右結構 查 火字旁
組詞:炊具炊煙 炊事 無米之炊
伍:W wu 左右結構 查單人旁
組詞:隊伍落伍 羞與為伍
虧:K kui 獨體字
組詞:虧欠幸虧 理虧 功虧一簣
3、 區(qū)別字:
伍( )吹( )陜( )嗓( )濘( )
悟( )炊( )峽( )搡( )嚀(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我國第一代國家領導人朱德總司令的事跡嗎?今天我們要學習和朱總司令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介紹人物,了解時代背景。
師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朱總司令的資料(圖片、文字等),在班內交流,了解時代背景。使學生養(yǎng)成搜集資料的習慣和能力。(課件出示朱總司令的相片,介紹朱總司令革命歷程。)
三、朗讀課文,認識生字。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朱總司令的崇敬之情,
1、把課文讀正確,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詞,多讀幾遍。
3、檢查讀生詞。(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
4、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5、分自然段檢查讀課文,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
6、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哪些語句是描寫朱總司令的?
7、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四、配樂讀全文,體會飲水思源的道理。
作業(yè):書寫本課生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把課文讀好了,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課文。
思考:從文中能否看出老陳頭腳上有傷?
(老陳頭步子一扭一扭的,有點踉蹌。)
朱總司令為什么不先說話,直接就動手去抓老陳的行軍挑子?
他是怎么想的?從這你能看出什么?
“起肩就走”什么意思?說明什么?
二、組內討論:
“這行軍挑子容易挑嗎?”從文中哪兒能看出來?
(夜雨淅淅瀝瀝,黃土高原一片泥濘。過了兩道光禿禿的山,又過了一條很深很深的溝,村子里黑沉沉的。)
“然而晨光迷蒙,前進的'隊伍人影幢幢,分不清誰是誰”這句話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四、實踐活動。
課外讀有關朱總司令的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動課交流。
板書設計:
作業(yè):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讀課文,讀出對朱總司令的崇敬之情。(各種形式讀,如:評讀指導、比賽讀)
二、學習環(huán)境描寫
環(huán)境描寫指的是文章中人物活動或事情發(fā)展所處的一定時間、特定地點以及周圍情況等。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社會環(huán)境,二是自然環(huán)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的聯(lián)系著人物的思想和行動。如果沒有環(huán)境描寫,作者很難表達清楚自己的寫作目的,讀者則很難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結合課后題,講清楚環(huán)境描寫的重要作用。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一位名叫聰聰的小朋友,搞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事。他在生活中遇到種種麻煩事情以后積極思考,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發(fā)明了一種萬能膠水,可惜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告訴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從而自覺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二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課文學習的重點是理解聰聰是怎樣想到要發(fā)明萬能膠水的和他是怎樣做的。
教法建議
1.課文的故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容易閱讀理解?梢砸龑W生根據“閱讀提示”,將課文多讀幾遍,了解聰聰怎樣想到要發(fā)明萬能膠水和他是怎樣做的。在此基礎上,組織討論:聰聰發(fā)明的萬能膠水為什么暫時無法使用,他的想法最終能夠實現(xiàn)嗎?突破理解的難點。
2.課文中的一些句子對理解全文至關重要,需要著重引導學生理解。
。1)“聰聰決定發(fā)明一種萬能膠水,讓每個小朋友隨身攜帶一瓶,所有的問題全解決了,再也沒有這么多麻煩,也能少惹爸爸媽媽生氣!甭(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為什么聰聰要讓每個小朋友隨身攜帶一瓶?
。2)“在第四十三天的早晨,聰聰從他配制的一百種藥液中各取出一滴,小心地混合在一個玻璃瓶里,再加上兩滴他自己的汗水,萬能膠水就試制成功了。”為什么要再加上兩滴自己的汗水?
。3)“當天晚上的電視新聞是這樣報道的:小發(fā)明家聰聰成功地發(fā)明了萬能膠水,但是,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為什么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還要報道出來?
以上圍繞三個句子所提出的問題沒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學生談得合理都應該給予鼓勵。
3.朗讀時,要注意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和聰聰的心情變化。課文的前半部分,聰聰在生活中遇到的種種麻煩事情并引起他的思考,要讀出他擔心、好奇、盼望的語氣;他決定發(fā)明一種萬能膠水以及研究、實驗的經過,要讀出他充滿自信的心情;在宣布發(fā)明結果而又無法演示時,要讀出焦急、生氣、無奈但又無比佩服的語氣。
4.課后可以組織學生搜集更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或嘗試開展某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活動。
教學設計示例
12.萬能膠水發(fā)明記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思考生活中的問題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培養(yǎng)自覺實踐、大膽創(chuàng)新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12課《萬能膠水發(fā)明記》。(板書課題)從題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學
出示自學提綱:
自由讀課文,思考:
這篇文章主要講誰發(fā)明萬能膠水?他是怎樣想到要發(fā)明萬能膠水的?他是怎樣做的?
三、反饋
1.指名朗讀課文,糾正字音。
2.交流自學提綱的問題。
引導學生理解:聰聰是在遇到很多困難的情況下想到萬能膠水的,他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資料,設計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實驗。
啟發(fā)學生認識到聰聰在發(fā)明過程中,十分認真。
3.討論: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而電視新聞卻說:“小發(fā)明家聰聰成功地發(fā)明了萬能膠水!边@是怎么回事?
。ㄐ〗M議答一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弄清:盡管這種膠水暫時無法使用,但這只是無法解決到它自身出的問題,這正說明這種膠水是萬能的,而且效果極好,因此,電視新聞這樣報道。
四、總結
從這個故事中,你們想到些什么?你認為聰聰的想法最終能夠實現(xiàn)嗎?為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或小伙伴聽。
六、板書設計
省略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要求:
1.會認“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漢、球”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
2.能和同學交流課文中有新鮮感的句子,說一說這所學校的特別之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小學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讀出對這所小學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頻、圖片資料、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大青樹下的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
三、試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jié)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提示一下。
四、分組朗讀,小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晨、絨、服、裝、讀、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結構,注意“辰”要拖著“日”,相互要結合緊湊。
“絨”是左右結構,由“纟”和“戎”組成,右邊的“戎”共六筆,不要漏寫。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裝”是上下結構,書寫要緊湊。
“讀”是左右結構,右邊是“賣”,不是“買”。
“影”是左右結構,右邊三撇,寫得勻稱。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通過朗讀感悟民族小學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完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教師評點后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銅鐘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yōu)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場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yè)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板書設計:
大青樹下的小學
穿戴不同語言不同
共同學習共同游戲
熱愛團結
教學反思:
在這一節(jié)語文課的教學中,我感悟到指導朗讀,除了可以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再現(xiàn)教材的有關形象,引導學生理解教材所描寫的事物,激發(fā)學生和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能讀出文章的意境外,還可以巧用學生的體驗,進行移情朗讀,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7
原文
幾響清脆的鑼聲,劃破了村莊的寧靜,街上立刻飛起忙亂的腳步。鄉(xiāng)下的孩子一聽到這鑼聲,就會腳板下生風,不一會兒就把小小的糖攤兒圍起來。孩子們睜大雙眼,眼珠兒隨著糖人師傅靈巧的雙手滴溜溜地轉,驚奇地看著一個個小玩意兒怎樣誕生。
糖人師傅的手像在變魔術,一會兒變出個孫悟空,一會兒又變出個大公雞;一會兒是小兔子,一會兒又是老母豬……一小塊糖稀他捏幾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這些生靈!疤侨藥煾档淖,怎么這么神呢?”孩子們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長脖子瞪圓雙眼,恨不得撬開他的嘴看個明白。一會兒幾個孩子換出母親給的鋼兒,買了自己喜歡的一個糖人,高高興興地舉著跑回家去。沒買糖人的孩子,羨慕地跟隨在后邊,說說笑笑地走出老遠、老遠。
一個糖人一個故事。孩子們憑借想象,講述糖人的故事,這個這么講,那個那么編,嘻嘻哈哈地說個不停。猛然發(fā)現(xiàn)糖人要融化,這才想起應該吃掉。可是誰吃第一口,又成了難題。大家讓掏錢的孩子先吃,掏錢的孩子又讓別人先吃。推讓好久定不下來,只好猜拳。猜勝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詳一會兒用舌尖舔舔,然后鄭重地讓給別人,別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誰也不想咬碎這個糖人。糖人就這樣漸漸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過去了,可是這些事情卻經常想起。每當想起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原來糖人在我的心中還沒有融化呢。
教案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瞪、羨”等8個生字,會正確書寫“巧、稀、捏”等13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吹糖人給孩子們的生活帶來的驚喜與快樂的享受。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情感的共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孩子了解鄉(xiāng)村童年生活的樂趣,學會品味生活中平凡的樂趣與美。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了解糖人,搜集吹糖人的有關文字資料、圖片或實物。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糖人實物或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教師先板書“吹糖人”,問:吃過糖人嗎?什么樣?什么味?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吹糖人的了解。
2、教師出示糖人實物或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糖人圖片
3、師:一群鄉(xiāng)下孩子也和你們一樣特別喜歡糖人,讓我們快快打開書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易讀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不理解的詞借助工具書把它弄明白。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名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清脆”、“糖稀”等詞語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理解。
如:“羨慕”、“驚奇”、“寧靜”“鄭重”等詞語可以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5、思考、交流:“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讀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糖人”給鄉(xiāng)下孩子帶來了哪些快樂和享受?勾畫有關的重點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體會。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關鍵的語言文字來品味與理解。
A、匯報交流第一自然段時,引導學生抓住“飛起”、“生風”、“不一會兒”、“圍”等詞語來體會孩子們追看“糖人”的急迫和熱切。在此基礎上進行感情朗讀,讀出孩子們當時歡快、愉悅、急迫、熱切的心情。
B、匯報交流第二自然段時,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糖人師傅手中還可以變出什么?”并引導他們抓住“伸長脖子”、“瞪圓眼睛”“恨不得撬開”等詞語來體會孩子們對吹糖人過程的好奇。
C、匯報交流第三自然段時教師先引導學生想象一下“一個糖人一個故事,會有哪些糖人和有趣的故事呢?”再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你有這個時候嗎?買了形象的糖人后,會馬上就吃嗎?”后引導他們抓住“端詳”、“舔舔”、“鄭重”、“小心”、“不想咬碎”等詞語來體會孩子們舍不得吃糖人、對糖人的無比珍愛,并隨機進行感情朗讀。
4、整體回顧全文,引導理解后一段“糖人在我的心中還沒融化呢”這句話的含義。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五、作業(yè)
回家讀一讀有關童年的故事、散文、詩歌等。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自己精心的準備,并未取得成功。課堂氣氛沉悶,回答問題的學生不過半數。
課程標準中提到: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學習方式的形成。痛定思痛;仡欉@節(jié)課,感覺存在以下原因:
1、在這節(jié)課上,我忽視了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提出的問題不夠明確,如:課文時怎樣描寫糖人師傅技藝高超的?問題提出后,由于題的問題有些深或不明確,學生沒有反應過來。雖然有的問題我發(fā)現(xiàn)后及時進行了調整,改為了“課文是怎樣寫的?”學生就找到了答案。但類似不明確的問題還有,我沒有覺察到。這是這節(jié)課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的原因。巧婦還難為無米之呢。何況小學生。
2、惡性循環(huán),導致學生說的少,教師的語言就多。語文教學應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以組織者和引導者身份在課堂上。整節(jié)課,我都是在牽著學生走。缺少了學生自主的空間。
3、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心問題的切入選擇不妥。其實就以“糖人給孩子們帶來什么樂趣?”中心問題為切入點,學生一樣可以將課文理解好,理解透。教師只要跟隨學生的回答因勢利導就行。
4、教學思路有些亂。一會兒是第二自然段,一會兒是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聽著思維跟著較大進行跳躍,學生也會感覺缺少一條順暢的學習思路。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積累詞語;能通過查字典和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乘虛而入、驚惶失措、欣喜若狂”等詞語的意思。
2、能用“欣喜若狂”造句。
3、默讀課文,了解阿基米德指揮人民用鏡子反射太陽光燒毀羅馬戰(zhàn)艦的故事內容;流暢地朗讀課文。
4、感受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初步懂得“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學重點:
1、了解阿基米德之所以能想到智燒敵艦的方法,是建立在掌握科學知識和細心觀察的基礎上的。
2、能用表是先后順序的詞,說一說阿基米德智燒敵艦的過程。
教學難點:
1、從文中找到阿基米德看到的內容,從而推測出他當時所想到,理解“看到和想到”之間的關系。
2、結合想象說話練習,進一步理解“驚惶失措”的含義。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題,齊讀
教學生字:“艘”——注意筆順
2、智燒敵艦的.是誰?(板書:阿基米德)
3、書空課題中的“智”是什么意思?
4、阿基米德是個怎樣的人?他是用什么方法燒毀敵艦的?讓我們快速默讀課文,完成填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
二、新授:
1、二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和希臘分別是什么樣的?我們先來看一幅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2、兩國不僅是版圖之間差異巨大,而且在國力和兵力上的差距也很懸殊。出示句子,指名讀,學習生字“犧牲”
是呀,連年戰(zhàn)爭使希臘遭受重創(chuàng),再讀
3、這個時候的希臘,正是國力空虛的時候(板書:虛)
羅馬帝國瞅準了這個機會,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補齊板書:乘虛而入)
出示填空
4、敵人來了,軍艦近了,希臘百姓在海岸上看到了什么?出示第3節(jié)
。1)引讀第3節(jié)
(2)你們讀準了“惶”的讀音,那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板書:驚惶失措)
驚惶失措——害怕緊張得一點辦法也沒有當時的情況可真是十萬火急。你從哪里可以看出?
眼睜睜——束手無策
(3)再讀
5、如果此時你就是在岸邊的孩子,你會說些什么?
想象說話:婦女呢?老人呢?人們驚惶失措地一起叫道……
。ㄗ⒁恻c評,學生說的話能結合課文前面的內容)
請一生完整地說一說
6、此時,阿基米德也在人群中,大家看到的危急的景象他也看到了?墒,這位全希臘最聰明的人還看到了一些別人忽略的細節(jié),他想到了什么?
請同學們讀讀第2、第6兩節(jié),用波浪線劃出他看到了什么?思考一下,他會想到什么?(板書:看到的想到的)
7、根據學生交流出示
。1)軍艦理解:桅桿布帆(補充:當時,為了防水,人們會在布帆上涂一層油)
讀讀句子
。2)阿基米德看到這樣的軍艦,他會想到……(板書:怕火)
。3)太陽
(4)想到:用鏡子反射陽光(板書:鏡子)
8、這時阿基米德利用科學知識想出的方法。此時此刻,也只有這個方法才可以救國家、救百姓。這時候,阿基米德又是怎么做的?
自讀第4——6節(jié),用直線劃出相關的句子。
9、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1)為什么要大聲喊叫?
(2)句中有幾個“快”?為什么?
過渡:人多,鏡子也多,足有上千面呢!
。3)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有非常重要的兩個步驟,你找到了嗎?
10、在阿基米德的指揮下,大家有條不紊地忙碌著,請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把這個過程說一說。(注意指導)
11、教師小結,補充板書,理清“看到的”和“想到的”之間的關系
12、奇跡發(fā)生了!動畫演示
13、多么振奮人心的結果,書上的描寫更精彩。
引讀第6節(jié)中的句子(也真奇怪……)
14、見到這樣的景象,岸上的希臘人……(板書:欣喜若狂)理解詞義
你什么時候也會欣喜若狂?造句
15、性命保住了,國家也保住了,怎能不高興呢!
引讀:你們看,他們圍著阿基米德歡呼起來……
出示句子,讀出感情
16、可是阿基米德怎么說?請一生讀句子
三、拓展:
1、同學們說說看,阿基米德到底有沒有本事?為什么?
2、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板書)
會對他說些什么?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2、理解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教學增進學生的自讀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這句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板書課題
2、引導學生讀課文,了解文章意思。鼓勵學生自讀自學課文,參考提示要求全面了解文章意思。向學生提出的要求,應主要是
1)課文寫的`是誰?主要講了他的什么事?
2)要先一段一段地讀認真了解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再通讀全篇。
3)自學生字新詞,認清字形,把讀音讀正確。
二、檢查自學。
1、檢查生字新詞學習情況
2、組織交流學習收獲,加深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感受,指導要圍繞課文內容重點和文章中心思想。
三、指導朗讀。
1、檢查讀書情況,講說課文大意。
2、鼓勵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分段講讀課文。
1、指名一段一段讀課文。
想:課文是從哪些方面重點寫了他的什么事?
2、注意課文里的新詞語,仔細體會它們在句子里的意思。
二、引導討論,深入理解課文。
1、什么事情引起了布斯的注意,使他產生了研制掃地機的念頭?
2、布斯在研制掃地機的教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3、布斯的母親給予他哪些幫助?母親的什么話啟發(fā)了布斯?
引導討論:布斯的成功說明了什么?
三、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12為什么不反過來試試
布斯發(fā)現(xiàn)……
母親的話啟發(fā)……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0
三年級語文《這條小魚在乎》原文
在暴風雨后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一邊沿海邊走著,一邊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洼里,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雖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干死的。
男人繼續(xù)朝前走著。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洼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洼里的小魚,并且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這個男人停下來,注視著這個小男孩,看他拯救著小魚們的生命。
終于,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洼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毙∧泻㈩^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么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三年級語文《這條小魚在乎》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學會本課6個生字,借助字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的意思;抄寫文中喜歡的詞語,并養(yǎng)成積累 好詞佳句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男孩對弱小生命的關愛,讓學生明白只有主動關心、幫助他人,才能得到快樂 。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對話的內涵,感受小男孩美好善良的心靈,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男孩明知道小魚很多,救不過來,為什么還要一條一條地救呢?”
體會小男孩珍愛生命,不輕言放棄的品質,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準備】相關的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小魚生活在什么地方?(課件演示:魚在海里生活的情景)你看,它們是多么快活。
那么生活在困境中的小魚又怎么樣呢?(課件展示:沙灘上的淺水洼里,魚兒正奮力掙扎的情景。)
看到這些,你想說些什么呢?(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這條小魚在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出示生字課件
(1)指名讀6個生字。強調:字音、字形等。
(2)全班齊讀。
3、指名讀課文,其他認真聽,并能提出誠懇的建議。
4、通過讀課文,你們了解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呢?
歸納疑問:小男孩明知小魚很多,救不過來,為什么還要一條一條地救呢?
三、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它們暴風雨過后,一位先生在海邊散步,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演示畫面)
課件展示句子:
“它們被困在淺水洼里,盡管大海近在咫尺,卻回不去了。用不了多久,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就會干死!
(1) 學生齊讀。
(2)理解“近在咫尺”體會小魚被困的無助。
(3)指導朗讀:這句話寫出小魚身陷困境,回不了家,回不了大海媽媽的懷抱。因此,“困”、“近在咫尺”、要重讀。
(4)指名朗讀(讀出小魚的可憐與無助)。
(5)當淺水洼里的水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逃不了一死的命運。如果你是小魚,你會發(fā)出怎樣的吶喊?(學生自由發(fā)言)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四、小結
暴風雨過后,小魚被困在淺水洼里,用不了多久,這些小魚就會干死。難道這些小魚就白白死掉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關注小魚的命運。
五、作業(yè)
1、抄寫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小魚在淺水洼里苦苦掙扎,它們能得救嗎?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2——6自然段
1、在暴風雨后的一個早晨,一位先生在海邊的沙灘上看到了無數被困的小魚。先生繼續(xù)走著,忽然他看見了什么?(出示課件)
“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他邊走邊看,不停地在每個水洼旁彎下腰去,撿起里面的小魚,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
〔1〕學生齊讀。
〔2〕找出描寫小男孩動作的詞。(走、彎、撿起、扔回)
〔3〕抓住小男孩的動作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小男孩認真、費力和辛苦救小魚的盡心盡力、毫不放棄。)
〔4〕你讀了這句話有什么想說的?
2、 這位先生看到小男孩這么做,終于忍不住走過去,他和小男孩之間是怎樣的一番對話呢?
(1)請找出文中有關的內容讀一讀。
(2)課件顯示:
“孩子,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條小魚,你是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
“哦,那你為什么還在仍,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佟俺砂偕锨l”說明了什么?(淺水洼里魚很多)反映了什么?
、谛∧泻⒚髦浪堇锏男◆~救不過來,為什么還要把小魚一條條地仍進大海?
、邸罢l在乎呢?”表明了什么?
、苄∧泻⑹窃鯓踊卮鸬?他為什么這樣回答呢?(在小男孩的心目中,每條小魚都有生存的權利,有獲得同情、關愛、幫助、呵護的需要,救活一條小魚就是救活一條生命。)
、菥淠┑氖÷蕴柋砻髁耸裁?(對挽救生命的執(zhí)著)
、拗笇Ю首x對話。
、叻纸巧首x對話。
2、小組交流:
如果你是那位先生,聽了小男孩的一番話后會怎么做呢?
3、小男孩那純真的愛心,讓我們每個人感動。讓我們滿懷愛心、滿懷感動地讀一讀課文2——6自然段。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看課件)
如果你看到小動物遇險,你在乎嗎?你會怎么做呢?(學生自由交流)
四、總結
同學們,本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善良、有愛心的小男孩。在生活中,只要我們關愛生命,主動關心、幫助他人,就能得到快樂。
三年級語文《這條小魚在乎》教學反思
《這條小魚在乎》是一篇充滿人文關懷的小短文,它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在海邊奮力拯救困在淺水洼中的即將被曬干的成百上千的小魚兒的故事,表現(xiàn)了小男孩對弱小生命的關愛,體現(xiàn)了小男孩美好善良的人性。
在授課的過程中,我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
1、朗讀課文,尤其是體會人物對話的內涵,感受小男孩的善良的人性,進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運用小組交流、自主學習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感受小男孩對弱小生命的關愛,受到關愛他人的教育,沐浴人文關愛的`光輝。
為了完成這個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抓住重點詞句的方法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如第一自然段中,我抓住了盡管……卻與“近在咫尺”等詞語,讓學生想象淺水洼里那些小魚遇到的險境,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感受那種情境。還有第二自然段中小男孩拯救小魚的一系列動作,讓學生親自去模仿,感受小男孩當時的“累”與“再累也要堅持”的心理,感悟出男孩專注的神情,以及他對小魚的無限關愛。為了達到教學的目標,我重點引導、指導學生讀文中的對話部分,要讀出不同的語氣,第一次是男人對孩子的勸告,男孩的回答很堅定;第二次男人是疑惑不解的,而男孩則更加堅定而有力。在文中最關鍵的一句話,集中表達了男孩對弱者關愛的決心和信心,朗讀時要有急有緩,讀出意猶未盡的感覺。在課的最后,為了讓孩子體驗本課的主旨,我讓孩子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展現(xiàn)自己的愛心。畢竟語文源自生活,服務于生活。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1
學習目標
1、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3、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課前準備
1、多媒體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驚天霹雷、開天辟地的動畫片)。
2、生字詞卡片。
3、搜集能體現(xiàn)盤古開天地情境的音樂帶。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情境:播放多媒體課件。
2、過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3、學生圍繞中心句質疑。
4、教師揭題:古人云:“學貴生疑”,“疑則進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讀書。今天,我們一起來讀《盤古開天地》。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認讀生字。然后 同座互讀互查。
2、識記生字。學生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鞏固識字。做給生字“找朋友”游戲(用卡片出示生字,請同學給其組詞)。
4、有感情地讀“創(chuàng)造、黑暗、遼闊、奔流不息、茂盛”等詞語。
三、研讀感悟
學生圍繞“人類的老祖宗盤古,是怎樣用自己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美麗的宇宙的”這個問題進行研讀。
1、重點研讀第二自然段,體驗盤古創(chuàng)造宇宙的艱難。
a.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體會盤古是怎樣把混沌一片的東西劈開的。
b.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讓學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c.通過朗讀,進一步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2、重點研讀第四自然段,體驗神話故事想象神奇的特點。
a.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b.再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c.你還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書中的句式說一說嗎?
3、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朗讀全文,進一步體驗。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聯(lián)翩。學生伴隨配樂朗讀,想象盤古用自己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臺。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把它記在腦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等這樣的詞語。
3、學生借助多媒體畫面嘗試復述。
4、學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五、布置作業(yè)
把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講給家長或朋友聽,請他們提提意見。準備參加班內將要開展的“故事大王”評選活動。
第二課時
一、練講故事
1、朗讀課文,做好講故事及評選“故事大王”的準備工作。
2、評選方法:小組內互講、互提意見,并推薦一句同學代表本組參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評選。
3、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4、頒發(fā)“故事大王”證書。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引導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注意左右結構的三種類型。提醒學生書寫時,多數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創(chuàng)”字左寬右窄。注意寫好半包圍的字。
2、教師在田字格內范寫生字,學生仿寫。
3、學生寫字、抄詞。寫后小組比較、評議。
三、課后作業(yè)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講給別人聽。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2
一、導入:
1、童年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同學們在一起共同學習和橫禍非常的開心,當然難免也會有磕磕碰碰。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爭吵的課文(板書,齊讀),看到這個課題你又哪些疑問?(誰和誰爭吵?為什么爭吵,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讀不通順的地方要多讀幾遍,然后讀讀黑板上的字詞。
2、領讀字詞,這些詞在讀時你有要提醒大家的嗎?(點撥讀音:嫉二聲,哼hng,服侍shi,挨到放學二聲)自己讀一讀生詞,前后同學檢查讀詞,老師檢查讀詞,看誰反應的快。(點撥:嫉妒什么意思,挨還讀什么,哼,你們在發(fā)這個音時有什么感覺?還讀什么?)
3、指讀,其他同學繼續(xù)思考(手指黑板)
4、誰來說說(手指黑板說)(總結: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誰知道我們剛才是用什么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根據課題提問并回答)
三、精讀
1、默讀課文,思考:文中的我和克萊蒂爭吵前和爭吵后各是怎么表現(xiàn)的?然后說一說。
2、匯報:
**師:下面我們先來一起具體的看看我和克萊蒂爭吵前的表現(xiàn)。默讀1~4自然段,邊讀邊批畫出,能反映出我和克萊蒂表現(xiàn)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詞語。
師:從你批畫的語句中你認為克萊蒂和我各有什么特點?(回答)具體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
1)“他只微笑著說...(我從只微笑看出克萊蒂對這件事并不在意)
師:誰知道,剛才他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來理解的?
2)心想:哼,得了獎...(從這句話看出我對克萊蒂得獎有點嫉妒了)
師:因此,我想...(報復她)剛才他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來理解的?
3)“臉都紅了、舉起手”看出生氣,都要打人了。
師:剛才,他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來理解的?
師:就這樣,原本不該發(fā)生的爭吵卻發(fā)生了。
**4)師:剛才,我們都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來理解課文的?
就用這種方法,我們來學習我和克萊蒂爭吵后的表現(xiàn)。
默讀5~14自然段,邊讀邊批畫出有關的語句(手指黑板),然后說一說從中體會到了克萊蒂和我各有什么特點?(回答)具體你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到的?
5)第五段:“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該那樣做。”看出我確實知道錯了。
師:“覺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克萊蒂說,我在外邊等你,他一定是想打我,因此,我不安)我又“很后悔”,“后悔”什么?(不該和克萊蒂吵架)
師:還因為什么后悔?聯(lián)系下文說說。(克萊蒂是個好人...種種情形來,說明他是個好人)師:說明他是個好人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幫父母干活、服侍生病的母親、全家歡迎他、特別父親是那樣的喜歡他等)
師:過去的種種情形證明克萊蒂是個好人,他決對不會故意弄壞我的筆記本的'。都怨我嫉妒克萊蒂得獎了而報復了他,才吵架的。我真后悔啊!(引讀:阿,要是...)我當時真是后悔死了,我們再來讀這句話,指讀一個。
師:接著匯報,父親說過的一句話(出示)齊讀,什么意思?(知道自己錯了,要想別人道歉)而我這是卻怕丟臉死要面子。
“我用眼角偷偷的看他...(說明我知道他是好人,自己做錯了)
師:為什么是偷偷的?(自己錯了,不好意思正眼看克萊蒂)
“暗暗說!保ㄔ趺匆舱f不出口,說明我想去道歉,但又沒有勇氣)
師:父親說,應該知錯認錯,可我覺得說不出口,太丟臉,我心中真是很...(矛盾)這種矛盾的心情你能讀出來嗎?這一段自己練習讀一讀,誰能讀一讀?就像他這樣來讀一讀。自己再練練,誰能讀一讀?想讀的同學站起來我們一起讀。
接著往下匯報
6)第六段:“瞟”是用眼睛怎樣看?(斜著眼睛看)為什么是用眼睛瞟我?(并排坐著,克萊蒂還在生我的氣,不愿意用正眼看我)
師:在他眼里表示的不是仇恨的憤怒,卻是悲哀,這時,他心里會想些什么?(嫉妒方面,愛面子等),于是他會接著怎么想呢?(...)所以他接下來是怎么表現(xiàn)得?(克萊蒂對我說...,我回答...旁邊的泡泡問,他們都說在外邊等著,兩人想的一樣嗎?(不一樣?巳R蒂要原諒我,點撥:我是怎么理解克萊蒂說的這句話的?因此我說,我也等著你,我想干什么?(打架)誰能把這兩個“我在外邊等著你”的不同讀出來?
師:這一段還有要說的嗎?(想著父親對我說過的話...)什么意思?這是什么描寫?(心理描寫)于是,我有了決定了嗎?(防御)從哪看出來的?通過什么描寫告訴了我們他的決定?
師:男女同學一起把7、8自然段讀一讀,老師讀旁白,男同學讀作者想起的父親的那句話,女同學讀我和克萊蒂的話。在男女交換讀。
往下匯報我和克萊蒂的表現(xiàn)。
7)第九段:“終于挨到了放學”(泡泡告訴我們...”我也認為挨用的好。點撥:換成“等”不行嗎?(“挨”是困難地度過某一段時間。說明“我”心里有事,總想著吵架的事,還擔心克萊蒂找自己算賬,上課的時間難以度過,經過等待之后才下了課放了學。說明“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我”一心想著下課后怎樣應付克萊蒂。而等沒有困難度過的意思。)
師:那你能不能用挨的這個意思也說句話?(點撥:只要是困難的度過某一段時間就可以用挨,因此有時好的事情要來臨時,我們也可以用挨)
接著匯報
“他走近我,我舉起戒尺”我為什么舉起戒尺?
師:但出乎意料,克萊蒂是怎么做的呢?讀10~13段,邊讀邊想一想,克萊蒂見到我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風格?(寬容、友好)說明他確實是個...(好人)這寬容、友好的風格從那些地方表現(xiàn)出來的?(微笑著,溫和地,從神態(tài)和語氣表現(xiàn)出來;用手撥開,兩只手搭在,從動作上看出寬容和友好;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把。以后我們再不吵架了,從語言上看出他寬容、友好)前后同學分角色讀一讀10~13段。
師:文章通過神態(tài)、語氣、動作、語言等告訴我們,克萊蒂是個什么樣的人?
師:用父親的話說,他是個什么樣的人?(高尚的人)
。ǔ鍪靖赣H的話)齊讀,什么意思?(一個人不但要能認識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要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求得別人的諒解。否則就是錯上加錯!暗谝粋伸過手去”這是一種勇氣,意味著有勇氣主動地向對方認錯,請求對方原諒。)
師:我們再來一起讀一遍父親的話。
這一段還有要說得嗎?(說著父親從...,)文中連續(xù)描寫了父親的幾個動作,哪幾個動作?(奪過,折成,扔)父親想告訴我什么?(希望“我”告別錯誤,永遠和朋友友好相處)
師:父親的教育應該說是及時的、深刻的。也讓我們深受啟發(fā)。你們想不想把它記下來。
師: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同學間也會發(fā)生像父親所說的這樣的事情,你能不能說一說。
四、總結
1、由組長組織,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
2、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學習生字:緣,讀,擴詞,觀察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說怎樣寫老師范寫。
六、練習:32頁選擇正確讀音。
二課時
1、快速默讀課文,回顧一下,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生么事?
2、再讀課文,回顧我和克萊蒂各自有升么不同的表現(xiàn)?在課文中作一下標記。
點撥哪好?以便積累。
3、把你認為挺好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語句積累下來。
4、作者采用了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把一件爭吵的小事寫的那么生動,那么,我們在寫生活中其他事情的時候,也可以抓住這些方面來寫。
5、仿寫:出示:今天上第三節(jié)可是,我們班進行了數學考試。考試結束后,老師拿著卷子一臉嚴肅的走出了教室...(接下來,大家都是怎么表現(xiàn)的呢?)
6、擴詞
7、形近字組詞。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美。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結合歌詞中出現(xiàn)的擬人、比喻等句子,體會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凸顯本年級的教研主題——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實驗研究,在教學中,讓學生以《美麗的長春我的家》為題進行仿寫的訓練。
德育目標: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對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地感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學難點:通過詩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產生熱愛草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自主讀書、想象感悟、美讀成誦。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草原的圖文資料、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激趣入境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一文,請同學們看老師來書寫課題,1、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誰能說說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教師范讀課文。老師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一定比老師讀的好,有信心嗎?
二、品讀歌詞、欣賞草原
1、自主讀書:請同學們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歌詞的內容,一邊讀一邊動筆畫出體現(xiàn)草原美的相關語句,也可以把你的感受寫在書旁。
2、小組討論: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3、把自己讀書的收獲和全班同學共同分享。
交流第一句:綠草看出草原上的草長得又綠又茂盛。
遍地花想到草原上的花很多。
是啊,在綠綠的草地上盛開著那么多五顏六色的花,是多么漂亮,你們能把這種美讀出來嗎?指讀、評價讀。
看草原上的草和花圖片說說想用什么詞來形容你看到的情形?
帶著你此刻的感受,把你體會到的`美讀出來。
交流第二句:
彩蝶紛飛百鳥唱想到在百花叢中,各色鮮艷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很多小鳥在歌唱,草原真美呀!帶著這樣的感情來讀。
一灣碧水映晚霞展開想象。美美地讀一讀。
交流第三句:
看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鶊D片,你能想到哪句歌詞?齊讀這句歌詞,想說些什么?
體會這樣寫的好處。美美地讀一讀。
廣袤無垠的大草原遍地是花,彩蝶紛飛、百鳥歌唱、駿馬成群、牛羊似珍珠、看到這樣的情景,讓我們不禁從內心深處發(fā)出贊嘆:
這么美的景色,你們想把它記在心里嗎?引導學生背心、背誦,交流背誦的方法。
引導學生總結第一小節(jié)歌詞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第二小節(jié)歌詞。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草原的美?
草原就像綠色的海,比喻句
找出這樣的句子,引出氈包就像白蓮花。了解氈包?磮D片,再讀句子。
如此美麗的景色,你想用什么詞來概括呢?
草原為什么會這么美呢?看草原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的圖片。齊讀后兩句。
想一想,牧羊姑娘唱的是什么?
三、欣賞草原,自由表達
老師把這首歌曲也帶來了,現(xiàn)在讓我們聆聽這優(yōu)美的旋律,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想說些什么?
四、讀寫結合、創(chuàng)編歌詞
草原兒女愛自己的家,我們也愛自己的家,看看哪位小詩人能把我們的家鄉(xiāng)描繪的最美,最讓人留戀。
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廣闊的大草原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你們愿意把對草原的喜愛之情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延續(xù)嗎?進入作業(yè)超市。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愉。掌握生字詞。
。2)了解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
讀──思──發(fā)表見解──體會──再讀。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yǎng)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教法】
閱讀教學法。
【教具準備】
卡片,槐鄉(xiāng)槐花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言激趣,提示課題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交學費,體會到了種種勞動的樂趣,他們就是──槐鄉(xiāng)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各自輕聲讀,遇到生字拼讀一下,較長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讀幾遍。
2、分成小組組織朗讀,出現(xiàn)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
3、各組代表分段朗讀。
三、細讀課文,感知理解
1、出示圖片,介紹槐樹槐花。
2、讀讀議議:
。1)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是什么樣的?文中還把槐花比做什么?
(2)槐米有什么作用?
(3)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讀讀相關的課文。
。4)八月份,天氣怎么樣?誰能描述一下?找出課文中相關的句子朗讀。
(5)雖然天氣炎熱,勤勞的槐鄉(xiāng)孩子絕不會錯過槐樹開化的時節(jié),他們是怎樣分工合作割槐花的?練習分角色朗讀。
四、欣賞評價,深化感悟
1、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筆畫出來,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過課文的朗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xiāng)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引導小結:快樂不只是來自于休閑、享受,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xiāng)的孩子那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15
〖學生狀況分析】
本班學生思維活躍、見識多,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平日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求知欲。學生有一定的小組合作的經驗,包括學習小組長如何帶領小組成員學習,如何在討論的時候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并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等。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用敘述的手法描繪了三個不同的畫面,寫出了小朋友對國徽的愛護和崇敬。詩歌巧妙地告訴孩子,莊嚴的國徽在生活中出現(xiàn)在什么地方,讓孩子感到國徽是那么親切,自己雖年紀小,也能用實際行動為國徽增光。
〖教學目標】
1.學生會寫生字8個,會認生字6個,積累課文中的好句子。
2.學習本詩要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愛護國徽,愿用自己的行動為國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培養(yǎng)學生按要求上網搜集資料的能力。
〖設計思路】
1.體現(xiàn)“以讀為本”的理念。讀是學習語言,理解課文,感悟文本的根本方法。這節(jié)課上,學生通過默讀、合作讀、分角色讀、互動表演讀,教師范讀的形式,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自悟自得,在讀中感知體驗,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積累內化。
2.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設計在學生自讀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點,在自主探究基礎上,進行多向對話,實現(xiàn)合作閱讀、探究性閱讀。課上學生先用自己的方式把課文多讀幾遍,說說讀了這首詩你還想知道什么?把它們寫在卡片上。然后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在小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見,互相補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師適時點撥,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3.放大語文教學,樹立大語文觀。把課外資料引進課內,挖掘語文課程資源。課上設計了“我想說”(說一說自己學習本課后的思考或收獲)“我想讀”(美美地讀一讀詩歌)“我想演”(與別人合作,一人朗讀,一人表演)“我想背”(背誦這首詩歌)“我想寫”(根據課文內容再試著寫幾句詩),使我們的課變得“充實”“厚實”起來。
4.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改變學習方式。這節(jié)課我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課上學生直接上網查閱資料,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擴充了教學知識量和信息量,培養(yǎng)了學生選擇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中,要用好這些教學設計,必須注重兩點:首先,教師要有強烈的課改意識,真正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準確把握自己的`課堂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其次,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網絡知識,能熟練操作計算機,掌握制作和使用課件的基本技能,這樣,能更好地達到營造課堂情境的目的和處理學生操作中的問題。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小組長用游戲的方式,檢查本組同學的識字情況。
3.師抽讀字卡,全班搶讀,將不認識的字,貼在黑板上,并提醒學生在后面的學習中注意讀音。
。圻@一環(huán)節(jié),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體現(xiàn)學習方式的變革。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個體的獨立思考,所以安排了“默讀課文”。]
(三)自主學習,質疑問難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您知道了什么?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多讀幾遍,說說讀了這首詩你還想知道什么?把它們寫在卡片上。
3.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在小組交流。
問題預測: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傥覀冊谀睦锟梢钥匆妵眨
、趪請D案里有什么?
、蹫槭裁匆彦X幣上的污泥擦干凈?
④我們做什么事能為國徽增添光彩?
。圻^去,有些學生沒有經過認真讀書和深入思考,就急于提出問題,結果經常提的不著邊際。對此,我要求學生質疑前,先留有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平靜地讀書和思考,并要求學生在書上圈圈畫畫,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讀書,靜心思考,“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然后讓學生把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在小組里交流,最后再提到全班討論。這樣,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就有一定的深度。]
(四)合作交流,互動探究
1.梳理疑難,明確研究方向。
在學生質疑時,教師及時收集學生的問題卡片,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師生一起梳理:
、侔丛姷膬热蓓樞蚴崂怼
、趯蛧沼嘘P系的問題進行梳理。
[要使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一定的質量,還必須指導學生掌握提問題的一些方法,讓學生學會怎樣提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哪些問題提得好?再對問題進行歸類。比如詞語理解、常識性問題、與課文內容聯(lián)系密切的問題等,逐步提高質疑問難的質量。]
2.合作探究、多項互動。(解決與內容有關的問題)
、僮灾鲗W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圈畫、思考,尋找答案。
、谛〗M討論: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長帶領交流。
。壅n堂上,要還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及選擇內容的方法的權利,使教學過程更具有“彈性區(qū)間”促進教學資源的生成。]
③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見,互相補充,分享彼此思考,教師適時點撥,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劢處熞獙W會傾聽,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及時做出合適的應答。]
、茉趯W習過程中你都得到過誰的幫助或者幫助過誰?(教育學生互相幫助,增進友誼)
3.搜集信息、自主探究。(解決與國徽有關的問題)
①學生直接上網下載或摘錄有關的資料。
。蹖⑿畔⒓夹g與語文教學整合,課上學生直接上網查閱資料,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極大地擴充了教學知識量和信息量,培養(yǎng)學生選擇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②結合平時觀察和收集的資料,說說在哪里可以看見國徽?
、塾懻摚何覀冏鍪裁纯梢詾閲赵鎏砉獠?
4.感情朗讀、情感升華。
下面我們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你們想怎么讀?
[教師以征求的口吻與學生商量以哪種方式讀書,一來,尊重學生,體現(xiàn)師生的平等,把權力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學習方式選擇。二來,也激起學生強烈的表現(xiàn)欲。]
(五)個性展示、體驗成功
鼓勵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兩種,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方法表達。
、傥蚁胝f:說一說自己學習本課后的思考或收獲。
、谖蚁胱x:美美地讀一讀詩歌。
③我想演:與別人合作,一人朗讀,一人表演。
、芪蚁氡常罕痴b這首詩歌。
、菸蚁雽懀焊鶕n文內容再試著寫幾句詩。
。劬C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既調動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作業(yè)設計:
1.個人:讀讀你喜歡的詩句。畫畫你喜歡的情節(jié)。
2.同桌之間:背誦這首詩。
3.四人活動: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4.自由組合:根據課文內容再試著寫幾句詩,可添加在課文中的任何地方。
5.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09-28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06-06
小學三年級語文《信箱》教案08-26
小學三年級語文《雨》的教案08-30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1-08
小學三年級語文《北京》教案12-27
小學三年級語文《燕子》教案12-16
小學語文教案三年級10-26
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趙州橋》教案12-11
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案《石榴》11-02